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电影节。
北京国际电影节(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前身为北京国际电影季,创办于2011年,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具有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开放性和高端化、市场化的大型电影主题活动,旨在融汇国内国际电影资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将成为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重点文化活动,打造东方影视之都的核心活动。2012年2月,北京国际电影季更名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每年举办一届并设立评奖单元,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直到2013年才进行奖项评选,自此,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正式设立。
Ⅱ 中国四大电影节的北京
北京国际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是具有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开放性和高端化、市场化的大型电影主题活动,旨在融汇国内国际电影资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将成为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重点文化活动,打造东方影视之都的核心活动。
电影季囊括了影片展映、专业论坛、项目洽商、文化演出等多种形态,吸引了700多家中外电影机构、2000多位中外嘉宾和首都各界人士约十万人次的广泛参与。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是国内外电影界的盛会,是展示北京乃至中国风采的重要舞台,是促进中外电影文化交流交易的重要平台,也是首都群众体验电影文化魅力的重要活动,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促进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丰富首都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影响力、打造东方影视之都,与世界电影界深化合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获得了丰硕成果,受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中外来宾、各界人士和中外媒体的高度评价。
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喜过百亿元,北京这一历史名城,作为中国首都,作为占据全国票房份额最大的城市,作为拥有全国80%的制片机构和电影人才,集中全国大部分电影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的文化中心,理应搭建一个可供世界影坛交流合作的平台,理应担当一个连接中外电影人切磋学习的角色。
Ⅲ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北京国际电影节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北京国际影视交流促进中心承办的大型电影活动,自2011年创办。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活动主旨,定位于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是促进中国电影事业、产业发展,增进中外电影交流、交易、合作,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创办以来,北京国际电影节累计吸引万余名嘉宾、百万人次群众参与其中。北京展映活动共放映影片近800部,放映场次达1600场;共举办11场主题论坛,邀请到马克·穆勒、詹姆斯·卡梅隆、吕克·贝松、吴宇森、陈可辛、基努·里维斯、韩三平、保罗·哈尼曼等众多知名电影人作为主讲嘉宾,分享经验;电影市场累计吸引了约1800家电影公司和机构的近7000名业内人士,总计167.98亿元的市场签约额创下中国电影节展交易额纪录,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电影交易市场,超过了亚洲仅有的三个国际A类电影节东京、印度和上海,交易额紧追世界最大欧洲的戛纳电影节电影交易市场。 ;近300家国内外媒体的2000余名记者对北京国际电影节进行了深度报道。
活动的宗旨为“融汇中国国内与国际电影资源,搭建展示交流与交易平台”。 2013年3月21日,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京发布了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奖杯、第三届电影节海报,并为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26家指定展映影院举行授牌仪式。
“天坛奖”奖杯正式发布
制作历时5个月,创意设计60多款方案
天坛奖奖杯的设计思想,源于天坛奖“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核心价值理念,它集中
体现了北京国际电影节“共享资源、共赢未来”的主旨,体现了“天坛奖”的评奖定位和目标,充分表达了北京电影和中国电影与全球电影交流与对话、互利共赢、共同促进世界电影和谐发展的美好理想。
奖杯的创意、设计与制作过程历时5个多月,共创意设计60多款方案,经过了十几轮筛选修改,先后得到国内10多位著名的设计、雕塑、工艺等方面的专家帮助和指导,经过反复研讨论证,以及对奖杯造型精雕细琢制造出这个奖杯成品。奖杯整体高度为45厘米,其中基座高9厘米,杯身高36厘米,都是“9”的倍数,喻指天坛奖的至高荣誉。“9”谐音“天长地久”也是人们崇尚吉祥之涵义。 2013年4月举办, 从本届开始设立了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它将成为北京电影节的常设主体活动,每年一届,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视觉效果奖共10个奖项。
这届共收到了56个国家、地区的531部影片报名参赛,有15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天坛奖”十个奖项。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交易在中华世纪坛举办。据统计,本届电影节市场活动实现签约项目32个,签约总额逾105亿元,比上届增长20%,洽商金额再创新高。
