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湖北電影製片廠導演常凱一家四口去一世

湖北電影製片廠導演常凱一家四口去一世

發布時間:2021-07-31 07:42:02

① 湖北省電影製片廠導演什麼官級

史蜀君,導演,北京人,1939年生於重慶。1964年畢業於中央戲院學院導演系,後任湖北省歌舞團導演,1975年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場記、副導演,1983年開始獨立拍片。 1983年導演的《女大學生宿舍》,於1984年獲捷克第二十四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導演處女作比賽獎。後又導演《失蹤的女中學生》、《夏日的期待》、《庭院深深》等影片,還發表電影劇本《女友》、《啊,我們的小隊》,前者攝製成電視劇,獲1980年全國優秀電視節目評選一等獎。 是史蜀君導演的

② 八一電影製片廠湖北分廠的歷任廠長

1951年3月,總政治部以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名義開始籌建軍隊的電影廠,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1956年更名為八一電影製片廠。迄今已經有六十周年的歷史,這六十年裡,八一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據製片人王立君介紹,六十年裡,許多老前輩擔任過廠的領導,為八一廠的建設奉獻了一生,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1、司徒慧敏(1952-1953期間任廠長)
司徒慧敏(1910年2月16日-1987年4月4日),廣東省開平縣赤坎永堅樓東閘村人,原名司徒柱,中國著名電影技術專家及導演。他曾經擔任文化部副部長、文化部技術委員會主任及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1928年赴日本學習美術,參加了夏衍等組織的左翼藝術家同盟。1930年回國。1931年與堂兄司徒逸民合作研製成功「三友式」電影光學錄音機,是中國最早製造的錄音機之一。1933年,成為以夏衍為首的中國共產黨電影小組的成員。此後,他導演了《自由神》、《血濺寶山城》、《游擊進行曲》、《白雲故鄉》等影片,並為《姊妹花》等片錄音。1946年赴美國學習電影製作,並導演了紀錄片《中國民族舞蹈》,該片獲1948年愛丁堡紀錄電影節優秀獎,同年被美國紐約布魯克林音樂舞蹈學院評為5部最佳舞蹈片之一。
1952,司徒慧敏在接到回國指示之後很快就回到離開6年的祖國的懷抱。回來之後,他被建國初期祖國建設的蓬勃朝氣所激勵,決心為此貢獻出自己全部的熱情和力量。擔任電影技術和事業方面的領導工作。這一年4月,司徒慧敏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部門籌建八一電影製片廠,並編導了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紀錄片《八一運動會》。該片在「1949~1955年國家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得三等獎,重要的是,此片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培養了大批專業的創作及技術人員。
1953年,司徒慧敏參與主持制定了中國電影事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6年之後,司徒慧敏擔任中國電影局副局長、中國電影科學所所長,長期奔波於西安、廣州、成都等地為電影製片廠選廠址,並規劃和參與電影洗印廠以及上海、南京等電影機械廠的建設工作。他為中國電影工業的建設和發展,起到了一個拓荒牛的作用。1965年,司徒慧敏還參加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拍攝領導工作,與相關工作人員一起研究拍攝計劃。
1987年4月4日,著名電影藝術家司徒慧敏在北京逝世。
2、陳播(1952-1966年期間任廠長)
陳播青年時代深受左翼思想影響。1937年,他經董必武介紹,到達陝西,在西北戰時青年訓練班學習。1938年春回到武漢,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漢青年救國會活動。同年,經武漢八路軍辦事處介紹赴延安,進抗日軍政大學學習軍事,曾在袁牧之導演的影片《延安與八路軍》中扮演進步青年角色。
陳播1939年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先後任抗大文工團演員、編輯、宣傳幹事、抗大二分校文工團副團長,抗大七分校文工隊隊長。1943年帶領學員深入敵後做宣傳工作,1945年任晉綏軍區宣傳隊隊長,西北野戰軍戰斗劇社副社長、社長。國共第三次內戰期間,任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戰斗劇社社長,帶領劇社人員參加了延安和臨汾的戰斗,導演歌劇《劉胡蘭》和話劇《九股山上的英雄》,參加拍攝大型紀錄片《中國人民的勝利》。
陳播後任歷任西南軍區文化部副部長,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1951年調任解放軍電影製片廠(後改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1952年5月2日抵京就任。1966年5月被打倒。將八一廠從最初設計的以攝制16毫米電影為主的教育片廠,發展為以攝制35毫米電影為主的多片種綜合性製片廠。1976年初被任命為總政文化部顧問,1978年調任文化部電影局局長。1982年改任電影局顧問,文化部電影委員會委員。並主持電影部門的中共黨史資料徵集工作,編寫大型電影史書《中國電影編年紀事》
3、陳亞丁(1952-1953年期間任廠長)
陳亞丁,1920出生,黑龍江哈爾濱人。1936年讀中學時流亡到上海,從事革命文藝活動,1938年調皖南新四軍軍部任《抗敵》編輯、戰地服務處通訊科負責人,皖南事變後任師及軍區宣傳幹事、科長、副部工,1945年後曾任松江軍區宣傳部長、東北軍區和四野宣傳部副部長,1949年後歷任中南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總政文化部文藝處第二處長,《解放軍文藝》主編,總政文化部副部長。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詩《滿洲進行曲》、《戰火頌》、《游擊隊》等。
4、張少庭(1966-1968期間任廠長)
張少庭,陝西延長人。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延長縣鄉蘇維埃政
