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64届柏林电影节为明星定制红毯钻饰了吗
每一届都会定制的,因为通灵是电影节专用珠宝品牌
⑵ 第57届柏林电影节
57届柏林电影节
时间:北京时间2月8日至2月18日 颁奖地:主会场 Berlinale Palast
评委阵容
第57届柏林电影节日前公布了评委会阵容,今年将有七位国际影星和电影专家参与第57届柏林电影节,一同决定金熊与各项银熊奖的归属。《出租车司机》的编剧保罗·施拉德将出任评委会主席,中国香港制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将同巴勒斯坦女演员希亚姆·阿巴斯、德国老牌演员马里奥·阿多夫、墨西哥当红小生盖尔·加西亚·贝尔纳、美国影星威廉·达福,以及丹麦电影剪辑师莫莉·玛琳·斯坦斯加德出任评委。
评委会主席:保罗·施拉德
作为导演,《美国舞男》是保罗·施拉德最为著名的作品,当然,施拉德更为著名的身份是《出租车司机》(1976年)的编剧,该片的剧本几乎改写了美国电影发展史。他与马丁·斯科塞斯之后还成功合作了《愤怒的公牛》(1980年)和《耶稣最后的诱惑》(1988年),延续了这对黄金搭档的辉煌。1978年,施拉德首执导筒推出影片《蓝领》,1985年又执导了《三岛由纪夫传》,1991年,他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影片《迷情杀机》取得了重大的成功。1992年,他执导的犯罪剧情片《迷幻人生》曾参与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角逐。
评委
施南生
香港知名制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曾被美国权威业内杂志《综艺》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50位电影人之一。由她监制的影片包括曾创造香港电影神话的《无间道》以及徐克的《七剑》。
希亚姆·阿巴斯
这位巴勒斯坦女演员同时也为电影创作剧本并曾任导演。2004年的《生生舞不息》和2004年的《叙利亚新娘》中,她充分展现了自己超宽的戏路。去年,由她主演的《天堂此时》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此外,她还曾出演斯皮尔伯格的《慕尼黑》。
马里奥·阿多夫
德国演员马里奥·阿多夫曾出演过超过120部电影和电视剧,在德国是家喻户晓的知名演员。他曾出演过德国著名导演施隆多夫执导的《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和《铁皮鼓》、法斯宾德的《罗拉》和迪特尔执导的《罗西尼酒店》。
盖尔·加西亚·贝尔纳
他的银幕表演处女作就是阿莱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利度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爱情是狗娘》,这位墨西哥男演员的魅力自此一直在国际影坛闪光。巴西导演沃尔特·萨勒斯之后选择他在《摩托车日记》中出演青年时代的切·格瓦拉,还曾主演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不良教育》。他主演的《睡眠科学》去年曾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他与伊纳利度二度合作的新片《通天塔》也是今年奥斯卡奖的有力争奖影片。
威廉·达福
威廉·达福位列当今口碑最佳的几位美国实力派演员之一。他塑造过无数复杂、阴暗、内心纠结的角色,1980年,他凭迈克尔·西米诺的《天国之门》一鸣惊人,1986年在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中的表现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近年来,他在商业和艺术电影两方面平均用力,在《蜘蛛侠》大获票房成功的同时,他还不断与科南伯格、拉斯·冯·特里尔、斯科塞斯等导演合作。
莫莉·玛琳·斯坦斯加德
她曾担纲丹麦知名导演拉斯·冯·特里尔迄今为止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剪辑师,其中包括《医院风云》、《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狗镇》以及《曼德莱》。
开幕片《玫瑰人生》
另据电影节组委会本周三发布的消息,法国“小鸟歌后”埃迪思·皮亚芙的传记片《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将开启本年度的“金熊”之争。
在埃迪思·皮亚芙逝世近40年后,由法国投拍的影片《玫瑰人生》从追思和揭秘这两个角度出发,重现了这位法国传奇香颂女伶充满激情的生平故事。该片由音乐录影带导演奥立维埃·达昂执导,玛丽昂·歌蒂亚主演,“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将饰演发掘皮亚芙的伯乐。
生前,皮亚芙与让·谷克多、玛琳·黛德丽、伊夫·蒙当是好友,而她天鹅绒般高亢婉转的嗓音以及独特的舞台风格永远与《玫瑰人生》、《不,我没有遗憾》、《爱之颂》等经典香颂名曲被歌迷永远铭记。在辉煌的舞台灯光以外,皮亚芙在其喧嚣的一生中曾被指控谋杀、经历独子夭折的悲痛,以及两次失败的婚姻,并卷入了法国保卫战……现年30岁的女演员歌蒂亚表示,即便皮亚芙并不是一位如此著名的歌手,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绝对是电影的好素材,“不管你爱不爱皮亚芙,是不是了解她,你都会愿意去看一看这位不凡女人的不凡故事。”
----------------------
柏林电影节的来历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等
------------
又:
柏林国际电影节始于1951年,最先是出于美国文化政治的动机,让西方世界的三条联盟有更为广泛的理念。在二战结束后的第六年,柏林成为自由社会的样板,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这一电影节就成为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英格玛-伯格曼,萨提瓦伊提-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以及法国导演古塔德、特拉甫特和夏伯勒,都在柏林电影节中赢得了国际辉煌。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有一段很明显的停滞期。1970年出现了公众呼声,但与越战影片的出现并非巧合。1971年,除了传统竞争以外,还开创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第一部苏联电影在该电影节参展,东德也参加了这一届电影节。政治气候发生了改变,两德之间的各种协议纷纷签署。从此,柏林电影节重新被定位,一方面它是国际电影制作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它在东西方之间的政治文化方面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有四位导演对柏林电影节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阿尔福雷德-鲍尔是奠基者;沃尔夫-唐纳引入了改革,乌尔里奇-格雷格创立了论坛,莫里兹-德-哈德恩则是自1979年以来竞争机制、全景电影、电影回顾和儿童电影节和欧洲电影市场开创的功臣。
