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部电影名字,国外的,我记得片尾的景色是在山上看着大好山河,男主角叫女主角闭上眼睛,想象他们未来
美梦成真/又名飞跃来生缘 What Dreams May Come(1998)?
㈡ 哪个音乐家的眼睛是瞎的
黑人盲歌手Ray Charles
而且还拍以他的一生传奇为题材的电影,名字就叫《Ray》
Ray Charles,他是一个黑人盲歌手。他从七岁起因为青光眼的病情恶化而导致双目失明。后来,他父母双亡,唯一的兄弟在一次事故中丧生。他自学盲文、钢琴和作曲,一生获得过12座葛莱美奖杯,1986年入选摇滚名人堂,1988年获颁葛莱美终身成就奖,成为“灵魂乐之父”。在Ray Charles的歌声中,已无所谓音乐的类型,已跨越了音乐的类型,已无所谓主流与非主流,经典和流行,前卫和保守。能达到这一境界的艺人并不多见,Ray Charles肯定是其中之一。传奇巨星法兰克辛纳屈尊称他为“天才The Genius”,乐坛给予他“开创灵魂乐的先锋”的定位,乐迷推崇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流行艺人”、“最真实的美国音乐原味”。听过他那综合了节奏蓝调与福音感觉的灵魂乐嗓音,你会发现,最虔诚的灵魂乐莫过于此。
有人问Ray Charles:什么是灵魂乐?
Ray Charles回答:Soul。
显然,音乐已经溶进了他的身体、血液和灵魂,跨越了灵魂、爵士、乡村、蓝调、流行各个领域。“打从我出生,音乐就在我的内在滋长,音乐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像是我的血液一样。”Ray Charles自己也是这样说的。
Ray Charles以Unchain My Heart、I Can’t Stop Loving You、Georgia on My Mind、Hit the Road Jack等等经典名曲走红歌坛五十余年,他沙哑又温暖的嗓音成为西洋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声音之一。虽然他6岁失明,但他凭着不屈不挠的毅力在佛罗里达州的一所视听障学校努力学习音乐,并且在毕业后即开始朝乐坛发展。自1950年中期开始,他以结合了爵士、福音、蓝调、灵魂、乡村等等各式曲风的创作风格,为流行和灵魂乐坛划出新的面向,并且成为这半世纪以来西洋乐坛上最具影响力且最被尊重的音乐家之一。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曾在访问中表示,Ray Charles 1994年的歌曲A Song for You是他到目前为止最喜爱的一首歌,许多不论哪一种族的美国人在最喜爱的歌单中,也都会出现起码一两首Ray Charles的歌曲,足见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Ray Charles不但在歌坛叱咤了半个多世纪,他也曾在许多部电影以及电视影集中有过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此外,他于1990年代为百事可乐所拍摄的广告,更是让You got the right one, baby. Uh-huh这句广告词成为当时美国年轻人最爱的流行语之一。
在Ray Charles长达58年的职业生涯中,总共获得过12座葛莱美奖,并且同时获选列名蓝调名人殿堂以及摇滚名人殿堂。此外,Ray Charles也曾获美国录音艺术学院颁予终生成就奖。
Ray Charles生前所录制的最后一张专辑《Genius Loves Company》在他病故前已经完成录音,这张由Ray Charles与B.B. King、Norah Jones、Willie Nelson、James Taylor等多位知名歌手对唱的专辑,预计将于8月底发行。
2004年6月10号,中午11点35分因为肝病并发的症候群而在家中去世,享年73岁。
不过,你问到“他那首歌叫什么”
可能就是Steve Wonder了,原名Steveland Judkins
Stevie Wonder是70年代最成功的黑人音乐家之一,他从小就显示出在音乐上的非凡天赋并且一直在音乐事业上发展。1950年Stevie Wonder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萨吉诺,先天双目失明。从小在教堂唱歌,10岁时通过"奇迹"组合成员介绍,来到摩城唱片试唱。他能唱歌、弹琴、打鼓,录音棚里能找到的乐器他几乎都能演奏。Motown的老板戈迪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立即与他签约,他的第四首单曲于1963年获排行榜冠军,歌曲传达出盲人通过指尖的触摸对生活的感受,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60年代,Stevie Wonder有16首作品进入排行榜前40位。
