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宫崎骏电影《起风了》里面那首德语歌曲~的出处
这首德语歌曲是由德国音乐家Robert Gilbert作词 , 德国作曲家Werner Richard Heymann作曲,由环球音乐德国发行小组在1931年发行,歌曲名称是Das gibt's nur einmal《这是唯一的一次 》。
具体歌词是:
Am I crying? Am I laughing?Am I dreaming? Am I awake?
我是在欢笑还是该哭泣?我是在梦中还是该面对现实?
Today I don't know what I am doing. Wherever I go,wherever I stand。people smile at me!
如今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无论我去哪,无论我以什么样的地位站在这里。人们予我以微笑!
Today all fairy-stories will come true!Today everything will become clear to me。
今天,所有的童话都将成为现实,一切将真相大白。
It only happens once, it doesn't happen again。
一期一会,永不重蹈覆辙。
It is too beautiful to be true. Like a miracle a golden glow from paradise shines down upon us。
难以置信的美好,正如奇迹般的光芒,从天堂照耀。
It only happens once, it doesn't happen again。it is perhaps only dreaming!
一期一会,永不重蹈覆辙。仿佛只是一个梦境!
It can only happen once in a lifetime,perhaps tomorrow it is already over!
此生仅有一次,也许未来早已终结!
It can only happen once in a lifetime,for every Spring has only one May。
此生仅有一次,正如一年仅有的春天。
Every couple believes the fairy-story。Love lasts forever!
情人都愿相信童话里。爱即永恒!
But you know well, suddenly it's:Give me your hand and say goodbye!Then the sky is no longer blue!
但你肯定知道,突然间:这一切都将和你挥手作别!天空已不再蔚蓝!
Then you know full well:It only happens once, it doesn't happen again。
然后你将醒悟:一期一会,永不重蹈覆辙。
It is too beautiful to be true. ,Like a miracle a golden glow from paradise shines down upon us。
难以置信的美好,正如奇迹般的光芒,从天堂照耀。
It can only happen once in a lifetime, for every Spring has only one May。
此生仅有一次,正如一年仅有的春天。
(1)大藤信郎电影是扩展阅读:
《起风了》是导演兼脚本的宫崎骏以同名漫画所改编的动画电影。该片于2013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讲述的是日本零式战斗机的开发者堀越二郎年轻时的故事。宫崎的作品,大多洋溢着像出现乘着扫帚在天空飞、鱼子从海边而来这样的幻想元素。但这次在影片中,没有不可思议的魔法,也不会出现怪物,堀越二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零战的实际存在的人物。
从大正到昭和的这段时光,20世纪20~30年代的日本动荡不安,贫困与疾病,加上不景气的经济和破坏力巨大的关东大地震,让生活在这座岛屿上的人民惶惶不可终日。而随着战争脚步的临近,年轻人们的未来愈加变得扑朔迷离,捉摸不定。
❷ 宫崎骏的人生经历
宫崎骏,1941年1月5日出生于东京都文京区,日本动画师、动画制作人、漫画家、动画导演、动画编剧。毕业于日本东京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部。
宫崎骏的人生经历:
