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好看的朝鲜电影是
月尾岛,虽然有神剧的嫌疑,也有浓重的日本风格,但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朝鲜电影
② 我爱我家足球是哪一集
《我爱我家》的第十三集“奖券的诱惑”,剧中人物贾志新被一场男足赢球气得口不择言。
首先,从一家人之间的对话来看和电视直播解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基本信息。
这是一次“四强赛”,也就是只有四支队伍参加。
对阵双方是中国和朝鲜队。
中国队至少进了两球,而且高洪波(没错就是现任国足主帅)进了第二球。
球赛发生在晚上,但还没到可以放开喉咙叫床的深夜,电视应该是直播。
③ 朝鲜爱情电影
龙之战
又名: 巨蟒之战 / 龙之战争 / 克隆战士 / Dragon Wars: D-War / D-War (2007)
: 沈炯来
编剧: 沈炯来
主演: 杰森·贝尔 / 阿曼达·布鲁克斯 / 罗伯特·福斯特 / 潘孝珍 / 闵智焕
类型: 剧情 / 动作 / 惊悚 / 恐怖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英语 / 韩语
上映日期: 2007-08-01(韩国)
片长: 90 分钟(韩国) / 107 分钟(德国)
④ 关于朝鲜的电影
朝鲜电影包含朝鲜、韩国分裂之前的朝鲜电影史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电影史。
1897年电影传入朝鲜,1919年第一次放映了朝鲜人自己摄制的舞台剧影片《义理的仇斗》(金陶山导演)。1923年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的盟誓》(尹白南导演)问世。在以后的几年中以尹白南为代表的电影艺术家拍出一批电影,如《海的泣诉》(1924,王必烈、李庆孙导演)、《沈清传》(1925,李庆孙导演)、《云英传》(1925,尹白南导演)、《开拓者》(1925,李庆孙导演)、《双玉泪》(1925,李龟永导演)等。这些影片多改编于朝鲜古典小说,是悲欢离合的情节剧。
1926~1935年,是朝鲜无声片的黄金时期,不少影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最有影响的是罗云奎导演的《阿里郎》(1926)、《风云儿》(1926)、《野鼠》(1927)、《寻找爱情》(1928)、《金鱼》(1927)、金幽影的《流浪》(1928)、《昏暗的街道》(1928)、姜湖的《黑暗之路》(1929)、《地下村》(1931)及李圭焕导演的《没有主人的渡船》(1932)等。罗云奎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导演,他以批判现实主义手法,揭露日本军阀统治的罪恶,反映被压迫人民的悲惨生活,从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对当时的朝鲜进步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后5部影片,是朝鲜卡普(无产阶级艺术家同盟简称)电影运动时期较有影响的作品。卡普电影运动开始于1927年,结束于1935年。近10年间,进步电影工作者运用电影作为武器与日本占领者进行战斗。他们的影片大多取材于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不仅反映他们在日本统治下的苦难,而且也反映他们强烈的反抗精神。因而,卡普电影在当时赢得广大观众欢迎。1935年,由李明雨导演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春香传》获得成功。1936年后,随着日本统治的加剧,卡普电影运动遭到公开镇压,朝鲜电影完全被日本侵略者掌握在手中。
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6年2月,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成立电影班,当年即拍摄出《我们的建设》和《民主选举》两部纪录片。1947年初,根据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在平壤建起占地 5万平方米的北朝鲜国立电影制片厂(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前身)。建厂初期,即推出一批表现人民建设新朝鲜和反映国际友谊等内容的新闻纪录片,代表作如《民主建国》(1949)、《人民委员会》(1947)、《友谊之歌(1949)等;故事影片《我的故乡》(1949,姜弘植导演)和《熔矿炉》(1949,闵定植导演)。《我的故乡》真实地再现了朝鲜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悲惨生活,表现了人民热爱自己的故乡、渴望祖国独立的美好愿望,深得观众好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电影工作者组织了前线摄影队。在战争期间,他们拍摄了100余部纪录片和6部故事片,重要的有纪录片《正义的战争》(1951)、《为了祖国的统一》(1951)、《粮食战线》(1951)、《世界的呼声》(1951)、《细菌暴行》(1952)、《战斗着的铁路员工们》(1952)、《向着胜利》(1952),故事片有《少年游击队》(1951,尹龙奎导演)、《重返前线》(1952,千相仁导演)、《侦察兵》(1953,全同民导演)等。《少年游击队》和《重返前线》曾分别在第6、7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争取自由斗争奖”。
