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国家庭电影台的发展
1972年,HBO成立,在它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制作播出高质量的原创节目。原创节目的出现,是纯粹的竞争需要———当影像制品、电影和其他电视节目秀日益普及时,HBO的独特优势也就遭受到了挑战:一方面,在录像机出现后,好莱坞的片厂把电影制成录相带出售的时间要比授权HBO播映的时间早6个月;另一方面,HBO和对手Showtime为竞标热门电影的独家播映权的争斗也非常惨烈。于是,HBO将自己的出路定在加强原创能力,开始转型。
1980年代初期,HBO开始制作自己的节目。1983年,HBO推出了自己制作的第一部电影,此后,HBO开始以一月一部的速度(全国电视网的电视电影的平均制作周期是18天)制作低成本的电视电影。这使HBO不再为追求高收视率而绞尽脑汁,HBO管理层最感兴趣的是“总体订户满意度”(TTS,total subscriber satisfaction),即并不是多少人看了,而是那些观看的人中欣赏这部作品的人的比率。这种政策为HBO日后制作诸如《黑道家族》、《欲望都市》和《六尺之下》这类介于电影和电视剧之间的全新类形剧集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HBO以更大的手笔推出电视电影精品,2001年,HBO投入1.25亿美元制作系列电视电影《兄弟连》,使其成为电视史上最为昂贵的制作之一,成本几乎是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两倍,名演员汤姆·汉克斯和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该剧集的执行监制。《兄弟连》不但创造了收视佳绩,而且它的DVD销售额将近1亿美元,并使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向HBO支付750万美元的重播权费用。2003年,HBO的系列电视电影《天使在美利坚合众国》获得了金球奖上5项大奖。
此外,HBO还正挺进这样一个领域:制作先在院线放映的电影。HBO的策略是专攻那些低成本的小制作,以期在赢得舆论好评的同时提升HBO的品牌。在这一领域,HBO的战果颇丰,诸如《真女有形》(Real Women Have Curves)、《美利坚合众国荣耀》(American Splendor)、《大象》(Elephant)等等,这些影片夺得了包括金棕榈大奖、纽约批评奖、美利坚合众国编剧协会奖等诸多荣誉。该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二十九。
Ⅱ 最近的一个美国电影,关于叔叔和侄子什么的很感人 有大佬知道吗
海边的曼彻斯特 (2016)
导演: 肯尼思·洛纳根
编剧: 肯尼思·洛纳根
主演: 卡西·阿弗莱克 / 卢卡斯·赫奇斯 / 米歇尔·威廉姆斯 / C·J·威尔逊 / 凯尔·钱德勒 / 卡拉·海沃德 / 格瑞辰·摩尔 / 泰特·多诺万 / 埃里卡·麦克德莫特 / 希瑟·伯恩斯 / 蜜西·雅格 / 斯蒂芬·亨德森 / 约什·汉密尔顿 / 卡洛琳·皮克曼 / 肖恩·菲茨吉本 / 肯尼思·洛纳根 / 利亚姆·麦克尼尔 / 马修·布罗德里克
类型: 剧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09-08(多伦多电影节) / 2016-11-18(美国)
片长: 137分钟
又名: 情系海边之城(港)
Ⅲ 欧洲三大电影节是哪些
欧洲三大电影节分别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1、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立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故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狮奖”,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每年8月至9月间在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举行。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之间,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世界电影大师的摇篮。
2、戛纳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亦译作康城或坎城国际电影节,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立于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阳光(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最初是为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而创办,最高奖项为“金棕榈奖”。戛纳国际电影节于每年5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
3、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创立。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熊奖”,以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柏林国际电影节于每年2月间举办,为期两周。
(3)美国家庭电影节扩展阅读
欧洲三大电影节“三大满贯”获得记录
1、最高奖大满贯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夜》柏林金熊(1961)、《红色沙漠》威尼斯金狮(1964)、《放大》戛纳金棕榈(1966)。
罗伯特·奥特曼:《陆军野战医院》戛纳金棕榈(1970)、《西塞英雄谱》柏林金熊(1976)、《人生交叉点》威尼斯金狮(1993)。
2、最佳导演大满贯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狂野之爱》戛纳最佳导演(2002)、《血色将至》柏林最佳导演(2008)《大师》威尼斯最佳导演(2012)。
3、二等奖大满贯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1964年《马太福音》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971年《十日谈》柏林评审团大奖、1974年《一千零一夜》戛纳评审团大奖。
