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柏林电影节韩国导演

柏林电影节韩国导演

发布时间:2021-07-16 09:28:35

㈠ 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名字是冬去春又回。 或者叫春去春来 都对
春夏秋冬又一春 Bom yeoreum gaeul gyeoul geurigo bom (2003)
导演
金基德

编剧:
金基德
类型:剧情
上映日期:2003年8月14日

主 演:
金永敏 Young-min Kim 金基德 Ki-k Kim Jae-kyeong Seo Dae-han Ji Ji-a Park Yeong-su Oh 金浩授 Jong-ho Kim 何丽珍 Yeo-jin Ha

南韩导演金基德的电影一向选材大胆激进,他刚于2004年2月举行的第54届柏林电影节夺得最佳导演,成为首位于该电影节获奖的南韩导演。新作《春、夏、秋、冬……春》一改前作风格,以和尚的成长故事,阐述人生如四季循环不息的道理。
电影按四季画分四个章节,描写孩童和尚随岁月成为老僧人所经历的种种七情六欲:小时候贪玩杀生,年青时初尝爱情,中年时杀人,以及归老时在寺院收留孤儿。导演金基德更首次参演电影,饰演片中老和尚一角。
春:一个童僧拿着石头,压着河边的一条鱼的尾部,又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一只青蛙和一条蛇。结果,老僧惩罚童僧,要他寻回已飘到海边被他虐待的鱼和青蛙。
夏:一个十七岁的少僧,感到深居简出的日子颇为苦闷。突然间,一名少女病愈后来到寺庙疗养。少僧开始忍受不住异性相吸所带来的诱惑和温暖……
秋:一个三十岁的青年在寺庙内自杀。老僧发现他死在大佛像面前。老僧带领着一个刚到访寺庙的少年念经,希望死者安息。
冬:一个老僧已走到人生尽头,正当他想脱离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时,一个妇女突然探访寺庙,并留下了自己的男婴。结果,老僧与这名男婴在寺庙继续他们平静的生活,仿如重新开始人生的循环……

㈡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入围作品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批入围名单:
主竞赛单元:
《应许之地》(美国)导演:格斯·范·桑特
《惠媛》(韩国》导演:洪常秀
《天堂:希望》(奥地利/法国/德国)导演:尤里西·塞德尔
《葛洛莉》(Gloria,智力/西班牙)导演:Sebastián Lelio
《孩子的姿势》(Child’s Pose,罗马尼亚)导演:Calin Peter Netze
非竞赛单元:
《克鲁德一家》(美国)导演:科克·德·米科、克里斯·桑德斯
特别单元:
《不可能的救赎》(Redemption Impossible,德国,纪录片)导演:Christian Rost,Claus Strige
全景单元:
《白夜》(White Night) 韩国
导演:Hee-il LeeSong
《地毯的褶皱》(A Fold In My Blanket) 格鲁吉亚
导演:Zaza Rusadze
《镜头背后》 韩国
导演:李在荣
《迟到》(Belated) 阿根廷、哥伦比亚、挪威
导演:Barbara Sarasola-Day
《唐璜之瘾》 美国
导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弗兰西丝·夏》(Frances Ha) 美国
导演:诺亚·鲍姆巴赫
《外国人哈比》(Habi, The Foreigner) 阿根廷、巴西
导演:Maria Florencia Alvarez
《若能所愿》(Inch′Allah) 加拿大
导演:Anas Barbeau-Lavalette
《荆棘花》 韩国
导演:李敦九
《游泳池》(The Swimming Pool) 古巴、委内瑞拉
导演:Carlos Machado Quintela
《拉芙蕾丝》 美国
导演:罗伯·爱泼斯坦、杰弗瑞·弗里德曼
《我的妹妹》 德国
导演:Lars Kraume
《摇滚卡斯巴》(Rock the Casbah) 以色列
导演:Yariv Horowitz
《许多水》(So Much Water) 乌拉圭、墨西哥、荷兰、德国
导演:Ana Guevara Pose,Leticia Jorge Romero
《破碎之家》 比利时
导演:菲力斯·冯·古宁根

㈢ 金敏喜获封柏林影后公开示爱哪个导演

是洪尚秀导演。他执导的《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使金敏喜获封柏林影后。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的内容颇有“自传”色彩,影片讲述一位名叫“永喜”的韩国女演员,因为与有妇之夫的导演传出绯闻,而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不胜其扰的她来到汉堡避风头,由此开始一段洪尚秀式的对于自我和男人的重新认识的历程。

㈣ 世界四大电影节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我国电影《白日焰火》于2014年获得金熊奖,男主角廖凡获银熊奖。

