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大尺寸罗曼蒂克消亡史电影

大尺寸罗曼蒂克消亡史电影

发布时间:2022-06-26 05:43:12

Ⅰ 如何评价《罗曼蒂克消亡史》为什么说这部剧表达了旧上海的众生相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以与众不同的笔法来叙事的影剧,之所以说这部剧表达了旧上海的众生相,是因为剧中以1937年上海大动荡前夕作为背景来演绎的。

(1)大尺寸罗曼蒂克消亡史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战争之下,繁华落尽。叱咤风云的帮派大佬陆先生(葛优饰)答应不甘寂寞的交际花小六(章子怡饰)演电影的女主角,但是小六和男主角勾搭上被要求离开上海,陆先生的妹夫渡部(浅野忠信饰)在途中把小六带回家囚禁成为性奴。

管家王妈(闫妮饰)把不苟言笑的车夫(杜淳饰)引荐给了陆先生做贴身侍卫。淞沪战役前夕,日本人计划把陆先生杀死,身为间谍的渡部同意杀死陆先生,陆先生的家人全部被杀。陆先生委托老五(钟欣潼饰)和车夫,杀掉投靠日本人的帮派二哥。

抗战结束前夕,陆先生找到被囚禁的小六,与她一起前往吕宋岛。佯装成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车夫,当面杀死了渡部的大儿子,小六同时举枪击毙渡部。1949年,陆先生独自一人去了香港,从此销声匿迹。

Ⅱ 如何评价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

我觉得现在可以说说《罗曼蒂克》了。

导演本人,只聊业务,人就不聊了。
因为这部电影前一段正上映,在身边朋友里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对我个人而言,我大抵回避了这种争议。
因为对我而言,很明显,这是一部才华横溢的电影。
甚至有可能是2016年最宝贵的一部国产电影。
每次当我觉得自己因为非常喜欢,或者在意一部电影的时候,我都尽量晚一点表达意见,《罗曼蒂克》就是如此。
这个电影对我,有几个闪光的地方。
尽量简单说一下吧。

闪光之一,是程耳在用银幕上“并不存在的内容”去叙事。
故事中几乎所有最动人的一刻,都在镜头外。
叙事上敢这么留白,还是非常大胆,非常执拗。
我还是挺佩服华谊兄弟和英皇电影,我不是投资人,无法完全还原他们的决策过程,导演和投资人,挺决绝的勇气,有各自的坚持,佩服。
打个比方,就像给你一个拼图,打散了,然后只让你挑有限的几块,摘出来。
然后经过“刻意”地摆放,最终让人看到了整幅完全拼成后画面的整个幻影。
闪光之二,是角色的厚度,在狭小局促的时空里,居然一一都立住了。
《罗曼蒂克》中绝大部分有台词的角色,我没具体数,十几个近二十是有了。
一个大概两个小时的电影里,能做到这一点,请问,2016年的国产电影,哪一部真正做到了?
角色立住了,才能说表演吧。
闪光之三,是全片的形式感。
这个被人说“迷影”,被人说“借鉴”,比如明显《教父》等经典段落的互文关系等等。
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其实就是国产电影丧失已久的形式感。
因为有时候,形式就是最重要的内容。
你可以说这个片子,整体上“装”的是不是有点过了。
而我说,要么这是自带的天赋,要么这本来就是电影艺术工作者的基本教养。
程耳和徐浩峰自带“形式感”、“仪式感”出场的这种导演,是电影本来应有的基本素质来的。
我唯一觉得让我有点遗憾的是,音乐铺得比较满。
程耳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我在1999年刚进学校,看1995级导演系毕业作品展,其中就有程耳的《犯罪分子》,全片使用古典音乐,包括结局也是用古典音乐和准确的剪辑,把情绪推到高潮。这个给我印象很深。
所以,从古典音乐构成角度来看,《罗曼蒂克》全片的音乐更像是总谱中的一个乐器,导演在用古典音乐写总谱的思路去架构这部电影,试图触摸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东西”,比如时间,比如历史,比如记忆。。。
全片最后20分钟尤为好。
集中营的戏,有几个日本战俘的群众演员,表情木然地伫立着。
突然有一个人,转头直面镜头,导演并没有当做穿帮镜头,而是保留下来。
对我,这是全片凝固记忆的一刻。其实,我当然不能理解,为什么1999年就拍出杰出的《犯罪分子》的才华横溢的青年,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了,才有了一部找回自己风格的作品《边境风云》,然后才有了进一步释放的《罗曼蒂克》。
中间的十几年都发生了什么?
所以,《罗曼蒂克》的英文名The Wasted Time,
有时候,我会想,与其说的是大时代,
不如说是导演的扪心自问。

