㈠ 绥芬河华夏影院
我去看过很多次了,票价便宜,一般是二三十,刚上映的大片能到35以上。
票非常好买,我去看了几次,大部分都只有零星的几个观众。
就是那次看阿凡达人多,但是也不超过三分之一的上座率。
㈡ 绥芬河华夏影院7月初7电影
差不多在以下电影中。
上映日期 片名 主演/配音 主要格式
封神传奇
8月2日 《爱宠大机密》 凯文·哈特 数字3D
8月2日 《龙拳小子》 童菲 数字2D
8月5日 《盗墓笔记》 井柏然 数字3D
8月5日 《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 韩庚 数字2D
8月5日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舒淇 数字2D
8月5日 《古曼》 韩雪 数字2D
8月9日 《荒野西西里》 周冬雨 数字2D
8月9日 《丝路英雄·云镝 》 潘时七 数字2D
8月9日 《活宝》 胡夏 数字2D
㈢ 绥芬河在哪
4月15日,绥芬河口岸。这也是绥芬河第三代国门。张涛摄
76岁的李恩泰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生活了一辈子,他从没想过,这座中国东北边陲的“百年口岸”,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名”,比当年用暖水瓶换鱼的故事动静还大。
1987年,绥芬河市与俄罗斯的波格拉尼奇内市,用两张白纸和复写纸完成了第一笔交易。1000只气压暖水瓶和10万公斤苹果,交换了3万公斤比目鱼和5万公斤明太鱼,小城从此成为中俄边境线上耀眼的“珍珠”。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这个位于黑龙江东南角、曾被人戏称为“要用放大镜才能在地图上找到”的中俄边陲小城,突然成为举世目光聚集的焦点: 3月27日至4月13日,经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入境2497人,其中322人确诊新冠肺炎,还有无症状感染者38人,一时间常住人口仅7万的小城成了抗“疫”前线。
绥芬河在哪?为什么是绥芬河?这座百年口岸的诞生与发展,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偶然,也孕育着各种各样的必然,从几个历史长河的精选片段中,我们来寻找答案。
因融通而生
每天上午9点30分左右,都会有一趟“绿皮”火车缓缓驶离绥芬河火车站。和大多数“绿皮”火车一样,它的内饰十分普通,不过这趟列车车头上悬挂着中国国徽,彰显了它国际列车的身份。
火车开行5分钟左右,会从一座桥身上镌刻着“1903年造”的铁路桥上穿过,这座曾被称为“远东第一桥”的俄罗斯风格铁路桥历尽沧桑。
再过几分钟,它会穿过拥有高高穹顶、俄式窗廊的百年绥芬河老火车站,穿过3号洞、2号洞,穿过国境线,驶向不远的俄罗斯小站格罗迭科沃……
1903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绥芬河铁路交涉局”,绥芬河第一次以一个城市的身份出现在地图上。
如果没有铁路,也许根本不会有这座城市。最初,小城与铁路本无缘。
19世纪末,沙皇俄国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了一条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连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东铁路”。
这条铁路原本打算在当时的东宁县三岔口修建,并以东宁境内水系绥芬河作为站名。可修筑中工作人员发现,当地的地质结构并不适合修建铁路,铁路只得向北移动了50多公里,这就是现今没有绥芬河流过的绥芬河市。当时,小城依山而建,林木丰茂,我们至今也很难在文献中准确找到对其之前历史的更多记载。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因其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16公里、距俄远东最大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210公里的独特地理位置,迅速成为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这也奠定了绥芬河地区交通、通讯、通商的基础,使它得以与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尔滨近乎同步的发展。
据绥芬河市官方史料记载,1923年3月,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设绥芬河市政分局;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东省特别行政区绥芬河市;1933年7月,绥芬河公署成立,隶属伪北满特别区公署。1930年代,有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个国家的使节和商贾云集于此,文化和经贸交流异常繁荣活跃,五颜六色的各国旗帜林立市区,时称“旗镇”和“国境商业都市”,并获得了“东亚之窗”的美誉。绥芬河还在中国东北边陲最先开通了火车、汽车,最先有了电灯、电话,被冠之“文明中心”。彼时,来自内地和多个国家的商人有1万多人,常年往来于绥芬河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间,从事边境贸易,人称“跑崴子”。
在今天已经被改造为中东铁路纪念馆的绥芬河老火车站内,通过一幅幅老照片,我们可以窥探到铁路为这座边陲小镇带来的繁荣,而在绥芬河老城内,一座座俄式建筑,也记录了这座小城曾经的繁荣。
与邻国俄罗斯的交流、融通,是绥芬河与生俱来的特质。
因窗口而兴
在绥芬河新国门的连廊内,在绥芬河老火车站的展厅内,在绥芬河博物馆的展示墙上,你都会看到一张关于元宵节灯会的老照片。
1987年,当时的国务院经贸部授予绥芬河市对苏开展贸易和经济合作的权限。山城站在了新的历史起跑线上。从此,田园般的生活中注入了“国际意识”。灯会,亦是如此,那时候,每年的元宵节灯会,几乎就是一场贸易洽谈会。
