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20世紀後期的電影越多越好
動作影星,小個子?是元彪嗎?是孟海嗎?唱歌很好的是泰迪羅賓(菲籍)吧?
香港20世紀後期的電影總結
1980
1.師弟出馬 1102萬
1981
1.摩登保鏢 1776萬
2.追女仔
3.鬼馬智多星
5.歡樂神仙窩
1982
1.最佳拍檔 2604萬
2.龍少爺
少林寺
1983
1.最佳拍檔大顯神通 2327萬
2.奇謀妙計五福星
3.A計劃
1984
1.最佳拍檔之女皇密令
2.聖誕快樂
3.少林小子
4.快餐車
5.全家福
鐵板燒
1985
1.福星高照
2.夏日福星
3.警察故事
4.龍的心
5.僵屍先生
6.恭喜發財
7.智勇三寶
8.打工皇帝
9.開心鬼放暑假
10.木棉袈裟
1986
1.英雄本色
2.富貴列車
3.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
4.最佳福星
5.神探朱古力
6.南北少林
7.刀馬旦
8.僵屍家族
9.霹靂大喇叭
10.開心鬼撞鬼
1987
1.龍兄虎弟
2.監獄風雲
3.A計劃續集
4.富貴逼人
5.秋天的童話
6.英雄本色續集
7.一屋兩妻
8.鬼新娘
9.精裝追女仔
10.東方禿鷹
11.江湖情
12.龍虎風雲
14.英雄好漢
15.倩女幽魂
1988
1.八星報喜
2.警察故事續集
3.飛龍猛將
4.雞同鴨講
5.老虎出更
6.富貴再逼人
7.三人世界
8.公子多情
9.最佳損友
10.末代皇帝
17.霸王花
32.旺角卡門
1989
1.賭神
2.奇跡
3.合家歡
4.阿郎的故事
5.至尊無上
6.新最佳拍檔
7.英雄本色三
8.喋血雙雄
9.神勇飛虎霸王花
10.富貴再三逼人
1990
1賭聖
2.賭俠
3.新半斤八兩
4.三人新世界
5.秦俑
6.倩女幽魂之人間道
7.表姐,你好也
8.吉星拱照
9.至尊計狀元才
10.無敵幸運星
19.天若有情
34.阿飛正傳
《五福星》系列是八十年代相當有名的喜劇系列影片,鷓鴣菜洪金寶、羅漢果曾志偉、大生地吳耀漢、花旗參秦祥林、犀牛皮馮淬帆五個在孤兒院長大的奇形怪狀的傢伙,各有各的怪脾氣,湊到一起自然讓人笑到肚子疼。洪金寶在五福星裡面總是充當受氣包的角色,胖乎乎的我見猶憐,不過在剛拍的《殺破狼》中,洪金寶扮演的黑幫老大雄勁剛猛,讓人不寒而慄,功力可見一斑。
成龍在五福星系列中不是很重要的角色,跟五個怪傢伙相比,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不過成龍也在這一年拍出了影響深遠的《警察故事》。
洪金寶的鬼打鬼系列結束之後,林正英、錢小豪的僵屍系列也開始走紅,無論動作還是喜劇效果都相當不錯。
電影公司大老闆黃百鳴的開心鬼系列也正式登場,不過現在看起來沒什麼看頭,比較低俗。
自從李連傑的《少林寺》火遍華人世界之後,關於少林題材的影片也大量興起,不過真正拍出水平的只有兩部,一部是《少林俗家弟子》,另一部就是《木棉袈裟》,值得一看。
《英雄本色》橫空出世,代表了黑道槍戰片的成熟,也成就了吳宇森和周潤發兩位大佬的萬世英名。
《最佳拍檔》系列繼續搞笑到底,《千里救差婆》已是第四部,尤其是大光頭麥嘉,操這一口山東話,不知笑翻了多少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大光頭跟黃百鳴當時已是新藝城電影公司的大老闆,
這一年,歌壇老大張學友也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靂大喇叭》。
周潤發開始井噴,主演的影片八部闖進票房前十五名,而且風格各異,有江湖片,又有文藝片,還有時裝片,並憑借《龍虎風雲》蟬聯香港金像獎影帝,跟王晶合作的《精裝追女仔》也將王晶推上了惡俗電影導演的位子。