Ⅲ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影视作品,其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1、第一场戏,王传君、杜淳、杜江三个杀手站在那吃饼,这段剧本上没有。实际上,那天早上开工前,他们就是站在那里吃饼当做早餐,影片中后来王传君往杜江手里又塞了一个饼,因为杜江开始只拿了一个,不够吃。程耳导演看见他们吃饼之后,觉得很有意思,跟他们说我要拍下来放在影片开头,当时他们都以为在开玩笑......

10、程耳有讲过《罗曼蒂克消亡史》是三个故事构成的。我请教了杜江老师,他说这三个故事分别是:童子鸡、男人、女演员。

Ⅳ 看过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之后,大家对于这部电影有何评价

《罗曼蒂克消亡史》可以总结为一代人的消亡,这是一部90%的对白都是用上海话完成的电影。电影通过上海滩中各人物的浮沉,反映出战争时局左右了各人的命运。

影片有许多穿插回放的情节,就如影片中的台词“导演就没准备让大家看懂,这是给一部艺术片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或许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但回放中对前面剧情的反转也正是精彩之处。这也再次证明,眼前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它也许只是故事的一部分,而其中缺漏的也许才是真相。我想这样一次次的剧情反转正是电影的独特之处而给予的意外之感吧。

电影可以深入剖析的问题有很多,比如时间点的切换如何推动了剧情;各人物的真实身份;为何运用性和吃饭的反复镜头切换来展现妹夫和交际花在一起生活的那段时间等等。

但还是想回归影片名,在这个战争年代,每个人无论曾经是否辉煌,都最终变成一个模样,只剩下最后的本能,带着报复情绪的本能。我想妹夫应该也是痛恨战争的,因为施暴者总也是被施暴者。在他的本能里除了忠于使命忠于天皇应该就剩儿子了吧,在我看来性也许也是他仅剩的本能,但他的性中带着暴虐与冷酷,多少是在宣泄。

不知下次霓虹闪烁华灯初上时他们还会再来一次罗曼蒂克吗,应该不会了,他们已老去,他们的罗曼蒂克终将只能是逝去的历史,留在回忆中。

Ⅳ 章子怡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讲的是什么

由张子怡葛优领衔主演的电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讲述的是一段尘封的上海往事。整部影片主要围绕着陆先生,小六,渡部,三个人物为主线展开。在这其中又穿插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勾勒出了在民国时期不同阶级的人群,不一样的命运。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乱世风云。

这部影片能看懂的人非常少,这可能也是导演想表达的,不必要每个人都看懂,看不懂才是他最主要的表达的目的。整个故事的情节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将一个完整的故事打乱后重组。在战争年代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微乎其小,但他恰恰通过这些人物交代了一个时代,影片中浓浓的旧上海风情,在民国大戏中,每个人物都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在爱与恨当中,在纸醉金迷中迷失自我,仿佛所有的一切又是镜花水月一般,这是一个时代赋予的罗曼蒂克,在动荡的年代追逐生与活。身处在历史的洪流,每个人都不得已向时代缴械投降,在时代的洪流中,都渺小如尘埃。

Ⅵ 罗曼蒂克消亡史 内容简介!

