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潮汕電影|爸,我一定行的
如果你的微信好友里有那麼幾個熱愛家鄉的潮汕人,那麼前陣子肯定看過他們集體轉發的一篇推文,主要內容是:俺們大潮汕要出潮汕話電影了!
本身對於電影並沒什麼興趣,也不是熱愛家鄉的人,但出於好奇和期待,我一直等著這部電影上映。好奇和期待的點在於:去看電影的會不會都是潮汕人、電影院里會不會全程充滿「死爸仔」「嘩撲」「物伊」之類的潮汕話……可以說,這種歡樂的氛圍才是最吸引我的。
買了上映首日首場的票,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地,我包了整個場。
電影起名《爸,我一定行的》,簡單粗暴又勵志。
很可惜,獨自坐在空盪盪的影院里,並沒有感受到事先預想的歡樂,反而有點尬,一是潮汕話也有不同口音,我是揭陽音,電影是汕頭音,親切中帶點陌生;二是故事內核太簡單,一個不愛讀書的高中生如何逃課如何氣他爸,主題沒有很出彩。唯一成功的是,它讓我產生了沖動——想打人的沖動。
先拋開故事不講,羅列一下影片里的潮汕元素。
首先得提的毋庸置疑是潮汕話,這門號稱最難學的方言讓潮汕人為之驕傲,也成了潮汕人在外漂泊時能夠「相認」的暗號。很印象深刻的片段是校長的潮普腔發言,正是這個片段讓我在之前看了朋友圈瘋轉的預告推文後,對電影有了一點小期待(本來沒有的)。
拍攝的地點在汕頭,同屬潮汕,揭汕在建築、風俗上倒是沒有太大差別。所以觀影過程里,有些場景讓我產生了在家的錯覺,同樣的三合院、四合院建築群,鏡頭拉遠,是一排排烏黑房頂,這種方方正正的房屋輪廓,是我這一輩以及我的祖輩們不可磨滅的記憶。(下一輩估計比較少人知道了)
主角外號369,這串數字在潮汕話里是帶貶義的,意思是傻、笨,我家那邊經常用369來罵人,大概是說那個人有毛病,想瘋就瘋。在粵語情景劇《72家房客》里,同樣有編號369的警察,作為反面人物存在。而其他人物的名字,自然也有潮汕感覺。據說演員都不是科班出身,但其中有一個滑頭大叔,是著名的小品演員,曾承包了無數潮汕人的童年。
除了這些,一些潮汕習俗也有所體現,中秋拜「月娘」、拜老爺等。
如果這部電影能蠢昌夠有高分評價,那麼大概要歸功於以上這些潮汕元素,讓潮汕人(特別是汕頭)擁有了一次在電影院集體狂歡的機會。除此之外,沒有太大亮點。
回到故事本身,我給出的評價是三星半,內容平淡,沒有太多的矛盾沖突,前半段有些地方為了搞笑用力過猛,最後為了宣揚潮汕人的團結和愛拼多出來的彩蛋部分太不真實,潮汕情懷加持多給半星。
