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电影导演中心到首都机场怎么走
公交线路:946路,全程约15.0公里
1、从中国电影导演中心步行约520米,到达彩虹路站
2、乘坐946路,经过11站, 到达岗山村站
3、步行约630米,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Ⅱ 中国电影电视有哪些奖项
电影领域: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是由中国历史最长、发行量最大的电影杂志《大众电影》根据当年中国国产电影发行放映情况,提出候选名单、刊发选票、组织读者、观众投票的评奖活动。1963年举办了第二届之后,一直中断了17年,直到1980年才恢复举办了第三届,此后每年举行一次,自2005年起,百花奖与金鸡奖隔年评选一次。
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为了提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百花奖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百花奖自创办以来只设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5个名目的奖项,从1980年的第三届评奖开始,“最佳故事片”得奖名额由前两届的1个增至3个。目前百花奖的主要奖项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美工、最佳纪录片、最佳美术片、最佳科教片等。
Ⅲ 中国的第几代导演是怎么排的
划分是没有标准定义的,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说法。具体划分为:
1、“第一代导演”指20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
2、“第二代导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他们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
3、“第三代导演”指五、六十年代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
4、“第四代导演”指在“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张暖忻、吴贻弓、滕文骥、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5、“第五代导演”指电影学院78班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
6、“第六代导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如管虎、路学长、娄烨等。
7、“第七代导演”指“新生代导演”的提法,如姜文、贾樟柯、张扬、施润玖、金琛等。
(3)中国电影导演中心百科扩展阅读
一、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誉为“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二、第二代导演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
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
三、第三代导演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
2、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3、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
四、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构成的创作全体,他们一毕业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因时代局限性,第四代导演在学习时期没能接触到苏联以外的电影,这影响到第四代导演电影语言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但他们提出电影不应该受僵化的舞台限制,应该选择自然、真切和简单的形式挖掘普通生活的诗意和哲理,同时也开始了对历史的反思。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正是伴随着这次反思而爆发的,第四代的创作带动了中国电影的复兴。
农村渐渐成为第四代作品的中心题材,他们以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缩影的表现手法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第五代导演。
Ⅳ 范冰冰在第八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中获得什么奖项
4月22日,第八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6年度奖年度盛典在中国导演中心盛大举行。作为盛典的重要环节,当天的红毯吸引了范冰冰、赵薇、周冬雨、宋佳、梁静、尚雯婕、李少红、杜丽莎等一众女星亮相。
Ⅳ 贾樟柯的资料
贾樟柯,著名导演,山西汾阳人,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之一。http://ke..com/view/13924.htm网络中有详细的资料,请参考。
Ⅵ 中国电影导演行业协会是一个怎样的协会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是中国电影导演组织起来的最具权威性的行业协会。该协会以团结电影工作者,维护导演尊严,保障导演权益,沟通导演的经验,提高影视文化水平,促进国际及海峡两岸和香港之间导演艺术交流为宗旨。
2020年9月19日,第11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9年度表彰大会公布获奖名单。
详细获奖名单如下:
年度导演:王小帅《地久天长》
年度特别表彰:《我和我的祖国》
年度影片:《流浪地球》
年度男演员:王景春《地久天长》
年度女演员:周冬雨《少年的你》
年度编剧:刁亦男《南方车站的聚会》
年度青年导演:霍猛《过昭关》
年度港台导演:曾国祥《少年的你》
评委会特别表彰:《哪吒之魔童降世》
杰出贡献导演:李少红
(6)中国电影导演中心百科扩展阅读:
协会发展历史:
1992年1月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在香港发起并筹备组建,1992年年末经民政部批准正式注册成立。
1993年1月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
1994年2月召开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第一届年会,选举了第一届领导机构:会长谢铁骊,副会长谢晋、吴贻弓、谢飞、张艺谋,秘书长滕文骥、郑洞天;通过了本协会章程,并向老一辈艺术家授予荣誉会员称号和颁发终身成就奖。
1997年9月召开第二届协会年会,选举了新一届领导机构:会长吴贻弓,副会长谢飞、滕文骥、张艺谋,秘书长郑洞天、何群。 通过了上届工作报告,并颁发了协会第二批荣誉会员和终身成就奖。2000年5月第三届年会,会议讨论通过第二届年会选出的领导连任,通过了章程修改,进一步扩大了会员的范围,并通过发表了呼吁加大影视业改革与立法的〝呼吁书〞。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联合台湾电影导演协会和香港电影导演协会,成功地举办了七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
Ⅶ 中国电影导演中心在什么街道
中国电影导演中心这个怎么能够知道在什么街道具体的一个位置,我也不太了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