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京!南京!>和06年开机制作的<南京浩劫>是同一部电影吗
不是!!
《南京!南京!》是陆川的作品,而《南京浩劫》是一部中美英联合拍摄的作品。
『贰』 关于《南京》这部电影具体介绍
片名:NanKing
译名:南京
导演:比尔-古登塔格 Bill Guttentag
丹-史度曼 Dan Sturman
编剧:比尔-古登塔格 Bill Guttentag
丹-史度曼 Dan Sturman
制片人:麦克-雅各布斯
类型:纪录片
片长:88分钟
上映日期:2007年7月3日(中国)
发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
推荐指数:★★★★★
剧情简介
屠城的血泪和屈辱不应当也不可能被人遗忘,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心中的痛。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纪录片《南京》昨日首次在内地放映,参加看片的记者大部分落下眼泪。一名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女记者甚至在中途掩面退出。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从创作开始就受到全世界关注,并已在今年的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引起轰动。昨日在上海举行媒体看片时同样让每个记者都大为震动。导演之一丹·史度曼曾表示:“希望避免典型的纪录片手法,如一个又一个专家讲述,展示大量静态的照片等,而是希望通过表演和片中传达的情感力量带给观众深入心灵的震撼”。电影中有大屠杀幸存者的讲述、从6个国家搜集到的各种音像和文字资料甚至包括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40分钟录影带等珍贵资料都极大地震撼着所有观众,尤其是短片中直接表现日军暴行的内容被评为“《南京》中最让人背脊发凉的片段之一”。除了资料展示,为了把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米妮·沃琴(沃琴回美国不久即精神崩溃自杀身亡)等人极其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记等珍贵文献表现出来,导演还请到如乔根·普罗斯诺、伍迪·哈里森、玛利尔·海明威等多名好莱坞明星扮演目击者,在片中朗读当年这些文字记录。
影片简评
记忆是有重量的。在《索菲的抉择》中,当索菲把奥斯维辛记忆向斯丁沟讲述完之后,走向了死亡。在现实世界,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写完她的《被遗忘的大屠杀》,选择了开枪自杀。但是今天,我们谁来承受她们不能承受之重?无论如何,正像一个叫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美国导演,以一部《辛德勒名单》承载起人类关于奥斯维辛的记忆那样,同为美国人的泰德·莱昂西斯以及比尔·古登泰格、丹·斯图尔曼,以一部《南京》提示我们对于大屠杀历史的记忆。
首映盛况
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由美国公司投资制作并以西方人视角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今日下午在北京正式首映。放映前的发布会上,一位大屠杀中的中国幸存者讲述了自己当年的悲惨遭遇,联系影片中对日军暴行的揭露,区别于剧情片的煽情技巧,《南京》以其朴素的回忆话语、真实的历史影像,让很多观众动容落泪。
============================================
《南京》导演:遗憾,被采访的日本老兵很少有悔意
由美国导弹比尔·古登塔格执导的纪录片《南京》今日起将在全国正式公映,比尔·古登塔格前日(7月5日)现身广州,谈起了该片拍摄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国人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主要情节围绕以华群女士为首十几位驻华西方人士,包括几名美国传教士和一个德国商人展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运用他们在南京的影响力,于1937年12月在南京建立了一个国际安全区,保护了25万中国人的安全。