改革开放初期,绥芬河还是一个“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的万人小城。随着中苏关系缓和,上世纪80年代末,绥芬河市开始与相邻的波格拉尼奇内开展贸易合作。贸易一开,绥芬河迅速成为中国东北开放的一扇窗口。
在不断探索中,边境贸易在绥芬河慢慢展开了。1987年10月26日,绥芬河与滨海边疆区易货贸易正式开通,在天长山脚下小绥芬河南中俄边境附近,双方设立一处铸铁手动挡杆,用以规范过境人流和车流,这就是绥芬河的第一代“国门”,现在,这道国门正安静地伫立在绥芬河的中俄边境线上。
已经退休的原绥芬河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恩泰,以前总愿意和老伴一起到绥芬河国门那走一走,看看已经正式投用的第三代国门,再看看已经“退役”的第一代、第二代国门。
“兴边通贸,让绥芬河有了今天。”李恩泰说。
1991年10月1日,第二代国门落成使用,绥芬河拥有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国门。
如果说第一代国门见证了绥芬河现代边境贸易的开始,那么这座集过客、过货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建筑,见证的则是绥芬河口岸的迅速成长。从上世纪80年代末汽车临时过货运输口岸到1994年成为国家客货运输一类口岸,绥芬河在贸易中迅速成长,一个边陲小镇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境商都”。
2012年8月,绥芬河第三代国门正式开始建设,2014年底新国门建成。第三代国门高51.8米,长81.8米,跨度54.1米,双向8车道通行,国门主体建筑共分九层,气势雄伟。
站在新国门上,人们可以眺望对岸的俄罗斯和往来中俄两国的车辆、人群,还可以看到手动挡杆的一代国门和已经“退役”的二代国门。
“从铸铁挡杆、到二代国门,再到今天雄伟的新国门,它们记录了绥芬河市的发展,也记录了绥芬河作为中俄经贸往来窗口的日益繁荣。”李恩泰说。
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窗口,从来都是绥芬河的使命。
因流动而靓
初到绥芬河的外地人,常会误以为自己走出了国门。
这里可以用卢布作为流通货币,满大街都是俄语标牌,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在街道上几乎随处可见,其貌不扬的老大爷,可能也会说上几句俄语。
在绥芬河,几乎人人心里都装着买卖,如果你和一位等红灯的出租车司机在不经意间提起汇率时,多半他会随口说出来,因为他很可能还经营着一家小型贸易公司。
这一切,都源于市场给绥芬河人留下的深刻烙印。
“不管在街上还是商店,大人小孩见到老外就说‘欠欠’(交换之意),随时随地就做买卖。”绥芬河商人李佰波回忆当年场景时说。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轻工产品匮乏,成就了绥芬河的“易货贸易”。当时绥芬河几乎全民“欠欠”,当地人站在街上用旅游鞋、运动服等轻工产品交换俄罗斯人的手表、呢子大衣、望远镜等物品。
“那时候在此地做买卖的,三分之一是本地人,三分之二是外地人。绥芬河每天有一列回俄的列车,乘客全是扛着各种大旅行包满载而归的俄罗斯人。”李佰波说。
几年前,“欠欠”重现绥芬河,不少俄罗斯人又来“摆摊”,一时间勾起了许多绥芬河人深处的记忆。起初,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不能直接沟通怎么做买卖,有一个计算器就够了。要多少钱,直接按下数字,你来比划我来猜,其实也不是问题。
“随着‘欠欠’,语言什么的也就都会了。”李佰波说。
为解决这种散乱无序的交易状态,绥芬河市筹建起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五层楼宇,取名青云市场。正是这个拥有560个摊位的市场,让绥芬河一跃成为当时中俄沿边开放地区最活跃的商贸中心之一。
“那时生意太火了,一个月赚几十万的人有不少。”48岁的浙江商人蔡庆辉是第一批入驻青云市场的客商。他回忆,那时的商场人山人海,喧嚣不绝,成为中俄商家眼中的“淘金地”。随着中俄传统边贸变化,如今青云市场商品覆盖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等上万个品种,成为中国南方轻工产品和机电产品开拓俄罗斯市场的“门面”。利用多年积累的俄罗斯客商与人脉,青云市场正向对俄电商、娱乐、餐饮、文化、旅游等多领域进军,近几年平均年交易额达10多亿元人民币。
疫情来袭前,俄罗斯女孩列娜非常喜欢来绥芬河购物。“中国商品性价比很高。”列娜告诉记者,她来自俄罗斯海滨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距离绥芬河约200公里,她常搭乘客车往来两地。
先购物,再去马克西姆餐厅吃饭,周末的时候可以在绥芬河的电影院看看电影,在酒吧里聊聊天……
那时,宽敞、整洁的绥芬河客运站国际候车大厅里,经常可以看见数十位像列娜这样喜欢中国商品的俄罗斯女士,带着厚重的包裹排队候车,符拉迪沃斯托克、乌苏里斯克、斯拉维扬卡,在这些城市中,绥芬河是个响亮的名字。按规定,她们每人每次最多可携带50公斤货物出入境,这里的长途客车特意加挂了货物拖车。
流动,是口岸和口岸人的天然基因。
因“大爱”而“战”
许多绥芬河人都说,这座小城现在太难了,小小的肩膀扛起了不能承受之重。疫情来袭之初,绥芬河一直保持着本土病例为零的纪录。如今,往日繁华的口岸,不得不按下客流暂停键。
绥芬河是中国仅有的两个拥有公路、铁路两个一类口岸的对俄口岸之一,也是中俄经贸大省黑龙江最大的口岸,其公路口岸扩能改造完成后,有24条出入境旅客通道、12条货检进出境通道,口岸年通关能力达到600万人次、车辆55万辆次、货物550万吨。铁路口岸经过多年扩能改造,换装能力达3300万吨。
客流虽然按下了暂停键,但口岸的窗口职能,依然在发挥着作用。绥芬河是俄罗斯远东地区许多城市的“菜篮子”,这几天,绥芬河的蔬菜大棚里,员工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依然忙碌着,他们种植的蔬菜,将由俄罗斯运输公司协助出口至远东地区。作为中俄最大的铁路货运口岸站之一,标志着这座城市活力的火车笛声依然不断在小城上空鸣响,一辆辆俄罗斯进境的货运列车,还在承载着两国的经贸往来。
