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是什么时故事
明朝永乐年间,中国海上的航运事业渐渐发达,造船业已居于当时世界先进行列。明成祖朱棣遵明太祖遗训,遣使出访南洋15国。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三位国王——东王、西王和峒王,以东王巴都葛叭哈刺为尊,率领家眷、官员共340多人组成友好使团,“梯山航海,效贡中朝”,远渡重洋,从福建泉州登岸,经苏州、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至北京,受到了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苏禄使团在京居留27天,三王辞归,永乐皇帝又派人专程护送。1417年9月13日,到达德州以北的安陵时,东王突患急症,不幸染病殒殁。讣告到京,明成祖深为哀悼,派礼部郎中陈世启赴德州为东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谥曰:恭定。并为其修建了苏禄王墓,明成祖亲自撰写碑文和悼文。在明政府为苏禄东王所写的祭文中,赞誉东王“聪明特达,赋性温厚”。肯定了苏禄东王访华对两国友好关系所做的杰出贡献
❷ 有一部电影叫苏禄国东王叫什么名字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是1987年9月19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的历史传奇故事片。该片由中国、菲律宾合作拍摄,肖朗、邱丽莉、埃·罗密诺执导,翟剑萍、苏叔阳等编剧,王心刚、维克主演。影片再现了明朝永乐年间,苏禄国王亲率舰队,历经艰险出访中国,与永乐皇帝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
剧情:明朝永乐年15年,明成祖朱棣率兵平定西北后,班师还朝。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请旨率水师南下荡平南洋十五国,朱棣则遵明太祖遗训,遣使修好。苏禄国王决定亲自来中国拜见朱棣。当王子伊斯麦尔和中国商人张谦正加紧指挥建造前往中国的船只时,部落酋长阿尤布率部前来阻止,被击退,苏禄国王和王后葛木宁率眷属大臣等如期出访中国。
苏禄船队到马尼拉后,马尼拉国王设宴接风,没料到阿尤布又突然出现,向苏禄国王挑战。两人决斗时,苏禄国王剑下留情,阿尤布深受感动,甘愿为奴,后被封为侍卫长。苏禄船队又遭海盗船的袭击,张谦为救苏禄国王不幸中箭负伤,他掏出一只玉镯交给伊斯麦尔王子,请他代为寻找离散十五年的妻子和女儿。苏禄使团到中国后,由总兵太监郑和陪同北上。在苏州,伊斯麦尔找到了张谦的妻子和女儿陆兰,他对陆兰一见钟情。在郑和赞同下.陆兰与母亲随使团一起到北京。
明成祖在皇宫款待苏禄国王一行,并在比武场上各显技艺。这时,海盗罗景龙、坎卡瓦窃走了苏禄国王的大珍珠,并杀死了护卫阿布贝卡。明成祖追封阿布贝卡为骠骑将军,以亲王之礼厚葬,苏禄国王十分感动,决心与中国世代友好。 案件迅速被查清,凶手被就地正法,大珍珠也奉还苏禄国王。苏禄使团回国行至德州时,苏禄国王不幸病倒,明成祖命太医火速前往诊治。苏禄国王命伊斯麦尔将大珍珠献给明成祖,又嘱阿尤布扶助伊斯麦尔,即溘然长逝。王后葛木宁坚持要留下守陵。此时礼部尚书吕震赶来传达了明成祖特封陆兰为公主、赐婚苏禄王子的谕旨。在隆隆礼炮声中,伊斯麦尔率苏禄船队启航回国。
❸ 苏禄国的历史沿革
公元14世纪初,来自于阿拉伯和印度的穆斯林商人在与苏禄当地商人进行贸易的同时将伊斯兰教引入苏禄群岛的商埠,后在伊斯兰教传教师凯利玛尔·马哈茂德的布教影响下,当地一些王公、贵族和商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
公元15世纪中叶,来自苏门答腊的伊斯兰教教长艾布·伯克尔到苏禄传教,并且在当地建立了清真寺。
约在公元1450年,在当地穆斯林贵族和商人的支持下,苏禄素丹国正式创建。创建后的苏禄素丹国,信奉逊尼派教义,实行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治制度。
苏禄素丹国属早期封建社会,主要由世袭贵族(即达图)、商人、自由民和奴隶阶级组成。世袭贵族各有领地,为其领地政、教、军的首领,而素丹是政教最高领袖,素丹在伊斯兰教法官(即卡迪)和行政官员(即邦格列马)协助下进行统治。苏禄国曾是当地社会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制盐、酿酒、织布、捕鱼、采珠及商埠税收为其经济来源,与印尼和马采等素丹国保持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广泛交往。群岛深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影响,宗教活动中通用阿拉伯语。
公元1578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苏禄地区,苏禄人民开始持续近3个世纪的反侵略斗争,其间多次打退西班牙入侵者,保持了政治自由和民族独立,后一度被渤泥国所征服。
公元1899年,美国迫使苏禄国签订了“巴特斯”协定,协定中保留了素丹的权力,与此同时也承认了美国对苏禄所持有的宗主地位。
公元1903年,在菲、美战争后,美国在苏禄建立了“摩洛省”,开始对苏禄实行军事统治。
公元1915年,美国驻菲律宾摩洛省总督同苏禄素丹基朗二世签订协定,素丹放弃在苏禄的世俗统治权,仅保留宗教领袖地位,从那以后,苏禄成为菲律宾的一部分,苏禄国灭亡。