该片出品人、美国在线副总裁泰德·莱昂西斯2005年初看到一张旧的《纽约时报》上刊登了《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南京浩劫》一书作者张纯如自杀身亡的讣告。随后,他购买了张纯如的书并阅读了《拉贝日记》,“我看完这些资料后完全惊呆了,没想到在上世纪30年代还有这样惨绝人寰的兽行发生。我觉得张纯如的眼睛在告诉我,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所以我决定投资拍摄这部电影。”
起初对这段历史也不是很了解的导演比尔·古登塔格对记者说,他和泰德的心愿一样:希望有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由美国导演比尔·古登塔格执导的纪录片《南京》前日(7月5日)在广州飞扬影城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放映场,日本、芬兰、荷兰、泰国、新加坡的各国驻广州领事馆的总领事、文化领事以及部分观众一起观看了影片,之后还和导演进行了交流。导演比尔·古登塔格透露,他们目前还没接到任何来自日本方面的意见,同意《南京》在该国公映。
记忆!遍寻各国珍贵史料
谈到中国之前已有许多导演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拍过影片,对此,比尔·古登塔格说,这些影片他基本没有看过,但他知道现在中国导演陆川正要开拍《南京!南京!》,自己在北京也和陆川见过面,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导演,相信拍出来的影片也会同样有力量。
同时,比尔·古登塔格认为,这样题材的影片本来就不应该只有一部,就像反映德国历史的就不应该只有《辛德勒的名单》,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出现。
《南京》因为出现大量真实的历史图片、文献以及当年西方人士留下的对日军屠城暴行的亲笔记录等珍贵史料而受人注目。这些资料,是摄制组用了两年时间,辗转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地寻找到的。其中有一段长达40分钟的真实记录了南京大屠杀惨状的史实片段更是首次出现在银幕上。除此以外,影片摄制工作人员还辗转多国,采访了近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当年的日军老兵,真实地还原了那段最黑暗的岁月。
遗忘?日本老兵罕有悔意
对于这次在日本的拍摄,导演比尔·古登塔格说,他拍摄该片完全是站在中立的角度来透视历史,但是整个拍摄中,他还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剧组共有3位日本工作人员,影片拍摄到中途,3人纷纷要求退出,“可能是迫于某方面压力”。而扮演日本军官的日本演员,其博客上也被人发了死亡威胁书。
不过,导演说,这些退出的员工都是年纪大的,后来重组的工作组当中,来自日本的都是年轻人,大家合作得很好。
不过,导演很遗憾地表示,他们在日本采访的250名老兵中,只有7名表示了悔意。有的老兵在回忆这段历史时,竟然只记得,第一天进南京城天气很热,只想能喝到水。此外,让导演深感遗憾的还有,目前这段历史的幸存者在减少,不到500个,如果5年前就开始收集资料的话,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荣誉!观众热泪高于奖项
据了解,《南京》已经开始全球发行,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是第一站,美国也将在下半年大规模公映该片,但比尔·古登塔格前日(7月5日)表示,“日本至今都没有发行商来买,我个人还是希望能够在日本公映,我拍这部电影只是呈现真相。”
《南京》曾于今年1月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首映,获最佳纪录片剪辑奖;4月在香港国际电影节获最佳人道主义影片;6月在上海第十届电影节上映了两场,场场爆满。相比奖项,导演比尔·古登塔格印象更深刻的是观众的反应,他说,该片在美国电影节上映时,很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都买票进场观看,当时还曾有一名日本皇室军队的观众握着他的手流泪。
