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牛仔片和什么是美国所特有的一种影片
牛仔片和好莱坞影片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影片。美国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类型影片,在30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
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四十二街》(1933)、《掘金女郎》(1933)、《大礼帽》(1935)、《风月无边》(1936)和《齐格飞大歌舞》(1936);盗匪片《小恺撒》(1931)、《公敌》(1931)和《弗兰肯斯坦》(1931)等。
除去上述类型影片之外,30年代还产生了大量成为美国电影史中代表作的影片。这些影片包括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第兹先生进城》(1936)和《斯密斯先生到华盛顿》(1939);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6);J.克伦威尔的《人类枷锁》(1934);顾柯,G.的《八时餐会》(1933)和《小妇人》(1933);M.柯蒂斯的《新新监狱两万年》(1933)、《黑色的愤怒》(1935)和《侠盗罗宾汉》(1938);V.弗莱明的《勇敢船长》(1937)、《绿野仙踪》(1939)和《乱世佳人》(1939);福特,J.的《告密者》(1935)、《青年林肯》(1939)、《关山飞渡》(1939)、《怒火之花》(1940)和《青山翠谷》(1941);E.戈尔汀的《大饭店》(1932);希区柯克,A.在美国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1940);朗格,F.的《狂怒》(1936);M.李洛埃的《我是越狱犯》(1932);刘别谦的《风流寡妇》(1934);斯登堡,J.von的《摩洛哥》(1930)和《上海快车》(1932);惠勒,W.的《红衫泪痕》(1938)和《呼啸山庄》(1939)等。
此外,霍克斯,H.、H.金、马莫里安,R.、R.华尔许等亦拍摄了多部质量优秀的影片。
② 电影一定要有象征和隐喻吗
象征跟隐喻不是电影所特有的,可以说日常生活里我们所能触及到的事物多多少少都有象征性,这真的就看你细心不细心了。解析,不只是解析文学、艺术、影视作品,解析是可以从历史开始到文明结束都一直存在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知道“绿帽子”是什么意思,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用“绿”这个颜色呢?这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再比如,你知道一个对勾是耐克的标志,但是为什么呢?哦,原来是源自希腊神话里的信使赫尔墨斯。鲍德里亚说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都被“全息地图”覆盖,我们所参考的标准,我们理解事物的角度都存在着虚假的层面,而解析的过程正是不断撕掉附着在真相上的假象。
你所遇到的窘境不是电影不电影的问题,你所遇到的窘境,是你是否细心观察生活的一切的一种习惯。要知道我们的世界都被假象笼罩着,我们的世界处处都存在拟像。这个习惯有用吗?坦白讲,真的没什么卵用,一个人活着,一日三餐足矣,其他的不需要,但是那跟猪又有什么区别呢?解析不仅仅是为了看透真相,更是艺术之美的一大维度。你或许常常听到电影像诗歌,电影像梦,电影像这啥,电影像那啥,可是就是没人告诉你电影他自己是个啥,当然他自己也未必清楚。现在的文艺工作者打进艺校那天起就是搞艺术的了,一毕业自然而然就以艺术家自成了,他当然不能跟你说明白啥是艺术,越迷糊越好,这样彼等诸君的作品才能通过艺术这杆大旗抬高身价。毕竟,阐hu释you才是当代真正的艺术,不是么。
③ 电影的综合艺术特征是什么
演员扮演的人物是构成故事和体现内容的最重要的元素。电影表演是在两个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1)演员置身在完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对表演提出了生活化的要求。生活化的表演不是不要设计和形式感,奥妙在于设计不露痕迹,而形式感要有电影特有的分寸。(2)电影表演面对的不是观众而是摄影机,演员的创造就成为零散的、非顺序的、随时变换幅度的表演形式。
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演员,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在以上种种局限中的自由:尽管现场拍摄时他的一个情绪被分割了多次,镜头接起来以后却好像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尽管摄影机常常限制着他的表情和动作的幅度,他仍然挥洒自如地使我们感觉不到摄影机的存在。
卓别林,在银幕上以层出不穷的噱头、滑稽的表演和他独创的头戴破礼帽、脚登大皮鞋、手拿细手杖、迈着企鹅步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笑。然而在这种欢笑背后却隐藏着人生的孤独与凄凉。他的喜剧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将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批判因素融入其中,创造了世界喜剧不可逾越的高峰。美国电影史学家路易斯•约可布斯说:“谈论查利•卓别林也就是谈论电影。”“美国电影史上还没有一个人像查利•卓别林那样,成为全世界这样珍爱的人物。”1923年,卓别林创建了自己的查理•卓别林影片公司,成为好莱坞第一个真正独立制片的艺术家。他一身兼任制片、编剧、导演、演员、作曲,拍出了他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巴黎一妇人》(1923年)、《淘金记》(1925年)、《马戏团》(1928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凡尔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等。1972年,他重返好莱坞,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接受了为表彰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所做的不可估量的贡献”而授予他的艺术成就奖。
④ 电影主要特征是什么
