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10多首歌除了王菲唱的片头曲之外,其他都是粤语的,不知你说的是哪首?
⑵ 关于香港电影的港版和大陆版的区别
《无间道》、《黑社会》。国语配音也未必是大陆版,因为是针对海外华人市场的。
⑶ 最新的港片粤语版可以在那个网站下载
呵呵 想睇粤语电影啊
在网络搜:粤语E族
之后要下载个快播播放器就可以啦 呵呵 请支持看港产片要看粤语的 噢耶!
⑷ 搵人交流港产片,(香港电影),(粤语,广东话)
说得啥玩意?
《3D肉和谐蒲和谐团》 就得
《杀手壕》
《胭脂扣》
就得
⑸ 粤语,港剧
电视剧(TVB翡翠台高收视):金装四大才子、强剑、烈火雄心、洗冤录I、II
栋笃神探、溏心风暴、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宫心计、女人唔易做、碧血剑、寻秦记、创世纪、谈判专家,等等。
ATV亚洲电视本港台:包青天、僵尸道长I、II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I、II、III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宝岛春梦、 ATV-1974-1982-所有自制剧集
http://tieba..com/f?kz=488876382
ATV-1982-1989-所有自制剧集
http://tieba..com/f?kz=495512573
ATV-1990-1999-所有自制剧集
http://tieba..com/f?kz=495526212
ATV-2000-2008-所有自制剧集
http://tieba..com/f?kz=484153471
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是已经过去的80-90年代。
香港电影史 起飞岁月
香港电影在二次大战后迅速复兴,而在1949年以后渐趋蓬勃,不无原因。1949年后大批中国大陆的电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国、粤语片,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马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
五、六十年代是国、粤语片起飞的时期,其中由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更是粤语片的盛产期。这段黄金时期粤语片有以下几个主流:
1/ 粤剧戏曲片
据估计,在五十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粤剧戏曲片问世,差不多每三部粤语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粤剧片,而在1958年更达到了高峰,这一年的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一半。
「舞台式」的粤剧片基本上制作费不高,电影技巧也不特别考究,因为大部份都沿用粤剧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节,其馀的排场做手都不严格。因此,这类戏曲大多被揶揄为「五日鲜」、「七日鲜」。当然其中也不乏制作认真,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女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等。而戏曲片的演员亦有不少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新马师曾、薛觉先和林家声等等。
至于粤剧戏曲片为何会在五十年代大受欢迎呢?这是因为战后粤剧发展蓬勃,进棚看戏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至于一般市民只好听电台话剧或听粤曲,有见及此,电影公司便把大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可以以低廉的戏票欣赏传统的粤剧戏曲。
2/ 文艺片
这时期的文艺片背景多为民国或当代,讲求戏剧结构,又或改编自中外文学、流行小说,或袭取荷里活通俗剧的故事模式。而提到这类环绕家庭伦理、男女之爱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粤语片电影公司中的佼佼者 : 联合电影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创建于1952年,共生产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片中的经典,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天长地久》(1955)、楚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传户晓的作品。
「中联」的21位精英,有见于影艺界充斥着粗制滥造之歪风,遂以认真的拍摄态度、主题健康的电影信念为大前提,创办「中联」以抗衡媚俗投机而质素低劣的「七日鲜」货色。这批电影界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十三位着名演员:吴楚帆、张瑛、张活游、白燕、黄曼梨、紫罗莲等等。
「中联」电影每每针对香港社会种种问题,批判上流大亨的伪善丑恶,带有浓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层次。大概是因为过份执着于传统道德使命,「中联」渐渐跟时代脱节。到1967年,它也随着粤语片的息微而关闭,但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绝不容忽视的。
3/ 古装武侠片
五十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骨干,但武打场面并不讲求真实感,发展至后期(六十年代初、中期)日渐注重动作场面设计,大量加进了特技花款(如怪兽、怪人装扮和模型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就演了不少这类古装武侠片,如《如来神掌》系列。
4/ 喜闹剧
这类电影大多以诙谐搞笑的喜剧演员挂帅,桥段不外乎「大乡里出城」、「癞蛤蟆想食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新马师曾、邓寄尘主演的「两傻」系列。
以上各类型的粤语片虽然在电影美学角度上来说,艺术感略嫌粗糙,但论到能否带给观众共鸣,则可谓绰绰有馀,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片的产量可观,令粤剧片达至高峰期。
事实上,从1967至1969年,粤语片的产量仍高于国语片,只是到了69至70年,情况才开始扭转。
