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电影节心得

电影节心得

发布时间:2022-07-16 08:12:35

㈠ 概述影片内容,并写一篇随笔感受。

《可可西里》讲述的是可可西里巡山队的命运,他们从诞生到被解散。但是陆川是从一个行走的路线上去展示他们的命运的,从他们八个人进山,到只有四个人活着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跟盗猎分子作战,跟环境作战,跟贫穷作战……

整部影片像一则新闻报道,以一个随队采访的记者的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荒凉的无人区,屠杀藏羚羊的场景,残酷的自然环境,凶残的猎杀藏羚羊的杀手……关于屠杀和保护藏羚羊的情节,影片都像一部纪录片一样真实而不加修饰地记录了下来。

“我为什么会拍《可可西里》?因为这个题材充满了力量。”一个简短的意图让导演陆川用两年半的时间艰难地完成了一部作品。而《可可西里》的最终面目也如陆川的回答一样,简短而朴素。

日前,记者有机会看到了《可可西里》的样片,由于这部影片刚刚报名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所以剧组又把声音重新混录。在胶片拷贝尚未做出的情况下,记者只能看小银幕的影像,但就是这样的方寸之间,却仿佛已经盛满了人间世界的残酷与震撼,透过美极了的藏歌,那种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生存中挣扎与焦虑一点一点地降临心中。

真实得像纪录片
从 样 片效果来看,这样做反而使得影片感觉很好,影片与我们所看到的任何类型的影片都有些不同,因为在这里没有蓄意的煽情,没有刻意的友情和爱情,演员们既不偶像,也不光鲜,个个很邋遢,衣着破旧,脸上都是皱纹和泥。但是它很简洁,大气。甚至陆川在剪完之后,觉得它是那种自己曾经觉得不属于他的一种气质,朴素的、自然的、天成的。这也是《可可西里》让陆川悟到的最深刻的东西,电影是怎样的:“我现在觉得我们是做内容的,不是着重于叙述的语言,你结结巴巴地说一个真理也许更好。”

㈡ 求《神话》(成龙,金喜善)和《泰坦尼克号》的影评感想,要 尽可能长一点的,最好不少于2000字

神话
《神话》,注定幻灭

昨晚把《神话》的后半部分看完了。
不可否认,心里是失望的。
原本,对于秦的历史,始皇陵墓的种种传说,兵马俑等等等等是很着迷的,对于时空交错,穿行古今类的奇幻故事也是最动心,所以,看这部电影之前终究还是抱有一丝期待的。
但事实证明,看过了,感觉却如食鸡肋。
不能说它烂得彻底,但也决说不上好。

情节上来说,太老套了。
那些桥段,那些对白,完全在意料之中。而且,总觉得金喜善爱上成龙有些突兀,很不自然。
虽说,这世界上处处上演着一见钟情的戏码,但是,就电影来讲,《神话》中的爱情显然缺少1-2个细节作铺垫。所以看的时候,便觉得很别扭。以至于,会让人觉得他们纠纠缠缠2000多年的爱情基础未免太过薄弱了。作为旁观者,接受起来就会很不舒服,自然削弱了那份打动的重量。
看到成龙被冻僵的那一段,心里想,下面可能要安排金喜善宽衣为他暖身。结果当真如此。悬念皆无。看电影便是如此,一旦没有了悬念,一旦可以预知情节的走向,所有的乐趣也就荡然无存了。吸引力大打折扣。
反倒是金喜善用头发给成龙缝合伤口让我有些意外了。想起在医院急诊室实习的经历,那时候常常给医生作助手给外伤病人缝合伤口,看到这段的时候,想,还真有创意啊。但,那能缝上么?莫非古人的青丝格外柔韧有弹性?