1979年,張少庭重返大青山根據地和老鄉交流府主席、共青團延長縣委組織部部長、延長縣青年救國聯合會主任、中共歸武縣委書記、歸武縣縣長兼縣大隊政委、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緝私大隊教導員、第一野戰軍騎兵第二旅政治部副主任。建國後,歷任騎兵學校政治部主任,公安軍文化部部長,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友好工作部部長,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文化部處長,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兼電影製片局局長,陝西省軍區副政委,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曾獲二級解放勛章。
1966年文革開始時,總政委派文化部副部長張少庭組成文革工作組進駐八一電影製片廠。當時進駐八一廠的總政工作隊共6人,帶隊組長是總政文化部副部長張少庭;副組長是宋尚戟、那狄;組員有:鍾寰、支水山、宮潔民。1966年12月,總政根據形勢需要決定撤銷工作組,原工作組組長張少庭改任八一廠廠長,副組長宋尚戟、那狄改任副政委,組員鍾寰改任行政處長,宮潔民改任演員劇團團長。
1968年,文藝界鬧得很混亂,於是八一廠被軍管(軍隊單位被軍隊單位軍管,想起來都可笑)。從60軍派人來擔任領導。
5、彭勃(1968-1975期間任廠長)
彭勃當時任60軍政治部主任,是當時的總政主任李德生親自點將點來的。
彭勃1921年生於山東莘縣一個貧苦農家。當日寇的鐵蹄踏進我華北大地,慘無人道地對中國百姓燒殺擄掠,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1938年8月,年僅17歲的彭勃懷著對日本鬼子的滿腔仇恨,毅然決然地參加了抗日隊伍。他一到部隊,心中燃燒著復仇的烈火,發揚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與敵人展開了頑強的斗爭,每戰必沖鋒陷陣。在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引下,他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身經百戰,成長為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指揮員。他歷任連指導員、營教導員、旅作訓科長、團政委、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師政委、60軍政治部主任、八一電影製片廠革委會主任兼黨組書記、廠長,軍政委、江蘇省軍區政委等職。榮獲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勛章;1955年被授予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授予二級獨立功勛榮譽章。
6、劉佳(1975-1978期間任廠長)
劉佳,筆名劉笳(1916 —2001),遼寧海城人;劉佳同志1916年11月生於遼寧海城,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1937年參加八路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幹事、晉察冀軍區政治部抗敵劇社副社長,協理員、華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團長、文化部部長、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
劉佳同志1939年開始發表作品,是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劇協第一至四屆委員;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作品有話劇《到山那邊去》、歌劇《不要殺他》、《晉察冀之歌》;導演話劇《戰斗里成長》、《槐樹庄》等;2001 年12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7、張景華(1978-1985年期間任廠長)
張景華,(1916--1991)江蘇淮陰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參加新四軍。曾任中共豫皖蘇區委秘書,新四軍第四師宣傳科副科長兼新華通訊社淮北支社主任,華東野戰軍縱隊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部長,第七兵團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參加了宿北、淮海、渡江等戰役。建國後,任兵團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兵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回國後,歷任總政治部八一雜志社副總編輯,1960年-1966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政委,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館長、政委,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兼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影協第三屆常務理事。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1955年授大校銜。
8、蕭穆(1985-1992年期間任廠長)
蕭穆潮陽市(今屬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人,原名蕭宏志。祖籍潮陽市(今屬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的銅盂鎮。1929年生於浙江省嘉興。
1948年9月在南京中央大學經濟系就讀,1949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畢業後先後在第二野戰軍政治部、西南軍區後勤部政治部、八一電影製片廠任職。70年代後,從事電影文學編輯和創作工作。
1985年3月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負責組織革命戰爭歷史巨片《大決戰》(3部6集)的創作、攝制等工作,歷時6年。與他人合作的電影文學作品有《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巴山兒女》、《映山紅》等。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榮譽功勛章及解放大西南榮譽紀念章;在八一電影製片廠立三等功一次。獲《大決戰》特殊貢獻獎。