㈤ 第57届柏林电影节

57届柏林电影节
时间:北京时间2月8日至2月18日 颁奖地:主会场 Berlinale Palast

评委阵容
第57届柏林电影节日前公布了评委会阵容,今年将有七位国际影星和电影专家参与第57届柏林电影节,一同决定金熊与各项银熊奖的归属。《出租车司机》的编剧保罗·施拉德将出任评委会主席,中国香港制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将同巴勒斯坦女演员希亚姆·阿巴斯、德国老牌演员马里奥·阿多夫、墨西哥当红小生盖尔·加西亚·贝尔纳、美国影星威廉·达福,以及丹麦电影剪辑师莫莉·玛琳·斯坦斯加德出任评委。

评委会主席:保罗·施拉德

作为导演,《美国舞男》是保罗·施拉德最为著名的作品,当然,施拉德更为著名的身份是《出租车司机》(1976年)的编剧,该片的剧本几乎改写了美国电影发展史。他与马丁·斯科塞斯之后还成功合作了《愤怒的公牛》(1980年)和《耶稣最后的诱惑》(1988年),延续了这对黄金搭档的辉煌。1978年,施拉德首执导筒推出影片《蓝领》,1985年又执导了《三岛由纪夫传》,1991年,他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影片《迷情杀机》取得了重大的成功。1992年,他执导的犯罪剧情片《迷幻人生》曾参与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角逐。

评委

施南生

香港知名制片人、徐克的妻子施南生曾被美国权威业内杂志《综艺》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50位电影人之一。由她监制的影片包括曾创造香港电影神话的《无间道》以及徐克的《七剑》。

希亚姆·阿巴斯

这位巴勒斯坦女演员同时也为电影创作剧本并曾任导演。2004年的《生生舞不息》和2004年的《叙利亚新娘》中,她充分展现了自己超宽的戏路。去年,由她主演的《天堂此时》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此外,她还曾出演斯皮尔伯格的《慕尼黑》。

马里奥·阿多夫

德国演员马里奥·阿多夫曾出演过超过120部电影和电视剧,在德国是家喻户晓的知名演员。他曾出演过德国著名导演施隆多夫执导的《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和《铁皮鼓》、法斯宾德的《罗拉》和迪特尔执导的《罗西尼酒店》。

盖尔·加西亚·贝尔纳

他的银幕表演处女作就是阿莱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利度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爱情是狗娘》,这位墨西哥男演员的魅力自此一直在国际影坛闪光。巴西导演沃尔特·萨勒斯之后选择他在《摩托车日记》中出演青年时代的切·格瓦拉,还曾主演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不良教育》。他主演的《睡眠科学》去年曾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他与伊纳利度二度合作的新片《通天塔》也是今年奥斯卡奖的有力争奖影片。

威廉·达福

威廉·达福位列当今口碑最佳的几位美国实力派演员之一。他塑造过无数复杂、阴暗、内心纠结的角色,1980年,他凭迈克尔·西米诺的《天国之门》一鸣惊人,1986年在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中的表现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近年来,他在商业和艺术电影两方面平均用力,在《蜘蛛侠》大获票房成功的同时,他还不断与科南伯格、拉斯·冯·特里尔、斯科塞斯等导演合作。

莫莉·玛琳·斯坦斯加德

她曾担纲丹麦知名导演拉斯·冯·特里尔迄今为止几乎每一部作品的剪辑师,其中包括《医院风云》、《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狗镇》以及《曼德莱》。

开幕片《玫瑰人生》

另据电影节组委会本周三发布的消息,法国“小鸟歌后”埃迪思·皮亚芙的传记片《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将开启本年度的“金熊”之争。

在埃迪思·皮亚芙逝世近40年后,由法国投拍的影片《玫瑰人生》从追思和揭秘这两个角度出发,重现了这位法国传奇香颂女伶充满激情的生平故事。该片由音乐录影带导演奥立维埃·达昂执导,玛丽昂·歌蒂亚主演,“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将饰演发掘皮亚芙的伯乐。

生前,皮亚芙与让·谷克多、玛琳·黛德丽、伊夫·蒙当是好友,而她天鹅绒般高亢婉转的嗓音以及独特的舞台风格永远与《玫瑰人生》、《不,我没有遗憾》、《爱之颂》等经典香颂名曲被歌迷永远铭记。在辉煌的舞台灯光以外,皮亚芙在其喧嚣的一生中曾被指控谋杀、经历独子夭折的悲痛,以及两次失败的婚姻,并卷入了法国保卫战……现年30岁的女演员歌蒂亚表示,即便皮亚芙并不是一位如此著名的歌手,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绝对是电影的好素材,“不管你爱不爱皮亚芙,是不是了解她,你都会愿意去看一看这位不凡女人的不凡故事。”

