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刘忠良 国语电影有哪些
1)1976年《南拳北腿》成名作阵容强大,王道永远的南拳,韩国老打星黄正利饰演BOSS银狐。内容很简单就是南拳北腿斗银狐,这个系列的电影刘师父共拍了3集。 (2)1977年《南拳北腿斗金狐》因为首部票房尚可,这是续集原班人马主演,代表作一定得看。上面两部片子都是吴思远导的,其实在早期功夫电影中吴导的开创之风是功不可没的,同样是他使成龙因《醉拳》而大红。 (3)1977年《鹰爪铁布衫》这不用多说,大家努力去看。学习一下攻破铁布衫罩门的方法,时刻准备着随时迎接挑战! (4)1977年《神腿铁扇功》你说这名字有多帅,何况还是袁和平作武术指导能不收下吗?与老搭档黄正利合演。 (5)1979年《鹤形刁手螳螂腿》与王道主演的又一经典作品。 (6)1980年《DRAGONBLOOD》与高飞合演,刘师父自导自演作品,可以从另一方面看看他的表现。 (7) 《少林神僧》 又名《泥鳅过江》与柯受良、黄杏秀等合演,其腿功惊人,影片也能表现他善于钻研武术的精神(他第一次被神僧打败后,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第二次和徒弟柯受良饰一起打败神僧。)。 (8)《赌命走天涯》 (9)《颠峰斗士》 (10)《黑路》 (11)《神腿》 (12)《冲破功夫城》 (13)《The Instant Kung Fu Man 》 (14)《Renegade Monk》 (15)《新南拳北腿》
『贰』 黄飞鸿之师王争霸讲述了一个怎麽的故事,帮忙分析。
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黄飞鸿 原名 黄锡祥 ,字 达云 ,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四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 广东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 梁坤),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 广东十虎 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 飞砣绝技 ,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 军中技击教练 。相传其平生绝技有 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 、工字伏虎拳、 罗汉金钱镖 、 四象标龙棍 和 瑶家大耙 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 虎痴 ”之雅号。 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 陈廉 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 刘永福 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冬天不治去世,终年77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偕黄飞鸿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1983年在香港去世。 银幕上的黄飞鸿要么是赵文卓,要么是李连杰,没有一个长相一般的,这也迎合了观众的需要,或许我们都期望黄飞鸿像赵文卓一样英俊,像李连杰一样潇洒。但事实恰恰相反,真实的黄飞鸿长相很一般,甚至还有我们所不齿的大肚腩,黄飞鸿留存于世的只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也证明了黄飞鸿与帅哥搭不上边。 更有力的证据来自于黄飞鸿的第四任夫人莫桂兰,她在接受香港《真功夫》杂志采访时说;“黄飞鸿生性怪异,寿星公头,有一副罗汉眉,眉长至垂下,瓜子口面,耳大而长,身材肥壮高大,要穿三尺六寸长衫,行起路来表情淡定,两手总摆在后面。” 这让鸿迷们大失所望。 黄飞鸿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人,男孩子与男孩子打闹,时不时来一句“佛山无影脚”。这是银幕上的黄飞鸿的看家本领,而事实上武学当中没有“佛山无影脚”的说法,这一武功纯属虚构。 那么黄飞鸿的武功究竟有多高?黄飞鸿的功夫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另一部分是铁桥三的徒弟林福成。莫桂兰认为,黄飞鸿平生绝技有双飞砣、铁线拳、虎鹤双形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工字伏虎拳等,其中最擅长的应该是虎鹤双形和飞砣,虎鹤双形拳由黄飞鸿集各家之精华融会贯通而创立。 值得称道的是,黄飞鸿的舞狮技术堪称一绝,黄飞鸿的狮艺以狮子出洞、狮子上楼台等著称,以飞砣采青为绝技,在当时的广东独树一帜。黄飞鸿还开创了女子舞狮的先河。 总之,黄飞鸿的武功并不像银幕中那样无所不胜,有资料记载,曾经好几次打抱不平时,黄飞鸿都寡不敌众。 事实上黄飞鸿会的仅仅是一些皮外伤,尤其是跌打损伤,中华武术与中医一脉相承,所以黄飞鸿会简单的医术,但中医实在博大精深,黄飞鸿又不喜欢读书,他不可能有很高的医术。 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黄飞鸿的文化水平。他想开一个医馆,但苦于没有一个好名字。这时他的徒弟考中了进士,送给他两句诗:“宝剑腾霄汉,芝花遍上林。”黄飞鸿就把第一句诗的第一个字和第二句诗的第一个字以及最后一个字合在一起,用作医馆的名字。 黄飞鸿是否真有十三姨这样一位红颜知己? 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中的黄飞鸿爱情与婚姻非常惨淡。他一共结过四次婚,三任妻子相继死去。直到第四任妻子莫桂兰,才陪他度过了最后的岁月。 也有人说莫桂兰或许就是十三姨。但莫桂兰直言不讳,说黄飞鸿对她的感情一般,她嫁给黄飞鸿的时候才19岁,但黄飞鸿却已经五十多岁,老夫少妻,没有什么浪漫,有的仅仅是陪伴。 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已任,经其门人林世荣等整理的 铁线拳 、 工字伏虎拳 、 虎鹤双形拳 结构新颖,动作轻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虎鹤双形,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推山倒海,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敏捷,动作迅速,有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气静神闲之妙。刚柔并用,长短兼施,偏正配合进退中规,成为飞鸿一脉之代表拳法,为武术界独树一帜。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南洋甚至北美等地,迄今历久不衰。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内容之一。 黄飞鸿不仅武功超群,医术亦相当精湛,其驳骨疗伤之技,时称一绝。光绪年中,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上至将军,下至百姓,功效显著。福军首领 刘永福 亲为宝芝林题写“ 技艺皆精 ”的匾额,并聘飞鸿为 福军技击总教练 ,后随刘到台湾英勇杀倭。 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赫辉煌。