《罗曼蒂克消亡史》讲述了1937年大动荡前夕,上海滩风云显赫的陆先生正面遭遇侵华日军施压,被卷入一场暗杀阴谋,当身边朋友一一惨遭牵连时,乱世当前,大佬、小弟、弱女子等往昔人物走向了不同命运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战争之下,繁华落尽。叱咤风云的帮派大佬陆先生答应不甘寂寞的交际花小六演电影的女主角,但是小六和男主角勾搭上被要求离开上海,陆先生的妹夫渡部在途中把小六带回家囚禁成为性奴。管家王妈把不苟言笑的车夫引荐给了陆先生做贴身侍卫。

淞沪战役前夕,日本人计划把陆先生杀死,身为间谍的渡部同意杀死陆先生,陆先生的家人全部被杀。陆先生委托老五和车夫,杀掉投靠日本人的帮派二哥。抗战结束前夕,陆先生找到被囚禁的小六,与她一起前往吕宋岛。佯装成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车夫,当面杀死了渡部的大儿子,小六同时举枪击毙渡部。1949年,陆先生独自一人去了香港,从此销声匿迹 。

(6)大尺寸罗曼蒂克消亡史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信息:

(1)陆先生,叱咤上海滩的黑帮大佬,外表温柔儒雅,但办事儿很残忍,正面遭遇侵华日军施压,被卷入一场暗杀阴谋,身边兄弟、女人、亲信一一惨遭牵连,其上有已经处于归隐状态的帮派首领,其下有与日本人暗通款曲的帮派二哥,不仅要在家国大义与兄弟情深中做艰难选择,更要在随心所欲的交际花与柔美忠心的舞小姐中处理情感纠结。

(2)小六,不甘寂寞的交际花,是陆先生内心的挂碍,是陆先生心中的一份美好,十里洋场,花花世界,她看透了男人逢场作戏所谓的博爱,宁愿当个肤浅的花痴,也不做个痴情的傻子,她追求自由与爱情,最后却不知所踪。

(3)车夫,吃苦耐劳、不苟言笑,真面目却是个只收交通费的冷酷杀手,一直是陆先生“背后的男人”,杀人收费低廉却惜字如金,几乎少有语言。从他敏捷的身手来看,他的出身并不简单。

(4)小五,被冷落却忠诚的姨太太,外形柔美却有一场冷血枪战,陆先生是她的恩人,所以对陆先生义无反顾、忠心耿耿,可以为陆先生做任何事情,后来牺牲自己,使得车夫得以轻易杀死二哥。

Ⅶ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绿色植物(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91277/

1.影片开始,章子怡坐在汽车里,导演拍了她的两个侧面,左脸右脸都很美,验证了她耐看的事实。但这肯定不是导演最在意的,还是为了故事。这几个镜头都在着重强调耳环,是在为后面日本人拉掉她的耳环做铺垫。

2.陆先生、妹夫、二哥、杀手一起打麻将,陆先生说了二哥一句:你就盼着出事情。这是对二哥的铺垫和定性。

3.王妈总是说正经事情忘记了,她的所谓正经事情其实都是为陆先生办的大事。她在说正经事之前会说很多闲话,我觉得这些闲话就带点所谓“罗曼蒂克”的生活情趣。最后死之前,她有事情没想起来,因此她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越想越觉得编剧做得真好,深藏不露,穿针引线的功夫厉害。

4.许多人都注意到饭局上章子怡的手帕掉了,日本人给她捡起来。其实在捡起来之前,日本的眼神就不对劲。其他人都说说笑笑,只有他埋头吃饭,没有说任何一句。应该也是有点心虚吧,毕竟,老板在呢!

5.还是饭局。章子怡说了很多关于她演戏的事情,最后一句很关键,她说其实我没死,历经万千磨难活了下来,这他妈的不就是像红楼梦的判词吗?

6.陆先生妹妹出场的镜头,是照的一个侧面,胸真得好平啊,不知道导演有刻意而为之吗?(该演员是十二公民导演徐昂的老婆)

7.在日本人与陆先生的饭局之前,妹夫躺在床上,他就要显露他的本性了,他紧紧抱住妻子,因为他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拥抱,妹妹要死了。

8.妹夫与日本人一起干杯的时候,章子怡在旁边吃饭,左手无名指上应该是有个戒指,很细,应该是有寓意的。后面妹夫在快战败时自言自语的话,其实是对章子怡说的。带孩子回横滨等等,单从这一段话来看,是温馨的。感觉妹夫对章子怡是有点真实的感情的。

9.陆先生与吴小姐在重庆吃饭,说起两人第一次见面,陆先生说了一句,不谈电影了。他应该是想到了章子怡吧,章子怡有明星梦啊,当时她演电影还是陆安排的呢。

Ⅷ 《罗曼蒂克消亡史》剧情解析是什么

《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这部讲述着旧上海的群像戏,有着令人强烈期待的主演阵容,除了葛优、章子怡、浅野忠信三大主演外,还有一票老戏骨和优质演员参演。用影迷点评说:“每一个人的角色设定与演绎在影片中都那么恰到好处”。