----------------------

柏林电影节的来历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等

------------
又:
柏林国际电影节始于1951年,最先是出于美国文化政治的动机,让西方世界的三条联盟有更为广泛的理念。在二战结束后的第六年,柏林成为自由社会的样板,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这一电影节就成为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英格玛-伯格曼,萨提瓦伊提-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以及法国导演古塔德、特拉甫特和夏伯勒,都在柏林电影节中赢得了国际辉煌。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有一段很明显的停滞期。1970年出现了公众呼声,但与越战影片的出现并非巧合。1971年,除了传统竞争以外,还开创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第一部苏联电影在该电影节参展,东德也参加了这一届电影节。政治气候发生了改变,两德之间的各种协议纷纷签署。从此,柏林电影节重新被定位,一方面它是国际电影制作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它在东西方之间的政治文化方面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有四位导演对柏林电影节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阿尔福雷德-鲍尔是奠基者;沃尔夫-唐纳引入了改革,乌尔里奇-格雷格创立了论坛,莫里兹-德-哈德恩则是自1979年以来竞争机制、全景电影、电影回顾和儿童电影节和欧洲电影市场开创的功臣。
雷尼-辛特尼斯和柏林熊
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1988-1956)因为她的动物塑像而一举成名。从柏林工艺学校毕业后,二十年代她的名气急升,1931年她进入了普鲁士艺术学院。由于国家社会主义的提升,1934年她被迫离开了学院,但二战以后,她又重新得到了认可,有各种教学讲座邀请她,奖项和荣誉纷纷踏至。而自1951年开始的为获奖者颁发的的金银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创基础上制作而成的。
电影节的金熊像雏形是雷尼-辛特尼斯在1932年设计而成的,一直沿用到1959年。从1961年开始,原先抬起致意的右臂变为左臂,和其他各处那些欢迎来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来。电影节的熊像原铸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诺的诺阿克铸制厂所拥有。他们曾与辛特尼斯有过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为电影节提供熊像。
皮尔-雷本和柏林电影节主题乐
为纪念柏林电影节50周年,电影作曲家皮尔-雷本谱写了新的电影节主题乐。新主题乐强调了电影节的片头,每部电影在播放前都要播出这段片头。
雷本与法斯宾德合作多年,还与70年代的其他著名德国导演有过合作。如今他被认为是享有国际名声的最为著名的德国电影作曲家之一。
皮尔-雷本早在1982年就有了为柏林电影节创作主题乐的想法。那时法斯宾德因为影片Veronika Voss获得了金熊奖,为此雷本觉得应该给电影节一个音乐礼物,一个特别的主题乐。作品在1990年第40届电影节为官方电影节所认可,自此每部在电影节放映的影片的片头都要播出这段主题乐。

--------------------

第57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熊奖 《图雅的婚事》(中国,王全安导演)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其他》
最佳导演银熊奖 约瑟夫-希达(《波弗特》)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胡里奥-查维兹 Julio Chávez (《其他》El otro)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尼娜-霍斯 Nina Hoss(《耶拉》 Yella)
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 《哈勒姆》
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 《牧羊人》 The Good Shepherd
最佳电影处女作奖 《Vanaja》导演:Rajnesh Domalpalli
阿尔弗莱德奖(敢斗奖) 《电子人也无所谓》 I'm a Cyborg,But That's OK
最佳影片金熊奖(短片) 《Raak》 导演:Hanro Smitsman 荷兰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短片) 《Decroche》 导演:Manuel Schapira 法国
《美》 导演:陈骏霖(Arvin Chen) 中国台湾/美国
终身成就奖 阿瑟·佩恩

