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能告诉我《看上去很美》这个电影到底在讲什么,恕我愚昧实在看不出来~
孩子的生活正在被污染中 希望看过的人能还给孩子真正的童年 而不是欺骗
孩子的生活应该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 大人的思想太肮脏了
2. 如何看待《看上去很美》电影中的小男孩方枪枪的“梦游”现象
方枪枪很孤独,逐渐出现了梦游的情况。也只有在夜里,方枪枪才能和自己的影子在一起,不分离
3. 对电影《看上去很美》中李老师的建议
看上去很美》野花也是花
中国的电影审核制度永远都是影迷心中的痛,其中的弊病不言而喻,埋没了许多有才华横溢的文艺创作者。他们只能把自己的胶片封存于电影博物馆,任岁月腐蚀,任蚊虫浸淫,永世不得获得光明,悲哀至极。这其中的一大部分都属糟粕,可是精华之作也不为少数。去年中国百年,创作电影200余部,而在院线公映的只有区区几十部。院线喜欢用《无极》、《神话》、《天下无贼》这类商业大片来谋取大额的票房,而不愿意用文艺电影来培养观众的欣赏情操,套用《看上去很美》的一句台词:X你妈!
张元是幸运的,他用国际影展打开了自己的知名度,使国内的电影官员不得不对他重视起来,张元自己也很卖乖,连续拍摄了《我爱你》,《绿茶》这两个商业片,骗取了观众2000万的银子,可是电影的质量及深度不及其前期作品来得痛畅凌厉。印象最深的是念书时代,观摩的《北京杂种》与《东宫西宫》。影像所散发出来的凶悍气势,彻底征服了我,自此我就一直崇尚张元,深认他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NO.1。今年,《看上去很美》公映了,我在第一时间欣赏了本片,感触颇深,感触中有对张元的赞叹也有对张元的扼腕。
《看上去很美》根据王朔同名小说改编。王朔这人就是痞子一个,文风犀利,描绘人物内心情感首屈一指,也爱用指桑骂槐的套路来剖析罪恶虚伪的人性。在他的文字中,我可以看出他的愤怒,一个文人所具备的“精神愤怒”。同样《看上去很美》也一样,用孩子的眼睛透射出成人的世界。
方枪枪是电影的主角,其名字就带有一定程度的锋利性,“枪”既是自卫武器,也是杀人武器。告诉我们,方枪枪或许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孩子。在电影的进程中,小主角从一个爱哭的孩子转变成了一个“狗头军师”,越来越显得孤立无助痛苦无奈,与普通孩子的灿烂成为了对比。这是谁的错?家庭、老师还是自己?方枪枪的确有点奇怪。
本片的序幕,清楚地告诉我们,方枪枪缺乏父母应有的关心,他几乎是被父亲硬逼来到幼儿园的,一直哭一直闹。因而在他的人生起初阶段,家教是没有的,埋下了阴沉的种子。而且他不会穿衣服,经常尿床,比别人慢一拍,不适应这个氛围,在思想上就很自卑。老师作为孩子的“第二母亲”也没有发挥其作用,她们只会用命令的口吻来规矩一切的方圆。吃饭睡觉不许说话,拉屎洗手要定时,小红花是衡量优劣的惟一标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与《迷墙》有些类似。方枪枪就是王朔,他不会去服从自己所厌恶的事情,因而他学着去捉弄老师,与小朋友抢玩具,搞破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可是方枪枪依旧孤独,一个人玩木马游戏,摔倒都无人问津。深夜在石墩睡觉,不愿回到现实中去,抑郁迷离。
影像所呈现的无非就是这些镜头,把这些镜头的涵义引伸到成人世界去,思索的空间就更大了。试想一下,方枪枪长大后,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叛离、愤怒还是乖巧?我想叛离与愤怒还是会占大多数吧,引用一句宁波老话来说便是:三岁模样看到老。长大后的方枪枪憎恶世界的肮脏,会直抒胸意不满的情绪,走非主流的路线。这不是与王朔本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果然《看上去很美》就是王朔本人的童年传记。
如今社会一直崇尚“创新”,用哲学的原理来说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创新可以带来新的机遇,也可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方枪枪这类长大后的成人会在“创新”这个词汇里散发出自己的能量,散发自己的智慧。当然事物也是分两面的,一面是成功,一面是极端,往往这类人最能推动社会变革与进程。逐大流的成人小时候的境况就跟影片里的普通小孩一样,按时洗手拉屎吃饭睡觉,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不越轨容易受到怂恿,一只只鸭子就是这样“填饱”的。当然我不是说这类人不好,只是觉得这类人缺乏一种气,一种叫做“愤怒”的气,太过平淡。
