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張國榮想拍的最後一部電影是什麼.因為導演出問題沒有拍成不是《異度空間》。
該片名叫«偷心»,澄清一下,不是導演出問題,是投資方的問題
2001年,張國榮在香港成立了「夢幻聯隊」製作公司,開始向電影幕後製作轉型,籌拍自己導演的處女作«偷心»,親自擬定了一個發生在青島的浪漫故事,由著名作家何冀平編寫劇本。為拍這部電影,張國榮回掉了所有的片約,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
2002年4月,劇組基本就位,包括區丁平、張叔平、和田惠美、寧靜等,此時張國榮已患上抑鬱症,但仍堅持往返大陸准備開機,到青島勘察後對實景不太滿意,一再修改劇本,演員陣容也陸續發生變化。更糟糕的是影片投資方因經濟問題入獄,致使資金不能到位,影片就此泡湯,成為一生未完成的作品,張國榮受到沉重打擊,病情惡化,一年後跳樓自殺,而導演夢的破碎也被認為是導致張國榮心灰意冷,最終選擇自殺的原因之一
『貳』 張國榮演的電影有哪些
1978年:《紅樓春上春》《狗咬狗骨》 1980年:《喝彩》 1981年:《失業生》 1982年:《檸檬可樂》《沖擊21》《烈火青春》(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楊過與小龍女》 1983年:《鼓手》《第一次》 1984年:《緣分》《聖誕快樂》《三文治》 1985年:《龍鳳智多星》《為你鍾情》《求愛反斗星》 1986年:《偶然》《英雄本色》 1987年:《英雄本色II》(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倩女幽魂》。 1988年:《胭脂扣》(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殺之戀》。 1989年:《新最佳拍檔》《倩女幽魂II》 1990年:《阿飛正傳》(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二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縱橫四海》《豪門夜宴》 1992年:《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家有喜事》。 1993年:《霸王別姬》(第四十六屆法國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男主角獎、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花田喜事》《東成西就》《白發魔女傳》《白發魔女傳II》 1994年:《大富之家》《金枝玉葉》(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錦綉前程》《東邪西毒》(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記得香蕉成熟時之初戀情人》 1995年:《夜半歌聲》(兼任執行監制)《金玉滿堂》 1996年:《金枝玉葉II》(兼任聯合導演)《色情男女》(兼任客串導演)(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大三元》《新上海灘》《風月》(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春光乍泄》(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九七家有喜事》 1998年:《九星報喜》、《紅色戀人》《安娜瑪德蓮娜》;受邀擔任柏林國際影展評委。 1999年:《流星語》(兼任聯合出品人)《星月童話》《布宜諾斯艾利斯零度》(《攝氏零度之春光再現》) 2000年:《槍王》(第三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戀戰沖繩》《煙飛煙滅》(兼任導演、編劇、剪輯) 2002年:《異度空間》(第三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最佳男演員獎) 張國榮對電影行業由衷熱愛,傾心投入,多年來不僅演繹了許多經典角色,且一直以導演一部優秀的電影為最大心願。他籌備多時的電影《偷心》雖然因種種原因未能投拍,但是從他參與編導的多部作品中,已經可以初步領略他的導演才華。 電影《夜半歌聲》,張國榮擔任執行監制。 電影《金枝玉葉II》,張國榮擔任第二組導演。 電影《色情男女》,張國榮參與導演片段。 公益短片《煙飛煙滅》,張國榮自編自導。 音樂電影《日落巴黎》,張國榮參與編導。 音樂電影《左右情緣》,張國榮自編自導。強烈推薦你看霸王別姬!裡面有句台詞至今未忘!小尼姑年芳二八,正青春被師父削去了頭發,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為何腰系黃絛,身披直綞,見人家夫妻們灑落,一對對著錦穿羅,不由人心急似火,奴把袈裟扯破。
