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网上听音乐或看电影教案

网上听音乐或看电影教案

发布时间:2022-06-16 03:37:51

Ⅰ 在线听音乐或看电影是否对电脑有损害

在线看其实和在本地看一样的,因为在线看的原理是把缓冲的文件下到本地,然后播放器在放,比如把电影文件分成5份,播放器缓冲需要1块,当你开始看的时候放的是第一块,其实你的机子已经在本地下载第二块了,它慢慢下载,你看的都是它下载在本地好的,如果第二块没下完,就会缓冲,相信这样的事你也经历过,看着看着缓冲

说这么多无非就是让你知道,它和本地操作一样,说对硬盘有害,其实和正常的操作一样,没有BT软件那样坏硬盘,频繁读取硬盘,说无害也不对,总会有一点的
总体说来,基本无害

Ⅱ 怎样形成阅读 听音乐看电影的习惯 并且能有意识地提高鉴赏能力

习惯的养成成功与否在于坚持,你可以在坚持成功每超过三四天的时候给自己一些小小的物质奖励从而促使自己对于自己要坚持的事情增加好感。提高鉴赏能力的话最好多读经典名著,同时也多收看风格高雅且广受好评的艺术类节目,在艺术的氛围里慢慢被熏陶并成为有高雅意趣的人,而意趣高雅了,思想境界也就高了,对于事物好坏的判断以及其优缺点之所在自然会更清晰

Ⅲ Y手机上网如何看电影听音乐

首先要根据你的手机情况而定,不管怎样你都要有视频播放器与音乐播放器,播放器你可在浏览器上直接输入**播放器下载,就行,接着按照提示进行安装操作。再就是决定是在线享受还是欣赏本机的了。

Ⅳ 你好,湘音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4课童谣配图有吗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同学上期已经认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了解它们的使用规则,学习鼠标的操作,认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窗口,会用“画图”、“记事本”、“写字板”、“金山打字”软件,会使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输入字、词、句、段以及标点符号,这些知识大部分同学掌握较好 ,有一部分同学还有待提高。掌握好的同学因为家里有电脑、有网络,平时练习较多。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会圆满完成本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单元:图画素材网上寻,共3课,这一单元主要是初步认识因特网,学习在因特网上搜索资料。
第二单元:看图编童谣,共3课,在这一单元中,主要学习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
第三单元:挖掘操作系统的潜能,共2课,主要内容是学会操作系统的“桌面”“任务栏”“附件”中藏的很多小功能。如设置桌面背景、屏幕保护,日期和时间,听音乐、看电影。
第四单元:小小多媒体作品展示会,共2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第五单元:故事接龙,共3课,主要内容是学会将自己设计的故事用幻灯片的角色形象和文字表达出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是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初步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因特网上的信息,并掌握简单的浏览技巧;
2、初步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资料;
3、学会根据需要把网页上的图片、文字或整个网页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
4、初步学会在Word中输入文字并能对文字和段落进行简单排版。
5、初步学会对页面进行设置: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初步学会使用插图来装饰、美化文档;
6、学会设置桌面背景,并会制作简单的屏幕保护;
7、学会查阅和设置计算机的日期和时间;
8、学会用计算机来听音乐、看电影;
9、认识多媒体软件PowerPoint,学会新建、打开、保存、播放、美化演示文稿。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2、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3、鼓励学生自学,先学,虚心向别人请教,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4、加强练习,多多操作,共同提高。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1 第1课 寻找“蜗牛图”
2 第2课 猜猜我是谁
3 第3课 搜集绘画技巧
4 第4课 看图写童谣
5 第5课 童谣配图
6 第6课 我的童谣创作
7 第7课 我的计算机屏幕我作主
8 第8课 探寻计算机的内部功能
9 第9课 小小多媒体作品的文字说明和图片注释
10 第10课 小小多媒体作品的美化和展示
11 第11课 准备故事接龙的情节和人物
12 第12课 编写故事接龙(一)
13 第13课 编写故事接龙(二)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第1课 寻找“蜗牛图”
教学目标:
1、学习登录网站,浏览网页。
2、掌握浏览网页的小技巧。
3、学会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新授:
三、上机操作
( 一)、登录网站
1、启动IE浏览器
单击任务栏中的“IE浏览器”图标,或双击桌面上的图标启动IE浏览器。
2、认识IE浏览器窗口
单击IE浏览器图标,启动IE
认识IE浏览器窗口
二、浏览网页(以“童趣网”为例)
1、登录“童趣网”网站
网址:http://www.0-12.com
2、通过“超链接”浏览网页
(1)浏览“童趣网”的首页,看看这个网站上有哪些栏目。
(2)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童趣网”导航栏中的标题“儿童”,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单击鼠标后,发生怎样的变化?
(3)在网站中找到“动手又动脑”栏目,并通过“超链接”打开“猜猜我是谁”。
3、浏览小技巧
正确使用工具按钮,了解它们的功能
a 后退按钮和前进按钮:浏览器能够记住它启动后我们浏览过的每一个网页。单击这两个按钮,就可以打开在当前网页之前,之后浏览过的网页。
b停止按钮:又是打开一个网页过慢,单击这个按钮,可以停止打开操作。
c 刷新按钮:如果打开的网页中有无法显示的信息,或者想获得最新版本的网页,可单击该按钮
三、保存网页中的图片(以“蜗牛图”为例)
1、查看“猜猜我是谁”中的图片,找到“蜗牛图”
2、保存图片至指定位置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哪些你学会了?哪些还不会?
五、教学后记:

第2课 猜猜我是谁
教学目标
1、 学会收藏网址。
2、 学会分类保存网页上的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新授:

三、上机操作
(一)、收藏网址(以“童趣网”为例)
1、登录网页 登录“童趣网”(http://www.0-12.com)首页
2、收藏网址
单击收藏菜单中的添加到收藏夹命令。
名称框中是默认的网页名称,单击确定。
网页被收藏后,只要在收藏夹列表中单击即可。
(二)、分类保存网页上的图片
在保存文件夹之前,先准备专用文件夹
1、建立图片文件夹
第1步,选取文件夹位置;
第2步,创建新文件夹;
第3步,给文件夹命名。
2、分类保存图片文件
将“猜猜我是谁”中的图片按照连数字或字母的不同,分别保存到已建立的相关文件夹中。

技术小辞典
1、创建文件夹的多种方法
方法1:执行“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
方法2: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取“新建”——“文件夹”。
2、重命名文件夹
方法1:单击窗格中“文件和文件夹任务”中的“重命名这个文件夹”选项,原文件名会反色显示,此时输入新的文件名即可;
方法2:右击文件夹,在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名,输入新的文件名。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哪些你学会了?哪些还不会?
五、教学后记:

第3课 搜集绘画技巧
教学目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新授:
三、上机操作
一、认识常用的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指自动从因特网搜集信息,经过一定整理以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的系统。搜索引擎有很多,在我国比较常用的有:网络、Google谷歌、雅虎中国、搜狐、新浪等。
二、使用关键词搜索的方法搜集信息
以网络搜索为例,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网页时,通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关键词搜索”;
第1步,代开“网络”网址,在“网络”搜索引擎的页面中,输入需要查找内容的关键词“画图软件 技巧”,然后单击一下“网络一下”按钮,或按下“回车键”,搜索引擎即可开始搜索,并将搜索结果显示出来;
第2步,查阅搜索结果的内容提要,找到相应的资料,点击相应超链接打开这个网页,查看具体内容是否与需求相符。
三、保存网页和网页上的文字
(1)在个人文件夹中创建专用文件夹“画图软件技巧”,用来保存文件;
(2)保存网页,在IE浏览器窗口中,单击“文件”——“另存为”,即可保存网页文件。
(3)保存网页上的文字
网页上的文字可以单独保存在计算机中;
拖动鼠标选定的文字,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点选“复制”,就可以将选定的文字复制进入剪贴板中,再将这些文字粘贴进“写字板”或“记事本”中,保存这个“写字板”或“记事本”文件即可把文字保存下来。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哪些你学会了?哪些还不会?
五、教学后记:

第4课 看图写童谣
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专门的“文字处理软件”Wicrosoft Word来输入童谣。
2、初步了解Word窗口,尝试输入自己的童谣作品。
3、设置童谣的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对文字进行美化。
4、建立专用的童谣文件夹,并将作品保存在这个文件夹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新授:
三、上机操作

(一)、启动word,认识word窗口
1、启动word
单击“开始”按钮,在所有程序中,单击microsoft word,即可启动“word”程序。
2、认识word程序的窗口
(二)、输入童谣
提示一
(1)在编辑区输入文字之前,需调用一种拼音输入法;
(2)在光标后输入文字,输入一行后按下“回车键”可换到下一行输入。
移动光标的方法:
键盘上的光标移动键,可以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光标位置。
鼠标也可以移动光标。
删除错字的方法:
按下键盘上的退格键,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按下键盘上的删除键,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提示二
当文中出现重复的字、词、句、段时,可以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快速地获得文字复本,
在“画图”中复制图形的方法
先选定需要复制的文字
(1)在“编辑”菜单中,单击“复制”命令,再将光标定位在需要粘贴文字的位置,单击“粘贴”命令;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然后将光标定位在需要粘贴文字的位置,单击“粘贴”按钮即可。
(三)、设置文字的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
1、字体格式——设置字体、字号、字体颜色、加粗
2、段落格式——设置各行居中
(四)、保存文件至专用文件夹
(1)在指定位置创建新文件夹“童谣”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或是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即可保存文件至“童谣”文件夹。
(五)、退出word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哪些你学会了?哪些还不会?
五、教学后记:

第5课 童谣配图
教学目标
1、学会对页面进行设置。
2、使用“插入”→“图片” →“来自文件”命令插入相关的图片。
3、学会设置文字的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使作品更加美观,并充满页面。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新授:
三、上机操作

(一)、启动word,打开保存的童谣文件
方法一:执行“文件”——“打开”命令。
方法二: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开”工具按钮。
(二)、按要求设置页面
(1)执行“文件”——“页面设置”命令,在弹出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设置页面,一般要设置三项内容:纸型(纸张大小)、页边距、方向。
(2)按要求进行页面设置
(三)、插入并设置相关的童谣图片
1、插入图片
2、设置图片格式
(1)调整图片大小
(2)调整图片位置——设置“文字环绕”
(四)、设置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美化整个页面
每一首童谣字数不同,所配合的图片大小也不同。怎样才能恰好充满一页呢?除了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之外,还可以调整字体的大小、行与行之间的行距,行距越大,文本所占空间就越大。
(五)、保存文件,退出word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哪些你学会了?哪些还不会?
五、教学后记:

第6课 我的童谣创作
教学目标
1、按规定设置页面,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根据需要自己设定。
2、学会从剪辑库中搜索剪贴画,插入文档。
3、学习插入“艺术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二、新授:
三、上机操作

(一)、输入自己的童谣作品
启动word,新建一个文档,按要求设置页面后,输入课前创作的童谣作品,并保存到“童谣”文件夹中。
页面设置要求:纸型:B5;页边距:上、下边距各2厘米,左、右边距各2.5厘米;方向:横向。

(二)、插入剪贴画
(1)确定图片插入点后,执行“插入"——“图片”——“剪贴画”命令,word窗口右侧出现“插入剪贴画”窗格。
(2)在“剪贴画”中进行“关键词”搜索,找到图片后,单击插入。
(3)设置剪贴画格式——调整大小、环绕方式。

(三)、插入艺术字,制作标题
1、插入艺术字 艺术字也是一种图片
2、设置艺术字——调整大小、环绕方式

(四)、修饰整个文档,保存文件
要求:根据文档情况,进一步设置文本的字体格式、段落格式,也可以再插入一两张相关的剪贴画,使图文充满一页。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哪些你学会了?哪些还不会?
五、教学后记:

Ⅳ 如何从音乐要素入手进行音乐欣赏教学

如何从音乐要素入手进行音乐欣赏教学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严格来讲,在各学习领域中,重要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感受与欣赏,一个是表现,创作和音乐与相关文化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学习领域展开的。另外,从世界各国的音乐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来看,国外也非常重视这两个领域的学习,因为人类接触音乐的主要方式就是欣赏和表现,音乐的表现包括演奏和演唱。在讲解音乐欣赏教学的具体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有关于音乐欣赏的几个要点:

1.审美性与音乐欣赏

2011 版音乐课程标准增加了“课程性质”部分,而音乐课程性质对实施欣赏教育学具有更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新版音乐课程标准继续坚持“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审美”则更多的是跟欣赏教学相关联的。在课程标准中,以审美为核心,其实是以情感体验为中心,所以在感受与欣赏领域中,我们提到了音乐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

2.人文性与音乐欣赏

在课程性质人文性这一部分中,第一句话就提到“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很多老师经常在音乐之外利用文学、文字和标题来解释音乐。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新课标中增加了人文性的内容,特别阐述音乐本身的文化属性。一线音乐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就可能使音乐课背离音乐本体的价值取向,从而变成其他学科的工具。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很多老师习惯围绕作品标题进行解释,如果没有标题就不知从何讲起,我们在课标培训中也提到过这个问题,要避免对音乐望文生义的理解。也有不少老师认为只有文学、文字才叫文化,所以音乐课就变成了地理课、历史课、文学课或社会课。因此,这个问题是在人文性这一课程性质中特别强调的。

3.音乐音响的特性

有一句话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曾经两次出现,就是“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这就是说,音乐中很少有我们的生活经验,音乐本身是一种产生丰富联想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直指人心的情感体验,它本身并没有提供我们生活中具象的生活经验。所以,老师们在进行欣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4.音乐欣赏的特征

很多人把欣赏作为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实践主义哲学曾经批判过欣赏、审美这些活动过于被动,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其实,在课程性质实践性中讲了四个方面,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传播和音乐欣赏。这几个方面都带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都属于实践的内容。所以,音乐欣赏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但是这种实践不同于唱歌和乐器演奏,它主要强调“动于心”。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师热衷于参与性的欣赏方式,

尤其在小学阶段,用身体的方式、乐器的形式、文学方式或者其他艺术形式参与欣赏。其实,音乐欣赏是从动的欣赏逐步转变为静的欣赏的过程,也就是从“身动”到“心动”的过程。参与欣赏对学生最初理解音乐是有帮助的,特别是对班级教学来说,是可以观察的。但是老师们要明确,音乐欣赏最终是要通过静的欣赏,通过用心聆听,通过与音乐对话的过程来实现。所以,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音乐欣赏课就不能纯粹为了动而动了。

大众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人。人们参与音乐活动的主要方式,一个是表现,包括演唱、演奏,一个是音乐欣赏。但是,欣赏音乐并不是盲目的欣赏,要通过教育培养他们对音乐要素的敏锐感,提升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由于音乐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每个人听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展这种对音乐理解的不确定性,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获得自己对音乐的领悟与感受,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对音乐的理解。所以,从动的欣赏向静的欣赏转变,就是从“身动”到“心动”的转变。

因为很多人批评欣赏是被动的,所以很多老师就进入一个误区,认为欣赏课就要动,不动就不是好的欣赏课,不参与就不是好的欣赏课。其实,每个人对音乐都有自己的感觉,“心动”是心灵的参与,最终的目的是听了音乐以后内心能有所感动,有所感觉。老师们要注意欣赏课不要过于程式化和形式化,过于追求“动”,而是要关注“身动”向“心动”的转化过程。

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参与并没有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还是有必要通过参与的方式帮助他们获得音乐体验。但是,教师还是要考虑欣赏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其实,“动起来”是非常外在的,它仅限于对节奏、速度的一种理解,而不是音乐的全部。年级越高的学生越应该注重内心的参与,所以在高年级欣赏课上一定是要在内心参与上下功夫,关注音乐的细节。