如果要我說從中獲得什麼心得之類,估計是沒有了。能說的就是見過很多父母跟兒女,像369跟父親一樣,因為不善表達而漸生隔閡;也見過不少如369一樣讓父母操碎心的孩子,少年輟學,最後碌碌無為埋沒天才。不過我想,營銷號應該可以拿兩點寫不少催淚的東西了,學不來學不來。
電影最後有一部分是導演和主演在討論電影內容,他們自己說的:不太行。很客觀的評價。
宣傳鋪天蓋地,噱頭造得很足,可惜只是一部看過即忘的下飯片,不過還是要給我潮汕打個call,希望以後有更多更好的本土電影出來。作為古時的南蠻之地,現在的重男輕女代表地如態區,外界對潮汕的認知一直停留在很表面的層次,知道牛肉,知道膠己人,卻搞不清潮汕跟汕頭跟潮州有什麼區別,嗯,作為揭陽人的我還經常被排除在潮汕之外,如果能有更好的潮汕電影,我還是願意貢獻一下票渣檔源房,強行發揚一下潮汕文化的。
最後,包場挺爽的,就是蚊子多了點。
『貳』 榪介緳鐢勫瓙涓規疆璇鍙拌瘝鏄浠涔堟剰鎬濓紵
緇艱堪錛氣滆礬鑰侀腑鐓茬伀娉㈣嫃璇モ濈殑瑙i噴鏄鈥滀綘鏈変經紲栦繚浣戱紝娌′簨鐨勨濓紝榪欐槸鐢靛獎銆婅拷榫欍嬩腑鐨勪竴鍙ュ彴璇嶏紝鍥犱負鍏朵富婕旂攧瀛愪腹璇磋繖鍙ヨ瘽闇告皵渚ф紡鑰岃蛋綰銆
榪欏彞璇濆叾瀹炴槸瀹㈠惰瘽鏂硅█錛屽洜涓虹數褰變腑鐨勪富瑙掓潵鑷娼奼曞湴鍖猴紝鍥犳や粬鍜屽悓涔¤磋瘽閮芥槸鏄璇村㈠惰瘽銆
鐢靛獎涓鐢變簬璺涜豹鏈鏄鍦熺敓鍦熼暱鐨勬疆宸炰漢錛屾墍浠ヤ負浜嗘洿濂藉湴鋙嶅叆瑙掕壊錛岀攧瀛愪腹涓撻棬璇蜂簡涓浣嶆疆宸炶璦鑰佸笀瀛︿範娼宸炶瘽錛屾瘡澶╁湪榪団滆ˉ涔犫濈殑鐢熸椿錛屽彲璋撴槸涓嬪姛澶鑻︾粌銆
鍦ㄧ數褰卞悗鏈熼厤闊蟲椂錛岀攧瀛愪腹榪樿鋒潵娼宸炶佸笀涓璧瘋繘琛屼慨鏁達紝鍔涙眰鍋氬埌100%鏈鏍囧噯鐨勬疆宸炶瘽鍙戦煶銆
璺涜豹鎵灞炵殑棣欐腐榛戠ぞ浼氱粍緇囨柊涔夊畨錛屽叾鍓嶈韓鏄鎴愮珛浜1866騫寸殑娼宸炲府錛堟柊涔夊畨錛夛紝 鍥犳棭騫存垚鍛樹互騫誇笢鐪佹疆奼曞湴鍖猴紙娼宸炪佹睍澶淬佹睍灝俱佹彮闃籌級絳夋疆奼曚漢涓轟富錛屾晠鍙堢О鈥滄疆宸炲府鈥濄
璺涜豹鏄鏂頒箟瀹夊垎鏀涔夌兢鐨勬墽鎺岃咃紝闆鋒礇涔熷拰鏂頒箟瀹夋湁鈥滀翰緙樷濆叧緋伙紝鎵浠ユ疆宸炶瘽瀵逛粬浠寰堥噸瑕侊紝瀵硅繖閮ㄧ數褰卞悓鏍烽噸瑕併
『叄』 你認為第一部用潮汕方言的電影《爸,我一定行的》怎麼樣
了人物的尬聊式對白不夠自然之外,影片背景的潮汕特色算是體現得非常好了——就地取材,原汁原味,但和拍攝條件無關,和技術性更無關。 潮汕語言+潮汕取景,足以勾起千千萬萬離開家鄉的潮汕人的鄉愁,那些似曾相識的生活經歷,更是會激起人青春年少的美好回憶。然而,一部電影的成功,能夠完全依靠觀眾給自己加戲嗎?尤其是,鮮明的地域文化標簽?
『肆』 《草戒指》:沒有潮汕話的潮汕國際獲獎電影,催人淚下,值得看!