㈥ 是奥斯卡还是柏林电影节上 有多位著名导演拍摄的短片集合的电影叫什么啊 谢谢

02戛纳电影节开幕影片——15位世界级知名导演合拍的《十分钟年华老去》。

㈦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亚洲获奖

亚洲获奖

华人获奖(主竞赛单元)
1988年:第38届最佳影片金熊奖:张艺谋《红高粱》(首部“金熊奖”华语电影,首部华语片获得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
1989年:第39届银熊奖:吴子牛《晚钟》
1990年:第40届银熊奖:谢飞《本命年》
1992年:第42届最佳女演员银熊奖:张曼玉《阮玲玉》(首位华人柏林影后,首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华人最佳演员)
1993年:第43最佳影片金熊奖:李安《喜宴》、谢飞《香魂女》(并列)
1995年:第45届最佳女演员:萧芳芳《女人四十》 、银熊奖(最佳视觉成就)李少红《红粉》
1996年:第46届金熊奖:李安《理智与情感》 、最佳导演:严浩《太阳有耳》
1997年:第47届银熊奖:蔡明亮《河流》
2000年:第50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
2001年:第51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最佳导演:林正盛《爱你爱我》,最佳新进男演员:崔林、李滨《十七岁的单车》,最佳新进女演员:李心洁《爱你爱我》
2003年:第53届阿尔弗雷 德·鲍尔特别创新奖:张艺谋《英雄》,特别艺术贡献奖:李杨《盲井》[16]
2005年:第55届评审团大奖银熊奖:顾长卫《孔雀》,特别艺术贡献奖、阿尔弗雷德·鲍尔特别创新奖、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蔡明亮《天边一朵云》
2006年:第56届最佳电影音乐银熊奖:金培达《伊莎贝拉》
2007年:第57届最佳影片金熊奖:王全安《图雅的婚事》
2008年:第58届最佳编剧银熊奖:王小帅《左右》[17]
2010年:第60届最佳编剧银熊奖:王全安、金娜《团圆》
2014年:第64届《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导演为刁亦男)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廖凡,第一位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的中国男演员),最佳艺术成就奖《推拿》(曾剑,摄影师)
2016年:第66届《长江图》摄影师李屏宾获得最佳艺术成就奖。

㈧ 韩国男星谁拿过柏林电影节的影帝又有哪个韩国女星拿过柏林电影节的影后

RAIN被提名了,还是处女座的作品

㈨ 韩国历史上第一位柏林影后,获奖后为何骂声一片

韩国的演技派女演员金敏喜凭着影片《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在2017年2月18日获得了第67届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作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演员,本应该是风光无限,虽然在电影节上确是如此,但在自己的国家却遭到了唾弃。

2017年她与洪尚秀出演的所谓爱情真人秀,着实让韩国人恶心到了,这一对人品欠费的男女不但为此愧疚,反而我行我事,在国际舞台上不秀恩爱,虽然他们才华出众,但人品欠佳,获得的荣誉越多,越让韩国人感到愤怒。

㈩ 谁能介绍一下韩国导演金基德的情况

韩国电影-金基德- -

法国媒体对这位曾留学巴黎的韩国导演大加赞扬,称从《弓》中看到金基德延续了他一贯对另类情感关怀的冷色风格。但也有评论指出,在某种程度上,《弓》几乎成了金基德那部《漂流欲室》的姊妹篇,“不管是大海、船等场景的选择,还是画面上的血腥残酷,我们似乎仍然看到《漂流欲室》中那种用肉体痛苦来达到精神快感的主题。”金基德以边缘题材起家,自2002年《海岸线》以来开始受到国际关注,2004年《撒玛利亚的女孩》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空房间》使用韩国备受争议的女演员李升燕担任女主角,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边缘人物、性、暴力一直是金基德影片的主题,本次戛纳“一种关注”单元的开幕片《弓》由金基德自编自导,同样不离这些主题,与《空房间》有不少相似之处。首先是对话量极少,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几乎无语言交流,无名无姓,在宣传单中也只以老人、少女和大学生来称呼。此外,在《空房间》中出现的女主角与隐身情人的拥抱对视的情节变本加厉,成为少女和老人化身的风做爱的镜头。再者,《空房间》中出现的高尔夫球攻击人的暴力手法,在《弓》中演化成老人用弓瞄准所有对少女有企图的男人的镜头。放映结束后,记者们一致认为《弓》沿袭比突破多。

金基德在影片放映结束后,简单介绍了《弓》的创作意图。他说:“每个人都有不能实现的渴求和希望,通常大家都会把这些愿望藏起来。而我想表现的是,这些隐藏的愿望有多卑鄙、高贵、悲伤和美好。所以用一个不能被人控制的少女来讲老人的渴望。”金基德还解读了“弓”这种武器在影片中的三层含义——一个防止入侵者的有力杀人武器,一件表达灵魂声音的乐器,一种传递内心情绪张弛的语言。
以流畅的镜头,配合演员的动作、表情来陈述故事,金基德仿效欧洲电影大师通常的做法,摒弃的是寻常意义上的“台词”堆砌电影。也因此,他的影片《冬去春来》,在西方收获了8亿美元的票房,但韩国本土的票房不过5万美元。“我认为西方观众更能够接受我的电影。所以,我在影片中尽可能地减少对话,因为我担心错误的翻译会破坏我大部分的工作。我相信哭和笑已经是最好的语言。不过,如果有再次的机会,我想有一天,尝试拍一部完全由对话组成的电影。年龄越大,你对于别人所说的东西就相信得越少。但人类的活动是没有撒谎可言的。它们都是诚实的,无论这些行为是否符合是非标准。”
仅仅用了17天的时间,金基德就完成了这部《弓》。