1941年,宫崎骏出生于的东京都文京区,毕业于杉并区立永福小学校、杉并区立大宫中学校、东京都立丰多摩高等学校及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在四个兄弟中排名第二,父亲是宫崎家族经营的“宫崎航空兴学”的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战时疏散,举家迁往宇都宫市和鹿沼市。他所在的家族经营一个飞机工厂,属于军工企业,所以战争后期物质匮乏中也能保持颇为温饱的生活,宫崎骏度过了相当自由的幼年生活。然而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宫崎骏却意外地对家族的特权产生了怀疑。宫崎骏的父亲告诉他,其实宫崎家族生产的飞机尾翼根本不符合标准,全是些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临时女工制作加工的,只需贿赂下军方管理人员,产品就可以蒙混过关。这些在大人们看来无可厚非的把戏,却在宫崎骏的内心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引发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影响了他之后从事动画导演的创作风格。宫崎骏自幼由于身体不好,故不擅长运动,也因此对静态的绘画很有天分,特别对于飞机感到兴趣,并成为终身的爱好 。
1958年,宫崎骏高中3年级的时候,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蛇传》上映,他开始对动画产生兴趣 。
1959年,宫崎骏进入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部。大学里面没有漫画社,所以进入了与之最为接近的儿童文学研究会,社员只有宫崎骏一个人。在大学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漫画,也曾向贷本漫画出版社投稿,不过作品没有完结。在安保运动中宫崎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仅仅在最后时刻作为无党派人士参加了一下。宫崎骏也在思想上开始倾向社会主义,苏联解体对他的思想构成了很大冲击,虽然面对社会主义败北的现实,但是他对劳动者和革命的肯定立场一直没变。宫崎骏在1994年连载完漫画《风之谷》后,决定放弃马克思主义。
1963年宫崎骏进入东映动画公司,从事动画师工作。1971年加入手冢治虫成立的““虫Proction动画部”。1974年加入Zuiyou映像与高田勋、小田部羊一共同创作《阿尔卑斯山的少女》 。1979年转入东京电影新社创作了自己首部电影《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 。1982年开始独立创作漫画,在《Animage》上连载漫画《风之谷》,该作品获得第23届日本漫画家协会赏 。1984年执导《风之谷》,该片获得罗马奇幻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奖等4项大奖。
1985年与高田勋、铃木敏夫共同创立吉卜力工作室。1986年执导《天空之城》,该片获得第41回每日电影奖大藤信郎赏等6项大奖。1988年执导《龙猫》,该片荣获第13回报知电影奖最佳导演奖等24项大奖。1997年执导《幽灵公主》,该片荣获第2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奖等27项大奖 。2001年执导《千与千寻》,该片荣获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及第52届柏林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熊奖”等9项大奖 。2004年执导《哈尔的移动城堡》,该片荣获第9届好莱坞电影奖最佳动画片奖等8项大奖 。
2013年7月16日,宫崎骏敦促安倍处理好慰安妇问题,日本应当向韩国和中国谢罪 。
2013年执导《起风了》该片荣获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优秀动画作品奖等8项大奖,也成为其最后巨作。同年9月6日宣布引退 。2014年11月10日荣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
❸ 宫崎骏最新电影,起风了,里面有一首主题曲,叫机尾云,谁知道它的日语平假名歌词,很好听,想学会来唱。
ひこうき云(飞机云)
作词・作曲:荒井由実 编曲:熊田豊
白い坂道が空まで続いていた / 纯白的道路延伸到天际
ゆらゆらかげろうが / 飘摇着
あの子を包む / 拥抱着那个孩子
谁も気づかず ただひとり / 谁也未曾发现 那孩子只是一个人
あの子は升ってゆく / 上升而行
何もおそれない そして舞い上がる / 无所畏惧 飘舞在空中
空に憧れて 空をかけてゆく / 憧憬着天空 出现在天空之上
あの子の命はひこうき云 / 那孩子的生命也如飞机尾云一般
高いあの窓で あの子は死ぬ前も / 高高的那扇窗户边 孩子已快要死去
空をみていたの / 呆呆望着天空
今はわからない / 却还是不明白
ほかの人にはわからない / 旁人也同样无法明白
あまりにも若すぎたと / 也许是自己还太过稚嫩吧
ただ思うだけ けれどしあわせ / 但是只是想着它,就会觉得幸福
空に憧れて 空をかけてゆく / 憧憬着天空 出现在天空之上
あの子の命はひこうき云 / 那孩子的生命也如飞机尾云一般
空に憧れて空をかけてゆく / 憧憬着天空 出现在天空之上
