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導演和作曲家,沒有必要過多介紹了,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這位傑出的電影配樂作者,大多數國人熟悉他都是從《泰坦尼克號》中那悠揚的風笛聲開始的,而在之前的1995年,霍納就已經在史詩片《勇敢的心》中純熟的運用蘇格蘭風笛,把蘇格蘭民族音樂和交響式配樂合為一體,獲得了空前成功。只是在1996年的奧斯卡最佳配樂中遺憾的敗給了路易斯•巴卡洛夫的《郵差》,其實就整體音樂素質而言,《勇敢的心》是不遜於《郵差》的,之所以敗北,可能還是因為當年霍納還有另一部提名作品《阿波羅13號》分流了評委票數的緣故。當年看《勇敢的心》,曾經激動地無以復加,熱血澎湃,現在看沒這種感覺了。有人說這只不過就是一部美國的「主旋律」大片而已,的確,這部片就是商業片的骨架,頌揚的也是美式個人英雄主義,但是無論如何,這樣的主旋律電影作為觀眾是願意接受,如果我們的主旋律電影也能拍成這樣,何樂而不為呢?還是回到音樂本身吧,和很多人一樣,風笛是我非常喜歡的樂器,覺得她奏出的音符非常有特色,既可以表現歡快的情緒,又能演繹憂傷哀婉的旋律(比如《泰坦尼克號》,曲調綿延,盪氣回腸,感染力特別強。中學時代,一盤JAMES LAST樂隊和愛爾蘭風笛手合作的專輯《JAMES LAST IN IRELAND》,磁帶都被我聽壞了。既然《泰坦尼克號》都可以用風笛,那麼在講述蘇格蘭歷史的《勇敢的心》音樂更加有理由用風笛來表現了。
❷ 求一篇電影《勇敢的心》的鑒賞,600字左右,重點介紹一下配樂
《勇敢的心》這部影片是梅爾.吉布森的傑作,一部值得收藏的經典。影片的音樂出自大師詹姆斯.霍納之手,他巧妙地運用了蘇格蘭的民族樂器-風笛,賦予音樂獨特的韻味,給人深刻的印象。
片中有多段音樂是以華萊士為主旋律,輕緩而不失從容,平和而不乏剛勁,讓人想起影片中那句著名的台詞:「英雄之後!」華萊士與女友美倫私訂終身的一段,旋律主要以美倫主題為主,兩個主題也交替出現,象徵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情感。這一段情節鏡頭簡潔,幾乎沒有對白,音樂與畫面相得益彰,充滿溫馨。在美倫死後,這段溫馨的旋律成為留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回憶。而在華萊士就義時,美倫的主題再次響起,與畫面形成強烈的情感共鳴。
當劊子手逼迫華萊士開口求饒時,背景音樂以低緩的旋律反復出現,給人異常壓抑的感覺,整體氣氛十分沉悶。同時,又好似華萊士在承受巨大痛苦的同時正孕育著全身的力量。漸漸地,音樂呈現爆發前的低沉,隨著華萊士喊出「Freedom!」的那一刻,音樂也達到了高潮,具有極強的感染力。隨後,盪氣回腸的弦樂組合在空中回響,英雄的主題得到了升華,使人肅然起敬。突然,旋律一轉,一組溫暖的女聲合唱悄然出現,彷彿來自天堂的聲音,這是美倫的主題,畫面上,劊子手的斧頭正在落下,而華萊士似乎看到了美倫妻子的出現,這使得觀者無不為之動容。音樂與畫面的結合天衣無縫,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情感。
這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巨作。配樂悲壯凄涼優美,堪稱經典之作。同時影片也成就了一件物事,那就是愛爾蘭風笛,它在影片中的運用讓人們重新認識和欣賞了這種民族樂器。
❸ 《勇敢的心》體現的西方文化特徵
《勇敢的心》中運用蘇格蘭大量的文化元素,如蘇格蘭風笛、蘇格蘭的國花薊、蘇格蘭的高地運動以及蘇格蘭的服裝格子裙。這些文化元素的大量運用,不但使人們對蘇格蘭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且大大增加了影片本身的文化內涵和影片的藝術價值。
風笛是影片《勇敢的心》中最重要的文化元素,風笛這一文化元素貫穿影片的始終。影片開篇便是空靈的風笛聲音,航拍的鏡頭帶我們領略蘇格蘭蔚藍的天空、高聳相連的山脈、蔥郁的森林、廣袤的草原還有鑲嵌在大地上的碧藍的湖泊。風笛在帶我們領略美麗的蘇格蘭風景的同時,也交代了我們影片發生的地點。
接下來,華萊士父親的葬禮上,風笛哀怨憂傷;在華萊士與美侖約會時,風笛流暢歡快;在戰斗時,風笛低沉厚重。風笛作為一種音樂無處不在,所在之處作用又各不相同。風笛與弦樂的使用,是本片的一大亮點。
影評