张艺谋: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威尼斯银狮奖、1994年《活着》戛纳评审团大奖、1999年《我的父亲母亲》柏林评审团大奖。
4、最佳男演员大满贯
杰克·莱蒙:1979《中国综合症》戛纳影帝、1981《奉献》柏林影帝、1982《大失踪》戛纳影帝、1992《大亨游戏》威尼斯影帝。
西恩·潘:1996《死囚漫步》柏林影帝、1997《可人儿》戛纳影帝、1998《浮世男女》威尼斯影帝、2003《21克》威尼斯影帝。
5、最佳女演员大满贯
朱丽叶·比诺什:1993《蓝》威尼斯影后、1997《英国病人》柏林影后、2010《合法副本》戛纳影后。
朱丽安·摩尔:2002年《远离天堂》威尼斯影后、2003年《时时刻刻》柏林影后、2014年《星图》戛纳影后。
6、终身成就奖满贯
让娜·莫罗:1992年终生成就金狮奖、2000年终生成就金熊奖、2003年终生成就金棕榈奖。
7、主演最高奖满贯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1960年《甜蜜的生活》戛纳金棕榈奖、1961年《夜》柏林金熊奖、1962年《家庭日记》威尼斯金狮奖。
巩俐:1987年《红高粱》柏林金熊奖、1992年《秋菊打官司》威尼斯金狮奖、1993年《霸王别姬》戛纳金棕榈奖。
Ⅳ 欧美父爱电影
父亲节推荐30部关于父爱的电影
中国女装行业门户 时间:2011-6-18
《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2003)
导演:安德鲁·斯坦顿、李·昂克里奇
在这个经典的皮克斯动画中,马林(配音:艾伯特·布鲁克斯Albert Brooks)是一个单身的小丑鱼爸
爸,小心谨慎,对孩子过分保护。儿子尼莫对父亲的过分呵护大为不满,终于大胆地游出去,却被渔船捕
走了。为了救出儿子,父亲决定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旅行。
《哈姆雷特Hamlet》(1948)
导演:劳伦斯·奥立佛
劳伦斯·奥立佛的剧本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和其它同名影片一样,围绕男主角痛苦追忆父亲的
伟大。对于克劳迪亚斯的怒火中烧,弗洛伊德非常反感,他的继父不过做了所有男性潜意识的愿望:杀了
他们的父亲,然后娶他们的母亲。
《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1985)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
查莫基斯经典喜剧做到了精彩蜕变。马蒂·麦福来(迈克尔·J·福克斯饰Michael J. Fox),穿越到了
20世纪的50年代,他要在那儿面对他那烦人的爸爸(克利斯丁·格拉夫Crispin Glover饰),还要为这个
“可怜的傻子”筹划向母亲成功求爱。最后母亲成名并且爱上了父亲。
《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2011)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马力克最新影片,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得主,正在巴黎公映,如果你有闲钱的话,何不陪老爸坐欧洲
之星(连接英法的高铁)进行一次巴黎之旅呢?布拉德·皮特Brad Pitt饰演奥布莱恩,生活在20世纪50
年代的德克萨斯州,他规律性的暴力、自我怀疑的变态心结诱导儿子以相同的情绪对待恐惧和爱。在父亲
节里看这部影片,你可能不会很快乐。
《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1980)
导演:厄文·克什纳
在这段插曲中,达斯·维德着迷于探寻他的对手--天行者路克,和黑暗势力决斗的人,至少得到了慈
父般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不幸的是,正如你能选择与谁为友,却不能选择与谁为亲,你能幻想你的父亲形
象,却不能决定现实中的父亲。
《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yness》(2006)
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
这部影片真是催人泪下,虽然感觉不是很酷,但仍触动心灵。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还会扮演克里
斯·加德纳吗?作为辛劳的推销员和单亲爸爸,挣扎在流浪和贫穷的边缘,为找份工作和成为年幼儿子的
好父亲不懈努力着。
《偷自行车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1948)
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
你一定会被这个现实主义的经典故事感动,除非你的心坚如磐石。影片的主角是一个贫穷的父亲和他
年轻的儿子,在罗马街道寻找失窃的单车(电影宣传海报上有),儿子工作时需要。继续观看,观众会意
识到这个绝望的父亲忽略的东西:他真正的财富不是单车,而是儿子。
《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1962)
导演:罗伯特·马利根
格利高里·派克Gregory Peck扮演了一个做事铁面无私的人物,和艾迪克斯·芬奇一样诚实可信。身
为鳏夫的芬奇也是阿拉巴马州的律师,为一个受人指控犯有强奸罪的黑人辩护。这是好莱坞历史上最受好
评的(讲述父亲)影片之一。
《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1979)
导演:罗伯特·本顿
一些人认为这是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最出色的时刻;而其他人认为这是一场关于男人自
重的故事。霍夫曼饰演离婚父亲,为独自抚养儿子,随后在离婚案上争夺抚养权。他必须狠下心、止住眼
泪来面对告诉儿子法官的判决。
《儿子的房间La Stanza del Figlio 》(2001)
导演:南尼·莫莱蒂
这个作为心理医生和平易近人的父亲(莫莱蒂饰)及他们一家人一起面对灭顶之灾的态度深深感染着
观众。
《晚春》(1949)
导演:小津安二郎
这部影片讲述是父亲和女儿的故事。步入晚年的鳏夫(笠智众饰)被漂亮羞怯的女儿(原节子饰)照
料。父亲整日担心女儿的婚嫁,但是女儿并不急于离开父亲。他编造借口将女儿嫁出去--这是一个善意的
出卖吗?