あの子の命はひこうき云 / 那孩子的生命也如飞机尾云一般
《飞机云》是松任谷由实1973年推出的首张专辑中的主打曲,作为松任谷由实和吉卜力工作室合作的一个环节,
2013年双方在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内拍摄了一段《飞机云》的MV。MV中还使用了1974年拍摄,但是一直没有商业使用过的松任谷由实40年前的视频。
松任谷由实,日本创作歌手,同时也是作曲家和作词家。前名荒井由实(荒井由実),结婚后跟随夫姓。
丈夫为松任谷正隆。生於日本东京都八王子市,於多摩美术大学美术学部绘画系日本画科毕业。松任谷由实是日本二十世纪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歌手之一,
唱片销量目前已超过3900万张,居日本史上第六,女歌姬第二。冠军专辑数更达21张,居史上第二。
❹ 押井守和宫崎骏因哪部电影而闹矛盾以及闹矛盾的原因(要详细),谢谢
“其实押井守和高中生的宫崎骏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相遇成了很大的契机,改变了自己的战场,从此在同一个战场上共同战斗,因此在不同的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在此期间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铃木敏夫)
无论我们所叙述的这一对中心人物是否真的带有一点丑小鸭式的自卑感或是带着点高头大马的高傲形象,由他们名字来看,一方确实是仿佛深不见底,而另一方则像是画地为牢,但共同点,均不能出逃,从未真正摆脱过自己的命运。在谈及两位大师之前,我们还是先会提及一个19岁少年——在1984年时曾是19岁的少年,那年他在影院观看了《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和《风之谷》,于是一切都改变了,不管是他自己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日本动画界的格局。
《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和《风之谷》正是押井守和宫崎骏的起点,即便它们并非处女作;而1984这一年被坊间称作“日本动画大师元年”,则可谓名至实归。
这两位监督在大师元年之前一年第一次相见,但此后共同的顽固性格却逐渐促成了他们各自为阵,同时他们的特点也因此跟着日益鲜明起来。1985年,押井守和宫崎骏所谓的“交恶史”便从此拉开了序幕。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很轻松愉快的人,但是当讨论渐渐热烈起来的时候,他却完全不给你留点余地。他精力旺盛到令人难以置信。他也很积极而且爱讲话,仿佛谁说的多就比较厉害似的。每次说话我们总是想要去说服对方,所以真的很累人。”押井守当然不能算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这回确实是遇到对手了。这第一次的会面让宫崎骏在押井守心中留下了“他真是个混球”的印象。
“交恶”这个词出自《左传·隐公三年》,意思是“双方感情破裂,互相憎恨仇视。”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到的重点是,交恶双方必定曾是惺惺相惜的。
自从与大冢康生合作了《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之后六年,宫崎骏再次接到制作“鲁邦三世”剧场版的邀请。那是1979年获得大藤信郎赏的影院处女作,但老爷子没有再做一次的打算。也许他早已有以后不管做什么样的动画都将成为这个奖项的常客的觉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商业动画短周期高强度的作业令他心有余悸。这“鲁邦三世”第2部剧场从开工到影片上映仅仅花了半年时间,按照宫崎先生自己的说法,“从这个作品我第一次知道了自己体力的极限”,这种玩命的努力对身体力行的人来说尤其会后怕。
在这种情况下,谢绝邀请当然是明智之举。宫崎骏于是转而向制作方推荐了押井守。那大约是双方认识两年后的事情。
因为大冢康生是“鲁邦三世”的作画监督以及基调奠定者,同时又在东映时期在工会与宫崎骏有同志之谊——1964年的时候宫崎骏当上了东映动画劳工协会的秘书长,当时高畑勋是该协会的副主席,而大冢康生则是主席——于是宫崎骏的推荐很快成行。虽然之后企划并未能有着落,大冢和押井仍然结下了浓厚友情,以致在拍摄写实电影《红眼镜》(1987)时,大冢康生不仅客串了该片,甚至还为此提供了自家的吉普车以供拍摄之用——如果换作宫崎骏,是绝对不会做到这种程度的。
1985年,押井守如此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鲁邦三世:完结篇》企划交于制作方——原作粉碎机并非浪得虚名,至少是吓到了制作方,于是宫崎骏拒绝了制作方,而制作方拒绝了押井守。这件事的阴影使押井耿耿于怀了十年,直到1995年《攻壳机动队》的上映才得以释怀:“在攻壳的时候终于能摆脱鲁邦了!”
