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历届回顾
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之最入围最多的导演霍建起2002年第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陶红)、 最佳摄影(孙明)《生活秀》
2005年第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赵薇)《情人结》
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石栾)《萧红》
2015年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入围《1980年代的爱情》
四部影片两个影后、两个最佳摄影、一个最佳影片,也是截至2015年第18届以来唯一一位获得最佳影片的中国内地导演。 获奖最多的导演 高群书 2008年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最佳男主角(马国伟)《千钧一发》、
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神探亨特张》,其中马国伟还是一位非职业演员,其本质工作是警察,他也是迄今(2012年)为止第一位中国籍影帝。 克斯罗·马素米 2004年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代价》、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熊》先后两次获得最佳影片奖 年纪最小的影后李馨巧2013年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马来西亚籍小演员凭中国香港影片《激战》获得最佳女演员奖,年仅10岁。同时,该影片男主角张家辉亦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是第一位中国香港籍影帝,也是目前为止第一次影帝影后出自同一部影片。 同一届获奖最多的电影人(3奖)尤里·贝科夫2013年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俄罗斯籍导演凭借《警界黑幕》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成就(原创音乐)三项大奖,在该电影中,他一人身兼导演、编剧、剪辑、电影配乐等多职。 影帝影后多黄蛋影帝篇2015年第18届最佳男演员奖由邓超、段奕宏、郭涛三位中国男演员凭借电影《烈日灼心》获得,评委给出的评语是:他们个个表现优秀,缺一不可式的表现,让影片完美呈现,让人刮目相看;此外,该片导演曹保平还获得最佳导演奖。影后篇2007年第10届最佳女演员奖由科琳娜·哈弗奇、达格玛·曼泽尔、科斯腾·布劳克、克莉斯汀·施恩四位德国女演员凭借电影《完美计划》获得,同时该片还获得最佳影片金爵奖,加上同样身为女性的制片人及导演,本届电影节完全成了六个女人的天堂。年纪最小的评委黄轩2015年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是85后第一个评委。
2. 高群书的介绍
高群书,1966年出生于河北,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系,中国内地男导演、监制、制片人。2000年高群书执导的电视剧《命案十三宗》被评为年度北京10大热门电视剧之一1。2003年执导警匪剧《征服》23,随后导演了黑色悲剧《蜕变》4。2006年执导的历史纪录片《东京审判》获得第8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5。2008年执导的电影《千钧一发》获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6,高群书也因此片获得第5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关注导演奖7。2009年与陈国富联合执导的谍战电影《风声》获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8910。2010年自编自导电影《西风烈》1112。2012年执导的电影《神探亨特张》获得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13,以及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奖,高群书获得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第1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14。2013年执导根据海岩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一场风花雪月的事》15。同年客串出演古装喜剧《龙门镖局》。2014年高群书监制的都市情感剧《新闺蜜时代》播出16。2015年担任游族影业首席内容官17。2016年2月1日执导的喜剧电影《过年好》上映1819。
3. 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名单
关于金爵奖:“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每年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16部左右的参赛影片均为世界首映、国际首映或亚洲首映片。“金爵奖”参赛影片主题丰富,风格迥异,既有影坛前辈的新作,又有新生力量的崛起之作。参赛影片经电影节选片人和境外选片顾问推荐,由选片委员会统一遴选,送交国际评委会最终评判。国际评委会由至少七位国际业界知名专业人士组成,有导演、制片人和演员等。评委会的构成受业界、媒体及大众的极大关注,因为这体现了电影节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国际评委经讨论选出获奖影片,并颁发各项大奖。
评委会主席:
汤姆·霍伯:英国导演
汤姆-霍伯的最新影片《悲惨世界》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歌曲等8项提名,并囊括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最佳音响效果奖。另外,《悲惨世界》也获得了2013年金球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奖。截止到目前为止,这部影片全球票房已达4.38亿美元。