《纸月亮Paper Moon》(1973)
导演: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这是另一部关于父女情的影片,源自现实生活中父亲与孩子的模型。瑞恩·奥尼尔Ryan O'Neal和塔
图姆·奥尼尔Tatum O'Neal分别饰演莫塞斯和爱迪,是经济大萧条期间游荡于美国的诈骗团伙,专门欺骗
弱者和易上勾的人。
《钢的琴》
导演: 张猛
主演: 秦海璐 / 张新英 / 王千源
《钢的琴》讲述了钢厂下岗工人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最后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用钢
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通过小人物幽默与艰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和友情。
《我的父亲》
导演: 查恩·厄尔马克
是一个叛逆的土耳其青年。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农业工程师,毕业后回到村里来管理自家的农
庄。他却在大学里大搞政治活动,毕业后还成为了一个左翼记者。
《崎路父子情》
导演: 安南德·图克尔
主演: 柯林·菲尔斯 / 吉姆·布劳德本特 / 茱丽叶特·斯蒂文森
本片根据布雷克·莫里森同名小说改编,由曾拍摄《她比烟花寂寞》和《导购女郎》的着名导演安南
德·图克尔执导。
《战争》
导演: 乔恩 艾弗耐特
主演
一个倍受战争折磨的父亲,如何再面对现实的生活?
《在某处》
导演: 索菲亚·科波拉
主演: 艾丽·范宁 / 斯蒂芬·多尔夫 / 米歇尔·莫娜汉 /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 罗伯特·斯沃兹曼
约翰尼是好莱坞着名的“浪荡子”.他的各种负面新闻会迅速抢占各个报纸的八卦头条。突然有一天,
一个名叫克里奥的11岁小姑娘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女孩是他一次在酒店里巫山云雨之后避孕失败的产
物。这个不期而遇的人逼迫约翰尼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和过往。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到底
应该怎么才能和一个11岁的女儿相处?
《决战犹马镇》
导演: 詹姆斯·曼高德
主演: 罗素·克劳 / 克里斯蒂安·贝尔 / 罗根·勒曼 / 达拉斯·罗伯特斯 / 本·福斯特 / 彼得·方达
丹?埃文斯(克里斯汀?贝尔饰)在南北战争断了一条腿,得到政府小小的补偿,他和妻子艾丽丝还
有两个儿子在亚利桑那的农场居住。然而,恶劣的气候和腐败之风却让丹负债累累,一些人想在建造铁路
上获得暴利,他们想尽办法赶走埃文斯一家,家人开始质疑丹的能力。
《饮食男女》
导演: 李安
主演: 吴倩莲 / 杨贵媚 / 王渝文 / 郎雄 / 张艾嘉 / 归亚蕾 / 赵文瑄 / 陈昭荣
台湾中国菜硕果仅存的大师老朱(郎雄)退休后,渐尝老年生活的诸多尴尬:每周日费心做出的一桌
丰盛菜肴,并无将三个女儿(杨贵媚、吴倩莲、王渝文)齐齐拉到饭桌的吸引力,已经长大成人的她们,
心里藏了许多比陪父亲吃饭更重要的事……
《我是山姆》
导演
主演: 西恩·潘 / 达寇塔·范宁 / 米歇尔·菲佛 / 黛安·韦斯特 / 洛雷塔·迪瓦恩 / 理查德·希夫 / 劳拉·
邓恩
在星巴克工作的山姆(西恩?潘 Sean Penn 饰),虽已成人,但智力水平只有7岁。一次偶然,他
收留了一个流浪女。该女子帮山姆生下了一个女儿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给女儿取名叫露西(达科塔?范
宁 Dakota Fanning 饰),因为他最喜欢甲壳虫乐队的《天空中戴钻石的露西》。他非常疼爱自己的孩
子。露西在山姆的细心呵护下慢慢地长大了,她发现爸爸不能看懂稍微复杂一些的故事。她在拒绝长大,
希望和爸爸一样。父女两的生活本来是那么幸福。
《西雅图夜未眠》
导演: 诺拉·艾芙隆
主演: 汤姆·汉克斯 / 梅格·瑞恩 / 比尔·普尔曼 / 丽塔·威尔逊 / 维克多·加博
自从妻子去世后,萨姆(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饰)就相信自己此生的爱已经走到了尽头,不会
再有新的恋情走进心中,他在西雅图和儿子乔纳一起平静的生活。而乔纳,却一直希望爸爸能够开始新的
婚姻,重获生活的阳光。
《大河恋》
导演: 罗伯特·雷德福
主演: 布拉德·皮特 / 克莱格·谢佛 / 汤姆·斯凯里特 / 布兰达·布莱斯 / Edie McClurg / 约瑟夫·高
登-莱维特 / 艾米丽·劳伊德
两兄弟经常跟父亲一起钓鱼。潺潺河水,静静午后,成了父子间最难忘的时刻。
《海洋天堂》
导演: 薛晓路
主演: 李连杰 / 文章 / 桂纶镁 / 朱媛媛 / 董勇 / 高圆圆
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踌躇的父亲带着有天生缺陷的儿子,孤独地坐在船上,无望地看
着辽阔的大海,然后牵起儿子的手,两人一齐跃身跳入大海……
《泽西女孩》
导演: 凯文·史密斯
主演: 本·阿弗莱克 / 丽芙·泰勒 / 詹妮弗·洛佩兹 / 乔治·卡林
奥利·特林克(本·阿弗莱克饰)是一位成功的曼哈顿乐评人,爱妻娇女相伴,生活之于他只能用完美
二字概括。但一切却随着爱妻(珍妮佛·洛佩兹饰)的突然辞世而逆转,奥利仓惶间就沦为了单身父亲。
《大鱼》
