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戛纳电影节2015张馨予怎么进去的
张馨予出现在戛纳,几乎所有电影口线记者脑子里都冒出问号,她去干吗呢?没有入围作品,也不是宣传新片,更不是赞助商邀请,怎么就走上红毯了?经调查,原来张馨予代言了一款网络游戏,有小道消息称该游戏制作公司砸20万元弄到邀请函。
2. 如何携作品参加国际电影节
明确报名要求,参考评审团偏好,合理安排时间
首先,在参加任何电影节之前,必须先完成的是背景调查。投递影片跟投递简历一样,盲投不会增加成功的概率,只会浪费宝贵时间,背景调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明确报名要求和评审团偏好研究。
大多数电影节是对所有影片开放申请的,对于电影本身无特别的要求。但是部分电影节会存在特殊规定,比如需要影片必须是导演的处女作,或者是前三部作品,或者影片的时长不能长于3小时,影片没有在其他地方展映过等等。在确定申请之前,一定要明确这些报名要求。
另外,不同的电影节有特定的审美口味,或者评审团成员对某一类影片有偏爱,在做了了解之后,我们才能因地制宜,找到合适的电影节。你可以分析历史获奖影片甚至展映影片的类型和风格,如果提前知道了评审团成员,那就了解每个人的审美偏好。
时间安排上,在影片进入后期制作时,就可以考虑报名参加电影节。根据影片的预计完成时间和上映档期,结合电影节举办时间,合理安排电影节的申请。
为了获奖而调整电影档期的情况也非常普遍。比如,2002年《上帝之城》在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败北之后,选择了将影片在影院放映时间延长到54周,从而利用规则上的漏洞获得了2004年四项奥斯卡提名。
提交影片,利用首映权与邀请函来谋求最佳主场
确定了要参加的电影节后,接下来需要的是提交影片,这个时候要注意截止日期,还有参赛费用和首映问题。
关于参赛费用,其实有时可以申请豁免,当然这要看参赛电影的情况和与电影节的既往关系。
而首映的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显而易见,一部电影只有一次全球首映的机会,如果影片质量很高,那么对于电影节来说,拿到全球首映权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所以,首映的选择可以作为筹码,同最想去的电影节或者想进入的竞赛单元协商。
另外,在申请电影节时,需要先对所申请的电影节进行分类。一种是申请起来希望不大的电影节,一种是或许会入围的电影节,还有一种是可能保底的电影节,这样可以保证一部电影凭借尽可能少的申请入围其中的某个电影节。在收到某个电影节的邀请后,还可以作为与其他电影节商谈的筹码,去争取更有分量的邀请。
准备阶段:与电影节联系,做好媒体公关
在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影节的邀请后,就可以准备起程前往电影节现场了。
在准备过程中,你的影片会被告知是进入了哪个单元,竞赛单元还是展映单元。进入竞赛单元的影片将由评委会成员观看评选,评委会成员由评论家,学者,电影从业人员以及观众组成,一同观看完影片后他们会讨论出获奖结果,并在颁奖典礼中公布。
那么在前期准备中,媒体公关就成为获奖与否的重要环节,大型商业制片公司通常会以巨额的公关费用,通过操纵媒体引导舆论以达到获奖目的。
TWC的老板、的创始人哈维•韦恩斯坦就是个中翘楚,他的常用手段就是选择更符合奥斯卡口味的电影,在电影节评审期间发布大量通稿,塑造影片的正面形象。并同时举办私人晚宴和明星慈善晚会邀请评委参加私人观影会,以达到影响评委倾向的作用。
据说,在面对呼声高的竞争对手时,韦恩斯坦还会不惜通过媒体以及私人关系抹黑竞争对手,来确保自己推举的电影可以成功获奖,这也是他在好莱坞经常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参加电影节:观众,评委,媒体与商业的四重考量
电影节的组成通常包括一系列电影展映,专题研讨会和颁奖典礼。电影市场可能是附属于电影节,也有可能单独举办。你需要做的,并不只是按照官方团队的安排参加放映那么简单,几个重要的事项需要特别下功夫:
a)观众交流
一般电影节官方会在参展电影放映结束后做一个15-30分钟的问答,分享拍摄影片的过程。利用问答时间与观众分享主创最想表达的内容,与观众在观影结束后进行各种交流,都会对影片的口碑造成影响,所以一个良性的观众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b)媒体采访
如果影片进入了电影节的重要单元,电影节官方会为主创准备媒体采访的时间(专访或群访);如果官方没有给你安排媒体采访,你可以在参展之前提前主动联系当地媒体和国内媒体,让行程相对有序。毕竟,增加曝光度是每个主创团队或者发行方都想要的结果。
c)认识电影节选片人
电影节的选片人对电影至关重要,他直接决定着影片是否入围,幸运的话,通过选片人会可以与更多的业内人士结识,这是电影持续走向更多电影节的有效路径。
d)认识买家
在电影市场中,是一个认识买家的最好机会,全球的电影内容采买和销售,对于独立制片和小型的区域性发行公司,都不是一件易事,因此电影节会是一个扩展可能性的优质场所。
比如戛纳电影节的电影交易市场,位于戛纳电影宫的地下一楼。每天下午两三点,交易市场里随处可见眉头紧锁、严肃交谈的买方和卖方,在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电影成交,推动电影产业的商业发展。
3. 哪些人和机构能获得戛纳电影节邀请函
