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大話西遊2周星馳版電影

大話西遊2周星馳版電影

發布時間:2021-07-23 06:30:17

周星馳拍的大話西遊被評為最垃圾電影

被影視批評家稱做"無厘頭鬧劇"的《大話西遊》1994年拍攝完成,1995年投放到大陸市場,觀眾反應寥寥,票房慘敗,甚至在內地被評為當年的「十大最差引進片」。在沈陽,排著長隊買電影票的觀眾進場後,不等結束就罵罵咧咧大呼上當,中途退場;在上海雖然前期看好,但是與同期上演的電影相比,票房仍然平淡,同期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票房接近600萬,《陽光燦爛的日子》為600萬,《紅番區》達到800萬,最高紀錄當屬《獅子王,》高達1000萬元。而河北省電影公司只要了《月光寶盒》,沒要《大聖娶親》。他們不看好這部影片,認為它「太鬧」,特別是《月光寶盒》,「特別沒勁」,河北省電影公司買了《月光寶盒》4個拷貝,在整個河北省的大小影院的票房成績是20多萬元,成績在普通影片中也屬平平。1996年2月,《月光寶盒》還是作為寒假影片推出。三個月後《大聖娶親》登場,可是兩部票房都只在20萬左右,甚至不少場次的觀眾是以個位數計算,有些電影公司在放映兩天後就決定用國產影片替換掉《大話西遊》,以免更多損失。當時同期放映的《風雲》票房為370萬,還有後勢強勁的《挑戰者》。

但是突然在兩年後的一天,有人無意間脫口而出:「你要是想要的話你就說嘛,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呢,雖然你很有誠意地看著我,可是你還是要跟我說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嗎?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難道你真的想要嗎?……」,於是《大話西遊》就在中國高校首先是北京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掀起了一股強烈的旋風,大學生們買盜版VCD的熱情猶如滔滔洪水不可阻擋,在大學生集中居住的區域,幾乎每個宿舍都會隱藏著幾個水平很高的「大話迷」,由於他們不斷使用《大話西遊》中的各種「精粹對白」,互相傳播,激起了大學校園疊浪式的反響。「《大話西遊》好看」以謠言傳遞的速度,迅速在各大高校中傳開。不懂《大話西遊》,不看《大話西遊》被認為是與時代脫節,根據《大話西遊》改編的各種版本的故事也隨之而出,年輕人以其取之不盡的熱情反復欣賞著廉價盜版帶來的歡愉,看《大話西遊》成為像聽流行歌曲一樣不可缺少的業余功課。

更為有趣的是,《大話西遊》在全國電影院發行失敗後,拷貝傳到了北京電影學院,這部荒誕不經的另類版《西遊記》在這所以電影為專業的大學一上銀幕便博得滿堂喝彩,其巡迴式的結構,被演繹成反叛性格的劇中人物,另類的愛情故事,被新一代准專業人士高度贊賞,甚至《大話西遊》中的對白都被奉為青年時尚的《聖經》。

《大話西遊》的重出江湖是從1997年2月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開始的。當時正值春節,觀眾需要娛樂,而周星馳的片子又是熱鬧非凡,最適合中國人春節熱熱鬧鬧的氣氛。但沒有想到的是,電影頻道的播出培養出後起的一大批「大話迷」。其中許多人一次不落地看完了電影頻道《大話西遊》的所有重播。這部被安排在非黃金時間播出的影片卻創下了黃金時間播出的收視率。此後,《大話西遊》正式進入火爆期,整個中國大陸忽然就掀起了《大話西遊》熱,無論是褒還是貶,校園、辦公室、網路聊天室,處處都在談論《大話西遊》。對《大話西遊》這部戲仿電影的戲仿《天下無雙》推出,其相關衍生商品也隨之出現。

於是,在整個北京高校,開始有人研究起至尊寶穿梭於月光寶盒的寓意,有人四處尋找劇本。清華網站上的帖子這樣說:「清華人對《大話西遊》的痴迷程度,可謂天下獨絕。日常生活之中,反復引用,直至舉手投足,隻字片語,便能傳情達意,心領神會,然後可以接下來,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哈哈大笑,暢快不已,蔚為奇觀。」