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他武艺高强且崇尚武德,推尚“ 习武德为先 ”,从不恃强凌弱,坚持以德服人。他历主摒除门派之阂,能者为师,更是力排重男轻女之见,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组织女子狮队的武师之一。其众多弟子中,以男弟子 梁宽 和 林世荣 ,女徒弟 莫桂兰 、 邓秀琼 等最负盛名。其余的门人,亦颇有声誉,遍布粤港澳台、东南亚各地。他生前弘扬国粹、匡扶正义、见义勇为、扶弱助贫、济世为怀的风范,在武术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轶事,被世人广为传诵。 黄飞鸿结过四次婚,除元配外皆为续娶。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3年于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 黄汉森 最得真传,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 林世荣的徒子徒孙中,不少人日后成为电影业中人,其中较为人熟悉的有武术指导刘家良,其父 刘湛 便是林世荣之弟子。五、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拍摄了接近八十套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当中黄飞鸿一角,除了两套为白玉堂演出外,俱由关德兴担当;而奸角几乎全部由石坚演出。故港人常称关德兴为“黄师傅”;形容大奸大恶亦有“奸过石坚”一词。之后成龙、刘家辉亦有演过少年时期的黄飞鸿。近年徐克拍摄黄飞鸿电影更非常成功,黄飞鸿一角多由李连杰担任。赵文卓也曾演过黄飞鸿。 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经超过百部,形成黄飞鸿系列影视,黄飞鸿广为人知主要来源这些影视剧 以前,我一向以为功夫武侠片不外乎是讲述一些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的俗套故事,体现中国人的侠义精神罢了。而对于黄飞鸿系列第三部狮王争霸,感觉也不过是简简单单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已。但最近听了某位兄台的解释和指点后,方才翻然醒悟:狮王争霸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以爱国者的名义表达所谓的侠义精神、爱国精神,而是一种对国家命运、国家政策的思考和建议,这是任何其它黄飞鸿系列电影所不能比拟的,也是其它任何武侠片所不能比拟的。 而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情节就在黄飞鸿最后的那段话:“李大人,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刚才天炮一响,如果没有天灯挡枪的话,胜负归谁还真没人知道。现在金牌在我黄某的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以小民之见,我们不止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的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这金牌,留给你作纪念吧!告辞了!” 这段话是黄飞鸿向李鸿章的劝说和建议,虽说有点做作,但并不唐突,自然大方,可谓神来之笔、画龙点睛。如果大家真能仔细观看本片,并且对这段话深深分析了解,就不会说本片仅仅是借着爱国精神的觑头,才得以大放异彩。这难道只是简简单单的爱国精神吗?这明显就是一位武者,甚至可以说是一位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国家政策建议和看法。 同样的时代精神也在一些很小的细节表现,如刘洵扮演的黄麒英在儿子的婚姻问题上,一直没有公开的反对;黄飞鸿也渐渐接受西方先进思想,从接受西方的机械(蒸气机)到接受西方的一些文化(如黄麒英说云南白药可以批量生产那段,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都可以看出,甚至他可以接受十三姨对他的亲吻。这在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封建社会男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正是思想上的慢慢进步,才使得他最后才真正明白了救国的道理,于是,才有了最后他对李鸿章的那段话。 此外,本片的武术指导也尤为出色。虽不似前两集那般天马行空,却扎扎实实,更加实用,很多招式看起来也比较实在,这和武术指导的更换有关。前两部的武指都是袁家的,这部的武指是元彬,所以,从武术的风格上来看确实是大大的不同,然而就是这样偏向于写实的武术,却也大放异彩。前有三笑楼黄飞鸿单人赴会的小打小闹,后有狮王争霸气势恢弘的大场面,总的来说,还是很令观众享受的。配乐也极其贴近故事节奏,激荡高昂,体现男儿大志,令人回味,那首“男儿当志强也”成为以后很多功夫片的主打歌。 如果仅仅以场面来说,本片可能并不是中国最出色的武侠片,但狮王争霸所包含的时代精神,这是其它任何香港影片所不能比拟的,这也许就是徐克最出色的作品。即使将此片奉为中国武侠片之巅,甚至是香港电影之巅也毫不过分。 强烈看一下( ⊙ o ⊙ )啊!激发我们爱国情怀啊。
『叁』 霍元甲和黄飞鸿是什么关系
黄飞鸿和霍元甲算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不过黄飞鸿是广东人,而霍元甲是天津人,两者虽同是一代宗师,但是相互之间并不认识。如果非要说两者有什么关系,那只能说两个都是一代宗师,而且有人把他们并称为“南北双侠”。就像康熙和牛顿一样,两个人同处在一个时代,可是相互之间谁也不了解。
霍元甲在一些人的帮助下,创办了精武体育会,甚至还打破了自身的家规,把迷踪拳传给了外姓人。之后改良迷踪拳,让拳法变得更加实用。当时霍元甲曾力挫英、俄、日等国家武术高手,为中华武术正名。死因跟电影里演的差不多,被其他国家的人下毒,长期服用一些慢性毒药。
『肆』 求一部老的香港武打电影
是不是叫《鹤形刁手螳螂腿》。介绍你看《赞先生与找钱华》,很搞笑的一部旧武打片
『伍』 老电影<鹰爪铁布衫>里面演肖如风的叫什么
刘忠良
生平介绍:1944年出生,台湾长大,自小跟祖父学习功夫,后来遇上谭道良,以帮谭师父煮饭洗衣做杂务为交换条件让其指导自己学习跆拳道(精神可嘉),由于训练刻苦刘的腿法也修练得出神入化,1972年他拍了第一部台湾电影《中国拳》,可能是在谭师父的提携下参与,但只是个小角色未有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吴思远先生慧眼识功夫,发掘他主演《南拳北腿》窜红银幕,其后一发不可收拾接拍多部功夫影片,前期反响强烈。但在后期他并不满足于演员角色,想在导演、编剧等多方面有所涉猎,可惜其自导影片并不成功。80年代中期传统功夫片衰败后转往海外发展。他老婆好象是个洋妞,但现在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1)1976年《南拳北腿》成名作阵容强大,王道永远的南拳,韩国老打星黄正利饰演BOSS银狐。内容很简单就是南拳北腿斗银狐,这个系列的电影刘师父共拍了3集。
(2)1977年《南拳北腿斗金狐》因为首部票房尚可,这是续集原班人马主演,代表作一定得看。上面两部片子都是吴思远导的,其实在早期功夫电影中吴导的开创之风是功不可没的,同样是他使成龙因《醉拳》而大红。
(3)1977年《鹰爪铁布衫》这不用多说,大家努力去看。学习一下攻破铁布衫罩门的方法,时刻准备着随时迎接挑战!