《倩女幽魂》未能排進前十有點可惜,這部影片首次融入了天馬行空式的徐克風格,強烈的視覺效果開創了香港電影的一代新風。不過影片中有一個失誤,午馬扮演的燕赤俠本是個地地道道的道士,卻總是拿著人家佛教的《金剛經》當法寶,實在是大逆不道,看來香港人缺乏文化真不是冤枉他們,《金剛經》雖然名氣大了點,可也不能亂用啊,再說人家道教的《道德經》名氣也不比它差呀。
發哥大熱之後有所回落,在傳統賀歲片《八星報喜》中演了個娘娘腔,雖然在角色上有所突破,但作為發哥的影迷對發哥這種角色很難接受。《老虎出更》中發哥的風頭被李元霸搶了不少,這位跟隋唐第一條好漢同名的小子身手不錯,從側面看跟成龍有點像,不知道為什麼沒能多拍幾部電影。
成龍大哥繼續包打天下,《飛龍猛將》是成龍三兄弟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
《末代皇帝》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片子,曾獲198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響、最佳影片剪輯、最佳音樂、最佳服裝九項大獎,不過這么牛的片子當然跟中國人沒多大關系,是義大利、英國和中國聯合拍攝的。
記得小時侯看的第一部香港商業電影就是《霸王花》,那時候得叫「錄象」,也第一次發現原來還有這么好看的電影,前段時間又看了一遍,仍然把全家笑得前仰後合。這也是吳君如第一部擔任女主角的電影,也讓她成為了香港電影史上最三八的女影星。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監制是成龍大哥。
《旺角卡門》是王家衛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雖然仍脫離不了當時黑道片的模式,但獨具另類的拍攝手法已綻露頭角。張學友憑借這部電影獲得當年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張曼玉也因這部電影徹底擺脫了「花瓶」的稱號,開始向影後的道路前進。
這一年還有一部根據當年成龍七兄弟學藝的經歷拍成的片子,叫《七小福》,洪金寶、鄭佩佩主演,不過票房出奇的慘淡,總共不到200萬,但洪金寶憑借這部電影獲得了當年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發哥再展雄威,《賭神》中高進的形象被公認為發哥最有風度的男人形象,也因此掀起了香港「賭片」的盛行。其中發哥的保鏢龍五就是向華強,當時香港最大的黑社會「新義安」的老大,酷得要命。
《阿郎的故事》讓發哥第三次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喋血雙雄》,吳宇森自認平生最完美的作品,1999年被美國《時代周刊》列為本世紀亞洲十大影片之一,也讓吳宇森和發哥成功打入好萊塢。
發哥退位,星爺上場。
一部《賭聖》將星爺請到了前台,從此開始了無厘頭橫掃天下的壯舉,唯一讓大陸觀眾看不過癮的是當時星爺的配音還沒找到石斑魚。
至於《賭俠》,劉德華在其中的表演很讓人失望。劉德華最適合的角色應該是《天若有情》,重情重義的黑道少年,我始終認為那是華仔最好的一部片子,完全可以得一次金像獎影帝,可惜生不逢時,趕上了張國榮的《阿飛正傳》。
《秦俑》:李碧華小說改編,徐克監制,程小東導演,黃沾音樂,張藝謀加鞏俐主角。這套陣容怎麼看都應該不同凡響,但實際上卻讓人很失望,或許把張大導演換掉能順眼一些。
王家衛出手不凡,一部沒幾個人看得懂的《阿飛正傳》,將自己推上了第一流大導演的寶座,從此香港有了真正的藝術片。
星爺開始全面出擊,《賭聖》之後再創《逃學威龍》,在香港和台灣掀起一股校園影片的狂潮。
《整蠱專家》拍的有些低俗,可憐的華仔又一次不倫不類地給人當磚頭。星爺十名之後的三部影片我覺得比《整蠱專家》和《上海灘賭聖》要強得多。
這一年李連傑的《黃飛鴻》也開始閃亮登場,開始了一個武俠的神話。
1992
無與倫比的星爺年!