1968年,制作了三年的《太阳王子》上映。这部由大冢康生(作画监督)、高畑勋(监督)以及宫崎骏(场面设计)合作的动画被视为突破原本动画风格的第一大创举,同时亦为后来日本动画“原创化”及“渐进式动画”运动打下了基础。宫崎骏和押井守亦是参与后来的日本动画“原创化”及“渐进式动画”运动的举旗者——虽然同为偏执狂,但仍然,两人心存的理念着实相差巨大;比起宫崎骏,押井守也许与高畑勋更有共同点。
押井守在提及高畑勋时说:“表面上,高畑先生也很喜欢和人争辩,而且拼命想要说服别人,但是在内心他是个很不一样的人。宫崎先生有着很可爱的特质,他的哲学最后总是一句话:‘好的东西就是好,管它什么逻辑!’但是高畑先生则是个彻头彻尾一致的人,他非常讲究逻辑。我曾听大冢康生先生这样形容高畑先生和我:高畑先生像是一个‘在走路的逻辑’,而我则像是‘逻辑在骑脚踏车’。”
正如大冢先生所说的,他们有着逻辑感上的相似之处,一种持续创造求新的追求,只是缓急的程度不同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高畑勋可以舍弃吉卜力惯用的透明画材动画、尝试利用数字技术使用铅笔线的形式与水彩色调的颜色制作出素描般的作品《我的邻居山田君》;而押井守也可以发明一个“剪贴片方式”(Live-mation)让弟子神山健治拍出《机动警察 迷你版》、让同为“龙之子四大天王”之一的西久保瑞穂拍出《宫本武藏:双剑驰骋之梦》、或让自己拍出《立食师列传》这样的东西来——仿佛某种必须要发生的强迫症;与此同时,宫崎骏甚至连电脑也不会去碰,人工以外的作画手段都不免会让他产生鄙视之心。
只比宫崎骏大了6岁的高畑勋就像是宫崎骏的兄长——19岁和13岁的兄弟这种情况,而比押井守大了10岁的宫崎骏却完全不像是戒掉了孩子气,并随着年纪增长渗入的老人顽固脾性而变得愈加傲慢。高畑勋和宫崎骏这对组合能一直保存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另一方面,高畑勋的冷酷、仿佛不会真正受伤或是简单承认失败的性情也真正吸引着押井守。
总之,性格决定了押井守与宫崎骏并不能真正走到一起,这也连累到押井守最终不能和吉卜力走到一块;而“鲁邦三世”剧场版的否决则成了这一场背道而驰旅程的导火索。
在押井守入行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德间书店旗下的月刊动画杂志《Animage》创刊。这是个极为重要的事件,至少对像宫崎骏和押井守这些当年还是新人的人来说,它就像是动画界的《名利场》,而德间康快(作为一个法人代表)就像是他们的伯乐。
1981年,从龙之子分离出去的小丑社由于人手紧缺,才得以让时年三十而立的押井守着手《福星小子》的动画改编事宜,也借此机缘让押井守得以在原作粉碎机的道路上肆无忌惮。
时年同样是宫崎骏人生转折的一年。时任《Animage》总编的铃木敏夫当年原本打算采访因“世界名作剧场”系列功成名就的高畑勋,但却意外遭到拒绝,于是转而做了资历尚浅也没有什么名气的宫崎骏的访问专辑。于是在铃木敏夫和德间康快的牵头下,宫崎骏于次年开始在《Animage》上连载《风之谷》的漫画,连载一年后,《风之谷》剧场动画开始制作,到第三年《风之谷》上映并大受欢迎。
《风之谷》成了宫崎骏的甘苦分水岭,而就在此前,也就是拍完“鲁邦三世”剧场到得到德间书店提携并最终催生《风之谷》的“黑暗三年”里,想拍出属于自己的电影的宫崎骏到处推销自己的作品,但却屡屡碰壁。“带着泥巴味儿”,“陈腐老朽”,企划案大多都只得到这样的评价。但遇上德间书店却并非最大打击的终结,这只不过是事业下坡路的结束。
这是踏上甘苦分水岭的前夜,在《风之谷》的动画制作过程中久病缠身的母亲过世,这才是足令宫崎骏懊丧一生的事情。“如果不能娱乐于人,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个“人”最开始的自然是指自己的母亲。押井守曾隐晦地提及,宫崎骏这个人受过去的羁绊太深,除却其它一些事情以外,大抵就是暗指宫崎骏的恋母情结。这位坚强的女性对宫崎骏影响至深,以至他众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少都会有一两个源于她的,甚至可以说,宫崎骏最初投身动画事业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为了让她高兴。化悲痛为力量,这可能是当年丧母的宫崎骏脑中唯剩的坚持,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成全了他。宫崎骏的母亲如果泉下有知必定深感欣慰,因为在最黑暗的那几年之后,她的儿子在日本动画界国民级的地位从此无人能撼动。
到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也借此契机在德间书店的投资下建立,取名源自二战时候意大利的一款侦察机,意为“撒哈拉沙漠的热风”。宫崎骏的父亲是个造飞机的,而押井守的父亲不过是个经常得不到委托因此经常多出时间带儿子去影院的半调子私家侦探和几乎全职的失业者,这可能也是押井守所有的不安的缘起,而出生富足的宫崎骏则绝对不会存在这样失衡感的担忧,他不会像押井那样对这个人生存在那么的置疑,再加上吉卜力的成立,就他而言,从此算是有了个家;也许从一开始宫崎骏就把吉卜力当成是自己的了。于是宫崎骏更加安稳地做梦冒险,创作不再推陈出新,只是按部就班,一个个实现那些早已计划好的梦,对于他来说,人生就是如此,这样的人生就足够了;但押井守因为诸多原因却不得不继续生活在一个不可名状的时空中,好像永远都没有凝聚实体的机会似的。