边陲小城拉响疫情警报,国家和黑龙江省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国家卫健委日前已经组派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绥芬河;一些从湖北归来的黑龙江省医护人员,刚刚结束休整,又重新披上白色“战衣”赶赴口岸一线,为了同胞的健康,为了全球携手抗疫,保持拼劲打好新战“疫”。
黑龙江省对所有入境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分层救治,绥芬河则全市总动员,全力战“疫”。
小城大爱,春暖无声。边境线上冰凌花已经破冰盛开,战“疫”过后,百年口岸必将烟火重生,喧闹重现。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㈣ 谁有绥芬河的资料
绥芬河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唐称“率宾水”,金称“苏滨水”、“恤品水”,明称“速频江”、“恤品河”,清代始称“绥芬河”。
绥芬河
水系 黑龙江 流经省份 黑龙江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10004平方公里
形态描述
绥芬,为“率宾”、“恤品”、“速频”的音转,满语,意为“锥子”。因蜿蜒穿行于老爷岭的丛山密林之间,颇似锥子而得名。 绥芬河长度254公里,流域面积10004平方公里,流量60立方米/秒。本河位于东经130°00’~130°40’北纬43°20’~44°40’之间,河流全长449公里,流经黑龙江、吉林两省,为中俄两国共有。在我国境内流长258公里,流域面积10069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58%。绥芬河流域南北西三面为高山,多森林覆盖,植被茂密,为山区性河流,落差大,底质为砾石,卵石,中游最开阔处宽160米,最深处7米,流经东宁镇后进入平原地区,继而向东流经一公里,为中俄界河,然后流入俄罗斯境内,流速每秒0.6~1.0米,最大每秒4.83米,水位受降雨影响波动幅度很大,绥芬河地区气温较邻近其他县为高, 年均气温为5℃,夏季平均气温17.3~23.2℃,冬季平均气温为-11.1~-16.2℃,雨量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80%。秋季河水的透明度最大。
生态特征
主要鱼类
绥芬河中鱼类不多,但组成比较复杂,有21科21属26种,其中鲤科最多,有11种,占总数的42.3%。鲑科次之,有5种占总数的19.2%,再次为鳅3科种,占11.5%, 其余七鳃鳗科、狗鱼科、鲶科、塘鳢科、假虎鱼科、杜父鱼科、刺鱼科等7科各为1种。绥芬河鱼类组成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溯河洄游性鱼类占比例很大,计有鲤科的滩头鱼(三块鱼、滩头雅罗鱼),鲑科的大麻哈鱼(鳅鲑)、马苏大麻哈鱼(奇母鱼)、细鳞大麻哈鱼(小细鳞奇母鱼), 每年明水期还可捕到一些中华绒鳌蟹。
渔业生产
绥芬河的特产---滩头鱼,是渔获物主要成份,据统计50年代后五年和60年代,每年都捕10万尾左右(平均每尾0.43千克),进入70年代年产量变动在13~25万尾之间,79年大幅度下降,仅产6千尾,80年年产1.2万尾。滩头鱼占绥芬河产量比例,71年为88%,73~75年为66%以上。79年下降为12.6%,80年为21.7%。从前沿河村屯都有专业和兼业渔民,进行渔业生产,70年代以来已无专业渔业组织,专业渔民为数也很少,仅30余人,现在从事渔业生产的大都是农渔兼业队的兼业渔民。船只网具不多。绥芬河鱼产量大幅度下降除与近年降雨量少,天气干旱河水低枯,水域面积大大缩小,影响鱼类洄游外, 还与河水受污染及捕捞过度有关,今后应加强水域鱼类生态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利用有利条件开展鲑鱼人工放流事业。
主要渔业
绥芬河的渔业主要在东宁县,渔业历史不长,建国前河中鱼类资源较多,用梁子捕捞最多时一处梁子能捕近万尾鱼,用快钩捕大麻哈鱼,一天一堂钩能捕到100多尾,另外捕捞较多的鱼,还有图们江雅罗鱼及小量的鲤鱼、鲫鱼、鲶鱼。 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组成(毫克/升):浮植物总计4.87, 硅藻89.3%, 绿藻4.7%, 蓝藻0.4%, 甲藻0.4%, 金藻黄藻5.1%。
绥芬河城市概况
绥芬河
市隶属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4°23',东经131°9',东与俄罗斯远东最发达的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5公里,辖区面积460平方公里,下辖绥芬河镇、阜宁镇、互市贸易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常住人口10万。1975年国务院批准绥芬河为省辖计划单列市,198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通贸兴边试验区,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1997年中俄两国外交换文批准,设立中俄绥—波互市贸易区,2005年,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67%。地方生产总值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47%。对外贸易额实现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口岸过货量达到750万吨,同比增长16%。接待进出境旅游者51.2万人次,同比增长26%。 绥芬河市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目前中国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陆路贸易口岸。绥芬河是东北铁路主干线滨绥线和国家二级公路301国道的起点,有1条铁路、2条公路与俄罗斯相通、每天有多次列车和汽车来往于国内外。绥芬河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16公里,距俄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210公里,距俄远东自由经济区纳霍德卡270公里。通过绥芬河口岸,经由俄罗斯海参崴、纳霍德卡等海港,陆海联远货物可直达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绥芬河是中外陆海联运的重要结点,是中国东北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编辑本段绥芬河历史沿革