校園外的《大話西遊》熱也在以另一種方式傳遞著。如果說《大話西遊》在校園里的傳遞是以寢室為單位,那麼在校園外就是以辦公室為單位傳遞。《大話西遊》曾經創下過一些驚人的紀錄,許多從來不屑看港台影片的VCD族,非奧斯卡經典影片不看者,因為《大話西遊》的久負盛名而難以按捺住好奇,從此一看而不可收拾,《大話西遊》的受關注程度遠遠高於奧斯卡最佳影片。關於《大話西遊》的故事層出不窮,靠《大話西遊》開始一段感情的例子更是不乏其例。隨後有許多《大話西遊》社團或群體開始成立,他們定期復習和研究各種版本的《大話西遊》。

網路傳播:新媒體技術方式成就《大話西遊》

《大話西遊》在電影資料館的記錄很少,它是通過盜版VCD、網路傳播方式率先在年輕人群體中傳播開來,經過了新形式的人際傳播、最後進入主流媒體的。

文化產業運作系統中最為關鍵的一環是現代傳媒。當代社會,以聲光電為主體的現代高科技傳播媒介早已超越了時空界限,滲透到當下生活的各個領域。這些媒介將以往很難到達大眾的文化產品迅速廣泛地傳播到各個時空領域。這種廣泛傳播的文化產品一方面滿足了人們文化消費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引導、「製造」,甚至規定了這種需求,控制和規范著文化消費者的消費趣味和消費方式。《大話西遊》的先冷後熱,正是當代中國高科技傳媒(包括網路、VCD、甚至盜版VCD等)編寫的現代神話。

盜版錄像帶和盜版VCD的興起是《大話西遊》起死回生的重要原因。1996年年底,《大話西遊》的發行一改窮途末路的境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盜版VCD開始猖獗,原來愛上電影院的人突然發現只用花上電影票的一半錢就能看到最新的電影,而本來就不上電影院的自此也更不會選擇前者,盜版世界開始無孔不入。據一位號稱北京盜版界四大家族之一的大賣家透露,早在1995年,就在北京市場出現過《大話西遊》的盜版錄像帶,但銷售平平,直到1996年底VCD版本出現,當時每盤30元的高價位都沒有嚇倒《大話西遊》迷們。真正的火爆是在1997、1998年間,在這一段盜版VCD的黃金時節,《大話西遊》的銷售也屢創高峰,最高記錄一天就賣到上百張。 熱銷的場面通常發生在公司和新聞單位。這個大賣家透露,在這兩年期間,他無論拿多少《大話西遊》的盤都會被搶購一空,光他個人這些年手中賣出的《大話西遊》VCD就有兩三千張,以他的『業內專業眼光』分析,全國至少賣出十萬張以上,北京至少佔到四五萬張。」
當然我在這里不是為盜版VCD作什麼宣傳,而是透過這一現象來思考大眾文化在大眾中滲透的方式。其實,在許多國家網路發展初期,校園都是盜版盤的發散地。

與盜版同步,《大話西遊》是與我國互聯網的興起同步發展的。可以說,是互聯網在中國高校的高速發展,網路傳播的新媒體技術的馴熟傳播催生了「大話一代」。網站的火爆帶動了《大話西遊》的火爆,《大話西遊》又為最初的BBS提供了合宜的話題。

自從1991年網路誕生以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 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網民數量的高速增長,為信息的傳播提供了無限的機遇,也為《大話西遊》的火爆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加上網路BBC、OICQ聊天網、網路評論等附屬平台推波助瀾的宣傳,《大話西遊》風起雲涌就成為一種必然。《大話西遊》在高校的風行,在時間上恰好與高校網路的建設和高校網民的形成有同步關系,也與高校一代網民的網路交流技術的提升和網路消費慣習的形成有關。

網站的興起帶動了《大話西遊》的熱浪湧起。許多青年學生受到網上「風雲」的影響去找《大話西遊》,而更多的「大話迷」是在看完《大話西遊》想到網上去討論,去一吐為快。這是中國最早一批校園網民,也就當然地成了《大話西遊》迷。這些人年輕、沖動、能迅速接受新鮮事物,又有一點青春反叛色彩。新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空空如也,缺乏內容;新建的聊天室、BBS也需要共同的話題,於是,《大話西遊》應時而出,為無數的綉球同時擊中,成了新一代校園網民的「新寵」。