遗憾!影片无望日本公映
除了在以上几个电影节亮相外,导演还申请了带该片去参加今年10月的东京电影节以及明年的奥斯卡。他本人已经拿过两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但遗憾的是,他申请前往东京国际电影节参展的要求,迄今还未得到日本方面的回应。
不过,导演强调,虽然日本方面怕题材太敏感,而不敢接这部影片,但他相信在日本还是有群体是想看到该片的,尤其是青少年。同时他强调,自己的作品不是反日,而是反战片,日本人如果及早认清这段历史,对他们的将来发展也有好处。
=============================================
『叁』 介绍电影《南京!南京!》
在上海电影节上,陆川和中影集团、星美传媒、江苏广电三大资方正式签约,几经波折的新片《南京!南京!》终于获得投资,将于8月开机。昨天,《南京!南京!》又公布了两款海报,以暗灰的底色衬托出题材的凝重。陆川接受采访时表示,《南京!南京!》是部男人群戏,有意邀请中日两国的一线演员加盟。
据陆川介绍,《南京!南京!》将以一个日本人和一名中国军官的友谊为线索,日籍主演有2到3名,中国主演有3到4名。目前已经在和日本和国内的一线男演员联系,但由于报酬尚未谈妥,还不方便公布。至于片中的女人们,陆川表示,《南京!南京!》中的女性不只是被凌辱,主要是表现她们的平凡伟大。之前一直传言高圆圆将出演《南京!南京!》,陆川称双方有过接触,但还没有完全确定。他还透露,高圆圆可能将在片中扮演一位“清纯善良”的女性。
好事多磨。在经历了近四个月的等待之后,陆川的战争史诗片《南京!南京!》终于在上周五拿到了广电总局下发的拍摄许可证。这部尚未开机便已引发各方强烈关注的影片终于要驶上正轨。记者昨晚接通陆川的电话,他低调地表示,“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现在还不是我说话的时候。”
放弃四川改选东北
在《南京!南京!》的剧本里,要求还原1937年遭遇浩劫的南京城的部分原貌,经过多方选景,剧组最初打算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斥资2000万搭建一座“南京城”。
但是剧组新闻发言人阎然向记者透露,南充的外景地在春节前便已确定弃用,新的“南京城”将选址在东北某地重建。阎然表示,将外景地改在东北主要是考虑到天气的原因,“按照原计划,‘南京城’的戏在春天拍摄,现在则要拖到夏天,四川湿热的天气会给剧组造成很大的不便,而此时东北的气候非常宜人,所以剧组不得不放弃了最初的选择。”
12月13日南京点映
阎然明确告诉记者,《南京!南京!》的点映时间定在了今年的12月13日,点映地点就在南京!据他透露,在今年四部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影片中,能够在2008年之前“浮出水面”的只有《南京!南京!》这一部,“严浩的《南京圣诞:1937》、唐季礼的《日记》和好莱坞参与的《南京浩劫》都因为各种原因卡在半路,难以进入实质拍摄阶段,因此在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南京!南京!》就必须赶在12月13日之前完成后期,进行一场放映,而正式的公映则要等到2008年。”
拍摄许可等了5个月
2006年10月,陆川在他北京的工作室举行了一个接受日本侵华老兵捐赠抗日文物的仪式,同时宣布影片《南京!南京!》将于年底开机。然而那时他只是得到了广电总局“允许拍摄”的口头通知。
其后,《南京!南京!》的剧本在送交重大历史题材办公室审查时遇到了麻烦,前后历经三轮讨论,其时坊间开始传出“《南京!南京!》立项受阻遭叫停”的消息,陆川坦承影片尚处“立项中”。投资方星美传媒的老总覃宏则表示影片将于3月开机。直到3月23日,星美传媒终于拿到了电影局发来的“准许《南京!南京!》拍摄”的一纸公文。
影片最早5月开机
在等待拍摄许可证的日子里,《南京!南京!》剧组始终没有停止前期筹备工作,阎然告诉记者,虽然外界对于影片能否拍摄的传闻很多,但是剧组的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制片主任、美术指导、摄影指导等主创各自坚守岗位。陆川表示,他一直坚信这部影片会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尽管期间数次讨论,遭遇搁置,“现在终于可以进入实战阶段了,但还没到应该我说话的时候。”