用孩子的眼光来隐射成人的世界这是电影最大的优点,也是王朔小说的魅力所在。只可惜内容上有所偏失,把握人物性格变化有些问题。
方枪枪刚进幼儿园之时,爱哭爱闹不合群,显得老实腼腆憨态。影片的中部,他就突变成“狗头军师”了,期间有明显的脱节,令我感到费解,而且他的脏话从何处学来,也是一个疑问。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把“方枪枪”这个人物性格削弱了,有种恍惚的错觉。如把这段性格变化的情节加上,定会使《看上去很美》真的很美,可现在的感觉是《看上去很美》不是特别的完美。擅自加一个情节内容:方枪枪私自去疗养院玩耍的路上捡到一本情色画册,翻阅后似懂非懂,但也有些领悟。加上这个情节,那么之后的故事就显得通畅了,因为在电影中,方枪枪大胆地亲了小女孩,甚至用一个“打针”的游戏拉下了女孩的裤子。这些性成熟的表现,无疑是要作铺垫的,而电影里却没有,实在遗憾。
缺失只是调味品,优点才是主旋律。影片的一大亮色除却映射的手法外,几个长镜头的运用寓意非浅,尤其是结尾处方枪枪疲惫地躺在石墩上的画面,格外精彩。这个镜头刻画了方枪枪极端孤单抑郁的心情,他就想这样沉沉睡却,最好永远都不醒来,憔悴阴森不言而喻。配乐也符合方枪枪这个“半悲剧”人物的性格,一听音乐立刻就会联想起沧桑的未来。
《看上去很美》在影院老板的“患得患失”下,最终没能在宁波准时上映,看来文艺片还是不受官方的青睐,纵使上映,也只是一个阉割版本。我们究竟何时才能欣赏到一个完整的电影呢,何时才能真正提高地自己的赏影素质呢?今年是中国电影第二个百年的第一年,电影机构的官员们,你们也应该放眼大局朝前看了,野花也是花啊!
4. 电影《看上去很美》的小女孩
张元女儿宁元元在《看上去很美里》演女主角陈南燕
5. 求电影讲述内容,一群小孩子的故事《看上去很美》
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孩子的世界,这是被成人忽略的一个奇妙世界。这小说写的是复兴路29号院的一帮孩子, 时间是1961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主要地点是幼儿园、翠微小学和那个院的操场、食堂、宿舍楼之间和楼上的一个家。主要人物有父母、阿姨、老师、 一群小朋友和解放军官兵若干。 方枪枪是个一直由奶奶带着的3岁男孩儿,一下子被当军人的爸爸丢进了幼儿园这个集体的环境里。生存的本能使他仔细地观察这一新环境并尽可能迅速地溶入这个新的社会里。慈眉善目的唐老师让他感到亲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师则让他感到恐惧。小朋友们一个人一个性格,方枪枪试图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本能地寻找着自己的盟友。他很快就和陈南燕陈北燕两姐妹成了朋友。 这个有着几百个三四岁孩子的幼儿园,是一个建立在奖惩体制下的集体主义小社会。孩子们为了得到成年人的赞许和同龄人的羡慕、认同,都努力遵守幼儿园的各种纪律,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小红花。得到5朵小红花,即最多的小红花,是方枪枪的最大愿望,为此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克服了各种各样的个人习性,但他总也得不到5朵小红花。对于方枪枪来说,障碍越大,欲望则越强烈,他明里暗里都在使劲儿。但一个突发事件让方枪枪变了,变得内向了,也对小红花失去了兴趣。他更愿意和比他稍大一点儿的陈北燕一块儿玩,两人一块儿编故事,背着小朋友给他起外号、画像,一起篡改幼儿园的游戏和游戏规则……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方枪枪变得有些平庸,但看起来他乐在其中。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第二天醒来,他开始告诉别的小朋友李老师是一个吃人的大妖怪。每个人都相信了方枪枪,并把方枪枪当成了他们的英雄。方枪枪和陈北燕成了孩子头儿,享受着其他孩子们的拥戴和尊敬。在李老师和园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很快识破了方枪枪的谎言,孩子们都不再理他,甚至他的好朋友陈南燕也在躲着他,他被孤立了……
6. 电影 《看上去很美》影视欣赏 急在线等!