进入70年代,Stevie Wonder继续扩展自己的音乐知识和理论,注重作品的创作技术,特别是和声的运用。此后,发表了一系列具有自己风格的专辑,并都由他独立制作,这在Motown是没有先例的。到了80年代,Stevie Wonder风华不减当年。1984年他为电影《红衣女郎》创作的歌曲"电话诉衷肠"不仅获排行榜第一,而且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插曲奖。从1974-1984年间,Stevie Wonder共获得15项格莱美大奖,创下了美国流行乐坛的最高纪录。
综观Stevie Wonder的音乐生涯,70年代为黄金时期,1970-1979整整十年,Wonder总共创作出3张5颗星及4张4颗星的专辑。1976年他发表的专辑《Songs in the Key of Life Wonder》是真正的巅峰之作,而进入80年代之后的创作则跳脱了70年代的风格。他的歌迷包括了白人和黑人,风格跨越了流行音乐和摇滚乐。在Stevie Wonder的作品中,白人摇滚和黑人音乐的分界变得毫无疑义,他是一位多才多艺并且多产的创作歌手,除了自己的个人作品外,还经常出现在别人的唱片中,给别人写歌。
Stevie Wonder的音乐生涯至今,共计拿回21座葛莱美奖,他杰出的表现,不只在音乐上表露无遗,更致力于人权和平运动,悲天悯人的胸怀,令他散发出耀眼的光采。
你说的那首歌就是红衣女郎主题曲——电话诉衷情(I Just Call to Say Love You )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
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母亲秦氏出身农家,曾嫁与秦家,婚后不久便守寡,与华清和的结合遭到族人痛骂,在阿炳出生一年后便悒郁而死。阿炳一生下来就被父亲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被送入私塾读书。
华雪梅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1914年,华雪梅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轮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后由于经营不善,阿炳又染上恶习,生活逐渐潦倒,在他34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39年,阿炳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结为夫妇。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此时阿炳已完全荒弃音乐达三年之久,经过三天的练习,分两次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阿炳为教师,但当时他已身患重病,无力应聘,12月4日与世长辞,葬于无锡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1951年3月27日其妻董彩娣病故。
阿炳在音乐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家传师承的藩篱,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㈢ 求电影《观音山》背景音乐
观音山的背景音乐是《下个,路口,见》
演唱:李宇春
作词:李宇春
所属专辑:《Chris Lee 同名专辑》
刚下的地铁还不算拥挤
你那边飞机碰巧也落地
东京下雨 淋湿巴黎
收音机 你听几点几
当半个地球外还有个你
当相遇还没到对的时机
夏天一去 又是冬季
7-11 暖杯巧克力
秒针转动 DI DI DA
小小时差 DI DI DA
我早茶月光洒在你头发
平行的画 DI DI DA
几时交叉 DI DI DA
下个路口再见吧
忙碌会议你头脑转不停
我街头散步偷偷喘口气
伦敦叹息 倾听悉尼
同时期 就像在一起
我偏爱弗朗明哥的热情
你倾心维也纳古典钢琴
不曾相遇 未曾熟悉
深呼吸 你会在哪里
秒针转动 DI DI DA
小小时差 DI DI DA
我早茶月光洒在你头发
平行的画 DI DI DA
几时交叉 DI DI DA
下个路口再见吧
秒针转动 DI DI DA
小小时差 DI DI DA
我早茶月光洒在你头发
