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能介绍一下电影节吗
全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目前共有11个,它们是———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于每年的2月7日至18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熊奖”;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于每年的5月10日至21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棕榈奖”;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于每年的7月5日至15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水晶球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于每年的7月16日至29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圣.乔治奖”。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于每年的8月25日至9月4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美洲大奖”。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于每年的8月30日至9月9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狮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3年,于每年的9月21日至30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贝壳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于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东京大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9年,于每年的11月6日至25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树商陆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于每年的11月7日至18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字塔奖”。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从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
另外 圣丹斯电影节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B. 关于金鸡百花电影节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历史悠久,影响深广,她的前身是《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奖颁奖活动。百花奖(1962年创办)和金鸡奖(1981年创办)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两项常设全国性文艺大奖,也是我国电影界历史最长、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两项评奖,从2005年起,金鸡奖与百花奖奖项隔年揭晓,单数年评选金鸡奖,偶数年评选百花奖。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影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1992年,中国电影家协会在原《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活动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至今电影节已先后在桂林、广州、长沙、北京、昆明、佛山、重庆、沈阳、南宁、宁波、无锡、杭州、苏州等城市举办了十多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作为我国电影界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集电影评奖、颁奖,中外新片展映、学术研讨、电影市场、国际文化交流和文艺演出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型文化活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以强调学术性、群众参与的广泛性以及举办地的流动性作为自己的特点。历届电影节证明: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是最受中国电影工作者尊重、最受中国电影观众欢迎、最受中国新闻媒体关注的全国性大型电影文化活动之一,也是中国面向世界开放的最重要的中外电影文化交流活动。
C. 戛纳电影节中国馆有什么特点
法国时间5月12日下午,坐落于戛纳国际电影节国际村的戛纳中国馆迎来本次电影节年轻的艺术镀金者——中国青年制片人和他们的项目。他们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通过2018青年制片人培育计划选送戛纳制片人工作坊并参加中国馆的青年制片人项目推介,在欧洲电影市场和国际影人面前展示青年制片人自己的努力成果。
本次在中国馆与来自世界各地电影人见面的青年制片人有:青年制片人刘雯及其影片《无名狂》、青年制片人藤井树及其影片《荞麦疯长》、青年制片人曹金玲及其影片《莫尔道嘎》和青年制片人阎云飞及其影片《重返西园码头》。
青年制片人项目推介 戛纳中国馆再度见证初心
本届戛纳电影节不乏中国青年电影人的身影,入围“一种关注”单元由毕赣执导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其制片人单佐龙是2016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青年制片人培育计划选送戛纳制片人工作坊的5位优秀青年制片人之一;入围短片主竞赛单元的《延边少年》,其导演魏书钧曾入围2017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并获奖,本次,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再度与一群年轻的艺术镀金者——中国青年制片人征战戛纳,在中国馆举行青年电影制片人项目推介。
每年的戛纳中国馆,汇聚来自中国、欧洲乃至世界不同领域的电影人,或为了增进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了解、或为了互助合作;力邀国际制片公司及制片人、欧洲电影基金、国际媒体参加,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制片人们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互相启发;充分展示中国电影及电影人发展现状,提供良好中欧电影文化交流平台,也成为中国青年电影人与海外电影文化、政策、资金等展现自我之地。
遇见这些年轻的镀金者,与他们在国际电影节一起成长,为世界展示更多中国电影人尤其是青年电影人的才华和成长、热情与努力,是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2018青年制片人培育计划的初衷,也是基金会不断携手戛纳电影国际市场设立中国馆、输送更多青年制片人才的初衷。
D. 国内电影节都有哪些
中国电影节及电影相关奖项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0
E. 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中国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在中国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中国上海举行。
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文化广影视集团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承办。电影节在1993年首次举办,1994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每年6月上旬举行,中国唯一的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下设8个奖项,都由来自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
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分为4个主要部分,包括竞赛部分金爵奖、国际电影展览放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
电影节举办至今,已经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823部影片的报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计票房2770万人民币。这是尚没有完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度唯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无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创办至今,已经有150多万人次融入这个中国重要的电影活动中。每年六月期间九天的电影节已然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她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 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