动荡时代背景下民国上海的众生百态,构筑了《罗曼蒂克消亡史》非线性叙事的剧情脉络,制作上对旧上海风貌出色的还原,使电影亦能在时代的脉搏中得见于电影鲜明的风格,但其所本当着点的罗曼蒂克,却还未开始便已然消亡于了导演的野心。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电影的制作,那就是讲究,无论是从背景道具,还是人物腔调,在导演程耳精简利落的镜头下,都形成了《罗曼蒂克消亡史》一种极强的仪式感,以此酝酿发生在民国上海滩中的这段乱世风云。

契合于葛优、章子怡以及浅野忠信这些演员精湛的演技,使电影在呈现昔日旧上海浮世绘的同时,也形成了其独到的艺术表达,从这一点来看此作不可谓不是一部诚意之作。

可惜于这般的诚意却并没能使电影堪为佳作,非线性叙事用好了无疑会让人惊叹于逻辑的缜密,但如果用不好,则也会令电影看起来只是一盘散沙,而对《罗曼蒂克消亡史》来说,繁杂的人物关系,混乱的时间叙事。

非线性叙事并不等同于不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这部电影里几乎无从所见导演对这种手法的善用,而正是这种不善,使电影所建立的人物显得尤为苍白,在这些满是苍白的人物关联所诱发的空洞之爱何以能得见“罗曼蒂克”式的美好?

Ⅸ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真的是一部难以理解的电影,最初只是想看下葛大爷还有哪些电影好看,所以就看了这部《罗曼蒂克消亡史》,第一遍的时候什么也没有看懂,看了两边稍微了解了电影的发展情况,再看第三遍的时候慢慢的有了了解。我觉得这部电影就是在讲述日本侵占上海的时候,上海各阶层的所做所为,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比较积极的电影。