《看上去很美》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轻快着描写了一个迷惘的小男孩寻找尊重和理解的的故事。场景既然搬到了幼儿园,也就搬进了每个观众内心深处。随着电影画面的渐续,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尘封已久的匣子也启了封,一抹抹斑斓的色彩从里边欣喜地跃出,点缀着早有些泛白的心灵。不管过去是欢悦亦或愁伤,只要被回忆随意涂点颜色,就总能让人展颜一笑。毕竟,能回忆便已是美好。
在荧幕上的画面与心中的往昔互相穿梭时,电影竟已步向尾声。伴着郁重的音乐,片子戛然而止了,我的心也蓦的滞了一下。随后悲怆弥漫起大雾,倏忽间遮掩了回忆。究竟是什么在无数的小幸福连成的快乐中埋了哀愁的种子?我诧异,不觉间便深思开去,寻思那掩藏其中的深意。
影片伊始,雪纷扬,一个眼角下垂略显忧郁的孩子哭丧着脸被带到了幼儿园,而后,他便开始了在那的新生活。初来乍到,刚从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的方枪枪显然很迷茫,很畏惧,常常泪眼婆娑,望着所有的陌生扑面而来而手足无措。——这是所有人都曾亲历过的感觉,本能的对未知事物而恐惧,不知道何去何从,不懂得如何把它紧攥在手中,枪枪也是如此,逐渐地开始对这个新世界开始摸索,逐渐的,小心的,不愿受伤害的。
而后方枪枪渐然地熟悉了幼儿园,并天真的喜欢上了一个叫南燕的小女孩,却可悲的被拒绝了```于是他把注意力又转移到南燕的妹妹-北燕身上,于是更可悲的,他被两个人所厌弃,他很气馁,便开始孤单的独自玩耍。——此时的枪枪已经开始寻求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希望摆脱孤独的阴影,很自然的失败了一次,可他却放弃了,搞起了自由主义,想从孤独里追寻那份缥缈的快乐。
在由于一次音乐课的契机中方枪枪与南燕一起跑出了幼儿园,在那围墙外,他们的快乐似月光般满泄大地,充盈却不炽烈,犹如轻曼的音符在空中翩舞,也许这就是最纯真的快乐。枪枪吻了南燕,南燕并没有反抗,却很开心地笑了,纯朴而烂漫。——枪枪春风得意,终于在不意间寻获了别人的理解,但事实上他也正一直追求着理解,他的自由主义不过是他失败后拙劣的掩饰罢了。
接着枪枪做了件大事,煽动班里的人说李老师是魔鬼,一时间让整个班的人都人心惶惶,终一夜所有人集结起来准备把李老师捆起来。这自然只是虚晃一枪,李老师狠斥了一个无辜的小男孩,枪枪窝囊地躲在一旁不敢吭声。——这是故事的一个高潮,枪枪在获取理解尊重的同时在思想上蛊惑着别人,似乎源自于对李老师的惧怕,但事实上却希望以此能获得更多的尊重,可惜,他失败了,所得的一切便也在刹那消弭。
之后的枪枪从一次与汪若海夺枪的经历中发现了暴力的美学,发现暴力使对方听取自己,于是他开始与班里一些“不良分子”组成了混世集团,整天惹是生非,一日欺侮他人被唐老师撞见,唐老师一句狗头军师掀起枪枪内心愤怒的波澜,他石破天惊地喊了句:****妈!之后的待遇很清楚:凄凄然的被关了禁闭,在黑暗的恐惧中反思过去。——暴力的确很美,可惜获取的并不是尊重;粗口的确令己愉悦,可惜引起的却是愤恨,枪枪不懂,被罚了禁闭。
禁闭间李老师她们决定孤立枪枪。之后的方枪枪很无奈,周遭所有人都已经排斥他,没人理他,他一人徘徊于幼儿园的围墙边,看着路人身披大红花,自己却一无所有,惘然若失,在那条界线的边缘,他静静地睡去了````````
方枪枪,本就是一个极具冲击性的名字。作为了一个斗士,枪枪似乎一次次地朝界限猛然冲锋,追寻着无上的自由。但自由```真的是让人快乐的么?当没有天地的界限,一切皆为混沌,什么都有着绝对的自由时,人又感到恐惧了,忙不迭地寻找一个踏脚的地方,一丝柔和的曙光,来带给自己安全的感觉。你不正寻找着你曾背弃的规则么?人因为束缚而苦闷,又因为绝对自由而恐惧,那人究竟想寻求些什么?或许你已经发现了,我们并不惧恶那种物理层面上的束缚,我们只是给自己的心灵绑上了太多的枷锁。方枪枪事实上也并没有任何要去打破规则的意思,他对小红花的执着并不亚于其他人。他只不过是在寻求内心的解放,但是他失败了 ,他选择了错误的途径,但这并不是整个规则的错误,暴力与粗口令人愤恨本就是不争的事实。
从影片中还能看出的一点,那就是对心灵自由的追寻在于和他人的不断交流当中。实际亦如此,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拥有完整的心灵,你自己心中有你,朋友心中有你,陌生人心中也有你;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完美的心灵,心灵总是有所欠缺的,而寻求其自由的途径最基础的便是与人的交流,这是一种互相补充,一种互相容纳(从片子里看 ,枪枪总是在与南燕一起时才最快乐) 。因此,任何形式的独处,事实上只能称作是逃避,受了伤就把自己封闭,似乎独享天下之乐,实则唯堕独者之心。枪枪曾经的自由玩耍,那种自由主义,实际便是逃避,逃避所谓的规则,寻觅所谓的独乐,不过只是排斥人心的互融,畏惧面对自己的内心而已。简而言之:作茧自缚罢了。