1998-1999年是《大話西遊》網上討論的高峰期,你只要隨便輸入《大話西遊》幾個字,搜索引擎就能找出四五十個《大話西遊》的專門網站。當然許多網站內容相近,多為《大話西遊》故事簡介、故事新編、對白與故事的活學活用、「大話迷」論壇等。

大眾文化培養了它自己的消費群體。這個群體反過來會有更多的需求,這種需求又會帶動大眾文化市場。《大話西遊》將許多學生培養成了適合這種品位的人,反過來,他們又要求更多的類似產品。如果社會沒有提供,他們就自己製造。後來的《大話西遊》成了網路社區成員的一個共同的創作源泉。他們「創立」了《大話西遊》「股東大會版」,甚至創立了《大話西遊》「考研版」,帶動了一大批「大話口水文學」的蓬勃發展。

經典的解構:大眾文化的意識形態

依託於現代電子媒介的大眾文化必然是跨國的、全球的、世界的,又是本土的、民族的、地緣的和社群的。作為公共空間,它是不同意識形態匯集、交流、溝通、共享、對立、沖突的公共場域,又是社群特別是弱勢群體和邊緣話語的表達場域。當代"文化研究"一直致力於關注社會中弱勢群體的利益,批判、解構精英主義的文化概念,重新審視文化轉型期大眾弱勢群體在不平等社會現實中的地位變遷。這樣,文化研究就發展出了一種嘗試重新發現與評價被忽視邊緣群體的文化的研究機制。由此決定了文化研究的一個基本原則,即它堅持審美現代性的批判意識和分析方式,不追逐所謂永恆、中立的形而上價值關懷,相反它更關注充滿壓抑、壓迫和對立的生活實踐,關注現實語境,對晚期資本主義文化制度形態進行了嚴肅的不妥協的批判。在英國伯明翰文化研究的初期,這種立場表現為對於工人階級文化的歷史與形式的關注,而後來的大眾文化研究、女性主義研究、後殖民主義研究等等也都堅持了這一從邊緣顛覆中心的立場與策略。可以說,對於文化與權力的關系的關注以及對於支配性權勢集團及其文化意識形態的批判、否定和超越,是大眾文化研究保持其持久生命力的原動力。傳統的經典《西遊記》在這里被解構了。過去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唐僧、孫悟空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現在被演繹成了既是它又不是它的另一個故事。原先的經典被再編了一通故事,戲說中有戲謔、荒誕和噱頭,也有對某種既成規范的挑戰、反叛和批判,有一種加入時尚(反叛的時尚)的先鋒感,還有有一種惡作劇的快感。

也許,把《大話西遊》說成顛覆、解構、戲仿、後現代主義,對於《大話西遊》的導演劉鎮偉和主演周星馳來說是過於深奧了。他們是基於自己對喜劇的理解來尋找合適的主題的。他並不如某些先鋒電影人那樣,對形式甚至電影本體的突破有自覺的追求。周星馳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只是個演員」,他說他所想的只是逗樂觀眾。對周星馳來說,無厘頭的目的就是搞笑。 用周星馳本人的話來說:「我就是個拍電影的,這是我的生意。我當然希望大家也喜歡,但很多人用很高深的理論來評價,老實說,這些我都不太懂。」他拍攝《大話西遊》,只是因為想講一個愛情故事,「《西遊記》本身太精彩了,《西遊記》這個名字太棒了……在商業號召力上是很值得去拍的」,但是,如果按原小說拍,有很多特技,很難拍,而他「又很想去拍,所以就把它改編一下,改成一個我們能力能夠做到的愛情故事。」這就是《大話西遊》最初構想的由來,它對傳統的所謂「顛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技術和資金能力的局限造成的。

但是,劉鎮偉和周星馳又的確是從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前理解開始他的《大話》運作的。不同於內地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它是商業製作的;不同於國內傳統的藝術的認識教育功能,它是純粹為了消費者娛樂的;不同於對於古典名著的嚴肅的正劇定位,它是戲謔的無厘頭搞笑版;不同於傳統主流意識形態的宏大主題,它實際上著力表現的是一些邊緣群體或曰小人物的喜怒哀樂。