再说演员。
对成龙一向没什么特别感觉。他的电影看过,不多。也不会特意地去寻找来看。
之前在娱乐新闻上看到关于《神话》的报道和介绍,听说他扮演的是秦朝将军,便有些怀疑,他的气质,和这样的角色差很远那。完全的不适合。
看电影时,印证了这一点。造型一点也不好看。没有那种感觉。感觉竟是有些滑稽的。
而且,成龙的确是老了。看着他在荧幕上很努力的在表演,心中却是感慨的。英雄垂暮,在所难免。
他演英雄,也许还勉强可以过关,但是演绎爱情却绝对是失败。
看到他面对金喜善时的神态和表情,找不到一点点心动的感觉。他的眼神是熄灭的火焰的感觉,爱意匮乏,神情木讷。倒更像是过尽千帆,心如止水的样子。也许,他确实不适合文戏吧。
至于金喜善,倒觉得这角色蛮适合她的。尤其是她一身白衣在空中翩然飞过的时候,那镜头拍得实在很美。如天外飞仙,轻灵绝尘。

比较喜欢的是瀑布里,悬空墓室里的那一段。
从没想过,秦始皇陵会是这个样子的,很惊奇。
因为这是千年未解的迷题,所以允许任何想象力的发挥。
看到那些悬浮在空中的战车和人俑,那高高在上的天宫,才觉得,这电影还不是完全不值得一看。总算找到点惊喜。
整部电影最精彩的段落便在于此吧。
另外觉得不错的是帝沙国那一段,那个帝沙女子还是很漂亮的,尤其是她带着一班白衣女子晨练那几个镜头,拍得还不错。看第一眼,想,她那是在练瑜伽吧。那个POSE还真好看......

不很喜欢打斗的场面。
动作不够精彩,场面也不够大。这也许是因为本也不是大军作战的缘故。
觉得成龙的死法安排得不好。心口刺一剑就好了啊,干吗砍头,身首异处,死无全失,太难看。不知道为什么,始终觉得这样反而削弱了那份悲壮美。

也不喜欢那个结局
像是一个人说着说着话却嘎然而止。留了半句有吞回肚子里。
故事分明未完。结束得仓促而牵强。有始无终。
而且,整个故事看下来,许多情节都是跳跃的,没有铺垫,没有内在的关联,都是*着人物后面或者前面的一两句话交待的。稍一走神,错过哪句话便会在后面看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在电影院里的人都是怎样的,我是好几处前后重放了几次重新看过才将情节接上的。或许是后期剪接的问题?呵,未可知。

《神话》,呵,看一下倒也无妨。至少还有一句台词不错。就是成龙说的那句“人家的东西要还给人家,不能放在我们自己的博物馆里还说是替人家保管......”。唯有这句,让人印象深刻。
一向是对考古感兴趣的,每每看到中国的文物流失海外,被掠去的也好,被偷盗贩卖的也好,总觉得是痛心的。还有我最喜欢的埃及,大英博物馆,卢浮宫,还有美国的博物馆里,哪一个没有埃及馆?他们收藏的埃及文物,数量和价值怕是比开罗博物馆都大都高。方尖碑无论是树在欧洲还是美洲,看起来都是那么那么的可笑。
另外,《神话》的配乐还是不错的,那首主题歌很好听。无论是孙楠韩红的版本,还是成龙金喜善的版本,都不错。下载了来听,特别喜欢那段韩文配唱,尽管听不懂,意境有了也便足够。

看过这部电影,一直想着的却是,它和10几年前看过的那部《古今大战秦俑情》真的差很多。
当年,看那部片子的时候我还是小学三年级,却一直对那样的一部电影念念不忘。无论是张艺谋演的蒙天放,还是巩俐演的冬儿,都是记忆里始终鲜活的影像。
后来,大概是97、98年的时候,偶然在书店里看到了小说版,才知道编剧是李碧华。只能说,小说写得比电影更加精彩。也是自此,爱上了李碧华的文字。以至于后来,看到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知道那也是出自她的手笔,便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了。想,也只有她,才能写出那样的本子,那样的情节。