『叄』 張國榮為什麼不自己掏錢拍偷心
也許不是沒錢才不拍的呢?是因為別的原因擱置了。時間,健康,等等。不詳。
『肆』 張國榮演過什麼電影(全部)
1978年:《紅樓春上春》《狗咬狗骨》 1980年:《喝彩》 1981年:《失業生》 1982年:《檸檬可樂》《沖擊21》《烈火青春》(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楊過與小龍女》 1983年:《鼓手》《第一次》 1984年:《緣分》《聖誕快樂》《三文治》 1985年:《龍鳳智多星》《為你鍾情》《求愛反斗星》 1986年:《偶然》《英雄本色》 1987年:《英雄本色II》(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倩女幽魂》。 1988年:《胭脂扣》(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殺之戀》。 1989年:《新最佳拍檔》《倩女幽魂II》 1990年:《阿飛正傳》(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二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縱橫四海》《豪門夜宴》 1992年:《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家有喜事》。 1993年:《霸王別姬》(第四十六屆法國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男主角獎、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花田喜事》《東成西就》《白發魔女傳》《白發魔女傳II》 1994年:《大富之家》《金枝玉葉》(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錦綉前程》《東邪西毒》(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記得香蕉成熟時之初戀情人》 1995年:《夜半歌聲》(兼任執行監制)《金玉滿堂》 1996年:《金枝玉葉II》(兼任聯合導演)《色情男女》(兼任客串導演)(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大三元》《新上海灘》《風月》(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春光乍泄》(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九七家有喜事》 1998年:《九星報喜》、《紅色戀人》《安娜瑪德蓮娜》;受邀擔任柏林國際影展評委。 1999年:《流星語》(兼任聯合出品人)《星月童話》《布宜諾斯艾利斯零度》(《攝氏零度之春光再現》) 2000年:《槍王》(第三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戀戰沖繩》《煙飛煙滅》(兼任導演、編劇、剪輯) 2002年:《異度空間》(第三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最佳男演員獎) 張國榮對電影行業由衷熱愛,傾心投入,多年來不僅演繹了許多經典角色,且一直以導演一部優秀的電影為最大心願。他籌備多時的電影《偷心》雖然因種種原因未能投拍,但是從他參與編導的多部作品中,已經可以初步領略他的導演才華。 電影《夜半歌聲》,張國榮擔任執行監制。 電影《金枝玉葉II》,張國榮擔任第二組導演。 電影《色情男女》,張國榮參與導演片段。 公益短片《煙飛煙滅》,張國榮自編自導。 音樂電影《日落巴黎》,張國榮參與編導。 音樂電影《左右情緣》,張國榮自編自導。
『伍』 當年投資張國榮電影《偷心》是誰又是怎麼惹上官司的
好像是那個人以前的生意涉嫌偷稅還是怎麼的,
『陸』 小燕有約里張國榮說要拍電影,他當導演,拍什麼電影
樓上講的不對,黃百鳴最近正在籌拍《夜半歌聲》第二部。哥哥在小燕姐的節目里說的應該是《偷心》。
本文原載於《小說月刊》2005年第七期
作者:代薇
偷心
