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推荐的台湾电影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一起揭晓心中的谜底。
5、《卧虎藏龙》
豆瓣8.0分,将近20万人标记。李安导演带领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比起表面的刀光剑影,人心的情感和欲望才是李安要表现的江湖。再大的力量也无法化解的内心挣扎,李安却表达得风度翩翩、意境圆融。最好的武侠片之一。
台词: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
『贰』 如何看待2019年金鸡百花电影节撞期台湾金马奖
其实这没有什么关系,金鸡奖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专家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是台湾地区主办的电影奖项,这两个并不冲突,只是地区颁发的不同。
『叁』 为什么说金马奖是台湾脸面的盛会
因为台湾重视偶像的培养,他们曾经参加过很多歌唱比赛,现在许多已经迈出一步的角色退出了歌唱比赛,例如,费玉清从小就参加比赛,和明星同台,邓丽君也参加了许多歌唱比赛,林青霞是路上遇到的星探后成名,你说过想在台湾见一个名人,可以去夜市,但是现在和以前,有太多的登场方式,比赛绝对激烈,如果不能赢,就必须有一个后台。
力量是最重要的电视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民族音乐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台湾,许多娱乐公司都会不惜一切代价为台湾电视行业的一些潜在股创造一些有希望的记录。无论损失多少,只要他们在屏幕上有更多的曝光率和收视率,宣传就会成为一名受欢迎的电视艺术家,同时,这些著名艺术家的收入也显着增加,这驱使台湾年轻人渴望歌唱和表演事业以及投资。
『肆』 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哪个更具权威也就是说哪个奖的影帝分量更重
半斤八两。
『伍』 台湾电影金马奖的外界争议
1978年,行政院新闻局代局长宋楚瑜于邀请影坛人士座谈征询意见后,决定仿效奥斯卡金像奖,实施两阶段评审制度,即第一阶段评审阅毕全部参赛影片后,开会讨论,表决提出入围影片及各单项名单并公布,然后再评选得奖名单、于颁奖典礼时公布最后结果;此制于同年十五届试办、自第十六届起正式实施。
1982年,“台湾新电影”由《光阴的故事》发端,一时蔚为风潮,更在焦雄屏、黄建业等“新派”影评人的大力推介下,成为当时台湾艺文界的新兴潮流;但在1984年后,多部走“新电影”路线的影片票房收益不佳,使这股风潮受到一些“旧派”影评人的质疑,引发了“新旧影评之争”,并且延续到了金马奖的评审上。后来,金马奖评审团的结论,常被解读为偏重鼓励艺术色彩浓厚之创作,其艺术化、抽象化等呈现手法,往往无法反映市场的风向,形成“叫好不叫座”的评价;此外,因为台湾新电影符合多数评审的喜好,亦引起许多香港和大陆电影人的不满及杯葛。过去也认为,重视艺术并受评番青睐的艺术电影,以及重视票房却不受评番青睐的商业电影,只能选择或偏重其中一种取向来制作。
金马奖历来由十几位电影从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团决定获奖者,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也无观众参与,常招致获奖名单多元性不足等质疑,且每届得奖影片水平落差较大。包括电影工作者焦雄屏、导演侯孝贤、蔡明亮,香港导演王晶、陈嘉上在内的人士,均曾批评金马奖的“小圈子”评审制度,并呼吁金马奖设立类似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多轮、多人、多层面的电影评审制度,以及由专业影评人等团体和各界观众组成评审团,以期兼顾各方电影专业,以及商业市场的角度。然而金马奖评审不受外界影响,及所有评审皆在严格规定下完成审片、讨论、投票程序的严谨,也是它在华语电影奖项中最受肯定、也被得奖者视为至高荣誉的主因。 金马奖在入围名单中,出现几次入围后发现资格不符又遭到撤销入围资格,亦是入围名单公布后发生争议事件。1、第40届原同时以《飞跃情海》入围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员的林依晨,被以前一年演出《空手道少女组》并担任女主角而取消最佳新演员入围资格,当年最佳女主角亦败给演出《金鸡》的女演员吴君如。2、第45届原入围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的金城武,在名单公布6小时后被因国籍(因属日籍)资格不符,取消该奖项入围资格,成为金马奖史上最短命入围者;最佳新演员入围者田中千绘传出出道多年早已在多部电影参与演出,入围资格备受争议,金马奖委员会出面解释,新人奖中的首次演出认定,在于是否担任片中主/配角,对于只是客串性质演出在入围资格认定上不构成问题。3、第49届原入围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的《沉默如谜的呼吸》(词:周云蓬,曲:周云蓬,唱:周云蓬,出自影片《神探亨特张》)与“惊惶”(词:沼泽乐队,曲:沼泽乐队,唱:沼泽乐队,出自影片《浮城谜事》),在入围名单于2012年10月2日下午5点公布后,经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查证并非影片原创歌曲,也与电影公司求证确认后,于同日晚间10点在官方网站公告取消两首歌曲的提名资格。