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主席團委員、中國電影製片協會常務理事。電影權益保護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理事。 1992年9月在北京離休。
9、王曉棠(1992-1998年期間任廠長)
王曉棠,原籍江蘇南京。1934年1月4日生於河南開封,幼年時代隨父母遷居重慶。因受家庭熏陶,從小就拜師學唱京劇。初中時已學會「鐵弓緣」、「驚夢」等許多唱腔。1948年舉家遷居杭州。次年畢業於浙江省立中專,繼續自學京劇。1952年參軍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文工團京劇團,次年調入總政話劇團。1958年正式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文革」中受沖擊,復員到林場勞動6年,1975年平反。1984年起任導演。198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1992年9月起任廠長,後兼任黨委書記,1998年8月當選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1988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93年7月晉升少將。
10、鄭振環(1998-2001年任廠長)
鄭振環,1943年12月生人,祖籍是天津武清。他從小就愛好廣泛,畫畫,演小戲,說快板,體育,樣樣都好,很小的時候就在一些報刊上發表作品,對學習充滿興趣。大哥當時在民主德國大使館工作,知道他喜歡文學,就把國外的小說買來翻譯成中文給他看,外國文學對他影響很大。鄭振環是60年代的大學生,開始考上了哈軍工,學理工的,由於在藝術才能上過人,被解放軍藝術學院選中,經過幾番周折,與軍事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他又上了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他雖然是軍人,但沒扛過槍打過仗。卻在軍事藝術領域有著頗高的造詣,在銀幕上、教學講台上、話劇舞台上施展著他的才華,是國家第一批享受政府津貼的藝術家之一。他搞話劇很有名,早在80年代,他編劇的《三個人的冰山》、《摸天》,特別是他的《天邊有一簇聖火》,是描寫和平年代的軍人生活的,被稱為戍邊將士的無私奉獻的頌歌。
鄭振環將軍曾擔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教員、解放軍藝術學院創研室研究員、《解放軍藝術》雜志主編、總政話劇團團長、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現任中央電影電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領導小組成員、中國話劇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副會長,是國家一級編劇,少將軍銜。曾創作過《江淮風雲》、《軍營笑聲》等多部話劇作品。從事影視創作以來,在三十餘部影視片中擔任過編劇和藝術指導。
作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自1997年上任以來,策劃出品了大型紀錄片《較量》、《東方巨響》、《揮師三江》,故事片《大進軍—大戰寧滬杭》、《沖出亞馬遜》等一批優秀影片。
許多人是看著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長大的,如《野火春風斗古城》、《柳堡的故事》、《林海雪原》、《閃閃的紅星》等影片老百姓都喜歡看。鄭振環將軍,去八一電影製片廠當廠長很偶然,那是1997年,本來他應該去解放軍藝術學院當院長,就因為晚報到了一天,就去了八一廠當了廠長(在這之前任總政話劇團團長)。當時八一廠處於不景氣狀態,他去後,組織拍攝的大型紀錄片《較量》、《東方巨響》、《揮師三江》轟動了全國,得到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大大壯了中國人的志氣。緊接著又拍了故事片《大進軍—大戰寧滬杭》,是解放戰爭三個系列片《大轉折》、《大決戰》最後一部。在風格上作了探索,注重了敘事性和紀實性,採取真人回憶的手法,有很多細節都是他親自寫的。這部電影突破了以往軍事題材電影的格調和形式,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金雞獎,基本上中國電影方面的大獎該得都得了。前幾年在全國熱映的《沖出亞馬遜》,是他策劃的。本片取材於1999年8月至11月,我軍空降兵特種兵大隊兩名年輕軍官被派往南美洲委內瑞拉接受國際軍事組織舉辦的「獵人學校」訓練的親身經歷,經過藝術加工提煉,塑造了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軍人豪邁地走向世界的嶄新形象,是一部揚國威、壯軍威的當代現實題材影片。雖然鄭振環將軍剛剛從八一電影製片廠退下來不當廠長了,但他對軍事題材的電影抱有一生執著,對中國電影前景充滿信心。談到中國電影目前的困境時,他說中國電影要繼承老祖宗留下的好的東西,但決不能把它當做一個繩索,把自己束縛住了,不敢往前想,但大的規則不變,文學是人學,電影就是寫人,包括紀錄片也一樣,也是寫人的。
11、明振江(2001-2012任廠長)
明振江,1969年入伍,歷任電影放映員、文化工作站站長、影視局局長、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等職。1976年北京軍區炮兵政治部 1990年 總政治部文化部 1997年 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 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七屆理事 1969年兼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常務理事,2007年榮獲「華表獎」優秀出品人獎,2008年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製片委員會「十佳」優秀出品人獎。
12、黃宏:2012年4月,小品演員黃宏被任命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黃宏1992年進入總政歌舞團,任小品喜劇藝術團副團長,小品喜劇藝術團團長,為總政一級演員(副軍級待遇)。2007年11月出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2010年10月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現為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

