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嵩山景区和少林寺怎么玩,一整天的时间
【行程】经典线路是D1少室山:上午去三皇寨欣赏嵩山最美的自然景色,下午参观少林寺(常住院—塔林—武术表演),晚上20:00-21:15在待仙沟观看《音乐大典》实景演出。D2太室山:嵩阳书院—嵩岳寺塔—法王寺—峻极峰—卢崖瀑布—中岳庙(也可按嵩阳书院—老母洞—峻极峰路线登顶)。
【自驾】登封市自驾到少室山有两个方向分别到少林寺和三皇寨。游览三皇寨后原路下山驱车到少林寺,途中会经过待仙沟,留意一下,晚上要去看演出。
拓展资料: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面,西邻古都洛阳,东临郑州,属伏牛山系 。
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
参考资料:网络-嵩山景区
❷ 嵩山少林寺表演队的去浙江横店影视城!!!!!
自己注意就可以,坐火车汽车都可以
❸ 现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在拍什么电影
游嵩山,找天蚨。
天蚨园是嵩山原生态农家乐一站式旅游服务第一品牌庄园!
客房住宿:
嵩山南麓,少室山下,天蚨园里,黛瓦白墙,绿树环绕,是您游玩之余最好的休憩场所。一杯清茶,一份清幽,一份宁静!凉风习习,清风自窗外吹入房间,清爽无比,不是空调胜似空调。倚窗眺望,春天山花烂漫,夏天青山滴翠,秋季满山红叶,冬季白雪皑皑,有着连绵起伏的自然景观。天蚨传说更让您领阅故事的传奇。本园设有田园型大床间、双人间、三人间: (带有太阳能淋浴、独卫、空调、有线电视、网线等), “游住青山碧水旁,紫藤半掩小轩窗。”宁静的天蚨园,整洁干净的房间非常适合您和家人在游玩之后好好休息一下!
交通导航:
1. 自驾车:永登高速→郑少洛高速→登封西(汝州方向)出口→(下高速后向前直行约2分钟)→三皇寨景区旅游公路入口→三王庄村口大界碑处(三岔口)→左拐10米→右拐向西200米→天蚨农庄。(至登封的高速公路只有三条:郑少,洛少,永登)
2. 公共交通:新郑机场→郑州民航酒店(坐机场大巴15元)→郑州火车总站→郑州客运中心站(火车站广场正对面)→坐“郑州﹣登封”的高速大巴(注意:买票时千万不要买到少林寺的票,而是要买去登封的票,不能坐“郑州﹣少林”的中巴,8:30的车中午你也到不了少林寺)→登封客运总站→天蚨农庄专车接送→天蚨农庄。
餐饮美食:
天蚨农庄遵循“饮和食德”之理念,提倡绿色饮食,坚持粗粮细做,膳食结构上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为原则,保证选用的所有食品原料均经过科学的精挑细选,95%以上采自自家庄园,畜禽都为农家自养、传统加工,不加任何添加剂。味美价廉,应有尽有,丰俭由人,热情的服务一定会让您非常的满意,马上和我们联系吧!
天蚨名菜:“蚨从天降,古法烧鸡,嵩山乳鸽,一鸡两吃,酱香狗肉,牛气冲天,三汁焖锅,滋补炖三宝,仔姜炆鸭”,其中三皇烧鸡是采用鲜嫩活鸡,配用多种名贵中药材,在瓦缸中用木材碳火烧烤而成,其色金黄,皮脆有炭火香,肉汁丰富且嫩滑,形美观而不散。天蚨农庄的美食让您观于色,嗅于香,尝五味,真食者也!