绥芬,满语是锥子的意思,因为绥芬河里生长着一种尖锐如锥的钉螺,满族人因此而称它为绥芬河。 绥芬河是发源于长白山麓注入日本海的一条中等河流,当它于万山丛中蜿蜒而来,接近边境时,突然舒展开了腰身,形成了一个冲积平原,这就是东宁平原。 中东铁路在设计中就是沿着这条绥芬河谷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五站就建在河岸的三岔口村。因此,五站也就叫做绥芬河站。但是修建过程中,忽然发现了从河谷平原穿过太平岭地段的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不得不向北移动50公里。于是,绥芬河站就远离了绥芬河而来到这个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就是现在的绥芬河市。 中东铁路通车后,来自俄、日、朝、英、法、意、美等国的使节齐至,商贾云集,带来了欧洲的商品、文化和建筑。一时间,小小的镇子上同时飘扬着十八个国家的旗帜,时称“旗镇”。 绥芬河
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考古发现,四五千年前,境内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 唐代,绥芬河地区隶属渤海国率宾府华州。到明代隶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率宾江卫。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使绥芬河地区成为边界地区。 1897年,中东铁路开工,绥芬河地区一部分划为铁路附属地,由中东铁路当局执掌大权。另一部分于1903年隶属绥芬河厅。 1913年设东宁县治后,隶属东宁县。 1921年,东北当局收回中东铁路附属地行政权,原铁路附属地划归东省特别区,属第三区。 1926年正式设绥芬河市。 1945年绥芬河地区解放后,隶属绥阳县。 1948年又隶属东宁县,直至1968年成立绥芬河区,隶属牡丹江地区。 197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省辖计划单列市。 198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通贸兴边试验区。 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 1999年6月经中俄两国政府批准成立中俄“绥—波”互市贸易区(中国绥芬河——俄罗斯波格拉尼奇内互市贸易区)。 2007年4月8日召开的中国木业行业年会暨第三届中国(莆田)木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绥芬河市被国家木材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木业之都”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绥芬河自然状况
资源物产
绥芬河地下矿藏主要有沸石、铬铁、辰砂,沸石中的赋存浊沸石分布较广,储量可观;地下水蕴藏量1115.12万立方米,占水总资源的20.1%。土地开垦55908亩,垦殖率8.8%,低于全国10.4%和全省18.5%的垦殖率。森林覆盖率为45.87%,高于全省10.86个百分点,主要树种有松、桦、椴、柞、榆、杨、柳、槭、胡桃楸、水曲柳等;活力木蓄积量99.145万立方米。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玫瑰、山葡萄、草莓、蕨菜、黄花菜、薇菜、黄芪、五味子、龙胆草、刺五加、芍药、贝母、百合、柴胡、桔梗、苍术、益母草、穿地龙、木耳、蘑菇等。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虎、熊、野猪、马鹿、狼、狐、貉、獾、狍、獐、黄鼬、水獭、稚鸡、飞龙、沙半鸡、蛇、蛙等。到80年代,大型哺乳动物已少见。
人口民族
绥芬河市人口常年保持在10万人左右,常住总人口566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46629人,占总人口的82.3%;农业人口10041人,占总人口的17.7%。男性人口28787人,占总人口的50.8%;女性人口27883人,占总人口的49.2%。18岁以下人口16392人;18—35岁人口19596人;35—60岁人口16920人;60岁以人口3762人。主要民族有汉、满、蒙、朝鲜、回族等。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受教育人群为6246 2人,所占比例为90.5%,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占13.7%;具有高中学历的占17.9%;初中、小学学历的占68.4%。2002年小学入学率和中学入学率均达到100%,婴儿死亡率为1.87‰。成人识字率97.3%;平均预期寿命70.8岁。
区位交通
绥芬河