《勇敢的心》是由好萊塢影人梅爾·吉布森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電影,影片在為人們展開一幅氣勢恢宏、動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歷史畫卷的同時,也讓人看到了一個創造電影奇跡的英雄。
《勇敢的心》一直被視為一部悲壯的、融合血淚傳奇的史詩片,在影片中,人們不僅為蘇格蘭的山脈、凄婉的風笛和蘇格蘭人民在貧困痛苦中發出的凄厲呼號所感動,也為華萊士一往無前的精神所鼓舞。威廉·華萊士的精神就如同一面旗幟,指引著蘇格蘭人民爭取到了最後的自由。
❹ 電影《勇敢的心》 威廉姆華萊士 的父親 死亡的時候 吹奏的那首曲子叫什麼
蘇格蘭風笛--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
影片《Brave Heart》描述了蘇格蘭的民族英雄Wallace反抗英格蘭的殖民統治的英勇事跡。全篇氣勢恢宏,情感真摯纏綿,跌宕起伏。作為這樣一部影片的配樂師,Horner正確的選擇了蘇格蘭的民族樂器——風笛加世界頂級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的配器組合。
影片開頭,Main Title中悠揚的風笛聲將觀眾帶入了蘇格蘭高高的山嶺之上,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中,生活著朴實的蘇格蘭人民。然而憂郁的小提琴在沒有低音襯托的空靈中,奏出了他們受到統治者壓迫的不幸。四支圓號不祥的和聲,暗示了統治力量的邪惡與黑暗。經過弦樂的過渡,獨奏圓號忽然吹出帶有升騰力量的旋律,這似乎是一種期盼,期盼英雄的誕生,來拯救他的民族;然而大提琴冷冷的對答,為這位英雄鋪設了艱難的道路。整首Main Title無疑是影片的序曲,Wallace一生的奮斗歷程其實已經預告在了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即使把此曲作為純音樂來欣賞,它的藝術價值也會閃現光芒。
Wallace的父親因為抗擊英國的統治而犧牲了。在父親的葬禮上,村裡的小女孩Murron摘了一朵紫薊花送給了小 Wallace。這時風笛第一次響起了象徵Wallace和Murron愛情的主題,它是那樣的優美而哀怨。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不會阻擋住人們對愛情的渴望。這個旋律冥冥中蘊涵著對自由的嚮往。
在Wallace Courts Murron的開頭,是一個鄉間的婚禮舞會場面,這是整部影片中最歡快的音樂了。在風笛吹奏的洋溢著民族風情的舞曲中,人們暫時忘卻了苦難,盡情的歡樂。我記得托爾斯泰說過,無論生活的環境多麼艱苦,人們從未停止過對歡樂與自由的追求。從這首曲子中,我們可以聽出來,之所以Wallace率領的民族起義會在百姓中造成如此壯大的聲勢,對英統治造成空前的打擊,其原動力是來自於蘇格蘭這個民族的偉大。就在這樣一個舞會上,長大成人的Wallace,回到了闊別十多年的村莊,見到了兒時的好友和已經長成為一個婷婷玉立端莊少女的Murron。這時,兩人的愛情主題又重現了,只是這一次它不再那麼緩慢且傷感,卻顯出些許愉悅的色彩。Wallace取出幼時Murron送的紫薊花,雖然花朵已經乾癟,但是色彩依舊明亮。愛情的種子在兩人的心生根發芽生,此時終於長出了美麗的花朵。這時的畫面:幽靜的夜晚,山崗上一對戀人促膝而坐,配上如此優美的風笛,真是讓人為之感動不已。
隨後的Secret Wedding,弦樂與長笛的合奏同風笛交相呼應,似乎代表了兩位主人公纏綿悱惻的愛情。在這六分多種的時間里,畫面中沒有任何語言,只有音樂在流淌。整個蘇格蘭連綿的群山似乎都沉浸在這纏綿的愛情中了。
然而好景不長,Murron受到統治者的迫害而被殺死了。Attack on Murron中,固定節奏的定音鼓製造出了危急的氣氛。Murron被綁在木桿上,眼裡流露出無助的淚水,哀怨的女聲似乎是她的輓歌。而這一切終被邪惡的獨奏圓號所吞沒——明晃晃的匕首指向Murron的喉頸——不和諧的交響終於將樂曲送至定音鼓那奪人心魄的致命一擊!緊接著的Revenge把 Wallace復仇場面刻畫的栩栩如生。定音鼓在晃動音型的襯底下充滿了懸念與緊張,空氣似乎凝結住了。當Wallace從背後抽出木棍的同時,音樂急劇加速,風笛越來越顯出不安與凄涼。這一段音樂充分展現出了情節的張力。在Murron's Burial中,風笛又一次重現了愛情主題,而這次它卻是如此的悲涼,讓人不禁要落下眼淚……
