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著名的电影配乐大师有哪些
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是电影配乐家中的佼佼者,曾超过24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提名,并5次获奖。同时,他的配乐还15次获得格莱美奖(Grammy Award)。
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战》三部曲、《辛德勒名单》、《第三类接触》、《大白鲨》、《E.T.》等。近期的作品有《爱国者》,尽管有人抱怨他的音乐听起来都一回事,但其气势磅礴的配乐,确实无可替代。
John Barry
约翰.巴瑞1933年出生于英国 ,也是一位声名远扬的著名配乐大师,其作品曾5次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奖。
他的代表作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后期的作品、《午夜牛郎》、《远离非洲》(out of Africa)、《与狼共舞》、《时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别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James Horner
詹姆斯.霍纳是新一代的电影配乐大师,他擅长于运用英格兰、苏格兰等欧洲民间音乐的素材来创作。
其代表作有:《光荣》、《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罗13号》(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罗》(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末日大撞击)、《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国鼠潭》。
Maurice Jarre
配乐大师的许多音乐动人之极,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题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
其他的著名代表作还有:《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漫步云端》(A walk in the winds)。《齐瓦哥医生》(Doctor Zhivago)等。
Jerry Goldsmith
杰瑞.苟登斯密斯是电影配乐大师Miklos Rozsa(电影《宾虚》的配乐者)的学生。其风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早期电影流行交响配乐时,他的代表作有《巴顿》,后来他为电影《Omen》(天魔)大胆创作的黑色圣歌,曾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七十年代开始流行电子音乐代替交响配乐,他并没有停留在旧有风格上,创作出获配乐金像奖的许多佳作,如:《第一滴血》、 《star trek》等作品。近作还有《星舰迷航》、《异形》、《the Mummy》、《花木兰》、《空军一号》等代表作,以八十高龄而新作不断,令人钦佩。
Danny Elf Nan
丹尼.艾福兰代表作:《蝙蝠侠》(batman)、《不可能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神通广大》、《Man in black》.
Thomas Newman
托马斯.纽曼是八十年代开始比较活跃的一位电影配乐大师。其代表作为大家熟知的有:《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第六感生死缘》(Meet Joe Black)、《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
Hans Zimmer
这是最近最炙手可热的电影配乐大师之一,新作《角斗士》更是最新一届奥斯卡的得奖大户,尽管提名的配乐奖被《卧虎藏龙》夺去,但影片中令人窒息的英雄主义诗篇的音乐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他著名的作品还有:《狮子王》(The Lion King)、《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The Thin Red Line》、《猎杀红色十月》(Crimson Tide)、 《石破天惊》(the rock)、《断箭》(Broken Arrow)、《雨人》、《l黑雨》(Black Rain)、《绿卡》(Green Card)。
Michael Kaman
代表作:《致命武器》系列(Lethal Weapon)、《侠盗罗宾汉》(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奥斯卡金奖)、《终极警探》系列(Die hard)、《最后的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这个男人有点色》(Don Juan De Marco奥斯卡提名)、《101忠狗》(101 Dalmatians)。
Max Steiner
早期著名的配乐大师,其代表作有:《飘》(Gone with the wind) 、《Now voyager》 、《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 、《Since you went away》,以上作品全部曾获奥斯卡金像奖配乐奖。
Elmer Bernstein
代表作;《纯真年代》、《豪勇七蛟龙》、《夏日和烟雾》、《西行漫步》、《我的左脚》、《大河恋》、《wild wild west》等,多次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并数次获奖。
James Newton Howard
代表作:《水世界》(Water world)、《大峡谷》(Grand canyon)、《执法捍将》、《伴我一生》(dying young)、《惊愫》(Primal fear)。
Carter Burwell
近作:《将军的女儿》。
2. 国内有哪些音乐和电影作品在国际上十分有名
《卧虎藏龙》、《英雄》 、《霍元甲》等等。对于国外观众而言,尤其是北美地区的普通观众来说。对中国导演最熟悉的大概就三个:李安、张艺谋、王家卫。对中国艺人中最熟悉都是动作片演员,早期的李小龙,之后的成龙、李连杰。女艺人方面最知名的女演员,一是早年间演张艺谋电影的巩俐,其二就是章子怡。在北美上映的票房最好的中国电影,基本上被张艺谋、李安和王家卫包揽,其中尤其是张艺谋,有三部片子闯进了前十。
3. 求著名的一些电影中的音乐
肖斯塔科维奇的鸳鸯茶,虎口脱险的配乐,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美国大片野战排的背景音乐,特别大气
4. 求中外名著、音乐作品、名画、著名电影及作者
记得给分哦!