只是,无论是哪一个故事,也无论是怎样动人的一段神话,也注定了是要幻灭的。
秦始皇的长生不老是神话,帝国的永世传承是神话,千年不离不弃的爱情是神话。但,都在历史迁徙的脚步中,无情幻灭了。无可避免。
于是又想,也许,也只有会幻灭的东西,才能称之为神话吧。呵,谁知道呢……

————————————————————————
下面是补充,让你选择:

影评《神话》 《神话》是成龙英皇投资一亿六千万港币巨资打造的史诗巨作,由国际影星成龙、韩国影后金喜善、印度最性感的女星玛利卡,香港著名影星梁家辉,内地著名影星孙周、邵兵、于荣光联手奉献的《神话》。选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实地拍摄的《神话》,多地选景的精美画面为您呈现一段跨越2000年的爱情史诗。

影片以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旷世爱情轮回:贪念、背叛、斗争、爱情,几千年来恒久不变地编写着人类的历史。在好友William(梁家辉饰)邀请下,Jack(成龙饰)开始了徘徊生死边缘的考古旅程,慢慢从秦朝宝石发出的神奇漂浮力量牵连到梦中美女的秘密。真相越近,越难解释,也越不能自拔。神话之中,其实也离不开最现实不过的爱恨贪恶的天性。走到濒临生命的终结,因贪婪而声名尽失的古先生不改本色,结果惨死;一心要名留千古的William迷途知返,决定以死补偿过错。有人争名,有人逐利,Jack又会否为情放弃现在,与朝鲜公主玉漱(金喜善饰)拥抱过去,长相厮守呢?

本片导演唐季礼曾执导过《警察故事III-超级警察》、《红番区》、《雷霆战警》等多部影片,获得过由美国Asian Business Association 颁发的“亚裔传媒领导人奖”,并凭借《红番区》一片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

《神话》是成龙领衔主演的第一部古装史诗神话巨制,是一部极具东方风格的神话故事。全片900多个特技中,成千上万的兵马俑从空中直坠而下等壮观场面绝对是令人期待的经典画面。影片构思大胆新奇,古今穿梭,带你领略了一段由成龙金喜善共铸的荡气回肠的旷世古典爱情。片中明星云集,阵容豪华。中、韩明星精彩联袂,更首次邀请到红透印度的好莱坞超级明星玛利卡加盟,完全国际化的观影感受。自影片预告片在戛纳电影节亮相以来,立即受到了各国片商以及媒体的一致好评和高度关注,是一部具有国际水准的华语大片。

本次由《神话》影片发行方保利博纳电影发行公司与博纳电影传媒联合举办的盛大招商酒会揭开了《神话》影片的宣传序幕。博纳电影传媒专业致力于中国电影市场资源的整合推广运作,为电影宣传以及电影传媒市场提供专业的传播方式与营销服务。此次电影招商酒会将为那些支持中国电影产业的企业呈现更多新颖的联合推广合作方式。

神话,与往事干杯

《神话》是成龙联手唐季礼完成的,和《新警察故事》一样,成龙拒绝从前幽默杂耍的套路是核心。成龙挑战感情戏是他太想拍一部有些深沉的好电影,年纪大了自然要来一点成熟,与往事干杯。

是成龙的神话,还是神话的成龙,这是讨论这部电影的原点。问题似乎有一些矫揉造作,但就像生老病死春夏秋冬一样,既神秘又自然而然。

观看《神话》的重点应该在影片的古代时空,但有些滑稽的是影片出色的其实是现代时空。问题在于唐季礼导演的水平,如果换成是陈木胜或者陈德森,成龙的文艺基调会更像样,因为《新警察故事》和《特务迷城》至少是成龙电影里最有文艺路线的作品。唐季礼和成龙合作的大片完全是好莱坞动作片的克隆,故事从头到尾没有目的。所以他宣传《神话》时才会夸大爱情和美女,念念不忘国际市场的票房,而不是成龙内心一直期待的口碑:成龙可以拍一部像样的文艺片了!

