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产十大或百大烂片都是什么电影
十大烂片啊,那就看看2013年到现在的贺岁档电影,还有那些票房毒药参演的电影,你问我哪些是票房毒药,看看oppo的那些代言人喽~
B. 10位巨星拍了14天的“烂片”,却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是哪部电影呢
有这样一部电影,前期拍摄仅用了十四天,据说写剧本花了四天时间,这样的情况放在现在极大可能是烂片无疑。
然而在众多烂片元素下,依靠着众多实力派的演员,居然能化腐朽为神奇,将一部本应该是烂片的电影,拍成了一部经典之作。
有人说: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只允许留下一部喜剧电影。
它一定是《东成西就》!
03
这部93年的片子至今看来仍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刘镇伟在里面用的很多搞笑桥段,都是他自己以前导的电影里的。
虽然也许它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深刻的想法。
但是,它不需要我们去思考,只需要我们去笑,怎么开心怎么来。
它是发自内心的无忧无虑,纯粹以搞笑为目的,本身就是为了票房,没有得奖和演技这种多余的考虑。
天马行空的想象,纯熟的喜剧手法,无厘头的表演方式,超快的节奏,流畅的武打,鲜艳的颜色与美术,真的特别有刘镇伟的风格。
我很喜欢把《东邪西毒》和《东成西就》这两部片子合在一起看,只是觉得这样看很过瘾。
因为可以看见这些明星们完全不同到极端的表演风格,不过据说这两部片几乎是在同时拍摄,可以想象这些明星们有多么地“痛苦”。
试着想象一个画面,拍摄的时候,这同一批演员,白天和刘镇伟一起疯疯癫癫,晚上和王家卫一起伤春悲秋,是不是有种“大喜大悲”的感觉?
有人说,悲哀总有时,欢喜难长久,也不能时时期待有神仙下凡来搭救。
一部电影可以娱乐你,那便是他最大的意义。
经典的恶搞电影当然还会出现,但像《东成西就》这种状况下还可以成为经典的恐怕很难再有。
那是香港电影最好的时光,剧中每一个片段拎出来都几乎是港式无厘头的经典。
C. 2019年度烂片排行榜前三名,都应该有哪些影片入选
不知道《上海堡垒》会不会入选,看很多人对这部的评价还是很不好的。
D. 中国十大烂片导演
王晶
上榜理由:这么多年来,王晶几乎是香港唯一坚持拍烂片的导演。在他30年的从影生涯中,总共参与制作电影300多部,独立执导近100部,是罕见的高产导演,却也因内容粗俗、涉嫌色情和低级趣味被称为“烂片导演”。没有人比王晶更不讲究,我们所看过有关他的作品没有一部不带着粗制滥造的痕迹(包括前段时间的《金钱帝国》),没有一部让人觉得恰到好处,美国人评价港片的那句“尽皆癫狂,尽是过火”就是为他定制的。但没有人比王晶的累计票房更高,他20年的香港总票房已超过10亿元。
冯小宁
上榜理由:对于冯小宁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他的“战争三部曲”:1996年的《红河谷》,1999年《黄河绝恋》,2001年《紫日》。如果说冯小宁的电影非要找一个标志的话,那就是:中华民族是一个是用炮火和淫威所不能征服的伟大民族;表达着同一个理念:仇视侵略,向往和平,憧憬爱情。然而,创作的取向代替不了电影实际取得的艺术高度,冯氏电影缺少经典影片所需要的深度。他反思战争,却没有《钢琴师》深刻;他关注人性,却不如《辛德勒的名单》透彻;他追求爱情的表达,但没有一段如《魂断蓝桥》般刻骨铭心的故事;对于外敌的仇恨,也不如《火烧圆明园》》激烈;他的影片,同样缺少一个个栩栩如生、让观众铭记的人物形象。邹邹有理以为冯小宁会继续发现不足,继续开拓重新,但我错了,《举起手来》彻底将冯小宁之前的荣誉毁灭,变成一个只追求无聊笑料的烂片导演。接着《超强台风》再次证明了我的看法,无论故事还是特效都不堪入目,还好,据说换来了上千万的票房。
张艺谋
上榜理由:若观当今,张艺谋在商业的驱动下,《十面埋伏》成了空有其表的烂片,《英雄》让侠义精神在美仑美奂的镜头画面中“迷失了方向”,于是,这位曾经为中国电影带来荣耀的影人遭到一浪高过一浪的口水抨击,但我不会忘记壮怀激烈的《红高梁》,不会忘记象征隐喻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撕心裂肺充满史诗气韵的《活着》;如今老谋子一部接着一部的商业大片每每都是赚得盆满钵溢,今年又要进军贺岁档,看来他誓将烂片导演的精髓发挥到极致。
陈凯歌
上榜理由:不容置疑,当年陈凯歌在《荆珂刺秦王》的探索与《和你在一起》的转型中引来不少诟病,但《孩子王》对历史的反思、《霸王别姬》对人性的挖掘都成就一座座中国电影的高峰;但却是一部商业大片《无极》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烂片导演,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却成了大众娱乐的关键词,幻想着通过《梅兰芳》的艺术外衣让自己脱离烂片导演的队伍,却未成想却始终无法摆脱烂片导演的风格,老陈老矣!