战后的1954~1960年,是朝鲜电影创作繁荣的时期。各类题材的影片大量涌现出来,如有战争片《游击队姑娘》(1954,尹龙奎导演)、《渔郎川》(1957,尹龙奎导演)、《战友》(1958,闵定植导演);现实题材影片《新婚夫妇》(1954,尹龙奎导演)、《幸福之路》(1956,全同民导演);喜剧片《我的女婿,我的儿媳》(1958,崔男先导演);侦探片《9时正》(1959,崔男先导演);历史片《春香传》(1959,尹龙奎导演);儿童片《小船厂》(1958,李基成导演)、《母亲的怀抱》(1958,全同民导演)等。 60年代,随着朝鲜千里马运动的蓬勃开展,影坛上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新人的影片。如《红色宣传员》(1962,朴学导演)、《细纱工》(1964,吴炳初导演)、《人民教师》(1964,韩尚云导演)、《海鸥号船员》(1961,韩尚云导演)、《百日红》(1963,千相仁导演)等。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鲜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有崔亿奎导演的《血海》(1969)、《卖花姑娘》(1972),后者曾在第1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严吉善导演的《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亲属的革命活动为内容。有朴学、严吉善合作导演的《大地烈火》(1977);严吉善导演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的故事》(1978)、《白头山》(1980)、《朝鲜的启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有金英浩导演的《鲜花盛开的村庄》(1970)、《农民英雄》(1975);刘浩顺导演的《劳动家庭》(1971)、《轧钢工人》(1972)、《摘苹果的时候》(1971)、《青春的心脏》(1982)等。
描写朝鲜地下工作者敌后斗争。有郑基模导演的《木兰花》(1~3集,1971)、刘浩孙导演的《无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针砭社会生活中某些落后面和不良风气。有《在某一工厂》、《试制品事件》、《车间主任和两个姑娘》、《不能等闲视之》、《两个作业班长》、《婚礼日》等。这类干预生活、比较轻松活泼的喜剧短片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以南北统一为主题。有严吉善导演的《金姬银姬的命运》(1974)、闵正植导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
⑤ 单集电影《我爱我家》
主要演员傅明:文兴宇饰演。原名贾敬贤,退休的老局长,习惯性的官腔重。
和平:宋丹丹饰演。鼓书艺人,文艺工作者,曲艺说唱团工作,贾志国的妻子。
贾志国:杨立新饰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副处级,知识分子,傅明的大儿子。
贾志新:梁天饰演。无业游民,无远大志向,有时好倒弄些小买卖,关键时刻往往才显出很爷们儿的一面,傅明的小儿子。
贾小凡:赵明明饰演。女大学生,傅明的女儿,志新的妹妹。
张凤姑:沈畅饰演。外地来京打工的保姆,后与贾志新远赴海南闯天下。
贾圆圆:关凌饰演。和平里小学学生,新时代的小学生,后被保送上了171中学,贾志国与和平的女儿。
孟朝阳:张永强饰演。贾小凡的男朋友。(续集)
薛小桂:李眉饰演。小张走后找来的小保姆,河南腔。(续集) 导演英达作为名门(英若诚之子)之后,从小在家庭背景影响下,身上洋溢着艺术和文化气质,这对其艺术事业有很大的帮助。1980年代,他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时,看了美国洛里玛影视公司拍摄的情景喜剧《考比斯节目》,从而萌发了拍一部中国式的纯喜剧的想法。1987年,在密苏里大学戏剧系获导/表演高级文艺硕士学位后回国发展,同时也就带回了起源于美国的情景喜剧这种艺术形式。
1992年11月5日,英达与著名作家王朔第一次开始讨论《我爱我家》的有关创作。并邀请了长期从事小品、相声和文学剧本创作的著名作家梁左任总编剧,杜禹任总制片。这一天后来也被当作了中国大陆情景喜剧的诞生日。
1993年,在最开始拍摄时,连基本的剧本、剧组成员都没有落实。英达和王朔在仅仅向投资方长春市恒达企业发展公司描述国外有这样的一种传递幽默、十分走俏的情景喜剧节目样式之后,双方就签订了协议。但投入的资金并不算多,剧组人员的劳动报酬也很低。
面对三天两集的拍摄速度,杜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中国实现电视栏目化。电视剧可以把生活中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编进去,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意识,我中有戏,戏中有我,电视制作单位以最快的速度编播,达到电视剧栏目化,与生活同步。