包攬票房前五名,讓整個香港笑到肚子抽筋。
憑借《審死官》獲得第三十七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獎,也是星爺在九十年代獲得的唯一一個獎項。
徐克重拍《笑傲江湖》,林青霞首次穿上男裝,為世人驚艷,從此東方不敗不再做第二人想。
這一年還有一部《阮玲玉》,讓張曼玉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也是中國女演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第一人。
大熱之後必有回落,威風八面的星爺有所收斂,李連傑憑借干凈利落的動作開始全面出擊。黃飛鴻系列亦開始大熱,一年四部的產量讓人咋舌。
第一次認識梁朝偉是《絕代雙驕》中那個鬼精靈小魚兒,等看過《東成西就》和《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之後,梁朝偉那種滑稽搞笑的表演風格更加深入人心,以至於直到現在還很難相信其實梁朝偉最擅長的是藝術片。
《東成西就》的搞笑程度比星爺有過之而無不及,劉鎮偉發起瘋來簡直不是人能抵擋得住的。
《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拍的有些大膽,大陸的很多版本都刪了不少,但剩下的也仍然不失為一部爆笑級的影片。張衛健最適合演這種瘋瘋癲癲的小混混形象,如果能再創新一些的話,完全可以挑戰星爺,不至於現在越老越讓人惡心了。
這一年的黃秋生憑借《叉燒包》獲得金像獎影帝,這位中英混血兒,天生的魔教教主,跟另一位邪教教主吳鎮宇共同撐起人類之外的另一個世界。黃曾抱怨老有人認為自己比劉德華大一輪,其實自己比華仔還要小一歲。
李安首次涉及同性戀題材的《喜宴》揚威國際影壇,獲當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比《斷臂山》早了整整十三年。
發哥再戰江湖,《賭神2》一舉突破5000萬大關。
《國產凌凌漆》,星爺已不滿足於單純的表演,開始向編劇和導演的方向發展。
李連傑有些氣短,不過上榜的三部影片就動作來說都是難得的精品,《精武英雄》跟日本人的比武被很多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經典的動作場面。
王家衛一年推出了兩部影片,實屬難得。《東邪西毒》,另類武俠中的經典。《重慶森林》也讓梁朝偉獲得了第一個金像獎影帝。
成龍大哥闖盪好萊塢仍然雄風不減,繼續向極限挑戰。
星爺推出了永恆的經典《大話西遊》,不過在當時只是作為一部典型的周氏無厘頭影片,還沒有被封上亂七八糟的稱號。
發哥完成了在香港的最後一部影片《和平飯店》,從此開始轉向好萊塢,可惜路途不太平坦。
大哥永遠是大哥。在發哥仍然為轉型苦苦煎熬的時候,成龍的《簡單任務》再創新高。
從《食神》開始,星爺開始將重點轉向導演的角色,不過說實話,《食神》拍的很一般。
《古惑仔》系列重磅出場,肆無忌憚的少年意氣在青少年中掀起了席捲全國式的轟動效應,那時候幾乎每一個城鎮的錄象廳里都在放《古惑仔》,幾乎每一個城鎮里都晃盪著「陳浩南」式的「不良少年」,酗酒、打架、泡妞、罵人……家長們畏之如虎,孩子們卻奉若神明。這部影片在那幾年可以說在大陸造成了極惡劣的影響,但現在看來,這批孩子長大之後也並沒有什麼出格的行為,畢竟只是少年意氣而已,沒必要大驚小怪。
《甜蜜蜜》拍出了水平,在各種獎項中大包大攬,出盡風頭,張曼玉也進入了演技的顛峰時期。
在各領風騷三五年的香港影壇,成龍大哥領跑十幾年仍然未見絲毫疲態,值得贊嘆。
《算死草》中葛民輝的表演出神入化,搶盡了星爺的風頭,可惜這位全才涉獵太多,未能進入顛峰。
王家衛首部同性戀影片《春光乍瀉》,讓梁朝偉獲得第二個金像獎影帝。
《風雲雄霸天下》,香港電影首次運用電腦特技,現在看來仍有可取之處。
《我是誰》繼續挑戰極限,已是四十多歲高齡的成龍從摩天大樓上滑下,膽量驚人!
