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大片 > 香港台湾电影业衰落

香港台湾电影业衰落

发布时间:2022-07-11 02:24:03

㈠ 香港电影为什么没落了

首先就是时代不同了。香港电影的时代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不仅仅是周星驰代表的搞笑电影,成龙代表的动作电影,还有周润发代表的英雄电影。这些电影使得香港的电影引领着大陆的发展,大陆电影逐渐向香港电影靠拢,随着香港回归和大陆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香港电影开始走向了衰落,因为人们的审美趣味变了,变得更加多元化了。


这个也不能说是香港的电影的没落,只是香港电影的换一个新的模式了,这个模式与大陆的模式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是港式电影特有的内容,不知道大陆的导演或者是制作人会不会借鉴香港的这种模式,要是可以的话,会不会是大陆引领着香港的发展呢?

㈡ 香港电影没落了吗为什么

没落了。二十一世纪香港电影一落千丈其实正是香港电影制作的"明星制"造成的不光是电影明星 ,也包括导演明星一直注重用明星大导演来吸引人 ,不注重培养新人,结果,明星会老的,导演的才华也会尽头的于是 ,终于衰败了。

㈢ 香港电影为什么没落了,是什么原因

原因

首先是大环境改变了,时代变化了。

当年的中国没有什么好电影,美国大片也过不来,自然香港电影就高大上。如今现在每年网络剧这么多,中国大片也不少,美国大片都可以通过网络看到,香港电影自然也就没那么吸引眼球了。

其次市场变了,香港并没有强大的本土市场可以依托。

当时的香港电影除了本土市场还有东南亚市场,因为当年韩国电影没有起来,日本市场也比较开放,东南亚市场也可以进入,尤其是台湾,所以香港电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随着台湾片商对港片越来越不满,王晶曾说过台湾片商曾花3000万买了周星驰的济公台湾版权,但却亏的底朝天,台湾片商联合起来要求政府放开好莱坞市场,韩国文化崛起,泰国电影崛起,这样所有国家都开始保护国内市场,所以香港电影颓势就来了。

电影特点

工业化

香港的制片模式、专业分工、组织结构虽比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完善,但较之好莱坞仍显得随意机动,工业化程度远不够严密有序。首先,按照好莱坞的工业规则,电影一旦开机便需按部就班,不能随意更改剧本、变动进度。

然而香港的电影导演比如徐克、杜琪峰等,他们的拍摄方法却大不相同:在保证按时交片的前提下,现场即兴发挥、随拍随改、有时停工,有时赶拍。这种做法恰恰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最正常的作风习惯。同时,香港尽管也有不少以导演强势创作著称的影片,但是现代许多大制作的香港电影都是由集体创作完成的。

赶时间

领衔主演的明星通常身兼几个片约,档期有限,所以剧组人员就不眠不休的奋战赶拍。

飞纸仔

导演开拍前只有故事大纲,开机后只能等编剧把当天要拍的剧本传过来,当年程小东拍摄《倩女幽魂》、刘伟强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隽的“飞纸仔”。

㈣ 香港电影为什么衰落了

老导演不思转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电影进入颠峰时期。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无论从影片的数量、类型还是质量上都达到较高水准。这时的香港电影界更是能人辈出、实力当道!!!香港电影此时到达颠峰,享有“东方好莱坞”之美誉。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香港电影一落千丈,不仅影片数量年年递减,佳片更是屈指可数。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急剧滑落?原因在哪里,有人说是经济问题,也有人说是后继无人的问题,还有人说是好莱坞的冲击的问题等。

当然,内地这几年发展快也是值得肯定的。我们这些土老冒憋足了气,奋力顶内地票房。呵呵,不过从最近几部叫座不叫好的电影看我们,大家看的是热闹而不是按需所求的看电影。

㈤ 香港和台湾演艺圈曾经那么火,为何现在却逐渐没落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当时港剧还有台剧真的很火,但是如今香港和台湾的演艺圈都大不如前,我想这其中还是有很多原因的。

近年来内地剧逐渐兴起,其中正午阳光就出品了不少有口碑的电视剧,里面不管是电视剧的题材还是演员的演技都很好,所以内地的电视剧才会比以前更好。甚至有的电视剧还被引入到了台湾还有香港。

其实我觉得台剧和港剧也许是因为上个世纪太过于辉煌了,那个是他们当时最巅峰的状态,所以不管后人做的再如何好都大不如前。有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比较,因为你一比较就会发现有的事情还是以前的好。

㈥ 香港电影为什么没落了

没有没落。几十年来,香港一直是电影工业基地之一和电影出口地之一,人们把它称做“东方好莱坞”。

华语电影是分割成四个地方发展的,分别为香港电影、大陆电影、新加坡电影和台湾电影。在1997年回归之前,香港已发展成为华人世界(包括海外华人社会)以至东亚电影的制作基地之一。

电影类型:

香港电影最伟大的成就是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功夫,在李小龙成名之前,香港影坛就有关德兴、石坚等人出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这套系列关德兴拍摄了99部,有资格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武侠片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张彻、刘家良、胡金铨,三位大师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对侠义和武术的理解。刘家良在邵氏时期大多拍摄古装片,但是他的电影中都是真功夫,这时的武侠片已经开始向功夫片转变。

所谓功夫片,70年代主要是指故事背景放在民初时代的影片,功夫片拍摄最多的还是张彻,《马永贞》、《报仇》、《大决斗》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民初功夫片和古装武侠片的最大区别在于武功的表现形式不同,功夫片极少数要吊钢丝,都是靠真功夫博得观众喝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香港电影

㈦ 香港电影没落了吗原因是什么

香港电影巅峰是1990年前后五年,时间划分,大概是1985年到1995年。前期李小龙在70年代相当于给香港电影打基础,2001年的《无间道》宣告香港电影最后辉煌。在1997年后香港回归,香港电影便逐渐衰落。
虽然这个时间点卡得很巧妙,但香港电影的衰落,主要是因为美国对于电影技术上的工业革命。当美国电影技术工业革命成功过后,一如近代工业革命的国家相同,立刻站在行业制高点。

美国在90年代后期,已经拍出这些作品:《终结者2》《泰坦尼克号》《星河战队》等等。2000年左右,美国电影已经全面进入电脑数字特效电影,《黑客帝国系列》《指环王系列》《蜘蛛侠》等等。

但同时代的香港电影还在拍功夫动作片,拍警匪黑帮片,拍武侠奇幻片,拍喜剧爱情片。而整个香港除了徐克导演和周星驰导演(蜀山传和少林足球),其它香港电影都没有意识到电影技术革命落后的致命性。

这是最主要原因,其它重要原因大概还有几个。

一是香港本土市场的狭小。

香港本土只有700多万人口,外加台湾2300多万人口,差不多三千万人口,再算上东南亚和日韩的隐形市场,电影市场的消费基础勉强足够了。

美国90年代后期的商业大片,动辄上亿美元的投资,香港本土市场太过狭小,根本撑不起这么巨大的投资。

二是香港电影已经做到巅峰,人才却也外流了。

香港市场太小,当时大陆电影市场又没有发展起来。像吴宇森,成龙,李连杰,周润发,杨紫琼等等男女巨星都先后进入好莱坞。而且不只是他们进入好莱坞,还带着背后香港电影根本的精英团队。

虽然等成龙等巨星回归华语电影都老了,已经过了巅峰期。但成就不只是成龙一座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还有将中国功夫片传播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一张名片和丰碑。

三是大陆市场的崛起,香港电影人才集体北上

1997年过后,大陆的改革开放已经有二十年,经济迅速发展,而大陆是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当时市场没有现在这么好,但张艺谋的《英雄》打造的两亿多票房,也不是香港本土能够对比。

所以,同时代的香港电影人,除了成龙,李连杰这类功夫巨星。其它香港电影人,集体选择北上发展。

四是香港电影人才集体北上后,香港本土人才青黄不接

香港功夫动作片巨星的老去,香港上世纪女星的嫁人或者老去,香港歌手偶像的老去。再到香港导演和精英人才的集体北上,香港本土自然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境了。

㈧ 香港电影为什么没落了,是什么原因

香港电影没落的原因是大环境改变了,时代变化了

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没有什么好电影,美国大片也过不来,自然香港电影就高大上。如今每年网络剧这么多,中国大片也不少,美国大片都可以通过网络看到,香港电影自然也就没那么吸引眼球了。

当时的香港电影除了本土市场还有东南亚市场,因为当年韩国电影没有起来,日本市场也比较开放,东南亚市场也可以进入,尤其是台湾,所以香港电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随着台湾片商对港片越来越不满,王晶曾说过台湾片商曾花3000万买了周星驰的济公台湾版权,但却亏的底朝天,台湾片商联合起来要求政府放开好莱坞市场,韩国文化崛起,泰国电影崛起,这样所有国家都开始保护国内市场,所以香港电影也就慢慢没落。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香港电影制片业十分发达,享有“东方好莱坞”之称,也是华语电影的先驱者。早在19世纪末电影技术开始传入香港,香港的整个电影是领先整个东南亚的,大概从70年代中到90年代初中,造就了其“黄金时代”,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70年代“嘉禾电影”开始兴起,也一跃成为香港电影盛世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公司之一,与邵氏逐鹿香江几乎一度成为香港电影代表,先后栽培过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梅艳芳、张曼玉等巨星。

周润发、任达华、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梁家辉、吕良伟、刘青云、甄子丹等等,皆出于“TVB”的训练班,他们中大多数起初活跃于电视剧中,80年代中后期开始转向影坛。