副导演林丛是著名编剧和导演,北京人艺著名导演林兆华的女儿。在《我爱我家》中,除了主要演员都是著名演员或艺术家外,大部分剧集里还会邀请数位明星、名人客串角色。他们包括:老艺术家,如英若诚、郑振瑶、谢芳、李丁、李婉芬;大家熟悉的老中青年演员,如韩影、姜文、刘威、宋春丽、方青卓;当时已经走红的演员,如王志文、江珊、葛优、李雪健;当时知名度不高,后来成为明星的,如濮存昕、陈瑾、郭冬临、李成儒、何冰以及其他行业的名人,如司马南等。此外,如林丛、英达、梁欢等剧组成员有时也会客串一下,特别在最后两集里,很多剧组成员都参与了演出。
全剧的音乐创作阵容也同样强大,著名音乐家关峡创作了全部歌曲,并由黑鸭子合唱组进行和音。不少歌曲因歌词寓意深刻、旋律优美动听,后来在观众群中广为流传,深受大家喜爱。
1993年,40集大型电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首播,主演之一的宋丹丹当时正是英达的妻子。1994年,80集《我爱我家》续集首播。1997年7月,黑鸭子合唱组为《我爱我家》录制插曲。
⑥ 我爱我家电视剧中导演英达有那些作品
《我爱我家》的成功,应该归功于谁,是个难以说清的问题。我的私见是:只归功于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公平的。导演、演员、编剧,甚至制景人员的努力,都对这个戏做出了贡献。任何一个工种变成短板的话,这个戏都不会是这个样子。
⑦ 朝鲜的老电影都有哪些
二十五部朝鲜经典电影简介
1、鲜花盛开的村庄
金水山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解放后才过上了幸福生活。可是他渐渐忘记了过去的苦日子,愈来愈自私,一心只想着自己家过更好的日子。二儿子受他的影响,从学校毕…
2、摘苹果的时候
为响应金日成提出的扩大果园、进行大规模自然改造的号召,石花农场“社劳青”(社会主义劳动青年同盟)盟员贞玉带领农场的青年们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大改革,为了…
3、三妯娌
朝鲜解放战争时期,龙新村住着妯娌三人,大嫂的丈夫在战斗中牺牲,她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勇敢地担负着后 方支援工作。在她的鼓舞带动下,二嫂和三嫂相继加入其…
4、沸流江的新传说
金胜吾 俞京爱 银成造 李二文
影片真实感人的地介绍了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抢救朝鲜儿童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一群正在冰上玩闹的朝鲜儿童因敌机轰炸掉进沸流江的冰窟窿…
5、命令027
金正云 金慧善
金日成将军领导的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奉命插入敌人心脏,打击敌人,了解空降到我方的敌人位置。他们在3天内,捣毁敌参谋部,炸毁敌机场,凯旋而归。这部影片不权…
6、没有回来的密使
金俊植 金海升 金元兴 金正花 金玉姬
1905年日本强行签订了把朝鲜变成日本“保护国”的条约,并囚禁了朝鲜皇帝。不久,得知第二次“万国会议”即将在荷兰海牙召开,当时名高望重的爱国人干李俊为把…
7、南江村的妇女
美帝侵略者及其走狗为了占领一二一高地,企图切断南江村的进行了疯狂的轰炸,由于所有的男子都上了前线,村里只剩下妇女和老人,为了修复被炸毁的江桥以保证前…
8、永生的战士
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朝鲜时期,朝鲜人民军战士石哲接受任务去某地重建抗日组织,后来被出卖,而刚恢复的组织也遭到敌人袭击。石哲为掩护受伤同志转移而不幸被捕…
9、金姬和银姬的命运
在朝鲜南部的反动统治下,双胞胎姐妹金姬和银姬出世不久就失去了双亲,幸亏遇到了画家玉贤山和渔民韩炳浩而得救。金姬被玉贤山带到北方,银姬则留在了韩炳浩家…
10、卖花姑娘
这是一部根据朝鲜人民伟大领袖金日城不朽名著《卖花姑娘》改编而成的经典电影。它以朝鲜民族沉沦的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为时代背景。以佃农的女儿花妮及其一家的…
11、不能受勋的英雄
金英淑 金光业
朝鲜卫国战争时期,人民军情报部收到一份情报——美伪军正往釜山武器库运往大量的化学武器。人民军派出一个小分队到釜山,准备炸毁这个武器库。谁知小分队不幸…
12、一个护士的故事
朝鲜解放战争时期,年青的护士姜连玉奉命单身护送四名重伤员回后野战医院。陡峭的山路、穷追不舍的敌军、粮食的缺乏再加上四个大男人病势又恶化…… 一个接一…
13、火红的山脊
金明奎 申明旭 郑英姬 李雄宽 宋齐国
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从团长张予明,卫生员李香的口中重得知,他被卖的弟弟还活着,并且见到了照片,黄继光异常喜悦,准备战斗结束后立即去看望弟弟,战斗打响 了…
14、春香传
五月端午节,南原名妓月梅的女儿春香到广寒楼观赏节日风光,意外与南原府使的儿子李梦龙在鹊桥邂逅,两人一见倾心,遂定了百年佳期。岂料遭致李梦龙父亲的强烈…
15、延丰湖
解放后,姜永根回到自己家乡参加延丰湖水库建设。就在他们改革浇铸混凝土试验成功的那天,美国挑起了侵略战争,姜永根和战友们毅然拿起武器,奔赴前线英勇杀敌…
16、血海
日本侵略军烧杀掳掠,把朝鲜变成一片血海。为报仇雪情,地男与妹妹甲顺相继参加了抗日秘密组织。他们的母亲,一个平凡的农妇,经由现实的考验,从担惊受怕到默…
17、原形毕露
朝鲜保安人员击毙了一名企图偷越国境的特务,在他身上搜出了某钢厂的一种保密品种的试验数据。保安部少校裴明洙接受了负责处理这个案件的任务,他在工程师李顺…