戛纳国际电影节中国人获奖情况:1964年唐澄的《小蝌蚪找妈妈》(水墨动画片)获得第四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获得戛纳技术奖,成为首部折桂戛纳的华语电影。 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获得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7年香港王家卫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洩》,入选影展竞赛单元,王家卫并夺得最佳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获得最佳艺术成就奖,梁朝伟凭此片荣膺戛纳影帝,姜文的《鬼子来了》获得评委会大奖,杨德昌的《一一》获得最佳奖。 2002年伍仕贤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了入选戛纳电影节“双周”单元的首部华语短片。 2004年张曼玉以法国电影《清洁》获得戛纳影后桂冠。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获得评委会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4. 历届的戛纳电影节如何才能参加
1. 注册资格
证件分为五种:电影节、媒体、市场、影迷和“三日戛纳”证件。
电影节证件是为电影行业专业人士准备的证件,包括演员、经纪、制片人、导演、编剧、影院经营者、宣发公关、文化机构、电影节主办方、技术人员、版权交易方等等近30个工种都可以申请这个证件。申请时间为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过了截止日期之后,到4月25日之前,仍可以进行延期申请,但是要补交100欧元的手续费。申请的方式为:在戛纳官网上注册账号,并且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媒体证件的审核更为严格。具戛纳电影节官方数据,每年有来自90多个国家、2000多家媒体、超过4000名记者奔赴戛纳,同时戛纳媒体办公室会根据媒体机构的规模、覆盖人群、影响力、以往对戛纳的报道内容等标准分发具有等级差别的证件,不同的等级决定持证者所能达到的区域与入场的优先级。今年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19年3月31日,过期不候。
市场证件涵盖了电影节证件的权限,同时额外还包括参加电影市场放映的许可。通常,买家(或者发行商)是电影市场服务的主体,但是任何在电影工业内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士都可以申请此证件。“早鸟”(2月1日至3月1日)价格为290欧元,3月2日至4月30日价格为正常的345欧元,而在电影节开始之后仍可以现场注册,价格为400欧元。同时可以在此基础上附加制片人社交活动和产业工作坊的PASS,价格各为75欧元。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白金级别的证件,包括观影时优先入场的权限、社交沙龙、特别活动、大师课及会议等入场资格,价格为1980欧元。
影迷证件面向广大电影爱好者和教育人士,可以观看包括主竞赛单元、影评人周和导演双周的影片,但是无法到访专业人士区域,比如电影市场和行业活动。主要申请的个体包括:电影学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学校出具证明)、电影俱乐部成员(需要出具俱乐部会员身份)等。此项注册从2019年2月1日开始,截止日期待定。
“戛纳三日”证件是戛纳去年开始发放的一种证件,目标群体是18-28岁的电影爱好者,为他们提供在三天内观看官方单元的入选影片。去年这一整件的有效时间是电影节结束前的最后三天,预测今年也会同理。可以开始提交申请时间还未公布。
2. 预定住宿、购买机票
戛纳本是法国南部风景宜人的海滨小城,在戛纳电影节盛事期间,更是房价飞涨,寸土寸金。因而,提早进行行程计划与制定,才能尽可能保证电影节期间诸事顺利。
而对于普通的从业者而言,距离电影宫步行20分钟以内,也可以找到不少性价比较高的商务宾馆,诸如:诺富特酒店(Novotel)、卡尔顿公寓式酒店、宜必思酒店(ibis)等等,根据离电影宫的距离远近及舒适程度,价格也有所不同。这些预定都可以在酒店官方网站、缤客(Booking.com)、安可达(Agoda.com)完成。
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短租,通过爱彼迎(Airbnb)平台寻找合适的民宿。同理,在电影节期间,民宿的价格也会大幅上涨,预定也应当尽早,同时,也可以通过寻找室友或合租者来降低支出。
在交通方面,戛纳没有机场,因而前往戛纳大多降落在附近尼斯的机场(Aéroport deNice-Côte d'Azur),之后乘坐出租车或者公共交通,可在半小时左右到达戛纳。而北京到尼斯并没有直飞航线,大多
3. 申请申根签证
法国属于欧洲申根(Schengen)签证区,中国公民到访戛纳,需要获得相应的法国申根签证。
5. 戛纳红毯上为什么会出现群魔乱舞的现象
法国戛纳电影节设立于1946年,自开办以来,戛纳电影节始终坚持推动世界电影的发展,振兴电影行业,为世界电影人提供更好的国际舞台为目标,如今的戛纳电影节在坚持初衷的前提下,不断地创新进步,吸收新的电影概念和想法,致力于发现电影新人,为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法国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以及柏林电影节被称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在电影行业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很多电影人都以能够获得戛纳电影节奖项为毕生的荣耀!