导演: 蒂姆·波顿
主演: 伊万·麦克格雷格 / 阿尔伯特·芬尼 / 比利·克鲁德普 / 杰西卡·兰格 / 海伦娜·邦汉·卡特 / 玛
丽昂·歌迪亚 / 艾莉森·洛曼 / 丹尼·德维托
一个美丽的亲情童话。父亲爱德华(亚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 饰)年轻时,很爱给年幼的儿子讲
自己的传奇经历,他自称在阿拉巴马旅行推销员时,经历过很多光怪陆离,魔幻荒诞的事情。威尔(比
利·克鲁德普 Billy Crup 饰)并不相信,觉得是父亲在虚荣和浮夸,父子关系渐渐疏离。直到父亲得了
癌症,不久于人世了,儿子决定回去见父亲最后一面。
《因父之名》
导演: 吉姆·谢里丹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盖瑞(丹尼尔?戴-刘易斯 Daniel Day Lewis 饰)生活于当年战火纷飞的北
爱尔兰,那时北爱共和军正致力于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年轻的盖瑞整日无所事事,偷鸡摸狗,无意间得
罪了北爱共和军。无奈之下,其父(皮特?波斯尔思韦特 Pete Postlethwaite 饰)只能送他到英国闯天
下。孰料,刚到英国的盖瑞就被当地心急立功的警察诬蔑为北爱共和军的恐怖分子,还连累了在英国的姑
妈一家一同被当作恐怖分子关进了监狱。其父四处陈情,最后也被关进了监禁。父子俩在监狱受尽苦头。
直到多年之后,一位英国的女律师才开始从头调查这件极其荒谬的冤案。这件冤案最后能否得以平反,父
子能否重见生天?
《完美的世界》
导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单亲孩子菲利普·佩里(T·J·劳瑟 T.J. Lowther 饰)的母亲对他管教甚严,8岁的小菲利普甚至从未
参加过一次鬼节讨糖果的游戏。附近州监狱的两名罪犯越狱成功,劫持了菲利普作为人质,向德州边界逃
窜。途中,罪犯之一的布奇(凯文·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 饰)干掉了鲁莽愚蠢的同伙,却对小菲利普
照顾有佳。与此同时,德州警探瑞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饰)带着手下和州长特派的
犯罪专家萨利(劳拉·邓恩 Laura Dern 饰)一同火速追捕布奇。双方在德克萨斯州境内展开了一场公路
赛大竞技;而小菲利普也经历了很多从未想过过的刺激与快乐,并与布奇产生了一种近似父子的不寻常感
情……
《回归》
导演: 安德烈·萨金塞夫
主演: 弗拉迪米尔·加林 / 伊万·杜布朗拉沃夫 / 康斯坦丁·拉朗尼柯
消失了12个年头之后,父亲重新回到家中,而两个儿子--安德列(Vladimir Garin 饰)和伊万
(Ivan Dobronravov 饰)已经长大。他们虽时时刻刻思念父亲,然真正相会时却产生了隔膜感。
《美丽人生》
导演: 罗伯托·贝尼尼
主演: 罗伯托·贝尼尼 /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 / 乔治·坎塔里尼
犹太青年圭多(罗伯托·贝尼尼)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他彬彬有礼的向多
拉鞠躬:“早安!公主!”.历经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后,天遂人愿,两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在一起。然
而好景不长,法西斯政权下,圭多和儿子被强行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毅然同行,与
丈夫儿子分开关押在一个集中营里。聪明乐天的圭多哄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奖品就是一辆大坦克,儿
子快乐、天真的生活在纳粹的阴霾之中。
《天伦之旅》
导演: 柯克·琼斯
主演: 罗伯特·德尼罗 / 凯特·贝金赛尔 / 山姆·洛克威尔 / 德鲁·巴里摩尔 / 凯瑟琳·莫宁 / 杰姆斯·
弗莱明
年迈的弗兰克(罗伯特·德尼罗 Rovert De Niro 饰)曾是给电线涂保护层的工人,他的工作保护了
电线不受外界的侵蚀。对于自己的四个孩子,弗兰克同样是百般呵护,可是在妻子去世的8个月时间里,
他发觉自己和孩子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弗兰克不顾医生的告戒,独自踏上了拜访四个孩子的旅程。
Ⅳ 推荐几部反映家庭生活的电影(欧美的)
片名: 时光与成长
主演: Taner Birsel
类别: 剧情片
地区: 欧美地区
本片获得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FIPRESCI Prize)及金郁金香奖
一个贫穷的小村庄依靠这高耸的山脉, 面朝着无边的大海, 侧面是橄榄树的院子. 村民都是简朴而勤劳的人们, 在与严酷的自然奋斗中生活. 在日常生存的基础上, 他们靠土地和饲养的一些牲畜谋生. 就像他们周围的动物和树木一样, 他们明白他们的存在是短暂的, 因此对生活都怀着一份理智的顺从的心态. 他们顺从土地、空气和水,白天、黑夜和四季的节奏生活着. 每天的时间被念祷文分成了五个部分. 每天, 所有人们的活动都是在这五个片断中度过的. 在抚养孩子的同时, 大人继续着他们的父母曾经历的习俗. 他们硬生生地的表达着自己的爱, 并把棍棒教育视作最好的方法. 而父亲都总是更喜欢儿子. 母亲们无情的对女儿呼来喝去.