外国名著
(1)《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作品赏析:《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刚刚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与他同时代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现代欧洲文学中简直“没有一个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安娜•卡列尼娜》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创作了一幅无与伦比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画卷。俄国诗人费特说,作者简直好像把整个时代都装进了这部小说。
反映时代:《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俄国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许就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创作过程:托尔斯泰创作这部小说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早在1870年,托尔斯泰就开始构思这部小说了。他告诉妻子说,“我想到一个出身于上层社会、已经结婚可是非常痛苦的妇女的典型”,他说,“我的任务是把这个妇女写得只是可怜而没有罪过”。1873年,他开始动笔。他的妻子在致亲人的信中说,他写作的“是一部取材于现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情节是“叙述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悲剧”。他按照这种构思进行写作,起初写得很顺手,初稿只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但是他最后完成这部小说,却花费了将近五年紧张的劳动。直到1875年,小说才开始在《俄罗斯导报》上陆续发表。1878年,才有第一个单行本问世。在这个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逐步地扩大了题材的范围,深化了主题的内涵,加强了主题的力度。结果,就使是这部小说从最初只表现由一个妻子的不忠实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发展成为一个通过讲述家庭的故事,反映六七十年代广阔而复杂的、正在经历剧烈变动的俄国社会生活的宏伟的历史画卷。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思想与艺术的力量在全世界各国的文学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刻下印记。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说得好:托尔斯泰的影响“如激流出自天国的中心。……托尔斯泰的思想……孕育着20世纪的各种精神活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是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托尔斯泰的影响也随处可见。在鲁迅《一件小事》中,有托尔斯泰式的自省与忏悔;在冰心的《一个忧郁的青年》中,主人公很像是《少年》里的伊尔倩涅;冰心另一部作品《超人》中的母亲形象,可以说是托尔斯泰式的爱的化身;叶绍钧的《倪焕之》、茅盾的《三人行》、庐隐的《海滨故人》、王统照的《微笑》、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中国现代文学优秀作品中,都有托尔斯泰的泛爱论、劳动观、人性观的反映。许多中国作家在谈到自己的文学经历时都曾谈到托尔斯泰对他的影响。
作者风采: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所有伟大人物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高尔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那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父亲是尼古拉•伊里奇伯爵,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古拉•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曾就读于喀山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准备当外交官。次年又转入法律学系。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60年代至70年代创作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使他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80年代末创作的《复活》是作者一生创作和思想探索的总结。
曲介绍
筝独奏,王昌元作曲。通过描写码头工人与台风博斗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不畏坚难,勇敢豪迈的气魄和对未来必胜的信念。
战台风:王昌元作于1965年,当时她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工人与台风博斗而作的一首筝独奏曲。全曲气势磅礴、形象鲜明。
第一部分节奏快速强烈,曲调热情洋溢,表现了码头工人生气勃勃,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第二部分采用左右手在筝柱两侧反向刮奏,发出混乱而强烈的音响,渲染了强台风袭击码头的惊险气氛;
第三部分用筝模拟呼啸的台风滚滚而来;描绘工人与台风的博斗,激昂向上,隐含着必胜的信念;第四部分以悠扬的旋律,抒发工人胜利的豪情。
最后是第一段的再现,工人们重新投入紧张而热情的劳动。此曲被改编成钢琴独奏曲。
王昌元
女, 浙江杭州人。1945年出生.