金基德(김기덕,1960年12月20日-),韩国的著名电影导演。他的电影往往跳出了商业电影的框框,使他成为世界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导演。而且,他的电影题材往往使观众在震撼之馀,带来生活上的反思。
2002年,他的《海岸线》成为了釜山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电影。2004年,他凭着《欲海慈航》夺得柏林影展的导演奖,并于同年的维尼斯影展凭另一套新作空屋荣获导演奖。
作品列表
1996年 - 鳄鱼 (악어)
1997年 - 野生动物保护区域(야생동물 보호구역)
1998年 - 雀笼小客栈(파란대문,即“蓝色大门”的意思)
1999年 - 漂流欲室(섬,“岛”的意思)
2000年 - 实际生活(실제상황)
2001年 - 打回头的情书(수취인불명,即“收取人不明”)
2002年 - 烂泥情人(나쁜남자,即“坏男子”)
2002年 - 海岸线(해안선,釜山电影节开幕电影)
2003年 - 春夏秋冬(봄여름가을겨울그리고봄)
2004年 - 欲海慈航(사마리아,即撒玛利亚的意思,荣获柏林影展导演奖)
2004年 - 빈집(即“空屋”的意思,李丞涓主演,荣获维尼斯影展导演奖)
2005年 - 弓

盘旋在欧洲上空的韩国电影UFO

1960年12月20日,金基德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奉化郡,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山村里长大。金基德小时候就具有绘画的天赋。他的父亲是个经历过朝鲜战争的退伍军人,母亲只是名普通主妇。9岁那年全家移居汉城,金基德在一所农业技学就读。中学还没毕业就辍学走进工厂,从此在那里度过了青春。

20岁那年,金基德应征入伍。五年后退伍,在教堂寻得一份差事,同时坚持画画。1990年,金基德前往法国,在巴黎深造美术,同时靠卖画为生。二两年后回国,贫困潦倒的他开始尝试剧本写作。1993年,他的剧本《画家与死囚》获得剧作教育协会最佳剧本奖。1994年,《二次暴光》获韩国电影委员会最佳剧本奖,次年《非法穿越》再获该奖。这些奖项使他在1996年筹得资金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鳄鱼藏尸日记》,从此走上了职业电影人的生涯。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此前他并没接受过任何有关电影或者美术的正规教育。

1997年,金基德的第二部电影《野兽之都》出炉。并首次入选第16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而这也是他的一部半自传色彩的影片。次年,《雀笼小客栈》成功打入欧洲,曾展出于柏林电影节等八个国际大中小电影节。

1999年,《漂流欲室》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其惊世骇俗的影像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他本人也被贯以变态、恶俗、下流的“美称”。次年金基德推出实验作品《真相》,并组建自己的电影公司。2001年他凭借《收件人不明》再度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不过依然饱受争议。2002年,金基德的影像语言日趋完美,其最重要的作品《坏小子》二度入围柏林电影节,但仅获得艺术奖和演员奖。同年,他说服偶像明星张东健出演自己的低成本电影《海岸线》。本片也被选为当年韩国釜山电影节开幕影片。

2003年,金基德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这也是他唯一一部不“招人反感”的影片。本片当选韩国当年十大佳片之一,并有幸代表韩国角逐200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不过理所当然地名落孙山,连提名也没拿到。可以说金基德作品中散发出的浓厚悲观论调,是奥斯卡所最最深恶痛绝的。

2004年,金基德以《撒玛利亚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电影节,终被授予了“最佳导演奖”的肯定。尽管这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这个奖至少迟到了两年。