(4)1977年《神腿铁扇功》你说这名字有多帅,何况还是袁和平作武术指导能不收下吗?与老搭挡黄正利合演。
(5)1979年《鹤形刁手螳螂腿》与王道主演的又一经典作品
(6)1980年《DRAGONBLOOD》与高飞合演,刘师父自导自演作品,可以从另一方面看看他的表现。
『陆』 黄飞鸿,方世玉,霍元甲,陈真,
黄飞鸿(1847-1924)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麒英谢世,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冬天不治去世,终年77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偕黄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1983年在香港去世。
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已任,经其门人林世荣等整理的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结构新颖,动作轻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虎鹤双形,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推山倒海,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敏捷,动作迅速,有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气静神闲之妙。刚柔并用,长短兼施,偏正配合进退中规,成为飞鸿一脉之代表拳法,为武术界独树一帜。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南洋甚至北美等地,迄今历久不衰。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内容之一。
黄飞鸿不仅武功超群,医术亦相当精湛,其驳骨疗伤之技,时称一绝。光绪年中,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上至将军,下至百姓,功效显著。福军首领刘永福亲为宝芝林题写“技艺皆精”的匾额,并聘飞鸿为福军技击总教练,后随刘到台湾英勇杀倭。
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赫辉煌。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他武艺高强且崇尚武德,推尚“习武德为先”,从不恃强凌弱,坚持以德服人。他历主摒除门派之阂,能者为师,更是力排重男轻女之见,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组织女子狮队的武师之一。其众多弟子中,以男弟子梁宽和林世荣,女徒弟莫桂兰、邓秀琼等最负盛名。其余的门人,亦颇有声誉,遍布粤港澳台、东南亚各地。他生前弘扬国粹、匡扶正义、见义勇为、扶弱助贫、济世为怀的风范,在武术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轶事,被世人广为传诵。
林世荣的徒子徒孙中,不少人日后成为电影业中人,其中较为人熟悉的有武术指导刘家良,其父刘湛便是林世荣之弟子。五、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拍摄了接近八十套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当中黄飞鸿一角,除了两套为白玉堂,俱由关德兴担当;而奸角几乎全部由石坚演出。故港人常称关德兴为“黄师傅”;形容大奸大恶亦有“奸过石坚”一词。之后成龙、刘家辉亦有演过少年时期的黄飞鸿。近年徐克拍摄黄飞鸿电影更非常成功,黄飞鸿一角多由李连杰担任。
黄飞鸿结过四次婚,除元配外皆为续娶。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3年于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黄汉森最得真传,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
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经超过百部,形成黄飞鸿系列影视,黄飞鸿广为人知主要来源这些影视剧。
黄飞鸿详细事件表
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 出生于广东佛山镇。
1853年 从其父黄麒英习武。
1859年 随父在佛山、广州、顺德一带卖武,其间以四象标龙棍胜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0年 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铁桥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随林福成学艺近两年,学成 “铁线拳”和 “飞铊”等绝技。
1863年 移居广州,铜、铁行工人集资为其设武馆于第七甫水脚,飞鸿结束卖武生涯。
1865年 广州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中人聘为行中武术教练。
1866年 在西樵官山墟一当铺夜宿时遇贼人打劫,飞鸿一人击退数十人,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随后应邀到在石龙乡授徒。
1867年 一洋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犬,自此扬名香江。
1868年 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贩彭玉摊挡被一恶棍强占打伤,飞鸿路见不平相助,被对方同伙数十人持械围攻,被飞鸿击败。
约1868年 另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三栏教席由梁宽代替。
1869年 在佛山平政桥斗蟀场为卢九叔任"护草"(现场保镖)时,飞鸿严惩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时。
1871年 娶妻罗氏,婚后三月罗氏病卒。
1873年 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