5.音乐作品的内容

有一个问题始终在争论,就是音乐作品的内容到底指什么。有些人认为是音乐之外的一些情境,或者是一个故事,或者是一种生活经验,或者是作品标题所提示的一些内容。还有人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人体验到的一种情感,或者是音乐的形式要素。这些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我们支持了形式要素作为音乐作品主要内容的观点。通过生活经验和生活现象对音乐产生的共鸣和理解是个体化的行为,不能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和追求目标。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一改我们传统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做法,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这是对音乐作品本身的认识,也是音乐课程标准修订中提出的对音乐本体的学习和认识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音乐要素

在用音乐的思维方式学习音乐的时候,就不仅仅要关注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这么简单了,而是要把这几个方面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织体、曲式等等。这些就是音乐要素,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

老师们不应仅局限于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讲解,而是更应该关注这些要素逐渐发展的内容,包括节奏、旋律、和声、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等。把理论知识与音乐实践结合起来的时候,音乐作品的深度就被挖掘出来了。

二、如何关注音乐要素

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能关注到力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和节奏的变化,所以这些音乐要素教师可以从低年级就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关注。至于旋律的高低,可以稍微晚一点再加入进来。初中以上,就可以深层一些,关注到和声、曲式、调式等方面的内容。音色是从小就可以进行分辨的。乐器的学习是一种经验,在经验当中获得过,学生就能有所记忆。当然,音色本身并不是孤立的,音乐欣赏是欣赏综合起来的音乐要素。对于音乐本身,如果没有听众,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存在,它就只是一个作品。有人去听,但不同的人去听,就会获得不同的音乐感受了。

1.音乐语言

音乐不是世界上通用的语言,它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个音乐作品中都蕴含着它自身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认同。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播不同音乐文化中的音乐,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教材建设者把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提供给学生,而不是提供同样类型的音乐作品,就是这个道理。音乐不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从这个层面来说,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除了弘扬自己本民族文化之外,还要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音乐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不是了解风土人情,建筑,生活习惯,生长环境,而是了解音乐本身,了解音乐的语言。

2.音乐情感 音乐直指人的心灵,音乐本身是有情感的。以审美为核心、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情感体验的培养,其实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演唱、演奏和欣赏的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体验音乐中所蕴含的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人类情感。

音乐没有具体的情感,也就是说音乐中没有确定的情感。在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作品表达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只能说明他个人的反应,并不代表这个作品固定的情绪和情感。当然,一首作品可能会有一个大家都倾向的情感,比如欢快的,或者悲伤的。

音乐中的情感从哪儿来?音乐中的情感是听赏者被唤起的情感,所以要调动学生,体验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影响情感的是音乐基本要素,对情感的判断,是人的本能,不需要教育来获得。但是对情感的丰富体验,是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的,因为他需要有对音乐要素的敏锐感知能力。

三、如何用音乐的思维方式学习音乐

1.深入理解音乐要素含义

关于音乐要素的构成,2001版音乐课标中是六个要素,2011版音乐课标增加了节拍和调式,这些都是广义的要素概念,不是狭义的。音乐欣赏者首先要把音乐的问题搞清楚,老师们不要经常拿一个广义的概念来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对音乐要素的认识要清晰。一个作品中有典型意义的要素并不多,如果说这个作品中有八个要素,那么并不是这八个要素都具有特点。

2.善于发现有独特性的音乐要素

敏锐的感受音乐要素,而且是独特的感受,这个“独特的”就是要求欣赏一个作品的时候,要理解这个作品中音乐要素的独特性,只要掌握住这个原则,欣赏课就没有上不好的。一个作品中有独特的要素特点,但并不是所有要素都有特点。音乐课标感受与欣赏部分提到音乐风格的问题,音乐风格就是音乐要素的独特性,音乐要素的独特性构成了音乐风格。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音乐作品中有独特表现性的音乐要素。