农家特色:农家主食有粗粮包,卷烙馍,菜团子,摊煎饼,玉米粥等;野菜有野菊苗、白蒿、马齿菜、蒲公英、灰灰菜、荠菜、杨槐花、榆钱儿、云钱菜、枸杞芽、山韭菜、木兰头等等20多种,宋之问《嵩山夜还》诗云:“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
自制米酒:天蚨农庄选用上等五谷杂食,加上精湛的工艺,酿好的米酒汤白汁清,甜浓鲜香。古人云:“欲酿好酒,必须心善厚实。酒者,久也,久酿则香浓,久贮则味长,此主家已备之。”
土特产:天蚨农庄秘制芥丝、韭花、红薯、柴鸡、柴鸡蛋更是别有风味,其中“天蚨园”牌芥丝采用嵩山山脉西麓的少室山特种土地种植出的圆叶芥菜,经过秘制的手工腌制工艺,灌装而成美味佳肴,味道鲜美、氽鼻浓香,沁人心脾,清爽可口。
❹ 王宝强,怎么走上的影视道路
王宝强,中国内地男演员,1984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6岁时开始练习武术,8岁在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20岁时主演独立电影《盲井》获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及法国、泰国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1] 。
2004年因参演冯小刚的贺岁剧《天下无贼》其朴实的个性和独特的形象赢得关注。2008年凭借《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获得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以及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2-3] 。2011年王宝强携电影《Hello!树先生》获得俄罗斯、美国纽约、意大利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及亚太电影大奖,与徐峥继《人在囧途》再度合作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创华语电影票房纪录。
❺ 歌中有我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去嵩山少林学武功"的歌是什么
这句歌词出自于《少林英雄》。
《少林英雄》-群星
词曲:姚云
师父我坚持不住啦 我心里一直有个梦 想去嵩山少林学武功
就像电影里帅气的超人 行侠仗义 飞檐走壁
师父你为何可以行如流水 枪扎一线 棍扫一片(你却)
挥挥衣袖对我说(赶紧练功去) 练功必须顶大太阳 (哼)
晚上还要借月亮光(哈) 一日不练十日空(哼哈)
习武先习德(哼) 学艺先学礼(哈) 我也心中牢记(哼哈哼)
英雄台下十年功 为台上一分钟 艰难寂寞谁会懂(哼哈哼)
豪气挥拳于风中 身进退似游龙 传承一代功夫梦(哈)
武德比山重 名利草芥轻 哎~哈哈哈
我心里一直有个梦 想去嵩山少林学武功
就像电影里帅气的超人 行侠仗义飞檐走壁
师父你为何可以行如流水 枪扎一线 棍扫一片
那么轻松 挥挥衣袖对我说(哎 赶紧练功去)
练功必须顶大太阳 (哼) 晚上还要借月亮光(哈)
一日不练十日空(哼哈) 习武先习德(哼) 学艺先学礼(哈)
我也心中牢记(哼哈哼) 英雄台下十年功 为台上一分钟
艰难寂寞谁会懂(哼哈哼) 豪气挥拳于风中 身进退似游龙
传承一代功夫梦 英雄台下十年功 为台上一分钟
艰难寂寞谁会懂(哼哈哼) 豪气挥拳于风中
身进退似游龙 传承一代功夫梦(哈)
《少林英雄》是由河南卫视倾力打造,少林寺首次参与录制的大型少儿功夫真人秀《少林英雄》的主题曲,由于荣光、倪虹洁和孩子们共同演唱的同名主题曲MV《少林英雄》。2015年09月30日发行,收录在专辑《少林英雄》中。
这款MV由河南卫视打造,MV通过孩子们在少林寺训练的酸甜苦辣,体现出孩子们的蜕变。同时,也为大家展现了一个游客视角绝不可能触及到的少林寺。
《少林英雄》的主题曲由国内顶级新锐音乐制作人、《五环之歌》的编曲和制作者姚云亲自操刀制作。以中国武侠经典和少林功夫为创作灵感,采用电影的拍摄和剪辑手法,将“小英雄”们的修行生活和少林元素无缝对接,让MV精致而充满质感,媲美国内顶尖电影大片。
❻ 我从小有个梦,去嵩山少林学武功,看电影里帅气的超人……这是那首歌的歌词
歌的名字是少林英雄-(真人秀《少林英雄》主题曲) - 华语群星,做词人:姚云,做曲人:姚云
歌词:
师父我坚持不住啦~
我心里一直有个梦
想去嵩山少林学武功
就像电影里帅气的超人
行侠仗义 飞檐走壁
师父你 为何可以行如流水
枪扎一线 棍扫一片(你却)
挥挥衣袖对我说
(赶紧练功去)
练功必须顶大太阳 (哼)
晚上还要借月亮光(哈)
一日不练十日空(哼哈)
习武先习德(哼)
学艺先学礼(哈)
我也心中牢记(哼哈哼)
英雄台下十年功
为台上一分钟
艰难寂寞谁会懂(哼哈哼)
豪气挥拳于风中
身进退似游龙
传承一代功夫梦(哈)
武德比山重
名利草芥轻
哎~哈哈哈
我心里一直有个梦
想去嵩山少林学武功
就像电影里帅气的超人
行侠仗义飞檐走壁
师父你为何可以行如流水
枪扎一线 棍扫一片
那么轻松
挥挥衣袖对我说
(哎 赶紧练功去)
练功必须顶大太阳 (哼)
晚上还要借月亮光(哈)
一日不练十日空(哼哈)
习武先习德(哼)
学艺先学礼(哈)
我也心中牢记(哼哈哼)
英雄台下十年功
为台上一分钟
艰难寂寞谁会懂(哼哈哼)
豪气挥拳于风中
身进退似游龙
传承一代功夫梦
英雄台下十年功
为台上一分钟
艰难寂寞谁会懂(哼哈哼)
豪气 挥拳于风中
身进退似游龙
传承一代功夫梦(哈)
拓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次同步推出的同名MV形式新颖,“泪点”十足。据悉,该主题曲由国内顶级新锐音乐制作人、《五环之歌》的编曲和制作者姚云亲自操刀制作。
以中国武侠经典和少林功夫为创作灵感,采用电影的拍摄和剪辑手法,将“小英雄”们的修行生活和少林元素无缝对接,让MV精致而充满质感,媲美国内顶尖电影大片。
而飞檐走壁、少林功夫、足球和国学的完美融合将中国古典元素、少林文化和“小和尚”们的学习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少林寺首次参与录制的大型少儿功夫真人秀《少林英雄》日前录制收官并将于近期播出。今日,节目曝光了由于荣光、倪虹洁和孩子们共同演唱的同名主题曲MV《少林英雄》。
❼ 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相关电影请您来报!
《少林寺》1982 (李连杰、于承惠、计春华、于海)
《木棉袈裟》1985(于荣光)
《洪熙官之少林五祖》1994(李连杰、谢苗)
《少林寺俗家弟子》
少林好小子
少林足球
少林门
少林传人
少林僵尸-天极
少林四小龙
少林寺
少林三十六房
少林小子
花旗少林
少林齐眉棍
少林宝贝
成龙电影-少林木人巷
少林追魂枪
少林与武当
少林达摩易筋经
少林足球 - Siu lam juk kau - (2001)
龙在少林 - Dragon in Shaolin - (1996)
笑林老祖/少林好小子 - Xiao lin lao zu - (1995)
洪熙官之少林五祖 - Hong Xiguan Shaolin wu zu -(1994)
花旗少林 - Hua qi Shao Lin - (1994)
