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大片 > 台湾电影译名与大陆的区别

台湾电影译名与大陆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2-06-09 13:11:40

1. 关于国外电影的中文译名,大陆和台湾的翻译哪个更准确

个人认为如果从电影的名字发音来说,港台的翻译比较好。
但是如果考虑电影的名字的连贯性来说,大陆的比较好。
例如spanner,港台那边翻译为斯把拿,大陆译为扳手

2. 两岸三地对电影名翻译有何不同

外来语的翻译历来是有规范,无标准。所以由于历史原因,三地长期交流不畅,语言文化背景本身有差异,结果各自为政。特别是一些音译的外来语,台湾按照国语来译,香港按粤语翻译,大陆按普通话翻译。自然就会有很大差别。靠意译的词汇,则是取决于首次翻译人的理解,比如导弹~飞弹,激光~镭射,维生素~维他命,录像机~录影机……

3. 为什么台湾和大陆的电影译名不一样

本来就不是同个单位译的,当然会有不一样。我觉得台湾的译名比较直白,偏向于直译;而大陆比较有文艺范一点,喜欢加点有文化气息的词语,偏向于意译。

4. 为什么大陆、香港、台湾翻译的电影名称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目前国内第一本引进讲解拍摄的图书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第一次将电影拍摄技术介绍给非专业人群。内容涵盖拍摄打斗镜头、追逐镜头、恐怖镜头、出场与退场、车内场景、对话场景、争吵冲突场景、爱情激情场景等各种技巧。

5. 为什么大陆、香港、台湾翻译的外国电影名字或者是人名有很多差别。比如同样是音译:一个反应泰坦尼克号,一

香港用粤语翻译,跟普通话不同。比如Marlboro,“万宝路”显然不是一个说普通话的人最先翻译的。因为如果用普通话来翻译,第一个字应该发M而不是W。粤语保留古音,“古无轻唇音”,万wan在粤语的发音就是man。再比如Watsons,“屈臣氏”也是一个粤语的译音。“屈”在粤语中不念qu,而的确是类似于wat。粤语保留了古音中入声的特点,“屈”是一个入声字,在元音后面还有辅音,正好与Watsons中的t对应。还有Beckham,香港翻译为“碧咸”,比普通话的“贝克汉姆”少了一半的字数。因为普通话用“克”对译k,用“姆”对译m,而粤语里“碧”是入声,入声的那个末尾辅音对应了k,而咸的末尾辅音也是m,正好与英语里的m对应。不过了解粤语的这个特点,似乎还不能完全解释“铁达尼”的问题。从对应来看,“铁”对应ti,“达”对应ta,”尼“对应ni(c)。看起来是一个很奇怪的翻译,因为”铁“和”达“都是入声,而ti和ta的元音之后其实都没有辅音。而”尼“不是入声字,却似乎还要对应最后的c。不过因为”铁“国语念tie,与ti差别更大,所以虽然港台和新加坡等地都用这个名字,我还是倾向于这是一个粤语发音的翻译。从大陆的翻译看,”泰坦尼克“是一个比较忠实于英文发音的翻译,ti的i,发音是[ai],而不是,所以”铁“这个对译显然是一个从字面而不根据读音进行的翻译。大概某个英文水平较次的记者首先从某个英国报纸获取了这部电影开拍的信息,在并不清楚Titanic读音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低水平的英译汉。为什么要这么猜测呢,因为现在我们常说的”乌龙“,似乎就有人指出是从”wrong"这个单词来的。“乌”对译的是实际上并不发音的w。如果再考虑上Hobbit的例子(我之前并不清楚原来“哈比”也是港台译名啊),“比”对译bit,似乎有些时候香港的译者对最后的辅音不是那么关心?所以“铁达尼”的“尼”也对译了nic?至于我自己嘛,念英语的时候的确是常常把一些读起来感觉比较轻的辅音直接忽略掉……粤语的“霍”发音不是h,所以香港译者不会用这个字来对译ho。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用念ha的“哈”对译ho……至于有人觉得什么“总动员”的翻译不好,我倒不这么觉得。至少一看到什么“总动员”的动画片,我就知道迪斯尼的新片来了~挺成系列的~