雷尼-辛特尼斯和柏林熊
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1988-1956)因为她的动物塑像而一举成名。从柏林工艺学校毕业后,二十年代她的名气急升,1931年她进入了普鲁士艺术学院。由于国家社会主义的提升,1934年她被迫离开了学院,但二战以后,她又重新得到了认可,有各种教学讲座邀请她,奖项和荣誉纷纷踏至。而自1951年开始的为获奖者颁发的的金银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创基础上制作而成的。
电影节的金熊像雏形是雷尼-辛特尼斯在1932年设计而成的,一直沿用到1959年。从1961年开始,原先抬起致意的右臂变为左臂,和其他各处那些欢迎来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来。电影节的熊像原铸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诺的诺阿克铸制厂所拥有。他们曾与辛特尼斯有过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为电影节提供熊像。
皮尔-雷本和柏林电影节主题乐
为纪念柏林电影节50周年,电影作曲家皮尔-雷本谱写了新的电影节主题乐。新主题乐强调了电影节的片头,每部电影在播放前都要播出这段片头。
雷本与法斯宾德合作多年,还与70年代的其他著名德国导演有过合作。如今他被认为是享有国际名声的最为著名的德国电影作曲家之一。
皮尔-雷本早在1982年就有了为柏林电影节创作主题乐的想法。那时法斯宾德因为影片Veronika Voss获得了金熊奖,为此雷本觉得应该给电影节一个音乐礼物,一个特别的主题乐。作品在1990年第40届电影节为官方电影节所认可,自此每部在电影节放映的影片的片头都要播出这段主题乐。
--------------------
第57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熊奖 《图雅的婚事》(中国,王全安导演)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其他》
最佳导演银熊奖 约瑟夫-希达(《波弗特》)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胡里奥-查维兹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 《哈勒姆》
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电影处女作奖 《Vanaja》导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尔弗莱德奖(敢斗奖) 《电子人也无所谓》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奖(短片) 《Raak》 导演:Hanro Smitsman 荷兰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短片) 《Decroche》 导演:Manuel Schapira 法国
《美》 导演:陈骏霖(Arvin Chen) 中国台湾/美国
终身成就奖 阿瑟·佩恩
⑶ 64届柏林电影节红毯时间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将于北京时间2月6日至16日在当地举行,导演韦斯安德森新作《布达佩斯大饭店》将作为开幕影片,颁奖典礼将于当地时间2月15日晚举行,金熊奖最佳影片将在最后时刻揭晓。
⑷ 第70届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的第一首歌叫什么
第70届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的第一首歌是《volver》,由来自法国的班雅明·毕欧雷(Benjiamin)演唱。
歌曲名:Volver
歌手:Benjamin Biolay
专辑:Volver
歌词:
Este amor apasionado,Anda todoalborotado, porvolver
Voy camino a la locura,Y aunque tado me tortura,sequerer
Nos dejamos hace tiempo,Pero me llegó elmomentode perder
Tu tenías mucha razón,Hago casoalcorazón,Y me mueroporvolver
Y volver, volver, volver,Atusbrazos otra vez,Llegaré hasta donde estés
Yo sé perder, yo sé perder,Quiero volver, volver, volver,Nos dejamos hace tiempo
Pero me llegó elmomentode perder,Tu tenías mucha razón,Hago caso al corazón
Y me mueroporvolver,Y volver, volver, volver,Atusbrazos otra vez
Llegaré hasta donde estés,Yo sé perder, yo sé perder,Quiero volver, volver, volver
Y volver, volver, volver,Atusbrazos otra vez,Llegaré hasta donde estés
Yo sé perder, yo sé perder,Quiero volver, volver, volver
(4)70届柏林电影节红毯扩展阅读:
歌曲《volver》出自Benjamin Biolay的同名专辑《volver》,意为“回归”,是一首法国香颂,词曲比较老派,但是却如一樽美酒,一杯咖啡,或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无可抗拒地带出人们对浪漫情调的向往,和对流逝岁月的美好记忆,听来令人回味无穷,历久弥新。
