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屠洪綱《中國功夫》和《霸王別姬》是誰做的曲
歌曲:中國功夫
歌手:屠洪剛
作曲:伍嘉冀 作詞:宋小明
屠洪剛 霸王別姬
作曲:馮曉泉 作詞:陳濤
『貳』 電影《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裡
《霸王別姬》在說兩個京劇藝人半世紀的悲歡離合,實則在言中國人對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時代的轉換與人物命運的轉折緊密相聯,社會性與民族性緊密相聯,信仰與現實緊密相聯,陳凱歌說他要拍一個關於「迷戀與背叛」的故事,於是他拍了這樣一個「真虞姬、假霸王「的故事,人性的錯位與災難的重擊為影片羅致了多面和豐富的戲劇性。《霸王別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國文化歷史及人性、影像華麗、劇情細膩。影片用中國文化積淀最深厚的京劇藝術及其藝人的生活,有著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狀態的表述,更通過幾十年的時事風雲,透射出一股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思考。片中人物的人生經歷猶如「戲夢人生」。《霸王別姬》兼具史詩格局與文化內涵,在底蘊深厚的京劇藝術背景下,極具張力地展示了人在角色錯位及面臨災難時的多面性和豐富性,其中蘊含的人性的力量和演員們堪稱絕妙的表演征服了全世界的眾多電影觀眾。

『叄』 霸王別姬電影裡面他們背的什麼名揚四海根據,,,,那段是什麼了
傳於吾輩門人,諸生須當敬聽; 自古人生於世,須有一計之能。 吾輩既務斯業,便當專心用功。 以後名揚四海,根據即在年輕。 何況爾諸小子,都非蠢笨愚蒙; 並且所授功課,又非勉強而行? 此刻不務正業,將來老大無成, 若聽外人煽惑,終久荒廢一生! 爾等父母兄弟,誰不盼爾成名? 況值講求自立,正是寰宇競爭。 至於交結朋友,亦在五倫之中, 皆因爾等年幼,哪知世路難生! 交友稍不慎重,狐群狗黨相迎, 漸漸吃喝嫖賭,以至無惡不生: 文的嗓音一壞,武的功夫一扔, 彼時若呼朋友,一個也不應聲! 自己名譽失敗,方覺慚愧難容。 若到那般時候,後悔也是不成。 並有忠言幾句,門人務必遵行, 說破其中利害,望爾日上蒸蒸。
『肆』 《霸王別姬》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的巔峰之一,為什麼會這么說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這部一出世即被奉為經典的《霸王別姬》特別值得重新懷戀。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1993.5.24這一天,《霸王別姬》獲得了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這是中國電影史的唯一一次,更配得上無數贊譽聲名。

各種不同階層的人物,他們都在各自的時代里騰達,又在另一個時代里倒塌。一幫人創造了一個新時代,又用某種方式讓另一幫人不舒服,即便現在也是如此。這部電影里,人和時代,無縫連接在一起了
『伍』 電影霸王別姬傳於我輩門人,諸生須當敬聽;自古人生於世,須有一技之能。
富連成訓詞。
全文如下:
傳於我輩門人,諸生須當敬聽:
自古人生於世,須有一技之能。
我輩既務斯業,便當專心用功。
以後名揚四海,根據即在年輕。
何況爾諸小子,都非蠢笨愚蒙;
並且所授功課,又非勉強而行?
此刻不務正業,將來老大無成,
若聽外人煽惑,終究荒廢一生!
爾等父母兄弟,誰不盼爾成名?
況值講求自立,正是寰宇競爭。
至於交結朋友,亦在五倫之中,
皆因爾等年幼,哪知世路艱生!
交友稍不慎重,狐群狗黨相迎,
漸漸吃喝嫖賭,以至無惡不生:
文的嗓音一壞,武的功夫一扔,
彼時若呼朋友,一個也不應聲!