国语片由低沉转盛的转捩点,是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与邵氏父子改组,分别成为「电影懋业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电懋」资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组后锐意在香港电影业大展拳脚。它们不但全力推动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来开拓海市场。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制作大量高质电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不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以「十万」为单位的票房成绩。「邵氏」电影制作豪华瑰丽,粤语片中的「烂衫戏」可谓相形见绌,加上制作重质不重量,鲜有「七日鲜」的电影出现。
国语片的热潮不独使国内兴起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使之流行起来,更创作了新派武侠片,包括改编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侠作品:胡鹏导演的《射雕英雄传》(1959)。单在1963年,武侠片的产量已高达61部,而武侠片之中的代表作则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6)及张彻的《独臂刀》(1967)。狄龙和王羽这些武打明星的出现,亦可视为七十年代李小龙冒起的前奏。
事实上,从五十年代起,国、粤语片的确并存,虽然两者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相容的。可是,随着国语片从1970年迅速发展,加上粤语片青黄不接,于70-71年间,国语片的产量多达116部,而粤语片只有22部;于71-72年间,国语片数量依然上升,反观粤语片却只剩一部,那是由邓丽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后的数年,国语片一直领导着香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六十年代末期,粤语片面对着国语片雄霸市场的威胁,但仍力求在戏种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顺势兴起,并造就了两位当时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电影界追捧偶像的热潮可说是由她们而起。
后面太多了,写不下 ,见:http://ke..com/view/515739.htm
香港十大经典电影
http://news.sina.com.cn/c/2005-02-21/18275894184.shtml
九十年代香港十大钻石经典电影
http://www.xici.net/b918322/d78288836.htm
90年代香港十大经典电影
阿飞正传1991
甜蜜蜜1996
西游记大结局之仙履奇缘1995
黄飞鸿之壮志凌云1991
风云雄霸天下1998
冲锋队怒火街头1996
暗战1999
新不了情1993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1994
古惑仔1:人在江湖1996
香港90年代的其他经典电影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224093/
《重庆森林》,《阿飞正传》,《甜蜜蜜》, 笑傲江湖系列 ,黄飞鸿系列 ,倩女幽魂系列 ,古惑仔系列 家有喜事系列 富贵逼人系列 都是经典之作, 英雄本色 , 精武门 (李小龙版), 大话西游 ,《何日君再来》,《喋血街头》,暗花 ,两个只能活一个 ,非常突然,<春光乍泄><纵横四海><东邪西毒>.<喋血街头>.再见 狂顶游志达啊, 天若有情,白发魔女,朱丽叶与梁山伯 ,枪火 ,飞一般爱情小说 ,一个字头的诞生,香港制造,金鸡 ,胭脂扣,蜜桃成熟时,还有周星驰90年代那些早期的片子
梁朝伟十大经典电影杰作
1、1989《悲情城市》
2、1990《阿飞正传》
3、1993 《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
4、1994《重庆森林》
5、1994《东邪西毒》
6、1995《流氓医生》
7、1995《三轮车夫》
8、1997《春光乍泻》
9、2000《花样年华》
10、2002《无间道》
20世纪香港十大经典电影
http://hi..com/lebulv/blog/item/de4964c336f2ca50b219a82d.html
英雄本色1986
秋天的童话1987
半斤八两1976
帝女花(任剑辉、白雪仙主演)1976
倩女幽魂:神剑诛妖1987
精武门1972
女人四十1994
赌神1989
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
新不了情1993
介绍的80-90年代香港的功夫片:
http://www.rxgl.net/bbs/dispbbs.asp?BoardID=63&id=19374
香港经典老电影
1990-99年历年华语片票房排名
http://..com/question/73499520.html?si=1
⑹ 北京哪家影院有港产片粤语原声的版本看
一般电影院名字带百老汇的会有粤语原声,不过这个也要看具体情况,要买票时一定要问清楚呀
PS:同楼主一样,也是从广东到北京,找粤语原声电影找得好辛苦T_T
⑺ 完整版的香港电影
高清地带,用网络搜他们的网址~~~然后进入港片下载的专区,做米的同学会标准得很清楚的,你找你要下的源就可以了。
⑻ 港仔家的电影是先有粤语版的才有国语版的吧
港仔家的电影是先有粤语版的
早期很多香港的电影是在台湾配音,因为那个时候大陆的电影市场还没有开放,还没有引进香港电影,香港电影的国语市场主要是面向台湾,而大陆当时都是盗版台湾的国语版。比如周星驰的很多电影,大陆观众熟悉的国语声音都是台湾的配音演员石斑瑜配的。
大陆的武林外传电影版是先有国语版的。
字幕肯定差别还是很大的,很多俗语和习惯用字都不一样。比如周星驰的同一部电影,我有些母语是粤语的朋友觉得粤语版的好,他们觉得国语完全没有味道。但是这个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大陆观众也看不懂粤语的字幕和所以还是会觉得国语版的好。
⑼ 求个粤语高清电影网站
请到土豆网里找找。
或者到《粤人谷》专注于传播粤语文化,为粤人提供更多精彩的粤语学习,粤语教程,粤语电影,粤语歌曲,粤语输入法,粤语电视剧,经典粤语歌曲,经典粤语电影下载,与更加多的粤语爱好者一起分享粤语快乐!
⑽ 搵人交流港产片(香港电影),(粤语,广东话)
TVB最近的片子都不怎么给力啊我只有找以前的片子看了。电影基本不看,香港电影没落了。
粤语么,字打不来,听得懂,可以看无字幕原声的水平,叫我说的话,还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