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80年代26部经典电影,随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感慨无限
八十年代的中国出产了多部电影,至今令人难以忘怀,成为一代人永不磨灭的记忆。本文盘点了26部经典电影剧照,带大家一起重温那一段美好的电影岁月。
1. 《好事多磨》经典剧照
,1980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龚雪、郭凯敏主演。
在这部电影中,两位主要演员的表演很本色很真实很生活,非常成功。影片上映以后,票房是当时全国第三位,龚雪也因此红透了半边天,收到很多观众来信。
《好事多磨》龚雪 郭凯敏
2. 《庐山恋》经典剧照
,1980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张瑜、郭凯敏主演。
在这部电影中,寄托着整整一代人的爱情旗帜与情怀,是我国电影史上一个永远的传奇,不仅展现了庐山的秀丽风光,同时也表达了当时我国青年纯洁而含蓄的情感向往,被誉为新中国“纯美”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
影片曾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4届电影百花奖。
《庐山恋》张瑜 郭凯敏
3. 《亲缘》经典剧照
,1981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徐敏、刘冬主演。
这部影片的画面淡雅、清新、柔美,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影片使人们感受到这种虽然是思念、哀愁、分离之情,却极为强烈地冲击着心灵,不禁使人从内心迸发出这样的呼唤:祖国,母亲,同是炎黄子孙。
《亲缘》徐敏 刘冬
4. 《他们在相爱》经典剧照
,1981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达式常、肖雄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个时代过去后的人群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怀抱着对未来的期许,终于得到了幸福。影片中的演员们,是如此的美丽动人和纯真,让人记忆犹新。
《他们在相爱》郭旭新、达式常、徐玉顺、肖雄
5. 《孔雀公主》经典剧照
,1982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唐国强、李秀明主演。
这是一部抒情的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神话故事片,诗意的画面反映了傣族人民独特的生活习俗,深情含蓄地刻画了公主优美的形象。
影片的特技分量很重,变幻多端的画面非常吸引人。
《孔雀公主》唐国强 李秀明
6. 《诱捕之后》经典剧照
,1982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姜黎黎、梁同裕主演。
这部电影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很深。“你生如闪电,逝如火花,待红叶遍地,魂游天涯”,影片中的这句话令人永生不忘。
《诱捕之后》姜黎黎、梁同裕
7. 《三家巷》经典剧照
,1982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孙启新、叶雅谊主演。
影片的故事情节清新自然,以男女的婚恋为线索,社会变革做内核,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三家巷》孙启新 叶雅宜
8. 《笔中情》经典剧照
,1982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王薇、赵静、朱碧云、张闽主演。
这是一部彩色古装轻喜剧影片,在当时一经公映便好评如潮。
在影片中,不论布景还是服装,都非常贴近剧情,演员的演技也是炉火纯青。时隔多年,再次重温此影片,仍倍感亲切。
《笔中情》张薇 朱碧云 张闽 赵静
9. 《牧马人》经典剧照
,1982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朱时茂、丛姗主演。
这部电影很有味道,当时上映之后口碑一片大好,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算得上上乘作品,今天的年轻人应该认真地欣赏一下这部影片。
《牧马人》朱时茂 丛姗
10. 《骆驼祥子》经典剧照
,1982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张丰毅、斯琴高娃主演。
影片讲述了祥子作为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力车夫,历经三起三落,他秉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就实现了呢”的信念,为之拼命努力着。
《骆驼祥子》张丰毅 斯琴高娃
11. 《赤橙黄绿青蓝紫》经典剧照
,1982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姜黎黎、方舒主演。
这是一部20世纪80年代典型的主旋律电影,通过几个不同性格的年轻人之间的爱情、友谊、信念的冲突,告诉人们只有投入到时代改革的洪流中,人生才有意义。
《赤橙黄绿青蓝紫》方舒、姜黎黎
12. 《傲蕾·一兰》经典剧照