青年導演賈樟柯說:「我想我們年輕一代的導演可能都比較容易受到他(周星馳)的影響……無厘頭電影關注和表現的常常是一些小人物,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的是艱難與困境,而無厘頭喜劇就是一種自嘲和自我安慰的感覺。要生活下去,不能傷感下去,這是他們的掙扎和自我拯救,這也是他們在無奈感與無力感里唯一能做的事情。」[i]

因此,無厘頭在特定的歷史時刻,確實具有了對於當代電影的、藝術傳統觀念的、傳統意識形態的顛覆、解構、戲仿功能,甚至具有某種後現代色彩,盡管這是周星馳所始料不及的。

後現代的主導風格就是反諷或戲仿:一種刻意的混雜,戲謔的模仿。它被當作新發明的手段而四處運用。後現代是現代主義和現代文化因面臨自身視象化策略的失敗而引起的危機,它是後現代性的文化所帶來的文本危機、經典危機、程式危機,甚至原有視覺機制的危機的產物。《大話西遊》用一種娛樂搞笑的市場化大眾文化意識來質疑、戲仿過去過度政治化的,純藝術的電影理念和電影功能觀。在《大話西遊》中,除了愛情沒被完全解構外,其他一切都可以被解構或者已經被解構了,像時空關系、人神關系、師徒關系、生死關系等等。在這部影片中,師父不像師父,而是一個羅羅嗦嗦、可笑無力的"政治老太太",一個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斷說教的"饒舌婦";徒弟不像徒弟,竟敢教訓師父,踢師父,甚至因為不堪忍受師父的羅嗦而把他送給仇敵牛魔王……這種反邏輯、反傳統的做法,嘲笑和摧毀了權威,同時也嘲笑了道德的虛偽。《大話西遊》在玩世不恭和調侃中,消解了青年學生們一直信奉的通過長期教育獲得的理想、價值和追求的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大眾文化無疑也是一種意識形態,它通過市場蔓延,有時候顯示出了相當強大的力量,甚至使某些長期灌輸和教育的理念一朝瓦解。

《大話西遊》為代表的大眾文化確實如部分電影評論家所言是"媚俗"的。媚俗是任何大眾文化的產品都具備的特徵。這是大眾文化的本質決定了的。既然大眾為"俗"(這里的"俗"只具備與"高雅文化"相比較的意義,不是平常意義上帶貶義的"俗"),大眾文化要迎合大眾就必然媚俗,投"俗"所好。於是,《大話西遊》中,首先解構的就是混淆雅俗文化的界限,賦予"俗"以一種內涵,然後在"俗"的新世界裡流連忘返,在這里,意義、神聖、超越等概念被淡化了。用一些人的話來講就是,《大話西遊》真正地平民化了、"俗"化了。
一些持媚俗觀點的人,表現出對大眾文化的強烈否定態度。這與早期法蘭克福學派對待大眾文化的態度一樣,認為大眾文化具有商品化的趨向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徵。他們認為,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文化產品的生產和大眾也被納入根據市場價值進行交換的商品運行軌道,文化藝術淪為商品;而且大眾文化這種商品化、標准化、單面化、操縱性、控制性的特徵,壓抑了人的主體意識,也壓抑了人創造性和想像力的自由發揮。但對於《大話西遊》迷們來說,《大話西遊》卻是人的創造性和想像力發揮的極至。無論是從電影的內容,還是形式,包括對白都含有年輕一代的不受約束,自由張揚的個性特徵。