少林活宝贝 - Shao Lin huo bao bei - (1994)
少林真功夫 - Shao Lin zhen gong fu - (1994)
少林英雄之方世玉洪熙官 - Shao Lin ying xiong Feng Shi-Yu Hong Zhi-Guan - (1994)
黄飞鸿之男儿当报国/少林豪侠传 - Huang Fei Hong nan er dang bao guo - (1993)
少林海灯大师 - Shao Lin Hai Deng da shi - (1988)
南北少林/少林寺3:南北少林 - Nan bei Shao Lin - (1986)
少林俗家弟子 - Disciples of Shaolin Temple - (1985)
木棉袈裟-Mu mien jia sha(1985)
少林童子功 - Shaolin Tong Zigong - (1984)
少林家弟子 - Shao Lin gu di zi - (1983)
少林小子 - Shao Lin xiao zi - (1983)
少林斗喇嘛 - Shaolin dou La Ma - (1983)
夺命少林长拳 - Deadly Shaolin Longfist - (1983)
少林寺 - Shao Lin tzu - (1982)
少林传人 - Shaolin chuan ren - (1982)
少林叛徒 - Shao Lin ban pan tu - (1982)
少林与武当 - Shao Lin yu Wu Dang - (1981)
少林童子功 - Shao Lin tong zi gong - (1981)
少林搭棚大师 - Shao Lin ta peng hsiao tzu - (1980)
少林英雄 - Shaolin ying xiong - (1980)
少林英雄 - Daai miu si yue siu piu haak - (1979)
少林英雄榜 - Shao Lin ying xiong bang - (1979)
少林拳系列3:影 - Crack Shadow Boxers - (1979)
南少林与北少林 - Nan Shao Lin yu bei Shao Lin - (1978)
少林三十六房/少林36房 - Shao Lin san shi liu fang - (1978)
少林与武当 - Shao Lin yi wu dang - (1978)
少林三十六珠 - Shao Lin san shi liu zhu - (1978)
少林小子 - Shao Lin xiao zi - (1977)
少林门 - Shao Lin men - (1976)
少林木人巷 - Shao Lin mu ren xiang - (1976)
少林十八铜人 - Shao Lin szu shih pa tung jen - (1976)
少林寺 - Shaolin Temple - (1976)
黄飞鸿少林拳 - Huang Fei-hong xiao lin quan - (1974)
少林子弟 - Shao Lin zi di - (1974)
少林五祖 - Shao Lin wu zu - (1974)
少林和尚 - Shao lin he shang - (1974)
少林五大奇侠 - Shaolin wu da ji xua - (1951)
火烧少林寺 - Huo shao Shaolin si - (1950)
❽ 2020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将在哪里举办
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即将在郑州举办,8月16日,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日出嵩山坳·重聚少林寺”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在郑州市二七广场举行。
今年也是1982年版电影《少林寺》拍摄40周年,本届电影节影展论坛处特别策划了此次群众文化活动,为电影节预热。
1980年,电影《少林寺》剧组来到河南嵩山拍摄该片。1982年,电影《少林寺》以0.1元的平均票价,创下1.61亿元的票房纪录,吸引了近5亿人观看,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奇迹。一部电影,让中国功夫享誉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了郑州。
(8)嵩山电影节扩展阅读
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宣传大使不是周冬雨
近日,一张打着“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海报在圈内流传,海报上出现演员周冬雨的形象,边上写着:宣传大使,让人以为周冬雨就是宣传大使。
金鸡百花电影节组委会一位负责人表示,今年的确设置了宣传大使这个角色,人选已经确定,但“肯定不是周冬雨”。据了解,金鸡百花电影节不是每年都有宣传大使这个角色,但有时候考虑到举办地宣传的需要,组委会也会尊重当地的建议。不过这一次将周冬雨的名字打上“宣传大使”的称号,有炒作之嫌。
由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入选今年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候选影片,二人也分别提名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另外,这名负责人透露,今年的金鸡奖依然会评选,但具体以哪种形式颁奖,目前还在商讨中。
❾ 嵩山嵩门望月的最佳地点和时间,请详细说明,以及路线,八月十五当天的,谢谢……
黄河是世界第五长河
若论大
指的就是径流量
那黄河连中国第五都排不上
有统计数字显示,黄河干流上所有水库的总库容
就已经是黄河年径流量的两倍多了
这样的水量实在不算大
黄河
维基网络,自由的网络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请至条目评选为本文评分。
评选期间不设有编辑限制,仍欢迎继续补充“黄河”条目!
黄河
黄河流域(暂无图片)
长度 5464 km
源头海拔高度 4800 m
平均流量 1774.5 m³/s
流域面积 752443 km²
源头 青海省
出海口 渤海
流经国家 中国
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目录
[隐藏]
* 1 释名
* 2 水文特征
o 2.1 源头
o 2.2 分界
+ 2.2.1 上游
+ 2.2.2 中游
+ 2.2.3 下游
o 2.3 主要支流与湖泊
o 2.4 干流峡谷
o 2.5 干流水利枢纽
o 2.6 桥梁
* 3 环境状况
o 3.1 水土流失
o 3.2 断流
* 4 历史与文化
o 4.1 河道变迁
o 4.2 水利简史
o 4.3 中华文明的摇篮
o 4.4 与黄河有关的人物
o 4.5 旅游文化资源
* 5 其他
* 6 参看
* 7 站外链接
[编辑]
释名