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女人是大家閨秀,美麗,富有,還有一個很嚴厲的老母親。她家樓上搬來了一個年輕的鋼琴家,彈一手好的鋼琴,言談舉止間處處誘惑她,深不可測的眼眸,引她溺斃。她想方設法接近他,但當他們終於發生了關系時,他不見了。她由母親做主,嫁給了一直追求她的表哥。她最後才知道,那個鋼琴家從頭至尾都是騙她的。那個神秘的男人甚至連鋼琴都不會彈,他只是在放唱片。可是她依然愛他。
這是張國榮生前想自導自演的一部片子,它的名字叫《偷心》。張國榮當然是要演男主角的,他應該有很多的特寫,不一定有表情,但臉上肯定有變化,叼上一根煙,那是他永遠只抽的白色萬寶路吧。那個男人是個純粹的手藝人,他的「上帝之手」無中生有,憑借良好的心理素質,鎮定的外表和靈活的手指,他創造著出神入化的奇跡。他不是一般的小偷,他不偷東西,他偷心。
世上有一種男人,他的出其不意顯得非常難能可貴,他的放縱顯得很天真,他的不負責任顯得如此天經地義,他的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毀滅感,讓愛上他的女人心醉神迷,玉石俱焚。
這是一種奇特而又不可理喻的陷溺。
(接下來的兩段是在講張愛玲同胡蘭成的戀情,與主體並無多大關聯,省略)
世界上人多的很,有的人也見過很多異性,何以單單某個人就這樣可愛,非他不可?難道這真是人類在迷惑中的信心嗎?被偷心的女人容忍、自戕、痛楚的十分興奮,飛蛾撲火般而又渾然不覺,一切都是心甘情願,無怨無悔。這樣的女人很具有審美價值,其感染力在於她的不計後果。這種恆名美麗的原因在於她的灰燼。
這樣的故事一向讓人望而生畏。好在我等凡夫俗子,柴米油鹽,雞零狗碎,不易失心。既然偷心的人是女人的劫數,沒有哪個女人遇到了可以逃的過去,那還是繞道而行得好。可是,這樣的小偷已經失傳了,能夠遇上又是一個女人幾世修來的福分?
『柒』 偷心的全部資料
《偷心》—— 張國榮籌拍自己導演的新戲,親自擬定了一個發生在中國青島的浪漫故事,由著名作家何冀平編寫劇本,取名《偷心》。2002年 4月,劇組的演職員基本就位,包括區丁平、張叔平、和田惠美、寧靜等優秀人才。此時張國榮已經患上抑鬱症,但仍堅持往返大陸准備開機,但是到青島勘察後,他對實景不太滿意,一再修改劇本,演員陣容也陸續發生一些變化。10月,影片投資商因經濟問題入獄,張國榮病情惡化,影片就此擱淺。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愛情故事,發生在40、50年代的青島:女人是大家閨秀,有個很嚴厲的老母親。她家樓上搬來了一個年輕的鋼琴家,彈得一手動人的鋼琴,言談舉止處處誘惑著她。她想方設法接近他,但當他們終於發生了關系時,他不見了。她由母親做主嫁給了對她一切都好的表哥,她最後也知道那個男人從頭到尾都是騙她的。那個男人連鋼琴都不會彈,他只是在放唱片。可是她依然愛他。
何冀平在回憶中這樣描述:
那幾天,他幾乎每天都打電話來,問住得好不好,當地招呼得好不好,當然更關心那個地方,能不能編出個好看的故事來。……我對青島很有感覺,青島保留了海旁的八大關舊居,一幢幢石頭樓房,都已過百年,小巧別致,沒有一間同樣的。梁實秋、老舍、沈從文、洪深,還有蕭紅蕭軍,都曾在那裡居住。我流連在依山傍海的石板路上,望著石牆頭伸出的杜鵑,心裡已經有了故事。……在國榮家,那個他喜歡的陽台上,他喝紅酒,我喝茶,談要寫的劇本。他坦白,真誠,投入,想法很多,還想著拍完這部再拍下一部。他說,喜歡白先勇的小說……每次談完,他都堅持要送我,我住得離他很近,但是他一定要自己開車送我回家,我婉拒,他總說,他也正好有事出去。……他說:何老師,「故事」是你,「劇本」也是你。我心裡猛然一熱,做了這么多年編劇,還真從來沒遇到過一個這樣「往出讓」導演。我說:「故事」是你啊。
憑借自己在電影界的多年經驗和廣闊交遊,張國榮很快確定了電影的其他演職員人選,開始四處溝通洽談:美術指導區丁平、剪接張叔平、服裝指導和田惠美、音樂Michael Galazzo、攝影李屏賓……這些亞洲電影界的精英全都與張國榮有過合作,深知他的敬業精神與專業水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答應加入劇組。「如今我義無反顧地去做導演,很開心,很放鬆地去做,因為有很多人義無反顧地來幫我。千萬別先說藝術不藝術,你先得看看有沒有本領讓觀眾把片子追看下去。我認為一個導演應該有狂野的一面,『好好先生』沒有火花,當然,像戀愛一樣,有火花之餘也得細水長流,不要怕不要怨,無論遭遇如何,怎麼看生命其實在乎你自己,覺得生命是好是壞的取捨是你自己的。」
唯一令張國榮耿耿於懷的就是電影的投資者不是香港人,而是日本人和內地人。「香港某投資者跟我坐下來談的時候,給我的感覺是:『不外是一盤生意罷了。』我不是在談一盤生意,我要拍一部好片子。我張國榮為香港歌影壇貢獻了那麼多,得過那麼多的榮譽,為港爭光,為什麼他們不支持我一下?真的很遺憾。如果我第一部導演的片子是香港人投資的是多麼理想呢。……我只想隨心拍一部戲,盡力將自己這二十年在圈中吸收到的事,做一個故事出來給香港人看,既沒想過要成為一部藝術電影,亦無野心要得獎,得與失不太重要,但當然……我這么好強,希望得多過失啦!」