据悉,星美传媒、中影集团和江苏省广电集团三个投资方将于近期在南京联合举行一次官方新闻发布会,在几个主要演员签约后,影片最早将于5月中下旬开机。
《南京!南京!》剧组与杨丞琳进行接洽,有意让其在片中出演。
早报讯由陆川执导的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影片《南京!南京!》日前在北京郊区试拍。但剧组对于主演阵容一事,却丝毫未有消息透露。
试戏当天,拍的是一场日本军官手持军刀砍人的戏,场面十分恐怖,现场围观群众议论纷纷。而影片导演陆川却未现身。一位自称是现场工作人员的人士透露,《南京!南京!》的男女主角锁定了葛优、巩俐,具体事宜正在与双方洽谈。而包括像陈道明、范冰冰、黄晓明、高圆圆、郭晓冬等都已经同意出演。
该名工作人员还称,目前剧组正在与之前因“南京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杨丞琳进行接洽,有意让其在《南京!南京!》当中出演角色,为其补上漏掉的“历史课”。(
『肆』 南京!南京!的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故事。陆川决定拍这部电影前征求过不少前辈的意见,其中吴宇森建议说这样的题材应该再等一段时间再拍。促使陆川快刀斩乱麻下定决心拍摄的是吕克·贝松。2006年6月,陆川与吕克·贝松吃午餐,吕克·贝松告诉他,《南京!南京!》是正餐必须先拍,其他都是点心 。
陆川在拍摄影片之前阅读了大量的日军日记,发现大部分日军并非想象的那种青面獠牙的野兽形象,大多数参与这场战争的日本人的日记里写的是很小的事情,比如抢了一只猪,挖了一些山药,准备做一顿饭,而他们正是进南京城的那支队伍。这些日记让陆川明白了南京大屠杀的可怕之处不是一群野兽干了野兽该干的事情,而是一群正常人干了野兽干的事情。所以陆川在这部电影里为“禽兽”还原为人,用电影告诉观众日本军人的真实状态 。
场景搭建
为了还原真实的南京城,剧组在长春斥资3000多万,复原了南京这座800亩的废墟城池。设计图纸上,清晰的标明了南京城应有的结构,大小比例、房屋的位置等,于是剧组将重要场景的位置确定并一一还原。由于资金限制,剧组没能复原一个更大的南京,也没能如早期绘制的效果图那般,拍摄一幅南京城的俯瞰画面 。而为了片中枪声的制作,主创花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仔细考证,并搭建了一个声音实验场 。
拍摄过程
为了保证真实性,拍摄现场所有的道具都是根据文物仿制的,甚至就连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过中国人的德国人约翰·拉贝撕碎的一张报纸,也是按照1937年12月13日的一张德文报纸复制下来的。此外,在拍摄过程中,影片所有的出场人物和细节都一定有史实相对应。如电影中日本兵规定一个妇女只可带走一个男人,为了多救人,姜淑云冒着生命危险来回穿梭,最终被打死的情节,就能从南京一个老师的日记里找到原型 。
『伍』 请问哪里有电影南京南京桌面壁纸、图片或海报下载
http://www.shanxifilm.com/newfilm4/images/haibao075.jpg
『陆』 南京大屠杀的幕后制作
在纪录片的摄制过程中,摄制组工作人员辗转中日两国,采访近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当年的日军老兵,他们还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挖掘了许多记录当年日军南京暴行的珍贵胶片。
上世纪90年代,专门制作历史纪录片的美国友人陆达路先生,在美国爱国华侨的支持下,多方收集到这些资料,并采访了当年在南京参加大屠杀的日本老兵东史郎和战后研究这段历史的中日美等国的历史学家,就历史事实进行多方考证后编辑制作了此片...这部纪录片与其他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资料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态记录了侵华日军是如何杀害中国百姓的,其中很多是首次公开的镜头。比如日军将抓获的中国百姓捆绑起来,让士兵以此为靶子做刺刀练习;成百上千的中国平民被日军扔到淋满汽油的柴堆上活活烧死;被大屠杀场面刺激得精神失常的日军等等。当画面上出现日军一刀刀往中国人身上刺、如何将人头割下提在手中狂笑等血腥场面时,一些中学生吓得不由自主地身子往后闪。据说这部片子在美国播放时,曾有观众吓晕。这部纪录片中的一部分镜头是由当年留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拍摄的。他于1912年至1940年在南京传教。他亲眼目睹了空前绝后的南京大屠杀。作为一个业余的摄影者,约翰·马吉在南京大学医院和其他地方用摄像机为世界留存了这些惟一反映大屠杀的动态画面。