《野獸刑警》讓黃秋生再奪金像獎影帝,影片最後黃瘋狂的表演讓觀眾都不寒而慄。
《喜劇之王》捧出了張柏芝,但張最讓人心動的還是《星願》,那時的張柏芝珠圓玉潤,清純得讓時間為之停頓,豈是現在那個瘦骨伶仃的放盪女子可比,不過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還是不說了吧。
成龍首次將重點轉向愛情,可年齡卻顯得有些不倫不類,而且舒淇當時正剛靠三級片成名,怎麼看都不像一個良家婦女。
《暗戰》 終於讓劉德華嘗到了影帝的滋味,其中滋味,又有誰知?
㈡ 有一部香港愛情電影裡面有雪糕車的是什麼
好像是《暗戀99天》挺好的電影開放性結局。
㈢ 美食有哪些是香!!!!港!!!的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 車仔面。
車仔面是香港一種低價特色麵食。車仔面出現在1950年代,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較低的年代。內地難民涌來香港,謀生困難,香港街頭涌現了流動攤販,最多便是搭起車仔面檔擺賣咖喱魚蛋和車仔面一類熟食。販賣車仔面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煮食格」,分別裝有湯汁、面條和配料,顧客可自由選擇面條,配料和湯汁,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
車仔面
菜全由自己選擇,可選擇的有牛腩、豬紅、豬皮、蘿卜、豉油雞翼以及各種丸類及蔬菜等等,一碗美味的車仔面可說是全由自己選擇出來的,再加上牛腩汁、沙爹汁或咖喱汁,口味真正任由自己調配,很多人都喜歡車仔面的惹味,簡單一碗平價車仔面,就已很飽肚。一般的面底及搭配的菜料已經非常足夠。另外,大家還可選擇簡簡單單的豬扒面,別小看這個簡單的麵食,因為最重要的秘訣是如何烹調出肉質松軟而入味的豬扒。
2. 橋底炒辣蟹。
橋底炒辣蟹是一道香港的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把肉蟹宰殺後,清洗干凈,然後在肉蟹上刷一層薄薄的生粉,以保住肉蟹的原汁原味;刷好後將肉蟹放在一邊備用;在鍋內下豆瓣醬、姜、蔥、豆豉、紫天椒等,把這些配料放在一起煸炒,直到炒出香味;把蟹放進鍋內,和配料放在一起煸炒,直到配料炒熟;用油炸蟹,直到蟹的外皮酥脆,然後將料酒、白糖放入,一起炒熟即可。
橋底炒辣蟹
這道菜來源於香港的港仔灣,那裡曾經有一戶人家在橋底出售炒辣蟹,由於他家的味道特別香美,成為香港最有名的炒辣蟹吃處,所以香港人就將這道菜稱為橋底炒辣蟹。這個菜做出來顏色很好看,紅紅的辣椒綠綠的蔥,會讓人食慾大增。尤其是它的香味濃烈,經常會刺激得人沒幾分鍾就把里邊的調料先吃得一干二凈。蟹肉入味很濃,口感很好,吃的時候最好配上紅酒。這道菜在冬天吃可以驅寒暖胃。
3. 碗仔翅。
碗仔翅是一款常見於香港街頭的仿魚翅湯羹,其材料以粉絲為主,以澱粉將湯煮至濃稠,並加入老抽和生抽弄成棕色,佐以麻油、浙醋、白鬍椒粉、辣椒油等。
碗仔翅
碗仔翅本身沒有魚翅成份,但其外觀與高湯魚翅相近,並以小碗盛載,因而叫作「碗仔翅」。約1960年代起,香港街頭涌現一批小販專門出售這類平民仿翅,同時兼售生菜鯪魚肉湯,後者以魚肉混入澱粉打成魚肉漿,再以類似刀削麵的手法削進湯里煮成長條狀的魚肉條,不少人賣碗仔翅時,喜歡加魚肉同吃。一些小販亦會出售碗仔翅拌通心粉,增加果腹感,但這吃法近年已漸漸式微。