张国立
上榜理由:好多人认为烂片或许口碑不好,但票房不差,但也有例外的。张国立当年费尽心思执导的《第601个电话》票房打败,对媒体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而归咎于中国观众对本土电影的不重视,因为无论从明星的号召力,张柏芝、周笔畅、胡歌、张国立、郭德纲倾情出演,还是从故事上,当时火爆一时的明星电话泄露事件,以为票房肯定会大卖,但是注定不是所有的烂片没有好口碑的同时也有好票房,但是张国立却称不会放弃。
程小东
上榜理由:王宝强曾在金鹰节的颁奖礼上指着程小东说,啥时候让我拍一下你的武打片呗?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程小东在华语电影无与伦比的武指功力,还可以理解为程小东只会武打,不会讲故事,由他执导的《江山美人》就是这样,确切的说是个大烂片。关于这个片子的剧情拖沓、老套不一一累述,但是程小东却一直在实现着自己的电影梦想。
徐克
上榜理由:徐大侠公认是电影圈的怪才,当年徐克和一众电视台的编导如许鞍华、蔡继光等闯入影圈,拍摄了不少在当时属于破格的电影,领导香港影坛步进被称为‘新浪潮’的时期。《蝶变》是徐克1979年首次执导的奇幻武侠电影,在新浪潮众片中未必最卖钱,却可能是影响最深远的一部。后来的经典也有很多,比如《倩女幽魂》系列、《黄飞鸿》系列、新龙门客栈等电影至今看起来还是津津有味,不仅故事情节有滋有味,人物形象的出色塑造也是最大特色之一。邹邹有理以为徐大侠会一直将武侠经典延续下去,没想到会与女人题材为伍,《女人不坏》被很多人称为烂片中的极品战斗机,尤其是片中的摇滚场面看一次呕吐一次。但徐大侠的宝刀还未老,看来决定跟烂片抗到底。
马俪文
上榜理由:当年马俪文的《我们俩》,一部投资不足300万的影片,先在第18届东京电影节上捧回最佳女演员奖,又在第1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赢得金鸡奖最佳导演的桂冠。我不知道是不是马俪文不满足文艺片的现状之后,才决定投拍《桃花运》的,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商业才华的能力吗?可是,不得不说《桃花运》百分百一个大烂片,分段的故事散落一地,名不副实的明星噱头让人作恶。据说马导的下一部商业片正在酝酿之中。
冯小刚
上榜理由:究竟是娱乐至上,还是娱乐至死,似乎都不重要,关键的是票房大卖才是冯导最为关心的。所以这么多年来,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片子被称为烂片,只要票房好就行。有人说,冯导是中国烂片的鼻祖,因为他从来没觉得自己的片子是烂片,而且还非常高兴的将烂片坚持下去,如果不将冯导盘点其中,真的太可惜了。
阿甘
上榜理由:阿甘1995年进入电影行业,迄今为止已经参与拍摄了22部影片,而且基本上全都是大家公认的“烂片”,如《大电影之数百亿》、《短信一月追》等各种题材的电影,但是他也像王晶一样,几乎这些烂片部部盈利。而阿甘自己也透露说,如果不拍赚钱的片子,电影梦想早就破没了。“中国百位影评人联盟”成员张小北在《零点锋云.联盟影评》节目中认为阿甘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烂片导演,“我个人觉得一个导演有没有才华,三部电影已经足够试出来了,如果你拍完前三部电影之后还是这个路子,还是这个风格,基本上没救了。”但是“中国百位影评人联盟”的成员杨早却认为“有些烂片出来没错,然后你发现他烂出了风格,水平,这是一种类型电影”,那是否我们可以认为以后电影分级也有好片与烂片之分呢?
