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罗斯/前苏联有大师级的导演吗有哪些名垂影史的作品
1、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年4月4日出生于俄罗斯伊万诺沃札弗洛塞镇,俄罗斯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
1961年,执导剧情片《压路机与小提琴》,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名垂影史的作品:《伊万的童年》、《乡愁》、《索拉里斯》。
2、谢尔盖·爱森斯坦
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1898年1月23日—1948年2月11日),出生于俄罗斯里加,俄罗斯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作家、剪辑师,毕业于圣彼得堡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
1923年,执导个人第一部短片《格鲁莫夫的日记》。1924年,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罢工》。
名垂影史的作品:《战舰波将金号》、《十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3、库里肖夫
库里肖夫,苏联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1899年 1月13日生于坦波夫,1970年3月29日卒于莫斯科。曾就学于莫斯科美术学校。1916年入电影界,在汉荣科夫电影制片厂任美工师。1918年开始导演影片。
第一部影片是《工程师普赖特的方案》。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领导过新闻片的拍摄工作。1919年在苏联国立电影学校建立了被称为“库里肖夫集体”的教学工作室。
名垂影史的作品:《死光》、《遵守法律》、《铁木儿的誓言》、《我们从乌拉尔来》。
4、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Nikita Mikhalkov),1945年10月21日出生于前苏联首都莫斯科,他是俄罗斯电影的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
名垂影史的作品:《一首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蒙古精神》、《烈日灼人》、《十二怒汉》。
5、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
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1913年出生,前苏联导演、编剧。
他是苏联第一代著名电影艺术家,50年代诗电影的倡导者,讲究运用“情绪摄影”的理论,用强烈的情绪色彩来感染观众,在影片总体风格上追求诗意的境界,以及散文式的“形散神不散”的叙事结构。作品有《红帐篷》等。
名垂影史的作品:《红帐篷》、《未寄出的信》。
② 库里肖夫的艺术成果
1924年库里肖夫拍摄了影片《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家的奇遇》,以滑稽喜剧的形式嘲弄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歪曲宣传,反映了革命后俄国的真实情况其后拍摄的影片有科学幻想片《死光》(1925)《遵守法律》(1926,据J.伦敦的小说改编)、《伟大的慰问者》(1933)、《铁木儿的誓言》(1942)、《我们从乌拉尔来》(1944)等。这些影片反映了库里肖夫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独到见解,在电影表现手段的探索、造型和蒙太奇处理、演员表演以至声音的运用方面,有许多独创的、革新性的成就。
早在1916年,库里肖夫就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他在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并深入研究美国影片,特别是D.W.格里菲斯的影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蒙太奇理论,认为电影艺术的特性就是蒙太奇。他以实验的方式证明,将同一镜头与不同镜头分别组接,就可创造出不同的审美含义,这一实验被称为“库里肖夫效应”。他还指出,通过蒙太奇可以体现时间的运动,表达作者的态度,启发观众的感受。他的理论经过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的改进和阐发对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电影代表:
《死光》
《遵守法律 》
《铁木儿的誓言》
《我们从乌拉尔来》
理论著作:
《电影导演实践》(1935)
《电影导演基础》(1941)
《镜头与蒙太奇》(1962)
《电影艺术(我的经验)》(1929)
《电影中的排练方法》(1935)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为了弄清蒙太奇的并列作用,做了一项有名的镜头剪接实验。 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是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有力证据。普多夫金曾对这个试验作了如下描述:
“我们从某一部影片中选了苏联著名演员莫兹尤辛的几个特写镜头,我们选的都是静止的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我们把这些完全相同的特写与其它影片的小片断连接成三个组合。
第一个组合是莫兹尤辛的特写后面紧接着一张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
第二个组合是使莫兹尤辛的镜头与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
第三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着一个滑稽的玩具狗熊。
当我们把这三种不同的组合放映给一些不知道此中秘密的观众看的时候,效果是非常惊人的。观众对艺术家的表演大为赞赏。他们指出:“莫兹尤辛看着那盘在桌上没喝的汤时,表现出沉思的心情;他们因为莫兹尤辛看着女尸那幅沉重悲伤的面孔而异常激动;他们还赞赏莫兹尤辛在观察女孩玩耍时的那种轻松愉快的微笑。但我们知道,在所有这三个组合中,特写镜头中的脸都是完全一样的。” 这就是所谓库里肖夫效应。 利用事物内在和外在联系来引起消费者的联想,加强广告的剌激作用,是一种有效方法。依照事物之间联系的不同,联想可分为以下四类:
1、接近联想。由时间和空间联想引起;
2、类比联想。由性质、形态和相似而引起;
3、对比联想。由人对事物的感知及事物相反的特点引起;
4、关系联想。由事物间相互之关联引起。无论哪一种联想,都可帮助消费者从别的事物得到启发而引起情感活动。、 包装与广告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包装本身就有其广告的功能,而广告又常常借助于包装来宣传。包装广告对于消费者所产生的库里肖夫效应的作用过程是:刺激感觉器官→引起注意→激发好奇心(即兴趣感)→诱发需求欲望→产生偏爱→坚定购买决心→最后促成购买行为的实现。
首先,广告要发挥“注意”的心理效力。
广告的目的,就是引起消费者注意,这是购买过程的第一步,是广告宣传成功的前提。“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专注,即指向和集中。它是由两种因素引起的,其一为剌激的强弱;其二为生活的需要、本身的兴趣。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对心理活动发挥着组织与维持的功能,集中注意才能保证感知事物形象的清晰完整稳定。
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首先要具有足够的剌激强度。其次要加大剌激元素间的对比度,在一定的限度内各种剌激元素对比度越大,产生的条件反射越强烈和显著。这包括动与静对比,色彩对比,光线明暗、强弱、空白对比,文字表述长短对比等。广告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也很重要,对比性好,消费者就会获得易视、易读、易懂和易记忆的便利。第三就是要提高剌激的感染力。广告的新奇与有趣的构思编排、吸引人的题材、富于艺术性的图案加工等,是保持注意的关键之一,还能进一步激发兴趣的强烈程度。题材就是广告,通过概括、提炼、修饰和夸张手法,突出商品的有关形象,让人不能忘怀。
其次,广告应发挥记忆的心理作用。
消费者有了对商品信息的记忆,才能思考、比较和评价商品,对某一种产生偏爱,因而发挥记忆的心理效果就非常重要了。记忆是人的大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它包括:
1、对感知形象的记忆。即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声音、空间时间关系等,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形象来感知商品;
2、语言概念的记忆。即人脑对文字材料、思考过的问题及思考过程的记忆,为此,这种记忆最为稳定,它不仅包括商品外观,而且有性能指标、意义作用等内容;
3、情感记忆。人对体验过的感情的记忆,例如欢欣、满足、意外、后悔与懊恼;
4、运动的记忆。指消费者对过去购买商品过程的记忆。
其实,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记忆结果。所以,为了增强人们的记忆,商家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广告来达到目的,主要方法有:
1、利用直观形象来记忆。例如,展示、展销、操作使用表演,电视录像等;
2、利用语言概括来记忆。由于表象和语汇在脑中储存并容易恢复,所以,借助于高度精炼概括的文字记述,可以增强记忆;
3、适当变化和适度反复剌激。即通过信息的适当变化减少疲劳、加强兴趣、增加记忆和利用重复的同一信息多次剌激来加深印象。 发挥库里肖夫效应的心理效力。 依照事物之间联系的不同,联想可分为以下四类:
1、接近联想。由时间和空间联想引起;
2、类比联想。由性质、形态和相似而引起;
3、对比联想。由人对事物的感知及事物相反的特点引起;
在广告中运用联想心理来提高广告效果的方法很多,例如:
1、采用熟知的、受欢迎的形象来比喻商品特长;
2、用简捷、优美、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语言、故事来暗示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多种利益、便利;
3、通过使用前后的对比画面来诱发消费欲等。
