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暴风骤雨电影发生在什么时代

暴风骤雨电影发生在什么时代

发布时间:2021-08-17 01:50:44

A. 暴风骤雨的剧情简介

爱,婚姻,谋杀,有时他们是可以同时到来的。
一个女人正沉迷于一个兽性的三角关系中——一个外来的仰慕者竟然杀死了那女人的残暴的丈夫。
多米尼克.斯温(Dominique Swain)所饰演的女主角是一个未受过正式教育,充满兽性的一个野蛮女孩。在她一次临死的时候,她的丈夫救了她,从此他们结婚了。但是,他们之间却出现了一个第三者。
于是,女主角与她的丈夫每天开始都在惊慌下过着生活。

B. 电影《暴风骤雨》故事,周立波亲身经历,揭秘革命胜利的奥秘是什么

初中一年级开学,语文老师问,全班有谁真正读完过一部长篇小说,两个同学举手。

笔者回答读的是《暴风骤雨》,另一位同学回答的是《简爱》。

语文老师评价:读《简爱》就像吃牛奶面包一样有营养,而读《暴风骤雨》就像吃地瓜干。

饰演刘桂兰的俞平,是著名作家严歌苓的继母,她在片中挨了杜善人老婆子一巴掌然后哭了,这是真打,也是真哭。饰演杜老婆子的李健,一副恶狠狠的凶样,可等这场戏拍完,她立刻抱住了俞平和她一起哭。

演员们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演技让人无比佩服。

四、《暴风骤雨》的意义

回到本文开头,《暴风骤雨》真的没有营养吗?

当然不,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深刻揭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奥秘。

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地主恶霸对农民的欺压是很严重的,很多像老田头这样的农民对地主又是惧怕的,即使他们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也是不敢站出来的,赵玉林这样的农民其实是少数,因此才有了“一斗韩老六”的挫折。

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不是靠一时的简单斗争就能彻底推翻的。真正能让斗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是,通过深入工作广泛发动群众,让农民自己站起来,通过自己的斗争取得最后的胜利。

《暴风骤雨》解释了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在第一时间就武力解决韩老六这样的恶霸地主,这是很关键的问题,也是让很多年轻人感到困扰的问题。

而一旦农民被发动起来,其力量是极大的,《暴风骤雨》里,他们斗倒了恶霸,打垮了地主的反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得到了解放。

解放后的农民积极参军和支前,影片结尾用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展示了农村土改的成果,在队伍里面我们看到了翻身的长工郭全海和童养媳刘桂兰。

据统计,土改后的黑龙江省,在一年之内就向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输送了十万新兵,出动支前民工二十多万人,粮食八十多万吨,担架三千多副,骡马五千多匹,大车一千多辆,直接支援了辽沈战役的胜利乃至全国的解放。

这就是这本书和这部电影的深刻主题,这就是中国农村‘暴风骤雨’一样的土改带来的结果,这就是革命胜利的奥秘。

C. 暴风骤雨内容简介

http://50so.cn/yydianying/%B1%A9%B7%E7%D6%E8%D3%EA.html

D. 暴什么骤雨

暴风骤雨

发音 bào fēng zhòu yǔ
释义 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出处 《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示例 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九回)
近义词 狂风暴雨 急风暴雨
反义词 和风细雨 东风化雨

E. 暴风骤雨的历史背景

《暴风骤雨》
1948周立波完成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创作,这是一部革命文学的经典作品,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生动地描写了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封建地主阶级及反革命武装进行了极其尖锐复杂的斗争。这篇作品曾荣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作品主要人物赵玉林、郭全海、老孙头。

作者简介:

《暴风骤雨》
周立波,原名周绍义,字凤翔,又名周奉梧。

1908年8月,他诞生在湖南省益阳县清溪村一个中农兼自由职业者的家庭。

1924年秋,绍义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在先生的鼓动、启发和教育下,从1926年开始接触新文学,接受“五四”革命思想的熏陶,并在时局动荡和革命的浪潮中,先后投身上海工人运动,参加“左联”。在抗日时期,又怀着满腔爱国主义热忱积极奔赴抗日战争疆场。

