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电影<<返老还童>>.我对电影的理解!
迈克船长说,蜂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倒着飞的鸟。亦如Benjamin奇幻的一生。从垂垂老矣的耄耋老人,到风度翩翩的大叔,再到风魔万千少女的青年,最后以婴儿姿态归于死亡。
这是一个那很平缓的故事。节奏平缓,情节平缓,就能感情,也似乎是,平缓到几乎无情。
还好只是似乎。
Benjamin小的时候,面对的最多的就是死亡。老人院是死神最长光顾的地方。不断有人死去,也不断有人进来。面对死亡,完全没有所应该有的哀伤,只是依然,平缓。
We were meant to lose peopl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的人,不然又如何知道他们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呢?
说这句话的人,教会了Benjamin弹钢琴;说这句话的人,再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天就静静的离开了。
只是却爱极了这段自我矛盾却有意义深远的话。或许这也是大卫芬奇对死亡,更深刻的阐释吧。
有些时候我们就活在即将发生冲撞的轨道上却浑然不知。无论它是意外发生地还是蓄谋已久的,对此我们都无能为力。
你永远也不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生命总是充满了未知,却又似乎是命中注定。
这大概就是生命之所以精彩的所在吧~~
我们的生被机遇所决定,即便我们是错过的那个人。
本杰明和黛西,就算两条相交的直线,相交,只是瞬间的事情。
——当我皮肤变得又老有松弛时,你还会爱我吗?
——当我满脸粉刺时,你还会爱我吗?当我尿床的时候,害怕楼上有什么的时候。
那么短,那么长的爱情。绚丽的是一瞬间,回忆的却是一辈子。
黛西有了孩子的时候,本杰明离开了。
——你还是找一个丈夫,孩子的爸爸。
——你说什么啊?
——你总不能以后来抚养我们两个人吧?
在留给女儿的信中,他说:
一件事无论太晚... 或者对于我来说太早
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
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有所束缚
我们可以办好这件事却也可以把它搞砸
但希望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我希望你有时能驻足于这个令你感到惊叹的世界
体会你从未有过的感觉
我希望你能见到其他与你观点不同的人们
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一生
如果和你想象的生活不一样,我希望你能有勇气
重新启程
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到来之时,你也只能轻轻放手而去。
爱,其实这是一个以“爱”为主旋律的片子。本杰明和黛西的爱,本杰明和收养他的母亲的爱,本杰明对他女儿的爱,本杰明与抛弃他的父亲的爱。以爱的名义,本杰明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争取,学会放手,学会理解生命的真谛。
有些人就在河边长大,有些人被闪电击中过,有些人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游泳,有些人懂得纽扣,有些人知道莎士比亚,而有些人是母亲,也有些人....能够跳舞.........
平缓的叙述中,我们慢慢的被感动。
B. 这是一部神奇的电影,寓意深刻,《返老还童》讲的是什么
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返老还童》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男主角在刚出生的时候不像是正常孩子一样,他有着苍老的面容。因为家里面人比较害怕,觉得他是一个怪物,所以刚刚出生的,他就被遗弃在了老人院,幸亏有好心的护工收养了他。然而男主角跟别人不一样的是,他的一生是倒叙的成长,别人正在因为时间的推移变得逐渐衰老的时候,男主角却越长越年轻。
电影的结尾,男主角从一个痴痴呆呆的老人慢慢变成了一个小婴儿,而女主角也已经青春不在。这也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我相信是没有人能够接受自己的另一半是越来越年轻的,不管是对于自己的下一代而言,还是对于自己另一半而言。虽然男主角能够和女主角一直相伴到老,但是这段爱情也是崎岖的,两个人虽然携手到老,但是留给观众的却是满满的孤独很难过。而在此也引用一下电影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分享给大家,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如果你遇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么一定不要受到时间的限制,只要你愿意那么下一秒就可以开始。希望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能活得精彩,为自己丰富的医生感到骄傲。
C. 《返老还童》这部影片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命纷繁复杂
透过逆行的生命 感受这段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旅途
你要真切的明白 无论你何时准备启程
开往你想到达的终点 都为时不晚!
D. 怎么理解《返老还童》中黛西后来嫁为人妇但最爱的仍是本杰明
我认为黛西虽然嫁给了别人,但是她心中最爱的那个人是本杰明,这是真爱。
《返老还童》是《搏击俱乐部》导演大卫·芬奇执导的一部剧情电影,由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塔拉吉·P·汉森和蒂尔达·斯文顿等联袂出演。
最终,本杰明变成了婴儿的模样,就如最初来到了世上一般。区别是,新生与离开。黛西,也看着自己曾经最爱的人在自己的怀里安详的睡去,不再醒来。
不知道,看着心爱的人慢慢变小 ,不记得自己 ,最终死在自己怀里是一种什么感受,不过,我想,定然,不好受。就像黛西当初反对本杰明离开,但当本杰明,离开又回来,带着更年轻的面容迎接已老的黛西时,黛西说,你还回来干什么。
黛西,定然是难过的,爱又被现实牵绊。
但是,生活就是如此现实,此时的黛西已经开了一间舞蹈室,有了一个爱她的丈夫,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她没办法向丈夫和女儿解释本杰明的一切。而且黛西的生活似乎很圆满,一切都让黛西的生活不能再重新接纳本杰明回来了。于是,即使内心煎熬,也还是拒绝了他。
生活中充满了不如意,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化痛苦为力量。
你是否曾经幻想过人能违背了自然生长的规律,越活越年轻呢?本片的主人公本杰明就是这样一个奇迹,他是从一个老人的形态降临于人世,最后又以一个婴儿的形态告别于人世,看似很荒唐,但它所要表达的东西远远不只这样。如果是你也像电影里的主人公那样违背自然的生长规律,你会怎样呢,当周围的人都一天天老去,一个个都离你而去的时候,而你却一天天的变年轻,你就知道那有多么的无奈了。当每个人都带着遗憾和回忆走完自己的人生旅途,到最后也只能长叹一声的时候,也许你应该会庆幸在你人生的最后一秒你什么也没带走,然而只给爱人留下那永不褪色的回忆与长长的哀思,只是你不知道罢了。其实强调的就是生与死,每个人都会死,,那怕你有多么的留念,多么的不情愿,当最后那刻到来时,你只能轻轻的放手,与违不违背自然生长规律是没关系的,只是你的起点是我的终点,我的终点时你的起点,如此而以!