广告中的库里肖夫效应还表现在不同商品的广告的相互排列中。例如在路边并排立着可口可乐和春兰冰箱的广告牌。可口可乐的“直达清爽世界”和“冰了以后更是可口”的广告语可以说为春兰冰箱造足了广告的最佳情境氛围。想一想,如果可口可乐广告换成某个皮炎平的广告将会在消费者的心理上引起什么反应。所以,要在广告的关联上产生良好的库里肖夫效应,必须注意两个广告品牌之间最好有关联性,如长城润滑油和法拉利跑车、三菱干洗店和杉杉西服等并列。这样并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前者是弱势品牌,后者是久负盛名的强势品牌。并列的结果是弱势品牌借助于强势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提高自己的形象,在消费者心理上日益产生认同,从而达到最终销售的目的。
③ 什么电影
就是个广告吧。
④ 电影库里肖夫实验是什么
库肖夫效应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肖夫弄清楚蒙太奇并列作用,给俄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表情特写镜并且镜别碗烫游戏孩妇尸体接起观众观看程认莫兹尤辛演技非别表现除饥饿愉悦及悲伤情库肖夫认识造观众情绪反应并单镜内容几画面并列:单镜电影素材蒙太奇创作才电影艺术
库肖夫效应意义价值:
库肖夫效应种理效应库肖夫位苏联电影工作者十九岁候发现种电影现象给演员特写镜别面接三种同内容结观众看候根据面现镜内容断定特写镜情绪比面接欢乐场面于观众觉脸露笑容接悲伤内容镜则观众觉特写脸悲伤理说观众自觉投射脸其实几同性质例特写镜同镜面接同内容镜观众认特写镜表情变
19292月3普夫金英电影协讲演提:
与库肖夫位青画家电影理论家偶见使我机听意见使我完全改变我电影看我第解蒙太奇名词意义名词我电影艺术发展起非重作用用我现代观点看库肖夫想极简单所说几句:每种艺术首先必须素材其组织种素材种必须特别适合于种艺术音乐家音响作素材按着间组织起画家素材颜色画布按着空间颜色配合起电影导演作素材呢组织素材呢
库肖夫主张电影工作素材影片片断构则按着种特殊、创造性发现序片断接连起坚持电影艺术并始于演员表演各同场面拍摄些准备素材阶段已导演始各种同片断连接起刻电影艺术才算始由于片断按照各种同序各种各组合剪辑起导演各种同结
举例说假我三片断:张微笑脸另张惊恐脸第三片断着瞄准手枪我试三片断按照两种同序连接起假设我首先表现微笑脸其手枪张惊恐脸;第二我却惊恐脸首先表现其手枪才微笑脸第种排列序我印象:懦夫;第二例条汉确肤浅例我现代影片更明确看拍摄影片些片断结合、灵才能给观众强烈印象
库肖夫我曾作趣实验我某部影片选俄著名演员莫兹尤辛几特写镜我选都静止没任何表情特写--亦即静止特写我些完全相同特写与其影片片断连接三组合第种组合莫兹尤辛特写面紧接着张桌摆盘汤镜镜显表现:莫兹尤辛看着盘汤第二组合使莫兹尤辛面部镜与棺材面躺着尸镜紧紧相连第三组合特写面紧接着孩玩着滑稽玩具狗熊我三种同组合放映给些知道秘密观众看候效非惊观众艺术家表演赞赏观众盘忘桌没喝汤看莫兹尤辛沉思情;观众看看着尸副沉重悲伤面孔跟着异;看观察孩玩耍种轻松愉快微笑观众跟着高兴起
我知道所三组合特写镜脸都完全各种同片断按照种序或种序连接起够必须控制巧妙处理些片断度各种同度片断结合起音乐面各种同度声音结合起能产各种同效;各种同度片断创造影片节奏并且观众各种同效例快短片断引起兴奋觉较片断则给种镇定、松缓觉发现镜或片断恰序结合起所需要节奏--些都导演艺术主要任务我种艺术叫作蒙太奇或剪辑
--自《普夫金论电影》
采纳哦
⑤ 哪些电影应用了库里肖夫效应
库里肖夫效应是一种理论,而不是一种电影表达方式。
库里肖夫认识到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单个镜头只是电影的素材,蒙太奇的创作才是电影艺术!
没有电影应用了“库里肖夫效应”,因为电影只能验证”库里肖夫效应“
⑥ "库里肖夫效应"是由下面哪一国的电影学家提出的
是苏联电影工作者库里肖夫发现的电影剪接上的一种心理效应。
⑦ 是什么电影
好看的电影。内容很丰富
⑧ 列夫·库里肖夫的国籍
前苏联 列夫·库里肖夫,1899年1月13日生于坦波夫,1970年3月29日卒于莫斯科,前苏联电影导演。基本资料列夫·库里肖夫
⑨ 库里肖夫的介绍
苏联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1899年 1月13日生于坦波夫,1970年3月29日卒于莫斯科。曾就学于莫斯科美术学校。1916年入电影界,在汉荣科夫电影制片厂任美工师。1918年开始导演影片。第一部影片是《工程师普赖特的方案》。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领导过新闻片的拍摄工作。1919年在苏联国立电影学校建立了被称为“库里肖夫集体”的教学工作室
⑩ 库里肖夫的简介
库里肖夫(Kuleshov,Lev Vladimirovich)(1899~1970)
苏联电影导演,理论家。1899年1月13日生于坦波夫,1970年3月29日卒于莫斯科。1916年进入电影界,1918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工程师普赖特的方案》。1919年在苏联国立电影学校建立了教学工作室,培养了B.N.普多夫金等电影导演和演员。从1916年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在他结合了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美国影片,特别是D.W.格里菲斯的影片后,提出了自己的蒙太奇理论:将同一镜头与不同镜头分别组接,就可创造出不同的审美含意。他的理论经C.M.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的丰富和发展对世界电影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执导的影片有《死光》、《遵守法律》、《铁木儿的誓言》、《我们从乌拉尔来》等。著有《电影导演实践》、《电影导演基础》和《镜头与蒙太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