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今年台湾有哪些好看的电影
参考今年刚落幕的金马奖入围及得奖名单如何,当然,金马奖是针对所有华语片的,里头也有大陆跟香港拍的片子。
最佳剧情片
㊣当爱来的时候
父后七日
十月围城
透析
第四张画
最佳导演
陈德森-十月围城
张作骥-当爱来的时候
刘杰-透析 JUDGE
㊣锺孟宏-第四张画
最佳新导演
㊣何蔚庭-台北星期天
李蔚然-决战刹马镇
侯季然-有一天
尹志文 曾国祥-恋人絮语
最佳男主角
㊣阮经天-艋舺
王学圻-十月围城
倪大红-透析
秦昊-春风沉醉的夜晚
最佳女主角
㊣吕丽萍-玩酷青春
汤唯-月满轩尼诗
徐帆-唐山大地震
张艾嘉-观音山
最佳男配角
㊣吴朋奉-父后七日
徐才根-团圆
谢霆锋-十月围城
高盟杰-当爱来的时候
最佳女配角
张诗盈-父后七日
吕雪凤-当爱来的时候
张静初-唐山大地震
㊣郝蕾-第四张画
最佳新演员
张诗盈-父后七日
李亦捷-当爱来的时候
㊣李千娜-朱丽叶
毕晓海-第四张画
最佳原著剧本
张作骥-当爱来的时候
侯季然-有一天
㊣高山 刘杰-透析
涂翔文 锺孟宏-第四张画
最佳改编剧本
㊣刘梓洁-父后七日
孔令晨 谭琛-玩酷青春
存文学 刘杰-碧罗雪山
麦曦茵-前度
最佳摄影
邵丹-额吉
黄岳泰-十月围城
㊣张展-当爱来的时候
中岛长雄-第四张画
最佳视觉效果
维多利亚壹号
十月围城
唐山大地震
㊣通天神探狄仁杰
最佳美术设计
艋舺
㊣当爱来的时候
第36个故事
通天神探狄仁杰
最佳造型设计
㊣十月围城
当爱来的时候
志明与春娇
通天神探狄仁杰
最佳动作设计
十月围城
㊣叶问2
打擂台
通天神探狄仁杰
最佳剪辑
街舞狂潮
十月围城
当爱来的时候
㊣春风沉醉的夜晚
最佳音效
㊣艋舺
当爱来的时候
春风沉醉的夜晚
通天神探狄仁杰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陈珊妮-艋舺
吴睿然-当爱来的时候
林强-碧罗雪山
㊣Peyman YAZDANIAN-春风沉醉的夜晚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台北星期天
台北星期天
彼岸
当爱来的时候
㊣第36个故事
第36个故事
你不知道的事
恋爱通告
最佳动画长片(入围从缺)
最佳纪录片
艺霞年代
粉墨登场
㊣街舞狂潮
最佳创作短片
简单作业
㊣马嘎巴海
墨绿嫣红
休学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
父后七日
当爱来的时候
㊣第四张画
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第四张画
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 :当爱来的时候
刚看了个变身超人
《变身超人》是一部由黄立成导演,九把刀编剧,陈柏霖主演的台湾喜剧电影。电影的第一幕令我影响深刻,暖暖的阳光下,哥哥身上披着红色的披风,弟弟在一旁坐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个超人梦,都幻想着自己一天能够成为超人,拯救世界,无所不能。[3]
⑶ 台湾新电影运动
光从海平线上来:台湾新电影运动二十年
我们不禁想起1980年代的初期,正是杨德昌、侯孝贤等一批电影人把一束光给了台湾,没有想到这些飘摇的光线至今仍然让人炫目,而时光已过去了二十年。
1979年以后中国大陆的统战政策和台湾民众反对美丽岛事件的声音持续不断,台湾社会逐步走向一种软性权威的时代。台湾电影政策也开始出现松动的局面,但是这种松动却带来了台湾电影作品的进一步堕落,所谓"国片死亡",图景已经写入台湾工业史的记忆之中。而与此同时,香港的新浪潮的出现无疑给台湾的电影企业和当时默默无闻的一群年轻电影人一种希望的曙光。