《草戒指》這部影片,以其獨特的故事和精湛的演技,贏得了國際大獎的榮譽,讓人在觀影過程中深受感動,值得一看。
演員的演技在電影的前期略顯生澀,但隨著劇情的發展,演員們逐漸進入狀態,特別是到了後期,不僅沒有出現擔憂的尬演問題,甚至展現了很高的表演水平。女主在見到母親時的內心波動,男主找到父親時的表演,以及男女主角最後幾個場景的演繹,都令人印象深刻。
電影的劇情設計有三條線,一是男女主角的感情線,以及延伸的男二、女二的感情線,主題提煉深刻,情感真實而不狗血;二是父愛線,盡管父親形象有些自私、家暴,但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示了父愛的深厚與默默付出,觸動人心;三是女主母親企業走向的線,盡管作為故事推動的背景,相對簡潔,但也為劇情增添了層次。整部電影的主題和節奏在父親線的推動下逐漸升華,情感表達流暢且有力。
《草戒指》在語言選擇上面臨著潮汕方言電影與普通話故事的抉擇。導演選擇了架空背景,以適應全國市場,同時保留了一定的潮汕文化元素,如潮汕老厝的場景和劇中女性形象。這種處理方式既體現了對潮汕文化的尊重,又擴大了影片的受眾范圍。
電影中的淚點設計恰到好處,情感豐富且自然,特別是在親情與愛情的描繪上,觸動人心。電影通過三條主線,探討了愛、成全與選擇等主題,展現了角色在不同階段的成熟與現實。最終的結局令人滿意,既符合現實情況,也符合觀眾的期望。
從整體來看,《草戒指》在情感表達和主題挖掘上做得相當出色,盡管在「潮汕味」上可能有所欠缺,但以催淚電影的標准衡量,其完成度非常高。影片通過情感的細膩描繪,引發了觀眾的共鳴,不僅吸引了潮汕觀眾,也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它不僅展現了潮汕電影的嘗試與探索,也為潮汕文化走向全國提供了新的途徑。最終,導演的善舉——用於潮汕家鄉的災後重建,更是讓人對這部影片增添了敬意。
『伍』 《鮀戀》電影觀後感
《鮀戀》電影觀後感
周六晚上,終於看到了期待已久的《鮀戀》。早已忘記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注這部電影,感覺等待了很久很久。可能是很早之前的某潮汕微博的介紹,聽著他的主題曲,一切熟悉的地方吸引我深入地了解。
終於等到了《鮀戀》的高校巡演,很高興我們學校作為其中之一,其中要感謝的同鄉會的人。還沒來到我們學校之前,就已經宣傳很多次,我也越來越期待。其中還有一個很好笑的事情就是關於鮀字的讀音。很多非潮汕籍的人來說,這個是陌生的,對於我們潮汕人來說,這個是熟悉的。有的人讀ta,有的人讀she,有的人讀bao,有的人讀jing每次聽到別人讀錯音的時候,都很想糾正他們。
鮀戀是首部汕頭本土電影,編劇、拍攝、音樂製作全部由潮汕籍年輕人網友原創投遞,自籌資金堅守三年拍攝而成。
鮀戀是以我們汕頭最好的中學金山中學為原型,以一個蘇州女生的視角展示了一個地域色彩濃厚的潮汕。這個電影是以金中為原型,很多演員都是歷屆金中的畢業生,所以也吸引了很多金中人的關注。
周六下午早早學活等待,有人問我你不是金中的,為什麼也對鮀戀那麼地關注,我只想說,不是一定要金中人才會關注他,汕頭人,潮汕人都會關注,因為他不只介紹了金中,也介紹了我們潮汕。這也是我們汕頭首部本土電影,他介紹了很多我們潮汕的風土人情。
有人說電影看不懂,有人說電影的線索不清晰,我想可能是他們對當中故事的不理解,對地域文化不了解,再加上不懂潮汕話.但我卻覺得電影的情節安排的很好,使用了大量的倒敘插敘,用一種新的視角來拍電影.通過了解得知這些電影的製作完全都是靠幾個人完成的,我覺得這樣的剪輯,已經是很成功的了。
蘇州女子心蕊來到男主角生活的潮汕地區,希望通過這個地方了解他的過。電影以她的視角展現了潮汕的風土文化。心蕊剛到汕頭,一個陌生的環境,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我想大部分人都不能很快地適應下,更何況這是一個「排外」的汕頭。吃飯的時候,剛坐下來,服務員就用潮汕話來問心蕊吃什麼,這對於一個完全不懂潮汕話的人來說,更是難以接受,這是一種「鳥語」。粿條是什麼,「促」牛肉粿條又是什麼?,對於非潮汕人來說,又多少人能明白。心蕊亦是如此,最後只能要了一碗白飯。在我看來,心蕊從剛到汕頭就面臨了種種的挑戰,她需要克服無數的困難,至少的語言難關,才能融入這里。有人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也覺得一個有困難的開始註定了之後的路將會很辛苦。