E. 中国排名靠前的烂片都有哪几部
举个例子:
深夜食堂,2.2分
天机富春山居图2.9分
封神传奇3.1分
纯洁心灵2分
说明一下:
豆瓣评分最低为1星,最高为5星,如果全部打1星,大约是2分!(最低也就是2分了),没有零分这一说。也就是,绝大多数的观众,对烂片都打了最低的一星。这才导致分数在2-3分。
对于烂片究竟能烂到什么程度,我们要感谢豆瓣没有负分,给导演们留下了一点面子。导演一看,我的电影2分,美国大片也不过7分,差距不大啊!
F. 2009年度华语电影十大烂片排行榜
你可以选择离“烂片”远点,少花冤枉钱,也可以选择带着一颗好奇心去看看这些电影有多“烂”。前日,国内审片网、华声在线、人民网联谊会馆、奋斗网2009年华语电影十大“烂片”网络评选正式揭榜。
评选过程中吸引近万人参与投票,经过4天时间的投票,榜单名次也一一公布。这次终选榜单的确认是采取网友投票与评审组打分相结合的方式决选。葛优主演的《气喘吁吁》被批是其“从影以来最差劲的作品”。《寻找成龙》和《重庆美女》紧随其后,位列2009年度华语电影“烂片”榜的前三名。一同上榜的华语电影还有《大胃王》、《追影》、《窈窕绅士》、《盗版猫》、《狼灾记》、《大内密探零零狗》、《麦田》。
此次制榜由青年娱评人李泽清担任总制榜,他认为所有的调查分析都是客观的,上榜并不是说就不值得大家去电影院掏钱。
今年大片票房不完全统计
《赤壁》
电影局公布的准确票房数字
共5亿(上、下部)
宣传方公布票房数字
(上部)3.12亿(下部)2.51亿
《南京!南京!》
电影局公布的准确票房数字
1.64亿
宣传方公布票房数字
1.653亿
《画皮》
电影局公布的准确票房数字
2.326亿
宣传方公布票房数字
2.29亿
《非常完美》
电影局公布的准确票房数字
8400万
宣传方公布票房数字
(截至9月10日)9845万
G. 中国十大烂片
玉观音
十面埋伏
英雄
男才女貌
女才男貌
大明宫祠
还珠格格
天龙八部(胡军版)
射雕英雄传(李亚鹏版)
楚汉骄雄
H. 2014年十大国产烂片盘点,等等,十部够吗
2014年十大国产烂片盘点!等等,你还有补充吗
截至12月26日晚12点,全国票房290.397亿,离元旦还剩几天,中国电影票房破300亿没戏了!
莫非看了多年的“烂片”,中国影迷终于觉悟了?
笔者之所以把票房的事情做导语,无非就是想告诉各位一点,当今中国电影圈内,评判电影价值的好坏太单一了。
不过,还有另外一句得罪人的话,这年头,在中国电影市场要是没能空手套白狼捞到5亿以上,那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电影人。
以下为笔者评出的十大烂片榜,纯属个人意见,不代表编者立场。
第十名:《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没错,我也是因为要盘点,才想起这货。我一度以为这是几年前的电影了。
没办法,当今中国电影市场,烂片一茬接一茬,春节档的电影很容易就被遗忘了。
这部电影票房取得了10.46亿元的“佳绩”,以至于令电影人重新认识了贺岁档的意义在于春节档,而不是圣诞档、元旦档,因为这个档期假期长,就好比《爸爸去哪儿》能捞着钱也在于2014年春节档其实没什么竞争。
这里插播一句,2015年春节档诡异莫测,到现在也没人能说清楚大年初一到底有几部电影上映,这一点上,一些中国电影人的思想是很朴素的,看到人家中养猪赚钱了,于是一窝蜂地都去养了猪。
言归正传,本片的视觉特效或许还能算作卖点,但故事情节与结构都存在不合理之处,牛魔王率领魔界众生攻打天界,呵呵,孙猴子就真的成了棋子。
第九名:《分手大师》
《分手大师》这部电影,能在与《变形金刚4》的PK中取得6.66亿元的票房成绩,这点可喜可贺。
共同编剧与共同导演的俞白眉老师的说法,我也部分认同,他曾在采访中为电影辩护说,为什么中国人看喜剧一定要找里面有什么意义?单纯的搞笑不行吗?