在本届电影节上,来自法国、韩国、捷克、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机构和展商共举办了13场推介活动,围绕后期特效及技术和电影外景地拍摄进行宣传推介。32个签约项目涵盖电影产业链各个环节,其中投资制作38.03亿元,影视院线、影视基地、文化地产建设项目34亿元,影视素材库等项目10.17亿元,电影基金项目累计签约额23亿元。
据悉,本届电影节电影市场的参展展商数量达248家,同比增长20%。其中国际展商125家,数量首次超过国内展商。主办方首次提出“电影要素”的概念,在关注版权交易的同时,将展示交易主体延展到电影策划、制作、发行、院线、宣传等电影全产业链 。 2015年3月16日上午,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上,组委会公布了本届电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评委名单、介绍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筹备情况、特色亮点、“北京展映”单元的进展情况以及嘉年华活动概况,同时公布了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海报。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定于2015年4月16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开、闭幕式将移师怀柔雁栖湖景区。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整体活动包括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电影市场、电影嘉年华、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七大主体活动。 2016年4月19日至4月21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16年4月16日18:00,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
《梦想合伙人》、《纽约纽约》、《长江图》、《快手枪手快枪手》、《我的战争》、《谁的青春不迷茫》、《冒牌卧底》、《我们的十年》、《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纽约人在北京》 、等剧组主创亮相开幕式红毯,全程直播。
Ⅳ 有人知道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都有些什么影片参展啊
很多重量级的影片参展,第84届奥斯卡获奖或提名的影片《艺术家》《后人》《雨果》《生命之树》《帮助》,最佳动画长片《兰戈》,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拉扎老师》以及荣获第83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监守自盗》等,曾两夺金棕榈大奖的法国著名导演达内兄弟的新作《单车少年》,戛纳影展让克尔斯滕·邓斯特获得影后的丹麦影片《忧郁症》,曾获2010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第25届戈雅奖最佳影片、导演、编剧、女演员等九项大奖的《黑面包》;2010年获路易·德吕克奖最佳影片的《秘境里斯本》;曾获英国独立电影节、好莱坞洛杉矶电影节最佳影片、导演等6项大奖的《失恋》;荷兰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等大奖的《黑蝶漫舞》,以及在西班牙等多个电影节荣获大奖的《阿布雷,一个无惧的人》等名片,都在展映片目之列。总之共有260部影片参展在北京20家商业影院上映,所以很期待下届北京电影节哦
Ⅳ 北京凤仪传媒集团公司的公司简介
北京凤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入影视剧制作等文化传媒产业以来,在众多同业好友的奖励与鞭策下,经公司同仁几年来胼手砥足的坚持与努力,公司业务逐步覆盖电影制作、宣传、发行,电视剧制作、发行,舞台剧与话剧,影视剧后期制作,艺人经纪,娱乐整合营销等文化传媒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凤仪传媒的愿景是“让生活充满感动与欢笑”。凤仪传媒的使命是“做世界领先、覆盖全产业链的影视娱乐内容提供商”,作为中国影视产业国际化的先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和主流价值。
目前,凤仪传媒初步建立了电影策划、制作、宣传、发行,电视剧创意、制作、发行,舞台剧与话剧的创意、制作、演出经营,影视后期制作,艺人经纪,娱乐整合营销的核心团队,签约多位国内一线或者发展潜力巨大的导演、编剧、和艺人,在产业链多数环节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少数产业环节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打造中国一流的电视剧出品公司
凤仪传媒电视剧事业部成立至今,出品电视剧9部,其中不乏《妈妈的花样年华》、《媳妇是怎样炼成的》、《马文的战争》、《李春天的春天》、《谁来伺候妈》、《经营婚姻》、《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等有影响的作品。凤仪传媒出品的电视剧斩获东京国际电视剧节、中国电视金鹰奖、上海电视节、国剧盛典等国内外权威电视剧奖项。
2012年,凤仪传媒将继续以《温柔的背后》、《前妻来了》、《冰雪融化的季节》等多部大戏,为生活增添更多的感动与欢笑。
建设中国的百老汇
凤仪舞台剧,坚持原创与改编两手抓,尝试国产原创音乐剧,尝试驻场演出,坚持增容观众,坚持培养和引导更多的戏剧观众。
2011年,凤仪传媒首登舞台,与国家级专业话剧团体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推出话剧《撒娇女王》,该剧一经上演即得到观众热议,目前已在全国巡演60余场。其编导演团队多人次入围“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佐临话剧艺术奖”等专业戏剧奖项。
继《撒娇女王》后,凤仪传媒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连续推出《暴走48》、《混蛋攻略》、《步步惊心》等内容、风格截然不同的舞台剧作品,其中话剧《步步惊心》在沪创下连演24场、场场爆满的演出记录。2012年夏天,话剧《失恋33天》即将全国公演。
做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的先锋
作为凤仪传媒涉足电影产业的第一次尝试,2012年2月10日,根据陈彤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孙周执导,孙红雷、李冰冰、段奕宏主演的都市时尚爱情电影《我愿意》全国盛大公映。该片票房8550万元,目前暂列2012年国产电影票房榜第三名,观众口碑良好,为中国电影的娱乐整合营销树立了新标杆。
《我愿意》和凤仪传媒入围第十五届上海电影节最佳植入影片、最佳新势力电影企业等多项提名。
2013年,《睡不着》、《撒娇女王》、《爱的距离》、《狼图腾》、《我愿意之二》、《驯汉记》等重点项目将陆续与观众见面。
秉持着做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的先锋的理念,凤仪传媒积极开展与世界一流影视企业的合作,多项合作将在近期开花结果。