所谓法国香颂,是指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之间,由叙事诗人与抒情诗人所写的单旋律音乐。后来,19世纪末期的艺术歌曲也被归入到世俗歌曲的范畴。至于法国的流行歌曲,由于受到传统世俗歌曲的影响,因此,在歌词意境的描写上,也就跟着格外讲究起来。它是法国世俗歌曲的泛称,也是法国流行歌曲的代名词。
⑸ 有赵欣去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红毯图片没
这样的神经病都能去走红毯,看来这戛纳的红毯门槛也不高,中国的明星少去点吧,别也都弄得不正常回来。
⑹ 《方形》为何能获得第7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最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方形》又称《自由广场》其情节属于散文式的结构,它不是类型片的那种以情节点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而是以主人公的杂乱的生活经历为时间线。当然,好的散文都是形散而神不散,找到隐藏在故事里的“神”,便也解开这部电影的内核了。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核心便是一个“方框”,可不是艺术馆里造的那个,而是隐藏在其他什么地方的方框。找它像是做那种解密游戏,得需要点耐心。下面我们就来逐段戏看。 当然,寻找和解密过程纯属本人的主观臆想,也许跟导演本人意图相差甚远。但我想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动脑思考的过程中本人享受到了观影的无限乐趣。在此与大家分享。
1、开场戏:黑屏字幕+电子重音乐
方框第一次出现,当然,第一遍看的人可能看不出来,因为都是局部画面,而且“方形”展品还在搭建中。好在紧随其后便是开篇电影名称:The Square注意牌子上这句话,在电影中出现过N遍,贯穿首位。
纵观电影《方形》,你会发现导演在结构上自始至终突出了两个对立面:即艺术与现实生活。很可惜,往往那些被概念化了的“艺术方框”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而生活中的方框我们却很难看出。
电影最终,馆长和两个女儿无功而退,留下那个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没错,正想那主人公说的:这些问题个人都是无法解决的,这需要借助整个社会的力量。
⑺ 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简要介绍
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2013年8月28日至9月7日举行。
主竞赛单元固定20部评审团确定9人
2013年2月4日,组委会发表的声明中提到,此后的主竞赛单元影片将统一定为20部,它们都将是首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展映的新作。非竞赛影片确定为12部,已获过奖的大师级导演的新作品将被优先考虑。而地平线单元影片与主竞赛单元一样,也是20部,将用于鼓励新人导演的创作。同时,评审团人数也被固定下来--往届主竞赛单元评审团成员数量为7至9名不等,今后也将统一定为9人,地平线单元、最佳新锐导演奖的评审团人数则为7人。此外,展映单元也发生了变动,自经典回顾单元登陆2012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后,人们纷纷揣测其将成为新的常设单元,目前这一消息也得到了官方的最终认可。
设评委会大奖重要奖项可以兼得
此次变动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项便是“评委会大奖”(Grand Jury Prize)的设立。众所周知,2012年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大师》力压群雄,斩获最佳导演银狮奖,两位主演杰昆·菲尼克斯、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还罕见地共享了影帝称号。然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有明文规定,每部影片只能获得一项大奖,只有获得演员奖的电影可以获得另一个大奖,但是这另一个奖不能是级别最高的金狮奖。因此,2012年的金狮大奖给了金基德反响平平的《圣殇》,而非夺奖气势如虹的《大师》。做出2013年的改革后,像《大师》这样在演员、导演等各方面均十分出色的影片就可以获得综合性较强的“评委大奖”了。而这一奖项也将取代此前的技术贡献奖。此外,地平线单元也将增加“最佳导演奖”和用于鼓励创新的“地平线单元特别奖”。中国电影人的老朋友马可·穆勒卸任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新主席巴贝拉迎来了他的第二个任期。2012年仅有三部华语电影(李睿珺《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王兵《三姊妹》、蔡明亮《金刚经》)入围地平线单元,面对主竞赛单元则集体失宠。上一次华语电影获得最佳影片金狮奖的是2007年李安的《色·戒》,上一个最佳导演银狮奖为2011年蔡尚君的《人山人海》。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新的修改动作后,尽管主竞赛单元影片数并未增加,但“评审团大奖”及地平线单元的新奖项则为各国电影提供了更多获奖机会,而华语影片冲击金狮仍旧任重而道远。
⑻ 戛纳电影节开幕红毯跟闭幕式红毯区别
电影节开幕式和闭幕式的红毯是不可以自主参加的,多为主办方亲自邀请或者被电影节提名的剧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可以通过中介花钱来买,例如网红、主播多以此方式走上戛纳红毯。
戛纳电影节红毯一般分为三种:
一、电影节开幕式、闭幕式红毯:该红毯嘉宾多为主办方亲自邀请或者被电影节提名的剧组
二、参展电影展映、首映式红毯:该红毯嘉宾多为参展电影剧组
三、各式晚宴红毯:开云晚宴、amFAR慈善晚宴、中国之夜等,嘉宾多为晚宴方邀请
戛纳电影节(法语:Festival de Cannes)是一个由法国于1946年首度举办于该国南部城市戛纳,于二战战后复兴并于同地扩大举办的国际性电影展暨电影奖。它是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的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另二者为威尼斯电影节及柏林电影节),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每年法国政府会辅助100万至150万美金可见其重视程度。
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