1882年 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停办廻澜桥所设武馆。
1886年 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后,吴全美去世,飞鸿辞去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
1888年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赏识黄飞鸿武艺高强、医术精通,聘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向其赠"医艺精通"木匾。
1894年 刘永福率领军队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飞鸿随刘率九营福字军抵台,驻守台南。
1895年6月 刘永福护台失利,飞鸿离台返粤,自此仅行医不授武,“宝芝林”前榜:“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约1896年 续娶马氏为妻,生二女、二子(汉林、汉森),不久马氏病卒
约1902年 续纳岑氏为妻,生二子(汉枢、汉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1年8月 应刘永福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1912年 鱼栏伙记马如灿(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飞鸿见义勇为严惩歹徒,“义救卖鱼灿”一事在羊城广为传颂。
1915年 续莫桂兰为妾。
1918年 在广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猎场任守
1919年 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妒,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受此打击,飞鸿不再向其他儿子传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 在广州海珠戏院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大会上表演飞铊。
1924年10月 广州国民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疾成。
1925年农历三月廿五日 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有关方世玉的资料:
方世玉:
广东省肇庆人。父名方德,做丝绸生意,娶妻李氏,生有两子,长名孝玉,次名美玉(都跟随过至善禅师学技);后来方德以六旬高龄续娶苗显之女苗翠花——苗显在火烧嵩山少林之后,便隐姓埋名,贩盐为业,颠沛流离。苗翠花便生了方世玉。方世玉与他的两位兄长在年纪上,最少相差二十年。苗翠花随父学得一身好本领,「遵他父遗训,将孩儿世玉自满月起,先用铁醋药水浑身先洗,次用竹板柴枝铁条,层层换扎,使其周身筋络骨节血肉,坚实如铁,自小苦练到三岁时,头戴铁帽,脚着铁靴学跳……六岁扎马步,七岁开拳脚,埋庄柱……至十四岁,十八般武艺,件件皆通,力大无穷,周身盘筋露骨,坚实如铁,性情又烈,专打不平。」(《万年青》)打死雷老虎那一年,方世玉大概只有十四岁。上文亦说过,方世玉打死雷老虎,导致少林与武当之间的恩怨白热化。方世玉成名得早,死得也早,有说他死于火烧九莲山少林或以后,死时相信是二十多岁吧了。除精通拳脚外,擅使花刀。
家传户晓的方世玉打擂台与胡惠乾打机房的故事就是最早记载于《万年青》小说内。这两件事直接导致武当少林两派关系恶化。广东省肇庆人方世玉——「少林五老」苗显之外孙,随父到杭州做生意,因见雷老虎摆擂台,两对边联上写「拳打广东全省,脚踢苏杭二州」,大为愤怒,上台比武,打死雷老虎。雷老虎是武当派李巴山之女婿,仗着自己是文渊阁大学士陈文耀(雍正时火烧嵩山少林寺,乾隆时接近八十岁)之侍卫使,便横行无忌,这次被方世玉击毙,自然大快人心,但却引起连番恶斗——雷老虎妻李小环请父亲李巴山出山,方世玉请三德和尚、童千斤等,事情越闹越大。与此同时是新会胡惠乾偷出少林寺,回省城,为父复仇,大战西关锦纶堂机房工人。锦纶堂是省城纺织工人的会馆,行中工人多是单身汉子,十居七八争强斗胜;胡惠乾之父在附近开设小商店,被机房工人殴毙,方世玉救起重伤之胡惠乾,把他送往少林寺学技。胡惠乾这次复仇,大开杀戒,杀了十多名纺织工人——其中一名拳勇张锦洪是武当冯道德之徒孙。于是,两派火拚,越闹越加不可收拾。后来,雷老虎之小姨李二环——李巴山之二女,因姊姊、姊夫和父亲都死于少林派手上,报仇心切,便向微服出巡的乾隆皇献身;乾隆趁机借用武当冯道德、白眉道人之力,剿灭福建少林寺。方世玉、胡惠乾、至善等无一幸免,只因为《万年青》成书于清末,描写少林拳勇——反政府的「暴徒」,很可能会招惹官非,作书人只有尽量讨好官家,福建少林寺毁灭导致少林武术流入百粤,拳风缤纷大盛,名手辈出
霍元甲
1、人物
霍元甲(1868年-1910年)
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 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
生平
霍元甲生在一个迷踪拳(又名燕青拳,相传是梁山好汉卢俊义和燕青所创)的世家。父亲霍恩第以保镖为业。霍恩第有三子:霍元卿、霍元甲、霍元栋,元甲排行第二。据说霍元甲幼年体弱,父亲霍恩第不让他习武,可是霍元甲暗中练习,并在24岁那年击败了一位外乡高手。这个传说被拍成了电视剧。
霍元甲成年后在天津经营药材商店,后到上海办“精武体育会”(精武门),为发扬中华武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上海,他曾经在擂台上击败俄罗斯大力士(有资料显示,俄罗斯大力士没有被霍元甲亲自击败,而是当霍元甲答应了比武以后,俄罗斯拳手放弃了比赛。)有一次日本一个大力士团来中国要求比试,霍元甲因病为理由派弟子刘振声接战比试,结果打败了日本力士。“精武体育会”是1910年由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的武馆,霍元甲在创立精武体育会之后数月内即逝世。元甲被商会下毒而死。
