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给我中国革命战争电影的名字和介绍
开国大典
七七事变
血战台儿庄
南征北战DVD
侦察兵
上甘岭
地道战
苦菜花
董存瑞(1955)
智取华山
地下尖兵
51号兵站
渡江侦察记
平原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
战斗里成长
难忘的战斗
万水千山
红孩子
红色邮路
五朵金花
前哨(反特片)
春满人间
风暴
患难之交
战上海
小街
春雷
飞虎(1977)
扶我上战马的人1983
咱们的退伍兵(1985)
红军岁月
黄桥决战
纪录片《三大战役》之辽沈战役
纪录片《三大战役》之淮海战役
纪录片《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
纪录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贰』 抗日战争电影片有哪些
抗日战争电影有很多经典之作,以下是部分著名的抗日战争电影:
一、《地道战》
《地道战》是一部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地道战为主题的电影。影片展示了人民群众利用地道战术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斗争。
二、《地雷战》
《地雷战》是另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影片主要反映了民间武装运用地雷战术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三、《血战台儿庄》
《血战台儿庄》是一部展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电影。该片以台儿庄战役为背景,展示了中国军民的抗日决心和勇气。
四、《烈火金刚》
《烈火金刚》是一部以八路军战士抗击日本侵略者为题材的影片。影片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坚毅勇敢和民族精神。
五、《太行山上》 尘埃中的太行人民以浴血抗争的智慧保卫家乡,最终赢得胜利的故事。该片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太行人民的英勇斗争和民族精神。这些电影都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通过不同的故事和人物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智慧,以及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民族精神。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
『叁』 中国五十年代战争电影有哪些
钢铁战士(1950)
人民的战士(1950)
南征北战(1952)
智取华山(1953)
为中国而战(1953)
鸡毛信(1954)
渡江侦察记(1954)
湖上的斗争(1955)
南岛风云(1955)
怒海轻骑(1955)
董存瑞(1955)
平原游击队(1955)
猛河的黎明(1955)
上甘岭(1956)
铁道游击队(1956)
扑不灭的火焰(1956)
暴风雨中的雄鹰(1957)
战斗里成长(1957)
牧童投军(1957)
狼牙山五壮士(1958)
党的女儿(1958)
黑山阻击战(1958)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红孩子(1958)
古刹钟声(1958)
英雄虎胆(1958)
林则徐(1959)
鸦片战争
万水千山(1959)
海上神鹰(1959)
战上海(1959)
友谊(1959)
万紫千红总是春(1959)
回民支队(1959)
战火中的青春(1959)
地下航线(1959)
云雾山中(1959)
赤峰号(1959)
英雄岛(1959)
向海洋(1959)
青云曲(1959)
『肆』 解放战争电影有哪些
解放战争电影太多了《开国大典》 《建国大业》 《南征北战》1952 《智取华山》1953 《渡江侦察记》1954 《怒海轻骑》 (1955) ...