,这部电影拍摄于1978年,张玉红、仲星火、童芷苓等主演,是上影厂在1979年作为向国庆30周年献礼的一部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十七世纪中叶,达斡尔族女英雄傲蕾·一兰率领自己的部落,联合我国各民族,与入侵的俄寇血战到底的英勇故事。
《傲蕾 一兰》张玉红
13. 《苦恋》、又名《太阳和人》经典剧照
,1980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刘文治、黄梅莹主演。
该电影讲述了从国外归来的著名画家凌晨光的艺术、斗争生涯,着重表现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酷爱,犹如一个苦苦的恋人。
《苦恋》刘文治 黄梅莹
14. 《白莲花》经典剧照
,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由吴海燕主演
影片讲述的是江湖女侠白莲花在党的教育下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最后陷入敌人包围宁死不屈而壮烈牺牲的故事。
这部由吴海燕主演的电影可能不似同年张瑜的《庐山恋》那般大的影响,但它生动的人物、丰富的情节也足以称之为经典。
《白莲花》吴海燕
15. 《杜十娘》经典剧照
,198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潘虹、佟瑞敏主演的古装爱情片。
这个电影改编自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讲述了京城名妓杜十娘痴恋书生李甲,随其从良,不料李甲始乱终弃,杜十娘怒斥负心人后投江自尽的故事。
这是中国大陆的电影人第一次把杜十娘的故事改编成剧情片,上映时影片的拷贝量达到了全国第一。
《杜十娘》潘虹
16. 《红牡丹》经典剧照
,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姜黎黎、孙树林领衔主演。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
这是电影《红牡丹》的主题曲《牡丹之歌》,由乔羽作词,吕远、唐诃作曲,蒋大为演唱。直到今天,当《牡丹之歌》的旋律响起来时,许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脑海里,常常会闪过电影中那个身着披风,手执长鞭,策马疾行的江湖侠女红牡丹的飒爽英姿。
《红牡丹》姜黎黎
17. 《神秘的大佛》经典剧照
,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的一部悬疑、惊险、动作故事片。刘晓庆、张顺胜、管宗祥、葛存壮等联袂主演
该片讲述了解放前夕,在四川乐山,以海能法师、梦婕和归国华侨司徒俊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志士保护佛财的故事。
这部影片当时的拍摄成本只有十几万元人民币,但它却创下上亿元的票房收入(当时电影票的票价是1毛5一张)。引起了巨大轰动
《神秘的大佛》刘晓庆
18. 《小花》经典剧照
,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由香港导演张执导,唐国强,刘晓庆,陈冲,葛存壮、白莉等主演。
这是一部“妹妹找哥的感人故事,两首震撼人心的歌曲,三张动人的面孔”
《小花》是几代人心中难以复制的经典,是国产片中的一朵绚丽之花。它不仅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还获得了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员、最佳摄影、最佳音乐多项奖。
《小花》唐国强、陈冲
19. 《城南旧事》经典剧照
,由吴贻弓执导,拍摄于1982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沈洁 张丰毅 张闽 郑振瑶主演
影片改编自林海音的同名自传体小说,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为背景,用三段故事讲述三种离别,主人公英子因为这些离别渐渐长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这是贯穿电影《城南旧事》始终的旋律,每当音乐响起,就意味着离别。
《城南旧事》张闽
20. 《胭脂》经典剧照
,1980年浙江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古装片片,由吴佩蓉、金沙联合执导,朱碧云、张志明主演。
故事片《胭脂》,是改革开放后大陆和香港合拍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
1980年《胭脂》在全国公映时,电影拷贝发行量位居全国,超过了当时由张瑜和郭凯敏主演的热门电影《庐山恋》。
《胭脂》朱碧云
21. 《邮缘》经典剧照
,198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桑弧执导,郭凯敏、陈燕华主演的爱情喜剧。
影片以集邮为媒介,描写了青年工人丁大森与邮递员周芹一段饶有情趣的故事。
《邮缘》郭凯敏、陈燕华
22. 《知音》经典剧照
,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历史传奇故事片,由华而实编剧,谢铁骊、陈怀皑、巴鸿执导,王心刚、张瑜、英若诚主演。
影片描写了民国初年,护国儒将蔡锷在风尘女子小凤仙的掩护下,冲破袁世凯的监控,回滇兴师讨袁的故事。
王心刚、张瑜演绎的蔡锷小凤仙,通过一曲《知音》,从拔剑四顾、知音难觅的怅惘,到灯火阑珊、高山流水的欣喜,拨动过无数观众的心弦。
《知音》张瑜
23.