著名古筝演奏家,其父是有名的古筝教育家、当代浙派筝的传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巽之。王昌元九岁即随其父习浙派筝。十二岁登台独奏,1960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升入本科学习,师从王巽之教授和潮州筝派古筝演奏家郭鹰,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先后担任上海歌剧院、上海乐团、上海舞剧团、中国艺术团、上海民族乐团的古筝独奏演员。
还在学习期间,就协助其父订正了筝曲《林冲夜奔》、《海青拿鹤》的指法,并用双筝演奏。在1962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初露锋芒。
其演奏风格刚健有力、稳重端庄,音色醇美,韵味浓郁,气魄雄浑,技术功底造诣很高。王昌元不但在演奏艺术上很有造诣,而且很擅长创作,驰名中外的著名筝曲“战台风”就是由她创作并演奏的,此外她还创作了大型声乐作品“琵琶行”,筝曲“洞庭新歌”等十余首。
1984年,王昌元赴美国肯特大学研究世界音乐,并在纽约、波士顿、匹兹堡、费城、芝加哥、夏威夷、印地安娜等地巡回演出和讲学活动。1988年,她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独奏音乐会,同年应邀赴以色列演出,1990年在香港举行独奏会,被喻为世界级的演奏家。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706108.htm
名画: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art/art/picture/
著名电影:http://ke..com/view/2382.htm
5. 推荐一些比较有名的电影中的音乐
除了一楼的以外,《指环王》三部曲里面的音乐都很经典的,你可以找试试,还有壮志凌云的音乐,勇敢的心等等都不错。
《乡村路带我回家》阿甘正传
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的音乐。
6. 求一些著名电影的主题曲或插曲!
推荐几张电影歌曲专辑,如果不想下载的话也可以参考一下它们的曲目!
《奥斯卡获奖电影金曲》8CD/192KB[MP3!]
《在最美的夜晚停留》欧美唯美另类经典歌曲集电影篇[MP3!]
《影歌集》25年香港经典电影歌曲 2CD[MP3!]
《电影原声 - 中国电影百年歌曲精萃》[MP3!]
http://www.verycd.com/(上这里把以上专辑名称复制粘上,然后点击搜索即可找到)
7. 好莱坞经典电影音乐有哪些
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 电影《北非谍影》
I just call to say I love you电话诉衷肠 电影《红衣女郎》
moon river 月亮河《蒂凡尼的早餐》
say you,say me说你,说我《白夜》
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雨点不停落在我头上《神枪手与智多星》
pretty woman漂亮女人《风月俏佳人》
Scarborough fire斯卡保罗集市《毕业生》&sound of silence寂静之声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庇隆夫人》& you must love me你一定要爱我
a time for us总有一天《罗密欧与朱丽叶》
when I fall in love当我坠入爱河《西雅图夜未眠》
take my breath away带走我的呼吸《壮志凌云》
memory记忆《猫》音乐剧
my own true love我的真爱《飘》
I believe I can fly我相信我能飞翔《空中大灌篮》
may it be也许《魔戒》
do-re-mi &edelweiss雪绒花《音乐之声》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此情永不移《廊桥遗梦》
over the rainbow跨越彩虹 音乐剧《绿野仙踪》
Am I that easy to forget难以忘怀《罗马假日》
I have nothing我一无所有《保镖》& I will always love you我将永远爱你
everything I do ,I do it for you一切为你《罗宾汉》
smoke gets in your eyes烟雾迷着你的眼《罗贝塔》
speak softly love柔声倾诉《教父》
golden eye黄金眼
8. 中外电影主题曲、插曲
歌曲名: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
看过《诺丁山》(Notting Hill)的朋友,应该会对这首浪漫深情的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感到熟悉吧。这部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像的也就是这首歌了。Ronan Keating略带沙哑的嗓音配合着摇曳的吉它,很迷人。不过,我这里介绍的版本是由著名蓝草乡村女歌手Alison Krauss所演唱的。她甜美清澈的声音付予这首歌另一种风情,充满着女生的温柔和舒服,听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呢。她凭借这首歌以精湛传情的演唱勇夺格莱美奖。Alison Krauss多次被评为世界最美的女声,坐拥11座格莱美奖,最著名的歌曲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永远有多远) 被无数人当作心中永恒的经典。
歌曲名:Fragile
第一次听这首歌就是在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逃斯维加斯》里面,我觉得这首歌主题就是关于绝望!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应该会懂这首歌的真正含义!