4. 雞蛋仔。
雞蛋仔是香港獨有的傳統街頭小食 ,香港地道街頭小吃之一,是華夫餅的一種變體。台灣稱雞蛋糕,又稱雞蛋餅。以雞蛋、砂糖、麵粉、淡奶等造成汁液,倒在兩塊特製蜂巢狀鐵制模版的中間,放在火上烤成。倒出來的雞蛋仔呈金黃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間是半空的,咬下時口感特別彈牙。
雞蛋仔
去過香港的話,會看到有一種小吃店的門前永遠都是大排長龍,人們不知疲倦地等候一種小吃新鮮出爐,往往等上一兩個小時也毫無怨言!這種小吃就是雞蛋仔!雞蛋仔在五十年代出現在香港,憑借酥脆香甜的口感很快就征服了人們,已經遍布香港的大街小巷,火爆至今。
5. 辣魚蛋。
辣魚蛋,是香港知名小吃,將魚蛋穿成串後放入油鍋炸熟後刷上特製的辣醬汁即可。香港人每日吃掉55公噸,約375萬粒魚蛋,辣魚蛋是學生最喜愛零食的第一位,足見魚蛋的地位。街邊篤魚蛋是五六十年代產物。當時街邊面檔價廉,為減成本,便用潮州白魚蛋的下欄,或不太新鮮的魚肉,溝勻再以油炸熟做不料大受歡迎,成為香港街頭小食的台柱。
辣魚蛋
基本上,街邊魚蛋檔都是從批發取貨,味道大同小異,要出奇制勝就要靠個汁。好似勁多學生幫襯的「津味」,其辣汁辣得過癮。原來,辣醬乃津味自製,混入咖喱粉,辣得來夠香。而且這人氣旺,經常大排長龍,魚蛋去貨快,不會浸到無曬味,食落鮮味又彈牙,難怪每天可銷出15,000粒魚蛋,銷量驚人。
6. 菠蘿包。
菠蘿包,是源自香港的一種甜味麵包,據說是因為菠蘿包經烘焙過後表面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菠蘿因而得名,有好多種劃分,台式的,港式的,廣式的等等,大致相同,名字也叫法不一,香港叫菠蘿油,台灣叫菠蘿包,還有的叫冰火菠蘿包,星動力冰火菠蘿旺等等。
菠蘿包實際上並沒有菠蘿的成份,麵包中間亦沒有餡料。菠蘿包據傳是因為早年香港人對原來的麵包不滿足,認為味道不足,因此在麵包上加上砂糖等甜味餡料而成。菠蘿包外層表面的脆皮,一般由砂糖、雞蛋、麵粉與豬油烘製而成,是菠蘿包的靈魂,為平凡的麵包加上了口感,以熱食為佳。
菠蘿包
菠蘿油是從菠蘿包發展而來的食品,是將菠蘿包橫向切開夾著一塊厚切的牛油(或奶油)所組成。菠蘿油最好的吃法是將新鮮出爐的菠蘿包夾上冰冷的牛油,這樣牛油就會被菠蘿包的熱力影響而溶化在包身的中間位置,包身會被溶化的牛油變成金黃色,而食用時菠蘿油與菠蘿包不同之處是能夠吃出濃厚的牛油的香味。但由於加上了牛油,所以菠蘿油比菠蘿包的脂肪與膽固醇含量更要高一些。香港大多數茶餐廳都會供應這種食品搭配港式奶茶作為下午茶餐或早餐。不少香港電影、電視劇中也有菠蘿包及菠蘿油的出現。
7. 香港雲吞面。
雲吞面是香港特色美食之一,也是香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雲吞就是餛飩,最早雲吞以全豬肉制,所以稱做「凈肉雲吞」。古代雲吞很講究,要肥三瘦七,弄成肉糜,正宗的且先切後剁。現今我們平常吃的雲吞面多數是以鮮蝦雲吞製成,雲吞材料有雲吞皮、鮮蝦、豬肉。
雲吞面