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的运动速度,将被摄物体的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的胶片上,成为许多格动作逐渐变化的静止画面,然后将在不同场景用不同的距离角度拍成的许多段这样的胶片衔接起来,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放映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影片,当影片上的这些静止画面,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连续的放映于荧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瞬间保留印象的特征,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放大了的活动影像,发明于十九世纪末,最初排设一些活动影响的片断,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早期电影是无声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出现有声电影,以后有出现彩色电影,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丰富的反映生活的方法,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有广泛的群众性。
⑤ 电影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肯定有爱情;有好人和坏人;不管多困难好人最后一定会转败为胜
⑥ 有什么电影和小说类型是中国特有的
范冰冰演的《封神传奇》,那样的神话题材是中国特有的,别的国家可没听说过有类似的题材。
⑦ 电影的特点
电影艺术近年来热度非常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一些好的电影,电影的题材也多种多样,能揭露社会现象、能刻画人性光辉、更多展现战争的残酷,所以现代生活,电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今天妙戏教育就为大家分享关于电影的特征。
首先,从艺术的角度来理解电影的特征。根据艺术的存在方式和感知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时间艺术(如音乐)、空间艺术(如绘画);造型艺术(如建筑)、语言艺术(如文学)、舞台艺术(如戏剧);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等。电影艺术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一种感官(视听)综合艺术,同时还是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具有运动中的造型的特点。
其次,从电影的思维特性来理解电影。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文艺形式的形象思维,因为电影艺术的形式规范的特殊性,不仅制约了形式本身,而且还简介的影响了思维的活动。电影思维基本的方面表现在它的视听特性、蒙太奇性和造型特性。
1.视听特性
在电影思维中,视觉论和听觉既是感知的方式,组合某个形象和画面,而且还成为思维操作的工的视听信息在人脑海中不仅仅用来具对影片的欣赏除了形象和形象的活动之之外,还从画面中线条的排列、面积的对比、位置的经营、光和色的处理、、声音的使用,以及运动和运动的组合中运用视听来思 维和理解。
2.蒙太奇特性
其一,叙事的蒙太奇思维。镜头的切换主要服从于叙事的逻辑。影片的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人物的活动和冲突通过故事情节来实现的。蒙太奇思维的方式表现在寻找和揭示镜头之间的叙事联系。无论是条或多条叙事线索,叙事的蒙太奇思维通常按时间线性贯穿在镜头之间。前后的镜头服从事件的延续或情节的因果律。面对银幕上镜头的频繁切换,叙事的蒙太奇思维主要被用来对镜头按照一定 的逻辑来整理和节重新排列。其主要有: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连续蒙太奇。
其二,表现的蒙大奇思维。镜头之间的频繁交切不是时间线性的延续,而是空间关系的并列所造成的影像叠加,直接在切换的镜头之间寻找和揭示用来表情达意的联系。其主要有:对比蒙太毒隐喻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等。
3.造型特性
如果说电影思堆的蒙大奇特性更代表着电影艺术传统的话,那么它的造避性何电影的当代进展的一个显著标志。传统电影思维主要以形象的再现和情节的延续为核心。造型并不是指如何把刷本中的人物和故事转化为银幕形象,而且 节的时间延续运用电影艺术表现的方法,手段和技巧,使形象的特征得到强化。主要包括:摄影造型、美工造型、演员形体动作,以及由镜头组接而产生的蒙太奇含义的造型效果等方面。
⑧ 哪些是电影语言的独特性/非独特性因素
电影思维:电影创作的经验总结,理论概括和表述中通用的一个不太严格的用语,主要用来笼统、含混地指电影艺术创作不同于其他艺术创作的独特思维活动。有人把它定义成电影的形象思维。使用这一用语的逻辑思路是,既然电影作品与其他文艺作品相比有其独特性,那么电影作品的创作思维活动也应有其独特性。语言是思维的媒介。电影语言是电影思维的媒介。但电影语言不是由一个系统,而是由几个系统组成的。这些系统有言语、音响、音乐、文字和影像。所谓电影语言正是由这些电影特有的和非特有的因素共同形成的。电影语言的运用,同时包含着对于动作表演、摄影机的运动、美术设计、光影构图、色彩的运用、声音合成等各种表现元素的考虑。从结构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现在对所谓“电影的”语言所知甚少。随着电影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笼统使用的概念逐渐地将不再被使用。从历史角度来看,使用这一概念往往意味着对所谓文学的或戏剧的创作思维方式的排斥大于吸收。
⑨ 电影的特点有哪些
1、用直观形象展现生活过程。其展现的优点是:仿真,全方位,鲜活感;
同时诉诸生理与心理层面,激发“通感”,全面调动人的兴奋与亢奋;最完整,最宏观,最主观;讲究原生感,质感,亲近感,亦即现场性与人间性。
2、直观形象强似实际生活表象。由直观性而来,但其能量独一无二。
要在:实感,质感;无所不至,无所不能;既现实又超现实;以一个假定性的宏观前提,实现自己迄今为止唯一的在这方面的巨大的效应。旨在纪录式地再现生活情景,使观众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3、以运动的方式表现运动的事物。作为效仿最佳的造型艺术,直达生活的真相与本质,揭示事物的动态性质。
含:镜头的运动;镜内事物的运动;人的行为、性格、心理(事件、情节、情景)的运动。展现生活本身生动、活泼、丰富的现象形态和生命、生活、生存的人文底蕴。
4、用综合的方式实施艺术创造与传达。含:内容上的综合展示;形式上的综合手段;创作上的综合表达;接受上的综合美感。其效应是丰富性,无所不包。
一切其他艺术的审美优点均为所用,但不是机械拼合,而是有机融合,服从自身目标,从而成为其实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9)什么是电影特有的扩展阅读: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
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网络——电影
⑩ 电影界不可不知的常识有哪些
第一章:电影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章:电影名词定义
第三章:电影常识汇编
第四章:电影与艺术概论
第五章:电影艺术家创作人生
第六章:电影经典赏析
第七章:电影前期筹备
第八章:电影拍摄实践
第九章:电影后期综述
第十章:电影奖项与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