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个电影《网迷少年》的观后感400字
《网迷少年》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这影片,它是一部让人感动落泪的影片。里面讲述了一个网络妈妈和一个女孩贺嘉的故事。
贺嘉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常常逃课、放学不回家去网吧玩,她的爸爸妈妈多次劝说,都没有效果。有个身残志坚,网名叫满天星的阿姨知道这个消息后,主动和贺嘉成了网上朋友。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着贺嘉,告诉她,大海从不拒绝走过弯路的小溪;用爱心感动着贺嘉,告诉她,父母永远是最爱你的人。渐渐的改掉了痴迷于网络游戏的习惯,拾起了爱学习的心。“网络妈妈”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我们要向沉迷网络的空虚生活说再见。还要赞美这位善良的网络妈妈,她用爱心拯救了一个个迷恋网络、沉醉于游戏中的青少年,使他们迷途知返,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网迷少年》中网络妈妈给贺嘉讲了一个她的亲身经历,贺嘉用这个故事写了一篇散文,在作文大赛中,以《烈火中幸存的小树》获了一等奖。整个事件都需要网络,所以我们要正确运用网络,远离网吧。很多事情我们都需要网络,比如:发生的事情是网络先知道,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可以适当的上网,但不可以一天一天的玩,不可以晚上不回家,去网吧,更不可以逃学。
2. 介绍一部电影的作文,350字左右!急!急!急!好的加10分!
先从电影的事件开始啊写,由抽象化具体,电影的主题是什么?反映了什么?你如何看待?学到了什么?这每个都可以写50到100字,要不你给个电影名我帮你写写
3. 影视作品的作文 600字急!急!!!!!
什么影视作品?读后感?作文书上肯定有。
《功夫熊猫》观后感
光听这个名字,感受到了强烈的中国气息。功夫,中国功夫历史悠久,世界文明。熊猫,可爱的、肥肥的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听过这个名字之后,我就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肥肥的、胖胖的熊猫耍起功夫来是什么样子,一定是浑身的肥肉乱颤。导演马克·奥斯波恩也是一位非常热爱中国功夫和中国文化的美国导演。
影片本身,也是充满了中国元素。面有乌龟大师,涣熊师傅,徒弟有虎(拳),猴(拳),鹤(拳),蛇(拳)和螳螂(拳),这是我们中国武术元素。
其实剧情倒是很简单,乌龟大师预感到关押在牢狱中“大龙”在出来了,于是打算在翡翠宫寻找一位“神龙大侠”。影片中的啊宝(熊猫)一心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功夫大师。机缘就这样来了,就在乌龟大师要指名神龙大侠时,啊宝乘着绚丽的烟火从天而将,落在了翡翠宫。于是乌龟大师就任命啊宝为神龙大侠。然而,所有人都对这个决定感到意外。涣熊师傅和它的徒儿们更是愤愤不平,一心想要赶走啊宝。
啊宝一开始也是灰心丧气、自卑,当重任落在它的肩上时,它完全否定了自己,认为自己无法战胜强大的大龙。涣熊师傅无意中发现了啊宝身上潜藏的武术潜质,它发现它的这个徒儿与其他的徒儿不一样,教导其他徒儿的方式并不适合啊宝。而对啊宝有效的教导方式就是“食物诱惑”。这其实也体现了中国孔夫子的教育思想,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经过可苦的训练后,啊宝终于等到了开启成为“神龙大侠”的龙卷轴,可是打开后发现,卷轴是空的。于是所有人又开始了新的困惑。