“河”字在秦汉以前基本上是黄河的专称,而河流称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经》曰:“昆仑山,纵广万里,高万一千里,去蒿山五万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环其墟。”)先秦的文献中找不到黄河一词,成书于汉武帝征和年间的《史记》全篇也不见黄河的说法。据学者李鄂荣考证,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县”的释文里。黄河的“黄”字用来描述河水的浑浊,这在古书中也早有记载:战国时期的《左传·襄公八年》郑国的子驷引《逸周诗》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尔雅·释水》记有“河出昆仑,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黄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数量众多的水泊和海子组成,在阳光照耀下星宿海的无数湖沼光彩夺目,如同孔雀开屏,十分美丽壮观,因而当地的藏族居民把这一段黄河称作“玛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肃省“玛曲”县即以此河段命名。
[编辑]
水文特征
[编辑]
源头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但真正源头所在现在依然存有争议。历史上人们对黄河源头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尚书·禹贡》曾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积石”在现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的阿尼玛卿山,离黄河源头还有距离。《山海经》、《尔雅》有河出昆仑的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有黄河发源于于阗,东流至盐泽,再潜行地下,南出为河源的说法(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这些说法都不确切,但却延续到隋唐。
隋唐以后人们逐渐对黄河河源建立了正确的认识。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灭吐谷浑后置河源郡,即现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表明人们已知黄河发源于此。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为平定吐谷浑叛乱,将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领人马到达星宿海一带,《新唐书》载他们“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唐宋以来,长期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头。
至元代人们开始对对黄河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实等人勘察黄河河源,对星宿海一带作了详细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据都实的调查写成《河源志》一书,明确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该处有“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余”。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锡、舒兰探黄河河源。他们到达星宿海,发现星宿海上源还有三条河流,但并未追至源头。拉锡、舒兰归京后绘有《河源图》,舒兰还写有《河源记》。康熙末年组织全国性的地形测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胜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区进行测量,此行“逾河源,涉万里”,回京后将测量结果绘入《皇舆全览图》。此次测绘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绘制出来。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门侍卫阿弥达“恭祭河源”。阿弥达到达星宿海以西300里处,对星宿海上源三条河流进行了实地勘查,认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
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西方探险者和地理学家深入青藏高原进行考察活动,他们也曾到达河源地区搜集自然、人文资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国人窦脱勒、敖伦,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士纳可、科兹洛夫,德国人费士勒、台裴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黄河源头进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在项立志、董在华率领下,对黄河河源进行了数月勘查。河源勘查队认定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雅合拉达合泽山是它的源头,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这一结果与前人考察结果不相吻合,在学术界引起争论,但黄河发源于约古宗列曲的说法广为流传。1978年,青海省邀请中央和地方有关科研专业人员,再次对黄河源头和扎陵、鄂陵两湖进行实地勘查,确认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学者杨联康徒步考察了黄河全程。他认为黄河最远源流是始于巴颜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长于约古宗列曲30.5千米,长于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树立了黄河源标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条支流分别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于最北部,发源于查哈西拉山,河长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断流。约古宗列曲位于星宿海西,在三条上源中居中,发源于约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为宽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为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河流终年有水。约古宗列曲与卡日曲汇合成黄河源头最初的河道玛曲,然后注入星宿海。根据十万分之一航测地图测量,卡日曲比约古列宗曲长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积为3126平方千米,约古宗列曲流域面积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汇合处附近,测得卡日曲流量为6.3立方米/秒,测得约古宗列曲流量为2.5立方米/秒。据此1978年的黄河源头考察认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