影片的混乱是由于类似戏中戏的平行叙事。《神话》的这个故事真正能够抓住观众神经和期待值的,我想恰恰是关于破解始皇陵的“惊世发现”,可这是唐季礼电影无法承担的,所以影片才会匆匆结束。平行叙事在香港近期电影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无间道3》,两个时空的刻画都有表现力。而《神话》中成龙在古代时空一脸严肃,只会讲大道理,多少让人遗憾。成龙虽把重点放在了和金喜善“擦爱情火花”上,但可以轻易感动观众的反而是他作为将军的生死豪情。和金喜善不断对视的镜头,让观众看到的不过是大哥那木呆呆的一张老脸。

《神话》里的精彩打斗并不多,所谓的史诗气魄乏善可陈。如果是让大家看那一匹叫黑风的乌骓马身怀绝技,那么很遗憾,这匹马已经抢了风头。在现代时空中以进骊山为结尾才是最闪亮的一幕。“神话”就是我们伟大的始皇陵和古老相传的不死之谜,这是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如果没有空中皇陵的出现,那肯定会让拍出《国家宝藏》一类寻宝电影的老外笑掉大牙,电影就该改名叫“笑话”了。

成龙没有创造理想的《神话》,原因在于这个故事难度要比《新警察故事》大很多。但是成龙有清晰的方向,也就永远值得大家期待,哪怕越来越苍老,他还是会努力实现一个不老的传说,这才是“神话”本身。
http://movie.mtime.com/18290/comment.html

泰坦尼克号
以为记
一九九七年的泰坦尼克号我没逢上,只记一个“经典爱情故事”的高度概括。是隔了年月的飘渺。赶在二零零七年的末梢乘搭上这部巨作的磅礴躯体。错身十年。看完后方可明了当年那么多人哭喊着的因由。在剧院的场内外。振聋发聩的感泣。