啊宝又一次否定了自己,认为自己无法打败大龙。所有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涣熊师傅的徒儿们,开始带领村民们转移,啊宝也回到父亲的身边。啊宝的父亲告诉啊宝,他家祖传的作面条的秘方,就是在汤料中什么都不放。啊宝突然领悟到了龙卷轴的精髓:原来最强大的,正是人的精神力量,和内心的意识,“当你认为自己是龙战士的时候,你就是”,熊猫老爸的高汤秘诀促使熊猫领悟到这点。于是啊宝返回翡翠宫与大龙战斗,并最终战胜了大龙。
其实,人的信心非常重要。当你还没有着手做一件事情时,就先否定了自己。有句话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内心强大、自信、用积极的新的面对生活,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很棒,一点都不比别人差,就像我们可爱的啊宝,找回信心,就意味着一只脚迈进了成功的大门。
影中的乌龟大师一直在强调,没有巧合,没有意外,这是很中国的思想。水到渠成,车到山前必有路,越是想要束缚,反而会推动某事。就像影片中涣熊大师害怕大龙会逃出来,派去鸭子警告牢头加强防守,然而鸭子身上掉得一根毛,使大龙成功的越狱了。
其实这部片子,也值得广大的家长们看一看。涣熊师傅非常疼爱大龙,也可以说是溺爱。结果爱蒙蔽了涣熊师傅的双眼,看不到大龙的缺点,最终导致大龙走向了歧途。这对我们的家长朋友们真是一个醒目的警告。还有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也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个体都不尽相同,一定要发现其自身的特点、优点、缺点,并很好的扬长避短。
虽说是一部动画片,但是告诉了我们很多我们中国原有的,但是被现代人慢慢遗忘着的一些思想。
--------------
《功夫熊猫》观后感--中国影视的悲哀
还是一贯的梦工场的高水准,画面精致细腻,人物生动传神,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最重要的是它以最简单易解的方式说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捷径和秘籍,唯一的制胜法门就是相信自己。
不想再说更多的剧情,因为它真的很出色。看的过程中,频频出现人们会意的笑声,整个氛围相当的轻松和惬意。这个片子做得非常地道,一点儿也没有是由西方人演绎的感觉,不论是故事还是其中传达的意境,不论是画面还是其中的细节,都是东方式的;唯一特别的可能就是出现的现代的口语,比如ok之类的。
而这正是让我情绪低落的原因所在。只是觉得悲哀,不论是“功夫”还是“熊猫”,都是很中国的东西;水墨画,故事,也都很中国,可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出这样的好东西呢?我们守着巨大的宝藏无所作为,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客人们熟练方便地自取自用,反过来赚我们的钱;西方人们正在用外语讲述中国的故事,用外语教育中国的孩子,传达他们所领会的中国道理。这是不是一种可悲?
不知道是不是经济发展了以后,中国人讲故事的能力就下降了?没有了会编故事的人,没有了会创造的人,我们的大小银幕充斥的是一个个类似的剧情,或者是一个个仿造美国、韩国、日本的故事。这是不是一种可悲?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天书奇谈》、《葫芦兄弟》,都是想象力丰富的好动画,虽说当时的技术不发达,但是就算放到今天也仍然让人竖起大拇指;可是这么多年过去后,我们仍然只能用更新的技术去重演《葫芦兄弟》,这是不是一种可悲?
再看现在的大银幕,中国的商业片也在轰轰烈烈登场,然而剧情的空泛正是中国的大片败落的软肋之一。看看《十面埋伏》,看看《无极》,不论你的技术多现代,不论你的演员多善表演,没有好的故事,最终也只能沦为笑谈。
我想,现在是不是已经到了在花大力气培养好演员的同时,也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培养好的中国的剧作家的时候了?