奕新,在高中有個心儀的女生叫夢潔,在他眼中夢潔就像《金粉世家》中的劉亦菲,是那麼的純潔。亦新在晚修的時候偷偷撕下夢潔的相片,以致被主任追,被他教訓,懲罰要走讀。後來通過同學幫忙傳紙條和夢潔聯系,當時的亦新覺得夢潔是他心中的女神。我想很多人在青春期都會有這樣事情,發現一個心儀的女生(男生),曾經有段時間覺得他(她)就是最重要的人。因為她說要考中大,所以亦新選擇了中大。可能冥冥中註定,當亦新考上中大時,夢潔卻沒有選擇中大,而是選擇省外。一次次的錯過,註定的兩個不能在一起。上了大學,兩人還保持著聯系,可能大家都沒有說破,他(她)是心目中的他(她)。然而,世界不只有她和他,身邊的人,身邊的事,一直在變。當亦新遇到了心蕊,迎來了又是一個不同的世界。當一個講著標準的普通話和一個講著蹩腳的普通話的兩人相遇,那將會有什麼事情發生。通過舞台劇相識,彼此產生了愛慕,可能最初只是彼此都對對方感興趣,但後來的接觸,兩人相愛。
相愛本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對於潮汕地區來說,相愛卻不是兩個人的事。亦新媽媽要求亦新要找一個潮汕女生,要留在汕頭,通過對話我們也可以知道,在這個家族亦新是優秀的,是家族未來的主幹。從亦新與爺爺的對話中,我們也可以得知亦新在家族中是多麼的優秀,爺爺總是告訴自己的孫子孫女要以亦新為榜樣,爺爺告訴亦新,家族的希望在他身上,亦新就是家族的未來。從小接觸的事,從小接觸的「教育」,亦新明白,家族難以接受外省女孩。他也難以脫離家族我想對於是否和心蕊在一起,亦新也在思考,他愛她,但是卻無法為她拋棄一切。
潮汕的人和潮汕的事,非潮汕人怎能理解怎能明白的呢?兩個人在一起要合八字,出遠門要算命,要「拜老爺」。潮汕人的「迷信」是多少人所無法理解的,但這卻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有些「迷信」在我看來也是一種信仰。很多人認為迷信的事情,我們卻是習以為常,他已經根深蒂固了,無法改變。對於我來說,我就是非常的相信。每年的「算命」,各種各樣「迷信」的事,我都非常的熱衷。當媽媽告訴我什麼屬相和什麼屬相在一起相配的時候,我也非常地重視,覺得這就是尋找另一半的主要考慮因素。生活在潮汕地區,受老一輩的人的影響,每個潮汕人都對「迷信」的事,我想或多或少都有一點點的影響。
影片中還有很多關於潮汕的風景,美食,文化,等等。潮汕話,潮劇,牛肉丸,鵝肉,輪渡,礐石山,南生百貨等等。一個個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東西,給了我們一種親切的感覺。為什麼我們想要看這部電影,這也是答案之一。熟悉的潮汕話,感覺是那麼的親切,多難得一部電影能以潮汕話為主要的語言,據說電影三分之二是潮汕話。有人問為什麼要用潮汕話?我不禁想問,為什麼不能用潮汕話?有人說那我們聽不懂啊,哈哈我想說,那我們聽得懂啊(雖然是很自私的想法),但不是還有字幕嗎(*^__^*)嘻嘻……在接受訪談的時候,編劇也說了他們受到了台灣侯孝賢的電影的影響,在看過侯孝賢的一些電影後,我也覺得我們應該有潮汕本土的電影。這也是鮀戀成功之處。
影片中還有一些亦新家庭生活的一些小片段。亦新與妹妹的對話中,我們從中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兄妹情。對於一個沒有親哥哥的我來說,有一個哥哥是我從小一直想要的。我想很多很多人也是如此,看了這個電影,我想更多人希望有個哥哥。獨生子女完全感受不到這種親情。亦新對妹妹的兄妹情,我想很多潮汕人都感受到。雖然說潮汕男人大男人主義,但我覺得在一些情況下潮汕男生表現遠遠超過其他地區的男生。雖然我沒有哥哥,但是我也有很多表哥,我也見過很多兄妹之間的相處,潮汕男生在我心目中是非常非常好的!