『伍』 中国战争题材电影推荐(8部高分国产战争片)
8、《大决战》三部曲:豆瓣8.3、8.1和7.9分
三部曲分别是《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和《大决战之平津战役?》,它们是真正意义上全景式的战争巨片,航拍长镜头,战争大场面,气势之磅礴令其他战争电影都难以望其项背。
“大决战”系列的影片视野大,场面大而不假,但同时在人物刻画上也比较细腻,无论是我军还是国民党,都比较亮眼,无论是统帅还是士兵,都进行了精雕细琢的刻画,都有鲜明的对比,称得上史诗级战争片也不为过。
7、《紫日》:豆瓣8.3分
《红河谷》、《黄河绝恋》和《紫日》并称冯小宁“战争三部曲”,其中《紫日》评价最高,准确的说,这不是一部战争片,而是一部反思人性的电影,影片没有以往战争片那种强烈的主观性,从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视角讲述故事,故事悲壮热切,情理交织,用人性的情感,化解战争的丑陋。
上一秒秋叶子欢快地奔跑,下一秒就被一枪打死,影片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但同时也展现了对和平和自由的渴望,那壮丽的景色、落叶里的八音盒,都令人陶醉其中。
6、《战争子午线》:豆瓣8.5分
冯小宁第一部电影作品,和上面的《紫日》一样,同样由富大龙主演,影片投资只有50万,拍摄时间2个月,所以战争场面过于粗糙了点,但这并不能影响电影的经典。影片故事新颖,通过对孩子们直接投入战斗的描绘,还原了战争的残酷。
一个个儿童兵先后赴死很惨烈,夕阳下,小女孩悬挂在悬崖下,因体力不支跌落下去,相信许多人永远忘不了这一幕吧,虽然全程令人压抑,但却是真正的战争。
5、《血战台儿庄》:豆瓣8.5分
1986年上映,以平均票价3毛的情况下,拿下了惊人的2.7亿票房,影片没有太多的煽情,在那个没有特效的年代,以纪实化的手法展现战争的真实,拍出了有血有肉的作品,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最为震撼的一幕应该就是结尾的“血肉长城”了吧,可谓是惨烈而壮观。
影片中李宗仁的扮演者邵宏来,完美诠释了这一位“儒将”,性格平和沉稳,说话不徐不疾,当年李宗仁的儿子看了还未完成的影片,握住邵宏来的手,连声说: “太像我父亲了,太像我父亲了!”另外影片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它促进了小蒋开放国民党老兵回大陆探亲。
4、《三毛从军记》:豆瓣8.5分
影片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小时候看个热闹,长大后再看,满满的讽刺,黑色幽默诉尽了小人物的无奈。电影用黑白纪录片似的方式重现,同时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原作的漫画风格,卡通和真纪录片来回切换,可谓是真真假假。
三毛的扮演者贾林本身就是工武生,功底扎实,动作干脆利落,也是许多同学心目中的三毛。另外魏宗万老师参演老鬼的时候已经54岁了,一开始他不想接这个角色的,但架不住导演张建亚跪在地上求他,最终他和“三毛”贾林为我们贡献了一部经典之作。
3、《决战之后》:豆瓣8.6分
1991年作品,纪实性和艺术性的巧妙结合,剧情和台词都比较犀利,严肃中带一点幽默,曾经的战场豪杰,如今人到老年,回归平凡人,前途未卜,很难想象这是一部90年代的作品,与当时相比,我们闭塞了。
毛主席曾说:消灭一个肉体容易,改造一个灵魂就困难喽。影片中的国民党高级战犯,从开头的害怕到想自杀,到后面的内部冲突、互相埋怨,再到对自由的向往,通过一些小细节拍出了不同的人性。
2、《大捷》:豆瓣8.7分
影片改编自周梅森的同名小说《大捷》,名字虽然为大捷,不过战争倒是没有胜利,那么大捷的到底是什么,是人性,明知是棋子的情况下,他们还是迸发出了顽强的力量,明白了什么是保家卫国的责任,并为此抗战到底。
人性的勇敢、懦弱、隐忍、挣扎,在本片中诠释的淋漓尽致,大历史下小人物的反抗,真实的战争,真实的政治,真实的人性。雷恪生将团长段仁义这一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他枪杀两个劝降的伪军时让人肃然起敬。
1、《高山下的花环》:豆瓣9.1分
谢晋导演的这部电影,中国最好的战争片,没有之一,1984年上映,曾创下1.7亿观影人次。影片改编自李存葆的同名小说,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有着崇高思想品质的军人英雄群像,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战友情、亲情、爱情,是那么的真挚而热烈。
谢晋不以大规模的战争场面,没用过多的冲锋陷阵,拍出最好的战争片。“把这点儿酒喝了,烈士陵园见!”多么豪气的英雄气概!“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面对“逃兵”多么的痛心疾首。
除了上面的影片,没有提到的还有姜文的《鬼子来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冯小刚的《集结号》、陈国富的《风声》、小时候观看的《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等,全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