Ⅹ 如何评价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

一出上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群像戏——叱咤风云的帮派大佬,不甘寂寞的交际花,说着地道上海话的日本妹夫,只收交通费的杀手,被冷落却忠诚的姨太太,外表光鲜的电影皇后,深宅大院里深不可测的管家,偶尔偷腥的电影皇帝,荷尔蒙满溢大脑的帮派小弟,一心想要破处的处男,善良的妓女,随波逐流的明星丈夫,投靠日本人的帮派二哥,日理万机却抽空恋爱的戴先生。战争之下,繁华落尽。帮派大佬逃亡香港,交际花不知所踪,日本妹夫死在上海,电影皇后被丈夫抛弃,处男遇上妓女,姨太太杀死二哥。战争惨烈,战争终于结束。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人都说得一口吴侬软语。一开场就是葛优演的陆先生,因为工人闹事活埋了客串的赵宝刚。(赵宝刚也是惨,饭桌上没蹭到饭,反被姨太太的断手吓了个魂飞魄散)。这一幕跟历史上青帮大佬杜月笙活埋了工人领袖汪寿华一毛一样。再往后看会发现,《罗曼蒂克消亡史》叙事庞杂,人物众多,细节处却有用心雕琢,跟历史有一种整齐的对仗。葛优演的陆先生是青帮老大杜月笙,倪大红演的王先生是大佬黄金荣,马晓伟演的分明就是张啸林,袁泉演的吴小姐投射的是民国影后胡蝶??冯小刚也演过杜月笙,长相上是挺接近。不过葛大爷拿准了杜月笙的气场,都说上海三大亨中,“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章子怡演的交际花小六,倒是一个凭空生造出来的角色。她本来是王先生的老婆,王先生有权有势家里却没有一片草原。小六这匹浪蹄子的野马,只能在外撩汉解闷。勾搭过钟汉良,也撩过小鲜肉韩庚。程耳特别喜欢用俯拍来彰显章子怡的风情。章子怡跟浅野忠信的对手戏最多,尺度突破以往,床戏就跟葛大爷的头发一样蹭蹭往上冒,车震、强暴、禁室培欲与凌虐,两个人滚在一起混成了最极端的罗曼蒂克,情欲、暴力与本能都在其中显现。有一幕戏是,章子怡坐在渡部身上颤动,与跪坐吃饭的场景交替,她一直保持着木然的表情,高潮时刻跟脚底抽筋毫无区别。导演的解读是,章子怡对渡部的感情更多是一种求生欲,而不是情欲。但我对章子怡这样刻板的表现还是失望的。当年冷清的玉娇龙,被时间塑化成了温柔的妈妈桑,可能当了妈之后,真的会影响情欲的表现。巧合的是,章子怡曾经演过孟小冬。也就是那个先被梅兰芳休了,后来又跟杜月笙结婚的京剧名角,人称冬皇。杜月笙喜欢了冬皇二十几年,从没用过什么手段逼迫,只是数年如一日的体恤敬重。葛优对章子怡,也始终是稳重的,不露声色的。只有后来他与章子怡失散,念着旁白,“我有时候会想到你,你应该是在北方”,透出一种稳重的思念,有礼有节,恪守着旧世界的罗曼蒂克。卖水果出道的杜月笙有一句名言是“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片里的人物,大概都秉持着头等人的稳重作派,乱世之中保持着朴素的准则,保持着一种体面的浪漫。王先生明知道太太给自己戴了绿帽,还是软了心肠,一边就着咸菜喝粥,一边嘱咐给她留条后路。这是一种体面的浪漫。(程耳真是爱拍吃吃喝喝的戏,除了《我爱我家》就数罗曼蒂克喝粥最香了哈哈哈。导演也说了“人生最终就是就着咸菜喝粥。”陆先生从血光飞溅的枪战现场撤离,仍然从容不迫,没有抱头鼠窜,而是站起身,稳重的一步一步向后走,这是一种体面的浪漫。杜淳演的马仔,以前是拉黄包车的,既可以拉车也可以帮忙买菜杀人,不管做什么,都只收一趟来回的车钱,这是一种体面的浪漫。闫妮演的管家王妈,对着一大桌子青帮大佬,说话照样不卑不亢。中了弹血流如注的时候,还是正坐在沙发上,不忘把腰间钥匙取下来,这是一种体面的浪漫。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里面既有爱情的消逝,也有时代精神的消弭。这种消弭,就从日本人渡部野蛮地扯下章子怡的樱花耳环开始。战争催生的野蛮新世界,无情撕裂了旧时代的文明。这与《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昨日世界何其相似。难怪茨威格写完《昨日的世界》就去死了。“我身后的一切都是尘土与灰烬,一切凝结成了像盐一样苦涩的历史。”走到一个时代的末尾,礼崩乐坏,不堪其重的人都纷纷死去了,像一片羽毛轻轻地飞出窗外。诗人艾略特说,“世界即是如此结束——不是砰的一声消失,而是悄悄耳语一般地淡去。”电影里,时代的终结也是静默的,不发一言的。梅林茂再华丽的配乐都不及鼓点顿挫的一刻——葛优低下头,摘下帽子,张开了双臂,犹如一尊被钉在了历史尘影里的基督,他背后影影绰绰的十里洋场春光乍泄,都如浓雾里的海市蜃楼,在新世界的太阳底下隐去。时代薨落,砌下落梅如雪乱。扫雪的人,终于成了浪漫的终结者。很有趣的一种观感,《罗曼蒂克消亡史》在某种角度上和《布达佩斯大饭店》异曲同工,两者都指向一个非常崇高而具有人文精神的主题:关注某种文明遭遇战争暴力时,发生的令人无限感伤的没落。