Omer, Yakup和Yildiz, 三个12,13岁大的孩子, 正处于童年和青春期之间, 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Omer, 阿訇的儿子, 无助的希望着他父亲能死掉. 当他明白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不会有任何结果, 他开始试图以一些幼稚的方法杀死他爸爸. 他把他的罪过的想法告诉了他朋友Yakup. 孩子们在这个村子的一个只有一个班级组成的学校学习. 各个家庭通过送给这位年轻的女老师礼物来表达他们的感激 - 即他们自己做的面包, 和他们的羊挤的奶. Yakup暗恋着他的老师. 他甚至没有把这种感到愧疚的想法告诉他最好的朋友Omer. 当有一天他看到他爸爸偷窥他的老师时, 他像Yakup一样做梦希望能杀死他爸爸. Yildiz一边学习, 一边要做他妈妈让他做的家务. 她还要像一个妈妈一样照顾她幼小的弟弟. 另一方面, 她还在学习关于男女之间关系的秘密. 随着时光的流逝, 孩子们在愤怒和愧疚中徘徊着, 慢慢地成长着. Omer放弃了杀他父亲的念头. 困在爱与恨之间的他, 绝望的哭泣着...
片名: 当幸福来敲门
主演: 威尔·史密斯 桑迪·纽顿 贾
克里斯·加德纳(威尔·史密斯饰)是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非洲裔美国人,努力维持家计的他在一系列不幸的外部条件的冲击下,失去了在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工作。而他5岁孩子克里斯托弗(贾登·史密斯饰)的母亲(桑迪·纽顿 饰)也因为不堪经济的重压,选择了离开。
作为一名单身父亲,克里斯继续顽强地用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技巧试图寻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不久后,他在一家极有声望的股票经纪公司找到了一个实习的机会,尽管实习期没有薪水可拿,但他还是接受了。他希望借此可以得到一个工作机会并拥有一个远大的前程。
没有了经济来源,克里斯和他的儿子很快就被从公寓中赶了出去,他们被迫睡过庇护所、睡过汽车站、睡过厕所,睡过任何他们能找到的过夜的场所。
尽管面临着种种麻烦和不如意,但是克里斯依然尽着一个父亲应有的职责,向儿子传递着爱和关心,教他做人的道理。同时,儿子也成为了他克服面前障碍的强大动力。
最后,他终于获得了成功,有了自己的经纪公司。这是一个从贫穷到富有的真实故事,并再次对美国梦做了定义。
www.2dianying.com 不用下载,直接在线观看。
Ⅵ 亚洲欧美有什么奖
亚洲地区的各种音乐奖项
★中国内地:
⒈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
“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创立于1994年,并于1998年起开始在中国大陆举办,作为Channel[V]一年一度的旗舰大型活动,华语榜中榜(CMA)是在中国内地举办的最早、最权威的针对全球华语歌曲的年度颁奖盛会。它云集了全球最受欢迎的华语流行歌舞巨星,是在中国内地举办的最早、最权威的针对全球华语歌曲的年度颁奖盛会。 其奖项由歌迷投票(通过网站及短信)和评委打分两部分组成,两者各占50%。
⒉CCTV-MTV音乐盛典:
这项由中央电视台和MTV音乐电视台联手推出的颁奖活动,尽管只有5年的历史,却已备受关注。与华语音乐榜中榜相比,“音乐盛典”更注重于颁奖现场而不是评选过程,MTV的国际背景,使得每年都有国际明星出现在晚会现场。
⒊中国歌曲排行榜:
由北京音乐台北京音乐台、广东音乐台、香港电台等七家重量级电台联合主办的排行榜,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内地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原创音乐排行榜之一,曾推出了韩红、满文军等内地实力派歌手。全球华语榜中榜则加入了港台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知名电台联合推出。
⒋百事音乐风云榜:
光线传媒旗下知名栏目《音乐风云榜》的年度总评榜,也是内地唯一的电视音乐排行榜颁奖盛典,曾是百事可乐赞助,现由蒙牛乳业冠名。也就是蒙牛酸酸乳音乐风云榜。2001年开始举办。典礼当天将推选出每个奖项评选结果依据观众票选、唱片销量、评委会评选及中国音乐风云榜每周上榜成绩综合而来。其中观众投票占40%、评委会评选占25%、唱片销量占20%、每周上榜成绩占15%。
⒌无线音乐排行榜《中国移动无线音乐排行榜》:
由中国移动和SMG共同主办,东方卫视平台呈现,双方都将调动整合集团资源共同打造这一中国音乐界的盛典。本榜将以专业的音乐态度、严格的评审规则、最具公信力的数据,填补中国“销量评选机制”的空白,将成为中国音乐界的数字第一榜,力图成为“中国的Billboard”。
⒍东南劲爆音乐奖:
东南劲爆音乐奖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卫视打造,聚焦了过去一年华语乐坛的音乐作品,特别突出了闽南语歌曲板块。“东南劲爆音乐榜”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电视音乐排行榜之一,由东南卫视王牌音乐栏目《非常音乐》主创于2002年4月,目前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五届。东南卫视收视覆盖全球,以独具一格的媒体形象和非凡的影响力受到全球华人的一致好评,名列全国卫视前茅。
★香港地区:
⒈叱咤乐坛流行榜:
叱咤乐坛流行榜是四台颁奖礼中最为“革命”的一个颁奖礼,已举办17届,它们总是肩负振兴乐坛的宏伟重任,以中华音乐之崛起为“毕台”奋斗目标,当然同时它们的广告费也在令人欣慰地激增。
⒉十大中文金曲:
十大中文金曲是一个最老牌的颁奖礼,从1978年开始已举行了27场,早期在此扬名的明星罗文、叶振棠、关正杰、张国荣、汪明荃、徐小凤、叶德娴等,每个人都是大哥大、大姐大。到了娱乐业发达的上世纪90年代中晚期,面对几大传媒对手咄咄逼人的挑衅,中文金曲也开始逐步改变它皆大欢喜的颁奖原则。“敬老”的传统还是要保留的,这几年“人文”每届都要为老歌手颁出一个“金针奖”。
⒊十大劲歌金曲:
无线电视台的十大劲歌金曲从1984年开始,至今也有21年了。这个颁奖礼的专业性被公认是最差的,它的评委不是家庭妇女就是家庭妇男,外加唱片公司的内线,因此经常选出一些让专业人士啼笑皆非、捶胸顿足的搞笑奖项。不过作为一家专业的电视娱乐制作公司,无线在作秀方面倒是有一技之长,比如说让四大天王站在一起测量心跳什么的。从镜头的可观性上考虑,无线电视坚决排斥那些长相老土或有缺陷的所谓实力派歌手,这对在电视机前痴心守望的电视观众绝对是一种保护,比如张学友就一定成不了最受欢迎的男歌手,小眼睛的林忆莲就一定会输给甜美俊俏外带鬼血统的叶倩文。
⒋新城劲爆颁奖礼:
新城的资历在四台颁奖礼中是最低的,不到12年,但它的颁奖礼却搞得格外隆重,而且胃口颇大,一下子要办成香港的格莱美。每一届颁奖礼就颁出了几十、上百个奖项,像一次人人有奖“分猪肉”的港式自助餐,什么最佳民谣、最佳布鲁斯、最佳爵士、最佳摇滚、最佳另类,弄得跟老美挺接轨的,倒是乐坏了常年坚守在二三线基层的一些同志。