平行的画 DI DI DA
几时交叉 DI DI DA
下个路口再见吧
㈣ 音乐之声的影评
央视音乐《经典》最近正在回顾《音乐之声》,昨天偶然调到,看了一会儿便忍不住又把蝶拿来重新温顾一遍。对于我这种喜欢炒冷饭的习惯很多朋友认为属于闲着没事做,嗯,确实有道理。
《音乐之声》,看过无数遍了,不晓得等我老了,它会不会成为我这一辈子看得最多次数的电影呢?哈哈~风景如画的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的故乡,据说导演在考虑电影取景的时候来到此地,当时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在如此美妙的地方拍出的《音乐之声》一定会成功。事实果不其然,它创造了歌舞片的奇迹,并挽救了这家濒临破产的电影公司。小莫的故乡嘛!我最最心驰神往的地方。
电影一开始,音乐带着我们掠过奥地利的山脉,河流,民居和草愿,最后来到那片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上,幽幽绿草地,修女玛丽亚远远地奔来,展开双臂唱出那首《THE SOUND OF MUSIC》,“我的心像小鸟一样,从湖边向森林中展翅飞翔,我像小雀日日夜夜在高声歌唱,当寂寞时候我就来到山岗~”
“你一定要让她幸福,要幸福得如同在山脉上高声歌唱的玛丽亚一般。”我突然想起电影《第六感》中,母亲在女儿的婚礼上对那个许诺给其女儿一生幸福的男人的祝福。真的太美了,灵动的画面,悦耳的歌声,可爱纯真的玛丽亚。
看这部电影就不能不提到那七个活泼可爱的小孩,还有那个威严但却不失慈祥的超帅上校。哈哈~我特别喜欢这样的男人,有一颗敏感善良的心,可却紧紧的包裹在冰冷的外表之下,他有着德奥民族典型的外表特征——棱角分明,眼睛又深又蓝,婉若一片静静的湖水,还有坚毅的嘴唇总是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呵呵~我对他描述过分祥细了吧?玛丽亚就像一个前来拯救这个严肃地如同死灰一般的家庭的美丽天使,她温柔而善解人意。最最重要的就是她带来的音乐——这个家庭久久不曾拥有的东西。她用她的音乐,她的开朗打动了那七个孩子。我喜欢看着她带着那七个人精儿样的小孩,穿着用窗帘做成的娱乐服,背着吉它欢快地奔跑在一片片草地上。阳光照射下来,把那逼画面给锐化了,幸福的光环染在每一个人四周。从带头的那个16岁花样年华的丽莎再到最后那个小不点儿葛内特。哈哈~每一个都像是在天堂里的快乐天使。
电影从头至尾,总是弥漫着无忧无虑的调子,除了玛丽亚的离开,除了丽莎男友的背叛。前者是因为爱情而放手,后者是因为,因为初恋总是青涩而不成熟的。玛丽亚和上校跳完那支奥地利民族舞蹈时,他们配合得天衣无逢,他们四目相接深情款款。玛丽亚双颊染得通红,她这才知道原来她早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上校,可是,她却选择了逃避,又回到了修道院。但在睿智的大修女的指引下和她那份想念孩子的心的驱使下,终于她还是选择了回去。但没想到命运从此改变——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在其它地方为你打开一扇窗的。当她再次回到修道院的时候,是以新娘的身份。当身披洁白婚纱的玛丽亚从大修女手中接过花环,缓缓走向上婚姻礼的殿堂时,你不得不承认,那样的婚礼是人人都艳羡的。
最后的结局是完美的,在德国纳粹即将到来的时候,上校带着玛丽亚和七个孩子,利用一次音乐会的机会顺利逃脱了纳炫粹的追捕。他们跨越了重重高山,远离了战争的阴影。我想故事的结局应该就是童话式的:从此,王子和公主还有孩子过着幸福生活。
参考资料里还有些影评,供你参考。
㈤ 冷山中的音乐
电影冷山中异常美妙的一首乡村音乐
,3个男人所唱的歌曲 这个曲子是冷山这个电影原声歌曲中我比较喜欢的一首.
曲子中淡淡的忧伤在这首I Wish My Baby Was Born中表达的淋漓尽致.
也异常的喜欢它的歌词 浪漫的思绪!
重小到大就欠语言表达能力,憋出这么多字实属不易,有些电影看过之后觉得很棒
但又说不上来棒在哪.不会用美丽的语言来对它进行评价,朋友问到的话只能回答
:看看吧 很不错的.
电影确实看了不少,好的电影原声只需慢慢品位,一部好的电影只需要
静下心来慢慢的欣赏歌曲和画面与心灵上带来的冲击.
冷山这个电影上的原声音乐,味道感觉有点像勇敢的心中苏格兰风笛带来的
气息.同样的浪漫情调,看着画面听着音乐同样的体会出故事的伤感.
歌词大意:
我希望,我希望我的孩子还活着.
坐在他爸爸的腿上
我可爱的女孩,我可爱的女孩 已离我远去.
绿草爬上了我的脚面.
我不会前行 永远都不会
除非太阳重西边升起.
猫头鹰啊,猫头鹰.
你是孤独的鸟儿.让我心寒
带来恐惧.
有一片血迹,一片血迹.
拈上了你的翅膀,
是谁的血迹啊, 拈上了你的......羽毛.