八十四年的跨度,Rose这位百岁老人依旧清楚记得那昙花般短暂的美好时光。记忆往往是最好的财富,亘古不变地升着值。泰坦尼克号在现代高科技的操控下被打捞寻宝,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这艘最豪奢的船是如此落寞地葬身海底。这具残骸,破败不堪,在外人看来它也仅是一具被侵蚀了的王者之躯。曾经辉煌,终究逃不过悲惨的没落。然而,在Rose的眼中,这具断墙残垣般的躯干却能被记忆重新描金。当年的声光醉影,仍在。都藏在了被目光与思想交织出的网络内格中。灿然的富贵,属于1945年4月12日前。仍会记得当时的轻歌曼舞罢?仍会记得当时的一掷千金罢?也曾记得当时那连场的舞会酒席罢?只今不过若流沙一般。都远了。逝了。
富贵荣华的无需惦念,从来如此。我们高雅不出来的那个层面,可以由Rose来完成。这个骨子里不向往贵族生活的女子,未上船就断定了自己苍白的内心将要冷眼这一切。有人弹劾她的挑剔。却谁解个中禁锢之味?泰坦尼克号在她看来是奴隶之船,富有的未婚夫是如此的粗鄙僵冷,母亲只会押宝似的要她攀龙附凤。世间的惨淡也就不外如此。她的世界中到底是有了张爱玲的苍凉。华袍之下爬满虱子的牢笼生活不若一死了之。只是不甘。于是方才会与这个浪子般的Jack摩擦出焕彩的际遇。她内心深处的叛逆,宣泄看来也是有板有眼,让人开怀地喜欢这个有点任性的女子在三等舱中的释放。她的肆虐,挑衅而原始。本来就不是那些羁绊甚多的淑女,这个世界只需有这个Jack伴在身边也就够了,所谓的道德太过于腐朽,烂臭不堪。
原本会让人怀有深刻的希冀。下了船将可以成就一场樊笼外的自由之恋。只是船只碰了冰山。走不到一起,只能不自觉地去成就另一番的凄绝和伟大。香港海报上写着——“天地动容”。
从Rose的角度,在救生艇被放下的那刻,眼中的Jack将注定越来越远。这是种最可怕的生离死别的预感。所以她要逃脱。傀儡般的生存诱惑也不过如此。两个人在一起比什么都来得珍贵。这一次看起来意气用事,脑子里该当是清醒无比。看得让人有种暖暖的感觉。这种温煦的气息,延绵在冰凉的海水中。在劫难中的挣扎,让人揪心,却也始终令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强盛的暖意。
“You jump,I jump”早被庸俗的人用庸俗的语调玷污了,没有那种场景,无法真切体会到这句由戏言转变为诺言的话的力量。死亡最能验证感情的真伪。他们该是真爱,短时间内爆发,却仿若相识相知多年的宿世姻缘。寂寞了许久,然后爱上首个打破自己生活僵局的男子。似乎有点像因为无可选择才做出的草率举措,让人怀疑这段爱情是否经得住时日的筛漏。然而这种一见钟情,却偏偏是比长跑了许久的拖沓感情更让人神智清晰。可以在几天内托付终身,这是上天赐予的如何坚定的承诺。
然而上天也不遂人愿。浩劫之下的残生,他用自己的命延续了她在蚀骨严寒中的存活。她最后无可奈何地把为她牺牲的情人葬于浩渺的海洋,她说“I promise”。她也做到了,并生活了不止84年。在生死的拉锯战中,他与她同在,她为他延年。女人的心深藏得了许多的秘密,如海洋般。这段感情,本来就属于她与Jack。无关乎外人。她没有他的一张画像或照片,但是记忆本身的具象,也足够让人珍重地回味一生。日后的路,自此走得不再孤单。
不能不用伟大来形容这样的牺牲。临死时总能显现一个人无比深刻的脆弱。Jack在荧幕间用他死撑下的执着完成了这样的一份伟大。比一切浪漫。
承诺本来无力。也因而不需要承诺。当自己的血液流淌了他人的生命时,那就会是上天最苛刻却又最仁慈的安排。残酷,哀恸。生者往往比死者承载更多。对方的谢场是己方的登场,一个人要背两人的债,这份甜蜜,历来让人慨叹。
很多爱情的绵延不朽,要垫着生死的相隔。像“Brokeback Mountain”,也非得用一个人的死去成全这场惊动的爱恋。这是极致了的浪漫。我们是凡人,别经受才好。
http://movie.mtime.com/11925/comment.html

㈢ 电影节是干嘛的

就是一群虚伪的人为了一个虚伪的头衔争破头,也算变相的给电影做宣传。

其实不被主流欣赏的那些电影才是最吸引人的,个人认为。

㈣ 戛纳获奖短片《时间代码》,看后有何感想

其实我看完之后觉得时间确实是不停的在流逝,我们每天都应该好好的珍惜时间

㈤ 读万花筒最大的体会和收获是什么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最近,我正在阅读的儿童文学《万花筒》一书也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作者塑造了一个单纯、聪慧且十分爱幻想的主人公安东尼的人物形象,以安东尼的视角描绘了他所生活的山村中的人和事以及他脑海中出现的一系列奇幻故事,让我们领悟到生活其实就是一个万花筒,而我们需要用一双万花筒般的眼睛去观察它,才能发现其中的绚烂多姿。

有人说世界是金黄的,因为他看见了温暖的阳光;有人说世界是深蓝的,因为他看见了深邃的夜空;有人说世界是碧绿的,因为他看见了茂密的森林。殊不知,世界是多彩的,心态不同,视角差别,才产生认知的差异。而我们需要以一份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让生活充满正能量。《圣经》中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世界对于失明的人来说是黑暗的,如果他们一味地只会抱怨生活不公,就会愈加痛苦;反之,如果他们能意识到虽然自己失去了视觉,但是却可能拥有比常人更加敏锐的听觉,使之能更加用心地感受世界,因为生命有了裂缝,阳光才能照射进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界依旧很大,让我们深谙小确幸之道,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张艺谋新片《一秒钟》入围柏林电影节 今年三部华语片角逐金熊

北京时间1月17日晚,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宣布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作为华语片代表...