③ 常凱導演一家4口12天內去世,說了什麼遺言刺痛人心

常凱導演的遺言里充滿了遺憾和不舍,讓人看了以後心酸不已,難受至極,2月17日的時候,看到湖北電影製片廠的常凱導演一家四口相繼離世的消息時,那一刻我真的有些害怕,也有些心痛,疫情如同惡魔般把一條又一條生命無情的帶走,更無情的是他把魔爪伸向了同一個家庭,讓原本幸福的一家人,漸漸走向家破人亡的境地,常凱一家就是這種情況,僅僅12天的時間,家人就先後離世。

說起常凱,或許又很多人對他都不熟悉,但是在湖北電影製片廠里,他是一名優秀的領導,對工作認真負責,有很多優秀作品,他也是武漢的本土導演,《我的渡口》這部電影就是常凱導演在2012年參與拍攝的,而且這部劇還榮獲了多項獎項,現在他以這種方式被世人所熟知,難免讓人覺得很遺憾。同時也希望疫情早日過去,讓我們的生活能夠早日步入正軌,讓這樣的人間悲劇從此不再出現。

④ 常凱導演一家4口去世!常凱曾參與過哪些知名紀錄片的製作

我只知道他一部記錄長春三峽的作品,名字叫《我的渡口》,故事主要講一家人祖孫三代為了一個祖上傳下來的承諾,靠著一條船渡別人過峽谷的事情。故事中沒有高潮沒有激盪起伏,用一種特別朴實的方式,把故事慢慢講給大家。

希望他們家人能早日走出痛苦。故去的人不想看到自己的至愛再因為自己的離去痛苦傷心,加油,家人已經離去,活著的人們應該努力的活,把自己家人那份沒有活完的生活給活出來。

我們作為普通的百姓,只能各自在手機上點亮一支蠟燭,為我們故去的照亮去往天堂的路,願他們一路走好,放心疫情終會被我們打敗,春天即將到來。

成龍曾志偉等人親密聚會被曝光,疫情期間為何還不聽勸阻私下聚會

成龍曾志偉等人之所以會不聽勸阻私下聚會主要有下面幾點原因:01、沒有真正意識到新冠病毒的危害性;02、心存僥幸心理。

現在正處於疫情最為關鍵的時期,還是乖乖聽鍾老的話在家吧,萬一真的患上了,那就是兩行淚了。對於那些朋友聚會還是能不去就不去,還是安全第一。而成龍曾志偉這些大明星們,作為公眾人物,也真的應該以身作則,做好大眾的榜樣。