sting的歌 呵呵,把演唱者打出来
歌曲名: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Oasis乐队堪称英国最著名的摇滚乐队之一,90年代在整个摇滚乐坛可谓叱咤风云,
他们与Blur乐队一起,将英式摇滚乐风推向了整个世界。
这首歌曲也是他们经典曲目之一
好象《蝴蝶效应》这部片子把这首歌弄成了片尾曲
9. 十大经典电影插曲
·《I Will Always Love You》,《我将永远爱你》,电影《保镖》插曲,演唱惠特妮·休斯敦。
·《Scarborough Fair》,《斯卡布罗市集》,电影《毕业生》主题曲,原唱保罗·西蒙。
·《Unchained Melody 》,《奔放的旋律》,电影《人鬼情未了》主题曲,原唱正直兄弟组合,即比尔·梅德利和博比·海特菲尔德。
·《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电影《北非谍影》主体曲,原唱贝蒂·希金斯。
·《The Sound of Silence》,中文《寂静之声》,原唱保罗·西蒙和加芬克尔,由于原唱年代过于久远,歌声效果不完美,所以后来多米妮加曾翻唱过,因此你听过某些版本是女声。
·《My Heart will go on》 中文《我心永恒》,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席琳·迪翁演唱。
·《Rhythm Of The Rain》,中文《雨中节奏》,原唱约翰·甘默。
我就了解这些,不足十个,还请见谅!!
10. 国内外比较有名的音乐有哪些呢
1 奥尔德堡音乐节(Aldeburgh Festival)
1948年以来每年在英国萨福克郡奥尔德堡举行的音乐节,其活动主要是介绍本杰明·布里顿本人和他周围一些音乐家的作品。演出在斯耐泼附近的名为莫尔丁的大音乐厅中举行。布里顿死后,著名的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成为艺术指导之一。
2 拜鲁伊特音乐节(Bayreuther Festspiele)
1876年由德国作曲家R·瓦格纳创立。瓦格纳为实现上演他所作的综合艺术乐剧而专门兴建了一座拜鲁伊特祝典剧场,并于1876年8月13日在他本人的主持下正式开幕,指挥家汉斯·里希特指挥演出了他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到场观看的著名音乐家有李斯特、格里格、柴科夫斯基、马勒等。1882年,瓦格纳的《帕西法尔》又在此首演。以后该节使每年或隔年上演瓦格纳的乐剧,直到1951年以后才定为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底定期举行。该音乐节的特点是只上演瓦格纳的作品,并且还不包括他年轻时期的作品,主要是他中、晚期的作品。托斯卡尼尼、富特温格勒、伯姆、卡拉扬、马泽尔、萨瓦利什等曾在此指挥演出。其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节之一。
3 切尔腾汉姆音乐节(Cheltenham Festival)
1945年成立。起初是以英国当代音乐为主,1969年后扩大到包括其它国家的当代音乐,并定于每年夏季在英格兰的切尔腾汉姆温泉举行。1945年以后大多英国作曲家的小型作品、协奏曲和交响曲在此节上进行了首演,并大多是由巴比罗利指挥哈莱管弦乐团演奏的。
4 爱丁堡音乐节(Edinburgh Festival)
1947年为布鲁诺·瓦尔特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在二战后重新合作而举办的音乐节。每年在英国的苏格兰举行,为时三周,由三个剧场分别演出歌剧、戏剧和芭蕾舞剧,并在大音乐厅举行交响音乐会,在小音乐厅举行室内乐与独奏演出。1967年后,苏格兰自己的歌剧团也开始在音乐节上演出。每年都有世界一流的乐团与独奏(唱)家前来表演,是世界著名的综合性音乐节。 国内: “迷笛音乐节”——由中国地下摇滚乐队的发源地——北京迷笛音乐学校创办的国内第一个原创音乐节,经过三届的发展,已成为现代音乐最响亮的品牌之一。每年都有几十支国内外的专业乐队自愿免费地参加演出,更有几万狂热的观众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国内外百余家知名媒体都在关注它的动态,竞相报道与之相关的消息。