--------------------
《功夫熊猫》观后感
这部美国片子宣扬的价值观依然是典型的“美国精神”——梦想,乐观,傻人自有傻福,理想主义。事实上,美国获得奥斯卡的很多大片大多不由自主的流露出这种美国人天然的乐观主义精神。《大外交》的作者基辛格在描写美国这个国家如何从一个殖民地变成世界超级大国的时候,谈到,美国人似乎天生负有对全世界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道德上的义务大于利益至上,总是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希望用自身民主制度的示范带给世界和平,这种理想主义贯穿了美国的历史。几个世纪以来,尤其是以理想主义政治家的代表威尔逊、罗斯福和里根为代表的,与欧洲狭隘的民族国家、利益至上、均势制衡、现实主义的理念相反的,他们认为人性是善的,提倡用道德和制度去影响世界,传播民主以实现真正的世界和平,国际联盟,联合国等组织正是在这种观念下的产物。
盎格鲁萨克森体系的人信奉基督教,唯心的成分多一点,信奉尼采、黑格尔、康德等哲学流派的人居多,这和社会主义国家信奉马克思的“唯物论”是截然相反的,西方的价值观肯定个人的价值,提倡思想在前,现实在后,一切都是思想的产物——“只要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提倡精神胜利法。他们也肯定单独的个人的特性,承认人的多样性,赋予个人自尊、鲜活的面貌——个人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带来的就是社会的进步。“唯物论”则现实的成分多一点,他们更注重集体,个人只有献身于一个集体、为集体服务、共产、按需分配、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这才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宿。个人只有通过消除自我、无私的为一个集体奉献,最终才能实现最大的自我。在盎格鲁萨克森体系的制度下,更多的是看到《阿甘正传》、《洛基》、《肖恩克的救赎》这样的片子,就是说,要心怀希望,要敢于做大的梦想,最终必将心想事成。出版的书籍,成功的人物宣扬的价值观也无不带有这种示范性的特质,一个移民,白手起家,通过个人的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理想——只要心怀理想,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更多的是看到强调纪律性的、集体、奉献的片子——江姐、雷锋、焦裕禄、李素丽…..,它们更注重集体的价值,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为一个群体牺牲自我、为别人服务,才能实现最大的自我。它们更注重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育比赛中,盎格鲁萨克森体系下的人奋斗的动力是实现自我的理想,他们相信上帝,相信奇迹,相信阿迪达斯和耐克精神——“nothingisimpossible,justdoit!”,他们的流泪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奋斗的动力是为国争光,他们相信祖国,相信团队,相信民族精神,他们的流泪是对国旗这种集体观和民族观的肯定。
《功夫熊猫》讲的故事和阿甘正传很像,剧中的主人公熊猫阿宝是一个傻根似的喜剧人物、憨厚、懒、馋、幻想、不折不扣的乐观、幽默,让人一看到它的脸的表情就很想笑。片子的开头,是一个梦“阿宝梦见自己成为神龙大侠”,一觉醒来,面对现实,发现自己只是一个面食店的小工,原来梦想和现实差距这么大。武林大会,龟大师要选一个人做神龙大侠,这位阿宝气喘吁吁的上山,却发现已经晚了,比武大会开始,大门对它关上了,它只能趴在门外看,它尝试了很多办法想撞进去,最终坐着爆竹进去了,恰好掉在了龟大师的面前,龟大师一指“就是你了”——一个什么都不会的胖熊猫,居然在众多的高手中间被指为神龙大侠。应了那句话了,宿命不是你去追的,而是它追你的,运气来了,跑都跑不掉。这位阿宝一直推脱,自己什么都不会,其他人也纳闷,这么一个又懒,又笨,又馋的胖熊怎么能成为神龙大侠呢?简直是笑话。
影片到了这里,我想起美国这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这个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是一个不足道的小角色,安心发展自己的国内事务,直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这个国家被迫参战,最终取代了英国等老牌国家成为世界的警察。丘吉尔战后对罗斯福说,英国已经衰落了,能够领导世界的角色唯有美国。罗斯福说,不,我们不想领导世界,也没准备好。丘吉尔说,非美国不可了,这是历史赋予美国的责任。美国如同一个天真的胖熊,在其他国家为了霸权而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它在一边看着,时不时过来插两句话,最后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被推上了世界警察的位置。阴差阳错,一个局外人居然变成了核心人物。