『柒』 有哪些在南京布景、拍摄的电影
《建国大业》,《雪花那个飘》南京本土电影《多大事》是在南京拍的。
『捌』 南京微电影拍摄制作公司有哪些求大神帮助
南京风瀚策划团专业从事商业微电影创意拍摄。擅长在品牌包装及推广中结合微电影进行烘托,刻画,来达到视觉和企业文化相统一的最佳宣传效果。其创作特点吸收了电影表现手法,借鉴了广告及宣传片的体现形式,是有效果,有故事,有目的,有内涵的全新商业微电影。创作范围包括:人物故事,企业故事,品牌故事,形象演绎,事件故事,话题故事,婚庆故事,个人写真等。
『玖』 请问南京有哪些影楼后期制作厂呢
南京花木兰影视专业制作影视广告,影视制作,影视拍摄,婚礼拍摄,影视后期制作等,如果有需要,可以看看我的网名,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南京花木兰影视制作就可以找到我们,期待与你合作
『拾』 南京的电影资料
一部由美国电影人制作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梦魇》最近在美国的加州、华盛顿州、纽约州等地试映50多场,每场几乎都是座无虚席,有时甚至连走廊、门口和窗外都站满了人。当看到屠刀下的中国平民的尸体堆积成山,被强奸后的中国妇女被开膛破肚,进行杀人比赛后的日本军官在疯狂地狞笑,许多人边看边流泪哭泣,电影结束后,礼堂里往往安静极了,很多人一时忘记离开。
其他介绍:
这部纪录片的制片人是朗恩·乔瑟夫博士。他曾拍摄过纪录片《希特勒》,在电影界有一定名望。近日,乔瑟夫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谈到他的拍摄动机时,他说,25年前,他在一本书中看到了一段描写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感到无比震惊。他原本决定写一本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书,为此他花了20年的时间收集零零星星的资料。正当他准备动手写书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问世了。他看后,自觉超不过张纯如,于是改变主意,决定拍一部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
《南京梦魇》的制作前后筹备近10年,从2005年初正式开拍,从最初的120分钟版本到现在的77分钟版本,历经数十次修改。影片由乔瑟夫博士的电影工作室和一家美国公司共同制作完成,曾任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的吴海燕担任了中文版制片人和配音。影片制作所耗费的近十万美元全部来自于乔瑟夫自己的积蓄。电影评论人士认为,该片的图片资料之完整,史实之引人入胜,制作艺术之精良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同类主题的电影,而且这部电影通过一个美国人独立的视角来叙述史实,不代表任何社团、政党或国家的利益,所以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乔瑟夫说,令他感动的是,在一次试映后,许多美国华裔观众被深深地打动,他们纷纷慷慨解囊,少则捐500美元,多则捐1000美元。有位老人当场捐了1万美元。乔瑟夫说,他要把这些捐款用在影片的宣传和推广上,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它。在洛杉矶中英文版分场试映式上,有好几位美国观众多次出席放映式,不仅观看英文版,还观看中文版,当被问及为什么观看那么多遍时,他们回答说,这是一部令他们的心灵产生震撼的电影,他们希望能够多和制片人交流,多了解这段历史。
乔瑟夫说,影片试映取得了成功后,他将1万个拷贝销售或赠送给了有关人士,另将500个拷贝分发给了美国大报。制作组目前正计划制作该片的日文版,除了寻找日裔制片人,还打算请日本一名著名演员做配音。乔瑟夫说,日本有关人士已向他表示,将在明年夏天在日本放映该影片。最近,还有人向他预订了10万张该影片日语版的DVD,准备在日本免费赠送。《南京梦魇》也已经正式搬上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