参考资料:黄河源头
[编辑]
分界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黄河水利委员会以河口镇与桃花峪划分上、中、下游;传统的中学教科书以河口镇与孟津划分上、中、下游;学者杨联康经考察后认为以青铜峡、孟津划分更合适;学者许韶立主张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作为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本文采取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
[编辑]
上游
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上游河段全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51.3%。上游河段总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为10‰;河段汇入的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条,径流量占全河的54%;上游河段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来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上游河道受阿尼玛卿山、西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弯曲。黄河上游根据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为河源段、峡谷段和冲积平原三部分。
从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贵德龙羊峡以上部分为河源段。河源段从卡日曲始,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玛多,绕过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穿过龙羊峡到达青海贵德。该段河流大部分流经于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回,两岸多为湖泊、沼泽、草滩,水质较清,水流稳定,产水量大。河段内有扎陵湖、鄂陵湖,两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别为47亿立方米和108亿立方米,为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玛多至甘肃玛曲区间,黄河流经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宽阔,间或有几段峡谷。甘肃玛曲至青海贵德龙羊峡区间,黄河流经高山峡谷,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发源于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该段内汇入黄河。
从青海龙羊峡到宁夏青铜峡部分为峡谷段。该段河道流经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质的不同,形成峡谷和宽谷相间的形势:在坚硬的片麻岩、花岗岩及南山系变质岩地段形成峡谷,在疏松的砂页岩、红色岩系地段形成宽谷。该段有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八盘峡、青铜峡等20个峡谷,峡谷两岸均为悬崖峭壁,河床狭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该段贵德至兰州间,是黄河三个支流集中区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汇入,使黄河水量大增。龙羊峡至宁夏下河沿的干流河段是黄河水力资源的“富矿”区,也是中国重点开发建设的水电基地之一。
从宁夏青铜峡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部分为冲积平原段。黄河出青铜峡后,沿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北边界向东北方向流动,然后向东直抵河口镇。沿河所经区域大部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无支流注入,干流河床平缓,水流缓慢,两岸有大片冲积平原,即著名的银川平原与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灾害。河套平原西起宁夏下河沿,东至内蒙古河口镇,长达900千米,宽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黄灌区,灌溉历史悠久,自古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编辑]
中游
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河长1206千米,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45.7%;中游河段总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内汇入较大支流30条;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河口镇至禹门口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晋陕峡谷,河段内支流绝大部分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全河多年年均输沙量16亿吨中有9亿吨来源于此区间;该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资源丰富,是黄河第二大水电基地;峡谷下段有著名的壶口瀑布,深槽宽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约18米,气势宏伟壮观。