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国内东北铁路干线滨绥铁路和301国家二级公路东端的起点,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国际大通道,有1条铁路和2条公路与俄罗斯相通。西距哈尔滨市460公里,东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21公里、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210公里、远东最大的自由经济区纳霍德卡270公里。通过绥芬河——俄罗斯海参崴、纳霍德卡的陆海联运,货物可直达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绥芬河初步成为了一个以国际区域物流为重点,以铁路运输为主体,以陆海联运为链接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2001年11月国家林业局、外经贸部、海关总署批准绥芬河为黑龙江省唯一的依托俄罗斯森林资源的进口原木加工锯材出口试点口岸,从2002年1月1日起加工锯材出口不受配额限制,进一步确定了绥芬河进口原木加工出口的大口岸地位,目前绥芬河已成为我国北方陆路最大的进口木材集散地。
编辑本段绥芬河人文景观
绥芬河市
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冬季有迷人的冰雪风光,夏季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历史遗迹和欧式建筑、仿古建筑又给绥芬河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建新村出土文物遗址
1989年至1991年,绥芬河市电业局退休工人位罡经研究、发掘,在建新村东北约5公里的保安沟一带陆续发现石臼、石器、陶片200余件。经黑龙江省和牡丹江市文物管理部门鉴定,该地是一处古代人类活动遗址。石臼为渤海国时期遗物,石器为4000年至5000的前新石器时代遗物,陶片为手制夹砂红褐色陶罐残片,有素面和划纹两种,划纹形状各异,其中有人字纹,大小不等。同时发现有红烧土,清代瓷器。
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
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位于绥芬河市区以西10公里,301国道18公里处。距牡丹江市140公里,交通便利。这里冬季白雪皑皑,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滑雪、狩猎的最佳胜地。占地面积2,176公顷,有初、中、高三级天然雪道,置身其中,新奇、刺激、回归自然。年积雪5个月左右,地势起伏,雪质优良,空气清新,冬季是滑雪、赏雪的天然胜地,夏季是避暑度假的天然大氧吧。
绥芬河博物馆
位于风光秀丽的北海公园北侧,是地方小型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于1997年9月动工兴建,1998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分为历史、自然、艺术和现代四个部分。该馆收藏的展品展示了口岸山城悠久的历史、富饶的自然资源和改革开放给边城带来的繁荣, 记录了绥芬河的发展史、创业史和奋斗史,被誉为“黑土博苑的明珠”。
铁路火车站候车室
绥芬河火车站候车室,建于本世纪初,属俄罗斯风格建筑。南北走向,约长40米。西通铁路站台,东门临街,南北二层楼。候车室为钢铁拱梁,室内宽敞空阔,多饰几何浮雕。候车室西侧正中门上有阳文汉字“绥芬河”,下是俄文“鲍库拉尼奇那亚”。1929年9月“民国十八年中俄边境战”时,苏联红军飞机曾将票房炸坏,无大伤,10月修复。
大白楼
大白楼建于1913年,为二层圈楼,门窗较注重雕饰,位于站前路北端。修建中东铁路时期,为俄国铁路员工宿舍。
东正教堂旧址
协达亚·尼古拉东正教堂,俗称喇嘛台。绥芬河铁路工程开工后,在车站附近建有木结构教堂,1908年被火焚毁。1913年在车站正东约200米处建成砖结构协达亚·尼古拉教堂。
俄驻绥领事馆旧址
位于光华路中段东侧,西隔路与俄侨学校相对,建于1910年前后,该楼早期为沙俄领事馆,后为苏联领事馆。解放后先后为绥芬河军政委员会办公楼、中共绥芬河市委办公楼,现为绥芬河邮政局办公楼。
人头楼
砖结构,位于通天路南段与迎新街交汇处西南侧。1914年建成。楼顶檐下雕有“人头面孔”浮雕,因而得名。原为俄人赤查果夫茶庄,存贮、检验出口茶叶。沦陷时期为日本领事馆。解放后先后为驻军营房、东宁县政府办公楼。
绥芬河教堂旧址
绥芬河是东清铁路最后一站,在中俄边境,所以当年车站叫边境站。在车站附近建于1898年有木结构教堂,1908年被火焚毁。1913年在车站正东约200米处建成砖结构协达亚·尼古拉教堂。 1984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月此堂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被改为基督教福音堂了
绥芬河平拉大桥
由中铁十八局集团二公司承建的总重量14000吨的斜拉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新华街立交桥,日前成功的水平转过70.2度角,经检测,该桥平转后的轴线误差仅为3毫米,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这标志着独塔、单索面、单点、平铰、水平转体施工的我国最大跨度斜拉桥转体成功。大桥建成后,将老城区、西城区联系在一起,确保市区交通顺畅?同时还促进了城市的平衡迅猛发展,使中心区人口向西城区疏散,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
编辑本段绥芬河产业发展
自1987年恢复边境贸易以来,绥芬河市坚持“以贸兴业、富民强市,建设现代化国境商都”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大通道、大经贸、大市场、大加工、大旅游”五大战略,解放思想,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2005年,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67%。地方生产总值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47%。