無疑,當今的大眾文化已不具有社會階層的屬性,而只代表一種文化態度。大眾文化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是以都市大眾為消費對象,通過大眾傳媒的服從市場需求的一種商業化製作,具有無深度、模式化的、易復制的等的諸多特點。大眾文化只代表著一種文化態度,這一點是它與傳統的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不同的。精英文化孜孜於終極關懷與未來構想,更注重一種理想境界的嚮往與構造。從這一點上來看,精英文化無疑是可敬的,但遙不可及的烏托邦品性又讓現實世界的人生疑。而且,人類社會血火交織的歷史,特別是近代大規模的戰爭悲劇表明,不論理性烏托邦還是技術烏托邦都不能拯救人類,未來並不僅是善的誘惑,技術也並不一定能夠為人類帶來美好的明天,一個最觸目驚心的事實是:"正是在美好未來的名義下,在美妙動人的音樂聲中,在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德國法西斯從容不迫地進行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和最殘暴的殺戮。"
大眾文化則只是滿足於個人膚淺的文化消費,藉助於高效的現代傳播媒介,具有其他任何文化形式無可比擬的廣泛性、平等性和參與性。快樂是大眾文化的最高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種輕松愉悅。因此,所有會給它的讀者帶來痛苦的因素都被剔除,所有令大眾感到沉重和壓抑的東西都會被排斥,這實際上是它具有所謂解構功能的一個主要原因:它是因為它的排他性選擇自然帶來了解構的「副產品」。

話語方式變革:「無厘頭」與後現代語言顛覆

說到《大話西遊》,不可不說它的語言。《大話西遊》的一個重要成功是它的無厘頭語言所引起的日常話語方式的變革。大話,成了晚生代的文化選擇。這部電影中的許多對白今天已經成了許多大學生特別是大話迷的口頭禪,成為「大話一族」相互交往的通行證。

「無厘頭」是指廣東俗語,帶有某種貶義,意為一個人做事說話沒中心,沒規程,沒頭腦,說話辦事粗俗隨意,亂發牢騷,令人難以理解。」一種無厘頭語言,居然長時期風靡校園與大話一族之間,可見它的影響力之大。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雖然許多大眾文化產品像電影、通俗小說、電視劇等都產生了很大影響,但其語言影響到日常現實生活,甚至成為某種在特定范圍內「通行」的語言模式的,卻為數不多。《大話西遊》就是這種創造了一種話語模式的作品。在一段時間里,它廣泛地影響到一些青年的語言習慣,甚至以這種話語方式構成了所謂的「大話一代」。

作為「經典」的《大話》的精彩對話比比皆是。請聽:
「豬啊!――」
「我Kao! I服了You!」
「需要嗎?不需要嗎?」
「歐你媽個頭呀,歐,我已經說了不行了,你還在放放放,完全不理會人家受得了受不了你……」
「你要是想要的話你就說話嘛,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像要呢?雖然你很有誠意地看著我,可是你還是要跟我說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嗎?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難道你真的想要嗎?……
「你有多少兄弟姐妹?你父母尚在嗎?你說句話啊,我只是想在臨死之前多交一個朋友而已啊。所以說做妖就象做人一樣,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了,是人妖。人和妖精都是媽生的,不同的人是人他媽的,妖是妖他媽的……你媽貴姓啊?」 周星馳的無厘頭搞笑技巧,實際上是一種腦筋急轉彎式的「包袱」,所有的喜劇效果在最後一個多此一舉的提問中達到高潮,喜劇效果引起的是一種荒誕感。

97年之後,年輕的大學生之間對這些句子在大學校園里不絕於耳,無論是他們熟識的朋友和同學們的聚會、聚餐和閑聊,還是素不相識的人們偶然相遇,《大話西遊》的台詞都是相互認同的暗號或牌照。 當時的不少大學生能夠整段整段背誦《大話》的所有台詞,可以相互接龍而毫無半點差錯。2000年,當周星馳來到北大做演講時,不少大話迷仍然能大段大段地背誦《大話》台詞,從而使已經淡忘台詞的周星馳本人都大為驚詫,並頗為尷尬。

「大話迷」多為九五年以後的大學生,他們生長於文革後,更多是在商業化浪潮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的青春期被各種撲面而來的物質所充塞,他們對「人文關懷」、「人文精神」之類的大詞有先天的隔閡,他們承載不動過多的社會意義和歷史記憶,他們是反叛的,但他們更為現實,他們往往只關心那些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東西。(註:參見文化研究網 任曉雯:《大話西遊》與「文革後一代」的主體性建構。)