中国影视整合娱乐营销的创新者和领跑者
凤仪传媒旗下专业的娱乐整合营销机构----聚思传媒,依托凤仪集团自身拥有的优质影视剧资源,以好莱坞式的跨媒体营销模式,即影视植入广告、影片定制、影视形象授权、首映礼、电影贴片、影院阵地活动等方式,自前期定制策划、剧本创意、落实执行,至后期整合营销、娱乐宣传与衍生品开发,为客户提供360度价值的传播、行销服务。
电视剧《李春天的春天》、话剧《撒娇女王》,尤其是电影《我愿意》,成为影视娱乐整合营销的经典案例。
构建国际化艺人经纪平台
凤仪传媒旗下经纪公司,从事艺人经纪、营销宣传、商业活动推广;拥有统一的经纪人管理体制、宣传管理体制、公关团队管理体制,以专业的团队打造全新的艺人经纪模式。
凤仪经纪在发掘艺人,培养、定位艺人,及至包装、宣传、全面推广艺人的全过程中,为每一位艺人量身定制专属发展计划,力求打造真正的明星团队。高亚麟、刘洋、邵峰、衣珊、陈创、张戈、夏雨、王也农、姜峰、赵寒雪、孙岚、张瑞涵等新锐偶像演员和资深实力演员已加盟凤仪经纪团队。
高端专业的后期制作
凤仪传媒旗下后期制作公司,拥有全套广播级的视音频设备,一流的制作团队,丰富的制作经验,为客户提供从创意到完成片的全流程专业服务。自成立以来制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包括:电视剧《文化站长》、《在那遥远的地方》、《马文的战争》、《老牛家的战争》、《李春天的春天》、《金太郎的幸福生活》、《谁来伺候妈》、《我的丑娘》、《媳妇是怎样炼成的》;电影《黑蛋快跑》、《我愿意IDO》;电视栏目《普法栏目剧》、《爱猜电影》、《转身》等。
Ⅵ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内设机构设置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京政办发【2009】71号)精神,市广电局设9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安全监管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信息、信访、议案、建议、提案、保密、政府信息公开、外事和接待联络等工作;承担重要事项的组织和督查工作;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安全、保卫、消防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广播电视设施保护的监督管理;负责本市广播电影电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负责对电影放映场所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施行业监督管理。
(二)政策法规处(产业促进处)。
承担本市广播电影电视改革与发展方面的重点课题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承担推进本市广播电影电视系统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研究拟订广播电影电视方面的发展政策、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起草广播电影电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承担行政复议、应诉的有关工作;承担机关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和有关备案工作;协调解决法律法规、规章执行中的问题;负责行业法规培训工作;负责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统计分析工作;贯彻执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实施细则并协调落实相关任务与项目;负责广播电影电视相关产业促进工作。
(三)宣传管理处。
拟订本市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监督管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以及理论文献片、电视剧、电视动画片的制作和播出;承担摄制电视剧、电视动画片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负责广播电视精品工程和影视互济金的相关管理工作;指导、管理广播电视对外宣传及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负责管理广播电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参加广播电视节(展)。
(四)电影管理处。
拟订本市电影发展规划和政策;负责指导、监管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工作;负责电影制片单位设立与变更的审核,承担摄制电影、电影发行经营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负责电影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负责农村和社区电影公共服务的规划与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指导电影院线、农村数字放映站、流动放映车的工作;指导电影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与合作,负责组织电影机构参加国际电影节(展)。
(五)传媒机构管理处。
拟订本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及频道频率(含广播电视付费频道)、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播出机构、制作经营机构、视频点播业务、接收卫星传输电视节目及接收设施的安装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负责对公共视听载体节目(含移动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播放工作业务的监管;指导区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工作;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六)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
拟订本市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发展和宣传;负责对开办信息网络视听节目(含IP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视听节目)服务业务的审核和监管。
(七)科技处。
拟订本市广播电影电视技术标准;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广播电影电视及新媒体、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监测网的科技发展规划;负责管理广播电影电视的安全播出和技术保障;指导广播电影电视系统的技术运行和维护工作;负责广播电视无线传输网和有线广播电视设施管理工作;承担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