因為故事發生在大陸,張國榮希望用國語現場收音,這一條要求沒有幾個香港明星能夠做到,所以演員方面全部放眼內地,香港方面只請了沈殿霞:「肥肥不再是演開心果,我要把她改頭換臉,不演喜劇人物。在這部戲里邊她是個悲劇人物,我相信她一定演得來,人,誰沒有傷心事?肥肥很忙,但我會遷就她的檔期,她是個很有義氣的人,接了我這部戲也很高興。」女主角方面,雖然張國榮幾乎與所有的香港女星都有交情,但是這一回他的首選女主角卻是大陸女星寧靜,寧靜曾與張國榮合作過《新上海灘》,張國榮對她的評語是:「人長得漂亮,戲又好。」
2002年1月,張國榮秘密到北京去會見寧靜,希望她能出任女主角。當時電影劇本還沒有完成,張國榮用了一個下午來給寧靜口述故事,講了很多細節,每場戲,每個鏡頭,介紹了關於劇本和劇組的種種設想。寧靜對張國榮的工作能力非常信任,對劇情也很感興趣:「那是一個很凄涼的故事。影片很細膩,像讀小說的感覺,有很多特寫——人有感情時,不一定有表情,但臉上肯定有變化——他覺得只有大特寫才行。他講這些話的時候,我腦子里全是場景,細節。我從來沒有想過他為什麼會想當導演,一切都是最自然不過的。」對於片酬,張國榮請寧靜開價,寧靜爽快地說:「我們還談什麼錢哪?你給我,我就拿著,不給也行。」還為此推掉了其他的片約,專心等著張國榮新片開拍。
對於電影的男主角,張國榮並不想親自出演,因為初次執導,希望能夠專心做好幕後工作。他矚意的男主角人選是大陸影星胡軍、陳道明。胡軍與張國榮於2001年經《藍宇》導演關錦鵬介紹而相識,彼此有過幾次交往,他對張國榮的工作能力非常信任,因此在沒有拿到劇本的情況下就答應出演;而陳道明從未與張國榮合作過,本著一貫嚴謹的工作原則,希望待劇本完成後再確定。為此張國榮進一步加快了劇本的撰寫進度。
張國榮本人是一個十分自信的人,傲骨錚錚,不輕易為別人傾倒;但是對於確實非常出色的專業人才,他又是由衷地欣賞和崇敬,一點架子都無。他非常欣賞內地影星兼導演姜文,表示希望有機會結識並「取經」,於是,一月里,他在寧靜的引見下會晤了姜文,兩人對飲了兩瓶紅酒,聊得非常投契,對電影事業的許多看法都有共通之處,姜文甚至爽快地答應主演由他導演的第二部電影。
張國榮還找到自己多年的老友、《霸王別姬》的執行導演張進戰,希望張進戰能夠幫手合作,但是張進戰當時恰好已經與別人簽約,是與昆廷·塔蘭蒂諾等人合作一部好萊塢電影,所以沒有時間和精力。張國榮開玩笑說:「我這么遠來,又是第一次做導演,你也不幫幫我。」張進戰表示為難,張國榮笑道:「沒關系沒關系,下一次我再拍片子你一定要來啊。」張進戰當然一口答應。
2002年2月,張國榮開始在全國挑演員,當時正逢春節,他也照例與唐鶴德同赴北京約了許多朋友聚會。他打電話給宋小川說:「小川,我在北京,很忙,我打算導一部電影《偷心》,現在在全國挑演員。過幾天一起吃飯好嗎?」幾日後的宴會上,宋小川和一批朋友見到了開心得不得了的張國榮,聊到《偷心》時臉上全是激情,充滿志在必得的感覺。
2月9日,張國榮前往韓國漢城,專程邀請當紅明星宋承憲出演《偷心》,開出了片酬八至十億韓元(約五百至六百萬港元)的條件。由於電影的劇本尚未最後完成,而韓國電影界不成文的行規是演員在接戲時必須先看劇本,所以這次雖然是進軍海外影壇的好機會,宋承憲還是婉言謝絕了張國榮的邀請。回港之後,張國榮遇到許多媒體的探問,其中有的竟問:「你這次見到宋承憲,興不興奮?」雲雲,令他啼笑皆非。隨後的《明報》采訪中,他說:「傳媒為什麼專門踩自己人而狂捧日、韓明星,弄到本港好像沒有明星似的?本港大把很好的年輕演員,你們怎麼不捧?你是不是中國人?你有沒有民族觀念?外國對我很尊重,我在日本是個義無反顧的藝術家。Legendary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會有很多,為什麼你們不珍惜自己的,反而要踩死自己人?我這樣的人你們是踩不死的,你們試試看!」
與香港本地媒體的態度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和韓國的媒體正如張國榮自己所言,對他極其欣賞和尊重。2002年2月中旬,日本《Pop Asia》雜志專程到香港來采訪張國榮。據日本記者描述:「Leslie走後的報道中有因不能從電影《異度空間》的角色中脫離出來而得抑鬱症之說,可在我作專訪時,Leslie正忙於為自導的電影作準備,不像還沉浸在《異度空間》角色里的樣子。訪問期間,Leslie的手機頻繁地響,他用帶著捲舌音的國語作答,語氣是快樂的。在中國,南方人很少會用捲舌音說標准國語,從這里也可以想像出Leslie積極融入到中國內地人中去的姿態。當時他利索地發著指示,是那樣的充滿活力,他說『現在滿腦子都是這部自導的電影』,他的眼裡閃著光。」
在這次的專訪中,張國榮基本上一直在談他的新電影。