還有些片段,我也印象很深。那就是亦新和妹妹在看店,期間有人來買煙的.情景,我覺得很熟悉很親切。原因是家裡也是經營一個店,從小也在店裡幫忙,看著那些熟悉的畫面,我更覺得這個電影就是我們生活的寫實。還有當妹妹幾次問到亦新,哥,你們學校談戀愛是不是叫「男女交往過密」?這不也是我們以前讀書學校總是強調的事情嗎。除了這個還有就是潮汕人習慣潮汕話普通話夾雜一起說的情況。在推廣普通話的話同時,作為潮汕人很多人都沒辦法放棄自己的母語潮汕話。現在新生的一代,都是經常潮汕話普通話夾雜的情況,有些是因為潮汕話說起來有點拗口,有些也是真的用普通話說比較方便簡潔。聽著熟悉的對話,對這部電影的熱愛越來越深。
當潮汕男遇到外地女所產生的事情,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想像過。
當心蕊問到,難道只有相同的文化背景的女生才能融入你的家庭嗎。亦新在影片中似乎沒有明確的回答。但是亦新也想過,思考過。亦新想改變,但是亦新要改變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有媽媽,爺爺,家族的人還有根深蒂固的思想。
曾經單純的夢潔,在大學的某個時候來了個戲劇性的轉變,看著相片中的夢潔,我無法接受,我們不禁要問,這真的是夢潔嗎?我想亦新剛看到相片的時候也會覺得很不可思議。高中時期的夢潔,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女生,是一個單純的女孩。但是生活難道就是一成不變的嗎?誰都會長大,誰都會有變化,有些人經歷了一些人和事,他們會變,會變得陌生,變得那麼「怪」。其實影片的前段也有小小的伏筆,當妹妹告訴亦新,聽說夢潔和家裡人不好,和弟弟的關系也不好,這可能也是後來夢潔發生改變的原因之一吧。亦新那時讓妹妹不要瞎說,不要總是八卦這些事情。但當亦新看到夢潔的改變時,是否會想起曾經的夢潔。亦新可能會醒悟,那時候的愛不是真正的愛。然而初戀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忘記的事情嗎?初戀不一定是最美好的,但是我覺得初戀是最難忘的。亦新對夢潔的感覺應該也就是這樣。當夢潔遇到困難找亦新時,我想亦新無法拒絕,可能這個時候的亦新對夢潔真的已經沒有了那種「愛」,但亦新作為朋友,或多或少會幫助她。我想這是很多潮汕男生都會做的事情。
當心蕊到汕頭教書的時候,她面臨著種種困難。在這個「排外」的地方,面對學生同事各種嘲笑的眼光,我想她心裡真的很難受,但她為了他堅持下來,因為她就是想知道想了解他生活多年的城市。如果不是愛情的力量,我想沒有哪些人能做到這樣。躲著亦新獨自來到這里,到遇到亦新的時候,我想當時的心蕊心裡一定有很多的苦水。最後終於一起又回到了廣州。但卻又遇到另外的困難,亦新因為忙碌而沒有理她,後來亦新又因為照顧夢潔而欺騙了她。當受到那麼多委屈的時候,又發現了亦新和夢潔在一起,積累了那麼多的委屈一下子爆發出來。心蕊也受傷了,心蕊又一次發出了感嘆,難怪真的只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女生才能融入你的家庭嗎?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回答。盡管亦新這時對夢潔已沒有最初的感覺,可能只是單純的朋友,可能就是不想被心蕊誤會擔心而選擇了欺騙她。但是兩個人就這樣分開了,假如彼此說明,誤會就不會發生,但是生活就是這樣殘忍,就這樣錯過了。
其實亦新也曾努力過,堅持過。說服自己的媽媽,他要外面闖,要大城市。和媽媽吵架,和媽媽爭執。亦新的媽媽是一個傳統的女人,覺得兒子有出息,就應該留在汕頭,根在這里,家族在這里。亦新媽媽也說過,當年讓亦新報考醫科大,但亦新卻堅持報了中大。亦新的爸爸因為癌症世,在亦新爸爸被病魔折磨的時候,媽媽可能就很想兒子當醫生,那樣生病的時候也不會那麼地手足無措。片中也有有個片段講述亦新爸爸生病的時候,媽媽在煩惱著要不要拿錢給醫生,拿多少錢。這個短短的片段也是生活真真實實存在的。這個電影時時刻刻都給人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很真實的感覺。