自己名譽失敗,方覺慚愧難容。
若到那般時候,後悔也是不成。
並有忠言幾句,門人務必遵行,
說破其中利害,望爾日上蒸蒸。

富連成資料:
1903年由吉林商人牛子厚出資、京劇演員葉春善籌辦,於1904年在北京正式成立,初名「喜連升」,後改「喜連成」。牛子厚為班主,葉春善任社長。
1912年夏,因業務不振,牛子厚倒讓給沈姓接辦,改名「富連成」。沈仁山、沈秀水先後任班主,仍由葉春善掌理。後沈因破產虧累,退出。
1935年葉春善去世,由其長子葉龍章繼任社長。至1948年,無力延續下去,第八科慶字輩學生剛剛入科,即告停辦。
富連成社招收學生沒有定期,只收男生,隨到隨考,入學年齡為6~11歲,坐科年限一般為7年。訓練方法為口傳心授,從形體基本功開始,然後按學生氣質、性情、嗓音、扮相、體態等不同條件,劃歸不同行當,文武兼學,要求極嚴。
富連成社培養了喜、連、富、盛、世、元、韻7科學生近700人。
『陸』 霸王別姬電影中有很多令人嘆為觀止的細節處理,其中都有哪些
《霸王別姬》是不老電影。這部電影都出來幾十年了,當時記得還是張國榮在裡面擔任主角的,這部電影講的時間背景是一個戰爭時代的背景,然後經歷的戰爭又經歷了重大的革命,然後那個時候就出現的《霸王別姬》。
觀止的細節也就是對於細節的刻畫。特別是在某些革命中的一些人物的表現,有的是競技的判斷,有的是經濟的背叛,有的是繼續保持忠臣,反正我覺得這些細節的背景處理起來都是很那個的,因為在當時這些片子其實都是競品。
『柒』 怎麼評價星爺開拍功夫2
說到《功夫》,大家都是知道的,這是周星馳早期的作品,也是一部經典之作,而在近期,周星馳接下《功夫2》,自拍自演,展開繼《功夫》後續的一部讓人期待的作品。

周星馳的許多作品一般都是喜劇大作,每一部都能給人帶來歡樂,我想這一部也一定會更加精彩,喜歡周星馳的影迷都應該非常期待《功夫2》帶來的新一代喜劇了吧。
『捌』 電影《霸王別姬》被形容為偉大的影史經典,那麼電影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喜劇之王》
《喜劇之王》講述了小人物的故事,周星馳飾演的尹天仇和張柏芝飾演的柳飄飄都是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不同的是尹天仇有著夢想,並且敢於堅持夢想,這個角色更多是周星馳真實的寫照,所以周星馳演繹的出神入化,無論是每一個表情,每一句台詞,周星馳都把握的很精準,將一個懷有夢想的小人物淋漓盡致地展現!
在堅持理想的道路上終會有大批人陣亡,能夠像《喜劇之王》里的尹天仇那樣堅持理想的人是有魅力的,這樣的人內心是有信仰的,他們從來不會放棄希望,總是在黑暗中能夠得知黎明的到來。

『玖』 電影《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裡
不得不承認,我第一次看 霸王別姬
的時候是沒有看懂的,單純覺得很動人,然後又是哭得稀里嘩啦的。不過我第一次看完的理解是,蝶衣就是女的,然後她一直女扮男裝,不讓小樓發現(請盡情嘲
笑,在看 霸王別姬
前,我一直以為世界上只有,男生喜歡女生,女生喜歡男生。我傻,請再次盡情嘲笑)。基於這個理解,雖然覺得這電影演的不錯,但情節也忒不合理了吧。其實,
現在想來,這也可以體現到這部劇的強大,在覺得情節不合理的情況下,也能吸引一個人再看一次再看一次,而要做到這一點,演員的演技,只能說,怎一個贊字了
得。
在第3到4次看了霸王別姬之後,我才意識到,網上有很多喜歡這劇的人。然後我才腦殘的翻了各種影評,然後才知道,原來蝶衣是男的(請嘲笑我)。在知道蝶衣是男的後,我又看了遍這劇,終於能把我理解不了的解釋通了。
之後大一選修,選了一個中國電影賞析,讓我興奮的是,老師拉片兒講的是 霸王別姬。然後我開始了新的旅程,這一次才是真正去了解 霸王別姬 這部電影和張國榮。