每年的戛纳电影节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的电影人出席,而走戛纳红毯是戛纳电影节里最重要的环节,各国影视明星都会通过短短的60米的红毯展示自我,让记者拍照,本来应该是电影人的盛会,可是这几年的戛纳红毯上却突然出现了很多网红,各种搔首弄姿,群魔乱舞的走红毯,还有赖着不走的小明星,着实拉低了戛纳电影节的档次和地位!
面对如此众多的网红和微商走在世界顶级电影节戛纳红毯上,着实拉低了戛纳电影节的档次,首先这是电影人的盛会,是推动电影发展和发现优秀电影作品的地方,怎么可以出现这么多网红非电影人士呢?这样的现象到底是打了谁的脸呢?网红的行为确实丢人,为了商业目的到电影节去走秀,不过戛纳电影节的组织者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源头问题不解决,这种现象是不会杜绝的。尽管组委会不承认售卖邀请函,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红手中的邀请函都是经过实名电子注册的,并不是单纯的赠予,这一点来看,很有可能组委会是默许这样的买卖行为的,更有可能是内部人的操作不想公之于众!
总之这种现象不根除,戛纳红毯将会越来越混乱,群魔乱舞还会再现!
6. 杨幂去戛纳既没有作品参赛,也没有品牌的邀请,没有邀请函也去走红毯是为什么
杨幂携带《画皮2》出席戛纳电影节,而且,她和刘恺威接受Dior的邀请,作为中国区代表出席电影节!
7. 戛纳电影节什么资格才能去
举办方对明星导演名流发送邀请 ,而媒体需要预定。普通人是可以去电影节的开幕式,但不能参加晚宴,晚宴时举办方邀请的明星和社会名流。
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电影节期间,竞赛和展映活动同时进行。电影节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和“会外市场展”。
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电影节期间,竞赛和展映活动同时进行。电影节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和“会外市场展”。
8. 怎么评价『戛纳红毯10万走一趟』
明星收到官方邀请去戛纳走红毯其实在公众看来是一件很有逼格的事情,毕竟是代表中国形象走出国门,去参加世界级的电影节。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并不关注电影节本身,不关注电影节上展出的作品,反而一味去追求红毯上都有哪些爆点,这就给了很多想要出名的人可乘之机。
希望“娱乐至死”这种观念不要再继续传播并且推广下去了,不然我们的精神世界早晚有一天会彻底完蛋。可能蹭红毯在戛纳电影节主办方看来不过是多了一些人走红毯,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些人会抢走电影节本身的热点,吸引大众对电影失望,过度娱乐化电影节,对电影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9. 哪位知道如何报名戛纳国际电影节
不能报名 得有筹办方的...
10. 范冰冰法国戛纳“蹭红毯”,木有邀请函
有,不过是最大赞助方巴黎欧莱雅邀请的,范冰冰自己没有电影作品。巩俐也代言巴黎欧莱雅,但是拒绝出席,因为坚持没有作品不去电影节。(其实都是范冰冰自己要求的,范冰冰李冰冰不过是巴黎欧莱雅在中国地区的代言人,一个法国电影节该中国什么事情?中国又不电视转播,根本起不到宣传品牌的效果,再说法国及其他欧美国家又不认识范冰冰,欧莱雅请她就更没必要了,分明是范冰冰想借机宣传自己罢了,你自己上网搜一下中国女星蹭红毯的级别就知道了),像二楼说的,还就中国能传出来了,我看是也就中国女星如杨幂之流能干出来罢了。人家巩俐早都不是中国人了,自然不能给新加坡丢脸,也就杨幂之流在那不要脸的蹭红毯被保安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