㈥ 如何评价高分惊悚电影《黑天鹅》,看完这部电影有何感受

《黑天鹅》这个故事其实并不复杂,讲述的是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女主妮娜,为了争取剧团新剧《天鹅湖》的天鹅皇后一角而经历的成长和改变。天鹅皇后需要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是纯良无害的白天鹅,一个是邪恶阴毒的黑天鹅。从小就承载着母亲殷切希望的妮娜,一直都是个乖乖女,白天鹅的部分自然手到擒来,而黑天鹅的部分却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最后为了达到角色要求,妮娜内心的黑暗被发掘出来,被释放出来,并在电影中以一个黑暗人格出现在观众面前,在最后的表演上,妮娜的黑暗人格杀死了白色人格,演绎了一个完美的黑天鹅,从而达成了她艺术生涯的巅峰。

㈦ 作文观看《我的战争》的感受

个人对战争片的好坏之分,从不指在电影能有着多么宏大刺激的战争场面,而更在于其本身能否用那些鲜活真实的生命去承载战争之殇与和平之思,但《我的战争》中一味的战火渲染,剧情的散乱,人性的苍白,都只是使电影变的肤浅平庸。

难以否认这是一部在战争场面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作品,可惜于逼真的战争并没有去写实其所带来的冷酷残忍,电影只是用战争在不间断的渲染着主旋律的英雄情怀,但这不是一部虚构的《指环王》,无数人的生死都可赋之笑谈,战争背后有着多少的苦难,数以万计的英魂却只是在电影中成为了衬托那一腔英雄热血的悲情,这样的作品从本质上来说,虽然稍胜于全然无法入目的抗日神片,但与前者不思战争之殇的做法并无不同。

《我的战争》虽是一部以小人物为视角的作品,但电影并没有为观众带来一个小人物面对战争的那种真实,其只是一再的用一场接一场的战火来营造看点,殊不知这样建立起来的战争早已败絮其中,爱情的附加不但难以引人共鸣,反而使故事充满了虚假的做作,而单一化的视角,更令本错综复杂多方角逐的鏖战,变成了一场毫无战术可言的自欺欺人,如若不是电影将背景在伊始设定于了抗美援朝,那么这甚是一场可以套搬于其他战争之中的移花接木。

在现如今,不论意识形态如何,战争片所最终着点的都必当该是反战,电影看完后给人的观感绝不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而是对战争原罪本身深省的反思,以此再突显的爱国主义情怀才会变的真挚动人,但在这部剧情散乱的电影中几乎无从建立起真挚的人物情感,人海战术的牺牲亦变的难有感怀,当生命的逝去只是变成了电影强行煽情的手法,这样的战争片且不谈对比何般他国经典,就拿冯小刚的《集结号》来说也是谬之千里。

一部好的战争电影,最为根本的是有对生命的尊崇和战争的反思,但无论从诸多国产的抗日神片,还是这部以“我”来着点的抗美援朝,却连这一点都做的乏善可陈,又能拿什么来引人共鸣,追思先烈。

