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醉拳3》為何不如《醉拳》系列前兩部的口碑好
《醉拳》最特別之處,在於它在電影中,把套路化的武術最後顛覆成為非套路化的搏擊術。洪拳、五行拳、穿心腿、「醉八仙」都是套路化武術的經典,而電影結尾成龍飾演的黃飛鴻自創的醉拳,則徹底融合了套路武術的循規蹈矩,突破了一成不變可以被預知的武術招數,自己融會貫通了武術的最高境界——無招勝有招。醉拳最可怕之處就在於當這種無招勝有招練成後,你便再也無法預知對手的下一步行為。
❷ 袁和平與成龍的天作之合——評電影《醉拳》
如果說《蛇形刁手》令成龍一炮而紅,那麼《醉拳》則正式奠定了成龍香江首席動作明星的地位。
《蛇形刁手》的大賣,證明監制吳思遠對諧趣功夫片(動作+喜劇)的判斷是正確的;而另一方面,觀眾對《蛇形刁手》的認可,也證實了成龍身上的潛力。於是,二人決定趁熱打鐵,准備再拍一部升級版的《蛇形刁手》。
正當二人為拍什麼而苦苦思索的時候,恰逢監制吳思遠有一次在席間見到有人喝醉酒猜拳:醉—拳;喜劇—動作。剎那間靈光乍現,拍醉拳的念頭應運而生,離席時與袁和平商量,二人一拍即合,並千方百計從羅維手中二度借來成龍,而《蛇形刁手》中表現出色的袁小田和黃正利也再次披掛上陣。於是監制吳思遠+導演袁和平+主演成龍+師傅袁小田+反派黃正利的《醉拳》組合就正式成立了。
天作之合。
《醉拳》沿用並強化了《蛇形刁手》中成功的元素。成龍功夫小子的形象進一步得到加強,不僅如此,《醉拳》中的黃飛鴻,比《蛇形刁手》中的簡福性格更加活潑跳脫,對觀眾也更具有親和力。
而袁小田所塑造的蘇乞兒則是其演藝生涯最為成功的角色,它不但直接催生了《醉俠蘇乞兒》、《南北醉拳》等一系列衍生作品,更成為日本經典街機 游戲 《拳皇》中鎮元齋一角的原型,可見該角色影響之大。
然而,《醉拳》最大的成功,還是得歸功於動作指導袁和平對於醉拳這一武術形式的絕妙設計。
在電影《醉拳》上映之前,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醉拳是個什麼樣子;而在《醉拳》上映之後,它幾乎成了唯一可供模仿和抄襲的範本。就連成龍自己,在若干年之後的《醉拳2》中,也僅僅只是對《醉拳》中的相關動作設計進行了略微的升級而已。
作為「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有兩大獨門絕技:其一是「量體裁衣」,也即是根據每個動作明星自身的長處,設計出符合其特點的動作形式;其二是「化虛為實」,對於各種不同流派的功夫,袁八爺都能以最形象、最准確的方式展示給觀眾。
在本片中,僅僅根據流傳下來的幾句「醉八仙」口訣,袁八爺就在觀眾面前成功地「還原」甚至可以說是「定義」了醉拳。
而最終出奇制勝的,是成龍自創的何仙姑的招式,這真是神來之筆!(即展現了人物的性格,又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然而,遺憾的是:作為香港乃至世界范圍內最出色的兩大功夫巨匠,成龍和袁和平在《醉拳》之後再無合作,一直到30年後的2008年,兩人才在《功夫之王》中再度聯手(成龍和李連傑主演,袁和平任武術指導)。從這個角度來看,《醉拳》的成功就更加彌足珍貴了。
❸ 成龍在電影 像醉拳這些是他自己就會的還是誰教的 還有成龍會一字馬不
成龍自小就學武,拜京劇武生於占元為師
醉拳,他應該不會。這些都是武術指導演示出來,他再照著動作學出來的。
一字馬是肯定會的,學武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