電影開始的時候,蝶衣和小樓從明亮處,慢慢走到 台前。蝶衣走在小樓身後,手拽著小樓的小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背景音樂是和傳統戲服形成巨大反差的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嘹亮〜〜這也是個伏筆吧,勝利的歌聲,朝代更替,時代「進步」,即使是同樣的戲服,同樣的劇本,同樣的唱詞,但早已物是人非了。
還有一個細節,蝶衣站在小樓的右後方,其實這個和後面,蝶衣說「就讓你和我,不就讓我和你,唱一輩子的戲」,這個「你和我」和「我和你」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後導演給了個 遠景。一束 暖色
光打過來,兩個拉長的人影,空盪盪的舞台(我覺得像是球場),以及帶著回聲,略顯刺耳的對話。一直是小樓在答,蝶衣只是插了句嘴「二十二年」「十一年」。
蝶衣為什麼記得這么清楚,因為他是數著和小樓的分離的日子過活的,這也是遺憾,因為只有他是數著日子,只有他是如此在意這個時間的。這也是一個伏筆,其實只是蝶衣單方面的在意,他單方面的愛。
還有就是小樓對答時候的情態了。看小樓年輕的時候,他曾是霸王的時候,他拍磚,他血氣方剛的罵那些學生「看好了,這可是正兒八經的中國人...」,他罵日
本人,他轉變的過程我慢慢寫,這片里伏筆比較多。繼續,看小樓現在對答的情態,「哎呦,是您二位啊」,點頭哈腰,笑卻不接話。如果結合我們平時的生活,這
種感受就很明顯了,路上遇到一個認識你但你不認識他的人,熱絡跟你的打招呼,不好意識直接告訴對方,我不認識你啊,便接著他的話茬,寒暄兩句。現在的小
樓,現在的小樓很懂人情世故了,「是是」 「您受累」 不再是那個喝壺花酒,拒絕袁四爺的小樓了。接下來,「都是四人幫鬧的,明白」,小樓那一楞,「可不,現在好了,是,是」,和蝶衣的對視,兩人略帶不安的動作,也是伏筆。
這部片讓我重新認識了陳凱歌,他是真的有才華。即使只是片頭這一段兒,對光線的運用,背景音樂營造的氛圍,簡單幾句對白,幾個動作,卻為後面埋下了很多伏筆,留了懸念吸引觀眾接著往下看。越是看起來簡單的東西,往往得下很大的功夫,沒人能輕而易舉的成功。
片
裡面第一次出現字幕。艷紅的出場。1924年,這個時代的女子大多仍是保守的,女子出門,衣領得扣的整整齊齊的,頭發得紮好,披頭散發成何體統。而看艷紅
的著裝,嘴唇,特別是頭發。就這一亮相,加上路遇嫖客,輕佻的摸臉,嫵媚的笑,低頭躲閃,最後嫖客一句「臭婊子」,十幾秒,讓我們立刻了解到艷紅的身份。這功力,嘖嘖~
接下來,看戲。給了艷紅和小豆子五次鏡頭,眾人的喝彩以及艷紅的表情,這是在寫小豆子的看,看什麼呢?看接下來的小癩子又跑了,小石頭救場的行為。這是第一次在小豆子心裡種下小石頭英雄的種子,也是我們看到的霸王第一次展現他霸王氣概的情節。
注
意小石頭這個動作,為什麼他要把妝抹花呢?其實關二爺後來給了解釋。「別當你今天玩了個邪,拍了個磚,你當我饒了你啊」
「那是下三濫的玩意兒」。小石頭演的是什麼,猴王。猴王怎麼能做這下三濫的事兒呢,所以他不能帶妝拍磚,他把臉抹花,他就不是猴王了。而為什麼妝又這么重
要呢?其實後來你注意看就會發現,這帶妝和卸妝的區別,就是戲和現實生活的區別。而蝶衣,大多情節是帶妝的,他是活在戲裡面的,伏筆很多,我後面慢慢貼圖說。
接下來,艷紅帶著小豆子來到戲院。
這里開始出現一個反復的畫面和反復的台詞 「磨剪子捏,戧菜刀」
這是第一次出現這個畫面,路有凍死骨,和擔著扁擔的人,空盪盪的巷子。請注意這個畫面和這句台詞,這也是伏筆。
不得不提這個bug,表示不能理解。左右手怎麼會弄錯呢?