雲吞面起源於廣州,五十年代在香港蓬勃興起,至今雲吞面依然深得人心。據說,此食品在唐宋時即已傳入廣東。據《群居解頤》一書記載:「嶺南地暖……又其俗,入冬好食餛飩,往往稍喧,食須用扇」。至於廣東何時用「雲吞」二字取代餛飩之稱,則無從考證。
雲吞面不僅深受港人的喜愛,就連許多香港的影視歌壇紅星對雲吞面都情有獨鍾,如:周潤發、譚詠麟、成龍、周星馳、羅嘉良等眾多明星,翻開他們的個人資料你會發現他們的最愛都是雲吞面。發哥稱:因為工作沒有辦法,出埠前往加拿大拍西片,一去便數個月,唔知(為什麼)點解出埠一久就好想食香港的魚蛋粉與雲吞面」。羅嘉良在一次拍片現場憨厚地說:「我完全不懂煮菜,但是我真的很喜歡吃雲吞面,一周要吃五六次」。
8. 港式奶茶。
港式奶茶是香港獨有飲品,茶味重偏苦澀,口感爽滑且香醇濃厚為特點。製作方法較大陸奶茶復雜,經過撞茶(拉茶)工序,保證奶茶中保留茶葉的濃厚。後來人們稱之"香港老街ST0RY"奶茶。之所以"港式奶茶"能聲名鵲起,而在內地卻不能像"台灣奶茶"普及,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所用的原材料。(當然奶就不多解釋了)得益於香港獨天得厚和貿易自由優勢,港式奶茶中的紅茶都是從斯里蘭卡大量進口的。斯里蘭卡獨特的雨水充沛的熱帶氣候讓這里出產的紅茶香味濃郁。
港式奶茶
英國人喝茶學自中國,但喝法卻別創一格,喜歡加入糖和奶,或者檸檬片同喝,傳入香港後奶茶檸檬茶統稱"西茶",以別於傳統喝法的"唐茶"。英式奶茶在香港由於口味清淡,香港人並不喜歡,於是有茶餐廳老闆靈機一動,在英式奶茶的基礎上研製出港式奶茶。港式奶茶入口的感覺是先苦澀後甘甜,最後是滿口留香。茶味濃郁,奶香悠久。入口幼滑如絲,不會一飲而瀉,而是延綿細蜜,有奶油的口感。
㈣ 有一部美國電影講的是一群人在加油站里電視上突然出現This is not test
樓主你好
符合你描述的電影
是《基督再臨》還有一個雪糕車的男的手腳超長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http://ke..com/view/2552444.htm
㈤ 陳柏霖拍過的所有電影
從影影片
主演:
2002 《藍色大門》(Blue Gate Crossing)
吉光電影公司出品,導演為易智言,此片曾參加各國影展如:坎城.東京.多倫多.印度.金雞百花.金像獎等,且皆深獲各地好評.且因此片得到日本大導演『岩井俊二』高度贊賞,岩井導演用力稱贊柏霖說:「是女孩子看了就會想好好疼愛的好男孩,在日本有機會大紅大紫」,而他也認為目前在日本最有魅力及潛力,除了木村拓哉及小田切讓,就是陳柏霖.
2004 《五月之戀》(Love of May)
吉光電影公司出品,演員有:演出『天龍八部』『金粉世家』的劉亦菲,及台灣最受歡迎的樂團五月天.
2005 《蟲不知》(Bug Me Not)
英皇電影公司出品,此片導演是執導『異度空間』『救命』的羅志良,在這部戲中羅導演開啟了柏霖喜劇方面的長才,片中也加入了很多CG特效,是一部很另人期待的電影,而主要演員還有:香港最受歡迎女子團體Twins,及英皇力捧新星sabella及Boys.
2005 《見鬼10》(The eye 10)
此片為陳可辛監制,而導演是素有鬼片賣座奇才的「彭氏兄弟」,此片充滿了令人緊張及恐懼的氣氛,是柏霖首次嘗試拍攝的鬼片,柏霖說包證讓你們嚇番天.笑番天,此片現在於2005年3月上映,而亞洲各地的票房成績反應也很好.
