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對《心迷宮》有什麼看法
這部劇每個演員的演技都不錯,看他們對手戲很精彩
2. 《暴裂無聲》與《心迷宮》都屬於懸疑硬片,它們相比哪個更好
忻鈺坤是新生代導演里非常出色的一個,到目前為止,他一共導演了兩部長片。
一部是《心迷宮》,豆瓣評分高達8.7,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的144名,是一部影迷不可不看的好片。
另一部是今年4月4日上映的劇情片《爆裂無聲》,豆瓣評分8.2分,也是一部隱喻性特別強的反映社會真實面目的好片,看完能叫人感覺到揪心。
宋洋、姜武 、袁文康、譚卓等演員,把這樣一個見證人性善惡之別的故事演繹的非常到位,讓觀眾完全沉浸在追查張保民兒子生死之謎的故事裡,並逐漸看透了這個社會權錢以及人性的黑暗。
《爆裂無聲》的口碑也是從7.6一直爬升到8.2的,口碑在上映後逆襲的案例不多,《爆裂無聲》做到了,而且它配得上這個高分。
3. 《心迷宮》這個片的故事為何這么吸引人
在當代社會,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太多問題,那《心迷宮》為何還會發生無人知曉的認屍故事。為了克服邏輯上的bug,創作者得自圓其說,做好鋪墊之餘,還得設好圈套,故作剝繭抽絲,讓觀眾意猶未盡。《心迷宮》先引出了燒山死人的閑筆,說明該情況在村裡很常見,然後是死者身份的不確定,又有交通不便,再排除警方之類的摻合。哪怕是一枚徽章、一個手機,《心迷宮》也不忘把細枝末節交代清楚,甚至於流露出一絲罕見的惡趣味。
圍繞屍體的真實身份,《心迷宮》出現了三次轉折變化,最後以無言的和解,荒誕的黑色結局收場。中間涉及了農村常見的家庭暴力,也有父親與兒子的關系緊張。妻子被丈夫壓制,兒子被父親壓制,所有人物又被那具棺材和那個山村所壓制,疲於奔命,喘不過來氣。
電影對人性善惡天平的把控尤其出色,從開場就出現了人物在一念之間的猶豫和焦灼,心魔亂舞,幾經掙扎。尤其是在父親身上,他的內心波動可謂是大起大落,精彩異常。那個突然插入的夢境,給我印象極其深刻。如果這種「不太照顧觀眾」的處理手法再多一些,《心迷宮》無疑會更有電影節像。至於眼下版本,它顯然更滿足於講好一個故事,盡量的滴水不漏,並且讓觀眾確信:這是一個好故事。不過相對應的,我個人認為,《心迷宮》仍有提升空間,譬如電影採用了一批「職業演員」,他們很努力地製造一種鄉土的「非職業經驗」,導演也給了足夠多的大特寫鏡頭去表現他們的內心糾結和人性陰暗。但實際上,他們的形象與表演本身並不是太抓人,反而落了電視劇模式的批評。
4. 《心迷宮》這部電影的拍攝技巧分析
影片是導演弗蘭克卡普拉於1934年創作的,是好萊塢類型電影的典型代表,影片背景是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美國, 其創作宣揚了美國夢,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並且是可以通過個人努力成功的。
其特徵:1 首先具有明顯線性結構方式: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2 強調按照戲劇沖突律 來組織和推進情節,
3 具有劇烈的戲劇性動作和戲劇性情境
4 追求人物的類型化, 此片是類型電影,具有明顯的好萊塢模式,人物形象典型
在拍攝手法上,我們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來說
【1】 艾利逃婚 與彼得相遇
1 , 全景開場(好萊塢模式),運用累計式剪輯, 創造節奏,渲染了氣氛
2 , 嚴格遵守軸線原則, 艾利與父親在船內的對話場景,軸線基本不變,從一側進行
拍攝
3 , 場面調度中開始向流暢剪輯觀念過度, 車站攝像機開始拍老婦人,跟隨她我們看
到了女主角,緊接著,戴黑帽男士出現,