但是如同龟大师说的,生活没有意外。阿宝留了下来,接受师傅的培训。师傅带了四个徒弟,分别是武艺高强的老虎,螳螂,孔雀,猴子,看不惯这种事情,于是对阿宝百般刁难,认为它的能力不足以胜任,完全是运气好。胖熊傻乎乎的,对谁都带着微笑,丝毫不介意别人的冷落和误会,不知道是智商低还是有意为之,一副憨厚、笑呵呵、傻根似的样子。生活依然好吃懒做,无忧无虑,但还是不会习武。师傅最初想把它赶走,但是熊猫脸皮太厚,于是留在了这里,生米煮成熟饭,死马也只能当活马医了,只能教会这个笨熊猫武功了,让它成为神龙大侠。
这时候,象征着邪恶的大龙越狱了,大龙是师傅过去的弟子,非常聪明,也非常有悟性,武艺高强,但是心术不正,一心想夺取神龙秘笈,成为天下第一高手,最终被龟大师降服,送进了监狱里。但是大龙想办法越狱了,杀死了监狱所有的看守,这对和平是一个威胁。龟大师这时候也快死了,师傅问龟大师如何教,龟大师只留下了两个字“相信”。你相信能教会它武功,相信能把它变成神龙大侠,就一定能行。
但是阿宝的懒、笨和馋,让人无法相信这么一个胖熊就是神龙大侠,师傅更是绞尽脑汁,不知道如何教会它武功。最终,发现了,用它自身的特点对症下药,也就是针对它好吃的本性教他武功,效果非常不错,阿宝的进步很快。终于到了一天,准备把神龙秘笈交给它的时候了,阿宝得到了神龙秘笈,打开一看,居然是空的,什么都没有。这让它百思不得其解,神龙秘笈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时候,它的父亲,一个面食店的老板,告诉它做面食的秘笈——“最大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于是它悟到了,秘笈就是没有秘笈,相信自己可以,就一定可以,高超的技艺不专属于某个人,普通人也可以变成大师,它是没有神秘感的。大龙闯进山里,杀死了很多人,阿宝出现了,这位不会武功、一脸憨厚和傻样的、馋、懒和笨的人,和一个聪明绝顶、武艺高强的人斗法,最终阿宝用最朴实的办法赢得了胜利,保卫了和平。一个最不可能成为神龙大师的人最终变成了神龙大师,这也许是美国梦的最好注解,它宣扬的是乐观和希望精神,一切皆有可能。片中多次有着“面对现实吧,现实一点吧”这样的话,和一贯的美国精神类似的,最终,理想战胜了现实。
全片中充满笑料,幽默,不乏人生哲理。是一部值得看的好片。最核心的观点是宣扬一种精神胜利法——无论起点多么低,希望是永存的,只要不放弃,敢于做梦想,最终必能梦想成真,成功没有秘密,秘密就在于选择相信;面对困难,乐观幽默,时不时自我解嘲,它都是克服困难的好办法。如同迪斯尼的米老鼠诞生在二战、经济危机的时候,米老鼠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卡通人物,因为它的故事带给人们乐观和希望,让人相信,面对残酷的现实,要选择相信未来,心怀希望,乐观。美国的这部动画片继承了一贯的唯心观、美国梦、阿甘等乐观主义精神,在幽默和搞笑的氛围中,让你受益很多,很受启发。
-------
“功夫熊猫”登陆全国院线,我也是观众之一。
影片以高水平的动画制作、幽默的语言对白和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征服了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本片口碑绝佳。无论苛刻的影评人,还是孩子们都高度评价该片。据说导演马克•奥斯波恩研究中国文化已达30年。“功夫熊猫”由西方制作,却充满了东方神韵。有报道:导演马克•奥斯波恩用了30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制作这部影片历时5年。他的目的就是让全球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功夫、熊猫、山水、太极、庙会、书法、针灸都是典型的中国符号;动物们吃的是面条和包子,用的是筷子;猴形、鹤形、蛇形、虎形、螳螂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颇具特色的拳法。这是一部中国元素大全的电影。
本片的故事情节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俗套,是中国以往的功夫片中经常运用的“替师傅清理门户”情节。如果要是用人来演的话恐怕没人来看,但是用动物来演,影片就生动了不少,趣味性十足。这就是动画片和故事片最大不同!