㈧ 和其他国内的电影节相比,平遥国际电影展有哪些全新的变化

贾樟柯说,平遥国际电影展一直从第一届开始,我们就希望是一个中立的平台,我们不介入、不参与任何具体的运营拍摄,我们不参与,不介入这些项目,我们更不去经营导演,导演是自由的,我们只是平台,每一个导演都可以变成我们的常客,也可以变成我们的过客,我觉得提供这种客观的、中立的这种高效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平遥国际电影展是继上海电影节、长春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丝绸之路电影节之后,第五个获得国家批准的国际电影展,旨在增强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界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与世界电影更广泛的对话交流,树立起一种体现中国文化价值标准,建立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影评价体系,为中国文化传播和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电影展放映50余部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电影,设立了“平遥之夜”“卧虎”“藏龙”“首映”“特别展映”“影展之最”“平遥一角”及法国电影大师梅尔维尔百年诞辰回顾展等八个单元。影展期间,还举办四场“论坛/大师班”活动,包括电影导演吴宇森、贾樟柯等电影从业者作为主讲嘉宾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电影心得,分享创作历程。

㈨ 看完《霸王别姬》后有什么感想

《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它为张国荣带来了崇高的国际声誉。《霸王别姬》在说两个京剧艺人半世纪的悲欢离合,实则在言中国人对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时代的转换与人物命运的转折紧密相联,社会性与民族性紧密相联,信仰与现实紧密相联,陈凯歌说他要拍一个关于“迷恋与背叛”的故事,于是他拍了这样一个“真虞姬、假霸王“的故事,人性的错位与灾难的重击为影片罗致了多面和丰富的戏剧性。

加上张国荣对“程蝶衣”近乎完美地演绎,可以说无论从影片还是表演,《霸王别姬》都是中国百年影史上的一座高峰。



(9)电影节心得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1988年,陈凯歌出席电影节时,徐枫主动约他会面,且拿着李碧华的小说专程来见他,见了便说做出这样一部电影非陈凯歌不可。李碧华原小说旧版中的结局是程蝶衣和段小楼若干年后在香港的浴室相见,都没有穿衣服,坦诚相待、回首前尘,感慨不已,然后出得门去,各走各路。

陈凯歌跟李碧华说这个结局得改。《霸王别姬》所着意阐发的是关于人性的主题—迷恋与背叛,在创作之前,陈凯歌对两个编剧强调千万不要把人物意识形态化,人物该是谁,你就让他是谁。