『陆』 为什么说台湾金马奖没有含金量、不专业
没听说,相反,金马奖是个含金量高专业性强的奖项,是华语电影唯一一个无地域凭质量的金奖,这次的大奖也是由内地获得,实至名归,以环球时报的话讲:“众所周知,金马奖是个有影响的华语电影奖项,它一直回避两岸政治纷争,从而为两岸电影工作者开展交流提供了空间。“
菜党从来与金马奖有隔阂,这次更是蓄意阴毒,金马奖无疑被罩上了阴影,对td我们绝不答应,拍死的节奏,同时不让其在中外媒体大喊大叫我们干涉选举的阴谋得逞,“台当局还前所未有地以正式方式污称大陆干预台湾选举,现在出了傅榆的事,它更是把它当成“天赐良机”来用。“
『柒』 台湾金马奖很重要吗
的确,台湾电影金马奖是华语影坛影响力较大的盛会,荣誉程度和香港金像奖不分上下,金马奖自创立以来,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针,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对华人电影事业,堪称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地位。
华语影片竞赛
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自1962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了43届,只要是华语发音的影片(包括国语、粤语、闽南语、上海话等)均可报名参加竞赛。第15届之前于事前公布得奖名单,第15届之后则于颁奖典礼当天公布得奖名单。金马奖共设有21个奖项、2个特别奖项目、1个非正式竞赛奖项。包括剧情片、创作短片、纪录片及动画长片等影片奖项;个人奖项则有导 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奖、原著剧本、改编剧本、摄影、剪辑、音效、动作设计、视觉效果、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等; 特别奖为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非正式竞赛项目则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每年约有40部剧情长片、20部纪录片、创作短片及动画长片报名。
金马奖评审
近年金马评审团采小评审团制制度,共计邀请11至13名来自电影相关专业领域中的电影工作者担任评审,如导演、编剧、影评人、摄影、美术、演员、剪辑等。侯孝贤、柯一正、徐枫、王童、归亚蕾、张婉婷、金燕玲、曾江等知名电影相关工作者,均曾担任金马奖评审。
2002年起,更于决审阶段加入外籍评审,如2002年日本导演行定勋及韩国导演金弘准,以及2003年德国导演莫妮卡-楚特、英国动画导演珍-琵琳及日本东京影展策展人晖峻创三,2004年日籍导演东阳一,2005年韩国导演郭在容及日籍导演林海象,2006 年韩国导演金性洙及日籍导演渡边孝好等。
金马奖特别奖
每年金马奖均会发函请各大电影团体推荐金马奖特别奖候选人,并由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在颁奖典礼上颁发奖座以表扬其杰出贡献。包括徐立功(杰出制片人特别奖)、李连杰(大陆人士特别奖)、李行(终身成就特别奖)、郎雄(终身成就纪念奖)等,均曾荣获此一象征电影界最高荣誉的肯定。
金马奖颁奖典礼
每年十二月上旬举办的金马奖颁奖典礼,为每年华语影坛重大盛事之一:两岸三地华语影坛的重量级导演与明星均受邀出席金马奖颁奖典礼。许多为华语电影努力贡献的影人,如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王家卫、周润发、梁朝伟、吴宇森、徐克等人,均曾在此获奖。其中国际巨星张曼玉甚至创下六度入围,五次获奖的纪录,至今无人能敌。而许多国际级导演及明星亦曾受邀担任颁奖人,其中包括伊丽莎白-泰勒、阿兰-德隆、罗伯特-怀斯、查尔斯-布朗逊、西格妮-薇佛、江角真纪子、宫泽理惠、崔智友、金允珍等。
『捌』 少了大陆同胞参与,金马奖到底评出了什么东西
众所周知,金马奖由来已久,是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为表扬对华语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而设立的一大奖项,台湾电影金马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国内并称为“华语三大电影奖”,如此重要的文化盛宴如今为何落得“自哀自凄”的地步的呢?