这种情况下,直到1988年监督《机动警察》时遇到刚刚由石川光久和后藤隆行成立的Proction I.G(在Headgear的前提下),押井守的创作才算正式又迈进了另一个台阶。
当年时任《Animage》第二任主编的铃木敏夫后来成了吉卜力的社长,而正是因为此人在“福星小子”第1部剧场版制作后的引见,成就了押井守与宫崎骏的第一次面谈;那种情况下,《福星小子1:Only You》也成了宫崎骏唯一夸过的押井守作品,到《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时宫崎骏的评价就变成了:“不明白有什么好的”。
但不管是宫崎骏还是押井守,他们与《Animage》的关系都非同一般,以致在最初因为1983年那场《Animage》访谈会上建立的“友谊”而做过“开启时代的终结-宫崎骏与押井守的关于《机动警察2》的对话”(《Animage》1993年10月184期)以及“押井守谈宫崎峻”(《电影旬报》1995年7月16日1166期)这样不可思议的互动性话题的访谈企划——那时他们终于都是公认的大师了,也许因为《千与千寻》还要过上几年才上映,而正在路上的《攻壳机动队》说不定还让押井守暗自持有更多的自信和优势。虽然押井守此时的底气相比十年前会更足一些,但面对喋喋不休的宫崎骏,押井守其实仍是个闷骚男,话会相对少一些,但也看似深奥——只是宫崎骏自然完全不会吃这一套。所以从两个访谈你会看到一些火药味,但是属于那种受潮的感觉,相当的平静。
总之,押井守并不在乎激怒一些人,但最初对宫崎骏的敬仰之情让他还是会显得相当地小心翼翼,至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仍是如此。押井守并不在乎激怒一些人,有时候他就是刻意地去激怒某些人,这也成了他最后被踢出日本动画工业体系中第一部长篇动画系列《福星小子》制作组的原因所在——即便他的老师鸟海永行也保全不了他,因为开始有人出于并非仰慕的情感每天给他寄信,恐吓信,或者内含刀片的恐吓信,最后小丑社不得不将他从《福星小子》的制作组撤职斩首。然则,这次的撤职斩首与一年后鲁邦三世剧场企划失败的打击比较起来简直可以说是快感无比:押井守于《福星小子》TVA第106话退下阵来,那是1984年3月26日,从1981年10月14日开始,他总共折磨了高桥留美子原作长达两年半时间,而且有幸在退下阵来的一个半月前(2月11日)将奠定自己影像风格的《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顺利搬上影院并获得当年《电影旬报》的观众票选位列第七位的最佳电影——当年排第一的自然是宫崎骏的《风之谷》。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经济学部教授高増明这么看押井守:
“电影评论家前东京大学校长莲实重彦对同样在影片中登场人物的对白采用哲学言论的导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Arsenyevich Tarkovsky,押井守的女婿乙一便是这位的爱好者)给予这样的评价:‘不爱电影,却被电影所爱的存在。’借用这句话,押井也同样,也许属于‘不爱动画,却被动画所爱的存在’。”
当年押井守毅然离开小丑社成为自由人从某些方面来说要拜他在此前一年开创的新的动画销售模式所赐,不然纵然是破釜沉舟也只会败的一踏涂地。这就是原创录影带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这个新鲜玩意儿的诞生。
1983年12月发售的OVA《宇宙战争》(Dallos)第一卷,时长半小时,由鸟海永行参与、押井守监督并由天野喜孝绘制了录影带封面。借此契机,从1983年的OVA元年开始,更多动画人投身到这种更富自由气息的创作中来,制作出了诸如《无限地带23》(Megazone 23,1985/1986/1989)、《机器人嘉年华》(Robot Carnival,1987)、《机甲猎兵》(Armor Hunter Mellowlink,1988)、《超时空要塞 外传》(Macross Plus,1994)等不朽的经典和杰作;而押井本人也是创作情绪空前高涨,这其中除了腰斩的《迷宫物件》(TWILIGHT Q,1987)以及《机动警察》(Mobile Police Patlabor,1988)第一部OVA——同期宫崎骏的剧场动画《龙猫》上映,还包括了更早之前的在德间书店资助下制作的“鲁邦三世”怨念产物《天使之卵》(Angel's Egg,1986)——同年宫崎骏的剧场动画《天空之城》上映,等等;与押井守不同的是,宫崎骏此时甚至连电视动画都极少涉足了,更别说OVA这种新生事物了,《风之谷》的成功让他开始了对剧场动画的一生迷恋。