30年过去了,这批在当时的年轻人都变成了当今中国电影事业的基石,已逝去的香港电影黄金时代,银幕上光彩夺目的男女演员们,像一座停了摆的钟,让人常涌起地老天荒的感慨。

如果说,整个九十年代,是一张发黄了的电影海报,那么,她们的容颜都是天然纯真的,演技都是靠一点点磨练出来的,所以在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才会出现那么多让人一生难忘的经典镜头和画面。

㈨ 香港电影是怎么衰落的

1、没有市场。
香港人口也不过700万。而大陆观影人数每年都是以10亿来计算的。靠这么小的市场,支持电影业根本不可能!纵观现在的电影市场,其实英国、法国电影也没落了。就是因为人口不足以支撑市场。

2、时代变了。
当年中国没有什么好电影,美国大片也过不来,自然香港电影就高大上。现在每年网络剧这么多,中国大片也不少,美国大片都可以通过网络看到,香港电影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

3、市场变了
当时的香港电影可以走国际化道路,因为当年韩国电影没有起来,日本市场也比较开放,东南亚市场也可以进入,所以香港电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但是随着韩国文化崛起,泰国电影崛起,这样所有国家都开始保护国内市场,所以香港电影颓势就来了。而且香港也没有强大本地市场可以依托。

4、香港没落了。
香港电影的崛起是站在香港崛起的潮流上的。香港现在已经没落了,所以电影业没落是可想而知的。

5、电影成本提升了。
香港电影有一个口号,叫做千万票房俱乐部,意思是一部电影,获得千万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业规律,千万票房,拍片和宣传成本不能超过300万港币。现在用300万港币,连二流演员都请不来。所以,90年代后拍片成本剧增,导致香港小成本电影无法维持,而香港没落,又使电影从业人员北上,使香港电影人员断档。

香港电影作为一个概念逐渐在中国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而标志着大陆、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华语电影”概念在这几年逐渐形成。

㈩ 香港电影衰落了吗根源在哪

香港电影的衰落,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要知道,一种文化产品的兴起,肯定要依托于市场。有市场,有钱赚,产业才会兴起。

那么我先问,香港弹丸之地,为什么曾经发展出那么大的市场?

答案是,因为它曾在亚洲没有对手。

当时全亚洲的娱乐电影,叫得响的基本只有印度、日本、香港。对于亚洲的华人圈来说,日本和印度电影毕竟有文化隔阂,但香港电影没有。

所以,当时的香港电影往往能辐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多个华人地区,加上题材非常丰富,涵盖武侠片、枪战片、喜剧片等多种成熟的类型,自然占了亚洲电影半壁江山。

香港电影最强的时候,不要说亚洲华人圈,即使是日本人、韩国人都非常喜欢,原因很简单,就是题材很好看。

但是后来,它的市场逐渐被抢夺——

1、90年代末,好莱坞特效大片席卷全世界,抢夺了香港电影的市场。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泰坦尼克号》《魔戒》《哈利波特》之后,很多人形成了一种观念,大片去电影院看,一般的电影在电视上看就行了,所以好莱坞大片抢夺了香港电影的市场。

2、韩国电影、日本电影、韩剧、日剧开始大力发展商业化,也抢占了部分香港电影的市场。2000年初,一大波日剧、韩剧、日影、韩影涌入我们的生活,其实他们也抢夺了香港电影的市场。

3、1996年香港正式实行买房摇号制度,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因为市场份额被瓜分,很多投资者不再看好电影业。没了钱,产业自然衰落。

4、人才流失。随着香港电影业的衰落,很多电影明星、电影人才要么出国,要么退出电影圈(比如很多嫁入豪门的女星),要么来内地这片新兴市场寻求发展。最终结果就是,内地电影业越来越发达,北京成为华语电影的中心,而香港本土电影人才,却呈现青黄不接的势态,要发展,也必须北上。

以上就是香港电影衰落的原因。但也不用伤心,虽然“香港电影”这个概念,但香港的电影人才还是在继续拍电影的。他们的经验和思维,也已经融入“中国电影”这个更大的概念之中,这是好事。

阅读全文

与香港台湾电影业衰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尺度校园电影推荐日本校园 浏览:584
日韩系列电影网站 浏览:689
电影四大名捕捕神被谁杀的 浏览:569
红包2014电影完整版 浏览:877
love法国电影花絮 浏览:299
同心难改电影中文版 浏览:403
泰国电影路亚 浏览:173
男演员电影自慰 浏览:156
天才计划电影演员 浏览:998
我想看胡一天电影完整版 浏览:86
黑暗降临电影高清完整版 浏览:197
我想邀请你去看电影英文 浏览:879
智齿电影中国演员表 浏览:971
2010年全年电影票房 浏览:405
韩国电影中文2021 浏览:481
电影大虎主角儿子 浏览:691
开学第一课成龙中讲述的电影 浏览:750
鬼三嫂阴阳棺完整版电影 浏览:662
世界十大禁播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502
性感的吻电影图片 浏览: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