用中国古代的说法,这个主题叫“礼崩乐坏”。《布达佩斯大饭店》主人公古斯塔夫H有一段台词:“微弱的文明之光,仍存留在这野蛮的屠场里,这就是人性。这确实就是我们这些谦逊、卑微、渺小的人可以提供的。”这段话也可以作为《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注解。理解《罗曼蒂克消亡史》要看懂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厘清程耳导演精心编排的时间脉络,对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和时间线进行梳理,这时候可以了解这个爱恨情仇的群像式悲剧;第二个层面,了解时代背景,民国时期上海的政治经济生态(甚至还有电影史的部分),理解角色做派、言行举止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与味道;第三个层面,发生在上海的这些爱恨情仇、帮派斗争、家国情怀的故事,到底指向什么核心。只有想破了这三个层面,才会真正明白“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内涵,到底何为罗曼蒂克,又到底如何消亡。罗曼蒂克是一个纯然外来词的音译,也就是“浪漫”的古旧式说法,这个词在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已经很常见,尤其是“海派”小说里,罗曼蒂克成为爱情故事的代名词。在《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葛优与钟欣桐,浅野忠信与妻子,章子怡与韩庚,袁泉和吕行,杜江与霍思燕等几对比较明显的情爱关系,都是罗曼蒂克的,但不是每一种罗曼蒂克都是优美委婉富有诗意的,或者说,每一种罗曼蒂克都是危机四伏的,在那个风云诡谲的时代中发生了种种变幻:趋向消亡。可能是为情义赴汤蹈火,可能是处心积虑玩弄心计,可能是出于懦弱献妻自保,也可能是纯然为性爱所吸引如飞蛾扑火般热烈:这些变幻中的消亡,不仅仅是爱情的消亡(变味,不再纯粹),危险也变得了无生趣,不再是“英雄救美,美人舍生报恩”这类的浪漫剧情,只剩下干巴巴的现实,惨烈的遭遇和毫无美感的苟且。爱情的消亡,是诗意的消亡。罗曼蒂克,并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一种诗意和美感。对大多数人来讲,这种“诗意和美感”是无用的,属于生活的非必需品,是某些阶级的无病呻吟,但正是无用的“罗曼蒂克”,真正定义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赋予了这段历史特殊的味道。男女之间的相爱,帮派之间处理事端的规矩,人与人相交要恪守的礼仪,包括对侵略者的态度,对民族大义的担当,都是罗曼蒂克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泛化的、缥缈而又真切的精神。所谓的老上海,就是由这些无用构成的风韵与魅力,程耳导演的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这种诗意和美感不断消亡的主题上,爱情——多数人所理解的罗曼蒂克——只是这个十里洋场中最为旖旎多姿的幌子。葛优饰演的陆先生,正是“罗曼蒂克”的化身,开场戏就是他来处理一起罢工风波,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方法和手段,精准地定位了这个角色:他说话讲究,做事有原则,举止端庄,决不是简单的流氓头目。——陆先生所代表的上海黑帮的上层人物,都非常注重端庄,从言行神态到衣服着装,极有做派。角色的这份做派,是程耳导演的惯常风格,在他很少的电影作品中,角色都是一种“与现实产生间距”的状态,可以说“端着”,《第三个人》中徐峥的角色已经有点苗头但并不明显,在《边境风云》里彻底成为风格化:孙红雷饰演的毒品头目,张默饰演的警察,杨坤饰演的毒贩,三个主角的性格各有分别,但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是有做派的——寡言少语,沉着机敏,极为克制,呈现出优雅考究的独特味道。这种角色做派,在《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登峰造极。在这部电影里,不管角色大小,不管戏份轻重,角色的状态都是“端庄”的,从葛优、章子怡、浅野忠信、倪大红这样的上层人物,到闫妮、杜淳、杜江、霍思燕饰演的底层人物,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股劲,人之为人,上海之为上海,就在于这种“端”,不能随心所欲的“塌”,《罗曼蒂克消亡史》呈现的真实,不是生活层面的真实(台词很符合角色身份,但表达方式经过了设计),呈现的是更高的真实:这些人物所代表的时代气质。