校園時尚與「悟空的愛情」

大眾文化的離經叛道是不能超出大眾的接受限度的。有人說,在《大話西遊》中,導演劉鎮偉將一切都解構了。惟獨沒有解構得了愛情。導演試圖將人世的神聖與英雄形象嘲弄一番,沒想到,在愛情面前遭到了狼狽不堪的失敗。網上普遍的觀點是,「《大話西遊》其實就應該叫做"悟空的愛情"。《西遊記》寫了悟空的出生、學藝、奮斗以及被馴化。就是說是關於悟空的正史。而《大話西遊》則寫悟空的愛情,是關於悟空的野史。《西遊記》的悟空是宣傳片,《大話西遊》的悟空是生活片。正是出於這種將神聖事物生活化的企圖,導演才敢於進行大膽的演繹。對此,清華網民的帖子充滿深情:「《大話西遊》本質上是一部轟轟烈烈的愛情悲劇。與尋常不同,它又揉和了神話、武打、搞笑諸因素,因而別具一格。這樁愛情的主人公既不是總經理,也不是大學生,而是孫悟空,這位中國土生土長最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他的反叛性格和英雄氣質,古往今來早已被無數次演繹過,而唯獨悟空的愛情卻一直被遺忘了。《大話西遊》完成了這個開創性的嫁接。『英雄救美』這古老的話題,如今終於在孫悟空身上迸發出前所未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悲劇性的結尾是人們所始料未及的,但也正是它給這部影片添上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話西遊》以其「愛你一萬年」(這也成了後來劉德華專輯的主打歌曲曲名)的煽情,騙倒或俘虜了一代人。

完整大話西遊1-2,周星馳版本,超清,百度雲

上下全集超清國粵雙語,公主號「慘笑指南」回復「大話西遊」

⑶ 電影大話西遊總共有幾部

電影大話西遊總共有2部。

第一部是《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第二部是《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又名仙履奇緣)。

《大話西遊》由《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兩部組成,講述了一個跨越時空的悲喜交加的愛情故事。影片於1995年在中國香港和內地上映,直到1997年後才開始在內地各個高校和網路上流傳並迅速走紅。影片上映20年之際,《大話西遊》於2014年10月24日在內地重映。

(3)大話西遊2周星馳版電影擴展閱讀:

《大話西遊》的風靡內地今天看來仍然像一個奇跡。1995年公映時,它在人們的心目中和「庸俗」、「吵鬧」這樣的字眼聯系在一起。但不知道是哪一年春節的電視里,也許是1998年,也許是1999年,完整地看完一次《大話西遊》,那一刻,你的世界觀或許從此就被顛覆了。

《大話西遊》之所以沒在香港那麼火熱,是因為香港人對於「無厘頭」已經司空見慣,而之所以要過幾年才能風靡內地,那是因為它出現的時間比人們能夠理解它的時機早了幾年。

不過結果是一樣的,那就是「後現代」和「無厘頭」的語境全面顛覆了我們的審美習慣,至於它的影響,一直綿延到現在乃至以後。

⑷ 周星馳飾演至尊寶的兩部電影為什麼叫「大話西遊」

大話西遊是 原定的劇本名稱,後由於劇情過長沒法在一部電影里放下才分的兩部
之所以後來有了你說的那兩個名字是,編劇認為這個是他心目中的西遊記的結局《西遊記》正式的是100回,說101回的原因就是編劇原劇情上的拓展
由於 大話西遊這個名字和周星馳的電影風格接近 所以傳播的更廣泛罷了
而且這個電影的 英文 名字 是 A Chinese Odyssey (中國版奧德賽),更加和劇情難以掛鉤