霍元甲幼时体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显一时的秘宗拳师。他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他日日留心,处处参察,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苦练于舍外枣林之僻。后为父知,受责。元甲保证绝不与人比武,不辱霍家门面,方准父兄一起习武。 元甲天资聪颖,毅力惊人,功艺长兄亢进,在兄弟之中出类超群。父见此,一改旧念,悉心传艺于他。后元甲以武会友,融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宗拳」发展为「迷踪拳」,使祖传拳艺达到了新的高峰。
光绪22年(1896),山东大侠刘振声慕名来津,求拜于元甲门下。霍察其正直,遂收为弟子。从此破了霍家拳「传内不传外」的先例。 元甲侠肝义胆。光绪24年(1898),谭嗣同变法遇难,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难津门,与元甲一见如故,遂成至交。后王子斌在京遇难,被八国联军枭首示众。元甲与刘振声潜入京城,盗回首级,并取得《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协助,将义士身首合葬,尽了朋友之义。
光绪27年(1901),有一俄国人来津在戏园卖艺,他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国无敌手。霍元甲见了广告,并听说俄国人还当场信口雌黄,侮蔑中国人无能,极为气愤,当即邀怀庆会馆主人农劲荪和徒弟刘振声前往戏园,见到俄国大力士在台上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病夫之国”如有能者,可登台较量。霍元甲在台下哪里还坐得住,不顾众人劝阻,一个箭步,气宇轩昂地跳上戏台,开门见山地说:“我是‘东亚病夫’霍元甲,愿在这台上与你较量”。此时翻译将霍元甲生平来历告知俄国人。此俄国人闻知霍元甲威名,不敢怠慢,连忙将霍元甲让进后台,霍元甲当场质责俄国人:“为何辱我中华?”并提出三个条件:一是重登广告,必须去掉俄国人是“世界第一”的说法;二是要俄国人公开承认侮辱中国的的错误,当众赔罪谢过;否则就是第三个条件:我霍某要与之决一雌雄,并命其当机立断,色厉内荏的俄国力士哪敢出场比武,只好答应了前两个条件,甘愿登报更正和公开承认藐视中国人的错误,从而灰溜溜地离开了天津。
宣统元年(1909),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登广告,辱我「东亚病夫」。霍应友人邀赴上海约期比武。慑于霍元甲拳威,对方以万金作押要挟,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应愿出万金作押。对方一再拖延,元甲在报上刊登广告,文曰:「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并声言」专收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霍公之声威使奥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胆而逃,连公证人,操办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武术界同仁协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惠赠精武体育会。 1910年9月,日本柔道会会长率十余名技击高手与霍较艺,败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间见霍呛咳,荐日医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于9月14日身亡。终年42岁。
霍元甲逝世后,当时精武会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爱国人士为霍元甲举行了隆重葬礼,敬献了“成仁取义”挽联,安葬于上海北郊。转年,由弟子刘振声扶柩归里,迁葬于小南河村南。 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各地分会相继分起,十数年后,海内外精武分会达43处,会员逾40万之众。
有传说霍元甲被日本人下毒药害死之后,他的爱徒陈真替他报仇。这个传说在19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次被李小龙搬上银幕(电影《精武门》,李小龙演陈真)。但其实历史上并没有“陈真”这一个人物。
霍元甲故居纪念馆
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区小南河村 ,1986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整修了霍元甲故居、修建了霍元甲陵园,用以纪念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1997再次修葺了霍元甲故居,扩建了霍元甲陵园,辟为“霍元甲故居纪念馆” , 霍元甲故居纪念馆由霍元甲故居和霍元甲陵园两部分组成 。故居建于清同治初年。1997年,在其原址翻盖成青砖瓦房的三合院。跨进小院门楼,是一镶有“福”字的影壁墙。影壁墙后面是一明四暗五间正房,小院左、右各有厢房一间,中间正房挂着霍元甲遗像,两侧是霍东阁在霍元甲遇害后所写的唁联“一生侠义,盖世英雄”。西屋霍元甲书房墙上高挂着孙中山为精武体育会的题词:“尚武精神”。故居内陈列了一些霍元甲练武时所用的武器和精武会的会旗等文物,以及霍元甲生前用过的遗物。霍元甲陵园位于小南河村南,占地近一公顷,整体建筑采用轴线对称式布局。由神道、石狮、享殿、石牌坊、寝园组成。陵园还设有霍元甲生平事迹陈列馆,展览包括四部分:一、幽燕之初露锋芒;二、奋发智勇,誓雪国耻;三、创建精武,强国强种;四、爱国精神,发扬光大。霍元甲的棺木于1989年4月29日迁葬于此。
霍元甲故居纪念馆从建成之日起已有数万的爱国人土前来参观瞻仰,重温霍元甲这位爱国英雄的传奇事迹和感人精神。如今,纪念馆已列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天津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他的传奇被多次拍成电影及电视剧。(包括80年代,丽的电视的[大侠霍元甲](黄元申演霍元甲、亚洲电视的[陈真](甄子丹饰陈真)高雄演霍元甲、近日电影[霍元甲]李连杰演霍元甲)
2、电影
导演: 于仁泰
主演: 李连杰 / 董勇 / 孙俪
上映年度: 2006
票房收入:10158万(2006年内地第3名)
语言: 普通话 / 天津话 / 日语 / 英语