★台湾地区:
金曲奖(Golden Melody Awards):
是台湾规模最大的音乐奖项,也是华人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奖之一。1990年起开始举办,由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主办,每届颁奖典礼约于每年5、6月前举行。
★韩国:
⒈MKMF
⒉KBS歌谣大赏
⒊SBS歌谣大赏
⒋Golden disk
★日本:
⒈日本唱片大赏(日本レコード大赏):
就是东京电视为了抢夺收视率,一般在12月31日下午6点开始,艺人都是象赶场一样,先去东京电视台,结束后再回NHK会场。
⒉日本有线大赏(东京演歌大奖):
是日本有线音乐放松协会为主举办的年度流行歌曲评选大奖。奖项有:
最优秀新人奖,最多点歌奖,最多观众点歌演唱歌手奖,单曲奖,金奖等。一般的奖为:演歌歌手,流行歌手各四组。还有有线音乐奖,新人奖各2名。
⒊Music Station Special(MSSP):
⒋best hits歌谣祭 (旧的日本有线放送音乐大奖也称大阪大奖)
⒌FNS歌谣祭:
是日本富士电视台的专门播放演歌的节目。
⒍BEST ARTIST:
是日本电视台的一台节目,根据观众投票选出,各项大奖。在每年12月中旬播出。有最佳艺术奖,最佳新人,最受欢迎乐曲等等。
亚洲电影奖项
日本《电影旬报》电影奖
创刊于1919年的《电影旬奖》于1924年开始进行年度佳片评选,最初只选出最佳外国电影;1925年起对外国片分艺术片、娱乐片两类开展评选;1930年起又分“日本现代电影”、“日本古装电影”、“外国无声电影”、“外国有声电影”进行评选;之后,固定为年度10部最佳日本电影、10部最佳外国电影、最佳日本影片导演、最佳外国影片导演四个项目的评选,
“年度十佳”是战前最权威的电影奖项。随着战后电影繁荣时期的到来,电影旬报年度评选项目越来越多,渐趋“奥斯卡化”,分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国影片、最佳导演、编剧、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员等,并扩大了读者参与程度,上述奖项,由读者同样选出一遍。
台湾电影金马奖
台湾金马影展是台湾年度性文化活动,其目的是藉由欣赏艺术电影 以推广国内外电影,进而了解世界各地文化,创办于1962年,由台湾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8、1974年停办),主要评选对象为台湾电影,后扩展了香港电影,九十年代后将大陆电影也纳入评选范围。现在是一个世界华语电影年度评选的奖项。
香港金像奖
大陆
金鸡百花奖:今年或者上多少届的颁奖大家都看了,相信怎么样,大家都很清楚,自己心里也有个底,我也不多说,反正就是拿不出手,希望以后会整好。
金紫荆:不是很了解,但是意识里面,感觉还是一个类似于长春电影节的金杯奖一个奖。
金杯奖:长春电影节的奖项。
金爵奖:上海电影节的奖项,也是我觉得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个电影节了。但是现在依然拿不出手。希望努力。
飞龙奖:珠海电影节的奖项,办了两届,早已经停办。
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长春电影节金鹿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
中国电影童牛奖
韩国
釜山国际电影节
韩国电影青龙奖
韩国电影大奖
韩国电影大钟奖
韩国百想艺术大赏
日本
日本电影学院大奖
日本电影蓝丝带
每日电影奖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
日本《电影旬报》电影奖
印度
国际印度电影大奖
欧美音乐奖项
★英国uk榜——发表日期:2009-5-28 12:48
★就BILLBOARD应该是最权威的了吧——发表日期:2009-5-28 13:10
★英国UK榜单和Billboard 最权威
就这两个...或者你去听Hit FM <专门放欧美流行音乐的电台>
最新最潮
是TOP 20 也经过注册的——发表日期:2009-5-28 13:38
★UK——发表日期:2009-5-28 13:46
★grammy——发表日期:2009-5-28 19:30
★AMA-America Music Awards
BET-美国专为黑人设的奖
CMA—Country Music Awards
EMA-Europe Music Awards
VMA-Video Music Awards
Grammy-不用说了
欧美电影奖项
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oscar.com/
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
奖项由来: 1927年5月,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的宴会上有人建议,为了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对有成就者应给予奖励。与会者一致同意并由当时参加会议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画了个草图,后由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乔治.斯坦利塑成铜像。这尊铜像是个手握长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的男性人体塑像,高10.25寸,表面镀金,所以叫金像奖。当时叫这个奖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年度奖,简称“学院奖”。
名称由来: 1931年的一天,学院的新任图书管理员玛梅丽特.赫丽发现办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奥斯卡。一个记者把她的话在第二天报导了。从此“奥斯卡”之名逐渐被人们运用,学院奖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奥斯卡奖的授予,采取宴会形式,以后改为发奖大会,后又在发奖大会上增加了文娱节目,自第一届以来,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
历史记录: 1929年1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电影创作进行了评选,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饭店举行了第一次授奖典礼,共颁发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制作的《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珍妮.盖诺;第一位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是埃米.詹宁斯,他于1950年在德国去世。