这种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更深、更精确的真实。《罗曼蒂克消亡史》是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程耳导演的个人气质、美学喜好、价值观都完整而真诚地呈现在每一帧画面之中,他偏爱的对称构图,更多的是一种美学本能,他对画面美感有着极致追求,画面很静,突出角色的动作细节,微小的戏剧性在安静稳定的构图中将爆发出强大的感染力,有时候还是一种俏皮的小幽默,让他的画面都非常耐看。从《边境风云》就能感受到程耳对俯拍镜头的偏好,通常这种“上帝视角”是一种置身事外、冷静观察的角度,但程耳的俯拍有一种别样的味道在其中:慈悲。最典型的一处俯拍,就是本片中葛优饰演的陆先生在枪战之后,穿过偌大的宅邸离开,一路上经过血流成河尸体遍地的现场,这时候使用的是俯拍慢镜头,配乐是英文版《带我回家,我父》,形成一种恢弘的、有宗教情怀的氛围。在电影后半部分,有一处对称的俯拍镜头,葛优在繁华不在、破败不堪的宅邸中游走,前后反差出了“消亡”后的景象。程耳导演的对称,不仅是构图上的,还有叙事上的。之所以说《罗曼蒂克消亡史》极具个人风格,指的就是程耳导演对这部电影在各个方面的深度渗入,几乎不掺杂质地将这部作品凝聚成一个整体,从内容到形式都完美契合的整体。他的镜头使用,和画面构图,和要表达的角色气质、剧情发展、电影主题,都是统一的。这是一个导演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电影在视觉上是端庄考究的,故事里的人物也是端庄考究的。不同形态的“端庄”,这就是文明,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孟子所谓“人异于禽兽者,几希”,战争到来,暴力与破坏到来,消亡的就是这份端庄和背后的文明,露出的就是人作为动物的粗暴本性,没有那份端着,剩下的将是一份废墟。葛优饰演的陆先生,离开枪战现场是处变不惊地离开,如此命悬一线,也要如此做派,如此端着,因为这就是陆先生安身立命的所在,他若惊慌失措抱头鼠窜,整个人物将完全坍塌。《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古斯塔夫H端着的,是茨威格笔下对古典欧洲的人文精神的留恋,《罗曼蒂克消亡史》中陆先生端着的,是对礼仪秩序、美丽精致的信念。古斯塔夫的某些端着是可笑荒谬的,陆先生的某些端着也不尽然是正当优雅的——比如袁泉角色的剧情部分,在陆先生的介入下,充满着屈辱悲切,这一部分,也是最激烈、最直接的“罗曼蒂克消亡”。当罗曼蒂克从爱情泛化到一种文明状态时,浅野忠信的角色显出翻倍的“恶”。渡部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上和上海本地人几乎没有差别,但最后真面目出现,原来这一切只是筹划久已的间谍阴谋(电影里许多细节都在不断暗示),他与章子怡之间的关系,便是“暴力对浪漫的施虐”。渡部和陆先生,本是一家,最后却成为有着血海深厚的仇人,从家到国,莫不如此,在菲律宾日军战俘营的那场戏,是陆先生对他的凶狠报复,也是罗曼蒂克对暴力的一次微弱报复——此时山河已破,这种报复显得更加苍白而空虚。我们反复说罗曼蒂克到底是什么,消亡到底如何消亡,还容易忽略程耳导演的另一层主题:对战争和暴力的反思。“反战”的主题,在国产电影中非常罕见,显然西方电影中出现更多。但《罗曼蒂克消亡史》在“反战”上有着很深入的表达:罗曼蒂克消亡的一方,已经面目全非(所有角色);造成罗曼蒂克消亡的一方,也损失惨重(浅野忠信)。没有疑问,《罗曼蒂克消亡史》将是本年度国产片中最特殊的存在,它从立意上就已经超越了国产片惯常的境界,进入到一种风格化的、腔调十足的电影世界中,肯定不是讨好观众的,而是一种邀请你来体验的姿态。体验到了否,这事儿谁也决定不了。

阅读全文

与大尺寸罗曼蒂克消亡史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语离线枕边人在线电影网站 浏览:115
电影刘海砍樵演员表 浏览:480
赛尔号大电影10战神联盟 浏览:919
一江春水向东流老电影完整版 浏览:889
电影导演真实事件改编欧美 浏览:853
变形金刚电影原声音乐 浏览:358
生化危机英文电影名字 浏览:371
电影中饰演日本人的演员 浏览:462
微信个人号对接电影网站 浏览:169
老电影鬼楼高清完整版 浏览:847
什么软件可以分类硬盘里电影 浏览:688
橘子电影院 浏览:731
有关芭蕾恐怖电影大全 浏览:43
法国电影的影响 浏览:411
衰鬼撬墙脚电影粤语 浏览:734
在电影界英文翻译 浏览:240
一部电影男主饰演导演 浏览:824
北京音乐电影制片厂 浏览:565
第三者爱情电影 浏览:346
友人之上泰国电影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