2005 《神遊情人》又名《幻游傳》 (Triping)
由日本Omega及台灣城市電影共同製作的誇國大戲,發行公司為角川,預計2006年秋天日本上映.片中女主角為日本實力派演員田中麗奈,片中將與柏霖大談穿越時空的生死相戀。
2006 《在黑暗中等待相遇》又名《日光女孩,黑夜男孩》(Waiting in the Dark)
由日本Geneon製作及發行,此片導演為金村昌平的兒子「天願大介」,片中主要演員除了有再次合作的田中麗奈,還有剛得東京影展最佳男主角的「佐騰浩市,及常在日劇中出現的人氣美女」井川遙」,這部戲也是柏霖首次以全日文發音挑戰演出.而片中柏霖的演出是完全跳脫給人陽光大男孩的形像,是一種自己對成長及成熟度的挑戰。
2006 《誰動了我的琴弦》(手機電影)
周筆暢的音樂電影《誰動了我的琴弦》這是一部長度為55分鍾的音樂電影,由5首歌串聯而成的一個故事,男主角是陳柏霖,看完很感動。如果有時間靜下來看看不錯。
2007 《PK.COM.CN》
此片是由中國紫禁城電影公司出品,導演是剛在德國漢堡得到導演大賞的中國導演「小江導演」,劇中主要演員還有房祖民,這是一部另人充滿醒思的電影,我們也希望能以此片,再為亞洲電影爭光。本片將於2008年3月14日上映。
參演:
2003 《最後的愛、最初的愛》(Last Love First Love)
日本電影眼公司出品,演員有:曾參與日本電影《燕尾蝶》及近期上映《三更2》的「日本實力派男星」渡部篤郎,及張藝謀《幸福時光》的幸福女孩董潔,還有演而優則導的「內地才女」徐靜蕾.此片曾參與2003東京影展,深獲好評.
2003 《20、30、40》
哥倫比亞公司出品,導演為張艾嘉,主演有:張艾嘉、李心潔、劉若英、黃秋生、梁家輝,柏霖為客串演出,參與此片讓柏霖有機會跟影帝、影後學習,是個很不錯的體驗.
2004 《千機變2 花都大戰》(The Twins Effect 2)
英皇電影公司出品,演員有:最受矚目的成龍之子-房祖民及香港最受歡迎團體Twins,及梁家輝、吳彥祖、陳冠希、瞿穎、范冰冰、甄子丹,還有客串演出的成龍大哥。
2005 《情癲大聖》(A Chinese Tall Story)
英皇電影公司出品,導演為「人稱鬼才」的劉鎮偉,他所拍攝過的作品都可說是經典喜劇,有『東成西就』『大話西遊』『天下無雙』,此片參與的演員有,飾演唐三蔵的謝霆峰、孫悟空的柏霖、豬八戒、沙僧的boys,還有Twins的阿SA、范冰冰、吳辰君等...,此片有非常非常多CG特效,是一部另人想像不到,另人期待的精彩電影,預計於2005年聖誕節推出.
2005 《詭絲》(Silk)
由中環投資,刊稱2005國片最高預算的一部大戲,卡司除了柏霖,還有江口洋介、張震、林嘉欣、大S,指片於2005年6月開始拍攝,預計明年將參與坎城影展並盛大上映.
2005 《麥兜3--春田花花同學會》(McDull, The Alumni)
此片為陳可辛監制,而導演為拍攝「金雞2」的趙良駿,這是結合香港很受歡迎的卡通麥兜,加入真人表演的一部電影,片中有很多大牌明星參與客串演出,柏霖在裡面也有驚人演出.包證你笑不停。
2006 《 風味絕佳》又名《蜜糖&調味》(Sugar And Spice)
此片是由日本東寶電影及富士電視台一起合拍的電影,原作:山田詠美,導演為」中江功」富士電視台著名電視劇 ,曾拍過很多精緻的日劇,片中除了柏霖還有2003年坎城得獎的影帝」柳樂優彌」,及2006年得到北野武贊賞的演員「澤屍Erica」及日本長青演員夏木Mari,此片於2006年9月日本公映。 片中柏霖與大60歲的女星夏木Mari大談忘年戀。
2006 《關於愛》又名《大話情聖》《戀愛地圖》(about love)
這是發生在東京,台北,上海,三個特別城市的故事,三對來自不同地方,說著不同語言的時代男女,跨出了語言的障礙,區域的界限,演繹了新時期的愛情故事,和對一夜情的困惑… 此片於2004曾參與韓國斧山電影節,影片放映後得到全場熱烈反應.