18、看不见的战线
蔡副实
这是一部描述秘密战线的故事片,女特务利用钢琴声发出指令,但“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我安全部门侦探员与敌特斗智斗勇,终于捉拿暗藏在内部多年的女…
19、劳动家庭
李光录 金龙麟
描述了铁矿上的一家三代,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作,精益求精,作出不平凡事业,说明社会主义宏伟大厦如于劳动家庭的一砖一瓦。
20、轧钢工人
徐亲石
解放战争后复救建设时期,老战友太振和明姬在一个轧钢厂相逢,他们在恢复生产重整被敌人破坏的轧钢厂的火热战斗中,互助互爱,胜利地完成了修复钢器的任务,最…
21、空中舞台
郑英姬
李金珠是从小爱好杂技,可她从事了农场里的工作,为了让金珠发挥她的特长,农场负责人,杂技团演员及金珠的父母各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戏剧性的故事,终于金珠成了…
22、金刚山姑娘
金顺玉
作曲家与可爱的女儿骨内分离。在一次金刚山采访中,作曲家偶然遇见一位美丽、天真、能歌美舞的姑娘,经过许许多多的波折,作曲家终于确认了这位金刚山姑娘就是…
23、婆媳之间
金玉姬
讲述了一个家庭婆媳之间平常出现的小小的矛盾,影响了家庭,经常不太和睦,大女儿、二女儿来调解没有起到多大效果,正好有一次运动会中婆媳妇之间手挽手跑步比…
24、1211高地保卫者
金英朝
解放战争时期,1211高地的人民军,以“人在高地在”的坚强信念,用鲜血和生命击退了美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保卫了高地,争取大反攻的时间。
25、火车司机的儿子
金哲
描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在敌后铁路线上的两代人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敌人展开了斗争,终于完成了破坏敌人铁路运输的光荣任务,为朝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⑧ 有没有朝鲜现代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有的话推荐一两部,谢
《正义的战争》(1951)、《为了祖国的统一》(1951)、《粮食战线》(1951)、《世界的呼声》(1951)、《细菌暴行》(1952)、《战斗着的铁路员工们》(1952)、《向着胜利》(1952),故事片有《少年游击队》(1951,尹龙奎导演)、《重返前线》(1952,千相仁导演)、《侦察兵》(1953,全同民导演)
战后的1954~1960年,是朝鲜电影创作繁荣的时期。各类题材的影片大量涌现出来,如有战争片《游击队姑娘》(1954,尹龙奎导演)、《渔郎川》(1957,尹龙奎导演)、《战友》(1958,闵定植导演);现实题材影片《新婚夫妇》(1954,尹龙奎导演)、《幸福之路》(1956,全同民导演);喜剧片《我的女婿,我的儿媳》(1958,崔男先导演);侦探片《9时正》(1959,崔男先导演);历史片《春香传》(1959,尹龙奎导演);儿童片《小船厂》(1958,李基成导演)、《母亲的怀抱》(1958,全同民导演)等。 60年代,随着朝鲜千里马运动的蓬勃开展,影坛上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新人的影片。如《红色宣传员》(1962,朴学导演)、《细纱工》(1964,吴炳初导演)、《人民教师》(1964,韩尚云导演)、《海鸥号船员》(1961,韩尚云导演)、《百日红》(1963,千相仁导演)等。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鲜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有崔亿奎导演的《血海》(1969)、《卖花姑娘》(1972),后者曾在第1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严吉善导演的《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亲属的革命活动为内容。有朴学、严吉善合作导演的《大地烈火》(1977);严吉善导演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的故事》(1978)、《白头山》(1980)、《朝鲜的启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有金英浩导演的《鲜花盛开的村庄》(1970)、《农民英雄》(1975);刘浩顺导演的《劳动家庭》(1971)、《轧钢工人》(1972)、《摘苹果的时候》(1971)、《青春的心脏》(1982)等。
描写朝鲜地下工作者敌后斗争。有郑基模导演的《木兰花》(1~3集,1971)、刘浩孙导演的《无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针砭社会生活中某些落后面和不良风气。有《在某一工厂》、《试制品事件》、《车间主任和两个姑娘》、《不能等闲视之》、《两个作业班长》、《婚礼日》等。这类干预生活、比较轻松活泼的喜剧短片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以南北统一为主题。有严吉善导演的《金姬银姬的命运》(1974)、闵正植导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