“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第九届电影节已在积极进行。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 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
“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
“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国内唯一将内地和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的电影评选活动,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创办于2001年,旨在通过两岸三地电影人的交流,电影的多方面对比,创造一个更开放、活泼、新锐的电影评论环境,全面推动中国电影的创造。
F. 国内有哪些电影节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台北金马影展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香港金像奖 上海国际电影节 北京国际电影节 中国电影华表奖 香港国际电影节 台北电影节
G. 影视节有哪些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
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
珠海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香港国际电影节
中国台北电影节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siff.com/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国际制片人协会同意的中国唯一的国际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承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目前中国尚可称得上电影节的,每两年举行一次.对于热爱电影的人是一次难得的观影机会.如何更加国际化,减少非电影因素对电影节的影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电影节的主要活动项目有:(1)进行故事片比赛;(2)组织会外放映;(3)举办各种专题电影展览;(4)召开艺术研讨会;(5)举办影片交易活动等。设“金爵奖”为最高奖项。上海国际电影节始办于1993年10月,每两年一届。电影节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从第5届(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 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是经中宣部、国家教育部和广电总局批准,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报社、北京电视台影视部、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中国台北电影节:
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中国香港国际电影节(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官方网站:http://www.hkiff.org.hk/
香港国际电影节于3月至4月举行。香港国际电影节创始于1977年,由当时的香港市议会发起。从第二年开始,电影节由新成立的休闲与文化服务司负责组织。此后电影节定在每年的复活节假期间举行,时间为16天。经过20多年的发展,香港国际电影节已成为亚洲电影业的盛会和展示香港电影成就的重要舞台。在二○○○年,香港国际电影节则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所主办。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香港艺术发展局首次合办香港国际电影节。这项非竞赛性影展是国际电影制作协会联盟的成员,自举办以来一直被誉为亚洲电影荟萃之盛会,也是回顾香港电影的舞台。与我们熟悉的戛纳、柏林和威尼斯等电影节不同,香港电影节是一个非竞赛性的电影节。它所设立的唯一一个奖项是"国际影评人联盟奖"(FIPRESC),主旨在于推荐和促进亚洲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金鸡奖:
该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奖杯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亦包含着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舞、奋发前进的意义。该奖每年评选一次。
大众电影百花奖:
该奖始创于1962年,1964年停办。1980年恢复举办。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所属《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经由广大观众投票产生的群众性电影奖。它以百花盛开象征影坛繁荣,鼓舞电影工作者为广大群众创作出更好的影片。该奖每年评选一次。
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除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评奖外,仍为一年一届,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
中国电影童牛奖:
中国电影童牛奖系全国电影四大奖之一,是专为奖励优秀儿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优秀成绩的儿童少年电影工作者而设立的。1985年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受国家广电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委托创办了中国电影童牛奖。其宗旨是团结少年儿童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我国儿童少年电影的创作水平,为广大小观众拍摄出更多更好的儿童少年电影,让健康优秀的精神食粮伴随孩子们成长。
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於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贸素,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中国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Golden Bauhina Awards)由香港影评人协会(HKFCA)主办,始于1996年,每年举办一次,本协会共有会员四十多人,其中包括电影教育、电影研究、电影工作者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及学者。目的是推动香港电影文化的发展,鼓励创作更多优秀电影,总结一年香港影坛的成绩。
中国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始于1995年。每年1-2月举行评选,评选范围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开上映的华语电影。
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
“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该奖创办于1962年,由台湾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8、1974年停办),主要评选对象为台湾电影,后扩展了香港电影,九十年代后将大陆电影也纳入评选范围。现在是一个世界华语电影年度评选的奖项,至1999年一共举办了36届,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中国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国内惟一将内地和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的电影评选活动,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创办于2001年,旨在通过两岸三地电影人的交流,电影的多方面对比,创造一个更开放、活泼、新锐的电影评论环境,全面推动中国电影的创造。
H. 为何中国电影市场那么大,电影节却为何无法和威尼斯电影节相媲美
其实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中国电影节一样也能够狂欢起来。从这一点,我认为和那些世界级电影节没有什么差不多的。但是中国电影节结束之后,是连绵不断的抱怨和嘲讽。其实世界级电影节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2014年的奥斯卡,错在过于低级。
第三个理由,中国奖项定位模糊。如果你是资深影迷,金棕榈片子、金熊奖片子,你可以根据这些桂冠来判断出影片的风格,这正是世界级电影节的魅力之处。反观中国的两大电影节,目标是超越对方,而不是长久的未来。
I. 电影节的中国电影节