金基德已是个被过分涂抹的名字

在过往的七年间金基德的创作是关于畸恋、仇杀、孤独、绝望关于卑微和耻辱。从默默无闻到赢得国际
声誉,由无法公映到一流电影节的频繁邀请。金基德已经成功的走到了大众面前。然而他得到的却是少数赞许和多数的反感与不理解。国际影坛对待他的态度基本如此。而在中国看金基德电影并愿意站出来发表议论者也惯性式的接受并采用现存的评论。观点的过分单一叫人怀疑如此喧嚣的议论之前到底有多少人起码认真的看过他的旧作?只要一提到金基德所有文章毫无例外的使用了诸如:暴力、大胆、残酷、血腥、另类、边缘、情色、惊人一系列本身最泛滥乖巧的字眼。观众和电影节评委以更加猎奇和不安的心理预期等待着金基德的每一部作品。没有经验者则干脆直奔流血画面和三级镜头纷纷寻找金基德影片。网络帮助了这种谣传。经常有人在各种论坛里描述他们在这些电影里目堵了什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越发人云亦云。金基德终于名声大噪但处境也足够尴尬。他的脸上贴着左一个又一个无比花哨却不相干的标签。现在“金基德”已经成为了一个被过分涂抹的名字,面目全非。就像张东健在《海岸线》中那张脸一样已经很“迷彩”了。
公众的哗然始于1999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漂流欲室》作为竞赛单元影片正式角逐金狮奖。这部兼具优美画面与痛苦表达的虐恋片显然分量十足。但也许由于明显违背大众的观影经验该届影展上《漂流欲室》仅获得NETPAC一项外围小奖。紧接着此片在欧洲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绩。较为亲切的评价是:“金基德没有被完全的理解,但他是个天才。”可能因为《漂流欲室》留下的初步印象,欧洲人对金基德念念不忘。在随后的两年里又有《收件人不明》和《坏人》被连续请到西方。有关金基德的种种说法由此产生。大量充满惊奇的影评、分析开始涌入媒体。大体都是描述金基德电影所谓的“残酷凶猛”。因此金基德多次被与日本活跃而怪异的三池崇史并提。除去少数的赞扬,批评声更此起彼伏。女权主义者对金基德尤为反感。时常痛斥他“病态”、“无聊”。金基德作为这五年间各大电影节上最知名的导演之一最终却没能赢得一座足重金奖。这种结果正说明他虽然火热一时但作品引起的仅仅是好奇而非理解。他每每收拾起圣丹斯、布鲁塞尔、蒙特利尔、奇幻电影节为他准备的一些安慰奖项后只好立刻返回韩国准备下一部电影。

更糟糕的是金基德诚恳的态度已被严重损伤。对待各种指责他解释到:“这些批评正是主流面对非主流的不安。”可是媒体对他的言论一次次曲解、误传,不善言辞的金基德曾一度回绝一切采访。好事者的宣传愈发夸张,连众多准色情网站都提供了金基德电影的下载链接。如此局面下不作辩解显然明智。

金基德真相

通过金基德电影,对他本人的猜想自然也会依赖于影像风格。似乎自然合理的,金基德被臆想为冷漠阴暗,表情严肃。这一次又多少产生了偏差。
金基德向来和蔼害羞,面对媒体出言谨慎。出席各种场合永远都戴一顶深色鸭舌帽,有时候背一个单肩挎包。这位知名的韩国导演从没接受过任何与电影相关的教育。似乎他也不需要,他好象生来就会拍电影。
1960年金基德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奉化郡的一个村子。当地多山,经济欠发达,恐怕正如《收件人不明》的故事背景。童年他淘气好动,时常在玩闹中打伤同伴,会自制各种新奇玩物。9岁随父母移居汉城,就读于一所农业技术学校。几年后哥哥被开除,金基德也被迫退学。至此他结束了自己所有的正规学业---小学毕业,初中辍学。随和的几年金基德在多家工厂工作过。20岁应征韩国海军,他服役5年,是一名士官。这段不很愉快的从军经历为《海岸线》提供了种种细节。退伍后由于眼病,金基德躲在教堂里度过了两年,一边打算着将来做一名神职人员一边坚持画画。1990年,当能买得起一张飞机票的时候他立刻飞往法国,并在巴黎学习美术,以卖画为生。留法几年间金基德见闻颇丰,逐渐转变了过去的文艺观点。1994年返回韩国,短时间内写出了《画家与死囚》、《非法穿越》等剧本。由于剧作出色他获得了电影振兴协会的竞赛奖项并募集资助于1996年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鳄鱼藏尸日记》。
金基德的剧作在很大成分上都与个人经历有关联。他有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父亲,受过枪伤,金基德尤为严厉。金基德远赴法国与躲避父亲有很大关系。母亲是一个只会操持家务而不识字的妇女。金基德左手拇指上有一块伤疤,这是他小时候自制火药枪留下的。看来这些资料都表明《收件人不明》最贴近金基德的实际生活。的确,他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这样谈过。
独特的知识结构与早年遭遇使他的表达明显区别于李沧东、洪尚秀等学者型韩国导演。应该说剧本新意与形式美感才是金基德作品的长处。从小画画,扎实根底使他能把画面安排得美术作品一样漂亮。而他的剧情发展总不落俗套,充满意外。主人公无一例外的遭受不幸,命运一直下沉到底,不留希望,不迎合观众的心理预期却又合情合理。
在《坏人》公映后有人批评剧情,认为把一个女大学生变成妓女这无法接受,有违道德。金基德在多次访谈中困难的解释道:“不是我把这个女孩变成妓女的,问题恐怕存在于我们社会本身。”。“在韩国人们常按学历和社会背景判别人的优劣。所以他们才会因为那个女个学生的不幸而感到被冒犯。我想做的是抹掉这种社会划分和界限。
金基德更关心的是生成悲剧的原因以及被大众视野忽略的各种人物。并且他十分尊重女性。这样看来金基德其实无比悲悯、脆弱。远不像被传媒定性的那样。
怀着好奇心与优越感逛动物园一样围观金基德,那才是真正的残酷。