1939年12月,他到达延安桥儿沟,被安排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周立波文艺思想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
《暴风骤雨》-历史背景

《暴风骤雨》成功地塑造了赵玉林、郭全海等贫苦农民形象。赵玉林在日本帝国主义和恶霸地主韩老六的双重压迫下,老母饿死,妻子讨饭,全家三口都“光着腚”(因此他外号赵光腚),蹲过监狱,受过残酷的私刑。郭全海的父亲在旧社会被韩老六害死,自己十三岁就当了韩家的马倌,跟韩家是两代血海深仇。他们在工作队进村前还无可奈何地过着被压迫被奴役的生活。一旦受到工作队的启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革命火种就熊熊地燃烧起来,任什么力量也不能扑灭。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土改运动的群众基础,强调了这一伟大革命的必然性。尽管作者也写了他们的弱点(如赵玉林的缺乏斗争经验,郭全海在坏分子掌权后斗争意志一度消沉),但更主要的是突出表现了他们勤劳朴实、积极勇敢、大公无私、不怕牺牲的高尚品格。至于其他一些人物如白玉山、小马倌呈家富,妇女如赵大嫂,白大嫂,刘桂兰,也大多斗争积极,个性鲜明。

从艺术形象的塑造看,赶车把式老孙头是全书中写得最丰满的一个人物。这是个暂时还残存着落后自私的缺点然而又热切盼望翻身解放的老一代农民。他有些胆小自私,爱吹牛,好面子,但当看到地主势力开始真正崩溃时,他也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积极地投入了斗争。赶车的生活经历,使他沾染了旧社会的一些坏习气;然而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开朗的性格,也使他很有风趣。作者是怀着满腔热忱和热爱的心情来写这一人物的,艺术上也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既概括又具体地写出了这一类农民的特点,因此人物形象刻划得颇为成功。除此之外,老一代农民形象老田头的性格也写得相当鲜明。

《暴风骤雨》对于党在整个土改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十分重视。作品通过工作队长肖祥的活动,具体表现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从全书的故事发展看,肖祥实际上是贯穿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如果说元茂屯的广大农民是火种,肖祥就是点火人。因为他的第一次到来,元茂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斗争;因为他的第二次到来,元茂屯被坏分子篡夺政权、土改回生的现象得以扭转,复查深入的斗争得以展开。作者强调肖祥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少有些过份,因为他离开村子地主就实行“翻把”,显得经过土改斗争考验并组织起来了的广大农民有些过于软弱。然而作为一个比较正确、比较理想的人物,肖祥的形象表现得相当感人。他是一个久经磨练的、思想和作风都比较成熟、具有党员领导者风度的人。由于作者更熟悉这一类人,所以写得比较具体亲切。作者没有把他写成为高踞于群众之上的“救世主”,而是把他作为党的政策的体现者和群众的领路人来塑造。他了解群众,启发群众,在斗争的重要关头替群众撑腰。他的特点是:阶级立场鲜明,认识问题尖锐清醒,既实事求是,善于走群众路线,又具有远见卓识。作者有意写了另一个工作队成员刘胜,以他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看问题主观,衬托肖祥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在艺术上也是比较成功的。

《暴风骤雨》反映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是相当鲜明的。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妄图争夺和固守东北,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放手发动群众,不断壮大革命力量,“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因此,东北的土地改革运动十分必要和重要,和同时期一般老区相比,显得更为尖锐而紧迫。东北的土改运动实际上和清匪反霸斗争紧紧结合在一起,和解放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前线战争形势影响土改斗争的进行,而土改斗争的发展也对前方打仗有着重大影响。作品中韩老六的淫威,韩老七的反扑,以及逮捕韩老五等情节,都充满当时东北特有的气氛;作品结尾郭全海等青年参军更是揭示了解放战争推动了土改,而土改斗争又支持了解放战争。