鏡頭又跟隨男士來到電話亭,男主角出現。 ...展開 影片是導演弗蘭克卡普拉於1934年創作的,是好萊塢類型電影的典型代表,影片背景是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美國, 其創作宣揚了美國夢,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並且是可以通過個人努力成功的。
其特徵:1 首先具有明顯線性結構方式: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2 強調按照戲劇沖突律 來組織和推進情節,
3 具有劇烈的戲劇性動作和戲劇性情境
4 追求人物的類型化, 此片是類型電影,具有明顯的好萊塢模式,人物形象典型
在拍攝手法上,我們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來說
【1】 艾利逃婚 與彼得相遇
1 , 全景開場(好萊塢模式),運用累計式剪輯, 創造節奏,渲染了氣氛
2 , 嚴格遵守軸線原則, 艾利與父親在船內的對話場景,軸線基本不變,從一側進行
拍攝
3 , 場面調度中開始向流暢剪輯觀念過度, 車站攝像機開始拍老婦人,跟隨她我們看
到了女主角,緊接著,戴黑帽男士出現,
鏡頭又跟隨男士來到電話亭,男主角出現。
非常成功的場面調度,讓人的視線隨著攝像機了解到影片的兩位主人公
【2】 兩人的相互了解
1 巧妙運用光照 晚上兩人在草堆上, 可以看到湖面的光,此為人造光,提亮主人公的臉部, 可以明顯感覺到一種舞台效果,光更像是舞台光
女主角躺在草堆上,臉部表情變化清晰可見 ,女主角臉上打了柔光,從草堆上方照射下來,柔光的使用既符合當時環境,更符合女主角的心情
2 以乖僻形象打破好萊塢俗套, 男主角不是完全正面人物,非二元定性人物。
3 但是公認的道德邏輯被縫合在情節中, 既有掙脫俗套的一面,又有遵守大方向的一面。
4 運動長鏡頭打破累計式剪輯,和靜止機位的束縛 女主角從房間走出去洗澡,是一個
運動長鏡頭,一直側拍跟著女主角
5 細節的展現,來說明貧富差距 男主人公教女主角吃甜甜圈
【3】感情的發展
1 布光上具有審美趨向, 所有的燈光都在營造一種唯美感,具有唯美主義的審美趨向
2 又一個累計剪輯 一大堆報紙刊登女主角結婚消息,來反襯,男主人公的心境
【4】 結局為 「最後一分鍾突破」模式。
概述 本片獲第七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
作為類型電影,明顯特點就是隱藏了攝像機,在創作上程式,模式化。
其產生的主要兩個原因是 1 商業利潤的考慮
2 對觀眾審美,接受心理及深層集體心理的研究
總體來說,1,線性結構發展
2,傾向於戲劇的特點,三一律原則明顯,布光唯美化
3,宣揚美國夢,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一絲希望,即寄託於電影中的形象
遇到富家女,產生愛情,不受金錢誘惑,但最終夢想實現,與相愛的
女子結婚,間接改變了生活狀況,傳達給觀眾美國夢。收起
5. 《暴裂無聲》跟忻鈺坤上一部《心迷宮》相比有什麼不同
忻鈺坤是新生代導演里非常出色的一個,到目前為止,他一共導演了兩部長片。
一部是《心迷宮》,豆瓣評分高達8.7,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的144名,是一部影迷不可不看的好片。
另一部是今年4月4日上映的劇情片《爆裂無聲》,豆瓣評分8.2分,也是一部隱喻性特別強的反映社會真實面目的好片,看完能叫人感覺到揪心。
《爆裂無聲》的口碑也是從7.6一直爬升到8.2的,口碑在上映後逆襲的案例不多,《爆裂無聲》做到了,而且它配得上這個高分。
6. 心迷宮的影片評價
《心迷宮》的故事乍看上去並沒有什麼驚喜感,但導演卻用了較為復雜的敘事結構,三組故事因為一口棺材被串聯起來,可獨立存在又互有牽連,巧合中帶著些許黑色幽默(鳳凰娛樂評) 。