官方网站: http://www.fearlessthe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剧情简介
影片从霍元甲儿时写起,在少年好友农劲荪的帮助下,偷习武艺,立下做“津门第一”的志愿。长大后霍元甲在一次比武中将对手打死,却遭对方家人追杀,母亲和女儿均惨遭杀害,陷入绝望的霍元甲逃到农村,在月慈姑娘救起的帮助下,霍元甲随即隐姓埋名在此生活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之中,他和月慈之间产生了感情,在她母性魅力的感染下、恬静平和的田园生活也让他沉下心来思考武术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民族的真正意义,并渐渐悟到了武学的真谛。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霍元甲借农劲荪之力,到上海挑战大力士成功,随后开办精武体操馆,但不久之后惨遭日本人下毒,英年早逝。
精彩看点:相比20年前的电视剧版本,今天的拍摄手法和技术都能让观众获得全新的视觉刺激。该片力邀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并邀请泰国拳王、西班牙剑术高手、澳洲顶级摔跤手、世界自由搏击冠军共同参演。“武术不是影片的重点,其实并没有最高的武术。”亲自担任制片的李连杰说,“只要有勇气走到生命的尽头,就是强者的表现”。《霍元甲》可能是这位“功夫皇帝”的最后一部功夫电影。剧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霍元甲》是李连杰武术电影的收山之作,他一直希望中国武术能够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于是便特别安排杨紫琼扮演奥委会官员这样一个角色,借此表达中国武术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历史英雄人物不得戏说
1、电影:霍家只有霍元甲一个儿子,霍元甲也只有一个女儿,影片最后霍元甲死在擂台上,霍家“绝后”了。
现实:霍元甲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如今霍家人丁兴旺,霍元甲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七个孙子,十一个曾孙,除了霍元甲霍家人都很长寿。
2、电影:霍家是天津的名门望族,住的是深宅大院,家中有很多仆人照顾起居。
现实:霍元甲就是个普通农民,没什么文化,除了种地外,农闲时还到城里做点小买卖。
3、电影:霍恩弟(霍元甲的父亲)打擂台时被对手打败,后来比霍元甲更早病死。
现实:霍恩弟是在霍元甲去世7年后才故去的。
4、电影:农劲荪与霍元甲从小一起长大,每当霍元甲遭难,农劲荪总是施以援手。
现实:农劲荪不是天津人,是一个官宦子弟,是霍元甲的江湖知己,但不是儿时伙伴。
5、电影:霍元甲显示了“全能武术冠军”的功底,他用刀、枪、棍、剑力挫四国高手。
现实:霍元甲曾两次打擂,但两次准备交手的外国大力士最后都闻风而逃,霍元甲是不战而胜的。
陈真
陈真,相传是中国清末武术家霍元甲的弟子,在为被日本人害死的师傅报仇之后,被日本人杀死。这个传说曾被多次拍成电影、电视剧。有传说指,其实历史上并没有“陈真”这一个人物,其事实有待考证
『柒』 我要《功夫熊猫》这部影片的制作背景相关信息!急!
◆ 制作周期长达5年,台前幕后多达448人。
◆ 动画人员极为国际化,分别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英国、墨西哥、菲律宾、日本、瑞典、比利时、以色列等。
◆ 最大场面“挑选龙战士”一幕,有多达2,306名群众同场出现。
◆ 故事背景“太平谷”有多达1,478名不同造型的村民。
◆ 单是制作熊猫阿宝乘“火箭椅”冲上半空一幕,便同时动用了“箭火”、“光效”、“爆破”、“烟火轨迹”等多达54个视觉特技效果。
◆ 最宏伟的布景“翡翠宫”由多达88,100块组件建成。
◆ 角色造型细致,“盖世五侠”中的仙鹤身上便有多达6,019条羽毛。
杰克·布莱克配音熊猫形神兼备
任何看过电影或预告片的观众,均会认同杰克·布莱克与他配音的熊猫阿宝形神俱似融为一体,没有杰克·布莱克就没有熊猫阿宝。原来早在梦工场有《功夫熊猫》的初步构思时,已认定主角非杰克·布莱克莫属。话说数年前杰克·布莱克为梦工场的另一部动画《鲨鱼故事》(Shark Tale)配音,表现出色大获好评,连梦工场的CEO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也成为他的fans,随即力邀他担当《功夫熊猫》的主角。而早在制作初期,杰克·布莱克已开始为角色录音,一向搞笑的他,当然有大量临场发挥,亦提出了不少意见,于是制作人员不断再修改角色造型和对白,融入杰克·布莱克的性格和神韵,才塑造成今日大家在大银幕上见到的熊猫阿宝,阿宝可说是与杰克·布莱克共同成长!
杰克·布莱克如此投入角色,全因他本身也是一名功夫迷。小时候的他曾学习空手道和柔道,更赢得柔道比赛奖项(完全看不出!),不过他对功夫的热爱主要来自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夫电影,以及他最爱的周星驰作品《少林足球》和《功夫》,难怪熊猫阿宝有不少抵死的神情动作对白,都甚有星爷的影子!
【英语版配音明星】
阿宝(Po) ……………… 杰克·布莱克(Jack Black)
师傅(Shifu) ……………… 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飞虎女(Tigress) ……………… 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
灵猴(Monkey) ……………… 成龙
毒蛇(Viper) ……………… 刘玉玲(Lucy Liu)
仙鹤(Crane) ……………… 大卫·克劳斯(David Cross)
猛螳螂(Mantis) ……………… 塞斯·洛根(Seth Rogen)
雪豹(Tai Lung) ……………… 伊恩·迈克什(Ian McShane)
动画师苦练武功,向功夫片致敬
与杰克·布莱克一样,不少参与《功夫熊猫》的动画人员均是功夫迷,他们在创作前认真地翻看了大量70年代的功夫片、港产动作片,还有李安的《卧虎藏龙》和张艺谋的《英雄》。《功夫熊猫》的导演之一John Stevenson 强调:“我们真的很欣赏武术电影,《功夫熊猫》是向这类影片致敬,而绝无胡闹戏谑成份。”就如片中其中一幕高潮戏,阿宝与师傅以“筷子功”斗夹包,可看出深受功夫电影影响,亦充满“识英雄重英雄”的致敬之意。这一幕戏奇招百出,拍得精彩绝伦、紧凑刺激,绝对可以成为功夫电影史上的经典场面之一!