对外贸易
绥芬河市支柱产业。“大经贸”是绥芬河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巩固扩大发展边境贸易是绥芬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多年来坚持实施“大经贸”战略,绥芬河对外贸易额从1987年的415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30亿美元,口岸已发展成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国家二类集装箱站,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主通道和加快发展的龙头,黑龙江省唯一进口原木加工锯材复出口指定口岸。对俄贸易额占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强。铁路口岸每天24小时通关,公路口岸12小时通关,口岸过货能力达到1000万吨,过客能力达到150万人次。商品出口品种在传统的服装、鞋帽、日用品、建材、五金家电、小百、粮油、果蔬等产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锯板材、工业用缝纫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部件、纺织品等品种。进口品种主要是原木、纸浆、化肥、原油、牛皮纸、初级形状的塑料、合成橡胶、钢材、机电产品等。目前,全市各家商业银行均已开通了对俄“直通车”业务,金融结算渠道进一步畅通。全市已有5家企业争取到原油、成品油专营权。新增商场面积15600平方米,青云、迎泽建材、海天、旭升国际商厦、太阳购物、新玛特等商(市)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2005 年,口岸过货量达到750万吨,同比增长16%。接待进出境旅游者51.2万人次,同比增长26%。
旅游业
绥芬河市支柱产业。旅游业是1990年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以边境游为基础,购物游、观光游、商贸游等形式为主,目前,经绥芬河口岸出境旅游者在申报12小时内即可办理完毕出国手续。旅游线路由乌苏里斯克、海参崴等俄边境城市延伸到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俄腹地,国内线路由哈尔滨、大连延伸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现有国际旅行社5家,国内旅行社32家,旅游从业人员1000多人。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地方餐饮服务业的发展,现有各类宾馆150余家,床位1万余张,星级宾馆15家。
编辑本段绥芬河基础设施
绥芬河市主要由中心城,绥芬河镇、阜宁镇2个建制镇,11个行政村,3个自然屯构成。户籍人口566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629人。城市总面积412.3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2.15平方公里,道路面积88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5.44平方米,路网密度0.16公里/平方公里,排水管道长度35公里,排水管道密度2.88公里/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6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0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5平方米。绥芬河市交通顺畅,水电充足,通讯发达。现有10KV输变电线路6条,变压器128台,年供电能力达到4万千伏安;城市最大水源日供水能力2万吨,日处理能力2.7万吨,年供水能力400多万吨;电话机总量28821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5836户,国际互联网用户3497户,宽带用户与全市总户数比达到1:6;供热面积达到180万平方米。198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累计投资20多亿元,新建了第四供热站、金家沟水库、第二净水厂和阜宁国际直升机场。游泳馆、北海公园、博物馆、电视演播大厅、青少年宫、图书馆、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公寓和社会保障大厦等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铁西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详细规划。完成了城区电网扩容工程、河堤改造工程和环城路工程。先后荣获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等荣誉称号。 近期,在城市建设上,重新修编了城市总体建设发展规划,突出风格建筑,以“让外国人到绥芬河有回家的感觉,国内人到绥芬河有出国的感觉”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总纲,本着“让内占外、工业外移、重心西扩、外围突破”的原则,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城建向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开发导向,遵循三路为轴(即滨绥铁路、301国道、绥芬河至东宁公路)、条状延伸、块状发展的建设方针,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构建中等城市格局,努力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态化、城市形象个性化和城市社会文明化的目标。