1982年台湾"中影"出品的集锦式的电影《光阴的故事》,由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分别执导其中的一个故事。这种同时推出多个新人的决策应该是拉开了台湾新电影的序幕。台湾电影史的一片灿烂就此孕育而出。
1983年4月台湾"中影"开始拍了《儿子的大玩偶》,由侯孝贤、曾壮祥、万仁执导,影片在市场和舆论上一举击败了当时台影投拍的《大轮回》,后一部作品的导演是当时台湾电影界最重要的三人:胡金铨、李行、白景瑞。《儿子的大玩偶》的超过预期的成功使台湾电影的航船正式起锚。
从海平线升起的台湾新电影的光线终于使台湾岛人的生活和历史被胶片记载下来,关于台湾的这段记忆终于不再被KMT的宣传片和通俗商业电影完全把持。
台湾新电影人对于台湾近现代史的飘摇感觉和出路的质询,几乎组成台湾社会非常重要的话语空间。尤其当一部电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关注对象之后,它所具有的引爆力量是惊人的。1989年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奖,一方面使台湾电影正式走向国际一流舞台,更为深远的意义是关于"二二八事件"的表达构成了对台湾社会的一次极大的情绪刺激。
台湾的新电影在1982-1986年的五年间作为一个整体贡献出了52部电影,随后他们的电影逐渐成为一种个人化的写作。
这个期间,侯孝贤对于台湾自己的"根性"和台湾自己的历史的追问,在乡土这个起点开始发力,他的作品是"台湾意识"强烈外现的重要历史标尺。
而杨德昌一直关注的是一个极为"知性"的问题,也是1950-1960年代欧洲电影大师在欧洲战后经济奇迹时代的一个重要"话题"--现代都市里的人的处境。
1992年蔡明亮以导演自己的处女作亮相,从一个更为寓言和尖锐的视角开掘着台湾都市一代的困境。
这三个人勾勒了台湾新电影和新新电影的基本风貌,构筑了台湾非主流商业电影的话语空间。 开始把对台湾乡土人的关怀和对台湾历史命脉的关注糅合在一起。这种关注,迅速成为台湾新电影在国际上的声音。
侯孝贤在他的《好男好女》和《南国,再见南国》中对台湾都市生活的描述依旧集中在边缘的、草根的、具有黑帮色彩的人物身上。在《千禧曼波》系列中他开始记录他称为夜空中充斥着让动物疯狂的不可见的"各种电子媒体交谈的声音"的台北。
蔡明亮的电影视角有着很深的舞台剧的观念,隐喻性和寓言性深刻地写在其作品呈现的各个层面。蔡明亮的戏剧性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是来源于"现代主义"小剧场封闭空间的张力系统。这一点在蔡明亮1998年的《洞》中表现得极为显著。如果说杨德昌还只是在台北的实景中构筑"戏",在蔡明亮那里台北本身就是影片,他是彻底的"现代主义"精神的拥趸。
台湾新电影和新新电影的巨大魅力就在于这些导演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根"和"生存空间",这两个主题在台湾电影中的呈现最终是含混不清和不知所终的。
台湾的新电影运动是在台湾意识形态领域逐步走向解冻,台湾的电影市场还没有完全向外国(主要是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彻底开放前,台湾本土电影业的一次自我革新的救亡运动。
台湾新电影运动最主要的贡献是让台湾极具才华的一批电影人找到了发泄自己才华的空间,这个契机来自于对台湾史的重写欲望,或者说是来自台湾自身的复杂性。这种倾诉欲望对于各种背景的年轻创作者来说都是极大的刺激,而后又获得台湾当局的"辅导金"政策的保驾护航。台湾的乡土和都市于是生动而且日益深邃地展现在银幕上。
台湾新电影运动在国际上的成功还对台湾当局的电影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了台湾新新电影的出现。台湾这批电影人,在政府和电影业的双败中成为惟一的赢家。