在当年《天使之卵》的制作名单中,除了贞本义行、名仓靖博等人外,还有吉卜力的高坂希太郎以及保田道名等人;此外,据说庵野秀明过了两周“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后逃离了制作现场。换个角度说,相对剧场而言,OVA可以说是穷人玩的东西。没有最穷,只有更穷,《天使之卵》的推出并未为押井守带来市场声誉,因为主题晦涩让人尽是避而远之了,“害得我好几年都接不到委托”,押井多次在采访中提及此事的后果。这让虽然非常看好押井守的铃木敏夫也毫无办法,尤其是在接二两三的吉卜力邀请破灭的情况下——企划败北的频繁程度让1985的“鲁邦三世”剧场版未遂事件简直不值一提。
1987年前后可以说是押井守最糟糕的时期,让他仿佛顿悟的表面之下受挫的心更加慌恐。而与此同时,宫崎骏不仅赢得了市场的肯定,媒体的赞誉,大小奖项更是拿到手软;宫崎骏的信心也变得更加胜气凌人,以至于后来有这么个非常著名的事件——当美国《新闻周刊》问及他的《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奖吃惊与否时的回答:“事实上,我对贵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更吃惊,更厌恶。所以我对是否领这个奖还有点犹豫。”
押井守似乎从来没能成功从宫崎骏那里沾到光,不管是最早的两部跟意大利合作的动画企划《歇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和《满月传说》(THE FULLMOON TRADITION INDRA),还是后来的《锚》(Anchor),最终都因双方创作理念的坚持或是意见不一而流产。《歇洛克·福尔摩斯》就是后来宫崎骏和御厨恭辅共同执导的《名侦探福尔摩斯》,而《满月传说》最终也只是由鸟海永行执笔了小说版,《锚》企划中止后则由梦枕獏执笔了小说版。
后来同样来自于吉卜力邀请的《墨攻》动画版企划(酒见贤一原作森秀树作画的漫画,也是后来张之亮执导刘德华主演的同名电影来源),以及准备OVA化《宫崎骏的杂想笔记本》中的《多炮塔的出场》(多炮塔の出番)等等企划最后也都在一片争执声中成了笑话。
除了押井版鲁邦三世,此后像什么押井版《银河英雄传说》(石黒升换将上阵拍了近12年)、押井版《铁人28号》(在动画未果的情况下改编成了舞台剧,最近又有将舞台剧改编成真人电影的打算)、以及《最后的立食师》(立食师怨念可以说与他的恋狗癖一样的强烈)、日剧版《日剧版 祖先万万岁!》(动画都没有几个人看过)等等都几乎不得善终。能被拒绝到这种程度,大概不上瘾都很难了。
说起来押井守确实是有点生不逢世的感觉,先不提与宫峻骏“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结,他确实是错生在了一个自己所不想要的世界观下。也许出生在西方社会中,他的理念更能得以声张。你可以显而易见,如果他出生于西方,《矩阵》(The Matrix)可能就只能算作是《阿瓦隆》(Avalon)的扩展版;而那因为80亿日元冻结的《哥鲁穆战记》(G.R.M. THE RECORD OF GARM WAR),一个最初将由詹姆斯·卡梅伦担当“制作总指挥”、一个故事发生在架空星球上、一个涉及到各种拍摄手段以及新技术甚至可以说“结合了所有类型的映像技术”的影像企划——看着像不像是另一个版本的《化身》(Avatar)!如今詹姆斯·卡梅伦划时代的3D电影《化身》中的理念有多少本可能进入押井守这个被冻结的企划中?但即便现在把《哥鲁穆战记》拍出来了又能怎样?也改变不了成为诸如《阿瓦隆》那样的“二世”命运。
❺ 大藤信郎奖是什么奖
大藤信郎赏(大藤信郎是被誉为日本动画的先驱者)是颁给在动画电影制作中做出巨大成果的作品和作家,之前手冢治虫和宫崎骏都分别获得过该奖项。
❻ 你的城市下雨了……我却无能为力这是什么电影的台词
这不是电影里的台词,而是宫崎骏老爷子说过的一句话,全文是:
你住的城市下雨了,很想问你有没有带伞,可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怕你说没有,而我又无能为力,就像是我爱你,却给不了你想要的陪伴。
(6)大藤信郎电影是扩展阅读:
宫崎骏可以说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传奇,如果没有他的话日本的动画事业会大大的逊色。
他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时也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宫崎在打破手冢治虫巨人阴影的同时,用自己坚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协的奋斗又为后代动画家做出了榜样。
宫崎峻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和平主义、女权运动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
他这份执著,不单令全球人产生共鸣,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视,连美国动画王国迪士尼,都要斟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发行版权。
❼ 电影,幽灵公主着作者的简介
宫崎骏,1941年1月5日出生于东京都文京区[1] ,日本动画师、动画制作人、漫画家、动画导演、动画编剧。毕业于日本东京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部。