《奸细》经典剧照
,198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由郝光执导,唐汤民、周丽娜、宋春丽主演
《奸细》周丽娜
24. 《春苗》经典剧照
,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是由谢晋、颜碧丽、梁廷铎执导,李秀明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影片讲述了江南某大队妇女队长田春苗的故事。
这部电影为宣传中国百万赤脚医生,搞好农村卫生事业起到过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而影片中的女主角——赤脚医生田春苗,曾是广大赤脚医生的代名词。
《春苗》达式常、李秀明
25. 《丫丫》经典剧照
,197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由孙羽导演,宋晓英、栾福仁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从小被卖为奴隶的藏族姑娘丫丫与年轻木匠洛桑相爱却又受到身份限制,痛苦分离,后来成立丫丫兵站。反映了自强不息的农奴在解放军带领下与旧势力作斗争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宋晓英则凭借着《丫丫》中的“丫丫”(母女两个角色)与《苦难的心》中的罗玉薇获得了长影第二届“小百花奖”优秀女主角。
《丫丫》宋晓英
26. 《最后八个人》经典剧照
,1980年上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迟志强、许瑞萍主演。
影片讲述的是我东北抗日联军某部警卫团长白云龙率领刚刚突围出来的七个人,在茫茫林海,皑皑雪原中艰难地行进,寻求突围的故事。
『贰』 80年代经典老电影《牧马人》,如今累了,看看那个年代的爱情真好
忠诚的爱情充溢在我的心里,我无法估计自己享有的财富。——莎士比亚
《牧马人》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谢晋执导的剧情片,由朱时茂、丛珊领衔主演,于1982年上映。该片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并在1982年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3年获得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目前在豆瓣保持8.7的高分,足以见证人们对这部朴素而又优秀的影片的热爱。
本文采用倒叙加插叙的演绎方式,讲述了1970年代末,在西北敕勒川牧场做了20年牧马人,刚刚脱下时代的旧帽子,当上了小学的小学老师的许灵均去北京与失散多年的父亲回合的一幕,从与父亲30年未见的叙旧中,展开了回忆的序幕。
30年前,故事主人公许灵均是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长房长孙,也是这个封建婚姻所结下的苦果,由于父母感情不和,父亲便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父亲后来去了美国,妈妈在父亲离开后不久,死在一家法国医院里。无父无母的许灵均,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资本阶级家庭出身下的他,被发配到西北大草原敕勒川,做牧马人20年。在这20年里发生了太多令人感怀的故事,热情助人的大草原邻居们,四川逃荒来的苦命女孩,都令许灵均难以答应父亲这次回来的要求:带他去美国发展。
这是一部复杂而又单纯的影片,我将抽出其中的友情及爱情部分,从朴实又热心的草原邻居对许灵均的帮助,先结婚后恋爱的许灵均夫妇纯洁的爱情故事,以及结合我的观影感受,谈谈我对现代社会,情感,婚姻的观点。
朴实热心的草原人民,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许灵均的未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2岁就在课本上学过这篇文章的许灵均,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半辈子都会在敕勒川度过。生活虽然辛苦,但幸运的这敕勒川大草原上不仅有听话的马儿,还有可爱的人儿。初到敕勒川的许灵均,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上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住在一间破小的屋子里,连个挡风的门帘都没有。而自己的身份又是大家所诟病的老右,躺在马槽的他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马儿好像也有灵性在默默安慰他,邻居也悄悄帮他在门上订个门帘当当夜里的寒风,不仅当地的爷们乐于助人,就是女人们也是一片热心,还给少吃少喝的许灵均端来两大碗面条,这在当时大家都是穷苦人民的基础上,真的是太令人感动。
最为人乐道的当属前些天有一个小短片带火的那段:“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开金口,我等会儿给你送来。”乐于助人的草原人,郭 子偶然遇到一个四川逃荒来的姑娘秀芝,姑娘请他找个有口饭吃的地方,他便应承下来,帮她找家,最后找到许灵均这里,由此成就了一段美事。
还有因为许灵均身份的问题,草原的大伙都知道许灵均是好人,干活踏实为人实在,不想让他去上政治班受苦,于是联合大家找队长,以劳代罚一起帮他逃过一劫。在这群可爱的草原人民心里,他是个有文化有素养的好人,正是在这种邻里和谐,互帮互助的生活中,让当初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许灵均也发出,“人毕竟是美好的”感叹。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许灵均在遇到困难时,这群可爱的人,不仅没有讽刺嘲笑,反而送吃送喝,积极帮他解决问题,正是这种来自生活的点滴温暖,慢慢的解冻了许灵均孤苦而又自卑的心。
先结婚再恋爱,可爱纯真的秀芝带给许灵均最珍贵的情感支持
1、落魄多年的许灵均,曾经想要轻生,却悄然迎来爱情
作为资本家出生的许灵均,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就像他说的一样,“你们都有希望工作,但是我没有,因为我犯的是出身罪。”正是这个“出身罪”让他在父亲出国,母亲去世后,成了“孤儿”,不,连孤儿都算不上,孤儿没有一个资本家的父亲,而他有,他不仅要承受孤儿的孤苦,还要承担父亲作为资本家应该承受的惩罚,而父亲的的逃亡,让年幼的他肩负起这一切所谓的“罪责”。被发配到敕勒川放马的他,一度想要轻生,如此孤苦的人生,谁又能想到还能迎来爱情?