6. 为什么同一部电视剧电影台湾和大陆的名字不一样

我觉得是主流媒体欺骗大众的方法之一罢了。

如果是外国的作品翻译导致不同还可以理解,对于同一种语言怎么可能会出现翻译不同导致名字不一样这很可笑。

在我看来,一些电视台改掉原来的名字是为了让一些没有看过的人把它当成新的作品来看,就好像我之前听说过命中注定我爱你很火爆,但是没时间看,现在看到琉璃苣女孩就会觉得很新鲜很好看,却不知道是很久之前就红过的电视剧。

最近看一些视频网站也出现很多这样的电影,把名字改一改,大多人都会点进去看,其实就是骗取点击率罢了。

7. 外国电影的名字 为什么国内跟台湾的翻译不一样

1翻译时可以根据片名字面意思直接译有时根据电影内容重新命名,可能双方选择不同
2即便选择同一翻译方式,毕竟双方用词习惯等有这略微差别,大陆更严肃些,要照顾社会影响等,港台翻译的翻译看起来更娱乐,直接奔票房而去

8. 为什么台湾的译名和大陆不一样

大陆根据新华社党组决定成立译名组(后更名为译名室),译名组根据各单位参加的会议精神,接连制订了英汉译音表、法汉译音表等各国译音表。随后,外文翻译部决定集中十来个同志制作译名手册。当时,译名组的同志把已有的译名卡片、英语辞典中的外国人名以及各种工具书上的外国人名收集起来,按英文字母的排列顺序打成草稿资料,后经商务印书馆出版,书名为《英语姓名译名手册》,俗称“英语百家姓”,这是译名走向统一的重要成果。该书于1965年5月第一次出版,后来又历经修改、补充和多次再版,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英语姓名翻译工具书。

台湾完完全全是根据英文的口语谐音翻译,或者直译!没有官方口径的统一,比如“Obama”台湾“欧巴马”,Trump谐音“川普”

9. 外国影片名,大陆,香港,台湾翻译不同,你更喜欢哪个理由

在外国影片被引入中国的时候,电影片名翻译并不是只有一种,而是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三者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分别翻译。不能否认,港台同胞们在有些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上同大陆会有细微的差异。如,饮食口味、方言、文字书写(简体字与繁体字)等方面。

大陆的翻译风格多是严谨、遵从于原文,由于文化的精深,所以翻译出来的电影名颇有文艺感。如Red Shoes译为《红菱艳》,Gone with the wind 译为《乱世佳人》,都超级唯美。让我们再看看其他的例子吧。

原名:《Waterloo Bridge》

直译:《滑铁卢桥》

现译:《魂断蓝桥》

这满满的都是神鬼,what?一眼看去还以为是同系列恐怖故事,在这么多神鬼中要记住一部影片太难了啊,感觉分分钟就会混淆。不过,有一些电影的港台翻译还是很不错的。比如《The day after tomorrow》,大陆版翻译成《后天》,台湾翻译成《明日之后》,主旨比后天更明确了。而我们上海润界公司也提供影视译制、多语言文字和图形图像处理哦。

其实,大陆及港台的译名有差别的原因,无非就是它们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的差别等。同样地,多样的译名,各有各的长处,也能让我们有了在观影前对电影有更多了解。那么问题来了,两岸三地的译名你最喜欢那种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10. 同一部电影,大陆和台湾的不同翻译对比,大家

个人认为如果从电影的名字发音来说,港台的翻译比较好。
但是如果考虑电影的名字的连贯性来说,大陆的比较好。
例如spanner,港台那边翻译为斯把拿,大陆译为扳手

阅读全文

与台湾电影译名与大陆的区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嫂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765
疯狂农场电影观后感100字 浏览:603
有什么大学爱情故事电影 浏览:748
电影反转剧情泰国 浏览:385
百德电影院 浏览:578
春节对电影票房的影响 浏览:421
韩国有个电影叫什么交易 浏览:626
电影推荐小说网站 浏览:529
所有女同电影大全 浏览:344
大学英语电影赏析 浏览:394
免费八点中电影院 浏览:15
色色在电影院 浏览:825
便利贴女孩完整版电影 浏览:161
ok选优电影票兑换券怎么用 浏览:71
爱情的美国的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 浏览:630
变形金刚大电影歌曲歌词 浏览:568
美国一部退伍军人电影 浏览:760
周星驰电影我养你呀 浏览:165
电影无枪枪手演员表 浏览:59
电影乡村爱情十一 浏览: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