我正在為電影考慮一個名字,但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和這個故事相配。所以我把它叫做L作品。就是說Leslie作品。故事發生在中國大陸。我要在中國拍攝中國的電影,奉獻給中國人,包括海外的中國人。(記者:為什麼堅持為中國人拍戲呢?)因為我是中國人。我要為中國人拍出非常有意義的電影。(記者:我們外國人能看懂嗎?)當然沒問題!電影是無國界的語言,每個人都能理解,即使是為中國人拍的。就像你欣賞那些著名導演的作品時一樣,他們有自己國家的特色,但你會理解他們。
為什麼我想成為一個導演?因為演員可以感受別人的命運,但導演決定他們的命運。導演決定有關電影的一切事情,對一部戲和他的工作人員負全責。其實拍一部電影並不只是為了開心那麼簡單。作為一個導演,我希望我的工作人員享受工作。我希望所有的工作人員從這部戲中得到滿足並且我們的工作能成為一段美好的回憶。對於我來說,如果觀眾感到快樂,並且珍視這個作品,我就會感受到最大的快樂。在電影方面,我把這部戲當作唯一的機會,不要提下一部會怎麼樣,那隻是借口。我們必須全心投入這次的工作。如果有關的人說「還有一些問題」我不會開拍。因為觀眾也會看出同樣的問題。
請不要說張國榮要拍一部藝術片雲雲。我知道我的電影可能是部商業片。根據我的經驗,我覺得即使是商業片也應該有藝術性。我希望商業與藝術並重。如果一個導演說自己只要拍藝術片的話,我覺得他不能算是一個偉大的導演。當然我對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有很高期望。故事講得很清晰,很容易理解。我會通過畫面表達我的思想。我想把我內心的感情和故事表述給觀眾。總之,我想告訴你,我不同於其他的導演。我按我的方式行事。也就是說,我會把我自己奉獻給新片。我知道自己會被與其他導演相比較,但這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張國榮電影。我盡全力去拍一部好戲。
『捌』 張國榮的《偷心》為什麼被撤資
因為他朋友推薦的那個內地投資者那裡出了問題,所以資金問題沒有到位,哥哥只能含痛撤資
『玖』 誰能給我張國榮的詳細資料,要他拍過的所有電影。
姓 名: 張國榮 籍 貫: 香港
性 別: 男 出生地:
身 高: 175cm 體 重: 63kg
英文名: leslie 所在地:
血 型: 星 座: 處女座
生 肖: 學 歷:
生 日 : 1956年9月12 職 業:
個人簡歷
影
1978年:《紅樓春上春》《狗咬狗骨》
1980年:《喝彩》
1981年:《失業生》
1982年:《檸檬可樂》《沖擊21》《烈火青春》(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楊過與小龍女》
1983年:《鼓手》《第一次》
1984年:《緣分》《聖誕快樂》《三文治》
1985年:《龍鳳智多星》《為你鍾情》《求愛反斗星》
1986年:《偶然》《英雄本色》
1987年:《英雄本色II》(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倩女幽魂》。
1988年:《胭脂扣》(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殺之戀》。
1989年:《新最佳拍檔》《倩女幽魂II》
1990年:《阿飛正傳》(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第二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縱橫四海》《豪門夜宴》
1992年:《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家有喜事》。
1993年:《霸王別姬》(第四十六屆法國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男主角獎、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花田喜事》《東成西就》《白發魔女傳》《白發魔女傳II》
1994年:《大富之家》《金枝玉葉》(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錦綉前程》《東邪西毒》(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家協會大獎最佳男主角獎)《記得香蕉成熟時之初戀情人》
1995年:《夜半歌聲》(兼任執行監制)《金玉滿堂》
1996年:《金枝玉葉II》(兼任聯合導演)《色情男女》(兼任客串導演)(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大三元》、《風月》(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春光乍泄》(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九七家有喜事》