那是一个平常的中午,在家看书的许灵均,被郭大叔的大嗓门叫起来,说是要给他个老婆,问他要不要。他以为是玩笑话,便说“那你送来吧”正是这句话,给他了永远无法想象的未来美好生活。下午,郭大叔就真的领来了一个面容清秀且有些稚嫩的姑娘,就是那个从四川逃荒过来的四川姑娘李秀芝。这个比他小15岁的姑娘,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久违的光芒,这就是爱情的力量。
2.生活所迫的李秀芝,逃荒而来,却他乡遇良人
家境贫寒的秀芝,被表姐捎信叫到敕勒川,说是给她找了个家。怀揣着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的她,却遭受了未婚夫被车子砸死的打击,一个人孤苦伶仃无处可去,连个吃饭的地方也没有,幸好遇到郭大叔,阴差阳错,嫁给了许灵均,两人素未谋面,就这样成了夫妻。
初到许灵均家,看着这个家徒四壁的她,并没有退却,当经过1天1夜的相处,认定许灵均是个好人后,便决定陪着许灵均一辈子在这里放马。相比许灵均的压抑与消极,李秀芝面对困难和打击是明媚而乐观的,她朴实而又聪明,她知道许灵均是个善良而又能干的人,只是被时代和环境所压迫。她的到来,让这个贫穷而又清冷的小家蓬荜生辉,一个小女子,知道结婚要请帮助过他们的乡亲们来聚聚,就算没有酒,喝口茶也是我们的意思。从这些话中看出,秀芝的确是个有见识的女子。
婚后的她盖院墙,养鸡鸭鸽子兔子,成了乡亲们口中的“海陆空司令”,孩子也养的白白胖胖,充分体现了她是个持家有道的贤妻良母。她的到来,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给许灵均,这个家,增添了烟火气和无限的温情。
3、先结婚后恋爱,共同学习,互相扶持浇灌出深厚又绵长的爱情故事
在热情似火的郭大叔撮合下,还未见过面的两个人,“结婚证”就领回来了。从素不相识到结为夫妇也就一时半会的事。但是婚后的生活是实实在在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婚后许灵均跟大家一起去上山放马,秀芝就在家脱土坯,种杨树,写日记。
许灵均回来后 ,两个人躺在床上念他不在家秀芝写的日记,其中有个非常感人的细节,秀芝和伙伴们去看电影《列宁在1918》,秀芝听了那句“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等灵均回来,我要念给他听。天啊,多么可爱又珍贵的想法,我听到好的东西第一时间想要跟你分享,这不就是爱情吗?秀芝脱土坯的“坯”字不会写,许灵均便在手上教她写,两个人间的种种小事,都映射着爱情的光芒。
许灵均要从草原坐车去北京看望父亲,母子两个人送他去车站,两个人因为10块钱,你让我我让你,秀芝一句“穷家富路”不知道感动了多少观众,这样识大体的女人,让出门在外的丈夫如何不放心呢?夫妻二人结婚时 并不认识,相当于闪婚,在这样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他们一起学习,互相尊重,互相扶持,与父母的失败爱情相比,他们之间虽然物质上贫穷,但是精神上的富足,是父母富足的生活贫瘠的感情永远无法相比的,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砥砺前行,不仅日子越过越好,感情也越发身后,就是在这种相濡以沫的日子里,浇灌出他们毫无杂质深厚而绵长的爱情故事。
观《牧马人》后,结合我的观影感受,谈谈我对现代社会情感,婚姻的一点拙见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从前慢》节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物质生活更加富足,人们的心也变得更加浮躁了。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一生只爱一人变成了奢侈。自从流行自由恋爱开始,很多人早早的就谈起了恋爱,在不适合结婚的年龄谈着恋爱,到了适婚的年龄却在相着亲。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人性使然?