事事认真,做足资料搜集,是好莱坞电影的致胜之道。这次以功夫为主题,梦工场就特别请来一位武术教练Eric Chen开班,安排动画人员上堂习武,好让他们能更具体了解各种功夫招式。这位师傅就如电影中的“师傅”一样,要求严格,结果一班动画人员每次上完课都弄得周身酸痛和瘀伤,却令他们更能体会熊猫阿宝的练武历程。
而在一班动画人员当中,有一位习武长达18年的画师Rodolphe Guenoden,这次他除了创作动画之外,还被委以一个动画史上首创的全新职位 “功夫指导” ,主力为一众动物角色设计武打动作,又为其它同事担任顾问,解答他们对功夫的各种疑问,同时持续举行功夫班,以便更具体地向同事们讲解和示范角色的动作和姿势。看来在完成《功夫熊猫》后,梦工场应该多了不少功夫高手!
动物学家指导盖世五侠,熊猫阿宝奇招出击
在角色设计方面,熊猫阿宝固然人见人爱,灵感来自中国古武术的“虎形”、“猴形”、“蛇形”、“鹤形”和“螳螂”的“盖世五侠”,巧妙地把本来是人类模仿动物,改为设计成5种动物角色,让观众首度看到由动物真身演绎那些经典招式,构思十分有趣!
于是一班动画师除了研习功夫外,角色设计总监更特别请来一位动物学家,向同事们讲解那5种动物的特性,它们肌肉和骨骼的结构,如何运动身体,如何做到某些动作等,一切细节巨细无遗。难怪“飞虎女、“灵猴”、“毒蛇”、“仙鹤”和“猛螳螂”5个角色在银幕上看来分外生动,作为功夫高手亦令人信服,尤其是与反派雪豹对决一幕,尽见他们各式功架出神入化,犀利到极!
“盖世五侠”的功夫招式有正宗武术作参考,但如何为一只260磅、周身猪腩肉、麒麟臂、豪华臀的大肥熊猫设计招式呢?角色设计人员在此尽情发挥无限创意,想到将熊猫阿宝的弱点化为强项,例如善用他的大肥肚腩作反撃,创出“腩肉凸击”,还有善用他超重身形的“无敌仆楼梯”,观众可在阿宝与雪豹终极对决一幕,见识到种种国宝奇招,肯定拍案叫绝!
功夫场面由成龙严格验证
作为首部由洋人制作的功夫动画,《功夫熊猫》一班动画人员在创作过程中难免战战兢兢,唯恐有出错或失真之处,其间一次重大考验就是得知成龙大哥会来观看一些已完成的片段,顿令一众人员忐忑不安,担心成龙会批评他们“完全不对!”幸而成龙看完片后,立即做出双手举起大拇指的招牌动作,赞不绝口:“那些武打场面令我叹为观止,难道那班动画人员真的会功夫?他们怎么做到那些场面,可能是抄我吧,但做得比我更好!将来我再拍打戏时,一定会参考!”
计算机特技全新境界,超阔银幕史诗般气势
这次制作功夫动画,令计算机特技亦进入全新境界,为了做到各动物高手快、狠、准的招式,动画人员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强角色身上的操控点,令动作更顺畅流丽和紧凑,为观众带来前所未见的视觉刺激!
为了展示武侠电影的磅礴气魄,通常这类型电影都会采用2.35:1的超阔银幕形式(CinemaScope),这次《功夫熊猫》亦沿用这传统,以更广阔的视野,带出史诗般的电影感,成就一部别有风格的CG动画巨制。
美术总监研究中国艺术8年
功夫以外,《功夫熊猫》的故事以中国为背景,由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道具均充满中国元素。美术总监Raymond Zibach为此花了8年时间,钻研中国文化、艺术、建筑、山水风光,务求做好动画中每个细节,忠实反映中国特色。《卧虎藏龙》和《英雄》亦是美术人员的重要参考材料,难怪片中的宏伟建筑如 “英雄宝殿” 和 “翡翠宫” 均带有这些大制作的影子。而故事背景所在的 “太平谷” ,就以桂林和漓江为蓝本,山光水色大有 “甲天下” 的水平,相信中国观众看得格外有亲切感。
最惊心动魄的“越狱”
在最先进的计算机特技,以及精心设计的角色、场景和美术配合下,《功夫熊猫》的精彩场面一幕接一幕,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是反派雪豹上演的一幕“越狱”戏。为了要做好那场戏,导演特别请来《夺宝奇兵4:水晶骷髅王国》(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X战警3:最后一战》(X-Men: The Last Stand)的视觉特技专家,设计场面和预视效果,令这段动画片仿如真人动作片般精彩刺激!
而囚禁雪豹的监狱亦设计得别具心思,一座深约3,000英尺的垂直式监狱,灵感源自中国长城和18世纪意大利画家Piranesi的画作,加上一重重仿如电子游戏的过关式挑战,以及动用1,000名守卫来对付1个囚犯,令整个越狱过程惊险万分,亦带出了雪豹令人畏惧的惊人力量,为故事埋下引人入胜的伏笔!