1998年:《九星報喜》、《紅色戀人》《安娜瑪德蓮娜》;受邀擔任柏林國際影展評委。
1999年:《流星語》(兼任聯合出品人)《星月童話》《布宜諾斯艾利斯零度》(《攝氏零度之春光再現》)
2000年:《槍王》(第三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戀戰沖繩》《煙飛煙滅》(兼任導演、編劇、剪輯)
2002年:《異度空間》(第三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獲得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演藝光輝永恆大獎」
歌
2003年:第二十五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金曲銀禧榮譽大獎、第三屆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終身成就獎、十大華語歌曲獎(歌曲《這么遠,那麼近》)、2003年度CASH音樂成就大獎最佳另類作品獎(歌曲《這么遠,那麼近》)。
2002年:蟬聯香港作曲家與作詞家協會第二任「CASH音樂大使」。
2001年:首屆中國華語流行樂傳媒大獎最佳流行男歌手獎、最佳演唱會獎(「熱·情」演唱會)、十大華語歌曲獎(歌曲《路過蜻蜓》)、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榜千禧全國成就大獎、金曲獎(歌曲《發燒》)、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致敬大獎、四台聯頒音樂大獎之大碟獎(唱片《Untitled》)。
2000年:CCTV-MTV音樂盛典頒獎禮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大熱》,退出領獎)、終身成就獎金針獎、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榮譽大獎、第十三屆商台叱吒樂壇至尊歌曲大獎(歌曲《左右手》,退出領獎)、十大專業推介獎(歌曲《左右手》)、新城勁爆年度歌曲十大勁爆歌曲獎(歌曲《左右手》)、年度歌曲金獎(歌曲《左右手》)、《明報周刊》最突出男歌手獎(歌曲《路過蜻蜓》)、《明報周刊》致敬大獎(「熱·情」演唱會)。當選香港作曲家與作詞家協會(CASH)首任「CASH音樂大使」。
1999年:第二十二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左右手》,退出領獎)、港台「世紀十大金曲」金獎(歌曲《Monica》)。
1996年: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有心人》)、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有心人》)、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當真就好》)。
1995年:第十八屆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銷量歌手大獎、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夜半歌聲》)、第三十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夜半歌聲》)。
1994年: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歌曲《追》)、第三十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提名(歌曲《追》)。
1993年:第三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獎(歌曲《紅顏白發》)。