音乐风格之丰富,场面之大,情景之壮观,国内尚无任何一场音乐盛会可与之相媲美。迷笛音乐节最大的特色是所有的演出乐队一律义务演出,观众一律免票,自由出入,每天的演出从14时持续到24时甚至更晚,每日观众达上万人次,这些特质让所有乐迷都很自然地把迷笛现代音乐节看作中国的“伍德斯托克”。 现代音乐涵盖了从上世纪初发展而来的布鲁斯、爵士、摇滚、流行、拉丁、乡村、FUNK、FUSION、摇滚、重金属、说唱金属、硬核、另类、电子、哥特、民谣等多种音乐类型以及由她们衍生出来的纷繁多样的各种风格的音乐。从现代音乐的诞生到发展至今,她们汲取了大量优秀的欧洲古典音乐及世界上各民族传统音乐的营养,作为一种“新”的音乐体系,她早已是独立且成熟的了。场由吉他中国网站与迷笛音乐学校联合举办的大型音乐节活动,将作为“迷笛音乐节”期间最独特与有吸引力的纯乐器演出专场,这将对那些致力于乐队的乐手一个更好的交流机会。这次琴友会吉他中国仍将尽可能邀请国内最优秀的乐手,最基本的阵容为:吉他中国形象代言人—李延亮,吉他中国签约乐手:汶麟、陈磊、孙辉、夏炎、成震等,其他嘉宾包括唐朝赵年、歇斯、刘林、曹钧、曹平等。
创下2009年度户外音乐节参与人数和美誉度之最的热波音乐节,将于今年五月如期在成都市保利198公园举行。2010年热波(成都)音乐节由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成都市新都区、成都传媒集团、热波传媒、魅力音乐承办,热波传媒、成都成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 。
热波音乐节每年5月1日-5月3日在成都举办,地点是保利198公园,熊猫基地的边上。热波音乐节旨在把现场打造成成都五月天里最花最辣的嘉年华,有吃有耍的同时还有重磅舞台推出意想不到的音乐表演。在那三天里,连隔壁的熊猫都在蠢蠢欲动呢!
“热波(成都)音乐节”第一届热波音乐节于2009年5月成功举办 ,近50组艺人的精彩表演,让15万人次观众来到现场,创下09年五一国内四大音乐节(其余三个为迷笛、北京草莓音乐节、重庆武隆音乐节)之最,今年,热波音乐节除了保留09年的人气项目,也会添加更多的互动环节,热波音乐节将在2010年再次掀起嘉年华的浪潮 “草莓音乐节”——2009年继续狂欢。连续两届“摩登天空音乐节”大获成功之后,摩登天空再创全新音乐节品牌——“草莓音乐节”。这将是“五一”期间北京最大规模的音乐节,而“十一”期间的“摩登天空音乐节”仍将继续举办。
在成功举办了两届摩登天空音乐节之后,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于只在秋天制造狂欢,这一次摩登天空将时间锁定在“五一”,地点则确定在长安街东延长线上的北京通州运河公园。从今年起,春季档的“草莓音乐节”与秋季档的“摩登天空音乐节”将成为摩登天空两个固定的音乐节品牌。
首届“草莓音乐节”将设三个舞台,更拥有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艺人名单,邀请到国内60组知名乐队、港台艺人参加,风格更为多样。主办方透露,本次草莓音乐节还将邀请到神秘海外大牌艺人加盟。春天、啤酒、音乐、草坪,那里到时候会成为全北京最有春天气息的地方。
“草莓”不只是一种水果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代表着充分享受音乐与生活,是给大家的一个属于春天的节日,也是新的娱乐定义。一切属于春天的元素都将在这里出现,也包括游荡在空气中的柔软的空气、青春荷尔蒙与未知的恋爱。
摩登——来自拉丁词根mod的模型。有现代的,新式的,时髦的,不同于过去的等等意思,汉语中的摩登是英语单词modern 的音译词。移植到汉语语境里其意义是指刚刚流行的式样,或者时髦。通过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可以看到资本世界的一番摩登情景与状态。
英语modern times 的中文读音。它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词,当时由于向西方学习,所以人们变得很渴望西方的生活方式,因此就有了这个从英语偕音来的词,人们就用它来表达他们的这种愿望。
“中国先锋音乐节”——当中国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就有一部分人“先疯”了。我们以此音乐节来拥抱那些“先疯”者——在古老的东方文化浸泡下的思维怪异者、特立独行者。
这个音乐节的另一个名字:“Sally Can't Dance Festival”(萨莉无法跳舞音乐节),可是我们并没有拒绝那些跟不上时代舞步的“先进工作者”。
2008中国先锋音乐节的主题是:实验音乐、噪音电子、自由即兴。
我们邀请到近二十年来三十多位一直坚持在做先锋音乐的艺术家们,他们中有学院派先锋音乐前辈,也有民间音乐即兴狂人 其他:中国传统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西安国际音乐节伊利优酸乳大学生音乐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