禹门口至三门峡区间,黄河流经汾渭平原,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河段两岸为渭北及晋南黄土台塬,是陕晋两省的重要农业区。该河段接纳了汾河、洛河、泾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黄河下游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多年年均来沙量5.5亿吨。该河段在禹门口至潼关(即黄河小北干流)的132.5千米河道,冲淤变化剧烈,河道左右摆动很不稳定。该河段在潼关附近受山岭约束,河谷骤然缩窄,形成宽仅1000余米的天然卡口,潼关河床的高低与黄河小北干流、渭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有密切关系,故此有“潼关高程”这一水文术语。
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为两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于中条山、崤山之间,为黄河干流上的最后一段峡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渐宽,是黄河由山区进入平原的过渡地段。
[编辑]
下游
参看黄河口
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河长786千米,流域面积仅2.3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3%;下游河段总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3.5%。由于黄河泥沙量大,下游河段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黄河约束在大堤内成为海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除大汶河由东平湖汇入外,本河段无较大支流汇入。
下游河段除南岸东平湖至济南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堤防总长1400余千米。历史上,下游河段决口泛滥频繁,给中华民族来了沉重的灾难。由于黄河下游由西南向东北流动,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结冰,从而形成凌汛。凌汛易于导致冰坝堵塞,造成堤防决溢,威胁也很严重。
下游河段利津以下为黄河河口段。黄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积,不断延伸摆动。目前黄河的入海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交汇处,是1976年人工改道后经清水沟淤积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间,黄河输送至河口地区的泥沙平均约为10亿吨/年,每年平均净造陆地25至30平方公里。
[编辑]
主要支流与湖泊
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黄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东平湖。
[编辑]
干流峡谷
黄河干流上的峡谷共有30处,位于上游河段的28处,位于中游段流的2处,下游河段流经华北平原,没有峡谷分布。干流峡谷段累计长1707千米,占干流全长的31.2%。
茫尕峡—多石峡—麦多唐贡玛峡—官仓峡—拉加峡—野狐峡—拉干峡—龙羊峡—阿什贡峡—松巴峡—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寺沟峡—刘家峡—牛鼻子峡—朱喇嘛峡—盐锅峡—八盘峡—柴家峡—桑园峡—大峡(下峡)—乌金峡—红山南峡—红山北峡—黑山峡—虎峡—青铜峡—晋陕峡谷—晋豫峡谷(包括三门峡—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参考资料:黄河干流峡谷
[编辑]
干流水利枢纽
* 三门峡水利枢纽: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市交界处,1960年投入使用
* 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
* 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市,1968年投入使用
* 刘家峡水电站:甘肃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 盐锅峡水利枢纽:甘肃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 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
* 八盘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80年投入使用
* 龙羊峡水电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 大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98年投入使用
* 李峡水利枢纽: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 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偏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1999年投入使用
* 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济源和孟津交界处,2001年投入使用
另请参看:黄河大堤、黄河防洪、黄河防凌、汴渠、鸿沟、京杭运河、茅津渡、南水北调工程、河套灌区
[编辑]
桥梁
* 济南黄河斜拉桥:山东省济南市北侧。1978年12月开工,1981年底建成。曾更换几次钢索。
* 济南黄河公路桥:山东省济南市北郊。1978年12月开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
* 济南黄河浮桥: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于市北洛口渡口,免费使用。
* 兰州黄河铁桥:甘肃省兰州市城北。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
* 郑州黄河桥:河南省郑州市以北
[编辑]
环境状况
[编辑]
水土流失