如果喜欢小编的话记得点赞留言哦
E. 谁能真正看懂理解《返老还童》到底导演要表达什么爱情人生
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爵士年代」文学名家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导演大卫·芬奇,似乎就是好莱坞知名导演中“黑”色调的代名词。另类与挑战的味道时刻充斥在他的每一部作品当中。在过去的15年里,大卫·芬奇用他的那股勤奋和独特视角向人们展示了电影中别样的故事和世界:《异形3》、《七宗罪》、《心理游戏》、《搏击俱乐部》、《战栗空间》、《十二宫》,所有这些作品,无论色调、镜头语言、对白、故事内容等等无不体现出黑暗这一主题。阴郁、忧伤、低调、反叛的基调充斥其中,他还通过灯光的布置和摄影技术的运用营造这种低沉的氛围。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做是为了让观众能拥有和主演拍戏时一样的心情和感受,一种不安定的情愫或者说有些偏执狂的意味。”在他的电影里的英雄或者说是主人公,在影片结束时都会经历一些因为命运改变而带来的精神创伤。
大卫·芬奇对电影的理解与那些出于商业的漩涡当中的同行们大相径庭,“我不认为电影就只扮演取悦观众,娱乐大众的角色。我的兴趣在于伤痕电影。”而他所要表达的“伤痕”,不仅包括演员演后的那种感受,也包括观众在看后心里所留下的那种淡淡的哀伤。“有很多人认为我的电影是黑色的,是暗淡的,同时也有些扭曲,而我并非故弄玄虚,我只是想引发大家的思考。”
而在本片《本杰明·巴顿奇事》中,大卫再度延续其一贯的风格,虽较之从前的作品略显光明,但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时刻都在关注和同情本杰明自身返老还童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他的疾病,还是因为他的“诅咒”,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人性的味道似乎较之从前略显浓郁,因为在整部影片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来自人性的伟大和善良的一面——亲情、以及爱情等等。
而影片的剧本则经历了两位编剧的共同打磨,其中曾凭借《阿甘正传》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的艾瑞克·罗斯显然名声在外。而两位编剧的各自风格则让导演大卫·芬奇左右为难了好一阵。编剧罗宾·史威考德的版本更加让人感兴趣,因为在他的版本当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而艾瑞·克罗斯重新改编的版本,让人觉得它包含了更多人们对于“生死命题”的追问,包含人类生命和情感的脆弱性。片中的主人公整个童年都被垂垂老矣的人群所包围,时常面对死亡的他却能轻松应对,这本就是一次严峻的心理挑战,尽管他的心理成熟度很低,仅仅是个初生婴儿。对于一向追求高质量影片结尾的大卫,也非常钟情于艾瑞克·罗斯的做法——将“感动”持续到最后一秒钟。将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成长、衰老甚至辞世都以一种别样且细腻温婉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无论是正处在年华老去的老者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的心中都能产生一种共鸣。
因此这部作品想表达主题是很丰富的,从个人不同的欣赏角度,你可以说它表达了爱情的永恒,也可反映人生的荒诞与真实。我觉得片子还是不错的,和那部《楚门的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F. 返老还童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逆生长的故事,我刚看这片的时候,以为是活到老头,突然变回小孩了呢
结果,导演是借用逆生长这个题材,从另一个角度,反看人生,从得到,再失去。
不断的错过,不管怎么变幻,不断怎么逆天,人生还是充满了,喜,怒,哀,乐。
如果正常的拍这个片子,可能不会引人注目,就用了平淡的手法来描述。
导演用这个新颖的题材,来抓住人家的眼球,很成功。
总结一下,这部片子是用逆生长来表达人的一生,爱情,亲情,友情,只是手法特别了一些。
G. 《返老还童》想表达什么
这是一部有悖常理的故事片。但从影片提出的一个疑问:如果人出生的时候是老年然后向幼儿段过度那生活又会是怎么样?影片条分缕析,从整体上给了观众一个很好的回答。
这个影片中的本杰明让我不自觉地想到了带有传奇色彩的阿甘,但是与本杰明相比阿甘是如此的幸福,至少阿甘没有被亲人遗弃,而连自己最亲的人都嫌弃的孩子,寄人篱下、受人歧视,长大以后没有朋友,只可以和老年人一起玩耍,他是失去童趣的一个人。年轻以后爱上了黛西,却因为自己不断的年轻而不得不放弃对黛西的爱……这是一个很像是的问题wentiudang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由年轻向老年生活的时候,本杰明是反方向生活留给我们无限的感伤。
从本片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生命的伟大,即使一个人长的再丑陋,我们也要努力的活下去,请别自卑,我和所有人一样。正如《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一样,无论你多丑,你都有在这个世界的生存权利。最后以剧中经典的一句话结束我的第一次影评“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 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你的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到来之际,你只能轻轻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