⑥ 湖北電影製片廠常凱導演一家4口12天內是因何相繼去世的

看到常凱導演一家四口去世的消息真的非常的悲痛,其實你要問,你認識常凱嗎?不,我不認識。但是我震驚的是12天!12天人就去世了,可見這病毒來勢洶洶致死性有多強,截至2月18日官方發出的消息,死亡人數已經達到了2008名,雖然說95%都是湖北地區的,但是其他省份的人也是瑟瑟發抖啊。

現在每天新增的感染人數在下降了,每天治癒患者的數量在增加的,另外除湖北省以外其他的省份的新增感染人數也在下降,死亡人數較少,這些信息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願疫情早日結束,願全世界因為新冠病毒去世的人能在天堂安息。

⑦ 一家四口都是演員,奚望與後爸劉之冰,為何眼淚糾結都是愛

有句古話說得好:「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那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不難理解,「世界上最善良的是父母,最孝順的是子女」,親情終究是很難做到斷舍離,就像奚望的繼父,何嘗不是懷著一顆愛女的心?

很多時候,繼父與繼女都是巴不得,老死不相往來。而奚望與劉之冰,就像現實生活中的「家有兒女」,再者他們一家四口都是演員,讓人羨慕不已。

⑧ 田華:從貧民女到藝術家,一家四口皆患癌去世,今92歲為何仍要掙錢養家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雖然是動亂歲月,但依然走出了許多知名的藝術家,田華就是其中一位。

提起田華,可能年輕一代的觀眾不是很熟悉,但其實她在影視上有很高的成就,她是中國第一批演員,為中國電影塑造了一些具有民族品質的新東方女性的形象,她還曾獲大眾百花獎和金鳳凰獎的終身成就獎等榮譽。

雖然藝術造詣很高,但田華的一生卻頗為坎坷,她先後有四位親人都患上了癌症,為了救家人命,她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甚至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還要到處奔波。

那麼,這位出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經歷過戰爭歲月,被命運多次打擊的老藝術家,如今過得怎麼樣了呢

1928年8月3日,田華出生於河北省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原名叫劉天花。

在那個年代,普通大眾的日子非常不好過,田華家裡也如此,家境十分貧困,不過雖然沒有錢,但好在有父母的疼愛,生活尚且沒有那麼苦。

但在她九歲那年,母親不幸病逝,沒有媽的日子,想想都辛酸,父親一個人養活一家人很艱難,原本就貧困的家變得更加貧寒,甚至經常餓肚子。

如今92歲的田華,依然活躍在熒幕上,鏡頭里的她,滿頭銀發,但精神狀態很好,這也和她的樂觀脫不開關系,她曾說:

「不攀不比,好好做自己,不爭不怒,好好活一 生。人這一生,珍惜當下就好,健康最重要!」

這位走過戰亂的老藝術,配得上「德高望重」四個字。

⑨ 常凱導演一家4口去世,為什麼由湖北電影製片廠來發布消息

常凱導演他一家四口因新型冠狀病毒去世,由湖北電影製片廠來發布消息是常凱他本來就生病,常凱他兒子還在國外沒有回來。因此常凱他們一家四口去世也只能由電影製片廠發布消息。

首先常凱他的父親就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他的母親因為照顧他的父親免疫力低下,也撒手人寰。常凱他的父親和母親相繼去世,受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常凱也沒有躲過。在2月14日這一天,常凱在黃陂醫院去世。常凱的妻子也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在17天的時間常凱一家四口人全部去世,只留下常凱的兒子,常凱他兒子在國外所幸沒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常凱本來就是湖北電影製片廠的員工,常凱他妻子也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去世,常凱他兒子遠在國外。對於常凱他一家四口去世的消息,只能由湖北電影製片廠發布。

⑩ 導演常凱一家4口12天內病亡,妻子兒子現今如何

他妻子由於也被染上新冠性肺炎暫時還沒脫離危險,正在接受治療,他的兒子一直在英國,這樣的情況下也沒有辦法回國和親人見一面。常凱常年在湖北電影製片廠工作,他在生前拍攝過不少劇情片和紀錄片,他平時對人非常友善,和同事相處的也非常愉快,被大家公認為是一個好的導演。

他的妻子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經常由於哭說不出來話,導致心情崩潰。可以看得出來,這一家人的心態都不是很好,他們還沒有完全接受這個事實。

與湖北電影製片廠導演常凱一家四口去一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