熊猫阿宝的2D奇梦
电影一开始,亦有一幕别出心裁的场面,这段 “阿宝做梦” ,为了区分梦境与现实,特别采用了2D手绘动画形式,却比CG制作更花时间和心机,银幕上所见短短2分钟的片段,其实要画上3,000幅画,由十多位画师合力花上3个月时间才完成,绝对是心血之作!→到这里观看
有声有色,奥斯卡级音效配乐
《功夫熊猫》制作一丝不苟,各方面均力求完美,在音响效果一环就请来曾参与《变形金刚》(Transformers)、《魔戒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金刚》(King Kong)的奥斯卡级大师Van der Ryn负责。电影配乐也邀来奥斯卡级音乐大师汉斯·季默(Hans Zimmer)操刀,谱写别具中国色彩的史诗式弦乐,令《功夫熊猫》成为一部真正有声有色的动画巨制!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功夫熊猫》绝非只是一部暑期猛片。”导演John Stevenson 强调他们的创作是想带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的正面讯息,希望透过熊猫阿宝鼓励学生和年轻人,只要努力坚持梦想,一定会成功。正如配音阿宝的杰克·布莱克所言:“阿宝其实是一个大小孩,所以小朋友和年轻人都会与这角色产生共鸣,投入他的成长之旅。”同时,电影亦透过阿宝和师傅的师徒关系带出尊师重道的道理,绝对是一部别具教育意义的开心动画,最适合一家老小一起欣赏!
【熊猫知识大普及】
◎ 熊猫主要栖息于中国西南部的山区
◎ 现在约有1,600头野生熊猫,其中有1,000头聚居于四川。
◎ 熊猫以竹枝、竹叶为主粮,占了食量的99%,伴以少量其它蔬果和肉类。但因熊猫的消化系统较弱,只能吸收20% 的竹叶,所以要不停进食,每天有10至16小时都在吃东西,一天可吃多达85磅的竹叶。
◎ 熊猫的平均寿命约为25至30岁。
◎ 初生熊猫由于体形细小和看不见东西,须留在母亲身边长达1年半。
◎ 美国的熊猫热潮始于1972年***赠送两只分别名为 “兴兴” 和 “玲玲” 的大熊猫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逊。
◎ 早在唐朝,中国已实行 “熊猫外交” ,当时武则天把两只大熊猫赠予日本。
阿宝(杰克·布莱克 Jack Black)
阿宝的家族三代均是煮面大师,但他却梦想可以成为武林高手,闯荡江湖!阴差阳错下,吃个不停、满身肥肉的阿宝,竟被选为身负拯救武林重任的“龙战士”对抗天下第一高手雪豹。虽然阿宝功夫很菜,但他从不放弃,终于找到成为真正高手的奥秘。
功夫特色:出招慢吞吞,一屁股坐死你
绝招:腩肉凸击、无敌仆楼梯
师傅(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师傅,是武林中最出色的武术导师,训练出 “盖世五侠” 。可是师傅因为过去曾犯的一个错误,令他严厉有加,不苟言笑。这次,他要面对他教授武功生涯上最严峻的挑战,将一只又肥又笨的大熊猫,训练成传说中拯救武林的高手。
功夫特色:能以最少的动作,发出最大的威力。招式简练、快如闪电!
绝招:无锡擒拿手
飞虎女(安吉丽娜·朱莉 Angelina Jolie)
飞虎女是盖世五侠之首。她具备一个大侠应有的所有条件:严以律己,而且非常勇猛,拥有侠义心肠。可是她却不相信阿宝能成为拯救武林的“龙战士”,认为这只是一桩笑话。
功夫特色:速度与力量兼备,体格强壮。出招刚烈威猛,充满攻击性。
绝招:黑虎偷心
灵猴(成龙)
乐观、友善又顽皮的灵猴,是盖世五侠中最平易近人的一个。他灵活多变的性格,同时造就出他灵巧的武术风格。很喜欢听笑话,因此算是和阿宝较合得来的一个。
功夫特色:灵巧、出奇不意、敏捷、动作密集,擅长棍术
绝招:猴子偷桃
毒蛇(刘玉玲 Lucy Liu)
毒蛇是个令人出乎意料的武术高手,她可以是魅力四射、婀娜多姿的美女蛇,下一秒却可使出上乘老练的功夫。她的动作灵巧,出招准确、轻功超凡。
功夫特色:以柔制刚,动作纤巧玲珑,更懂得用自己修长身体紧缠对手,反过来利用对手的力量。
绝招:蛇形蕉手
仙鹤(大卫·克劳斯 David Cross)
仙鹤在盖世五侠中担任保姆的角色,因为他是五人当中最冷静沉着的一个。每当遇上争执纠纷,他都尽可能去和解,但如果迫不得已需要动手,他却不会手下留情,尽全力取胜。
功夫特色:招式优雅、举重若轻。动作有如流水行云,不花无谓力气。
绝招:仙鹤神针
猛螳螂(塞斯·洛根 Seth Rogen)
盖世五侠中,体形最小的一个,但他从不将这视为练功的障碍。身体虽小,但他却力度十足、速度更是无人能比。说话尖酸,而且不能容忍任何人对他出言不逊,小小的身躯中却有着无比勇气。
功夫特色:动作迅雷不及掩耳,每次出招均经过深思熟虑,针对敌人弱点。
绝招:螳螂捕蝉
『捌』 找一部动画片讲三个少年,他们练成龙形,虎形,鹤形功夫
《少年金米》1988
导演: 大庭寿太郎
编剧: 前川たけし(原作) / 武上纯希 / 大桥志吉 / 岸间信明 / 柿崎明彦
主演: 坂本千夏 / 中原茂 / 坂上とし恵 / 佐々木优子 / 久保田雅人 / 更多...
类型: 动画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首播: 1988-07-02(日本)
集数: 20
单集片长: 30分钟
又名: 功夫小子金米 / 铁拳小子
『玖』 寻一部很老的香港武侠动作片!
好像是成龙主演的《蛇形刁手》呢,也像是老板的《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