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D眼镜的原理是什么
3D眼镜需要配合3D电影才有用的,看普通电影没有用。
首先说明一下,光是可以偏振处理的,处理过的光具有偏振方向(光本身的方向是不变的),但我们看起来还是原来的光。
然后有一种镜片,叫偏振镜片,他也有偏振方向,偏振方向相同的光可以通过,不同的光不可以通过。
3D电影拍摄的时候,是在不同角度(差不多是双眼分开的角度)放两台摄像机一起拍摄,放映的时候两组画面经过不同偏振方向的处理后,投射到银幕上。
如果这时候你不带3D眼镜,你看上去是两组画面模糊在一起。如果带上3D眼镜,因为偏振镜片的过滤,左右眼看到的是不同画面,跟我们用眼镜看到真实物品时一样。大脑根据计算就会产生立体的感觉。
⑵ 3D电影眼镜种类有哪些 3D眼睛的缺点是什么
一、3D电影眼镜种类
1、互补色
又称色差式,常见的红蓝、红绿等有色镜片类3D眼镜。
色差式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通过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用肉眼观看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红蓝等立体眼镜才能看到立体效果。
原理:红色光通过红色镜片,蓝色光通过蓝色镜片,大脑便可立体成像。
2、偏振光
偏光式3D技术普遍用于商业影院和其他高端应用。
原理:立体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左右眼看到的画面不同,拍摄时用2个镜头一左一右。左边镜头的影像经过横偏振片过滤,得到横偏振光;右边镜头的影像经过纵偏振片过滤,得到纵偏振光。立体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上横偏振片和纵偏振片,横偏振光只能通过横偏振片,纵偏振光只能通过纵偏振片。因此,左边相机拍摄的东西只能进入左眼,右边相机拍摄到的东西只能进入右眼,从而实现立体效果。
3、时分式
又称主动快门式3D眼镜,快门式3D技术可为家庭用户提供高品质的3D显示效果。
原理:根据人眼对影像频率的刷新时间来实现,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图象才会让人对图象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二、3D眼镜原理
根据人眼对影像频率的刷新时间来实现,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图象才会让人对图象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三、3D电影眼镜缺点
1、眼镜问题:眼镜需要配备电池,但必须佩戴才能欣赏电视节目,电池产生电流时发射的电磁波会产生辐射,可能诱发健康问题。
2、画面闪烁问题:主要体现在主动快门式3D眼镜。目前3D眼镜左右两侧开闭的频率均为50/60Hz,即使如此快速,用户仍然能感觉得到闪烁。长时间观看会增加眼球负担。
3、亮度折扣:带上加入黑膜的3D眼镜后,每只眼睛实际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动式快门观看时,就像戴墨镜看电视一样,并且眼镜容易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