《麦田的守望者里》曾说过:既然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就到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去扮一个聋子,瞎子,那就没人认识我,独自过我的生活了。那是“垮掉的一代”所作出的二择一:我改变不了规则,那我放弃,我不认识任何人,独自生活。两条路都艰苦卓绝,但却还有第3条路让太多人视而不见: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那些规则,在规则里寻求心灵的解放。肖申克的救赎里安笛在牢狱里的泰然自诺让我确信他获取了自由,而“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却因给自己的心灵戴上太多名义的枷锁而断送性命。规则其实只是界定了距离,而在距离里,我们获得自由。
我们不是摩西,可以分开大海拯救苍生;但我们是否可以跨过那线心灵的小涧,来拯救自己呢?
枪枪醒后,要做的不过是继续摸索。我们呢?
7. 电影《看上去很美》好看吗
这部影片还不错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看上去很美》,它改编自王朔的同名小说。
当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心里却特别的难受。我在努力地思考着一个问题:看上去很美,它到底美在哪里呢?是幼儿园的这段时光很美,还是老师的大红花很美,还是当时老师们的教育方法很美。
方枪枪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灵气的孩子!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天真,那么可爱。可是,李老师的一把大剪刀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也让我的心跟着方枪枪一起紧张。
园长老师对方枪枪的一句话让我想了很多:孩子,你应该记住,幼儿园的生活是你人生中最美的一段时光,等你长大就明白了。在那个时代,在大人眼里,幼儿园的时光真的应该是很美很美的。可片中的方枪枪觉得这段童年生活美吗?他在恐惧、迷茫中过着他的童年。方枪枪认为最美的是那朵老师手里的日思夜想的大红花,当他想象着自己能得到一朵朵大红花时,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从此,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规定的时间认真大便,好好洗手,但也没有得到大红花,因为它既不会穿衣服,还经常尿床。百般的努力也没有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孩子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不再为争夺大红花而努力了。
在方枪枪的眼里,李老师已不在是老师,而是吃小孩的大灰狼。方枪枪为自己的发现既紧张又兴奋,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自己的小伙伴,并在小朋友中开展了清查大灰狼的行动。在方枪枪的领导下,小朋友们组织了对李大灰狼的“围捕”行动,但因力量悬殊,李老师迅速控制了局面,并清查谣言的源头。面对来势汹汹的李老师,方枪枪十分恐惧,但由于谣言传播的无序性,一个替罪羔羊的出现使方枪枪迅速摆脱了困境。方枪枪发现,所谓“做错了事,就要受惩罚”的定律并非那么灵验,而貌似强大的李老师也并非想象中那样强大。从此,方枪枪彻底改变了,他不再驯服,到处惹事生非,成为害群之马。
老师们知道,对方枪枪这样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孤立他,不给他恣意妄为的舞台。经过数天的禁闭,方枪枪终于又回到了群体中。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方枪枪终于明白,他的表演结束了,他的舞台不再有了。但让方枪枪不明白的是,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为什么结束呢?一路走来,他始终在反抗,却从未逃出过;他始终在融入,却从未被接受过。
故事的结尾让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单、无助、渴望被关注。
我们不得不反思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的教育方式。有多少幼小的心灵被深深的伤害,这将会成为他们那一代童年抹不去的记忆。
8. 《看上去很美》电影的结局
他目睹了大人们长大了也要带着大红花····一方面是妥协,一方面是逃避······
9. 类似《看上去很美》的这种讲小孩子的电影
我们天上见 可爱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