黄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至安阳殷墟)的地理环境适宜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高出约2℃的气候环境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中国战国时期依然有着“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战国以后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秦国经济中心向关中迁移,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植被开始遭到破坏。由于黄河流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中国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国重农轻牧的现象,黄河流域植被破坏成为长期、大量的现象。随着公元11世纪气候转冷的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南迁,黄河流域的生态破坏开始家少,然而森林覆盖已经难以恢复到公元前3世纪的状况。并随着制备的破坏,黄土高原开始受到黄河的侵蚀而被卷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编辑]
断流
从1972年起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1]。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全球变暖。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情况的加剧,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发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热量,造成内陆局部气温低于往常,这就减小了内陆和海洋之间的温差,进而造成季风减弱,缺少了季风从海面带进内陆的水汽。虽然全球变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却抵消不了蒸发量的提高和季风减弱的影响效应。最终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
2. 植被破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缺少了植被涵养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发量变得更高,土地干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经河道才能得以补充。
3. 灌溉方式落后。黄河中上游流经的多为经济较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缺少节水灌溉的技术和资金,多为大水漫灌,黄河水浪费严重。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几千年来也没有发生过象当今这20多年来频繁断流的现象。
黄河的首次断流出现在1972年,最初断流时间只有十几天,断流也不是年年发生。进入90年
代以来,黄河下游断流日趋严重,几乎年年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断流的河段也
越来越长。1995年,黄河断流达153天;1996年,断流136天;1997年断流226天,一年中竟
然有2/3的时间断流。无情的事实,宣告黄河已成为一条季节性河流。
黄河为什么会断流?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黄河水资源本来就不丰富。黄河流域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雨量不多,黄河的
平均年径流量约560亿立方米,仅相当于长江的l/20,位于全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比长江、
珠江、松花江都小。而且黄河径流量一年之内变化很大,枯水期黄河流域基本不下雨,不少
支流都没水了,干流的径流量也小,自然容易发生断流。
二是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90年代
初统计,沿黄各地区引用的黄河水量已达到4l0亿立方米,占黄河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几
乎快把黄河“掏空”了。黄河每年就这么500多亿立方米的水,禁得起这么过度利用吗?
三是用水浪费,水资源利用率很低。由于水价不高,人们不把节约用水当回事,因此黄
河流域工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用水浪费现象。比如黄河流域的许多农田,灌溉方式
非常落后,大水漫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大部分的水都蒸发、渗漏了。如果采用喷
灌、滴灌,就能节约很多水。
可怜的黄河母亲,乳汁本来就不多,大家你也争我也抢,而且用的过程中还不知道珍惜
和节约,黄河母亲能不变得憔悴吗?
要想解决黄河断流问题,让老天爷多下点雨大概没门儿,不发展工农业生产也不行。唯
一的办法就是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的工农业,不要再向黄河母亲无节制地索取了
1、上中游降雨量周期性减少,来水不足。
2、上中游经济、人口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增长。
3、上中游用水超计划,水资源利用率太低。
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几千年来也没有发生过象当今这20多年来频繁断流的现象。
黄河的首次断流出现在1972年,最初断流时间只有十几天,断流也不是年年发生。进入90年
代以来,黄河下游断流日趋严重,几乎年年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断流的河段也
越来越长。1995年,黄河断流达153天;1996年,断流136天;1997年断流226天,一年中竟
然有2/3的时间断流。无情的事实,宣告黄河已成为一条季节性河流。
黄河为什么会断流?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黄河水资源本来就不丰富。黄河流域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雨量不多,黄河的
平均年径流量约560亿立方米,仅相当于长江的l/20,位于全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比长江、
珠江、松花江都小。而且黄河径流量一年之内变化很大,枯水期黄河流域基本不下雨,不少
支流都没水了,干流的径流量也小,自然容易发生断流。
二是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90年代
初统计,沿黄各地区引用的黄河水量已达到4l0亿立方米,占黄河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几
乎快把黄河“掏空”了。黄河每年就这么500多亿立方米的水,禁得起这么过度利用吗?