1963年进入东映动画公司,从事动画师工作。1971年加入手冢治虫成立的““虫Proction动画部”。1974年加入Zuiyou映像与高田勋、小田部羊一共同创作《阿尔卑斯山的少女》[2] 。1979年转入东京电影新社创作了自己首部电影《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3] 。1982年开始独立创作漫画,在《Animage》上连载漫画《风之谷》,该作品获得第23届日本漫画家协会赏[4] 。1984年执导《风之谷》,该片获得罗马奇幻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奖等4项大奖[5] 。
1985年与高田勋、铃木敏夫共同创立吉卜力工作室。1986年执导《天空之城》,该片获得第41回每日电影奖大藤信郎赏等6项大奖。1988年执导《龙猫》,该片荣获第13回报知电影奖最佳导演奖等24项大奖。1997年执导《幽灵公主》,该片荣获第21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奖等27项大奖[6] 。2001年执导《千与千寻》,该片荣获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及第52届柏林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熊奖”等9项大奖[7] 。2004年执导《哈尔的移动城堡》,该片荣获第9届好莱坞电影奖最佳动画片奖等8项大奖[8] 。
2013年7月16日,宫崎骏敦促安倍处理好慰安妇问题,日本应当向韩国和中国谢罪[9] 。
2013年执导《起风了》该片荣获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优秀动画作品奖等8项大奖[10] ,也成为其最后巨作。同年9月6日宣布引退[11] 。2014年11月10日荣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12]
网络上面其实有的
❽ 《千与千寻》的导演是谁
宫崎骏宣布复出。2017年2月27日,在NHK特别节目《永不结束之人宫崎骏》中,宫崎骏透露其长篇动画新作已在创作中,将于2019年公开。这并非宫崎骏监督第一次复出,此前,他曾经有过6次退休与复出宣言。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的长篇动画《起风了》上映之后,宫崎骏宣布正式退隐,不再制作长篇动画。
❾ 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是什么
下川凹夫制作的《芋川椋三玄关.一番之卷> (1917)被认为是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也有一说是北山清太郎的<猿蟹和战》(1917)或幸内纯一的<埚凹内名刁》(1917)
电影诞生於1895年的法国,1896年起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在全世界放映,日本也不例外,然而最早的卡通片输入,却是1909年美国片《变形的奶嘴》,隔年的法国卡通《凸坊新画帐》在日本引起注意。《凸坊新画帐》的大受欢迎,便勾起一些人的民族意识,认为"外国能为什么日本不能",他们决心制作日本人的卡通。其中下川凹夫(1892-1973)1917年完成日本第一部卡通。
三人来自三家不同的公司,各有一套制作卡通漫画的理论,年龄也差不多,对日本卡通确有启蒙的贡献,所以姑且把他们三人合称"日本卡通之父"。初期的挫折。日本的卡通片受到迪斯尼有声卡通的影响,几乎无法还击。1931年9.18事变后,战争已笼罩全日本。日本军部决定用电影来教化皇民。这个改变使得雪上加霜走头无路的动画电影有了一线生机。1944年有《河豚一族的潜艇》《桃太郎.海上神兵》,其中由政冈宪三、濑尾光世师徒联手为海军制作的《桃太郎.海上神兵》,听说这部动画是受了中国动画《铁扇公主》的刺激而制作的,我们藉由一位看过《桃太郎.海上神兵》当年只有17岁青年的观点来当我们的结论吧!这位青年正是主控着战后日本动画界的鬼才——手冢治虫(1928-1989)先生.他看完电影后感激的流泪,下定决心着一生中一定要拍一部好片。手冢治虫在1964年东京新闻的连载《我的人生战场》中这样写着。
《白雪公主》1942,迪斯尼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2战ing,所以传入日本是1950年后。
《铁扇公主》1941,(万氏兄弟)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咱们被占领ing,传入日本是1941或1942年。
《桃太郎.海上神兵》1943,日本第一部动画长片,37分钟。
1963年 日本国产第一部TV动画片《铁臂阿童木》(黑白)在富士电视台播放,《街头故事》获艺术节奖励奖、每日电影观摩演出大藤信郎奖、蓝绶带教育文化电影奖(亚洲电影节)。
1966年 日本国产第一部彩色TV动画《森林大帝》获电视记者会特别奖。同年杂志《COMIC》创刊,开始连载《火鸟》。