供电
现有10KV线路6条,变压器128台。220KV穆绥线输变电线路工程投入使用,年供电能力达到4万千伏安。
供水
水源4处,其中,天长山和金家沟两座水库、10眼深井和部分临时水源。城市最大水源日供水能力2万吨,日处理能力2.7万吨,年供水能力400多万吨。
供热
供热站5家。截至2004年10月末,全市供热面积达到209万平方米,锅炉吨位376吨,供热能力达312万平方米。
编辑本段绥芬河社会事业
绥芬河市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连续两届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称号。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两基”成果得到巩固,万人升学比例达到万分之五十三。全市共有普通中学4所,在校学生达5436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083人,小学11所,在校学生7963人。文化、体育和广播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共有各类放映单位1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各1个,电视发射和转播台1座,广播电台1座,实现了城乡(村)光缆一网化覆盖。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传染病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共有卫生机构8个,床位数355张,卫生技术人员293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保费收缴总额达到2468万元,医疗保险金收缴率达到99%,大额医保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收缴1552万元, 滚存积累2766万元。完成国有工商企业转制30家,国有工商企业转制面达到98%,化解债务3732万元,安置职工502人。 由于绥芬河市地处中俄边境,其文化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民国期间,京剧和秧歌是年节的主要文艺活动,多以自演自娱为主,唯一的戏园是游仙茶园。中东铁路通车后,俄国进步报刊通过俄铁路员工进入绥芬河。1947年,电影院、新华书店等文化经营单位相继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文化辅导机构、电影放映单位和职工俱乐部。主要文化活动以排演中小型戏剧为主,人民文化生活比较活跃。1982年以后,文化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全市文化行政单位、档案事业单位、文学艺术群众组织、影剧场、图书馆、书店、广播事业管理单位等机构在人员编制和经费上都得到了加强。主要文化活动有文学、美术、摄影创作、业余演出、文化汇演、小型舞会、书法展览、图书借阅等。电视事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文化生活内容。1988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元宵灯节洽谈会,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十六届,成为绥芬河市一大文化景观。2003年成功地举办口岸百年庆典系列活动。2005年成功举办绥芬河市建市三十周年庆典活动。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目前,全市有歌舞娱乐场所40多家,舞蹈、武术、书法、摄影、运动休闲、乒乓球、棋类、老年合唱团等民间组织和文体协会20多家,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工商业户和离退休干部1000多人。文化艺术创作不断繁荣。 2001年,我市创作编排的话剧小品《套娃情》获国家文化部“群星奖”银奖。涌现出一批在东北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作家、诗人和文艺工作者。比较著名的有葛均义、李恩泰、周艾民、肖桂贤、杨勇等。绥芬河市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全国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市”、“全国50家投资诚信安全区”等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绥芬河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沟通形式和社会管理模式,并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和政府运行机制,政府的决策逐渐科学化、民生化、人性化,“让数字说话,用数字衡量”越来越成为政府管理的必备要件。数字城市的建设日益被政府和学术界所接受并大力推动。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数字城市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方针,绥芬河市以网络基础平台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和集聚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应用和培训为关键,以信息人才和法律法规为依托,以数字终端应用为突破,在全市全面推进政务数字化、企业数字化、社会公共领域数字化和社区数字化,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数字化推动绥芬河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全面构建智能数字绥芬河,打造特色和谐城市。