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宁波重点展会全额补贴
宁波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 政府全额补贴
发表日期:2009-05-19
在昨天下午召开的我市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工作会议上,市长毛光烈指出,得市场者赢天下,现在保增长就要把拓市场作为主攻方向来抓。市政府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工作的若干意见》,来鼓励企业建立营销渠道抢占国内外市场。
据了解,企业在拓市场促调整方面会得到政府更多的有力支持。今明两年,对企业参加境外重点展会,给予展位费全额补贴。对企业参加其他境外展会,给予展位费70%补贴。今年,宁波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联合设立境外专业营销网络;今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电子商务试点。今年起连续3年,每年由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总部在宁波、对外建立有国内外销售网点、年度营销实绩综合排名前20位的现代贸易物流大集团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和表彰奖励。
同时,政府类、国有资产投资类项目在同等条件情况下要优先选用本地产品,包括材料、工程建设、设计、装备、软件、各种服务等,扩大宁波各类所有制企业的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各县(市)区要牵头组建并重点扶持一两个为块状经济中小企业提供国内外营销网络服务的股份制物流集团,鼓励文具、模具、家电、服装等具有区域特色经济优势的块状经济组建大型贸易物流大集团。对重点营销服务企业增量达到一定条件的,3年内,其对地方财政贡献比上年增长15%—30%以上部分,分别给予50%—70%的奖励。
此外,增加安排信保补贴5000万元专项资金,扩大财政信保资金享受范围,对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给予50%的保费补贴,等等。(
Ⅱ 政府给予的电影补贴或奖金政策有哪些谁知道,请告诉我。谢谢
虽然广电总局会抽5%的票房分成作为电影专项基金,但是这些钱除了会支持影院建设和影院设备改进,在电影制作方面没人知道这些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所以你要拍电影的话几乎是拿不到这笔钱的,毕竟大陆不像台湾那边。我建议你拿着剧本去一些国际电影节参赛,当然中国也有一些专门的剧本比赛,这样你反而拿到钱的几率大些。(非专业人士意见)
Ⅲ 2022宁波娱乐业关门有补贴吗
目前没有。
目前没有,是的,疫情严重,特殊时期宁波的娱乐场所都关闭了,等有了补贴当地政府会另行通知。
Ⅳ 开电影院有哪些政府补贴需要哪些要求
根据《《关于支持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的通知》的有关规定:
政府补贴标准:
1、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每厅补贴标准为40万元,最多3个厅。不到3个放映厅,但符合补贴条件的,按实际放映厅个数补贴。地方财政可以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所需经费由地方自筹解决。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延后一年、分两年进行补贴的方式下达。2011年新建的影院,2013年全部补贴到位;2012年新建的影院,2013年每厅补贴20万元,2014年每厅再补贴20万元。依此类推。
2、对电影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电影制片企业销售电影拷贝(含数字拷贝)、转让版权取得的收入,电影发行企业取得的电影发行收入,电影放映企业在农村的电影放映收入,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免征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城市电影放映服务,可以按现行政策规定,选择按照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要求:
1、依法取得《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
2、符合《电影院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21048-2007)中一星级影院的评定标准;
3、使用符合规范的售票软件系统向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系统正常报送票房数据,及时足额上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4、已经加入城市电影院线公司,且在经营中无违法规行为;
5、不低于3个放映厅、合计达到200个座位的,或者少于3个放映厅,但中、东部地区年度票房达到100万(含)以上,西部地区年度票房达到50万(含)以上;
6、所有放映厅安装使用2K数字放映设备。
(4)宁波网络大电影补贴扩展阅读:
对电影产业的金融支持政策: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推动适合电影产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创新,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融资租赁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股权质押贷款等适应电影企业特点的信贷创新产品的规模,探索开展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电影企业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
积极推动适合电影产业需求特点的服务模式创新,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电影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金融需求特点,有效衔接信贷业务与结算业务、国际业务、投行业务,有效整合银行公司业务、零售业务、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
鼓励银行、投资基金、保险等机构联合采取投资企业股权、债券、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为电影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大力推进电影企业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影企业上市,鼓励电影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集合信托和集合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引导私募股权投资资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投资电影产业;中央财政对国家重点支持的电影基地、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
Ⅳ 宁波大学生就业补贴政策是什么
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实施细则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工作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9〕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0〕19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20〕41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Ⅵ 某公司投资电影,说先在网络平台和中六播放,最后再到电影院放映。说网络和中六放映国家有补助,真的吗
重点是按现在的运营模式,不先在电影院上线分成赚钱,却在网络和中六播放。。。。中六那些补贴和预估票房相近吗?网络播放补贴目前还没听说过。
不过如果是独立纪录片那种或许可以考虑。
Ⅶ 开电影院国家有哪些补贴
国家对于县城电影院的补贴是2013年开始以来力度最大的,对于新开的县城电影院,3厅200座以上,且全部为2K设备,使用计算机售票系统,年营业额 100万以上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年票房50万),每厅补贴设备款40万,每影城最多补贴120万。(相当于国家出钱买设备)。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每厅补贴标准为40万元,最多3个厅。不到3个放映厅,但符合补贴条件的,按实际放映厅个数补贴。地方财政可以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所需经费由地方自筹解决。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延后一年、分两年进行补贴的方式下达。2011年新建的影院,2013年全部补贴到位;2012年新建的影院,2013年每厅补贴20万元,2014年每厅再补贴20万元。依此类推。
中央财政每厅补贴40万,是一笔不少的数字。外加某些省份从地方财政再提高,补贴数额更是客观。这一政策落实,更多民营资本进入影院建设行业,加快完成县级电影市场的全面覆盖,那也将是将来不久的事。
以上是影城加盟小编为您讲述的新建影院的一些补贴政策,了解了这些,大概很多朋友对影院加盟肯定有了更多的信心与动力了吧。阳光行业,国家政策支持,还有一些当地政府的支持政策等,电影院的发展必定会越做越火。
Ⅷ 请问电影放影补贴标准是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关于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10年,我省要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每放一场电影按照200元标准给予补贴。
农村电影改革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发展思路,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要建立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不断扩大农村电影覆盖面,到2010年实现全省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补贴,补贴费包括影片购买费(含数字电影版权费)、放映交通运输费、放映人员劳务费和数字放映设备折旧费。按照每场200元的标准,省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给予40%、60%、80%的补助,其余部分由市、县财政分担。2008年达到80%的覆盖面,以后逐年增加,到2010年实现国家规定的目标
Ⅸ 宁波就地过年补贴政策
宁波就地过年补贴政策如下:
1、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外地员工发放一定数量的住宿餐饮折扣券、电影景点免费券等,关心关爱留在宁波的员工;
2、打造了四重“春节礼包”,将发放500元春节消费券、210元溪口景区免费门票;
3、鼓励企业给员工特别是留在台州过年的外来员工发放新春红包。
多个地区出现疫情反弹,冬季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每年春运是全国最大的人口流通时间。
受疫情的影响,多个地区出现疫情反弹,冬季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全国多地提倡“就地过年”,减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非必要不离开当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十二条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九条 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