教参会给老师带来许多引领和启发,但是老师们不能完全依赖教参进行备课和教学。李存老师是在教参的基础上,关注教材本身,再通过研读总谱来备课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聆听、关注总谱,深入的研究作品,带给学生更多的是音乐本身的体验感受和相关的文化,挖掘的是作品的内涵。

四、如何从音乐要素入手欣赏音乐

1.记住音乐主题

音乐欣赏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学生在听过音乐作品以后,要能记得住音乐的主题,再次听到的时候能知道自己听过,老师讲过。其次,能说出这个音乐的特点和一些相关的时代与创作背景。

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百听不厌,所有艺术形式当中只有音乐具有这种特点。无论是看小说、看舞蹈,还是看电影,看得多了都会厌烦,五遍之上不会有人再主动想看了,但是音乐听五遍是远远不够的。音乐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测试,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音乐作品听90次之后就永远不会忘记了。所以,音乐经验的积累代表一个人音乐素养的基本状态,而音乐经验的积累是通过听来获得的。为什么记住主题是第一位的?因为对音乐修养来讲,储备音乐经验是第一位的。

一个人的音乐素养跟音乐经验的积累有直接关系。这个人很有音乐修养,音乐素质很高,但是他只知道理论和道理,这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大众来说,头脑中积累的音乐主题越多,就代表着这个人的音乐修养越好。记住音乐主题,甚至可以唱出许多交响乐的主题,就说明一个人很有艺术修养,而且很有音乐文化

Ⅵ 关于看电影和听歌

可以装个realplayer10.5,这样听歌和看电影就够了

Ⅶ 求文档: 湘音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看图编童谣

湘音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同学上期已经认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了解它们的使用规则,学习鼠标的操作,认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窗口,会用“画图”\“记事本”、“写字板”、“金山打字”软件,会使用“搜狗拼音输入法”输入字、词、句、段以及标点符号,这些知识大部分同学掌握较好 ,有一部分同学还有待提高。掌握好的同学因为家里有电脑、有网络,平时练习较多。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定会圆满完成本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单元:图画素材网上寻,共3课,这一单元主要是初步认识因特网,学习在因特网上搜索资料。
第二单元:看图编童谣,共3课,在这一单元中,主要学习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
第三单元:挖掘操作系统的潜能,共2课,主要内容是学会操作系统的“桌面”“任务栏”“附件”中藏的很多小功能。如设置桌面背景、屏幕庇护,日期和时间,听音乐、看电影。
第四单元:小小多媒体作品展示会,共2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第五单元:故事接龙,共3课,主要内容是学会将自己设计的故事用幻灯片的角色形象和文字表达出来。
三、讲授目标:
1、了解网络是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初步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因特网上的信息,并掌握简单的浏览技巧;
2、初步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资料;
3、学会根据需要把网页上的图片、文字或整个网页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
4、初步学会在Word中输入文字并能对文字和段落进行简单排版。
5、初步学会对页面进行设置: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初步学会使用插图来装饰、美化文档;
6、学会设置桌面背景,并会制作简单的屏幕庇护;
7、学会查阅和设置计算机的日期和时间;
8、学会用计算机来听音乐、看电影;
9、认识多媒体软件PowerPoint,学会新建、打开、保存、播放、美化演示文稿。
四、讲授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2、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3、鼓励学生自学,先学,虚心向别人请教,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4、加强练习,多多操作,共同提高。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课时安排
1 第1课 寻找“蜗牛图” 1
2 第2课 猜猜我是谁 1
3 第3课 搜集绘画技巧 1
4 第4课 看图写童谣 1
5 第5课 童谣配图 1
6 第6课 我的童谣创作 1
7 第7课 我的计算机屏幕我作主 1
8 第8课 探寻计算机的内部功能 1
9 第9课 多媒体作品的文字说明和图片注释 1
10 第10课 小小多媒体作品的美化和展示 1
11 第11课 准备故事接龙的情节和人物 1
12 第12课 编写故事接龙(一) 1
13 第13课 编写故事接龙(二) 1