主要项目: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其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此外还颁发一些特别荣誉奖。每次竞选都分两个阶段:提名和投票阶段。投票由电影艺术与科学院的三千余会员进行。他们从集体投票中选出最佳影片,然后分门别类按专业选举最佳演员、导演、编剧、摄影等,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由名演员作司仪,由前奥斯卡奖获得者授奖。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第一次颁发欧洲奥斯卡---欧洲电影奖。该奖的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意在唤醒全球观众对欧洲艺术人文电影的信心及支持。原来欧洲电影奖总部一直设在德国柏林,进入90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1988年1996年德国电影导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导演IngmarBergman担任拥有1000名成员的欧洲电影学术学院主席。最初的奖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艺术家Markus Lupertz设计,1997年原奖座被一位身着欧洲星长裙的长发美女取代,由英国设计家TheoFennell设计。很凑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国奥斯卡完全一样,一对儿般配的骄傲冤家。
英国电影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bafta.org/
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1947年,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相当于英国的奥斯卡奖,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提名,奖项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奖类似。1959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1975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1947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奖。第2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3届增设联合国奖。第6届增设最佳英国女演员、最佳英国男演员、最佳外国女演员、最佳外国男演员、最有前途的新人5项奖。以后几乎每几届就有新的奖项产生。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分,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分,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於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分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法国凯撒奖(César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cesarcinema.com/
法国国内电影的最高评奖,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由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会和法国电视二台合作举办。并组织评选投票产生。它以法国著名雕塑家巴勒达西尼·凯撒命名(因凯撒奖奖座由他设计)。始于1976年,每年一届。首届设13个单项奖,即最佳法国片、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等。1982年开始增设最佳处女作奖。1984年又增设最佳男女青年演员希望奖。
美国电影金球奖(Golden Globes)
官方网站:http://www.goldenglobes.org/
金球奖,始终笼罩在奥斯卡的阴影之下,更像是奥斯卡前的一次预演。金球奖始自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是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金球奖共设有24个奖项,金球奖的被提名者名单通常是在圣诞节前公布,颁奖晚会则选在一月中旬举行。金球奖颁奖晚会的举办地点曾多次变动,不过近几年似乎已经固定在贝弗利山的希尔顿饭店。作为每年第一个颁发的影视奖项,金球奖被许多人看作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近十几年来二者结果的对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美国电影学会奖(AFI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afi.com/
美国电影协会创办,2002年1月15日颁发第一届学会奖。简称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届。美国电影学会1996年为庆祝电影诞生一百年,举办了美国影史百大经典电影的票选活动,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后每年都针对不同主题举办盛大票选,2001年起更设立了年度十大美国电影,表扬这十部电影的幕前幕后所有主要电影工作者,不细分奖项,皆大欢喜。
美国影评人协会奖(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地方网站:http://nsfc.zap2it.com/nsfc/cda/
作为美国五大影评人协会中历史最悠久的奖项,国家影评奖历来被视作奥斯卡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有95年历史,成员包括电影历史家及电影艺术系学者等。它的各个奖项是由一个150人的委员会以及12人的审查小组票选产生。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nbrmp.org/
美国奥斯卡的风向标之一。