㈥ 一部韩国电影只有音乐没有对话的爱情电影是什么电影内容是、女的眼睛瞎了、男主角把自己的眼睛给了她、、
是一部韩国MV叫《因为是女子》
作品分析
《因为是女子》由三人女子组合KISS演唱,申贤俊及吴慧秀出演的这部音乐录影带在播送之后曾经造成韩国网络下载塞车,甚至被誉为韩国感人MV入门必看之作。 男生为了女生献出了自己的眼睛,只留有女孩的照片珍藏一生。 八分钟的MV情节改编自真实故事,旋律优美,剧情感人,情节跌宕起伏,讲述了一位摄影师和一位女子的美丽邂逅。他和她相遇在秋叶飘落的街道,他手中的镜头不经意间捕捉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女子秀丽的面庞,也是一段感人爱情的开始。他不断用镜头记录下眼中美丽的她,她也开心的剪下自己的独照贴在他照片的旁边。可是上天只爱剧本不爱角色。滑落的腐蚀剂模糊了她的双眼,也模糊了他们的爱之路。身为摄影师的他眼中的世界从来都是缤纷多彩,但是为了她,他选择捐出自己的双眼,把色彩和光明留给了她。当她以为一切都已然成追忆的时候却遇到了失明的爱人,珍藏在他身旁的,是她的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申贤俊凭借此MV挽回了离去女友--原韩国小姐孙泰英的心,融入男主角真实心境的片尾独白更是感人至深。
后续可惜申贤俊与孙泰英二人最终还是分手了。孙泰英嫁给了权相宇。而在《天国的阶梯》里申贤俊和权相宇二者的角色关系就是情敌关系。让人不禁感叹申贤俊戏里戏外的人生。
㈦ (冷山)这部电影里的音乐问题
这是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25027/
简介:
冷山原声唱片的风格主线是美国传统民谣(Traditional Folk),“白条”乐队(White Strips)的杰克·怀特(Jack White)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卖唱的戏子,这个戏子唱了5首歌,理所当然,这5首作品也成了电影原声中的组成元素。这次怀特手中的乐器不再是带电的吉他,而是班卓琴和曼陀林,唱的也不是他拿手的车库摇滚,而是一水儿的美国传统乡村民谣,他的表演和演唱的歌曲都重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美国人民的娱乐生活。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徒步旅行的陌生人》(Wayfaring Stranger),去年逝世的琼尼·凯什(Johnny Cash)也在2000年灌录的唱片《孤独的人》(American III: Solitary Man)中演唱过此曲。
《冷山》音乐是近年来美国大片中难得的动听音乐,其中有五首美国民谣,19段感人旋律。近来人气极旺的摇滚乐队“白色条纹”的首脑人物,同时也是蕾尼·齐维格男友的杰克·怀特参与了《冷山》的配乐工作,并为该片创作了主题曲“Never Far Away”。他还在片子中饰演了一个小角色,这是他首次在银幕中亮相。White Stripes的号召力使得《冷山》的原声大碟格外引人注目。
IPB Image
专辑曲目:
1 Wayfaring Stranger-Jack White
2 Like A Songbird That Has Fallen-Reeltime Travelers
3 I Wish My Baby Was Born-Tim Eriksen,Riley Baugus vs Tim O`Brien
4 The Scarlet Tide-Alison Krauss
5 The Cuckoo-Tim Eriksen vs Riley Baugus
6 Sittin` On Top Of The World-Jack White
7 Am I Born To Die-Tim Eriksen
8 You Will Be My Ain True Love-Alison Krauss
9 I`m Going Home-Sacred Harp Singers At Liberty Church
10 Never Far Away-Jack White
11 Christmas Time Will Soon Be Over-Jack White
12 Ruby With The Eyes That Sparkle-Stuart Duncan vs Dirk Powell
13 Lady Margret-Cassie Franklin
14 Great High Mountain-Jack White
15 Anthem-Gabriel Yared
16 Ada Plays-Gabriel Yared
17 Ada And Inman-Gabriel Yared
18 Love Theme-Gabriel Yared
19 Imea-Sacred Harp Singers At Liberty Church
㈧ 眼睛音乐山打一电影
美国电影隔眼有山。
《隔山有眼》(The Hills Have Eyes)是由亚历山大·阿嘉执导,艾伦·斯坦佛、凯瑟琳·奎南、凡妮莎·肖、艾米莉·德瑞文、丹·伯德、泰德·拉文等主演的恐怖片,于2006年3月10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对夫妇为了庆祝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开车带领全家做一次穿越国境的公路长途旅行,不料却在路上遭受畸形怪物袭击的故事。
㈨ 电影《音乐之声》观后感 2000字左右
《音乐之声》这部影片,让我深受感动。它是作曲家查理德.罗杰斯与作家奥斯长.哈默斯塔第二于1959年完成的,而后1965年改编成为同名影片。
全篇文章中有音乐连贯而成,讲述了一个热爱音乐的修女追求自己幸福的过程,内容活泼生动,不少场景,都会让我捧腹大笑,但一些场景却又让我感动流泪。