❿ 日本电影的动画电影
日本动画(日文“アニメ”、英文“Anime”)是指日本动画制作公司制作的动画,其动画风格特征与一般动画片不尽相同。日本动画以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多姿多彩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为特色。故事通常有着各种不同的故事背景,针对较大范围的观众群。日本动画的传播手法包括电视播送,依靠诸如DVD之类的媒介分发,或者结合到电子游戏之内。第一套广泛流行的动画是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1963年)。1969年开始播放藤子·F·不二雄所作的《哆啦A梦》,迄今已创作超过四十年,而且还曾登上过《时代杂志》,可说是动画片里的常青树。动漫大师宫崎骏2001年上映的《千与千寻》是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电影。
日本动画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手冢治虫,宫崎骏。在日本往往最终票房动画电影一般都超越真人电影。 1916年(大正五年),日本动画奠基人下川凹夫、幸内纯一和北山清太郎三人开始制作准备公映的动画作品。当时,以日式名字命名的国外动画片《凸坊新画帖》系列,在日本非常受欢迎。
1917年(大正六年),由下川凹夫制作的日本首部动画《芋川掠三玄关番之卷》完成,并与1月在东京浅草电影俱乐部公映。同年,幸内纯一制作的《塙凹内名刀之卷》和北山清太郎制作的《猿蟹合战》相继公映。他们三人被称为”日本动画之父“。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反战题材的动画影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期间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动画界誉为“怪人”的动画大师——大藤信郎,他于1927年拍摄了黑白版的《鲸鱼》,并于1952年摄制完成了彩色版的《鲸鱼》,该部动画片成为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日本动画片。大藤信郎把流传在中国数千年的皮影戏和日本独有的千代纸结合起来绘制动画,创作了《马具田城的盗贼》(1926年)、《孙悟空物语》(1926年)、《珍说古田御殿》(1928年)、《竹取物语》(1961年)等。大藤信郎在日本知名度极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奖”更成为日本一流的动画片奖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手冢治虫成为日本动画界的标志性人物,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父”。他创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动画片,将日本动画片的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档次。其中的代表作品包括《铁臂阿童木》(1963年)、《森林大帝》(1965年)。1966年,手冢治虫创作了《展览会的画》,开始对实验性动画片进行探索。 1974年,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涌现出大批科幻机械类动画(即Science Fiction动画,简称SF类动画)的动画大师,代表人物有松本零士、富野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
其中最著名的富野由悠季是“GUNDAM(高达)”系列的创始人之一,他执导了《机动战士高达》(1979年)、《机动战士高达·夏亚的逆袭》(1988年)、《机动战士高达 F91》(1991年)、《Turn A GUNDAM》(2000年)等SF类动画电影。1982年,河森正治在为《超时空要塞Macross》担当机械设定时,开始崭露头角,随后他出任导演监制了《超时空要塞》的系列剧场版动画影片。
同期的宫崎骏摆脱了SF类动画风格的局限,以动画电影为契点,走出了一条“宫崎骏式”的唯美、自然、清新的风格,传达着天、地、人、神的和谐。影片的思想触及人类心灵的深处,启发着人对神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1984年的《风之谷》奠定了宫崎骏日本动画宗师的地位。2001年宫崎骏摄制的《千与千寻》获得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大奖和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宫崎骏在日本已成为动画的代名词,其成就与地位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