对于台湾电影,1989年极为重要的年代。"政府辅导金"护送了一批导演走向国际,1994年辅导金电影《喜宴》、《爱情万岁》和《饮食男女》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辅导金政策下的台湾电影企业更是完全依赖政府资助,到了1991年台湾本土电影的产量就有33部了,整个商业电影生产体系几乎崩溃,对于台湾电影工业的这个补血政策彻底断绝了它自身的造血功能。
台湾的新电影和新新电影在台湾的电影工业结构中影响甚微,而新电影人们所自创的独立制版公司在飘摇中也偃旗息鼓,比如最早的由侯孝贤成立的"万年青公司"几乎是昙华一现。侯孝贤、杨协昌这些导演现在的拍片资金完全依赖于国外,不是日本就是法国。他们的作品在台湾大众甚至是小众的视野里逐步消失,成为暗盒里的拷贝,即使还有一些渴望的眼光也没有机会使得这些胶片上的影像得以乍现,这已经成为台湾电影发生机制的一大问题。
其实一个国家(地区)的电影政策在无力保护这个区域的电影工业体系的时侯,首要考虑的应该是支持电影作为一种民族话语权利的价值。台湾的辅导金政策所扶持的商业电影在资金回收上还不及艺术电影可能是一个生动有趣的例证。
目前台湾辅导金政策被要求有很大的变革,就是从只资助电影生产转变为资助电影生产、发生和放映的全过程,让本土电影赢得自己的空间。台湾新电影和新新电影就是这样存在在一个非独立非商业的环境中,一旦电影作为话语权利受到保护成为台湾政策的核心后,也许还会产生更为新的电影人,也会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光柱把暗盒里拷贝上的影像投向银幕,投向一直存在的眼睛,即使眼睛的数量永远像晨星一样寥落。
⑷ 好看的台湾爱情电影有哪些
听说
导演:郑芬芬
编剧:郑芬芬
主演:彭于晏/陈意涵/陈妍希/罗北安/林美秀
类型: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 台湾手语 / 台语
上映日期:2009-08-28
片长:109分钟
又名:Hear Me、
⑸ 台湾新电影的介绍
指20世纪80年代台湾青年电影艺术家的电影革新运动,是台湾战后一代新的文化精神的形象体现。台湾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运动,是从1982年8月四位台湾电影届新导演合作导演的影片《光阴的故事》开始的,其代表人物有杨德昌、侯孝贤、柯一正等。期间的代表作有《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冬冬的假期》等。
⑹ 近几年上映的台湾电影
我也喜欢台湾电影,不过近几年除了《海角七号》我还不知道什么新的。 另外你喜欢台湾电影的话就看看候孝贞的,杨德昌的,蔡明亮的吧,相信你大多也都看过 我最爱的台湾电影 《一一》 《风柜来的人》 《你那边几点》 《蓝色大门》 《独立时代》 《爱情万岁》 《麻将》 《台北朝九晚五》 《最好的时光》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不过本人偏爱杨德昌的电影
⑺ 我认为的台湾电影十佳分别有哪些
台湾电影和音乐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代,在纯真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以至于当我涉足台湾的每一个角落,头脑中浮现的总是那些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模糊,又猛然清晰的熟悉镜头。带着深深的怀旧情结,梳理了一番几十年时光飞逝之后,仍然萦绕于心间的台湾电影,以缅怀将逝的青春,那些血气方刚的岁月。
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台湾电视剧,你们认同吗?