2007 《灌籃》 (Kung Fu Dunk)
由英皇電影聯同日本角川映畫及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東南亞等地共投資高達1000萬美金以上的08年賀歲巨獻《灌籃》,一眾演員,包括:周傑倫、蔡卓妍、陳柏霖(blog)、曾志偉等人。電影《灌籃》自三月於上海進行開機記者會,正式展開拍攝工作後,一直成為亞洲傳媒追捧之作,更被視為08年亞洲電影最強的第一炮。經過兩個月的拍攝,已到尾聲,劇組更由內地轉移到台灣,為《灌籃》結尾部份沖刺。《灌籃》自開拍以來,眾演員的造型均一直成為傳媒報道的焦點之一,但劇組希望為影迷帶來新鮮感,均作高度保密。最令人期待的是周傑倫及陳柏霖充滿活力的籃球高手及阿Sa可愛但帶點傻氣的籃球隊經紀人造型。
電視劇及其它
電視劇
1999 《強盜與天使》
2002 《極速青春》
2007 《東京鐵塔》
2007 《1972最後的雪季SAPPORO》
唱片
2001 神鵰俠侶』單曲
2002 『極速青春』單曲、日本黃金傳說『HC3 好吃3』單曲
綜藝
2002 日本『黃金傳說』
2002 《我猜》
2004 《康熙來了》
廣告
2002 『韋恩咖啡』、『麥當勞冰心雪糕』、『麥當勞億萬大富翁』.
2004 『烏龍烏龍廣告』此廣告為日本煙草JT製作.播放地區日本.
2004 『麥當勞繽紛奧運杯』此廣告為配合2004年奧運設計的主題,播放地區為台灣,中國大陸,香港,韓國同時強力播出.
2004 『Motorola』手機拍攝,播放地區香港、澳門.
2005 『Motorola』手機拍攝,播放地區台灣.
2006 『7-11超商』形象代言,播放地區台灣.
2007 闊別五年,易智言再度攜手陳柏霖和桂綸美,拍下唯美的《Sony Walkman》 廣告,大獲關注
書籍
台灣 2002『極速青春』電視劇同名寫真書
2003『舞川拉麵』寫真創作書
2004『五月之戀』電影同名攝影集
日本 2005『Bolin Strike』寫真書
配音
2003 華納電影『Looney Tune Back In Action』擔任台灣區代言人,柏霖擔任男主角布蘭登費雪配音,而擔任女主角配音為SHE的HEBE
2005 迪士尼動晝卡通電影『鴿戰總動員Valiant』擔任劇中男主角的配音.
獲獎經歷
封號
2002 同志最受歡迎男藝人第3名。
2002 VOUGE亞洲HOT ASIA 60 male power。
2003 Men』s Uno 男人時尚雜志,香港票選十大最有潛力男星。
2003 『世界展望會』關懷貧窮醫療保健公益活動代言人。
2003 Marie Claire雜志12月份票選十大魅力男(柏霖為唯一藝人)。
2003 台北Free Show公益活動代言人。
2004 Vogue雜志3月份評選今年最另人期待的藝人,與張藝謀、王家衛、周星馳、木村拓哉同時上榜。
2004 にほんAsian Actors評選『新世紀四天王の誔生』分別為陳柏霖、陳冠希、周傑倫、余文樂。
2003 にほんELLE NOVIE評選當代亞洲最有魅力男演員,分別為梁朝偉、金城武、陳柏霖。
2004 萊卡」Channel Young風尚頒獎大典,得到亞洲區男藝人最佳新人獎
2005 Vogue 雜志3月號評選」2005年,就看他們"Special report」受注目的還有章子怡.木村拓哉.周傑倫,周潤發,吳宇森.
2005 大馬全球華人金藝獎,觀眾票選我最喜歡新生代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