汤姆曾凭借执导《国王的演讲》获得了奥斯卡奖,这部2010年的影片获得了奥斯卡12项提名,数量比同年任何一部电影都要多,并赢得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该片还获得了7项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杰出英国电影奖。与此同时,霍伯也因执导这部影片获得了美国导演工会奖。《国王的演讲》还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赢得人民选择奖,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英国电影,电影独立精神奖最佳外语片,美国制片协会奖年度最佳制片人,欧洲电影人民选择奖最佳欧洲电影。影片全球票房达4.14亿美元。
评委:
米歇尔·西蒙:法国影评人
巴黎第七大学美国研究所名誉副教授,法国电影杂志《正片》编委会成员,法兰西文化电视台记者和制片人。他著有电影专著15余本,包括:《库布里克》,《罗西文件》,《卡赞论卡赞》,《洛西之书》,《布鲁曼》,《一个新世界的征服者》,《好莱坞通行证》,《莎茨贝格》,《从摄影到电影》等。其中,《安哲罗普洛斯理论》和《电影小星球:世界著名导演访谈录》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他也是纪录片《60%的完美男人:比利-怀尔德的肖像》(导演安妮-特莱斯哥特)、《伊利亚-卡赞:局外人》(导演安妮-特莱斯哥特)、《众口一声:曼科维茨》(导演吕克-贝劳德)、《预知弗朗西斯科-罗西电影纪事》(导演克莉丝汀-林平丝卡)的联合编剧和采访者。此外,他曾在二十余个电影节中担任过评委,包括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电影节等。
克里斯·克劳斯:德国导演、作家
1991至1997年在柏林电影学院学习导演专业,目前他在该学院教授剧作理论。2002年出版了首部小说《欲盖弥彰》,并执导了同名电影,获2002年巴伐利亚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2003年又获新面孔奖和第六届西班牙马洛卡普雷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6年克劳斯执导了他的第二部电影《四分钟》,该片在2007年2月首映前就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得到了广泛关注,之后获得了超过45个国际奖项,其中包括2007年德国电影奖的最佳影片,200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以及巴伐利亚电影节最佳剧本等4个奖项。他在2009年至2010年间创作导演的《调查日记》又获得了十余个奖项,影片男女主角分获巴伐利亚电影奖最佳男女主角,以及最佳布景设计奖,并提名2012年塞维利亚欧洲电影节最高奖。2013年,作为编剧和导演的他,凭借自己的最新作品《昨日之花》赢得托马斯斯特里马特奖最佳编剧。
克斯罗·马素米:伊朗导演
毕业于德黑兰大学戏剧艺术学院的电视电影系,他执导了一些中短电影,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影片《童年》在第四届黎明国际电影节上广受好评,1987年克斯罗完成了其故事片处女作《任务》。身为电视电影导演兼编剧,马素米于2003年完成他的第七部故事片《代价》,凭借这部影片他摘得了第十八届伊斯法罕国际儿童青少年电影节金蝴蝶奖最佳导演,并荣获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马素米的下一部影片,也是其三部曲的第二部《太过遥远的地方》为他赢得开罗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2012年他凭借《熊》再次问鼎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
他的主要作品有《任务》(1987),《沉重的时代》(1989),《州长》(1993),《夜曲》(1993),《着迷》(1999),《为了飞行的羽毛》(2001),《代价》(2003),《太过遥远的地方》(2006),《风从牧场吹过》(2008),《熊》(2012)。
伊利·曼佐:捷克导演
伊利-曼佐是捷克最著名的电影和舞台剧导演之一,同时也是一名电影、舞台演员。1958年-1962年间在布拉格电影学院主修电影编导。当时诞生了整整一代电影工作者,开创了 “捷克电影新浪潮”风格。
1965年他拍摄了首部电影《深海珍珠》,1968年以《严密看守的列车》备受国际瞩目,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69年导演的电影《失意的云雀》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以及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1989年《旧时代结束了》获得蒙特利尔、拉斯维加斯、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7个奖项。2006年《我曾侍候过的英国国王》获得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最佳捷克电影金狮奖,最佳捷克导演金狮奖等。
宁浩:中国导演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系。电影处女作《香火》(2003)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了首映,并获得东京银座电影节大奖,之后又获得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DV竞赛单元金奖。该电影同时被香港艺术中心授予2004年最佳电影,也是圣塞巴斯蒂安、温哥华、慕尼黑、马尼拉、悉尼、加州、台湾南方影展等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入选影片。之后的作品《绿草地》入选2005年柏林、香港、莫斯科、圣塞巴斯蒂安等电影节,并获得上海电影节亚洲区最受欢迎奖。2006年,在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的扶植下,宁浩拍摄了喜剧《疯狂的石头》,在两岸三地引起轰动。受到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赞扬,获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2009年执导上映的《疯狂的赛车》以1千万投资成本,取得过亿的票房成绩,被称之为新生代的“鬼才导演”。
余男:中国演员
目前中国最具发展潜质的青年演员之一,新一批艺术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自2000年主演电影《月蚀》后,就展现其精湛演技。尤其在《惊蛰》一片中的表现,为她囊括该年度中国境内几乎所有重要的奖项,更凭着《图雅的婚事》在柏林夺得金熊奖。
作为一位出色的中国女演员,余男一直以她的国际路线和特例独行而倍受瞩目。能熟练用英、法两门外语的余男,更将演艺版图拓展至欧美大陆,曾参与了法国电影《狂怒》、好莱坞动作片《权杖》、《极速赛车》等片的演出。2012年《敢死队2》中戏份最多的3个主演中唯一的女性,余男可谓一枝独秀,这也是好莱坞动作片第一次启用中国女艺人挑大梁出演女主角。