一位名叫玛丽亚的修女在修道院表现国语反常而受到其他修女在的一些双重评价,后来她呗院长拍到一位名叫特拉斯的海军舰队长家做一名家庭教师。特拉普有七位孩子,刚开始她们都不喜欢她,孩子们用尽办法捉弄这位新来老师,可是玛丽亚却没有生气,她带孩子们做游戏,并教会了她们很多很多歌曲,可是后来孩子们的父亲带来了一个女子,也就是她们的新妈妈,玛丽亚被逼回到了修道院。孩子们很不喜欢这位男爵夫人,可是舰长已经和她订婚了,但不久后,舰长对她又不满意了,她们解除了婚约。而玛丽亚和舰长又渐渐发生了感情,他们就结婚了。当两人在度蜜月时,受到了德国纳的任命,但舰长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最后为了捍卫自己急停,他们在音乐会上逃走了。在这平凡中又演译着不平凡的执著,玛丽亚对自己生活的执著,对感情的执著。不禁让我想起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遇到许多的困难时总是逃避,而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应该向玛丽亚一样,勇往直前,追寻自己所想要的东西,即使是失败也无怨无悔,因为人生没有永远不败。
这部电影有很多角色都令人难忘。最令我难忘的是冯·特拉普上校上,他的爱国之情令我难忘。当他唱完”Bless my home land forever.”时看到期望祖国美好的希望破灭,不禁哽咽得无法继续唱下去,这让我们看到了上校高尚的爱国情怀。冯·特拉普一家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抛下自己所有的财产和地位以及冒着生命危险逃出奥地利的行动让我非常的感动。在现实中也有许多爱国的例子,如: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在航空科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49年,他得知新中国成立了,非常兴奋,毅然决定抛开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国参加建设。虽然美方百般阻挠,但这并没有让钱学森放弃。当他回到祖国,他兴奋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来,现在终于回来了!”这件事让我深深的佩服钱学森爷爷的爱国之情。“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民族,为了祖国,为了国家的尊严。爱国是中华几千年以来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不能因为被压迫而放弃自己的祖国,放弃这流传了几千年的美德。正所谓“威武不能屈” ,我们绝不能因为威胁而投靠侵略自己祖国的人。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要忠于祖国、热爱祖国的道理,这个道理绝对能使我受益一生。
一个退役的上校,家里连续换了14个家庭教师,你要是第15个,你敢去吗?
可是一个修女去了,不但去了,而且成功了——————
第一:修女找到了爱情,成为上校的太太。
可是,上校的前女友,一个有地位的、有金钱、美丽、高贵的女人,在用尽心思,却没有得到孩子们和上校的心之后,只好伤心而退。
而修女,之前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修女而已,一生的命运从这样的选择开始发生了转变。
第二:那7个孩子和上校都爱她;
第三:她可以永远不再做修女。
你敢想吗?她成功不是用心机,而是用的真诚的爱心:
当她第一次到来的时候,面对孩子们的种种恶作剧,她真诚的与她们沟通:“当一个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要和完全不认识的人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会怎样呢?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害怕,紧张,可是,我没有感觉到,相反,对你们热情的招待,我真是太感动了。。。。”孩子感动的哭了,当她得知孩子们的妈妈去世后,爸爸就再不许家里有歌声和笑声后,知道孩子为什么要恶作剧后,她开始教孩子们唱歌,做游戏,她甚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用窗帘给孩子们自己做衣服,因为她说:她们漂亮的紧身衣不方便运动,她也害怕孩子们怕把衣服弄坏爸爸生气,而玩的不开心。她带孩子们一起到户外郊游,上树、划船。。。。同时,她随时随地的教孩子们知识,打雷下下雨的晚上,她教会孩子们战胜恐惧,和孩子一起快乐生活学习,正是由于,她出于一片真心,真正为了家里带来歌声和笑声,她甚至不同意上校用哨子喊孩子们,她说孩子有自己的名子,这样不尊重人。。。。。
面对上校那张死板的脸,生硬的做法,她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在上校反对的时候,她也敢于讲清自己的想法,并说服上校。
相比之下,他的前女友,看上的是他的钱、地位还有大房子,虽然也喜欢他,可是,她不喜欢孩子,想要把孩子们送到寄宿学校去,和孩子在一起也是应付,强忍着。。。。。
和开朗、自然、大方、有爱心、爱唱、爱孩子的修女比起来,上校最后和前女友说:你走吧,我们不合适,不要互相欺骗了,这样对你不公平。。。。
当你听到你将是第15个被折磨的人的时候,你害怕吗?你还会面对吗?你有信心走到那样的一个新环境吗?她选择了,她成功了,人生就是这样,往往只看到失败,却看不到失败后面的成功,每一个人的成功,实际上是建立在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的。那么,面对你目前的失败,你会怎样呢?