⑸ 求周星馳版大話西遊2部電影下載的種子 要高清720P的 中文字幕

不用去優酷,那玩意很需要網速的,去pps在線看就可以,另外下載 風行 看也可以,風行看的話,你看一遍它會自動下載下來的

⑹ 周星馳演的所有電影

《捕風漢子》
《最佳女婿》
《龍在天涯》
《義膽群英》
《流氓差婆》
《望夫成龍
《一本漫畫闖天涯》
《龍鳳茶樓》
《風雨同路》
《咖喱辣椒》
《小偷阿星》
《師兄撞鬼》
《賭聖》
《無敵幸運星》
《江湖最後的一個大佬》
《賭俠》
《整蠱專家》
《龍的傳人》
《新精武門1991》
《逃學威龍》
《賭俠2上海灘賭聖》
《情聖》
《豪門夜宴》
《漫畫威龍》
《家有喜事》
《逃學威龍2》
《審死官》
《鹿鼎記》
《鹿鼎記2神龍教》
《武狀元蘇乞兒》
《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
《唐伯虎點秋香》
《濟公》
《破壞之王》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
《國產凌凌漆》
《西遊記之101回月光寶盒》
《西遊記完結篇之仙履奇緣》
《回魂夜》
《百變星君》
《大內密探零零發》
《食神》
《1997家有喜事》
《算死草》
《行運一條龍》
《喜劇之王》
《千王之王2000》
《少林足球》
《功夫》
周星馳
1962年6月22日
中國香港
血型:
O
身高:
174
厘米
體重:
65
公斤
婚姻狀況:
單身
相關影人:
羅慧娟(初戀女友)
張敏(緋聞女友)
孫佳君(緋聞女友)
朱茵(緋聞女友)
莫文蔚(緋聞女友)
張柏芝(緋聞女友)
趙薇(緋聞女友)
黃婉佩(緋聞女友)
於文鳳(緋聞女友)
黎姿(緋聞女友)
煉煉(緋聞女友)
黃聖依(緋聞女友)
別名昵稱:
星仔,星爺,周星星,周生(昵稱)
文化:中學
女友:於文鳳
昵稱:
星爺、星仔、周星星
生肖:

祖籍:
浙江寧波
星座:
巨蟹座
偶像:
李小龍
,王羽
性格:
開朗,和氣,倔強
興趣:
唱戲
最喜愛的明星:
周潤發,成龍
李小龍
最感激的人:
李修賢,萬梓良
最喜愛的演員:
羅拔狄尼路,德斯汀荷夫曼,查利卓別林
欣賞的香港演員:
新馬師曾,梁醒波
李小龍
最喜愛的歌星:
梅艷芳
最喜愛的歌:
抒情歌
喜愛的運動:騎馬,足球,檯球
最喜愛的舞蹈:
DISCO
最喜愛的服裝:
便服
最喜愛的鞋:
布鞋
最喜愛的飾物:

最喜愛的顏色:
藍色
最喜愛的動物:

最喜愛的狗:
老虎狗
最喜愛的食物:
麵食
最喜愛的疏菜:
芥蘭菜
最喜愛的水果:
芒果
最喜愛的旅遊地:
巴黎
最尷尬的事:
遲到
最害怕的事:
怕黑
最失望的事:
戲演得不好
最大的希望:
賺大錢
讀書
最差的科目:
數學
長相像誰:
爸媽各一半
最想去的地方:
家裡
最愛的音樂:
古典音樂
喜歡的書:
中國古典小說,漫畫
喜歡的季節:
春季,秋季
喜歡的人:
母親
最大的心願:
自導自演
目前最希望合作的導演:Steven
Spielberg
最佳搭檔∶吳孟達
李力持

⑺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高清完整版電影

提取碼:u5c4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又名《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是周星馳彩星電影公司1994年製作和出品的一部經典的無厘頭搞笑愛情片,改編依據是吳承恩所撰寫的神怪小說《西遊記》,該片是《大話西遊》系列的第二部,由劉鎮偉導演,技安編劇,周星馳製作,周星馳、朱茵、莫文蔚、蔡少芬、陸樹銘、吳孟達等人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至尊寶為了救白晶晶而穿越回到五百年前,遇見紫霞仙子之後發生一段感情並最終成長為孫悟空的故事。該片於1995年2月4日在香港首映並入圍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和最佳男主角獎,周星馳憑借該片獲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和第二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男主角獎。

⑻ 周星馳演過的所有電影

周星馳演過的電影有《賭聖》、《整蠱專家》、《龍的傳人》、《逃學威龍》、《長江七號》。

1,《賭聖》

影片中周星馳飾演左頌星(阿星),一個中國特異功能大師張寶勝的弟子,申請來港與三叔團聚。阿星投靠三叔後,被發現星的特異功能,三叔教導阿星要以賭神為偶像,將賭發揚光大成為新一代的賭聖。