1996年《鳄鱼藏尸日记/鳄鱼/Crocodile》
1997年《野兽之都/野蛮生物/Wild Animals》
1998年《雀笼小客栈/雏妓/情色屋檐下/Birdcage Inn》
1999年《漂流欲室/水上宾馆/The Isle》
2000年《真相》
2001年《收件人不明/打回头的情书/Address Unknown》
2001年《坏小子/烂泥情人/只爱陌生人/Bad Guy》
2002年《海岸线/The Coast Guard 》
2003年《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 and Spring》
2004年《撒玛利亚女孩/援交天使/Samaritan Girl》
2004年《空房间/空屋情人/3-Iron》
2005年《弓/The Bow 》

1996年 《鳄鱼藏尸日记》(Crocodile):主人公是一个无耻的人。他在汉江水下有一间美丽的密室。他隐藏溺水者的尸体并向死者家属勒索钱财。作品本身虽然成功但影响较小。
1997年,金基德的第二部电影《野兽之都》。并首次入选第16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而这也是他的一部半自传色彩的影片。

《雏妓》 (1998)
本片是良家闺秀自愿成为妓女的故事,《雏妓》(Birdcage Inn)中23岁的妓女贞花颠覆了一个家庭,一座旅馆,给所有接触过她的人造成了道德难题。最终单纯的慧美也朝圣般的出卖了自己的初夜。男性人物个个面目狼狈,也许在这100分钟里完全是女人的胜利。当年《雏妓》至少参加了8个国际影展。较著名的有俄罗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作为全景单元的开幕影片)。虽然未赢得实质荣誉但西方评委们还不至于很快忘记这个韩国人的名字。

《真相》(2000)

两个具有暴力倾向的男人在片中相遇。画家在一个神秘女人的引领下发觉了生活的扭曲与无聊,他展开了对周围人的报复行动。

片中代表金基德另一个性格的在看到一出舞台剧时,被他的身份怂恿,一个主观镜头跟随着他潜意识的脚步,监视着他每一个想法,做下纪录。在经过一段意识之旅后,主角回到现实,才发觉汉城完全没有任何改变。金基德解释道:“电影不会改变现实,只会改变个体的意识型态。”他依照自己的剧本轮廓18部摄影机在200分钟内完成了全片摄制,并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还要把多重主人公身份的手法用到日后自己的每一部电影当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漂流欲室》 (2000)
金基德似乎偏爱这类虐恋,歧恋的故事,后来他又拍出了《坏小子》,一部仍然令人无法想象的影片。在《漂流欲室》中,在逃犯会用做鱼钩的钢丝钳成各种玩具,亦在警察的追捕之际将其吞下肚中;哑女在男人要离开她的时候将一串鱼钩放入私处,又残忍的拉出,自惨的怪异景象令人吃惊。而他们疗伤的方式竟然是**。
摄影是水墨山水,音乐让人怦然心动,然而内力却涌动着无法言说的暗情性欲,这便是这部影片复杂而神秘的影像织体。

《收信人不明》 打回头的情书 (2001)
金基德在有限的时间和时空内,集中罗列了整整一个被欺凌被损害的弱势群体。其壮烈的悲哀让人胆战心惊。20世纪70年代的韩国,是金基德最不堪回首的岁月。在那个人间地狱,没有人能够舒坦地活着。