是的,没什么不可以的。
只是从结构上来说,《分手大师》更像是一个超大舞台的小剧场话剧,这一点《一步之遥》也是。假设后面鸟巢开始的段落不要那么扯与跳跃,这部电影倒的确有点美国黑人喜剧明星马丁·劳伦斯的风格。只是,那个被邓超当做宝的CG鲨鱼太假了。
这部电影成也邓超,败也邓超。观看这部电影感到累的人,估计在看《奔跑吧,兄弟》时再次看到邓超会发出同样的感受。他其实并不是具备喜感的人,他越是努力地把自己搞得有趣,就越是呈现出一种无趣。
第八名:《京城81号》
这应该是有史以来,中国恐怖片中单片票房最高的,达到了4.11亿元,而且在公映期间引发了一阵全国范围的探访“鬼屋”热潮,甚至连一些外媒都跟着来报道这部电影(可见这些驻华记者当时选题荒到了什么地步)。
这部电影的问题,其实和中国生产的所有恐怖片碰到的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因为有关部门要求不能出现妖魔鬼怪,超自然现象也得严格控制,所以编剧必须要不断让事情合理化,但鬼故事本身就是要玄乎。
真是难为文隽老师了。可没办法,给本片“烂片”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个合理化解释,过于不合理了。
而且,本片只有预告片是令人感到恐怖的。
第七名:《白发魔女之明月天国》
因为1993年版《白发魔女》电影太令人印象深刻,这部电影总是被人拿来比较。
客观说,林青霞、张国荣组合与本片的范冰冰、黄晓明组合,从气质上就是不一样的。他们演的本就不是同一个卓一航与练霓裳。
本片的烂,是里面的人物设定有问题。就好比你在打一个RPG游戏,前面关卡里某角色明明是大BOSS,可突然到了后面就变成“杂鱼”了。
无法解释与说圆的还有大明与大清的那些军人,长城那么长,他们非死心眼要往那边过吗?还有满洲靠着山海关吧,怎么感觉离嘉峪关不远了?
第六名:《小时代3:刺金时代》
把《小时代》放进来,可能会遭到郭小四粉丝们的追杀,可下面的话,也许你们会喜欢听:这第三部真的没有第一部拍得好看。
郭敬明最大的问题在于节奏感。所以当他在《小时代1》里平铺直叙,显得游刃有余,可到了《小时代3》他居然要玩悬疑,哇,好紧张,好紧张哦。
电影院里的小女生们就去看颜了,他们见到那些脸部特写就在拍照,所以不会觉得里面有什么问题的。
加油,《小时代4》快出来,找一个比柯震东更帅的来,然后,你再去柯震东的网络贴吧看看反应。
第五名:《一生一世》
这是一部谁都说不清楚为什么的电影,作、作、作、作、作。
当你看电影看得火冒三丈,暗骂一句,全都去死吧,导演满足了你的愿望,结尾居然来了“9·11”,哇一下子高洋次了,一下子跟国际接轨了。
请把这电影放到美国去试试,没事儿走两步。
第四名:《我的早更女友》
这句话或许存在人身攻击——郭在容导演的才气,在《我的野蛮女友》中用光了。
据说,《我的早更女友》的本子写得相当好,笑死人。
可惜,被不了解中国人笑点的韩国导演给毁了。在大银幕上,你能看到的只有暴躁、抑郁、饥渴与无聊。这或许是《我的野蛮女友》的翻版,可笑点本身就没有郭在容的成名立身之作要好。
另外,我同意影评人的说法,暖男也好,备胎也罢,把佟大为折磨成了个窝囊废,有必要吗?