第1课 寻找“蜗牛图”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因特网,了解网络是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2.初步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因特网上的信息,并掌握简单的浏览技巧。
3.初步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资料。
4.学会根据需要把网页中的图片、文字或整个网页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因特网上的信息,并掌握简单的浏览技巧。
2.初步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资料。
3.学会根据需要把网页中的图片、文字或整个网页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教学难点:
根据需要把网页中的图片、文字或整个网页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计算机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猜猜我是谁”图片。同学们,这些图画的每一幅都只完成了一部分,余下的部分都是一个个标着数字或字母的黑点,连接后才能成为一张完整的图片。大家有没有兴趣连一连。
好,先让我们在“猜猜我是谁”中找出其中一张蜗牛图来,并把它保存到计算机中来。

二、动手操作
1、登录网站
1)启动IE浏览器
2)认识IE浏览器窗口
工具栏、地址栏、“转到”按钮

2、浏览网页(以“童趣网”为例)
1)登录“童趣网”网站
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童趣网”的网址http://www.0-12.com后,单击“转到”按钮或直接按“回车键”。
2)通过“超链接”浏览网页
A.看看这个网站有哪些栏目?
学生观察后汇报。
B.将鼠标指针移到“童趣网”导航栏中的标题“儿童”,观察鼠标指针有什么变化?单击鼠标后,发生什么变化了?
介绍超链接。
C.操作:在网站中找到“动手又动脑”栏目,并通过“超链接”打开“猜猜我是谁”。
3)操作:用一用前进按钮、后退按钮、停止按钮、刷新按钮,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用?
看看灰色按钮是怎么回事?(不可用。)

3、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1)操作:查看“猜猜我是谁”中的图片,找到“蜗牛图”
不确定图片是否是“蜗牛图”,可以把图片复制、粘贴到“画图”程序中,亲自用画笔连一连。
2)保存图片至指定位置
操作:
A.移动鼠标指针指向网页上的图片,图片上会出现一个工具栏。试一试,看哪个工具按钮可以保存图片。
B.右击图片,在快捷菜单中点选“图片另存为”可以保存图片。

三、巩固操作
继续保存更多的图片至个人文件夹。

四、总结提问
1、哪个程序可以帮助我们浏览因特网?怎样访问网站?
2、一个网站有很多不同内容的网页,打开网站的首页后,怎样打开新的网页进行浏览?
3、怎样保存网页上的图片?

Ⅷ 怎样看电影听音乐

额。登入QQ后页面有的。QQ音乐声音开到30多腾讯视频也可以看电影啊。电影声音要比音乐声音大点,这样就都能听清楚咯、采纳

Ⅸ 人们在网上在线听音乐和看电影使用的是什么服务

其实在网络上在线听音乐及看电影属于虚拟服务。不过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电影一样,都属于感官消费。

Ⅹ 奇妙的家公开课教案

我认为应该注意教案内容的灵活性。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阅读全文

与网上听音乐或看电影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诺电影全集完整版 浏览:658
最新电影网站下载地址 浏览:809
黄秋生恐怖片国语电影大全 浏览:286
戈达尔电影野孩子图片 浏览:111
齐天大圣电影纹身图片大全 浏览:408
金鹰电影院3d电影 浏览:330
美国吸血鬼动画片大全电影 浏览:869
电影两女孩图片大全2015图片 浏览:569
狗蛋大兵1电影完整版 浏览:835
今日春节档电影票房 浏览:234
海洋电影观后感观后感 浏览:795
粤语电影83版鹿鼎记 浏览:56
电影五个热门故事中文字幕 浏览:363
许冠英张学友拍过的电影大全 浏览:237
爱情牧场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763
火柴人战争遗产中文版大电影 浏览:88
主题电影院创业计划书亮点 浏览:898
2015国际电影节红毯 浏览:744
观看沂蒙红嫂俺的娘电影观后感 浏览:375
电影院联盟店 浏览: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