當看到亦新媽媽說想讓兒子當醫生的時候,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媽媽以前也經常告訴我們說,當醫生好啊,可以給她治病。熟悉的話,喚起了我的童年記憶。亦新後來決定要出走,出外面闖。回想起媽媽在他外出讀書時候常常囑咐他,出門在外,平安當大賺。媽媽和妹妹的送行,爺爺家族對他的期望,此時他記得,但是他為了心中的夢想,沒有誰不想闖一番事業。他走了,不顧媽媽的反對,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如果最後沒有妹妹追來告訴他爺爺中風了,我想亦新應該已在遠方。正如計劃趕不上變化,他想放棄這里的一切,但是他也矛盾著,最後因為爺爺他選擇了留下來。過著平凡枯燥的生活,每天在居委會聽著三姑六婆的投訴,處理著雜七雜八的事物,盡管厭煩這一切,但是他已經沒有了選擇。留在汕頭當個小小的公務員,當聽到同學說起其他人的事情時,亦新是羨慕的,我想他同時也是無奈的。他沒有辦法,沒有了選擇。剩下的只是平凡的生活,最後和一個不相愛的人結婚,這就是最後的故事。。。。。
潮汕的人,大部分人被傳統所束縛。新生的一代可能有理想有夢想,但有時卻也擺脫不了家族。我覺得片中的亦新是可憐的,因為傳統,因為家族,他只能選擇了留在家鄉。他失了自己最初的追求,剩下的是平淡的生活。在家鄉,沒有展示他能力的空間,平凡的生活使得自己變成一個越來越平庸的生活。
新的一代,更多的人想走出,看一看更廣闊的世界,了解更多的風土人情。更多的人選擇了外出讀書,外出打工創業。很多人都知道汕大是211重點大學,但是更多的人選擇了省內或者出省讀大學,原因只有一個,不想做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還有很大很大。家裡的人可能同意你出讀大學,但是畢業後,更多的長輩是要求你回汕頭工作,因為根在這里。但是一旦看到了外面廣闊的世界時,又有多少學子想回來家鄉,願意回家鄉工作。家鄉的發展困難,家鄉的局限擋住了許多學子回程的路。假如家鄉發展得好,假如家鄉能給予自己想像的一切,沒有誰不願意回來。但是汕頭的發展滯後,汕頭的經濟比不上其他地方,所以很多人不願回家鄉工作。但是人始終是戀家的,大部分的人還是心繫家鄉,汕頭潮汕的一切他們還一直很關注,他們始終還是戀著那個根,這也是為什麼過年過節深汕高速公路塞車的原因。
這個電影喚起更多人對潮汕的關注,電影是非常成功的。鮀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潮汕地區。熟悉的人熟悉的事。
愛汕頭,愛潮汕。
為什麼我關注鮀戀,只因為我深深地愛著鮀城這片土地。
鮀戀
感謝鮀戀劇組拍攝這部電影獻給大家,讓更多人了解潮汕。
潮汕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期待新的創作!
我是看過劇透看電影的,感覺更容易明白。文章線索不清晰,都是想到什麼寫什麼。。。
;『陸』 帶你去見我媽盧珊是哪裡人
《帶你去見我媽》中,演員盧珊飾演的是來自杭州的盧靜姍,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就是她的這個角色和一個潮汕的人談了兩年的戀愛,然後去見家長的故事。因為這個家庭里的媽媽想要兒子找一個潮汕本地的人,所以這個角色就補了一下潮汕話,但是一開口對方就知道她不是潮汕人。
所以也能夠看出這部電影想要呈現的戲劇沖突,是來自兒子找對象和媽媽想要兒子找的對象之間的沖突。所以這部電影也呈現了很多比較喜劇化的場景,大部分都是由這個沖突本身帶來的。
兒子談了兩年的女朋友,都不想讓家人知道,就是因為知道媽媽想要他找一個潮汕本地的。媽媽是這個家庭中最重要的話事人,因為她經營著一家熟食店,而且還會也給家人做很多的東西。所以從這個沖突衍生出來的一些看點也是比較豐富的。
『柒』 從《老爺保號》看潮汕電影
01 2021年第一部潮汕電影《老爺保號》
1月15日,潮汕「家己人」的電影《老爺保號》帶著潮汕人的期待登錄全國院線。這是近年來繼《爸,我一定行的》和《英歌魂》之後取得龍標的潮汕題材電影。