第三名:《心花路放》
这是犹豫再三才给出的排名。
宁浩是本人热爱的中国导演,他有才气,也会讲故事,他懂得中国观众要什么,他也懂得怎样提升中国观众的笑点。
可在《心花路放》中,他放弃了,他单纯地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尽管本人并不十分认同一个观点,但还是想要引述一下:同为公路片,《心花路放》居然还没有《后会无期》好。
如果这一榜单扩展到二十大,韩寒的《后会无期》也会入榜的。
第二名:《痞子英雄2:黎明升起》
蔡岳勋导演不容易,在台湾当下的影视环境下,坚持拍大片。这一点十分令人尊敬。
但表达尊敬的最好方式,或许是说出问题,而不是一味赞美。
你可以说电影中的特效不输韩国人。可韩国动作电影距离好莱坞也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你让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内地观众降低标准对你宽容,不现实。
其次从情节上,由于黄渤表示太累,只是客串表演,导致剧本在开拍之际做了大的变动,在情节上就出现了一些纰漏。
另外,这可能是吹毛求疵的观点,可赵又廷作为影片中的硬汉,在危机时刻发嗲说“你想怎样”,OH NO,高圆圆快过来,管管你家男人。
第一名:《匆匆那年》
这绝对属于“个人恩怨”,因为本人是“80后”,对于张一白导演这个“60后”跑出来消费“80后”记忆,感到愤慨。关键是,他片中的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与我这个“80后”毫无关联。
早恋、堕胎、劈腿、群殴、拗分,这些都是各个年龄段都会有的青春记忆,张一白把自己的想象植入期间,结果看上去这是一个非常老土的,备胎回忆记。
另外一点,演员就算全是娃娃脸,强硬地令他们从高一演起,这不是给他们的颜值做出赞美的正确方式。
没有美空炸中国驻南大使馆事件,没有”非典“,没有PS和GAMEBOY,没有流星花园和F4,没有千禧年的倒计时与Y2K电脑当机……
看到这里,你觉得最烂的那部没入围?
没事,笔者再加一部。
加映烂片:《触不可及》
赵宝刚做了几十年电影导演梦,拍出这么部交谊舞教学MV后,他应该可以安心去做他的国剧教父了。
是不是拍多了电视剧以为人物的丰满程度是跟时长成正比的,20集电视剧够塑造一个人物,2小时电影就只能塑造一片纸人了么?
《触不可及》的每个人物都脸谱化到完全站不住脚。
孙红雷那对会动的耳朵出道十几年还是这点特长表演,桂纶镁同年在柏林电影节差点封后的演技在这么一部电影里全部打回原型。各种僵硬的调情分分钟让人笑场出戏。
I. 堪称烂片的四部电影,票房都相当的高,你看过几部
《煎饼侠》电影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群众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主要是想说说电影分级的事情,什么是适合孩子看的电影,什么是合家欢电影,什么样的电影可以有限制级镜头。我们已经有了几亿人的观影人数,却还是一部电影给所有人看,这或许就是电影中开始有马震、有低俗的荤段子、有血腥、有惊悚的原因。
因为这些就是噱头,就是在芸芸电影中凸显出来的特点!然而在电影院看到孩子被电影画面吓哭吵闹,听到坐在旁边的小朋友问妈妈:“妈妈,他们在干什么呢”,渐渐成了心中的痛。
J. 中国的电影史上大家见过最烂的片子是什么
在我个人看来,在我看来没有更“烂”,只有最“烂”。
《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这是一部浑身都是槽点,令人无语凝噎的电影,从主演到导演到故事,从海报到宣传歌曲,都可以用天雷滚滚来形容。毕导让观众知道了,原来头顶着"北大博士"这样的光环,也能拍出这样无诚意、无口碑、无市场的"三无"电影。而该片拍得差,导演不去进行自我反思,反倒认为是评分网站的恶意抹黑,这种近乎无赖式的"碰瓷式营销",让这部本来是悄无声息撤档的片子,变得更加臭名远扬 。这是豆瓣史上评分最低的影片!
怎么样?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的话欢迎给我留言和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