(八)计划财务处。
负责编制本市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年度经费预、决算和事业性收入计划;监督管理各项行政事业经费和专项资金;负责机关资产管理,对所属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政府采购、公费医疗、住房公积金和内部审计工作;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
(九)组织人事处。
组织协调本市广播电影电视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负责广播电影电视系统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管理工作;承担北京地区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工作;负责优秀广播影视人才引进资格认定工作;指导行业社团依法开展活动;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的人事、机构编制等工作。
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工会 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的工会工作。
市纪委驻广电局纪检组、监察处
Ⅶ 2016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哪个场管举办的
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Ⅷ 中国国际微电影节的合作伙伴
211所知名高校
·北京(28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市(11所)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天津(4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2所)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共1所) 广西大学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7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海南(1所)海南大学
·宁夏(1所)宁夏大学
·青海(1所) 青海大学
·西藏(1所)西藏大学
·新疆(2所)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35所社团
·北京大学影视协会
·北京大学电影学会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协会
·北京电影学院社团联合会
·中国戏曲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北京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
·爱播DV影像联盟
·中国传媒大学DV影响社
·北京舞蹈学院DV剧社
·深圳大学戏剧社
·湘潭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广州大学 青苹果网络电台
·浙江师范大学 社团联合会
·信阳师范学院 南风通讯社
·湖南师大Media star
·沈阳大学“左岸右岸DV社团”
·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T.R创意影音工作室DV社团
·首经贸DV社团
·长春工业大学哈喽哈DV社
·南昌工程学院蓝点影像社团
·武汉大学影青年DV影像工厂
·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生DV联盟
·神家孩子DV社团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社团未央表演工作室
·华中师范大学原创DV协会
·东莞理工学院A.C DV club
·重庆交通大学My—DV大学生DV工作社
·华东师范大学DOGMA DV社
·长江大学EYE电影社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鹿鸣DV剧社
·上海杉达学院M-star DV摄影社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南映制DV社
·上海外国语大学JASISU社团
·青岛DV行动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sunny影艺协会
合作媒体 第三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
特别指定视频媒体:迅雷看看
特约视频合作媒体:中国网络电视台、央广视讯、第一视频、PPTV、乐视网、Yes娱乐、风行网、闪播网等
网络媒体支持:新华网 人民网 凤凰网 新浪网 腾讯网 搜狐网 网易网 千龙网等网络媒体
Ⅸ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承办单位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 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 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电影家协会、北京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团委、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承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执行承办,自1993年起已成功举办21届。
她是每年度中国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风格,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大旗,树立了不同于其他所有电影节的全新形象,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产生广泛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中国电影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东方卫视等100多家媒体对历届电影节予以深入报道。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主办高校多所,联办高校百余所;每年观影人次逾20万,参赛、参展影片几乎囊括所有最新优秀国产影片。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专题讲座、导演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