這部影片根據潮汕著名說唱團體壹指團體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陳偉豪、大目和肉丸等三個熱血叛逆、熱愛潮語Hip Hop(嘻哈)音樂的年輕人經受嘲笑和質疑,憑借奮斗和沖勁最終收獲音樂夢和愛情的成長故事。其中以主人公陳偉豪等人的音樂追夢線貫穿影片收尾,以主人公的家庭關系和愛情等情節線穿插其間。
為突出地道的潮汕風味,《老爺保號》將影片人物對話的潮汕話對白佔比提升到90%,全潮汕人演員陣容,並將取景地拍攝的95%取景於潮鄉——普寧。可見,這部影片的票房可以說是壓在了全國潮汕人的身上了。
盡管在某些對白中人物肢體語言反應存在瑕疵,大目和陳偉豪的愛情故事在發展上缺少情節鋪墊,尤其是前部分女主馬琳的落水以及其與男主陳偉豪的相遇有些不合清理。兩人感情的升溫到結尾的結合這個過程顯得略微倉促。從以上來看,影片在敘事的完整性上仍存在不足。
但《老爺保號》在劇情緊湊程度和矛盾的形成及化解上相對之前的潮汕題材電影呈現得相對成熟,並沒有刻意為了突出喜劇元素而無邏輯地拼湊喜劇情景。其中陳偉豪之母(由老一輩潮劇藝術家李蓮香飾演的李金蘭)去世後在庭院幻現這一情景渲染也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為了拍好這部電影,總製片請來了潮汕著名說唱團體壹指團體的隊長香菇擔任這部戲的音樂監制。壹指團體是潮汕土生土長的嘻哈音樂團體,成員都是來自潮汕的年輕人,致力於潮語嘻哈的推廣和發展。
作為小眾方言的嘻哈團體,壹指團體多年來的發展可以說是「艱苦卓絕」。這樣的經歷也讓團隊的音樂充滿了彰顯地方標簽、渴求認同的風格。而香菇也把這種風格延續到電影音樂當中去。
壹指團體主要成員
潮劇作為潮汕的文化名片,是潮汕題材電影熱衷呈現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拍出影片的地道潮汕風味,劇組在片中大量出現了潮劇經典片段,一定程度上再現了潮劇團的風貌,為觀眾打開了一個重新認識潮劇的窗口,也勾起了一大批潮汕人的記憶。
影片內容也討論了「潮劇的衰亡」這一命題。影片中的陳偉豪母親李金蘭是一個資深潮劇演員。自己與兒子雖同樣熱愛舞台,但兒子對潮劇不感冒而熱衷嘻哈,但母親還是支持兒子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最終影片以李金蘭的去世為暗語,並在肉丸失手燒掉劇團後台借潮劇團長陳楚鑫之口說出「劇團沒了,潮劇沒了」。
「現在潮汕發展太快了,我們找遍了潮汕,都沒能找到老潮劇團的身影。所以乾脆我們就自己砸錢,在空地上建出一個古色古香的潮劇團。」——《老爺保號》導演高峰
影片最後似乎給出了一種思考方式——將潮劇與流行音樂結合。
影片中,三個主人公從一開始不欣賞潮劇,到後來慢慢理解潮劇,最後在潮語說唱音樂的創作里融入潮劇的元素,將潮劇服裝、唱詞等帶上說唱的舞台。他們通過滿是潮劇元素的說唱舞台,喚醒年輕人對潮文化的傳承之魂。同為潮汕人的總製片杜元駿也說:「潮劇是我們潮汕人的一個標志性文化,我想讓更多的年輕人去喜歡它、接受它。」
02從小品到電影
潮汕人一直以來都有一個電影夢。
解放前老上海灘的四部賣座片——《姊妹花》《漁光曲》《都會的早晨》《一江春水向東流》,其導演鄭正秋和蔡楚生俱為潮汕人。其中,蔡楚生的《漁光曲》曾連續放映84天,創下票房奇跡,他的另一部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更引發了連續在上海灘放映3個多月的盛況。
但這都已是陳年往事。
潮汕題材的大眾化影視作品一直是稀缺的,製作小眾方言的影視作品僅靠情懷是遠遠不夠。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潮汕人的屏幕夢想是由以潮汕小品來堆砌的。在潮汕本土, 潮汕方言小品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 一直廣受觀眾熱烈歡迎和追捧。
小品《大笑西遊》
上世紀末,潮汕民間活躍著一批曲藝話劇表演者,他們大多出身話劇團、潮劇團等組織,演繹潮汕方言情景喜劇,掀起了小品熱潮。一些藝人相繼成立工作室,推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小品喜劇,藉助地方主流媒體的力量走進千家萬戶,並在後期誕生一批出家喻戶曉的「笑星」,如水雞、趙曙光、蔡汕長、方展榮等。