真正的爱情基于价值观的初始一致,和价值观的共同成长不管是相亲也好,还是自由恋爱也好,从大数据来看,近年城市结婚率越来越低,离婚率却在不断攀升。为什么当初的海誓山盟,你侬我侬最后却以离婚收场的多呢?谈恋爱时你说的做的都是我想要的样子,基于相同的价值观,走向婚姻的殿堂。
随着结婚的到来,随着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事不断来袭,夫妻二人如果还基于当初的价值观一致,妄想长久走下去是不可能的,初始的价值观一致我们愿意走进婚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家庭分工,会让我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如果夫妇两人缺少交流,不共同学习,不为彼此分担压力,只顾埋头走自己的路,没有价值观上的共同成长,那么也就是生活上搭伙过日子,没有精神心灵方面的滋润,没有幸福感的婚姻,是不长久的。
许灵均夫妇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你陪我放马,我教你识字,我得了好的句子,等你回来想和你分享,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有共同的语言,持续成长的价值观,这才是让爱情婚姻持续走下去的法宝。
《牧马人》确实是 80年代经典老电影《牧马人》,如今累了,看看那个年代的爱情真好,暂时从嘈杂而又疯狂的世界中偷得半晌清净时光,重新温故那个时代的美好爱情。也从中感悟到不管是哪个时代,爱情婚姻都是需要经营的,在婚姻中付出的任何努力,它都会以加倍的精神幸福还给我们,浮躁的人啊,爱情从来都是简单而朴实的,愿看到此文的每个人都在尘世获得幸福!
『叁』 7080年代的欧美经典爱情电影
有很多 应该说是太多了 简单列几个
爱情故事 (1970)
主演:瑞安 奥尼尔和爱丽 马克格劳
“电影向我们展示了无条件的爱的真正含义 – 照顾你所爱的人。”
缘定今生 (1980)
主演:克里斯多佛 里夫和珍 西摩尔
“这部电影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使我们更加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缘分的。”
辣身舞 (1987)
主演:帕特里克 斯维兹和珍尼佛 格蕾
“坏男孩和好女孩之间的故事总是引人入胜的。”
军官和绅士 (1982)
主演:理察德 基尔和黛伯拉 温格“
黛伯拉 温格被从工厂的枯燥生活中挽救出来了,还有理察德 基尔穿上那套军官的制服简直帅呆了!”
另外 魂断蓝桥应该是1940年的吧
『肆』 《1980年代的爱情》它的内容是怎样的
作为一个“原创者”,温情片里的场景对话更压抑冰冷,结局更绝望痛苦。作为“演绎”,80年代的爱情更具当代性,两部分生活模式的巨大差异很有冲击力,结局也让人更有希望。电影《暖暖》中,主人公偶尔回到家乡,一个曾经有梦想的单纯女孩嫁给了一个憨厚老实的哑巴,暖暖成了一个被生活压迫的农村主妇。她的梦想只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她认为避免重蹈覆辙的重要方法是走出去。所以,在影片的最后,她希望“我”带着她的宝贝女儿去城市。
当然,“我”是善良的,不能残忍地夺走他们生命的寄托。所以在影片的最后,“我”理性的选择让女儿留在妈妈身边。我故意看了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台词,“作者”——导演还是原作者莫言?也许意味着什么——情绪可见一斑:“我的承诺就是我的表白。每个人都会做错事,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弥补错误的机会。所以,我是幸运的。”“即使一个人再也回不了家,也逃不过初恋。所以,哑巴是幸运的。”“我的担心就是我的安慰。我没有哑巴给我的温暖。所以,温暖是幸运的……”80年代的电影《爱》弥补了作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