其实影片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老乌龟”。联想到人的话它应该就是少林寺得道高僧的化身。影片中的“乌龟大师”宁静、慈善、睿智。对他的弟子耗子大师说“太郎会制造新的麻烦”;“你要宁静下来便可以知道事物真正的面目”;“该发生的必然会发生”;“你要学会相信”。对阿宝说:“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只有今天是天赐的礼物”这些所有的一切都体现了,他是一个乌龟,他做到了乌龟的最高境界。他的话是一种对于自然的教诲,同时也反映了一种对于宿命式的唯心主义。
影片中耗子的大徒弟“大龙”,为了争夺秘籍,做神龙大师,不惜叛变师门…在影片的结尾当“大龙”真正得到了“秘籍”后,发现秘籍上一个字都没有,而秘籍像面镜子一样只能照到自己的时候,人们或许能明白,其实人真正要超越的就是自己!!!
看完《功夫熊猫》才发现中国导演和西方导演相差最大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能力,而是想法。试想,如果让中国导演拍摄这部影片,阿宝可能是“憨态可掬”,“老实忠厚”任人欺负的形象,绝对缺乏想象力!我们固步自封,人家已经走了很远。
--------------
《功夫熊猫》
6月21号在电影院里看了《功夫熊猫》,同场来看的大多是家长带着孩子。这是一部功夫喜剧式的动画片,不仅仅回味到了快乐的童年,还回味到了成龙早期拍的功夫喜剧。不由得想起多年前有部同样取材于中国的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尽管那部片子是平面的,尽管那部片子里的人物造型并不对我们的口味,但那个时候,我们的国产动画片已经很难与之比较了。
我想,这个问题主要在于国内的制作者仅仅把动画片给小朋友看,而美国的这两部片子不仅是给小朋友看,也给成年人看。前些日子在某论坛讨论起动画片来,有个网友说日本的动画片比美国强。看完这部《功夫熊猫》,我感觉,美国的系列动画虽然不如日本的长篇,但不能说美国动画片都是不值得看垃圾作品。
对于动画制作上,我是外行,就不多赘言了,仅从动画片里的一些道理上来说说。
这部动画片依旧承载了小人物为主角、成为英雄的美式电影基调,在表现手法上的元素很中国化,或者说是很东方化。功夫是中国元素的,而很多出自乌龟话语的道理很接近禅,或者说根本就是禅。禅这样的佛学概念,应该说是东方的,不仅仅是中国的。
道理一: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潜力,只是缺乏适当的方法来把潜力激发出来。
熊猫同学在学武的过程中那么笨拙,并不是他没有潜质,直到乌龟仙逝后,浣熊师傅才发现应该通过食物来激发出熊猫的潜力,而不是以前教那几个徒弟的办法,终于使熊猫练成了高超的功夫。
其实现实中也是如此,任何人都具有难以查知的潜力,而我们只是缺乏适当的方法来发现和激发出潜力来。折射到教育上,明显把国内长年来教育的失误给指了出来。我们国内的学校教育就是那种统一教导的,在升学、上好学校、考试成绩第一等等这些前提之下,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可能去发现、发掘出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质。
道理二:只有抛却成见,才能有新的发现。
杯茶禅理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人假如不能放下成见去接受新的概念,那么往往会因为成见而失去一些新的发现。如电影中,浣熊师傅在一贯的成见中,根本就无视熊猫,也就谈不上去发现熊猫的能量了。而没有熊猫的话,那么整个和平谷将会不复存在。
坚持一贯的成见不一定是好事,抛开成见的人常能有所突破。譬如庞涓之马陵道就是因为坚持“齐兵羸弱”的成见,而赵武灵王抛开成见的“胡服改制”则使赵国的国力强盛起来。前人的例子举不胜举,不须赘言。可惜是我们现在的国人中,仍然有不屑学习外国有利于我们的东西的人,他们一味地去抵制,实在是有些目光短浅。
道理三:有了足够的实力,需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没有实力就妄自相信自己是最好的,那就是过度自负和夜郎自大。有了足够的实力,所欠缺的只是信心而已。这个时候,就应该相信自己。《神龙秘籍》只是如同镜子一样的空白卷轴,并不是任何人看了这个卷轴就能够成为绝顶高手,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实力,能够继承这个卷轴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绝顶高手。
这里还暗含着另外的一层意思,实力不是唯一条件,更重要的是一颗仁心。所谓“仁者无敌”,只追求个人的强悍,最多也只是成为一个强者。只有勇敢站出来保护自己珍惜的人和地方的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英雄!这一点在《火影忍者》的很多情节中也阐述过。
其他:
对于《功夫熊猫》中其他五个高手不能战胜恶豹,而原来被他们轻松打败的熊猫却能的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象周星驰的《功夫》那样,熊猫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潜力,只是没有触发条件而已。一旦触发了,就是无敌的那种。否则,怎么能通过几天的修炼就超过了修炼了那么多年的六大高手呢?另外,也可能是浣熊师傅后来心灰意冷,对那五个徒弟的教导没达到以前的程度。
或许《功夫熊猫》中还想阐述“无的境界是最高的境界”,这样一层含义。无字的秘籍、没有任何佐料的面条都是熊猫接触到的最高境界的东西。我想,在某些时候,返璞归真的这种“无”,确实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吧。就象古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褪尽铅华之后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乌龟老师傅说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巧合”很值得品味。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以我的浅薄是解释不来的。但能够从一些经历和见闻中体会得到。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缘”,这种看不到的东西在牵引着发生巧合的双方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相遇。
4. 推荐一部电影作文
《我们两》。
这部花了3年时间的小成本国产电影还是很令人惊艳的,不过从耗时三年的经济角度来看,这已经不算是小成本了,这不是一部让人哭得死去活来的爱情片,更不是喜剧片那样能够让你看到哈哈大笑。
它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甚至整个故事的伏笔都是很轻的一笔带过。据说这部影片的故事原型是导演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小细节上的刻画也是非常的能够打动人心。
影片主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外地来的女学生跟独居房东金老太太之间的故事。
在影片中老太太的角色特别的鲜活,演员把一个独居老太太的倔强跟孩子气,再到深藏的独孤跟对小马的不舍表达的恰到好处。导演对于真实细节的把控是很细腻的。
先从老太太平日里炯炯有神的眼神,严厉背后属于年长人的笑意,说起话来得掷地有声,再到小马离去后的惶恐和涣散,在中风之后的说不出内心清楚的复杂。
饰演金老太太的这个演员功底还是很强的。影片没有什么太多的戏剧化情节,但其中对一些戏剧化的处理,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戏剧化情节本就是点睛之笔,如果真的处理不好,那就真成了烂片。
5. 写一篇关于电影或电视剧的的作文
对成功的期望是人的本能,而有多少人追求了卓越呢?追求卓越,成功往往会赶上你!这耐人寻味的一句话,让我对这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久久不能忘怀!
悠扬的音乐引出了那华丽的篇章。影片从三个人寻找兰彻开始,回忆起和兰彻在一起的大学时光。兰彻刚进学校时,开始不被重视;而他用巧妙的电学实验惩罚了学长——那个歧视他的人。兰彻活学活用,最后成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和一个同学打赌:看十年后谁的成就大。兰彻不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灵活地运用身边各种常识和他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创造发明。而那个同学只知道死啃书本知识。在当时,两个人的成绩不相上下,而十年后,影片以一种极其有趣的方式见证了兰彻的成功。
这部电影深深地震撼了我。为什么兰彻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应该是永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往往成功会离你不远!在所有同学都屈服于学长,点头哈腰时,兰彻运用所掌握的电学常识,隔了一道门就电击了学长;当所有学生都在拘泥于背公式,读课文时,兰彻边做实验边理解知识;当同学们都讨厌机械学,抱怨没有好专业时,兰彻正专心地投入到发动机的试验运行中……这就是兰彻的过人之处,他会活学活用,运用各种常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他爱好机械,并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机械。他会用最简洁的关系来概括齿轮传动等繁琐的公式。这些都是他追求卓越的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他收获了四百多项科学专利,而成功已经悄悄地降临在他的身上,在他运用的时候,在他理解的时候,在他喜爱的时候,在他追求卓越的时候!
