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全面支持“退改签”,这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有就是规范电影院和APP等乱象。同时,修订完善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电影票“退改签”规定,防范误导消费者或实施不正当竞争。电影票支持“退改签”新规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去年9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曾发布《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 ,要求各院线、影院投资公司、影院在与第三方购票平台签订电影票代售协议时,要明确“退改签”规定。此规定一出,得到了公众尤其是电影迷们的一致肯定。很多消费者表示,这样就不用担心有时候买了票,却因为各种原因看不成而无法退票,只能自行承担损失的情况了。
不过,在该规定出台将近一年以后,规定的落实依然难如人意。笔者发现,不管消费者是通过各种手机APP购票,还是现场购票,等到自己真的需要退票的时候,对方都可以很随意地拒绝消费者的退票要求,其中的“霸王条款”让人倍感无奈。当下,在相关部门出台的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看似沦为形式的情形下,如何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最为值得关注。
《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了,第三方售票平台、影院网站或自有App,应该在观众购票付款前弹出影票“退改签”规定协议,在确定观众了解规定,并点击“同意”上传后,观众方可进一步支付票款。
在目前使用量最多的两大第三方购票平台上发现,购票时尚未有任何“退改签”提示,消费者想改签或退掉手里的电影票并不容易。查 询发现,在第三方购票平台上,七成以上的影院都不提供“退改签”服务,少数影院虽然提供该服务,但消费者同时还要满足平台上所列出的诸多条件。
2. 电影票补取消 新规包含了几条规定
根据最新的行业规范,未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将不得开展预售,这有助于保障电影市场的合规运营。
同时,新政策要求网络售票平台的交易数据需同步上传至专资平台及影院端,这一措施旨在加强数据透明度,确保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取消网络售票平台票补方面,销售价格即为结算价格,且不得高于结算价格,亦不得低于最低票价。这意味着网络售票平台将不再享有任何形式的票务补贴,这有助于维护电影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此外,发行方、制片方和院线方也不允许进行网络售票平台补贴投放,这进一步规范了电影票务市场的运营秩序。
对于网络购票手续费,新政策规定其费用为2元,具体分配为:系统服务商收取1元,网络售票平台收取1元。这一措施旨在确保网络购票服务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综上所述,这些新规定的出台,将对电影票务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的规范化水平,也将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