從此在香港行走江湖,引起台灣賭王陳松與香港賭王洪光的注意,痴情的阿星卻愛上了賭王的卧底綺夢,賭王用綺夢威脅阿星,讓阿星沒有精力去參賽,最後參加世界賭王比賽,眼看賭王就要贏了,最後關頭三叔救出綺夢來到賽場,阿星特異功能恢復,最終戰勝賭王。

4,《逃學威龍》

飛虎隊第一號殺手周星星(周星馳飾)被局長(黃炳耀飾)派往校園當卧底找失槍,達叔(吳孟達飾)則扮工友協助。周星星心不甘情不願,在學校狀況百出,直到遇見負責輔導工作的何敏(張敏飾),才奮發圖強成為同學間的領袖。

後來何敏發現周星星的卧底身份,一怒之下對周星星不理不睬。

學校里有學生與黑社會老大大飛(張耀揚飾)來往,周星星由達叔得知大飛走私軍火,趁夜將大飛的軍火運走,達叔卻被大飛所抓。第二天大飛要周星星用軍火交換達叔,周星星依約前往,但趁機將軍火引爆,大飛大怒,追周星星與達叔至學校。

正巧同學們為了准備校慶活動留校工作,大飛挾持學生與周星星對抗,千鈞一發之際局長出現,解救了周星星與學生。周星星最後不但得到何敏的芳心,升職亦指日可待。

5,《長江七號》

周鐵(周星馳飾)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父親,和兒子周小狄(徐嬌飾)居住在寧波大馬路邊的一棟破舊房屋裡。為了讓兒子過上好生活,周鐵被迫到建築工地打工,卻遭遇「民工欠薪」的悲慘待遇,還因「鬧事」被工頭追打。

周鐵買不起價值上百元的玩具給兒子,但不忍就此放棄,機緣巧合,他在垃圾堆里撿到了一個毛絨玩具狗,於是,周鐵把玩具帶回家,當作禮物送給了兒子小狄。

有一天,小狄意外發現爸爸送給他毛絨玩具狗是一個來自外星球的精靈客人。小狄如獲至寶地給外星狗取名叫「長江7號」,希望「長江7號」能有特異功能,幫助他改變現狀。

在周鐵和兒子幾度想把和一般寵物狗別無二致的「長江7號」拋棄時,奇跡發生了。「長江7號」開始改變著周鐵父子的生活,讓此前所有看不起周鐵、欺負周鐵的人從此對他另眼相看。

不僅如此,當周鐵在工地因高空作業墜空而死時,「長江7號」從頭頂觸角發出的光芒,給了周鐵第二次生命。周鐵得救了,「長江7號」卻慢慢地倒下,帶著對小狄和人世間的無限眷戀,漸漸地閉上了眼睛。

⑼ 周星馳所有古裝電影

《唐伯虎點秋香》《大話西遊1》《大話西遊2》《大內密探零零狗》

閱讀全文

與大話西遊2周星馳版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睡美人的電影版是女巫什麼 瀏覽:119
最感人老虎電影大全 瀏覽:726
四大家族香港電影 瀏覽:950
邯鄲星辰電影院今日放映 瀏覽:93
做電影網站需要幾個步驟 瀏覽:985
電影票房最高的短片 瀏覽:151
法國完整版電影羅曼史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3
電影電視劇大尺度床戲視頻大全視頻大全 瀏覽:693
萬達電影院求婚視頻 瀏覽:41
恐怖國語鬼片大全電影 瀏覽:936
演員請就位2電影盒子 瀏覽:168
霸王龍恐龍世界電影大全 瀏覽:255
黑人倫理電影大全 瀏覽:504
秘密愛韓國電影完整 瀏覽:892
春光乍泄電影表達什麼 瀏覽:292
80年代經典愛情電影網站 瀏覽:551
鄭則仕全部鬼片電影名字 瀏覽:267
劉一帆愛情浪漫電影 瀏覽:782
奇藝畫師電影圖片 瀏覽:459
有一部電影女主是蛇變得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