接下來,Making Plans第一次展現出英雄的風采。風笛,一下變成了號角,召集人們起來反抗。蘇格蘭的人民覺醒了,在Sons of Scotland中,銅管占據了主角,表現出了人民的英勇氣概。隨著定音鼓堅定有力的鼓點,起義軍在風笛的領導下,同敵人展開了英勇的戰斗。這一段戰爭音樂是全篇中最有特色的一段:描寫蘇格蘭人的只有一支風笛,看來似乎勢單力薄,但是它卻頑強的抗爭著;樂曲間,弦樂隊時不時闖入進來一條極不和諧的旋律,表現出英軍肆虐的反撲。隨著節奏的不斷加快,幾條主線交織在一起,難解難分。這一段音樂,重現了六百多年前發生在蘇格蘭中部城鎮Stirling的著名的戰役,可謂精彩至極。
英王為了爭取集結部隊的時間,假派王妃去和義軍和談。豈料王妃卻被Wallace的勇敢、正氣和魅力所吸引,深愛上了這個「叛賊」的頭目。在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中,作曲家表現了她矛盾的內心和深沉的愛。在義軍獲得了Falkirk的勝利之後,眼看形勢極為有利,Wallace卻受到了貴族的出賣。在Betrayal and Desolation中,大提琴表現出Wallace的悲憤。隨之呼應的獨奏圓號奏出無奈的嘆息;弦樂零星幾點,展現出一派悲涼的景象。最後,風笛又緩緩的登場,伴隨著如同天籟傳來的人聲給失敗的義軍於無盡的撫慰。
Mornar's Dream是一首短小的曲子,節奏局促。在這里,作曲家第一次使用了嘹亮的小號,使曲子帶有無限動力。曲中透出Wallace不畏失敗,越挫越奮的堅強毅力。而他已經成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The Legends Spreads中,風笛居然以更快的速度,更激進高昂的旋律,旋風般的把英雄的事跡繼續傳遍蘇格蘭大地。 在Wallace再次受到出賣之後,終於被英王捉住。王妃向冷酷的英王祈求繞過他的性命。這一段音樂表現出她對Wallace的愛、對英王的仇恨、對自己的無助……其中笛子顫抖幽怨的旋律似乎是王妃的哭泣。
終曲Freedom,影片中結構最完整的一首樂曲。首先由獨奏圓號反復吹奏相同的三音級進的旋律,整個樂隊以不斷豐富的配器與推波助瀾的和聲來襯托這個表現蘇格蘭寬廣、雄偉的景色的主題;隨後風笛以高亢的基調拉出了英雄的主題。這個主題其實就是愛情主題的再現,然而在這里,它揮去了所有的陰霾,顯得無比輝煌,在這里,它已經成為了自由的贊歌。我們一定記得,影片中Wallace躺在絞刑台上,用盡全身力氣發出的最後的吶喊:「Freedom!」不禁要為這一顆勇敢的心而敬佩。然後樂曲回到A段,在英雄主題再現的時候,兩個主題交織在了一起,形成了全片配樂中最振奮人心的高潮。這一段表露出Horner高超的作曲技巧。隨後合唱加入進來旋律變的舒緩優美,這是最高貴的愛情的贊頌。這首長達七分半鍾的終曲,含概了全篇的劇情,給了片子一個有力的結尾。
最後要提一下為配樂擔任演奏的倫敦交響樂團和維斯明斯特教堂合唱團。熟悉古典音樂的朋友們一定不會陌生,這兩個樂團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交響和合唱團。他們所發出的音響不是一般的合聲器能夠相比的。所以建議大家有機會的話定要去電影院觀看這部影片,你一定會被影片配樂中史詩般的恢宏所震撼!
專輯曲目:
01. Main Title
02. A Gift Of A Thistle
03. Wallace Courts Murron
04. The Secret Wedding
05. Attack On Murron
06. Revenge
07. Murron's Burial
08. Making Plans (Gathering The Clans)
09. Sons Of Scotland
10. The Battle Of Stirling
11. 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
12. Falkirk
13. Betrayal and Desolation
14. Mornay's Dream
15. The Legend Spreads
16. The Princess Pleads For Wallace's Life
17. 'Freedom' - The Execution - Bannockburn
18. End Cred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