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电影《地雷战》与《地道战》,为什么是教学片
这两部电影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当时上映时并没有冠以“教学片”。
比如《地道战》是在片尾最后有一行小字“民兵传统教育片”。
“教学片”是在1970年重新拿出来放映时,新添加进去的。
据《地道战》的导演任旭东回忆,他刻意强调不是故事片,而是教学片,这样《地道战》得以重新
正式上映。
B. 《地雷战》“偷地雷”彩色清晰照曝光,你了解演“渡边”的演员吗
《地雷战》,称为国民IP也不为过,少的几遍,多得十几遍,有些情节早已印刻在脑子里,翻拍无疑是自取其辱。曾有人评价《地雷战》是一部“科幻片”,但这并不能影响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毕竟这部经典只属于我们的童年,豆瓣8.0的评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地雷战》作为教学片,在短短的74分钟里,不仅将各种地雷的埋法生动详细地介绍出来,而且有效地传播了乐观、积极的斗争精神。如今参演《地雷战》的很多艺术家已离开,但他们的经典银幕形象永留我们心中,最后也希望《地雷战》是一种记忆,一种再也不会发生的记忆。
C. 六七十年代有哪些老电影
六七十年代的老电影有《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等。
一、概述
六七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老电影。这些电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具体电影介绍
1.《地雷战》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战斗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运用地雷战术抗击日军的故事。
2.《地道战》描绘了在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人民利用地道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情节。电影充分展示了人民群众的智勇双全。
3.《南征北战》是一部描写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展现了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4.《平原游击队》讲述了在平原地区与敌人进行游击战争的故事,展现了游击队员的机智勇敢。
5.《铁道游击队》展现了在铁道线上与敌人斗争的故事,体现了游击队员的英勇无畏。
6.《闪闪的红星》是一部反映红军和人民群众团结抗战的电影,讲述了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三、那个年代电影的特色
这一时期的老电影多以战争题材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奋斗精神。此外,这些电影在制作上注重现实主义风格,强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同时,这些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也深入人心,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结论
六七十年代的老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们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价值观。这些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值得我们珍藏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D. 老电影战争片1000部老电影国产
1、《地道战》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的剧情片,由孙道临、袁霞主演,于1958年在中国上映。
2021年9月21日,该片4K彩色修复版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10月6日,修复版在全国公映。
该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
E. 老电影扛把子,经典台词数不清的“老三战”,到底是哪三部
对于“老三战”来说,他们已经不是露天电影扛把子了,它们是影响了几代人包括外国人的老电影扛把子。
《地雷战》经典台词不算多,“不见鬼子不挂弦”是最经典的。
不过《地雷战》里倒是诞生了一个经典形象,那就是鬼子化妆成小媳妇去偷地雷时的滑稽样子。以后凡是有类似装束的人我们都称之为“像偷地雷的。”
你还记得其他经典台词吗?不妨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