1989年:第二屆商業電台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IFPI大碟獎(唱片《Leslie》)、第七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由零開始》)、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1988年:第一屆商業電台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第十一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沉默是金》、《無需要太多》)、IFBI大獎(唱片《Hot Summer》)、第六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沉默是金》、《貼身》)、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1987年:第八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擂台大碟獎(唱片《Summer Romance》)、第十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無心睡眠》)、最有創意歌曲獎(《Summer Romance》)、全年銷量冠軍大獎(唱片《Summer Romance》)、第五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無心睡眠》)、年度金曲金獎(歌曲《無心睡眠》)。
1986年:第七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第九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當年情》)、第四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當年情》、《有誰共鳴》)、年度金曲金獎(歌曲《有誰共鳴》)。
1985年:第六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第八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不羈的風》)、第三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不羈的風》)。
1984年:第五屆商業電台擂台歌曲大獎、第七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歌曲《Monica》)、第二屆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歌曲《Monica》)。
1977年:在亞洲歌唱大賽上憑《American Pie》一曲奪得亞軍。
導
張國榮對電影行業由衷熱愛,傾心投入,多年來不僅演繹了許多經典角色,且一直以導演一部優秀的電影為最大心願。他籌備多時的電影《偷心》雖然因種種原因未能投拍,但是從他參與編導的多部作品中,已經可以初步領略他的導演才華。
電影《夜半歌聲》,張國榮擔任執行監制。
電影《金枝玉葉II》,張國榮擔任第二組導演。
電影《色情男女》,張國榮參與導演片段。
公益短片《煙飛煙滅》,張國榮自編自導。
音樂電影《日落巴黎》,張國榮參與編導。
音樂電影《左右情緣》,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夢到內河》,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左右手》,張國榮親自剪輯。
MTV《枕頭》,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你這樣恨我》,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I Honestly Love You》,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潔身自愛》,張國榮自編自導。
MTV《芳華絕代》,張國榮自編自導。
「熱·情」演唱會,張國榮親任藝術總監。
『拾』 張國榮有導演電影偷情嘛
張國榮先生生前是有導演電影《偷心》的意願,劇本是著名作家何冀平親自編寫,2002.4月時一切都基本上准備好了,但勘測實景時卻甚不滿意,一再修改劇本,演員也有一些變動,一直拖到10月影片投資商又因經濟問題入獄,張國榮病情也一度惡化,所以最終這部電影還是沒有拍成。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愛情故事,發生在40、50年代的青島:女人是大家閨秀,有個很嚴厲的老母親。她家樓上搬來了一個年輕的鋼琴家,彈得一手動人的鋼琴,言談舉止處處誘惑著她。她想方設法接近他,但當他們終於發生了關系時,他不見了。她由母親做主嫁給了對她一切都好的表哥,她最後也知道那個男人從頭到尾都是騙她的。那個男人連鋼琴都不會彈,他只是在放唱片。可是她依然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