大家都知道不读死书,不做书呆子。而学习的真正方法是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二战时期,美国用‘弹指虾原理’大败德军主力潜艇;张衡运用地震波发明了地动仪名扬四海;德国工程师赫尔曼根据同性相斥的原理最早研制了磁悬浮。他们都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常识等,巧妙应用,为人类发明创造了最用价值的东西。我们也不能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应该像兰彻那样,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懈的追求卓越,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6. 电影《神奇》观后感 作文
作为一部科幻片,胡雪桦导演的《神奇》中科幻元素的运用以及科幻场景的打造都需要有一定强大的特效团队作为支撑。在《神奇》中,导演特意请来了好莱坞的特效制作团队为影片的科幻特效保驾护航,为这部科幻片的特效保证了质量。
《神奇》以篮球运动为故事背景,讲述几个都市篮球爱好者在虚拟与现实世界面对种种诱惑时对于友情与爱情,良心与诚信的终极考验。影片以一款篮球网络游戏作为出发点,构建了双重世界:一是现实世界,二是网络的虚拟世界。
作为一部科幻题材影片,影片的科幻元素也便全部集中在了网络虚拟世界中。在这个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导演又故意模糊了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让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人物维纳斯(郭采洁饰)有了人类的思维模式,这样就模糊了维纳斯究竟是作为人类还是网络虚拟人物的身份,她一方面是游戏设计者冰山(黄晓明饰)所设计的一个网络虚拟人物,没有人类生命特征;而另一方面,在游戏运行过程中,由于出现错误,维纳斯却有了人类的逆向思维。
这种矛盾的身份设定本身便使影片带有一种科幻色彩,增强了影片的科幻意味。正是由于维纳斯这一程序存在的错误,才会持续不断的为影片提供叙事动力与矛盾冲突,冰山才一次又一次的冲进网络的虚拟世界与维纳斯产生关联,甚至上演了一段跨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三角恋。
然而,影片仅仅只是通过网络游戏这一媒介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串联起来,利用虚拟世界去制造一种科幻色彩,无法产生较强的科幻感,更多的是网络游戏带来的那种伪科幻。
影片主打科幻内核,外衣则是运用时尚包装。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上海,导演的意图很明显,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太多的可能性发生,上海就是一座神奇的城市,这样一部充满未来寓言的科幻故事发生在上海是再合适不过了。
因此,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经常看到东方明珠塔、黄浦江、金茂大厦等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地理坐标,还可以看到四通八达的高架桥,灯光璀璨,气派非凡。导演丝毫不吝啬华丽镜头对于上海这座时尚城市的书写,而这些镜头下上海的繁华与瑰丽都是为了影片的科幻色彩所服务的。
作为一部科幻题材电影,《神奇》表现出了国产电影创作者们的一种野心与态度,虽然影片还存在许多短板之处,但是能够大胆走出这一步便是一种成功,勇于尝试便是为了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在如今合拍片盛行,电影之间的跨国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神奇》这种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合作模式对于当今科幻题材匮乏的国产电影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7. 关于网络的作文三百字
网络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密不可分。
时代的创新,给予我们更广阔的视野,网络作文让我们拥有了施展才华的天地,不仅要感谢时光的造就,还要运用科技的结晶——网络,使其成为我们更高的升华途径。
时间在流逝,网络在成长,它会有衰老的一天吗,不,只回更加的完善。
难以保证,洁碧无暇,世间没有完美无缺之物,不良网站、恶意病毒虽有时兴风作浪,但总会海阔天晴、风平浪静,它门难以与“大自然”相抗衡。
网络是知识的视窗,是评论的话筒,更是通讯的快捷方式,其代表“军事网”“评论网”“QQ”等。
网络游戏、网络炒股,网络聊天,网络咨询。说不完,道不尽,仿佛人们的基因已经有了网络的一部分;血脉相通,命运相随,让网络成为你的挚友,你将拥有知识与富贵,至若成为他的奴隶,则会丧失自由,控制命运,“没钱上网持刀抢劫”“色情网站的不良引诱。”结果如何可想而知,难道这不是最鲜明的例证吗!
