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燃烧 》以什么评分创戛纳场刊评分新纪录
3.8分。
第71届戛纳电影节有四部亚洲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电影展映后也都收获好评。继中国导演贾樟柯的《江湖儿女》(Ash is the Purest White)以及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在官方电影杂志《Screen》上收获影评人开出的2.9分与3.2分之后,另一日本导演滨口龙介的《夜以继日》也获中等的2.4分,在主竞赛单元中表现不俗。
另外两部放映的主竞赛影片《养狗人》、《迦百农》来自意大利和黎巴嫩。前者聚焦宠物狗梳理工的情绪转变,后者反应当下的底层社会,两者均直击人心,只是一个凶猛,一个心碎。
『贰』 戛纳场刊最高分电影《燃烧》究竟讲了什么
《燃烧》是由李沧东执导,刘亚仁、史蒂文·元、全钟淑联合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8年5月16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该片根据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短篇小说《烧仓房》改编,同时结合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讲述了三个经历各不相同的年轻人:钟秀、本、惠美相遇后,他们之间展开了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在一次送货的过程中,年轻的邮差钟秀(刘亚仁饰)被正在人行道上做促销活动的惠美(全钟淑饰)所散发的魅力所吸引,这个年轻女孩之前曾住在与他相同的街区。在前往非洲旅行之前,她请求钟秀照顾她的猫咪。旅行回来后,惠美向他介绍了本(史蒂文·元饰),一个她在旅途上认识的神秘男人。《燃烧》揭露了韩国年轻人普遍失业的社会问题,年轻人找不到归属感。贫富两级分化又很严重,钟秀看着Ben什么都不做,就能住豪宅开豪车很羡慕——“现在韩国有很多这种盖茨比,不知在干什么,却很有钱的,谜一般的年轻人们。”整部电影就像是黑夜中燃烧的塑料棚一样,阴郁中摇曳着绚烂的色彩,慢慢地烧透了我们的心扉,它启示着我们:不论阶层,每个人都逃不过虚无的命运。但不同的是,我们能烧掉别人,亦或是只能等待着被燃烧罢了。
『叁』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电影讲的什么故事
在今年的第70届柏林电影节颁奖礼上,女导演伊丽莎·希特曼执导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获得评审团大奖银熊奖。17岁美少女塔莉娅·莱德扮演的Skylar,在柏林的亮相更是艳惊四座。
影片《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是本届柏林电影节场刊评分最高的电影,讲述了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农村的一个17岁的少女秋天(Autumn),因为另一个人的欲望和暴力,需要面对意外怀孕的现实,并想办法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完成堕胎的故事。
影片《从不、偶尔、有时、总是》在2020年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当影片档期定下时,我们不妨可以约几个好友一起去看。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我们身边那些沉默的秋天,以及她们面对的暴力、压迫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