三是用水浪费,水资源利用率很低。由于水价不高,人们不把节约用水当回事,因此黄
河流域工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用水浪费现象。比如黄河流域的许多农田,灌溉方式
非常落后,大水漫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大部分的水都蒸发、渗漏了。如果采用喷
灌、滴灌,就能节约很多水。
可怜的黄河母亲,乳汁本来就不多,大家你也争我也抢,而且用的过程中还不知道珍惜
和节约,黄河母亲能不变得憔悴吗?
要想解决黄河断流问题,让老天爷多下点雨大概没门儿,不发展工农业生产也不行。唯
一的办法就是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的工农业,不要再向黄河母亲无节制地索取了 。
再加上:上中游降雨量周期性减少,来水不足。
2、上中游经济、人口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增长。
3、上中游用水超计划,水资源利用率太低。
现在还有京九大桥
[编辑]
历史与文化
[编辑]
河道变迁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氾滥威胁,而因氾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5 年)。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阳、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但在改道后,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编辑]
水利简史
参看黄河水利史
[编辑]
中华文明的摇篮
黄河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公元前2000多年华夏族在黄河领域的中原地区形成、繁衍。
[编辑]
与黄河有关的人物
大禹治水
放大
大禹治水
* 大禹
* 潘季驯:明朝治黄专家
* 靳辅:清代治河名臣
* 田鼢:西汉武帝时期大臣
现代部分
* 黄秉维:中国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黄万里: 中国水利专家
* 张光斗:中国水利水电专家
* 李仪祉:中国近代水利学家
* 钱宁:中国水利工程学家
* 钱正英:中国水利专家
* 贾让:西汉水利家
* 张含英:中国水利专家
* 梁恩佐:美籍华人,黄河水土保持项目推广者
[编辑]
旅游文化资源
黄河博物馆 - 花园口 - 壶口瀑布 - 后冈遗址 - 柳湾墓地 - 北首岭遗址 - 大河村遗址 - 平粮台城址 - 庙底沟遗址 - 陶寺遗址 - 老官台文化- 贾湖遗址 - 仰韶文化 - 花楼子遗址 - 河南龙山文化 - 西水坡遗址 - 大地湾遗址 - 三门峡栈道遗迹 - 元君庙墓地 - 姜寨遗址 - 半坡遗址 - 裴李岗文化 - 风陵渡 - 西朱封墓地 - 大汶口文化 - 大汶口遗址
[编辑]
其他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制订国旗时,曾出现如右图之草案:底下黄线即代表黄河,但最后并未采用;参见中国国旗。
[编辑]
参看
* 黄河流域文化
* 黄河流域
* 黄河三角洲
* 黄淮平原
* 黄河水利委员会
* 花园口决堤事件
* 莱州湾
* 河套平原
* 银川平原
* 海河平原
* 黄土地:电影
* 黄河大合唱:音乐作品
* 黄土高原
* 河防通议:著作
* 三晋文化
* 滩羊
* 河曲马
* 皮筏子
* 治河方略:著作
* 海州湾
* 毛乌素沙地
* 河西走廊
* 秦岭
[编辑]
站外链接
* 黄河网
* 黄河生态网
* 黄河 英、中文,梁恩佐教授建立。
中国大陆江河水系
长江 - 黄河 - 黑龙江 - 珠江 - 雅鲁藏布江 - 辽河 - 海河 - 滦河 - 淮河
钱塘江- 瓯江 - 闽江 - 九龙江 - 韩江 - 南渡江 - 澜沧江 - 怒江 - 塔里木河 - 额尔齐斯河
乌苏里江 - 松花江 - 图们江 - 鸭绿江 - 嫩江 - 汉江 - 赣江 - 湘江 - 岷江 - 嘉陵江
乌江 - 大渡河 - 雅砻江 - 渭河 - 汾河 - 京杭大运河 - 灵渠 - 胶莱运河 - 苏北灌溉总渠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河源 长江的源头,自古以来有不同说法。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关长江河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江河同源于一山”,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南麓,黄河发源于北麓。另一种是长江发源于可可西里山。源流有两支:南支木鲁乌苏河,北支楚玛尔河。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先后两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