网络也是双刃剑,相辅相成,相克相生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KRnPPxxCmaicjtyaS1m98w
8. 以一部电影为题写一篇作文400字
绿皮书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黑人钢琴家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进行巡演,而且他的司机是一位白人。这部电影还获得了奥斯卡奖。
9. 看一部优秀电影或名著完成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
我最喜欢的一部文学名著
我有一个坏习惯,每次只要一看书,我就要打瞌睡。可我已经改了,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改掉吗?请听我漫漫道来。
有一天下午,我闲着没事儿干,就到书柜里拿出一本叫做《三国演义》这本书。当时,我很好奇,不知“三国”是哪三国,一个中华民族怎么会有三个国家,“演义”大概就是故事的内容了吧!我翻开这本书,第一章就是“桃园结义”,看着这四个字,我感到莫名的熟悉,原来在小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程老师已经跟我们讲过这个故事了!我不由自主地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看了一下目录,故事的名字真精致,真新颖。我一口气就看了四章的内容,却一点儿也不要睡觉,反而更想看了,更想知道下面的内容。我喝了一杯水,就继续往下看,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书,我也看了一半了,我没有感到半点疲倦,只是打算着明天接着看,一定要把书看完。
有好几次我看作文书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作文书可真起到了催眠的作用。而且我看《老人与海》、《呐喊》、《少年维特之烦恼》……都会想睡觉。但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上下五千年》……都会越看越有劲。我这才知道了为什么。原来,我自己还不知道我很喜欢看历史故事,现代的都不喜欢看。其实我看电视又何尝不是呢?我很喜欢看古代篇,但不喜欢看现代篇。
现在,我看什么书都抱着像看古代书一样的心情看,所以,现在,我看什么书都没问题了。但最喜欢看的,还是《三国演义》,因为这本书让我对所有书都起了兴趣。
10. 作文--关于电影
擦 我先说四楼的你也太二了吧,自己能回答就说不能就别逞能,复制别人的草。
楼主,电影一般情况下针对性很强--现实中的一方面,他可以赞扬什么,可以反对什么,或是不找边的科幻,虽然说有成功的科幻电影。
把电影写进作文里,当然合适,我认为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你说你喜欢电影,肯定看过或者知道不少优秀的电影,可以在文中应用它们,就是依照自己的见解分类,说明自己懂电影。我上高中时写关于”书“的作文时,就这样写过,写的还行吧,也可以显示出作者是真的懂,真的看过,是有一定能力的。前提是分类时说明此不要太简单,要有”见解“
二就是其他楼说的那样,根据作文命题,拿来一部电影分析。就像刚才说的那样这有点“危险”高中那题目真不知道什么样时跑题。楼主也知道情况吧。弄明白这些就大胆的去写,一部电影主题是鲜明的,你不能把800字都描述你认为精彩的片段,把电影跟命题联在一起,先把电影这个帽子戴在作文上,对于什么片段不能没有也不能太过分的强调你怎么样,要吧作文命题、电影主题和自己的真诚想法揉合在一起。
我想我会这么写,希望这对你又帮助能写出自己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