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绥芬河市辖2个镇和互市贸易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 绥芬河镇 辖12个社区、2个村委会:友谊社区、新华社区、永安社区、山城社区、前进社区、北海社区、象山社区、光华社区、三合林社区、新兴社区、铁西社区、南绥社区、前进村、绥东村。 阜宁镇 辖9个村委会:建西村、建东村、建华村、建新村、南寒村、北寒村、永胜村、朝阳村、宽沟村。 绥芬河市保税区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是黑龙江省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家保税区,也是东北地区第一家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规划控制面积1.8平方公里,具有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出口加工三大功能。 十二五规划 黑龙江省商务厅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将继续发挥黑龙江省沿边开放优势,加快建设对俄经贸合作加工、商贸、旅游、物流、会展五大产业中心,重点建设18个境内园区,积极建设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等境外园区,形成口岸与腹地、境内与境外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力争到2015年,把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成为黑龙江省沿边开放的核心区,对俄、韩、日周边国家经贸科技合作战略的前沿区,成为国家对俄及东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和桥头堡,新亚欧大陆桥上国际通道的重要节点。 主要从五方面加快推进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吸引先进要素向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聚集;二是大力推进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努力打造体系完备、货畅其流的物流平台;三是大力推进贸易投资互动,加快转变对俄经贸合作发展方式;四是大力推进境内外市场建设,进一步推动黑龙江省与俄腹地的务实合作;五是大力推进区域环境建设,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提供动力支撑。
㈤ 谁知道绥芬河电影院什么时候放南京南京
sfh 华夏影院 广场上的那一家5 。12
㈥ 绥芬河华夏电影院今日影讯
杀手:代号47
主演:蒂莫西·奥利芬特多格雷·斯科特欧嘉·柯瑞兰寇罗伯特·克耐普
导演:泽维尔·吉恩斯
类型:动作惊悚犯罪科幻
看点:杀手
时长:87分钟
年代:2007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㈦ 8月31日绥芬河有什么电影
萧贺硕-现在才明白
作词 萧贺硕 作曲 萧贺硕
专辑 硕一硕的流浪地图
曾经以为年轻不会不见
曾经以为犯过的错只是锻炼
短暂的感情
不是我的责任
谁为我伤过心
曾经以为爱过就是永远
曾经以为分开的泪只是肤浅
麻木了的感情
也许早该结束
谁为我伤过心
也许是我自已
有一天醒来脑袋一片空白
有一天睡去梦境却清楚明白
喜欢你多么简单
忘掉你却比永远还难等待
我原来不明白
有一天醒来脑袋一片空白
有一天睡去梦境却清楚明白
也许我不够勇敢
背对着你还温热的心说分开
萧贺硕-现在才明白
专辑 硕一硕的流浪地图
曾经以为爱过就是永远
曾经以为分开的泪只是肤浅
麻木了的感情
也许早该结束
谁为我伤过心
也许是我自已
有一天醒来脑袋一片空白
有一天睡去梦境却清楚明白
喜欢你多么简单
忘掉你却比永远还难等待
我原来不明白
有一天醒来脑袋一片空白
有一天睡去梦境却清楚明白
也许我不够勇敢
背对着你还温热的心说分开
喜欢是淡淡的爱
爱是浓浓的喜欢
我现在明白
有一天醒来脑袋一片空白
有一天睡去梦境却清楚明白
喜欢你多么简单
忘掉你却比永远还难等待
我现在才明白
我原来不明白
喔
我现在才明白
萧贺硕-现在才明白
作词 萧贺硕 作曲 萧贺硕
㈧ 绥芬河电影院特价票
应该没有特价票吧,本来看的人就少。去过几次都是十几个人在看。可以打电话问下。3946555
㈨ 第一滴血1在中国什么时候上映
《第一滴血》是由特德·科特切夫执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理查德·克里纳、布莱恩·丹内利、大卫·卡罗素联合主演的动作片。影片于1982年10月22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退伍军人兰博在小镇上屡受警长的欺凌,逼得他逃入山林,被迫对警察展开反击的故事。[1-2]
中文名
第一滴血
外文名
First Blood
出品时间
1982年
出品公司
Anabasis N.V. Elcajo Proctions
制片地区
美国
制片成本
$14,000,000
拍摄地点
加拿大温哥华Hope镇
导演
特德·科特切夫
编剧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类型
动作,惊悚,剧情,恐怖
主演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理查德·克里纳,布莱恩·丹内利
片长
93分钟
上映时间
1982年10月22日
票房
$125,212,904
分级
USA:R
对白语言
英语/粤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0083944
㈩ 绥芬河华夏数字电影电话
不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