第二次出現這個畫面+台詞。
看這個動作,這個眼神。贊演技~
看她跪的動作,看她的表情。請贊演技~
緊
張的背景音樂+鏡頭跟隨人物移動 =
有事兒要發生了。大事兒。想必艷紅是下了決心要把小豆子留在這兒了,「男孩大了留不住」。書裡面寫的是,艷紅的害怕,她在妓院工作,辦事兒的時候,抬頭看
見小豆子在看著他,那個眼神,巴拉巴拉,總之,電影裡面沒寫這事兒(突然再想,為啥沒人翻拍 這
片兒呢?雖然的確是很難超越,但依國內大面積翻拍四大名著+金庸作品的架勢,為什麼沒人翻這個?困惑...)。
又是這個巷子,切手指的刀,案板,現在知道它的重復出現的原因了吧。艷紅不想讓小豆子看見自己手指砍下來的樣子。「娘,手冷,手都凍冰了」。冬天到了,每次洗完衣服,我就會說這句台詞,自言自語。
這部電影 有自己的審美方式,它從沒有直接展現那種暴力或者血腥的畫面。其實手指斷了,有人會拍那沾著血的刀,拍落下的手指,而陳凱歌展現的卻是,尖叫聲,已經被嚇一跳摔下來的人。它弱化了血腥的東西。這是這部電影的一個特點。
能想像么?你是艷紅,你切了兒子的手指,你現在就要離開他,並且再也不相見,你現在的心情。
鏡頭平移,門。在電影裡面,門是個奇妙的東西,它的出現,往往意味著,物是人非,或者別離,或者情節大轉變,人物大的變化。這也是小豆子和母親分開,新的人生的始端。
小豆子和戲院學徒們的第一次爭執。大家還記得路有凍死骨的那個小巷么,可巧,背景又有 「磨剪子捏,戧菜刀」的聲音,導演在暗示大家襖子在這里有多難得,而小豆子卻把它燒了,眾人就這么安靜的看它燒。這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覺得,小豆子心裡是懷著恨的,所有人都拋棄了他,沒有人關心他,沒有人愛他。他燒了襖子,也可體現出來他這個人的固執,如果母親不愛他,那她帶給他的東西,曾帶給他的愛和恥辱,他都不要。這樣的固執也表現在他和小樓的感情上,他不能和別人共同分享小樓,不能僅限於和他做戲里的夫妻,他不能接受菊仙,這種固執也是他的 「從一而終」 的體現。小時候就這樣~
『拾』 《霸王別姬》為什麼是中國電影的巔峰之一
《霸王別姬》之所以在我們心中地位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因為這是「哥哥「張國榮的經典之作;另一方面是因為哥哥在我們心中無可取代的地位,代表了哥哥的演員事業的巔峰之作;所以說他是中國電影的巔峰;
記不得是哪年哪月,只知我還在上大學,在學校外邊的網吧包宿,是因為寫論文?還是和同學玩?忘記了!依稀記得深夜,也許是該做的事情做完了,打開了網吧電腦的電影,挑挑看看,不知怎麼就選了這個《霸王別姬》。
此前我對張國榮先生並不了解,不過我一定看過他的電影,聽過他的歌曲。可是現在我卻想不起來我到底是在哪裡在什麼時候接觸過他的什麼作品了。80年代中期,我上小學,那時候張國榮先生已經開始在香港大紅大紫,90年代初期,我上初中,張國榮先生已經退出歌壇。整個小學和初中時代,我和我的同學們曾迷戀過許多不同的明星。在那個小鄉村,80、90年代正是港台文化開始泛濫的時候,我在校外的小攤上買過《射鵰英雄傳》《上海灘》的明信片,同學送過我鍾楚紅、曾華倩,甚至是吳奇隆、林志穎的卡片,其實吳和林並不比我大多少,作為老一輩的張國榮先生此時已是如日中天,可不知道怎麼的,這個時候我就是沒有遇到他。也許不是沒有遇到,是我忘記了?