55届台湾金马奖获奖项目中,23个影片奖项及个人奖项当中,总计6部中国大陆电影获得14座奖项,占比超61%,1部香港电影获得1座奖项,占比4%,6部台湾电影获得8座奖项占比仅35%。
金马奖的定位是所有符合申报条件的华语电影,可是如今没有大陆电影人和香港电影人的参与,就成了台湾电影人小范围内的“自娱自乐”,这样的奖项估计也很难再成为华语电影的标杆。
『玖』 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哪个要更为权威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估计大家心里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但是似乎目前还没有一个最明确的答案。金像奖和金马奖同样都是华语电影上最重要的两个大奖,所以不管是获封金像影后还是金马影后,都同样风光无限,难分高低。我们也许只能说金像奖和金马奖各有特色,但是很难说究竟谁比谁权威,因为权威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我想谁也给不了完美的答案。可以稍微比较一下两个奖项,至于大家更支持哪一个,那就见仁见智。台湾金马奖的创建时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比八十年代才诞生的香港金像奖要历史悠久。但是这两个奖项在最初一段时间,都存在明显的保守性,就是偏爱本土电影。因为八十年代港片发展的风生水起,而台湾当时因敏感问题而拒绝接纳内地电影。但是随着现在香港和台湾电影事业的低迷没落,而内地电影发展迅速,金像奖和金马奖的大门双双都对内地电影敞开,而真正成为了两岸三地华语电影共同竞逐和熠熠生辉的电影盛事。另外,还有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台湾金马奖较为偏爱和提倡艺术性强的影片,而香港金像奖的商业性则更为醒目。但是也不能凭这一点就认为金马奖比金像奖的品味高雅,因为过分强调电影的艺术性往往容易陷入尴尬冷僻的境地,而商业性强,票房高,卖座的电影,也同样说明受到广大观众喜爱和欢迎。曲高和寡并不能表示高雅,而卖座受欢迎也不一定就表示低俗。所以单凭更偏爱艺术性还是商业性来评价金马和金像,并不是明智之举。
『拾』 金马奖和金像奖哪个是台湾电影奖项
金马奖是台湾电影奖项。
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国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在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62年。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并称为华语三大电影奖。
金马奖接受来自
世界各地的华语及华人电影报名,每届颁发23个奖项。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审团在观赏完所有影片,探讨讨论后投票选出得主。除了正式奖项外,还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两个会外奖。终身成就奖或特别贡献奖,则由各电影工(公)会推举,执行委员会投票选出。
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 Kong Film Awards)是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在中国香港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 创办于1982年。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为华语三大电影奖。
每届颁发21个奖项,由十三个香港专业电影协会组成的“金像奖选民”,和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团,联同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在经过两轮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