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2、《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3、《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大阅兵》获评委奖。
5、《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Ⅱ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是《渔光曲》。
《渔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的剧情影片,王人美、韩兰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影片代表作之一。该影片由民国著名电影人厉麟似等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并获第九名,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渔家子弟徐小猫、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继承人子英之间的悲欢离合,两代人之间的故事折射出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的飘零动荡。
(2)中国大陆第一部荣获金熊奖的电影是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徐小猫
渔家女儿,自幼丧父,母亲为养家当了何家奶妈,从小由祖母带大,有一个孪生弟弟小猴。长大后继承父业,以捕鱼为生。多年后,归来的子英好心给徐家姐弟一百块钱,却阴差阳错被诬陷是他们抢劫而得,并因此被捕入狱。
2、徐小猴
小猫的孪生弟弟。出狱后家里发生了火灾,徐妈和舅舅葬身火海。姐弟俩无家可归,只能回去捕鱼。不幸的是,小猴因捕鱼受重伤致死,临死,他央求姐姐唱《渔光曲》诀别。
3、何仁斋
何父,娶了交际花薛琦云,并和外国人创办了渔业公司,但自己却没有实权。得知儿子想收留徐家姐弟,用拐杖赶走了他们。公司破产后自杀身亡。
Ⅲ 第一部在国外获奖的中国电影是哪部
据了解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根据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创作的《中华儿女》。
《卧虎藏龙》是第一部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的外语影片,也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亚洲电影。 渔民徐福和妻子有一对孪生子女小猴、小猫。一场暴风雨夺去了徐福的生命,徐妻只得撇下刚生下的儿女,只身到了船王何家做了奶妈。 这个电影很是经典。
Ⅳ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项的影片(所有类型都包括)是什么
《渔光曲》小学时候就学过
Ⅳ 中国大陆第一部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是( )
正确答案为:D选项
答案解析:《红高粱》1988年获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
Ⅵ 为中国电影赢得第一座“金熊奖”的影片是什么它的主创人员名单。
张艺谋《红高粱》
职员表
▪ 制作人: 吴天明
▪ 导演: 张艺谋
▪ 副导演(助理): 杨凤良
▪ 编剧: 莫言;陈剑雨;朱伟
▪ 摄影: 顾长卫
▪ 配乐: 赵季平
▪ 剪辑: 杜媛
▪ 美术设计: 杨钢
▪ 录音: 顾长宁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我爷爷 姜文
我奶奶 巩俐
我罗汉爷爷 滕汝骏
我奶奶她爹 钱明
Ⅶ 第一部得到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是什么
有2部同时获得呢!
第一届柏林电影节 (1951年)
最佳影片金熊奖 吉普车上的四个人 Leopold Lindtberg
最佳影片金熊奖 灰姑娘 沃尔特·迪斯尼
Ⅷ 中国首部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
1982年 阿达《三个和尚》获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短片竞赛最佳编剧);
1983年 许雷《陌生的朋友》获第33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8年 张艺谋《红高粱》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89年 吴子牛《晚钟》获第39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奖银熊奖;
1990年 谢飞《本命年》获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
1993年 谢飞《香魂女》和李安《喜宴》同获金熊奖;
1994年 吴子牛《火狐》获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推荐奖;
1995年 李少红《红粉》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优秀单项奖视觉效果银熊奖;
1996年 严浩《太阳有耳》获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奖和最佳导演银熊奖;
2000年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获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2001年 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获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2003年 影片《盲井》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艺术贡献银熊奖、《英雄》获特别创新奖;
2004年 朱文《云的南方》获非竞赛单元的“NETPAC”奖;
2005年 顾长卫《孔雀》获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蔡明亮《天边一朵云》获特别艺术贡献奖。
2007年 王全安《图雅的婚事》获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金熊奖。
Ⅸ 中国第一部荣获奥斯卡的电影是
第一部在奥斯卡获奖的电影:2001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师、最佳音乐、最佳美术指导4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