㈩ 求一篇 看9.11的感想文

讲述9.11事件中,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第四架被恐怖分子劫持飞机的电影故事片《联航93号航班》,日前在纽约的电影节上举行了首映。可以想象,对于经历9.11袭击仅仅五年不到的纽约观众,特别是受邀观看首映的93航班遇难者亲属来说,观看这部完全写实的故事片,是非常痛苦的体验。 9.11事件,是美国遭受了一次恐怖偷袭。类似规模的偷袭,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一例。让美国人民震惊和愤怒的,是这种偷袭是彻底以杀戮无辜平民为目的,表现出它的卑劣和残酷。9.11恐怖袭击针对无辜平民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是美国人被大批屠杀的经历。和珍珠港事件不同的是,由于现代传播技术,9.11事件从第一分钟开始,每一分每一秒,都呈现在家家户户的电视屏幕上,人们亲眼看着它发生,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一遍一遍地重复。所有的人不仅知道,而且都亲眼看到了,9.11事件发生的细节,双子星塔在烈焰中轰然倒塌,三千人怎样葬身烈火。后来,9.11调查委员会查清和公布了被劫飞机上发生的事情。联航93号航班上旅客奋起反抗,导致飞机坠落而拯救了有可能遭受攻击的白宫或国会。从坠落前旅客的手机通讯,和飞机黑匣子上的录音,重现了那几十分钟里飞机上发生的事情。而这一故事片,就要把那几十分钟里美国人不可能在电视报道中看到的事件细节,展现在大屏幕上,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来体会牺牲者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痛苦和勇气,以及亲属的悲痛感受。所以,影评文章里说,拍这样的故事片,无异于“把伤口重新撕开”。
故事片电影,是一种娱乐,可是这样的故事片,却不再是娱乐。真实,尽可能真实再现,成为这一电影的第一要求。擅长拍摄历史事件的导演格林格拉斯没有别的选择,必须真实,每一个细节都要经得起经历9.11五年不到的美国人的挑剔。任何虚假,任何粉饰,很难逃过观众的眼睛。微小的伪造,会让一切前功尽弃。为此,导演刻意把它拍得像文献片一样。他没有启用大牌明星,没有一个观众熟悉的面孔,没有让任何演员有一点“表演”的机会,甚至邀请亲历9.11的航空和机场工作人员来“出演自己”。尽管并没有出现血腥的镜头,但是机舱里的分分秒秒,都是历史再现。其残酷和悲壮,令人震撼。看这样的电影,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此片被定为“限制级”,就是这个道理。 即使是真实地再现人们已经了解的事件,仍然有一个立意的问题。是激起愤怒和仇恨,激励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是痛惜自身的损失和伤害,聚集起亲人朋友自哀自怜;是表彰牺牲者的反抗和勇气,树立反抗和反击的榜样;是揭示敌人的邪恶卑劣,抱怨自己受到的不公和牺牲?或者,从导演,演员到等待观看的大众,都还有另一种更深层的愿望和冲动,想通过再一次呈现的创伤,不仅要了解,而且想理解,那曾经发生的,还在进行的,以及将来要发生的事情? “把伤口重新撕开”,不是为了对着伤口哭泣。导演格林格拉斯把这个事件拍成了一个“实时”故事片,也就是说,真实的事件发生多长时间,电影也多长时间。开始的时候,是劫机的恐怖分子在发起这一偷袭以前,聚集旅馆房间,虔诚地祷告。当飞机冲向大地的时候,电影就结束了。导演刻意不添加任何人为编造的情节,刻意掩盖拍摄者自己对事件的诠释。对这样力求真实的故事片,每个观众可以作出自己的理解。导演在首映式的讲话说,这一电影是为了“记住”联航93号航班事件:“记住是痛苦的,是困难的,但是记住也可以给人启迪,是可以给人智慧的。” 此片首映式,邀请了牺牲者的亲属。在重现“世界颠倒”的那几十分钟里,观众席上一片沉寂,很多人以手掩面,不忍再看。人们望着家属席上失声痛哭的死难者亲属,一同感受无辜者失去亲人之痛。这真是一场痛苦的电影。为什么要重新撕开伤口?为什么要再次体验遭受偷袭,失去亲人之痛?这一电影长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和9.11事件一样,还有待展开。 人们还在努力地理解它,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发生的一切到底说明了什么。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会拍这样的电影,只有内心勇敢的人才敢看这样的电影。美国人观看这样的电影,什么都可能发生,却不会发生有些中文报道中说的,电影院里出现了“只有在医院病房和葬礼上出现的嚎啕大哭”。写报道的人大概是想当然了,其实在美国葬礼上,根本是不作兴嚎啕大哭的,这样的人,更不会是为了对着伤口哭泣而把创伤撕开。

阅读全文

与电影节心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方朵朵真正电影名字叫什么 浏览:310
无法忍受电影中文翻译版 浏览:161
电影背景音乐女声唱歌 浏览:402
犹太人相关电影观后感 浏览:145
成龙古天乐许冠文电影 浏览:543
重返十七岁电影英文歌 浏览:706
走出非洲电影英文完整版 浏览:154
钢铁侠下一部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185
战马图片电影 浏览:536
云播放怎么下载电影网站 浏览:880
红色经典电影什么意思 浏览:157
抗美援朝英文电影大全集 浏览:617
老爷爷和黑猫是什么电影 浏览:392
英文电影英文简介ppt怎么做 浏览:47
清官难审电影粤语 浏览:412
电影太囧都哪些演员演的 浏览:565
香港国语电影配音演员 浏览:959
忍者神龟1电影国语演员表 浏览:231
印度哪部电影模仿周星驰功夫 浏览:240
天长上映电影院 浏览: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