当你拥有的时候,你感到幸福吗?当你失去的时候,你感到痛苦吗?在得与失之间你更多的想到了的是什么呢?一个人是要算计着活着,还是要真诚的象修女这样的生活呢?你有过助人的经历和被助的幸福吗?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的,助人是快乐之本,受助是幸福之源。
孩子们的天性便是追求自由,影片里的孩子们各自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爱好和理想。他们不愿意过这种严加管束的生活,总设法捉弄历届的家庭教师,使他们呆不下去。对玛丽亚自然也不例外:一会儿出其不意把蛤蟆放在她的口袋里;一会儿趁她不备将松球放在她的座位上。但玛丽亚自己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能理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她引导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用窗帘布给孩子们做了游戏服,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教他们唱歌,从“多,来,米”学起,直到排练歌曲。于是这个家庭平添了笑语、欢乐和生气,充满了音乐之声。
音乐感动的不仅是孩子,上校,一个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有着严格要求,又有些沉醉于以往的男人,听到音乐后,激起了内心深处埋藏已久的情感,无法掩饰的忘我,轻轻的哼着。音乐不仅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上校,从此变得更有人情味。
自由与专制的斗争、爱与邪恶的较量,永远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壮烈的场景。一曲音乐之声,就是一声自由战胜专制,爱征服邪恶的颂歌。自由与爱,源自于自然,源自于心灵,是人类最久远、也是最永恒的追求。但专制与邪恶,总不愿意见到人类沐浴在自由与爱的光明中,不愿让人们自由地爱,恐惧人们热爱自由,总要千方百计将自由窒息,将爱毁灭!但自由与爱的伟大,正在于他们不惧任何压迫,不惧任何威胁,不惧任何邪恶。因为爱与自由源自心灵,源自自然,源自上帝赐与人类的无穷的力量,因此,爱与自由终将战胜专制、战胜邪恶、同时也战胜自己达到新的辉煌。有史以来,每一次专制对自由的压迫,每一次邪恶对爱的污辱,换来的都是自由的更高的境界,是爱的更美的表现。但是我们必须敢于面对专制与邪恶,必须敢于与专制与邪恶说不!
自由地爱,热爱自由,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㈩ 音乐之声电影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
奥地利。
《音乐之声》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的音乐片,该片于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修女玛丽亚到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并和上校的7个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并与玛利亚之间产生了感情的故事。
该片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个奖项。
(10)眼睛音乐山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玛利亚
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于是她被派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她很快和上校的七个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渐渐在她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
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1935年10月1日出生于英国萨里郡。英国女演员、歌手、舞蹈家及戏剧导演,同时也是多部畅销儿童读物的作者,联合国妇女开发基金会的“亲善大使”。
1954年,首次登台百老汇演出《The Boy Friend》,获得了世界戏剧奖。1964年的电影处女作《欢乐满人间》和1965年的《音乐之声》,均取得较大成功,前者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奖、金球奖、桂冠奖、格莱美奖等,后者则取得了奥斯卡提名、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冯·特拉普
海军上校,有七个孩子。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他请来玛利亚作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刚开始他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并被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
演员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1929年12月13日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演员、制作人。
1951年,普卢默进入演艺圈。1965年,参演《音乐之声》。1980年,参演《时光倒流七十年》。1983年,凭借《荆棘鸟》被提名第35届艾美奖迷你剧最佳男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