在這場匪夷所思的離奇命案中,電影里的每個人都被蒙在鼓裡,不管是出於愛、出於自私還是出於懶惰、嫉妒和不忠,有人狡猾有人愚鈍,每個當事人都在抵死拚命,處心積慮將這口不吉利的棺材抬來抬去,沒有一個人沒有秘密,也沒有一個人心地清白(搜狐娛樂評) 。
該片邏輯縝密的敘事情節、破碎式的作者剪輯,真假時空的交叉替換,都讓觀眾很難忍心把這樣一個精彩的懸疑故事和它那絕對意想不到的結局,提前告知給別人。這是一部需要自己去看,自己去揭曉謎底的影片。它就像一副多米諾骨牌,泄露其中一環,則整個故事潰散(山東商報評) 。
7. 心迷宮的演職員表
該片的創作來源是製片人的父母所講述的一個很多年前發生在河南鄉村的真實故事,是他們給了導演拍攝該片的最初動力 。
忻鈺坤用一年時間在家寫劇本。最早該真實案例給導演的感覺是,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卻又曲折反轉,中間又帶出很多老百姓的悲歡離合,有種中國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運的感覺,這一點觸動了他。
該片經歷兩次改名,劇本階段叫《心事》,拍攝出來去送審時,因片名跟別的電影重了後改成《殯棺》。要發行時覺得「殯棺」名字太生僻,導演很喜歡科恩兄弟,他們的電影處女作叫《血迷宮》,最後就改為《心迷宮》了 。 片中採用的肩扛攝影、單機鏡頭在不同的人物之間移來移去的手法。拍之前導演要求燈光師、攝影師參考的電影是《一次別離》和《冬天的骨頭》,視覺設計上也想要那種紀實感,希望觀眾看時覺得是紀錄片,但慢慢發現有那麼多反轉的故事,能有這種反差感 。
導演使用肩扛攝影拍很低成本的處女作,因為調度起來非常快,還有這種拍法非常節省美術成本,用固定機位去拍畫面,觀眾就會開始關注到主人公以外的前景後景,這樣需要花錢做美術布置。導演用肩扛攝影以及快速的視角轉換,觀眾會一直把重心放在演員身上。 2014年11月03日,作為第九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的活動,《心迷宮》在北京電影學院進行了放映 。
2015年09月07日,《心迷宮》發布了「線索版」海報,同時正式宣布定檔日期 。
2015年09月14日,《心迷宮》發布了首款「榮譽版」製作特輯 。
電影公映之前,在中國各大城市舉行點映場,2015年9月30日晚7點,在南京紫峰盧米埃舉行超前點映 。
2015年10月08日,《心迷宮》發布國際版海報和終極預告片 。
2015年10月12日,《心迷宮》在北京電影資料館舉行了首映禮 。 該片以首周末435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中國獨立電影在院線上映的高票房紀錄 。截至2015年11月25日,《心迷宮》票房已達1038萬。
8. 如何評價《心迷宮》與《暴裂無聲》的導演忻鈺坤
我認為《心迷宮》與《暴裂無聲》的導演忻鈺坤是一個非常好的導演,他拍攝的作品都受到了大家喜歡。
9. 電影心迷宮是在哪個縣拍的
《心迷宮》取景於一個河南葉縣的小鄉村,框架就限定在這個局限的小鄉村內。170萬拍攝成本,沒有聽說過的導演,沒有名氣的演員,農村取景,沒有大場面,沒有大規模宣傳。
10. 同樣是忻鈺坤導演,《暴裂無聲》跟上一部《心迷宮》相比有什麼不同,
《暴裂無聲》依然保持了之前《心迷宮》的暗黑文藝風格,採用了多線敘事的方式來分解一個故事,但這次忻鈺坤在線索的處理上更進了一步,每條線索都設定的非常清晰,多條線索有條不紊地把整個故事串聯了起來,生動地把這個魔幻社會的人世百態娓娓敘來。
對於這部電影,忻鈺坤導演總結時說到,這個電影和《心迷宮》相比,不論是完成度還是自己的認真度都好了許多。雖然它的設計並沒有那麼精巧繁復,但他在結尾留給了觀眾足夠多的思索空間,將主題的深度和廣度上升了很大一個層次,非常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