《暴风骤雨》具有饱满的革命激情。作者描写人物,表现他们的斗争,都灌注深厚的阶级感情,歌颂暴露,是非爱憎,了了分明。在这里,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是结合在一起的。周立波善于选取突出的典型事件和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用简练、朴素的笔墨加以描绘,展示人物性格。作品很少冗长、沉闷的叙述,风格单纯明快。作者介绍赵玉林,主要是再现了他被摊劳工以及回来后和沦为乞丐的妻子见面的情景,也再现了“赵光腚”这个绰号的来源以及他向地主借债的情景;而对郭全海,作者只集中地描写了他父亲被害和他受地主欺骗这两件事。郭全海开始出场,作者写了他轻巧地降伏一匹脱了笼头的儿马的细节,显示了郭勇敢大胆、爽朗机灵的性格特征。小说的结构单纯,故事突出,线索清楚。全书以土改斗争发展的过程为主线,写了一场场斗争,让所有人物在斗争中活动;同时,在斗争中也插有一些生动的情节或细节,增加读者兴味。有些场面描写如“分马”一节,写得层次分明,人物活动形象具体,有声有色。另外,作者善于向群众语言学习,作品中运用东北农民的口语,语汇丰富,生动活泼,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及地方色彩。特别是许多对话,都是个性化的语言,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不足的是作品中有时口语用得太多,由于缺乏提炼和选择,因此多少影响读者的理解。
另外,作品在结构上也存在一些缺点。第二部有些松散,反映的事件较多而表现不够集中精炼;第一、二部之间联系也不够紧凑,多少给人脱节之感。有些细节描写显得烦琐,而有些重要斗争却展开不够充分。至于人物刻划,主要人物如赵玉林等表现得过于单纯;反面人物地主韩老六、杜善人、唐抓子等有些类型化和脸谱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作品反映农村阶级斗争显得有些简单化。但总的说来,《暴风骤雨》仍然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F. 电影暴风骤雨在那里拍摄的

【周立波笔下的“光腚屯”】
作为《暴风骤雨》的原型地,以及受小说、电影、电视剧的影响,昔日的“光腚屯”如今全国闻名。1946年的秋天,周立波来到黑龙江珠河县(今尚志市)元茂屯。他是元宝镇土改运动的领导者,为帮助广大农民翻身,在元宝镇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暴风骤雨般的土改运动。闲暇之余,他记录下一幕幕斗争情景,这为鸿篇巨著《暴风骤雨》积累了丰富素材。1947年,周立波开始着手写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几乎在元宝镇都能找到原型。《暴风骤雨》写的是黑龙江农民,用的也是黑龙江农民的方言土语,深刻地反映了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黑龙江人民进行土改斗争的宏伟场面。
【叫响“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
《暴风骤雨》不仅给元宝村带来了无限商机,而且带来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元宝村土改文化资源是元宝人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他们充分挖掘它的旅游潜能,构筑红色之旅,叫响“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为了纪念当年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2003年9月,《暴风骤雨》纪念馆在元宝村开建,2005年被哈尔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哈尔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村又相继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林业生态植物园、元宝山公园、新村别墅区、村办企业区等六大景区,并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元宝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备受各级领导的关怀,并给予很高荣誉。199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来元宝村视察,语重心长地对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金说:“你不要停止脚步,争取更上一层楼”。

G. 暴风骤雨的创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十余年间,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极一时之盛。这些作品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和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以特有的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流传至今。

H. 暴风骤雨描写那个时代的事情

《暴风骤雨》描写的1947年东北土地改革的事情。

阅读全文

与暴风骤雨电影发生在什么时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十大电影大全 浏览:146
火影忍者电影美女图片 浏览:455
去泰国捉人那个电影叫什么 浏览:789
苏联电影完整版女兵 浏览:696
史迪仔电影叫什么 浏览:822
深海逃狱电影演员 浏览:19
俄罗斯宫廷电影大全 浏览:381
希腊魔幻电影大全 浏览:822
寻龙传说中文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5
丹麦瑞士大尺度电影 浏览:643
法国电影娘子军百度百科 浏览:452
电影火烧圆明园完整版 浏览:814
叔母的绣惑中文字幕电影在线 浏览:159
泗洪花园口电影院招聘 浏览:407
台湾忆新电影 浏览:207
战斗片全集电影大全 浏览:848
北京电影制片厂知名演员 浏览:472
适合考四级学的英文电影 浏览:175
神奇宝贝大电影波导之勇者 浏览:280
六位电影网站 浏览: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