其它主要作品有:《权杖》、《左右》、《基因决定我爱你》、《双食记》、《纺织姑娘》、《无人区》、《杀生》、《敢死队2》等。此外,她还出任了2007年釜山国际电影节、2008年芝加哥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和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 主席:
陆川(中国导演、编剧)
评委:
阿鲁娜·瓦苏德瓦(印度影评人)
崔东勋(韩国导演、编剧)
加里·库尔茨(美国制片人)
白露娜(法国演员)
4. 2012年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几月几号开始开幕式
上海大剧院,于今年6月16日举行的第15届电影节不仅将进一步做大“金爵奖”、“亚洲新人奖”,提升电影节的核心竞争力,还将继续介入新媒体领域,拓展新功能,涉足微电影。 评委: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出任评委会主席,与伊朗导演洛珊-班尼蒂玛、美籍华裔制片人张家振、美国演员海瑟-格拉汉姆、中国演员李冰冰、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和中国导演张杨组成国际评委会。
5.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哪里举行
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16日晚将在上海大剧院拉开帷幕
好莱坞女星海瑟•格拉汉姆、荷兰女星法米克•詹森、好莱坞男星艾伦•艾克哈特、日本男星池内博之、韩国男星权相佑,冯小刚、徐帆、范冰冰、章子怡、张柏芝、周润发、梁朝伟、吴彦祖、刘烨、余文乐、郑元畅等两岸三地知名导演和明星,以及让-雅克•阿诺领衔的金爵奖评委,阿米尔•纳得瑞率领的亚洲新人奖评委等400多位海内外电影人将走上开幕式红地毯,打造申城一年一度星光最为璀璨的东方奥斯卡之夜。
6. 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公布,都有哪些明星担任评委
日前,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公布了本次的评审团阵容,在本次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中,一共出现了两位大众非常熟悉的面孔,他们就是实力派导演、演员邓超和实力派演员宋佳。
因此,宋佳其实比邓超更有资格当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评委,毕竟宋佳的口碑比邓超更好,宋佳的争议也没有邓超这么大,所以大家对宋佳的期待也是更高的。
7. 聂伟的担任职务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影学)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
上海市曙光学者
教育部第十三届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研究员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事业发展部顾问
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委员会委员
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委员
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
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
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反盗版短片创意大赛评审委员
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短片竞赛选片委员
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学生短片竞赛选片委员
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短片竞赛选片委员
第4届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评委
第5届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评委
第7届上海国际短片竞赛评委
SMG《光影空间》(《光影随行》)影评栏目策划
8. 高群书导演作品有哪些
命案十三宗、东京审判、征服、风声、神探亨特张。
高群书,1966年3月7日 出生于河北省,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系,中国内地男导演、监制、制片人。
2000年高群书执导的电视剧《命案十三宗》被评为年度北京10大热门电视剧之一 。2003年执导警匪剧《征服》 ,随后导演了黑色悲剧《蜕变》 。2006年执导的历史纪录片《东京审判》获得第8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2008年执导的电影《千钧一发》获得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高群书也因此片获得第5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关注导演奖 。2009年与陈国富联合执导的谍战电影《风声》获得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010年自编自导电影《西风烈》 。2012年执导的电影《神探亨特张》获得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以及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奖,高群书获得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第1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 。
9. 邓超、宋佳接任上影节金爵奖评委,他们在圈内的口碑如何
口碑非常好,毕竟他们都是用实力来说话的人。
在6月1号公布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名单,宋佳跟邓超两个人也担任着主竞赛单元的评审。这一次也说明了娱乐圈对于二人的肯定,在作品这一方面两个人都有过很多能够拿得出手的影视。并且大家也是耳熟能详的一些电视剧跟电影,比如宋佳的《小欢喜》《悬崖》《风车》当初到时还会有很多人称他为小宋佳,但是现在的她已经完全摆脱了这一称号。邓超自己也涉足到了导演这一行业当中,所以在头衔后面又多加了一个称号。他的《影》《美人鱼》《烈日灼心》都是票房非常好的一些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