⑻ 推荐几部好看的台湾爱情电影
<信号>
一部平淡而有点精致的爱情短片,如一杯淡淡白开水,加上有点小清新的背景音乐,为何那么多人感动得要死要活?只是看完许久,看着这个文件,不忍删除,打开又看了一遍,才触动了末梢坏死的神经,这么简单的东西就叫做爱情,叫做meant to be,叫做阳光=世界=你吧?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
现在全地球都是大城市,全大城市都是宅男宅女,中国的计划生育和欧美的独立精神注定了我们孤独的精神世界。男主角的生活是多少人的复制版,至少是我的复制版,每天的生活三点一线,见到的面孔100年不变,一天基本不用说话,说得话也是可以预见的那几句,下班回家看着窗外发呆,晚上睡觉不知道脑袋在想谁,第二天起床比自杀还费劲,走在路上脑子呈真空状,对着满大街的美女意淫,心里对着一撮一撮的人纳闷,他们的朋友都是怎么交的?
然而这时,你看到对窗的美女的微笑溶化了阳光,她说她早就注意了你,早就喜欢了你,以为你永远不会注意,不会ask her out,不会要求见面;她就成了你的全世界,真空的世界,只要注入一丝的空气,这一丝空气就会充满整个真空,让你可以喘息。从此,人生有了目的,生活有了氧气,每天起床不再犹豫,走在路上不再想今天要怎样,世界那端有一双眼睛一个微笑在永远守候你。她风趣,漂亮,聪明而又若即若离。
见面,她拿出一个sign,说,hello. 影片结束。为什么要开始?男主角和女主角要说话了么?然后要干吗?一起喝咖啡,牵手,亲吻,看电影?恋爱,结婚,生小孩?吵架,分居,离婚或是幸福生活到永远?
无论多么浪漫的邂逅,只要开始都会重归于平淡和常规;是不是只有浅尝辄止的暧昧,也许才是青春永恒的回眸?
为什么要开始?遇见你,已经是一个奇迹。
⑼ 最近有哪些好看的台湾电影
海角七号
一页台北
听说
艋舺
星空
五月天3DNA
宝岛漫波
燃烧吧欧吉桑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囧男孩
九降风
花吃了那女孩
不能说的秘密
练习曲
翻滚吧!男孩
翻滚吧!阿信
五月之恋
十七岁的天空
杀手欧阳盆栽
台北二一
7-11之恋
父後七日
刺青
人鱼朵朵
终极西门
空手道少女
黑狗来了
功夫灌篮
爱的发声练习
爱你一万年
不能没有你
对不起,我爱你
乱青春
新鲁冰花
阿辉的女儿
台北星期天
鱼狗
当爱来的时候
命运化妆师
带一片风景走
第三十六个故事
这儿是香格里拉
爸…你好吗?
白银帝国
绝命派对
这里是部分 2003-2011的台湾电影,还有其他的太多了没放上去
⑽ 求好看的台湾地区电影
海角七号 超红的 (范逸臣,田中千绘主演)
囧男孩 (是小朋友)
九降风 (是高中生的故事,九个年轻人)
《沉睡的青春》,《听说》导演郑芬芬的处女电影,张孝全和郭碧婷主演。。。。寻找初恋的电影。
《阳阳》,渺渺里那个小艾主演的,。挺养眼的。
《盛夏光年》,张孝全、杨淇、张睿家主演。讲友情与爱情的,夹杂着同性情感。我当时觉得很好看,虽然最后的故事结尾让人很无解……电影里三个人的名字也很具要象征意义呵。
《夏天的尾巴》,也有张睿家。相比之于《盛夏光年》中的悲剧与不幸,《夏天的尾巴》显得要更夏天一点。这是一部有点趋近于沸腾的青春电影,叛逆与躁动交替成为主线,辅之以音乐的柔美与圆润,宛然构成了一幅刚柔并济的青春画。
《六号出口》:青春总是那么长,但回忆起来才知道那么短。有彭于晏和阮经天。当时的阮经天还不出名哈。。。个人是不觉得好看啦。。。这部电影。
《海角七号》,故事明暗两条线很新颖。。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艋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