高中時期,我生活在自卑之中。從小鄉村,到了縣城,有很多變化。現在看來,那個縣城也不過如此,那時卻是摧毀過我的自尊。鄉下的野丫頭,看到了縣城裡那些時尚的女孩子,只是低頭看自己腳下狼狽的鞋子,我就是那個丫頭。所以三年的高中生活也就只有讀書,別人怎麼過的,我全然無知。住宿生活,每月一次看電影和話劇,成了我和外界的唯一聯系,然而除了戰爭戲就是教育的話劇,時間久了也就沒有什麼意思了。我和張國榮先生有過交集嗎?這期間能讓我久有不同記憶的是97年的《泰坦尼克號》,雖然並沒看這部電影,但我還是從同學們鋪天蓋地的談論中,從各處攤販的卡片里知道了這部大片。還有一次離經叛道的經歷。也是元旦前夜吧,不知道為什麼,一道節日就格外感傷。那時好友邀我去外出,就去了。她是絮絮叨叨地要跟我說她的感情問題,我知道。在影劇院旁邊的錄像廳里,我們邊看電影,邊說話,青春時節,不知道哪裡來的傷感,說個不停。半夜了,也沒有困。不知怎麼的,幕布上竟出現男女互相撫摸的鏡頭,尺度好大膽,心裡有點惴惴。友像見過世面的樣子,其實她也尷尬……後來我們上了同一個大學 ,現在她跑到京城去了,我淪落他鄉。
大學里,見識了省會城市,才知道小縣城的閉塞與自大。此時,我仍是個丫頭。這四年間我除了看書上課打工,我也追過帥哥,扯過閑淡,可我到底是什麼時候遇到了張國榮先生,我真的無法說清,但我知道,我一定遇到過。
看過《霸王別姬》,我當時想,除了這個張國榮,沒有別人可以演程蝶衣。後來迷上張國榮了。
再看,我想,張國榮不是程蝶衣,程蝶衣不是人戲不分,是活在戲里。曾看過葉廣芩的一部小說,女主人公愛唱戲,孩子死了,埋在樹下,腳還露出來,可她繼續唱戲,沒有喜悲。
我還想說,這看似寫幾個人,寫了中國的近半個世紀的歷史,其實也在寫人。我們曾是小四,莫言在諾貝爾獎發言時就坦承過;我們曾是段小樓,可是我們更應該做菊仙,她身上有著傳統女人的奉獻精神,對生活的熱愛讓她敢於斗爭,這是個不遜於男子的角色。但我們誰也做不到程蝶衣,他是上蒼給我們送來的天使,卻終於被我們糟蹋。
我們做不成程蝶衣。他遭受過拋棄(母親)、遇到過虐待(師傅),享受過關懷(小石頭),品味過凌侮(張公公),感受過國破家亡(日本人),但他仍純有一份真,有一份執拗,就是我們說的一根筋。人人自危,人人自保,他憑什麼不那麼做?這就是可愛,在亂世中,在復雜的斗爭中殘存的人性之光。我們誰能做成程蝶衣?今天我們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如果將我們重新置於那個時代,誰能做成程蝶衣?
看了電影,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學會感激,學會寬容,更學會理智平和地生活。感謝《霸王別姬》,感謝張國榮先生。 新年之際,祝願所有人活得充實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