方展榮
趙曙光
從《個元兩粒》《六合彩迷宮》《潮汕阿兄湖南妹》到後期的《牌坊街的故事》《厝邊頭尾》,在新世紀的前十餘年裡,潮汕小品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在潮汕大地「百花齊放,爭奇斗艷」。
穿越題材小品《金牌家丁》
但小品大多為追求喜劇效果而主題老套平庸,情節平實簡單,製作也相對粗糙,供大眾茶前飯後娛樂消遣,搏人一笑之外並無餘味。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和老一批藝術家的相繼退出舞台,資本看不到小品的未來,小品事業開始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不得不走向沒落。
2016年《我來激笑》總決賽
之後,以潮汕三市聯合製作的潮語幽默演繹大賽和劇本創作大賽《我來激笑》為代表的選秀類節目一度重新掀起小品熱潮,但縱觀參加節目的選手多是民間素人,且節目方後期並沒有完善的培養模式,小品的火棒難以遞交到新一代手上。
盡管仍有一些有志人士依然堅持演繹小品,但很難再製作出像之前那麼膾炙人口的作品。見不到小品復興的潮汕人目睹了中國電影市場繁的迅速繁榮,開始極力呼喚潮汕「家己人」的電影。
2018年,第一部《爸,我一定行的》橫空出世,潮汕人奔走相告。(2012年《鮀戀》打著「第一部」潮汕電影的標簽問世,但未取得龍標)《爸,我一定行的》主創藍鴻春正是當年《鮀戀》的攝影監制。
盡管作品劇本和主題都無法與一線影片比肩,喜劇元素帶著濃重的「劇場小品」味道,但終究在潮汕題材電影這片戈壁上栽下了第一棵樹。
之後的2019年,《英歌魂》也緊隨其後問世,再到如今的《老爺保號》,近年來潮汕題材電影有走向大眾化的趨勢。
03潮汕題材的電影何去何從?
可以預知,未來還會有更多潮汕題材電影問世。在未來幾年潮汕題材電影還將處於探索階段。這個階段是「情懷滿足」階段,潮汕電影的任務和作用主要是滿足潮人對家鄉電影的基本需求。這一時期本地觀眾還不會立馬用過高的藝術標准來要求它。
有了第一個階段的探索,第二個階段將開啟「引流」模式。如果說前期是把作品的每一處都貼上「潮汕」的標簽,那麼在第二階段就是慢慢地撕下一些,進一步擁抱主流市場,探尋潮汕人之外大眾人群的口味,更多地講述潮汕和世界的故事。潮汕題材電影市場的流量窪地將逐步形成。再者,一批本地流量新星也將在後半場冉冉上升,為此後真正意義上的大片製作做准備。
而「探求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的主題」或將貫穿其發展進程,這也是很多做潮汕題材電影的影視工作者的初衷。
目前當務之急,是盡快擺脫「稚氣」,在打造喜劇元素時要跳出「小品」的框架,杜絕為刻意搞笑而無邏輯地堆砌喜劇元素。在作品主題上可以繼續堅持「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發展」這一關鍵詞,故事細化到典型的文藝工作者身上。另一方面,潮汕地區以「重商」聞名,也是著名僑鄉,這片土地上誕生的商業故事也大有文章可做。展現改革開放後外來務工人員入潮的生活圖景,用文化和人群的碰撞及融合反映時代的變遷或許更能引起潮汕群體以外人群的共鳴。
這條路才剛剛開始。將戈壁變成森林,還需要這一代人的努力。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HGQI7Y3WtAiyvfSAk-Slvw
『捌』 《追龍》那句潮汕話怎麼說
追龍的那句潮汕話讀起來是ilen。一個窮小子初到香港,刀劍舔血一路到成為掌握香港十大黑幫的老大,而他的好兄弟是香港的探長,一個掌握香港3萬警察的探長。
追龍電影簡述
追龍將故事置於六七十年代最混亂的香港,窮困潦倒的青年阿豪偷渡到香港,一路刀刃舔血殺出社會底層,並得到華人探長雷洛賞識。
在他的協助下爬上黑幫霸主之位,而雷洛也在警局一路高升,這兩個權勢滔天的壞蛋之王將黑幫與警界同時握在手中,誓要聯手打爆香港。
一代梟雄跛豪和雷洛的兄弟之情,兩人從患難之交到產生分歧再到互相信任,經歷了一個時代的變遷,,結局以為雷洛和坡豪會互撕,沒想到還是好兄弟,有點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