美国洛衫矶影评人协会奖(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lafca.net/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始自1975年,与纽约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称之为美国三大影评人奖。创始人是当时任洛杉矶时报影评人的查理卓别林和自由撰稿人鲁斯巴切勒。目前,该协会拥有53名会员,涵盖洛城当地报纸、杂志、电台、电视频道的有名影评人,是所有影评人协会中会员成分最广泛的。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从来不像纽约同行们一样标榜品味,该奖根本无惧于选择那些票房巨片,同时也愿意肯定那些艺术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评奖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成员还积极参与电影相关事物当中。在过去三十多年来,该协会曾资助和举办了很多电影界的盛事,并捐赠了不少基金给洛城的电影机构,特别是那些涉及到电影资料保护的项目。
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奖(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nyfcc.com/
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
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chicagofilmcritics.org/
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
美国金草莓奖(RAZZIE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razzies.com/
由约翰.威尔逊在1981年设立,由“金草莓奖基金会”组织评选,是与奥斯卡唱对台戏、专评好莱坞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员的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得奖名单在每年3月24日即奥斯卡颁奖前夜公布。得奖名单有时并非该年度最烂(但多半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是以〔亏〕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电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会因树大招风而中奖!每年还故意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一天公布得奖名单。
美国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官方网站:http://www.ifp.org/
1985年成立。专门表扬低成本电影,现今已成为美国独立制片界的最高荣誉奖,不容小觑。每年三月下旬举行颁奖典礼。
Ⅶ 斯泰肯举办的《人类大家庭》影展有什么影响力
1947年至1962年的15年间,斯泰肯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在此期间,他组织举办了32次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影展。
斯泰肯认为创造性的摄影,应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因此,他经常展出一些在当时只有少数人理解的作品。同时,他还为那些不知名的青年摄影家举办个人影展,给他们提供在社会上出头露面的机会。
但是,在斯泰肯所举办的历次影展中,规模最为宏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1955年举办的《人类大家庭》摄影展。这个影展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观众累计达30万人次,在摄影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为了办好《人类大家庭》摄影展,斯泰肯和他的助手花费了整整两年时间。他们从世界各地征集来的200多万幅照片中,精心挑选出包括68个国家273位作者在内的503幅作品,组成了这次特别的影展。展出的方式也很特别:不用镜框来悬挂照片,而是直接把照片装裱在平板上,按照不同的内容,分为若干个专题进行排列组合;照片大小不一,最大的照片,高达4公尺,有一面墙那么大。这些专题,每一组都反映出人类生活的一个侧面,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无所不包。首先以一幅象征着人类诞生的照片为开端,接下来是人生路上的母爱、求学、恋爱、婚姻、分娩等场景。影展赞扬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同时,也揭露了人类的不幸—战争与灾难的残酷。正如斯泰肯所说:我们怀着对人类深沉的爱,以及对人类前途的信心,编制出这个影展。
1962年,83岁的斯泰肯宣告退休。1964年,他荣获美国摄影年鉴颁发的“摄影成就”奖。斯泰肯一生荣誉无数,以他为摄影事业所做的贡献而论,实在当之无隗。
Ⅷ 斯泰肯举办《人类大家庭》影展的方式是什么
为了办好《人类大家庭》摄影展,斯泰肯和他的助手花费了整整两年时间。他们从世界各地征集来的200多万幅照片中,精心挑选出包括68个国家273位作者在内的503幅作品,组成了这次特别的影展。展出的方式也很特别:不用镜框来悬挂照片,而是直接把照片装裱在平板上,按照不同的内容,分为若干个专题进行排列组合;照片大小不一,最大的照片,高达4公尺,有一面墙那么大。这些专题,每一组都反映出人类生活的一个侧面,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无所不包。首先以一幅象征着人类诞生的照片为开端,接下来是人生路上的母爱、求学、恋爱、婚姻、分娩等场景。影展赞扬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同时,也揭露了人类的不幸—战争与灾难的残酷。正如斯泰肯所说:我们怀着对人类深沉的爱,以及对人类前途的信心,编制出这个影展。1962年,83岁的斯泰肯宣告退休。1964年,他荣获美国摄影年鉴颁发的“摄影成就”奖。斯泰肯一生荣誉无数,以他为摄影事业所做的贡献而论,实在当之无隗。
Ⅸ 获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有哪些
1、《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2、《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3、《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大阅兵》获评委奖。
5、《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Ⅹ 三大电影节是哪三个分别是些什么奖啊
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柏林电影节--金熊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