《坏小子》(烂泥情人) (2001)
这部颠覆传统影像的半抽象化电影,俨然已把金基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念发挥到极致。确切地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关于一个触目惊心的、逾越阶级身份的畸形爱恋。
导演编排的巧妙之处就在于,直到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一直深而不露的男主角原来是个哑巴,但在影片中他却控制了事件的进程,人物的命运。这是一个男权主义的影片,故事想透露给观众的是女孩子都不必要太清高,其实你不过是一个天生的妓女。

《海岸线》 (2002)
金基德通过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控诉军政府统治集团为利益不择手段的暴行和虚伪本质,描述朝鲜半岛分裂下人性的一场集体疯狂。
驻守在海岸线的姜上兵,他的职责岗位致使一个肉体和一个灵魂的毁灭。失去了爱人的美英在留给她痛苦回忆的海岸线边寻找着她的男人英吉,她把这里的每个士兵都看成了她的英吉。尽管她精神上的创伤还未痊愈,可还要继续承受肉体上的蹂躏。美英慰安妇般地与每个大兵**,直到怀上了身孕。接着,兵营变成了手术台。惨绝人寰的堕胎手术,在光天化日下赤裸裸地进行着。 与此同时,姜上兵也是被损害的对象。当他良知的本性苏醒时已经完全偏离了军方的利益,于是政府毫不迟疑地将之推出圈子。姜上兵是被欺骗的对象,他起初的行为只是源于对政策规范的无条件执行,只是在尽一个军人的义务。很可惜笼罩在人性自责圈中他无法欺骗自我,这使他很快就失去了政府的庇护,甚至失去了自己作为军人的权利。姜上兵丢掉了灵魂,行尸走肉般地穿梭在街头,引来熙熙攘攘的围观者。此刻他若无其事地把刺刀刺进了一名谈笑风生的无辜者的小腹。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 / 春夏秋冬 / 僧家入定) (2003)
导演金基德的作品作风一向大胆独特,本片也不例外。单是内容就已经非常奇特,一个以和尚为主角来说佛理的故事,却掺杂了赤裸裸的性和暴力。电影仿佛是一个晓谕人生的佛偈。最后的一个镜头颇含深意,座落在山顶的佛像就那样静静地望着,好像凝视着尘世间的一切悲喜……

《玛利亚城的女孩》( 撒马利亚的少女 / 欲海慈航 / 哭泣荒原 / 援交天使) (2004)
这是韩国导演金基德一部情色题材的影片,《撒玛利亚城的女孩》再次将唯美的镜头瞄准虐恋的男女,与《漂流浴室》不同的是,本片的故事发生在都市,许多室内情爱画面非常迷人。既情色又慈悲的《撒玛利亚城的女孩》为他摘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空房间》 (空房诱奸 / 感官乐园 )(2004)
金基德的作品在韩国一向难以为主流所接受,这次的《空房间》又找来“慰安妇事件”中饱受批判的李成延做女主角。不过金基德凭这部影片在威尼斯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空房间》比起金基德以往的任何影片都要“正常”,也打破了他的许多惯例,男人没再杀人,女人没再做妓女,画面也少了些鲜血。画面的紧凑和流畅,绝不会产生沉闷和冗长感,反倒会让人更加地投入到情节当中。

《弓》 (2005)
今年金基德又再次携带新作《弓》参加了戛纳“一种注目”单元。影片讲述一个60岁的老人,和一个16岁的女孩共同居住在一个小船上。他计划在她17岁的时候娶她,并带她离开这个世界。然后,人们来到船上捕鱼,同时也见到了那个女孩,而这个从来都在海上生活的女孩也开始对城市人感了兴趣,而那个老人却也开始变得紧张和乖戾。这部电影有点像他的《漂流浴室》,充满了极端的色彩。金基德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他就迷恋这种把人性推到极致的状态。

阅读全文

与柏林电影节韩国导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四渡赤水电影完整播放 浏览:897
艾米1895电影院 浏览:81
有些看电影为什么要删减 浏览:154
韩国华尔街电影演员表 浏览:66
看完整版电影可以看盗版吗 浏览:4
迫在眉睫微电影音乐赏析 浏览:19
筑梦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76
精美电影同人图片大全 浏览:809
泰国电影从身体里爬出蜥蜴 浏览:467
香水电影片段大全 浏览:536
天蚕变电影粤语 浏览:206
好兄弟睡了我老婆的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926
法国新浪潮电影1940年代末 浏览:102
中国电影院开场音乐是什么 浏览:680
周星驰电影背景音乐抖音 浏览:118
电影节交钱就能入围 浏览:635
英文电影票图片 浏览:907
浪漫爱情的电影动漫图片 浏览:805
日本动爱情动作电影 浏览:538
爱情公寓电影主创名单 浏览: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