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新生代电影导演分析

新生代电影导演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08 10:09:56

1. 在现在的新生一代导演里面,你最看好谁

就我个人而言,如今新生代导演以及青年导演还是有一部分存在的,他们其实每个人都非常的有才华,而且对拍电影这块都有着自己的拿手的一面,每位导演的风格特色都大不相同,虽然都是同作为新生代导演,但风格差异化其实还挺大的,毕竟每位导演风格都比较鲜明,能让大家所记住那么一定是这位导演拍出来的片子有记忆力,能给你带来共鸣,在如今新生代导演里面,其实我还挺看好陈思诚跟文牧野的。

2. 第几代导演是怎么分的 各代导演代表人物

1、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2、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

3、第三代导演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校毕业生构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几近不惑之年才开始的。在第三、第五两代人的夹缝中,他们以稳健的创作实力探索奋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有持久的艺术后劲。

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



第五代导演成长历程

“第五代”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在动乱底层顽强搏击,重返校园后系统学习电影专业知识,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这些反规范的精神品格,与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

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他们的影片才如寒冬后嫩草,新鲜独特。与大陆第五代一样,香港新浪潮没有宣言和纲领,也没有共同组织,正如许鞍华所说,新浪潮导演并没有一致的意识形态。

但可以从他们的影片中找出一种把现代香港的浮华表面撕去,将真相赤裸裸呈现出来的视界。这种现实视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这批战后出生的影视人面对都市文化的勃兴,勇于表达着本土传统与外来冲击下的诸般感受。

3. 中国的第几代导演是怎么排的

划分是没有标准定义的,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说法。具体划分为:

1、“第一代导演”指20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

2、“第二代导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他们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

3、“第三代导演”指五、六十年代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

4、“第四代导演”指在“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张暖忻、吴贻弓、滕文骥、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5、“第五代导演”指电影学院78班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

6、“第六代导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如管虎、路学长、娄烨等。

7、“第七代导演”指“新生代导演”的提法,如姜文、贾樟柯、张扬、施润玖、金琛等。

(3)新生代电影导演分析扩展阅读

一、第一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誉为“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二、第二代导演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第二代导演”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

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

三、第三代导演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文革前,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

2、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3、第三阶段是文革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

四、第四代导演

第四代电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构成的创作全体,他们一毕业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因时代局限性,第四代导演在学习时期没能接触到苏联以外的电影,这影响到第四代导演电影语言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但他们提出电影不应该受僵化的舞台限制,应该选择自然、真切和简单的形式挖掘普通生活的诗意和哲理,同时也开始了对历史的反思。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正是伴随着这次反思而爆发的,第四代的创作带动了中国电影的复兴。

农村渐渐成为第四代作品的中心题材,他们以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缩影的表现手法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第五代导演。

4. 以赵薇和张艺谋为例分析新晋导演与传统导演的区别

张艺谋勉强可以概括传统导演
可是赵薇太片面了
无法概括陆川又或者是郭敬明
最大的区别就是,与传统导演相比,新生代导演思想新潮,善于俯下身子聆听年轻观众的心声,他们的作品大多符合观众快速欣赏的口味,而传统导演更坚守自己的文艺情怀,坚持用电影作品来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同时,他们都具有票房号召力。

5. 比较分析中国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创作特色

第五代导演丰富而广阔的生活阅历,无疑成为其鲜明艺术风格得以形成的丰厚底蕴,也成为了其终生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其对生活广度的体认,对于生活艰辛的感受,对于苦难的认同,皆具有非常的经验。而第六代导演则与第五代导演有着迥然相异的人生经历,他们成长于经济复苏的开放时代,尽管他们没有了第五代丰富的生活阅历,然而其对生命的体验却大为深刻。因此,在对电影艺术创作的理解上也有各自的独到见解,并形成自己的电影艺术创作特色。
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出生于60年代、80年代以后在艺术院校毕业、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影坛所注目的创作群体。这一批导演,在出道时就有自己的创作理念,其创作也体现出与第五代导演相区别的特点。90年代以来,他们的作品又体现出创作转型的特征。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加以研究,有助于把握其创作特点与把握中国电影的发展走向。近两年,又有一批毕业于艺术院校的新导演加入这一群体之中,我们不妨把他们称为“后六代”导演。从大的范围看,他们并未形成与第六代导演明显相异的共同特点,即未形成影坛第七代,因此,仍可将他们归入第六代导演行列。
就是这些啊!!!!!!!!!!!!!!!!!!!!!!!!!!

6. 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越具体越好。

中国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如下:

1.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 。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



7. 贾玲、徐峥、陈思诚等新生代导演会取代张艺谋姜文陈凯歌等老一辈导演吗

我觉得新生代的导演不会取代老一辈的导演。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事件,每一个导演,他们导出的作品的风格也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都不一样,所以不可能谁取代谁,每部电影就像每个人一样,都有它自己的符号和记忆。

也可以把前者和后者的差距比作快餐和大餐。快餐方便也美味,但始终难登大雅之堂。论赚钱效应,都不错,论成就,前者还差火候。

8. 导演的第几代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导演第几代的划分并不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

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等。

第三代导演是指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

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的作品特点是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十分强烈,代表人物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

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有:张元,王小帅等。

第七代导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业片,有 陆川、 高彭、 李芳芳、 常征等几人。

(8)新生代电影导演分析扩展阅读:

导演的职责:

导演与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为剧本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负责整部剧的艺术准则;与制片人联合提名和推荐演员角色人选;根据剧本和拍摄要求选择外景或指导搭建室内景;

指导道具组完成道具的准备和布置工作;指导现场拍摄工作;与出片方商讨作品的宣传计划;指导拍摄现场的灯光、剧务、演员、摄像、 录音、 美术、 化妆、 服装等各部门工作。

9. 如何看待新生代导演及其作品的文化选择

新生代导演,首先他们观察这个社会的角度不同,对这个社会及所处的文化环境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与理解,所以才会有不同的作品出现,我感觉这是一个好事

阅读全文

与新生代电影导演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李焕英只能去电影院看吗 浏览:1000
经典英文原著电影 浏览:439
邵氏早期恐怖老电影大全 浏览:196
电影狂战英文插曲 浏览:376
电影腿王完整版 浏览:56
神奇宝贝2020大电影 浏览:288
小姐求子被道士蛊惑是什么电影 浏览:207
电影院的取票码会变么 浏览:983
泰国电影我知道 浏览:383
私人电影院会干嘛 浏览:211
宋智孝电影大全集 浏览:326
我今天晚上想去看电影英语翻译 浏览:44
惊愕情事电影中文版免费观看 浏览:47
完整电影续集 浏览:266
阿姨我比较好中文字幕电影 浏览:762
十大最经典神话电影 浏览:421
撕电影票副券怎么撕 浏览:860
错过这部电影的开头部分英文 浏览:239
快餐车电影高清完整版免费 浏览:873
章子怡电影演员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