中国电影节及相关奖项一览表 内地电影节或奖项上海国际电影节 北京国际电影节 长春国际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影评人奖中国电影童牛奖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小百花奖百合奖春燕奖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铁象电影大赏香港电影节或奖项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香港电影导演会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台湾电影节或奖项台湾电影金马奖台北电影节澳门电影节或奖项 澳门国际电影节其他 亚洲电影大奖亚太电影大奖亚太影展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她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
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第九届电影节已在积极进行。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
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
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 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和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承办。虽然与同为国际A类电影节的戛纳和柏林电影节相比,年轻得多,也稚嫩得多,但在成功创办后的第二年即获得了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证,被归类于国际A类电影节。每年6月,这个中国唯一的国际电影节都将如约而至,带给您一场盛大的电影视觉体验。
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它几乎就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上海的电影为中国的民族电影工业带来了最初的繁华;上海,也曾经为中国电影长廊奉献了最丰富的影像。上海国际电影节可以说使上海这座城市实现了对中国的电影情结的一个夙愿。至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成功举办了10届,每年初夏的这一国际影坛盛世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电影爱好者,也汇聚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界名流和时尚人士,使得电影节日趋国际化和时尚化。
上海素来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怀,她包罗万物,宽厚大度。秉承了上海文化精髓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也以其博大的情怀和包容的态度热诚地吸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人文、不同潮流、不同形态的优秀电影佳作。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唯一一次的世界影片大检阅。每年的这个时候,不仅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对于那些苦于找不到办法浏览整年度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电影人,更是一次不容错过的电影盛会。每年的六月,为期九天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俨然成为上海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2014年6月21日,西安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上海电影节举办启动发布会,宣布将于2014年10月20日至24日举行。现场,执委会表示要将此电影节打造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境内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据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介绍,这是继上海、北京国际电影节之后,在国内创办的又一个国际性、综合性、固定性的大型电影对外交流活动,每年一届,分别由陕西、福建两省轮流主办。
作为“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重点项目,首届电影节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陕西省政府于10月20-24日在西安共同主办,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陕西广播电视台、西部电影集团、陕西文投集团、陕西省旅游集团等共同实施。
首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为期5天,设置的主要板块和活动包括开幕式、国家影片展映、电影文化论坛、电影交易市场、电影主题音乐会和闭幕式等。其中,开幕式分为“星耀古城——嘉宾走红毯入场”和“丝路长安——西安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两部分,邀请中外电影界知名人士和剧组代表走红地毯。
此外,丝路国家影片展映部分,邀请征集上百部国内外优秀影片进行展映,同时安排著名电影机构、著名导演的主题影片展映活动。并评选“丝路杯”最受观众喜爱的中外影片。论坛则邀请国内外嘉宾举办多场电影交流、艺术专题论坛和讲座。电影交易市场邀请中外影视机构开展合作洽谈、版权交易等活动。闭幕式上,电影节获奖影片剧组走红地毯,公布电影节各项成果,颁发“丝路杯”最受观众喜爱的中外影片奖,并发布下届电影节信息。
J. 中国电影、电视的主要奖项及特点
中国电影金鸡奖简介:
中国电影金鸡奖是中国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以奖励优秀影片和表彰成绩卓著的电影工作者。
首届金鸡奖评奖活动于1981年(农历鸡年)5月举行,以金鸡啼鸣象征百家争鸣并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故名金鸡奖,今年是第20届。金鸡奖每年评选一次,评奖委员会由电影专家组成,因此又被称为“专家奖”。
金鸡奖常设奖项为20个左右(时有增减),其中包括最佳剪辑、最佳置景等普通观众不甚熟悉的专业性较强的奖项。
华表奖简介: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
香港电影金像奖简介:
“香港电影金像奖”於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贸素,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大众电影百花奖简介:
是由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电影刊物《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一年一度的群众性评奖,和金鸡奖一起通称为“中国电影双奖”。百花奖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又被称为“群众奖”。
百花奖由《大众电影》发放选票,由读者投票评奖,各项奖均以得票最多者当选。
百花奖评奖始于1962年,但在1963年第二届评奖之后,一直中断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复并举行了第三届评奖。此后每年举办一次,到今年已是第23届。
虽然自1983年以来百花奖只设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5个名目的奖项,但由于从1980年的第三届评奖开始,“最佳故事片”得奖名额由前两届的1个增至3个。
金马奖简介:
金马奖自创立以来,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对华人电影事业,堪称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地位。
华语影片竞赛
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自民国五十一年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了四十届,只要是华语发音的影片(包括国语、粤语、台语、上海话…等)均可报名参加竞赛。第十五届之前于事前公布得奖名单,第十五届之后则于颁奖典礼 当天公布得奖名单。金马奖共设有二十一个奖项、二个特别奖项目、一个非正式竞赛奖项。包括剧情片、创作短片、纪录片及动画长片等影片奖项;个人奖项则有导演、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新人奖、原著剧本、改编剧本、摄影、剪辑、音效、动作设计、视觉效果、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等;特别奖项为年度最佳台湾电影、年度最佳台湾电影工作者;非正式竞赛项目则有观众票选最佳影片。每年约有四十部剧情长片、二十部纪录片、创作短片及动画长片报名。
金马奖特别奖
每年金马奖均会发函请各大电影团体推荐金马奖特别奖候选人,并由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在颁奖典礼上颁发奖座以表扬其杰出贡献。包括徐立功(杰出制片人特别奖)、李连杰(大陆人士特别奖)、李行(终身成就特别奖)、郎雄(终身成就纪念奖)等,均曾荣获此一象征电影界最高荣誉的肯定。
金马奖颁奖典礼
每年十二月上旬举办的金马奖颁奖典礼,为每年华语影坛重大盛事之一:两岸三地华语影坛之重量级导演与明星均受邀出席金马奖颁奖典礼。许多为华语电影努力贡献的影人,如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王家卫、周润发、梁朝伟、吴宇森、徐克等人,均曾在此获奖。其中国际巨星张曼玉甚至创下六度入围,五次获奖的纪录,至今无人能敌。而许多国际级导演及明星亦曾受邀担任颁奖人,其中包括伊莉萨白泰勒、亚兰德伦、劳勃怀斯、查理士布朗逊、雪歌妮薇佛、江角真纪子、宫泽理惠、崔智友、文森培瑞兹、金允珍…等。
中国电视界重要奖项有金鹰奖,上海电视节,北京国际电视节,四川电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