❹ 苏禄王御园的历史
苏禄王御园以苏禄国东王墓为主题,以菲律宾风情、伊斯兰文化为背景,集休闲、旅游、文化展示于一体,御园规划总占地45.3公顷(680亩),其中菲律宾风情园21.6公顷(324亩):选择与古苏禄国东王有关的苏禄群岛地理形态进行微缩复原,在岛上修筑菲式古典建筑,辅以菲式游船和热带植物一岛一景、一景一情,展示古苏禄国东王时期的历史生活场景和文化特色。

❺ 苏禄王御园的现状
东王墓御园肃穆壮观,周围松柏常青,墓前有石雕华表、翁仲、石狮、石虎、石马、石羊排列在墓道两旁。永乐帝御碑亭在墓道南端东侧;王妃葛木宁及东王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之墓在王墓东南侧。1977年山东省政府将苏禄国东王墓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禄国东王墓是国内唯一安葬外国元首的陵墓,已成为中菲友谊的历史见证和交流的纽带,每年有菲律宾人前来凭吊,定居德州的东王后人也曾赴菲寻根问祖。苏禄国东王墓御园正在重新规划建设中。

❻ 苏禄国东王墓的其他信息
温姓(回族)
回族温姓,出自明朝时期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东王巴都葛.叭答剌(译音)之子温喀刺(译音),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温氏,源出明朝时期融入回族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的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温喀刺及后裔。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巴都喀·叭哈剌等三王率其属及随从头目三百余人的庞大使团来燕京访问,东王因病逝世于今山东德州,留王妃及次子温塔刺和三子安都鲁守墓并定居中国。后因其皆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又近同于回族,后来便融入了回族当中。
雍正九年(1731年),当时的苏禄国王苏老丹来中国访问,途经德州时瞻拜东王墓,东王第8代孙温宗楷、安汝奇向其提出加入中国籍的请求。苏禄王苏老丹到京后立即摺奏清廷,很快得到清朝的批准,并取两位王子名字的第一个字:温、安为姓入籍中国,温塔刺取名字首音为汉姓温氏,安都鲁取名字首音为汉姓安氏。
安姓(回族)
回族安姓,明朝时期来中国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东王巴都噶·叭喀刺(译音)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鲁(译音),其后裔融入回族,也取汉姓为安氏。

❼ 苏禄国恭定王的后人今何在
在地球亚洲中国的某个省
❽ 苏禄国人是黄种人吗
这个古代国家好像是位于东南亚地区,应该是属于黄种人。
❾ 从德州苏禄王墓到德州新世纪电影城公交路线
公交线路:102路,全程约3.4公里
1、从苏禄王墓步行约660米,到达北园便民市场站
2、乘坐102路,经过8站, 到达贵都大酒店站
3、步行约190米,到达山东省德州市新世纪...
❿ 德州苏禄王墓
不大,这两年刚重建的,就是个坟嘛,还有点文物。它就在德州监狱北边,到那儿一打听就行了,或者直接打车去,德州就那么大,花不了多少钱的。原来有门票,不贵,重建后成了风景区就不知道了,但德州风景区向来是免费的,看那个坟的话可能还是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